决不待时是什么生肖_决不待时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21 0
  1. 知行合一的真相是什么?
  2.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3. 怎样学习才算知行合一?
  4. 表示“执行力强”的成语有哪些?
  5. 王阳明关于“知行关系”是如何论述的?
  6. 知行合一文言文
  7. 请问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理念

最近看完了著名历史作家度阴山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颇有感触。

老公曾经研究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王阳明的理论之一就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直觉来做正确的决定,我一直好奇难道自己内心的直觉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我又能如何感受到自己的直觉呢?

看了《知行合一》这本书才慢慢开始理解。

决不待时是什么生肖_决不待时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知行合一是指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所谓的“知”,是指“良知”,也就是真理,所有的行动必须遵从良知(真理),达到一致。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真理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做正确的决定必须要听从自己内心的直觉,也就是内心的良知。

但是由于世俗的浸染和人们不注意修心,内心的良知就会被蒙蔽,所以就会感受不到真正的良知,必须要把良知上的尘埃擦掉,才能让它恢复本来面目。

如何感受到内心的良知,怎么知道你内心的直觉就是真理,王阳明提出真理尽管就在我心中,但是必须去事上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真理,这才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王阳明当年在血雨腥风,蛮荒的龙场,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荒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种种磨难后,才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从而达到了宁静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做到了别人无法达到的事情,铲平了江西数十年的顽寇,平定了宁王之乱,扫清了广西族匪患,成为一个辉煌的***人物。他也是通过事上行,不断地实践和磨练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

通过这本书我有了如下的收获,和大家共勉: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事情产生直觉,但是总会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扰而思前想后,没有真正按照自己的直觉来做决定。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太多,以至于我们的七情六欲更加活跃,往往就会蒙蔽我们的良知。我们需要懂得返璞归真,抛开那些包袱,去找回我们最纯真的一面,听取自己内心最原始的那个声音,做对的事情,这样我们才会没有负担,过得更开心。

只有适时的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其实放下并不是成长的代价,而是成长本身。一个人在放下之前可能会觉得自己手上拿着的就是最好的;一个人放下以前甚至想象不到你可能错过了什么。

面对什么样的处境都应该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面对毁谤,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要把它当成事磨练自己强大内心的机会,不为所动,在无声无息中消灭它。

不要太操心,事情来了就去做,事情不来也不去找事,遇事随感而应。

知行合一的真相是什么?

“知行”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萌芽成型于春秋时期,在《尚书》既已提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说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懂得道理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道理的实际践行。后在《左传》中也有“非知之难,唯行之不易;行之可勉,唯终实难”学说的提出,其实是在《尚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升华,是“知行合一,善始善终,止于至善”的雏形。

“知行”哲学思想历经千年发展,真正形成系统的哲学体系是源于王守仁(字阳明、号文成),其代表作《传习录》中有阐述“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立志用功,如树使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认知或良知,“行”指行为、行动,至于是先有“知”还是先有“行”,这就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先后顺序不是我们考虑的的重点,就像《传习录》中栽树、浇灌、得叶、花、果一样,认真的栽培远比空想的开花结果更为实际。

然而,如今今人做事,先立志者比比皆是,真正去践行的寥寥无几,或是立志之时满腔热血,洗洗睡过醒来即抛掷脑后,或是三分热度,坚持没几天,了了无下文者枚不胜数。相信大家的周围总会有很多要减肥,要健身的小伙伴,每次都会“凌云壮志”的在你面前,在朋友圈里宣一个庄严的誓言,并配上图文并茂励志的心灵鸡汤……

但是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学生时代,虽然懂得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如今时代,不读大学,要想立足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曾多次暗下决心,定要努力学习,化肥胖为动力,一定要在掉肉肉的同时,把成绩提上去。一次次的“庄严”宣誓,一次次的失望,自己都麻痹了自己,以至于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轻易所下的誓言。带着遗憾,踏上了社会,开始了工作,誓言一定要努力工作,回报父母,让自己变得对家、对公司、甚至于对社会对国家有用起来。可是三年过去,自己依然过的惶惶恐空,真是应了“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把它当作一句“戏谑之语”,潇洒一笑而过,并未认真的去想去分析背后深层的原因。

