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是我国的哪些省_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0 0
  1. 曾国藩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2. 曾国藩与沈葆桢的恩怨
  3.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
  4. 人间随处有乘除是什么意思
  5. 曾国藩如果造反称帝,他会统一天下吗?
  6. “半个圣人”曾国藩为何不肯推翻大清当皇帝?这几点让他有苦难言

ng>曾国藩原名曾子城,湖南长沙人氏,是清朝末年重要的大臣,创办了湘军,帮助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据民间的说法,曾国藩完全有能力取代清王朝,自己黄袍加身,但四次称帝机会曾国藩都拒绝了,这是为何呢?

在我看来,曾国藩拒绝称帝,是为了保持读书人的风骨,高风亮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曾国藩创建湘军阻挡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步伐,是对抗起义军的主要力量。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后曾国藩阵营内部流动着严肃不安的气息,都以为曾国藩会借助天平天国运动反戈清***,清廷内部也有不安的情绪。于是在天京攻破后,清***就派遣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主要的军事据点把守,以防曾国藩的反叛,在历史上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据说,左宗棠就曾写信告诉曾国藩,具体内容是?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意思就是如果你反叛,我会第一个响应你。但曾国藩回信拒绝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曾国藩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彭玉麟也写信给他,?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暗示曾国藩反清,以曾国藩当时的实力,占据东南大片地区,就算是清***也无能为力。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也曾暗示举兵谋反,但都被曾国藩拒绝了。其手下的这么多将领拥立曾国藩,但其依然不为所动,可见其内心的境界多高了。

东南半壁是我国的哪些省_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国藩是彻彻底底的儒士,对儒家思想里的忠君、修身治国尤其看重。在外人看来,也许会说其是一种愚忠,但对于曾国藩来说,他不在乎权势,在乎的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所以在其死后,赐谥号?文正?,算是对其最好的回礼。

曾国藩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2.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题解: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3.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1〕,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注释〔1〕征铎:行车铃。〔2〕槲、枳:皆树名。是山中野生灌木或乔木。

〔3〕杜陵:在长安城南,见前注,此处代指长安。回塘:曲折的池塘,可能是指曲江。也是代指长安。

解题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亦称楚山。传说汉初“四皓”隐居此处。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未年诗人离开长安时。

简析此诗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诗人选取寒秋时早行时于驿站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愁旅而思乡的情感,章法构思皆是标准的律诗模式。此诗成名主要在于第二联的成功。诗人选材典型,抓住了最能表现羁旅之思景物组合成一个意境,有声有形,形象感极强。诗人将十个名词,一一对应,一气排开,形成一联。句式新奇。而从总体看,这一联在诗中,又不是诗人刻意为之所致,而是自然而然的直书所见,它是行人对景物的一种条件反射,而这也只能是愁旅者的反应,因而,它又体现了诗人苦旅旅之感。在这一幅山中早行图中,行人之心与路途之景交汇在一起。

4.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驿]驿站。[更著]又加上。[一任]任凭,不在乎。[群芳]普通的花卉,此处喻指政界中的群小。[碾]轧碎。

[译文] 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章。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这首词上片写梅花在风雨交加的寒冬黄昏中孤独地开放着,这正是诗人不幸遭遇的形象化。全词用清俊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的品格、姿态,隐喻表达了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陆游特别喜欢梅花,《剑南诗稿》中咏梅的诗很多,笔者未作精确的统计,凭印象也在百首以上。故他对梅的精神气质有深刻的理解。本词遗貌取神。并未对梅花作正面的描绘,只写了她的一种神韵,一种品格。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巧笑东邻女伴

***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5.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破阵子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惊疑着昨晚的美梦,原来是今朝发现田中土肥草盛,不由得脸上生笑

6.浣溪沙 苏轼

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7.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黄昏后,在赏菊的东篱饮酒,

