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即从的意思,言听从计的意思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20 0
  1. 听的文言文解释
  2. 如何解读“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3. 文言文一词多义
  4.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的解释是什么?
  5.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什么意思
  6.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什么意思

ng>“聆听”和“倾听”不是同一意思。

相关资料

一、从侧重点上来说,“聆听”侧重于“聆”,即“听”的意思.强调的是用心思考仔细地细听.如聆听先生的教诲;“倾听”侧重于“倾”,即“身子向前用尽(力量)细心地听取”,含有尊重的意思,如倾听民意。

言听即从的意思,言听从计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使用对象不同,“聆听”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倾听”一般多用于上对下的“听”,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

三、意思与情感色彩的区别

1、倾听: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因此一般表示上级听取下级的意见、报告等。

2、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语出汉杨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

词语详解:

聆听:[ líng tīng ]?

释义:听

汉 扬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后多用于书面语,常指仔细注意地听。

倾听:[ qīng tīng ]?

释义:细听;认真地听。

南朝 宋 《登庐山望石门》诗:“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听的文言文解释

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翻译如下:

这句话是出自《大明律》中的一段话,原文是“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下面是对这句话的翻译:我听闻你们所提出的规谏,即使不能立即***纳,我会再三思考审查,一定会选择其中的善意并加以***纳。

这句话出自明朝时期的法律典籍《大明律》,是明朝皇帝对臣子们的规谏的回答。在这句话中,皇帝表达了对臣子们的谏言的重视和对善意建议的认可。

朕闻卿等规谏意思是皇帝听到了臣子们的规劝和建议。“纵不能当时即从”表示即使皇帝不能立即接受并***纳这些建议。“再三思审”表示皇帝会仔细考虑这些建议,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审查。“必择善而用之”表示皇帝会从中选择出善意的建议,并加以***纳和应用。

这句话反映了明朝皇帝的开明和明智,他们重视臣子们的规谏,并愿意倾听和***纳他们的建议。这种行为体现了皇帝的谦虚智慧,也有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这句话表达了明朝皇帝对臣子们规谏的重视和对善意建议的认可,体现了一个明君应有的智慧和开明态度。

读文史的好处

1、可以增长见识。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增长知识,了解到历史上某一些人物事迹是怎样的,历史***为何会是这样的。

2、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历史上很多人尤其是名人很喜欢阅读历史。我们不论读书还是与人交流,历史知识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3、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历史的记载尽管是有些乏味的,但是读下去会很生动有趣。

4、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知道某些人物的事迹和典故,就会流畅自如的加以引用。

5、可以明白一些道理。这些道理说的过于抽象了,人们不会理解。只有比较具体且形象的事例来说明,才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如何解读“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1. 听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一种文体,míng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铭文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言简意赅,雅俗共赏。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铭不仅是古文字研究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多记载当时君主的功过以及当时社会的方面如交易,律法,祭祀等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2. 文言文里面的听字怎么说

文言文里面的“听”字可以用“闻”字代替。闻,指的是听见的事情,消息,也指出名,有声望。

现代汉语的“听”,古人形容为“隔着门用耳朵听到的东西”,所以,听到的东西,在文言文中用“闻”字表示,如:闻君行仁政(意思是听说你施行仁义的政策)。——《孟子·滕文公上》

总之,文言文将“听”和“闻”分得很清楚,侧耳倾听,形容这个过程,用听;听到的内容进入心里了,获得了结果,用闻。例如,“听而不闻”,听是耳朵在听,不闻是没有获得听的结果,没听进去。?

扩展资料

“听”字的在文言文中的释义:

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

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

3. 任凭,随:~任(rèn)。~凭。~之任之。

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

5. 量词,指镀锡薄板(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如:可口可乐。

6. 名词,去声,通***“厅”;十厅方过四墅,厅即是听的意思。

7. 在一些方言里等同于用鼻子辨别气味的“闻”,比如唐山地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听--释义

3. 怎么听文言文翻译的朗读

一、朗读。

朗读的质量好,就奠定了学生对语言内容人物形象文章大意等的理解基础,所以朗读应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初中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引领初中生朗读,不可急躁,应该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第一步,应该让学生自己默默琢磨着认读,将认读过程中疑难处标志出来;第二步,听录音至少两遍,明确疑难之处;第三步,教师范读,范读过程可以适当放慢朗读速度,并重点强化学生可能误读的地方;第四步,学生自读,学生各自大声认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语速等;第五步,找学生朗读,通过一个或者几个学生的朗读情况,进一步订正朗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教学大纲的历史是对文言文诵读逐渐重视的历史。