其实,之所以“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贯彻执行“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更是没有做到“善始善终,止于至善”的境界高度。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意义。大道理***懂得,关键是能否去做,去认真的做,去锲而不舍的做,十年如一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知行合一”的智慧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真正为我们仍然懵懂模糊的人生撕开一缕让阳光照进的口子,看清自己,也看清外面的风景。

首先,在工作和生活中,立足岗位,少一分抱怨,多一份认真,即使是重复性的工作,也要做的出色。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不尽如意的事情,奇葩的人和事年年有,时时有,就是面对这些奇葩之人之事,才是对我们真正的考验,才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分水岭,不可动辄抱怨,“书生意气”,做好自己,以“无声胜有声”之智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矣”。

其次,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对失败有新的认识。任何时候,不能只浅尝辄止,不能只是空想,一定要敢于突破常规,敢于付诸实践,不能因为失败望而却步,很多时候失败是另外一种层面的成功,要辩证的看待,

最后,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根植于自己的血液中,骨髓中。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有新的“知”,才能更好的“行”,很多时候不要单单盯着结果和目标,走好当下,脚踏实地,“花”和“果”将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大多数人理解的知行合一,都错了。

01

如果问:什么是知行合一?

恐怕大多数人都能回答:很简单啊,不就是知道的要和所做的一致吗!

真是如此么?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力推的品质,真做到了,也就成圣人了。我们知道,几千年来,够资格称得上圣人的,也不过一两人而已。这说明,知行合一不容易做到。

既如此,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片面的。标准低,自然认为容易做到。

02

王阳明提过两种不同层次的知行合一,这代表了不同的思维境界,有高下之分。低层次的境界是指知道的和做的要一致;高层次的境界是指想的就是做的。

不同的思维境界,导致不同的人生。低层次的境界导致纠结、压抑的人生,高层次的境界导致合一、幸福的人生。

看来,我们所熟悉的知行合一,基本是低层次的。

03

对于一个有心人而言,很容易观察到生活中存在两种孩子,一种表面温文尔雅、很懂礼貌,可换一个相对独处的环境,比如网络游戏中,却可能非常暴戾、粗俗;另一种则表里如一,比较单纯,无论好坏,都不太掩饰。

通常,第一种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比较虚伪,人生因此痛苦纠结;第二种孩子则会分化成两极,要么很好,要么很糟糕。

04

那么,哪种孩子会好点?

答案是第二种。哪怕非常糟糕,只要人比较真诚,一旦改过,也会比较有力量,转弯也快。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这种一时被私欲障蔽的人。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些年轻时的“***”,长大后反而容易对父母孝顺、对他人有信义。

第一种人则不然,永远在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想的是一套,做出来的又是另一套,是个***人。要让他们脱下伪装,简直比登天都难。

无论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孩子,都是父母教出来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关键是父母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不同,思维的境界不同。

05

我们先来看低层次的知行合一。

这种思维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的和做的一致,就是知行合一,就做到了言而有信,就能获得人生成功。这里面忽略了一个“想”,我们以为,不管我是怎么想的,只要我没说出来,没做出来,就不算恶。

我们熟知的“万恶*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讲的就是这种境界。我们还往往自嘲“有色心、没色胆”,自我表扬在抵抗女***惑时做到了知行合一。其实,抛开思想去求的知行合一并非真正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曾用疟疾来形容这种知行不合一的情况,他说,只要心不正,哪怕一时不发病,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也会原形毕露。很多孩子,见到老师一个样,自己独处又是一个样,都是患了同样的病。