只觉阵阵幽香飘漾在衣袖。

不要以为饮酒赏菊就可以解忧,

你看那西风卷动帘脚,

露出个人儿来,比菊花还瘦。

今译

薄雾浓云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瑞脑香烟燎绕在金兽炉口,

又度过了一个漫长的白昼。

百无聊赖中又是重阳佳节,

玉枕纱帐,半夜时候,

已觉凉意浸透。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比黄花更加消瘦。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9、《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吹出的曲调短小,可是声音很大。宦官们坐的官船来来往往,多得像乱麻,全都倚仗着你来抬高名声身价。士兵听了士兵发愁,老百姓听了老百姓害怕,哪里去分辨什么是真和***?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今山东省历城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词人。

创作背景: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

内容评析:词的上片写作者在这里的山巅登楼远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复的中原之地,却全然望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北固楼前的满眼风光。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流的长江之水一般。这是作者囊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全局,从宏观上发出的一种感慨。

京口是三国孙吴一度建都之地,吴主孙权年轻时便已做了统帅。他并不满足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还在不停地出战争雄。与他对阵的尽管是曹操、刘备那样的一世之雄,他也满不在乎。终令曹操也不能不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如今南宋也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呢?

本篇写景与抒情密切结合,大处落笔,视野开阔,气势宏伟。三问三答,自相呼应。用典自如,贴切无痕。

难词注释:兜鍪:战士的头盔,词中指代战士。

10.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里头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是这些吗?

1.观刈麦(白居易) 2.月夜(刘方平) 3.商山早行(温庭筠) 4.卜算子 咏梅(陆游) 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8.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9.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10.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曾国藩与沈葆桢的恩怨

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有关他拒绝称帝自立的传闻,一直是乡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曾国藩拒绝称帝的说法,有史料说他曾四次拒绝,但也有五次之说。研究曾国藩的学者朱天旭总结了曾国藩五次拒绝称帝的历史。每次被人劝进时,曾国藩都有很大的机会,但因对清廷心存感激,都放弃了。

第一次:幕客王闿运暗示怂恿

1854年的一天,曾国藩府内一位名叫王闿运的幕客与曾国藩探讨学术和文艺,曾国藩极力推荐韩愈、欧阳修等人,然而王闿运却奉劝曾国藩最好改学曹操、诸葛亮等人的诗文。曾国藩本以为这只是两人文学爱好上的差异,不料很快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在怂恿他学诸葛亮、曹操拥兵割据,先跟洪秀全联手,然后再逐渐夺取天下。

曾国藩在纸上写了一堆“谬”字留给王闿运,王闿运明白,曾国藩这是在告诉自己,他只有剿灭太平天国,效忠朝廷的忠心,而无割据称王的野心。

第二次:众将对联试探

1861年8月,湘军攻取安庆,曾国藩提出以写对联的形式庆祝。胡林翼、左宗棠、李元度、张裕钊等人想拥戴曾国藩当皇帝。李元度出联:“将相无种,帝王有真。”曾国藩看后知其用意,当面撕毁。

接下来胡林翼又呈上一联:“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曾国藩原本对这副对联比较满意,但胡林翼走后,他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马上将胡林翼的对联纸条撕得粉碎,连声说道:“胡说!胡说!”众人不敢再言,就这样,曾国藩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功夫,压下了这场对联劝说。

第三次:幕客王闿运再次游说

1864年初夏,湘军攻占南京后,曾府曾经的幕客王闿运找到曾国荃,向其提出“兵变”,曾国荃虽十分赞同,但他很怕大哥曾国藩,于是王闿运二度劝说曾国藩。

当王闿运斗胆说出“兵变”的方案后,曾国藩仍如当年那样,边听边用食指蘸着茶水在桌上写字,一会儿,又借故离开。王闿运探头一看,只见满桌写的都是“妄”字,几年前就领教过这一招,王闿运知道自己又白费力了,再次怏怏告退。

第四次:九弟曾国荃劝进

湘军攻占南京八天后,曾国荃率众赴***石矶迎接曾国藩。曾国荃指着***石矶五通古庙说:“这是陈友谅称帝之处,距今已499年,俗话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现在湘军将士都拥戴兄长能像陈友谅当年那样复汉称帝,来一个反满复汉……”曾国藩急忙打断他的话:“吾弟醉也。”