二、指导学生翻译、感悟。

是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相对现代文而言,文言文有其个性化的语汇特点。在词汇方面,像多单音节词、通***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像“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词汇也是文言文所特有的现象,这些虚词而且因语言环境的迥异有着不同的涵义和作用。在语法方面,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式等四大文言句式也有着与现代文有区别的特殊用法。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学生的研读感悟。研读的内容可以重视以下问题: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人物的形象特点、字句的翻译、特殊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的积累等。这里面重点是字句翻译,对初中生来说,很多文章不妨字字对应翻译,弄清楚从古文的语言特点到现代文语言特点的过程,从而增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教学文言文应和教现代语体文一样,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讲解,以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激起阅读的兴趣。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可能争论的问题比学习现代文多,而且可能有极不相同的看法。教师要提倡各抒己见,让学生不受拘束地发表见解。教师不要固执于先入为主的某些传统看法,而要留意当代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新学说,随时吸收科学的新成果,以作出更科学的解说。当然,这种解说要严格限制在课文及其直接相关的范围内。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也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如考古一样,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是必须传承的。让我们初中老师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传递好这枚文化瑰宝。

4. 闻在文言文中是否可以解释为听,听到和听见

问闻在文言文中,可以解释为听到,听见。闻还有其它释义,举例参考如下。

①<;动>;听见;听到。《木兰诗》:“不闻机杼声,惟闻闻女叹息。”

②<;动>;听说;得知。《肴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③<;动>;报告;上报。《童区寄传》:“愿以闻于官。”

④<;名>;见闻;知识。《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⑤<;名>;名声;名誉。《论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⑥<;动>;闻名;传扬。《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

5. 文言文解释

王冕僧寺夜读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5)曷:通“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赏析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6. 文言文的翻译、解释、理解

注释 匡衡:西汉经学家 逮:到,及。

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穿壁:在墙上打洞。

穿:凿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文不识:指文名不识。

与:给。 佣作:被雇佣劳作。

愿:希望。 偿:值,指报酬(回报)。

怪:对。

感到奇怪(文中可翻译对此感到奇怪)。 遍:尽 资:借。

映:映照。 遂:于是,就。

大学:大学问家。 译文上面有了。

结论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

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词 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好学)。

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勤奋学习。

人物简介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另一说为:山东省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匡王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

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

根据汉朝规定,博士***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

这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乘机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下引同),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后几年里 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因此任匡衡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

匡衡可算是因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了。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

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

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

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元帝封其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

近义词 穿壁引光 凿壁偷光 凿壁借光 用例(元?乔吉《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则学乱作胡为。” 典故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

文言文一词多义

这句话出自郑玄的《论语注》,原句是:“耳顺,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这句话是帮助我们理解“耳顺”是什么意思的,只要我们理解了“耳顺”的意思,那就也能理解这句话了。

耳顺: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那么“闻其言而知其微旨”的意思就是:听到别人的话,就知道了别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和再传***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百度百科-论语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的解释是什么?

◎ 谓

谓 wèi

〈动〉

(1) (形声。从言,胃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 [tell]

谓,报也。——《说文》

人以谓霍氏。——《汉书·霍光传》。注:“告语也。”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谓唐雎曰。

谓岛曰。——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3) 说 [say]

谓,说也。——《广雅·释诂二》

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请往谓项伯,言 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不可谓仁。

不可谓忠。

不可谓知类。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诗·小雅》

(4) 评论 [comment on]

子谓 子贱:“君子哉若人!”——《论语》

(5) 称为 [name;call]

谓之文也。——《论语》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谓之天门。——清· 姚鼐《登泰山记》

皆谓之天门。

(6) 又如:何谓(什么叫做);称谓

(7) 认为,以为 [think]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太守谓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予谓菊。——宋· 周敦颐《爱莲说》

(8) 意料 [expect]

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唐语林》

(9) 援助 [help]

故节于身,谓于民。——《晏子春秋》

(10) 通“为( wèi )”。相当于“是” [be]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词性变化

--------------------------------------------------------------------------------

◎ 谓

谓 wèi

〈名〉

意义;意思 [meaning]。如:何谓

◎ 谓

谓 wèi

<连>

通“为”。因为 [because]

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列子》

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韩非子·解老》

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盐铁论·忧边》

便

◎ 便 biàn

〈形〉

(1) 便利,方便 [convenient;easy]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从更,会意。——《说文》

故自谓便人。——《礼记·表记》。释文:“谓便习也。”

或谓救之便。——《战国策·秦策》。注:“利也。”

恣所便只。——《楚辞·大招》。注:“犹安也。”

(2) 又如:简便(简单方便);便邮(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便中(方便的时候);便宜施行(不及请示,自行斟酌情势以处理。也作“便宜行事”,“便宜从事”)