普通人看问题,容易看表面,看结果。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只看结果,不关心他们怎么想。在这种思维下成长的孩子,一心扑在追求结果上,唯考分、成绩、表现是论,很少检查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否正确,往往德不配才。

06

王阳明曾专门解释过为何提出低层次的知行合一,他说,正是因为世上有种人,整天懵懂而行,全然不去思考,就像行尸走肉,还有一种人,整天悬空思索,不肯付出一点行动,所以他才提出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事实上,在这个世上,真能做到这种低层次的知行合一也是凤毛麟角的,更多的人,是说一套、做一套,情况更糟糕。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里爆出的贪官,他们往往生活简朴、工作踏实、廉洁奉公,结果一查,家里藏了上亿赃款。而这些贪官,被抓前还往往在大会小会上大谈廉洁。

07

我们再来看高层次的知行合一。

高层次的知行合一是指所知、所想、所行本是一体,同时发生,并无先后次序。当你这样想了,就代表你已经这样做了。至于有没有产生结果,会不会对外界或者他人产生影响,并不重要。

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做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偏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这倒与佛学“受想行识”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学用功处都在心上,对一念一思都非常关注,生怕有私念。佛学的“受想行识”,讲的也都是在心上用功,其中的“行”并非具体的行动,而是指的思考。

高层次的知行合一非常讲究“慎独”,哪怕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只要自己知道错了,就要去改正。完全不像一般人,只要天知、地知、我知,就可以蒙混过关。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高层次的知行合一由心而发,到语言,再到行为,是彻底的合一。就像一棵树,有根、干、叶,一以贯之。低层次的知行合一,缺乏“心”这个根,光有干和叶,只是可以看得见的合一。

08

教育孩子,关键是要培好根,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做到高层次的知行合一。

要教会孩子知行合一,首先自己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人可骗,天可骗,自己却无法骗。自己有没有做到所思所想与所行完全合一,自己的发心有没有私欲,良知一清二楚,谁能欺骗?

看护好自己的内心,别让它滋生杂念。

怎样学习才算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

“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ng>

扩展资料: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

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

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表示“执行力强”的成语有哪些?

知行合一,从字面儿的意思来看就是既知道、而且能够做得出来。

从一个人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分为几个层次,记忆,理解,简单运用,熟练应用,本能式的应用,创新应用。

从这几个层次来看,“知”仅仅是第一和第二个层次的学习即记忆和理解。比如我们学习乘法,背了乘法表,理解了乘法是代替连加的一种简捷方法,这仅仅是知;要在数***算时中规中矩地运用乘法,才算是初级的行;如果能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乃至于高深的学术问题,才是高级的行,从这个角度,仅仅有“知”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如果学习的不是知识,而是技巧,则“知”和“行”完全是两码事,例如开车:知道怎么开车跟真的会开车、跟成为老司机能够本能地避开危险情况熟练地做出各种避险动作,完全是两码事;又如销售,理解销售策略跟真的会销售、做出销售业绩也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懂销售,会销售,能销售,做出业绩才叫做在销售面的知行合一。

从脑神经学的角度来看:“知”往往在大脑前额叶区域运作,而“行”是运动神经、语言听觉神经等区域运作的部分,在大脑分区上,“知”和“行”往往不在一个区域上,知行合一,是若干个区域能够协同动作才行。

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来看,***如一个人,懂销售,让他做销售也能做出业绩来,可是因为某种原因,厌恶销售工作、不愿意做销售工作, 那也没有办法把他的技能发挥出来,这也不算知行合一。所以更深的角度就是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不配合他的知和行,也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只有他的信念价值观配合他的“知”和“行”,这样才懂得做、会做、能做、轻松做出效果,好比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以上都是从的学习理论角度去看的,从每个人生活的角度来看,知不等于行,知道了跟会做出效果完全是两件事。我的朋友中就有人,说起做菜来一套一套的,吃她做的菜,生不如死。或者相反的情况,有些人已经都做出效果了,却不能够完全说出来他是如何在做的,就好像我的外婆做的菜非常好吃,你让她指导别人或者写菜谱,她说不清楚。也就是说知行合一指的是一个人去做、做出效果,而且对自己做的过程还有一份觉察,这是一种大智慧。

王阳明关于“知行关系”是如何论述的?