曾国藩进据金陵后不久,皇上发来谕旨:册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又加封太子太保衔;曾国荃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少保衔。湘军将士上下皆有奖赏。但是,几天后皇上却又发来谕旨,要求曾国藩严查太平军幼王逃出,并追查太平天国财物。这让湘军上下很是生气。曾国荃再次劝曾国藩,不如反了。

结果,曾国藩以一句“老九,你今天情绪有点失常!可能是湿毒攻心引起心里烦躁的缘故。你静下心来,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再说胡话了。”曾国荃知其兄已决不敢再往下说了。曾国藩再次阻止了曾国荃的劝进企图。

第五次:湘军群将逼进

在与太平军作战的一天深夜,曾国藩的部下萧孚泗、朱洪章、刘连捷、彭毓橘、朱品隆等30多名湘军将领一起要拜见他。曾国藩知道这是劝进,于是他写下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随后,曾国藩掷笔而去。

众人上前一看,明白了曾国藩的意思。有人叹息、有人咋舌、有人木然,还有人摇头不止。曾国荃看后非常无奈,然后吩咐亲兵:“今天的事谁也不准传出去,倘若哪个走漏了半点风声,九爷的刀要借他的血来磨洗!”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

于曾国藩而言,1864年(同治三年)是大喜大悲的一年。喜的是,经过十二年的苦战,他统率的湘军终于攻进了天京城(今江苏南京),扑灭了占据此地近十二年的太平天国***,他为此被赐封一等侯爵,成为有清一代文人封侯第一人;悲的是,也是在这一年,他的两位好友、曾经的部属沈葆桢和左宗棠先后与其绝交,从此不通音问、断绝来往。

沈葆桢曾三得曾国藩奏保

首先与曾国藩断交的,是沈葆桢。

沈葆桢,今福建福州人,进士出身,清代名臣林则徐女婿,历任江西巡抚、福州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沈葆桢曾为曾国藩幕府成员,深得曾国藩赏识。1856年,太平军杨辅清部数万人围攻江西广信府城,时为署广信知府的沈葆桢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率部登城守卫,最终以少胜多,七战七捷,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经曾国藩保荐,第二年升任广饶九南道。

沈葆桢为官清廉,但性格刚直。1859年,因与上司不和,即以父母年老、身体不适为由愤然辞职回老家养病。广信当地百姓为此先后十多次到曾国藩行辕请留。但当时曾国藩只是一个挂兵部侍郎衔的湘军首领,并无地方实权,爱莫能助。1860年五月初三日,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后第一次上折,就奏请朝廷饬令沈葆桢赴湘军安庆大营帮忙。

更为关键的是,第二年,曾国藩即保荐沈葆桢出任江西巡抚。清朝巡抚为从二品,加侍郎衔者为正二品。沈葆桢之前只是按察使衔、吉南赣宁道,大体相当于三品官。在没有经过布政使等职位历练的情况下,直接出任巡抚,而且没有署理而是实授,就连《清史稿》,也评价沈葆桢此番际遇为“超擢”——破格提拔。而且朝廷任命谕旨还温言有加,说考虑沈葆桢照顾父母双亲的需要,特意安排他在毗邻福建的江西出任巡抚,希望沈葆桢不要再推辞,“朕久闻沈葆桢德望冠时,才堪应变。以其家有老亲,择江西近省授以疆寄,便其迎养;且为曾经仕宦之区,将来树建殊勋,光荣门户,足承亲欢。如此体恤,如此委任,谅不再以养亲渎请。”

沈葆桢此番隆恩的背后,是曾国藩为其背书:1861年十一月曾国藩奏保沈葆桢为江西巡抚时,咸丰已于当年七月病逝,辛酉***也尘埃落定,朝廷主政的,是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和议政王奕。两江总督曾国藩,刚刚受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节制“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员”,成为清廷与太平军作战的绝对主力,声望日隆。根据野史中的传闻,当时湖北巡抚胡林翼、湘军水师提督彭玉麟甚至曾送给曾国藩写有“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的纸条,暗中讽劝曾国藩自立为王。