(3) 灵便;轻捷 [nimble]

以枪上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便环(轻丽的样子);便辞(巧辩的言辞);便嬖(口才辩巧,善于逢迎而为人主所亲信的人)

(5) 不费事,简便 [simple;easy;informal]。如:便饭;便函;便易(简便;方便容易)

(6) 近便 [close and convenient]。如:便路(近便之路)

(7) 吉利 [lucky]。如:便时(吉利的时日)

词性变化

--------------------------------------------------------------------------------

◎ 便 biàn

〈动〉

(1) 有利于;有益于 [go a long way in;go far towards;be of value to;serve the interests of]

以便事也。——《吕氏春秋·忠廉》

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2) 又如:便地(有利的地形地势);便家(富翁);便会(有利时机);便风(顺风)

(3) 熟习 [be practised at;h***e the knack of]

布便弓马。——《三国志·吕布传》

◎ 便 biàn

〈名〉

(1) 尿、屎 [excrement]

郎有醉小便殿上。——《汉书·张安世传》

(2) 又如:大便(屎);小便;粪便

(3) 有利的机会 [when you h***e time;when it is convenient]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悉听尊便;未得其便

◎ 便 biàn

〈副〉

(1) 即;就 [as soon as]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即从巴峡穿 巫峡,便下 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又如:敌人还来不及逃跑,我们便抓住了他们;举手便打;提脚便踢;我去年便参加了体操队;有了油,发动机便能开动

◎ 便 biàn

<连>

(1) 纵使;即使 [even if]

休道司马懿、 张郃,便是 曹睿亲来,有何惧哉!——《三国演义》

(2) 又如:他便来,又如何?便是(即是,就是)

(3) 另见 pián

◎ 方 fāng

〈动〉

(1)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义 [parallel boats;parallel]

方,并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并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3)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4) 等同;相当 [match;be equal to]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方,犹等也。”

今者,齐、 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战国策》

(5) 比拟 [compare]

方丧三年。——《礼记·檀弓》。疏:“谓比方也。”

赞票骑亦方此意。——《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注:“比类也。”

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比诸大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方天(可与上天相比);方比(比较)

(7) 辨别 [differentiate]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国语·楚语下》

(8) 占有 [occupy]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9) 通“放”( fàng)。依据;依托 [rely on]

方天之休。——《左传·哀公十六年》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10) 通“仿”( fǎng)。模拟 [mimic;simulate;copy]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荀子·劝学》

今世巧而民*,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商君书·算地》

(11) 通“谤”( bàng)。指责别人的过失 [vilify;defame;slander]

子贡方人。——《论语·宪问》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词性变化

--------------------------------------------------------------------------------

◎ 方 fāng

〈名〉

(1) 竹木编成的筏 [raft]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高亨注:“方,以筏渡;舟,以船渡。”

(2) 方形 [cube;square]

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聊斋志异·促织》

一个个方面大耳。——《儒林外史》

(3) 又如:方巾(明朝书生戴的帽子);方裾(直衣襟);方员(即方圆。指物之形体);方舄(方口鞋。舄:夹底鞋)

(4) 方向;方位(方向位置) [orientation;direction]。如:东方;四面八方;方客(四方宾客);方神(四方之神);方国(四邻之国)

(5) 地区;地方 [locality;place;region]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方俗(地方风俗);方帅(地方军事长官);方贡(四方的土贡);方处(地方)

(7) 方面 [party;side]

(8) 相对于如走廊、河流或街道的中心或分界线而言的场所、空间或方向。如:右方;左方;四方

(9) 相反于或相比着另一方位观察的一个方位。如:双方平衡

(10) 交易、战斗或辩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双方均未获胜

(11) 指四面

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三国演义》

(12) 指四面,周围,四旁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3) 又指统辖一个方面的大员。如:方面大员(独当一面的大员)

(14) 规律;道理 [law;rule;reason]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指学问。)——《庄子·秋水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

(15) 指儒家***道德和学问 [moral principle and knowledge;learning]

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荀子·王霸》

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韩非子·六反》

(16) 合成药物的配方 [recipe]

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红楼梦》

(17) 又如:方诊(处方和诊察病情);方脉(医方和脉象);医方

(18) 一个数的n次乘方的简称 [power]。如:二的四次方是十六

(19) 品类;类别 [sort]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楚辞》

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礼记》

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淮南子》

(20) 大地 [the earth]。如:方局(大地);方州,方舆(大地)

(21) 平方米的简称 [square metre]。如:铺地板十五方

(22) 立方米的简称 [cubic metre]。如:一方木材

(23) 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phon]