1、雷厉风行

拼音: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释: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自: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2、令行禁止

拼音:lìng xíng jìn zhǐ?

解释: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自:《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3、决不待时

拼音 jué bù dài shí?

解释:指对已判***的重犯不待秋后而立即执行。封建时代处决死囚多在秋后,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处决,故谓。

4、言出法随

拼音: yán chū fǎ suí?

解释: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出自:***《陕甘宁边区***、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

5、贯彻始终

拼音:guàn chè shǐ zhōng?

解释:贯彻:彻底的实行或体现。 从始到终地实行下去或体现出来。

知行合一文言文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说“知”“行”,认为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二者是合一的,但这个合一并不是指知行两者指涉同一对象,二者完全是一回事,而是强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知与行的规定是相互包含的。“知行合一”正可以从“知”与“行”两方面进行阐释。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首先是要纠正世人对“知”的错误认识。一般人往往将“良知”视为一种理性认识,所以会将“知”与“行”分离开。王阳明则认为不可能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是王阳明所谓“知是行之始”的真义。人一旦对某物产生“真知”,必然同时生起好恶之心,此好恶之心便是“行”,正是王阳明所说的“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而此“行”是与“知”合一的。

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其次,无论你是在生活中、学习上、工作中甚至是对待爱情,你都要说到做到。比如你列了很多***与目标,你有很多雄心壮志与梦想,我的建议是先停止做梦幻想,去搞定你眼前的目标,不熬夜,早睡早起,先解决一个小目标,再去搞定大目标,这一点就是说你的行动要符合你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梦想大于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说要尽孝,要常常陪伴家人,要努力赚钱过理想中的生活,这些光是嘴巴上说没有用的,你要做的就是拿出你的行动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得到收获。在做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忘记本意,忘记良善。

请问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理念

1. 知行合一出自哪里

出自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文明书院讲学。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有《王文成公全书》。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3762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

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2. 知行合一 出自王阳明哪句原文

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上卷5: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其白话翻译是:这种说法也是省察不够精确。但是,即使如你所说的那样,知行合一的主张,也肯定断然不可怀疑了。

扩展资料: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传习录》

3. 急求王阳明《传习录》知行合一的译文

貌似以前有人问过了。

徐爱(王阳明先生的第一个学生)说:“现在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先生说:“这是被私欲迷惑了,再不是知与行的原意了。

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

圣贤教与知和行,正是要恢复原本的知与行,并非随便地告诉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所以,《大学》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启示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知与行。

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就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心去喜好。

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心去讨厌。

一个人如果鼻塞,就是发现恶臭在跟前,鼻子没有闻到,根本不会特别讨厌了。也因他未曾知臭。

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

再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绝对是自己觉得寒冷。

知饥,绝对是自己肚子饥饿了。知与行怎能分开?这就是知与行的原意,不曾被人的私欲迷惑。

圣贤教人,一定是这样才可以称作知。不然,只是未曾知晓。

这是多么紧切实际的工夫啊! 今天,世人非要把知行说成是两回事,是什么意思呢?我要把知行说成是一回事,又是什么意思呢?倘若不懂得我立言的主旨,只顾说一回事两回事,又管什么用呢?” 徐爱说:“上古之人把知行分开来讲,也是让人有所区分,一方面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如此功夫方有着落。” 先生说:“这样做就抛弃了古人的意旨了。

我以前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如果深谙知行之理,若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若说行,知也自在其中了。