因此,毫无意外,曾国藩的保荐,朝廷一一批准,包括他同时保荐的三品太常寺卿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四品道员李鸿章代理江苏巡抚。

沈葆桢截饷,被曾国藩评为“不顾情理,令人难堪”

围剿太平天国的战争,至1861年历时已达十年之久,早已耗空清廷国库。无论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还是沈葆桢防守江西的军队,都必须自己筹饷,中央财政早就无力承担。

1862年四月下旬,曾国荃、彭玉麟等部湘军主力,沿长江水陆并进,直抵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城下,开始包围天京。为了进一步缩小包围圈,曾国藩不断增兵,1863年七月时统兵已超过十万人,每月需饷不少于50万两,这还不包括购买、等花费。而在给湖北布政使厉云官的信中,他说每月的收入从来没有超过24万两,以至于只能发三成军饷,实难支撑。他还向广东巡抚毛鸿宾抱怨,各军欠饷已长达11个月,甚至连买药都没钱。

出乎曾国藩意料的沈葆桢截留漕银、洋税、厘金,使得曾国藩军饷更为匮乏。

曾国藩在江西所得之饷,包括漕折(每月四五万两)、九江洋税(每月3万两)和厘金(设立关卡向过往货物征税所得,每月大约十多万两)三部分。

1862年九月起,出任江西巡抚不满一年的沈葆桢,未与曾国藩商量,就停解漕折银给曾国藩;第二年开始停解洋税;到了1864年二月,沈葆桢又上奏朝廷,请求将江西厘金全部归本省征收使用,不再给曾国藩军营。果真如此,意味着曾国藩军饷每月将减少20万两。

停解漕折银、洋税,曾国藩都忍了,没有上奏朝廷,只是向左宗棠抱怨说“初不省其开罪之由”——实在不明白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沈葆桢,以至于沈要如此。

1864年沈葆桢要停解十多万两厘金,曾国藩终于忍无可忍。这年三月,他立即上折,批评沈葆桢此举“专尚客气,不顾情理,令人难堪”。

曾国藩的理由是:首先湘军欠饷远比江西地方军严重,湘军今年以来只能发四成军饷,而沈葆桢所统各军都发八成军饷。再者,如今,湘军欠饷已长达十六七个月,而沈葆桢部队欠饷不到五个月。再次,自己身为两江总督,又是节制江西等四省的钦差大臣,江西为自己辖境,凡江西土地所出之财,无论是丁赋、漕折银、洋税还是厘金,本就有权提用。沈葆桢作为下属,事前不与商量,就擅自作主一再截留,自己很难理解和接受,也不知沈葆桢此举将朝廷数百年的规矩置于何地?

后经户部裁定,江西厘金收入一分为二:一半拨曾国藩湘军大营,一半留供江西本省之饷。因曾国藩此奏折言辞抗厉,并威胁说沈葆桢此举导致湘军人心惶惶,围攻天京大局有面临决裂的危险,沈葆桢被迫请辞江西巡抚,两人自此断交。

曾国藩沈葆桢二人争饷,沈葆桢是站在江西的角度,认为江西所出之银自应用于江西,所谓“楚弓楚得”;而曾国藩是站在湘军大局的角度——此时曾国荃统率的湘军主力,一方面要围攻天京,一方面又要与前来救援天京的李秀成部队作战,处于腹背受敌的关键时刻,无论如何不能断饷。而他辖下的其他两省:江苏大部分为太平军所占据,李鸿章只得上海一隅;安徽则是太平军与湘军互有攻守。两省厘金既尚难指望,江西自然就成了湘军军饷的重要来源。难怪曾国藩会厉言抗争,而不顾文人耻于谈钱的体面。

自己一手赏拔的沈葆桢,最后却背叛了自己,这让曾国藩一度很是苦恼。更让曾国藩苦恼的是,他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沈葆桢有如此举动?他对李鸿章说,自问这些年来对沈葆桢从未稍有得罪,“此心可质鬼神”,不知沈葆桢为何最后会同自己绝交?沈葆桢因此被曾国藩大营的人称为“绝无良心科”第一名。