(24) 方法 [method]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25) 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6) 方圆。指土地面积 [circumference]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27) 又

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

(28) 通“房”( fáng)

(29) 植物***的外皮 [shells of seeds]

既方既阜,既坚既好。——《诗·小雅·大田》

(30) 住室 [room]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备城门》

(31) 姓

◎ 方 fāng

〈形〉

(1) 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upright]

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方刚(方正刚直);方切(正直而恳切);方心(方正之心);方质(方正质朴)

(3) 通“旁”( páng)。遍,广 [all over;vast;wide]

方施象刑惟明。——《书·益稷》

晋国之方,偏侯也。——《国语·晋语》。注:方,大也。

(4) 又如:方行(广泛施行)

◎ 方 fāng

〈副〉

(1) 方才 [just;at the time when]

(2) 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4) 又如:如梦方醒;方当(正当,正值)

(5)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守门卒方熟睡。——《资治通鉴·唐纪》

余方心动欲还。——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方殷(正当剧盛之时)

(7)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will]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余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8) 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together]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备城门》

(9) 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only]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韩非子》

◎ 方 fāng

〈介〉

(1) 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at]

方其盛时必毁。——《素问》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 又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何以

何以 héyǐ

(1) [how]∶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why]∶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 固 gù

〈形〉

(1) (形声。从囗( 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2) 同本义 [solid;firm]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修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strategically located and difficult of access]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of long time]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chronic]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stable]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single-minde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superficial;sallow]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firm]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词性变化

--------------------------------------------------------------------------------

◎ 固 gù

〈动〉

(1) 安定 [stabilize]。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solidify;strengthen]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abide by]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close up;stop up]。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 固 gù

〈副〉

(1) 执意;坚决地 [firmly;resolutely]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surely]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originally]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of course]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certainly]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already]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hú)。何,何故 [why]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1) 通“諅”。周年 [anniversary]

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轻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2) 另见 qí

基本词义

--------------------------------------------------------------------------------

◎ 其 qí

〈名〉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词性变化

--------------------------------------------------------------------------------

◎ 其 qí

〈代〉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jī ),变成“其”。( jī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she]。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they]。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如:其夫

(10) 它的 [its]。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their]。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 其 qí

〈副〉

(1)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 其 qí

〈连〉

(1) 如果,***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其 qí

〈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什么意思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的解释是:谦虚诚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不论言辞是逆耳的,还是恭顺有礼貌的,只要是正确的都应当听从。

相关知识介绍:

1、此句出自(元)脱脱、阿鲁图等写的《宋史·列传第一百六·王涣之传》。原典:

徽宗立,以日食求言。涣之用大臣交荐召对,因言:“求言非难,听之难;听之非难,察而用之难。今国家每下求言之诏,而下之报上,乃或不然,以指陈阙失为讪上,以阿谀佞谄为尊君,以论议趋时为国是,以可否相济为邪说。志士仁人知言之无益也,不复有言,而小人肆为诡谲可骇之论,苟容偷合。愿陛下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事无今昔,唯当为贵;人无同异,唯正是用。则人心说,治道成,天意得矣。”

2、含义解释: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出现日食,经大臣推荐王涣之***入朝言政。他劝谏新君:“求言非难,听之难;听之非难,察而用之难。”希望徽宗“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 意思是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无论所言逆耳还是顺耳,只要是正确意见都应当听从。徽宗“欣然延纳”,?并想认命他为谏官、御史之职。王涣之以“臣由大臣荐,不可以居是官”为由,坚辞不受。

3、曾在2017年1月22日《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引用此句。原文:?

***各级党委要为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提供支持,认真听取和积极***纳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参政党一个重要职责是让执政党听到各方面声音,特别是批评的意见。同志们要敢于讲真话、建诤言,客观反映情况。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什么意思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先行其言而后从”,君子应先做后说,不能眼高于顶。说得再好而不付诸行动,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君子。这些人大多是些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进而说些大话空话,最终一事无成。

在孔子眼中,君子就是有德行的人、为学之人。他们会先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等到自己成功之后,才会告诉别人自己当初的想法。比方说君臣父子之道,仁义礼智信之德,在讨论这些之前,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挺直腰板讲给别人听。有着这种先做后说的行为的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君子。

扩展资料:

出自《论语·为政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在孔子的***中,子贡在“言语”一科中,这也说明了子贡本人在言辞方面是比较擅长的。子贡虽然善辩,但是也有言多失礼的地方。孔子在此处的这番言论,意在教育子贡,说得再好都不如做得好更让人信服,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例。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意思是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孔子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行,小步也,这里指行事。

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

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

扩展资料: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百度百科-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