古人之所以知行并提,只因世上有一种人,只顾稀里糊涂地随意去干,根本不思考琢磨,完全肆意妄为,因此必须说一个知,他才能行得端正。还有一种人,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思考,根本不愿切实力行,只是无端空想,所以说一个行,他方能知得真切。

这正是古人为了救弊补偏,不得已而使用的对策。***若明了这一点,一句话足够。

现今的人非要把知行分为两件事去做,认为是先知然后行。因此,我就先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等知得真切,再去做行的工夫。

所以,终生不得行者,必定终生不得知。这不是简单的事情,此种错误认识为时很久了。

现在我说的知行合一,正是要对症下药,并非我凭空捏造。知行本体原本如此。

4.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5. 急求王阳明《传习录》知行合一的译文

貌似以前有人问过了。

徐爱(王阳明先生的第一个学生)说:“现在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先生说:“这是被私欲迷惑了,再不是知与行的原意了。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圣贤教与知和行,正是要恢复原本的知与行,并非随便地告诉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所以,《大学》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启示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知与行。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就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心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心去讨厌。一个人如果鼻塞,就是发现恶臭在跟前,鼻子没有闻到,根本不会特别讨厌了。也因他未曾知臭。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再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绝对是自己觉得寒冷。知饥,绝对是自己肚子饥饿了。知与行怎能分开?这就是知与行的原意,不曾被人的私欲迷惑。圣贤教人,一定是这样才可以称作知。不然,只是未曾知晓。这是多么紧切实际的工夫啊! 今天,世人非要把知行说成是两回事,是什么意思呢?我要把知行说成是一回事,又是什么意思呢?倘若不懂得我立言的主旨,只顾说一回事两回事,又管什么用呢?”

徐爱说:“上古之人把知行分开来讲,也是让人有所区分,一方面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如此功夫方有着落。”

先生说:“这样做就抛弃了古人的意旨了。我以前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如果深谙知行之理,若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若说行,知也自在其中了。古人之所以知行并提,只因世上有一种人,只顾稀里糊涂地随意去干,根本不思考琢磨,完全肆意妄为,因此必须说一个知,他才能行得端正。还有一种人,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思考,根本不愿切实力行,只是无端空想,所以说一个行,他方能知得真切。这正是古人为了救弊补偏,不得已而使用的对策。***若明了这一点,一句话足够。现今的人非要把知行分为两件事去做,认为是先知然后行。因此,我就先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等知得真切,再去做行的工夫。所以,终生不得行者,必定终生不得知。这不是简单的事情,此种错误认识为时很久了。现在我说的知行合一,正是要对症下药,并非我凭空捏造。知行本体原本如此。

6. 求“知行合一”的出处

“知行合一”的出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7. 知行合一 在一篇杂志上讲北大考试抄袭 监考的教授写了一篇古文,当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①。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②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③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节选自《礼记·大学》④)

注解

①谦:通“慊”,心安理得。

②揜:即“掩”的异形字,掩盖。

③ 严:厉害。

④《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解释前一句话的“毋自欺也”;

2、慎独,在这里约等于扪心自问。如聂文涛博客:“孔子说的仁道,那是讲给君子的。而我,曾经放弃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能再谈什么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价值。换句话说,面对这些孩子,我能否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人吗?”。

3、“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

4、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摘自某贴吧

一般[知行合一]的观点,来源于《传习录》中徐爱的对答。

其中原话翻译如下: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而这里重点说一下知与行,很多人认为知就是知识,行就是行为,这是用西学的认知论来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的错解。其实心学是以“良知与致良知”为宗旨的学说。所以他的内容离不开“良知”二字。所以这里的知是为良知所发出来的[真知],而行是良知在经验层次的所感,所行。但这是同时发生的事情,不是分开来说的。

知行合一的精髓,在于行与知的统一,而非只提行或知的重要性。

而真正的知行合一,才是最真诚,最真实的修为。是应用于万物都能起效的世间真理。只有符合自然,符合社会,知行才能真正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