曾国藩误判,埋下与左宗棠交恶之导火索

如果说曾国藩与沈葆桢失欢,始作俑者是沈葆桢。那么,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恶,则更多是和曾国藩的误判有关。

为了缓解日益窘迫的军饷问题,1862年二月初,曾国藩***纳御史朱潮的建议,奏请朝廷在广东全省收取厘金,以接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军饷。

为了让广东方面同意办理,在未与浙江巡抚左宗棠商量的情况下,曾国藩就表示,办理抽厘后,广东原来每月要给浙江的10万两协饷可以停解。不仅如此,他还对两广总督劳崇光说,就是广东给江浙四省每月近20万两的协饷也可从厘金中抵除。

之所以如此痛快,是因为曾国藩十分看好广东办理抽厘的前景:咸丰十年间,广东巡抚耆龄在韶关设卡,不到一年,就收了五十余万两;广东布政使周起滨在肇庆府设卡,每年也能收四十余万。如今是全省专办,在曾国藩看来,每年应是几百万两之数。

但左宗棠一开始就不赞同此举。他认为曾国藩强行到广东抽取厘金的做法不妥,并认为以两广总督劳崇光的个性,一定不会配合,难有实效。

事实的发展证实了左宗棠的“预言”,也坐实了曾国藩的误判——1862年十月,办理广东厘金已有3个月,曾国藩第一次通报了广东厘金的收入与分配——共运来20万两,经分配,曾国藩处12万两,左宗棠处8万两。到1864年八月停止广东办理厘金止,根据曾国藩的统计,33个月仅收入120万两左右。而左宗棠说,120万两中,他的楚军仅分配到22万两。

曾国藩的这一误判,带来严重的后果。首先是严重减损了左宗棠的军饷收入,招致了左宗棠的不满:如不办理抽厘,33个月,左宗棠楚军可从广东获得协饷330万两,如今只有22万两。330万两和22万两,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当初,为了弥补浙江被停解10万两协饷的损失,曾国藩提出广东所收厘金,左宗棠军拿大头,而最终的结果,所收的120万两中,左宗棠军只得将近两成,八成为曾国藩军所拿走。如此一来,左宗棠自然不免有怨气。

再者,曾国藩的这一误判影响了左宗棠的军事部署。蒋益沣的部队本在广西,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后,深感兵力单薄,便奏调蒋军来浙。本来,曾国藩已经答应负责蒋军的军饷,但由于广东厘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1862年七月,曾国藩食言,表示无力承担蒋益沣军的军饷。蒋益沣军因此延期赴浙。

左宗棠截饷,坦承“夺饥者之食以疗我饥,仁者不为”

咸丰十年左宗棠楚军成军后,奉曾国藩之命援应江西。因此,按惯例应由江西代筹军饷。1860年八月到第二年四月,楚军抵达江西仅8个月,欠饷已有3个月,而江西答应的每月两万两军饷却未见分毫,各营纷纷索饷。

欠饷严重,在向江西巡抚毓科要饷未果的情况下,左宗棠不得不***取特殊手段,先是截留江西浮梁本应上交国库的漕折银3000两用以买米,接着又截留别军军饷3000两。事后,左宗棠也承认“夺饥者之食以疗我饥,仁者不为”,但事态紧急,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出此下策了。

为使左宗棠楚军在奉旨救援浙江的同时又能兼顾防备湘军后路粮道,曾国藩多次要求左宗棠将兵马增至万人:二千守婺源,二千守景德镇,六千为机动部队进攻浙江。为此,1861年起,他将婺源、景德镇、河口、乐平四个地方的税厘划拨左宗棠经理。按照曾国藩的计算,这样一来,每年可得七十多万两。

但这笔巨款远远不够左宗棠军饷所需。当楚军只有近六千人时,每月需饷已达六万两。按此标准,增至万人后,每月需饷银在十万两左右,一年就得120万两。减去江西厘金每年所得的七十多万两,缺口还将近50万两。此后,随着朝廷将李定太的衢州兵、李元度的平江勇划归给左宗棠,左宗棠的兵力近两万人,每月所需饷银不下二十万两,军饷缺口进一步扩大。

左宗棠救援浙江伊始,朝廷曾对楚军的兵饷作出过安排,要江西方面先筹拨银十万两,以后由福建按月筹银十万两。但这只是画饼充饥——江西本身已欠楚军十多万两军饷未发,如今让它再筹十万两,可谓难上加难;福建地方部队已欠饷三年,闽浙总督庆端反过来向左宗棠要钱。1861年十二月底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时,浙江全省仅剩衢州一地为清军所有,其余地方皆被太平军所占,厘金无从收取,江西四地的厘金收入对于左宗棠而言可谓举足轻重。

争饷的连锁反应

所辖兵马日益增多,需饷浩繁;广东厘金收入远低于预期;沈葆桢又开始逐步减少江西所供之饷。三个因素的叠加使得曾国藩陷入“近年所未见”的缺饷之苦。于是,1863年五月开始,他向左宗棠要回了婺源、景德镇、河口、乐平四个地方的厘金收入。而要回四地厘金,加上广东厘金所得太少,使得左宗棠与曾国藩的矛盾开始表面化。

1863年三月起,左宗棠即被任命为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并陆续收复衢州、金华、严州、绍兴等地。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要回自己辖境的厘金,于理并无不妥。而且,曾国藩认为左宗棠可以依靠福建的饷银。

但实际上,曾国藩在此又产生了误判:前文说过,福建的地方部队欠饷已达三年,哪有钱供应左宗棠的楚军?此时,左宗棠虽收复了几座城池,但正与太平军鏖战富阳,根本没有精力经营浙江、福建。

江西四地厘金被收回之前,楚军欠饷长达到8个月到一年之久,左宗棠因此时常处于“兵勇有饥溃之时,即有缺乏之虑”的危险局面。如今,广东厘金指望不上,广东协饷已被曾国藩慷慨送出,江西四地厘金又被曾国藩收回,左宗棠的不满,可想而知。更何况,此时左宗棠麾下的刘典一部,还在江西鄱阳、浮梁、景德镇一带作战,为曾国藩防备后路、保护粮道呢。

就是曾国藩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1863年五月,他曾对沈葆桢说,裁减沈葆桢所部两万两饷银、向左宗棠索还景德镇等四地厘金,自己做得都很不厚道、不近人情,“深惧无以对阁下暨左、晏、黄诸公”——深感对不住沈葆桢、左宗棠等人。只是在湘军饷项奇缺甚至军心可能涣散的现实面前,这样的不安、这样的内疚,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确实如此,军饷是稳定军心的关键,无论在何时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1861年,左宗棠带兵未久,曾国藩曾在信中意味深长地告诉左宗棠,“此时天下大乱,吾辈行军必须亲自筹饷,不可仰食他人。”只是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军饷竟酿成了曾国藩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

1864年,在给自己的老上级、四川总督骆秉章的信中,左宗棠就直言和曾国藩的关系已经不好,在很多事情上观点分歧非常大,“只以大局所在,不能不勉为将顺,然亦难矣”——表面的和好只为了顾全剿灭太平军这一大局。

这年七月,天京被曾国荃攻克后不久,左宗棠上奏告知朝廷太平天国幼主洪福瑱逃出——而此前曾国藩已奏报洪福瑱已死。恼怒的曾国藩不久也上奏,攻击左宗棠收复杭州时让十多万太平军逃出。由此引发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最终交恶,再无来往。这在时间上仅比曾国藩沈葆桢断交晚了四个月!(文/刘江华)

人间随处有乘除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直到一品官位。

曾国藩画像

拥兵30万

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的湘军攻克南京。当时,曾国藩拥兵30万,占据中国半壁河山,曾国藩已成为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僚中持权最大的官员,超越了清初的吴三桂,足以功高震主。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李次清等曾国藩的部属幕僚人,他们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求见,欲将黄袍加身与曾国藩。

曾国藩面临一生的最重大的抉择,面对这些眼睛冒火热切的属僚,曾国藩十分冷静地给众人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迹,放弃了在他手上创造历史书写曾氏王朝的机会。看这段历史,不禁要问,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帅如果顺应了“民意”,振臂一声高呼,就有机会黄袍加身,一步登天成为一帝,难道曾国藩真的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吗?

多次被劝称帝

就这件事,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曾国荃对他说,“你是两江总督,加上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骆秉章,江苏总督李鸿章三个现任总督,还有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嫡系。大哥手里握着20万湘军精兵,再遣李秀成收纳10万太平军降兵,这样30万精锐之师,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大哥将成为一代帝王。”

曾国藩雕塑

曾国藩回答道:“共患难时大家可以是朋友;同富贵时往往成了仇敌。就说那个左宗棠,他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肯对我俯首称臣?再说李鸿章,我若平稳安泰他就是我的学生;我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还有那个李秀成,他投降了,就是一只丧家犬,谁还听他的?再说,朝廷防我之心令人枕席难安。”

这一番话叫曾国荃无话可说。再说当时湘军兵力在江南数省虽占优势,但清廷的官文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这表明清***对湘军早有防备。湘系势力中许多人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曾国藩寿诞,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交谈间书写一纸条,赫然有:“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见之,惶恐无言,将纸条悄悄地撕个粉碎。浙江巡抚左宗棠曾赠一对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阅后,将“似”字改为“未”字,退回。

曾国藩画像

安微巡抚彭玉麟送密信称“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太平天国覆亡后,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四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一天夜晚,湘军的高级将领约有三十余人齐集大厅,企图重演一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剧。曾国藩未等众人开口,书写出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想法。

不仅湘系势力曾有劝进的举动,甚至太平天国阵营也有人劝曾国藩自立。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曾说他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曾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隆盛世走向没落、衰败的转折时期,此时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交相煎迫。曾国藩曾因母丧返乡,却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湖湘大地,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藩趁势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雕塑

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先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大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但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可谓毁誉参半。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时,就有人责其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

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斥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不眨眼的刽子手等等,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一无是处。

曾国藩如果造反称帝,他会统一天下吗?

凡事都不要太高调,否则会引火上身哦。万事如浮云皆为空啊。

曾国藩平生最具大智慧的一个决定

观曾国藩一生,其为官之道可称大智慧。其核心,就是韬光养晦、深知急流勇退的道理。先生曾有一句话,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十分精辟。

1964年(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面临一生的重大选择。其时,湘军克南京。曾国藩旗下,拥兵三十万,已占中国半壁江山。这支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培育的。湘军士兵皆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担纲。“兵为将有”,乃湘军一大特色。所谓的湘军,其实就是曾国藩的“子弟兵”。此时的曾国藩已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已成为满清以来汉族官僚持权最大的官员。此时的曾国藩,足以“功高震主”了。

[ 转自铁血社区 ]

曾国藩的部属幕僚,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著名的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均竭力劝进。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直接,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当然是有原因的。早在咸丰帝临死之时,其有遗言,说“克复金陵者王”。但是,慈禧太后管束下的年幼的同治帝,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候”。而且,同治帝还下诏,要求曾国藩和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催命一般要求从速复命。这无异于过河折桥。因此,曾国荃、彭玉麟等人便秘密活动,力劝曾国藩不如反了,坐了天下。他们还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要曾国藩“速作决断”。此时的曾国藩,没有说什么话。他只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联。算是作答。

不过,私底下,曾国藩曾与其九弟曾国荃有过对话。极有意思。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种掉脑袋的话,也能形诸笔墨?你们糊涂啊。曾国荃似有不服,辩解说,两江总督是你,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罗炳常,江苏总督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之人。大哥手里握着二十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再遣李秀成振臂一呼,收纳十万太平军降兵不在话下。三十万精锐之师,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

曾国藩怎么回答呢?他说,人共患难的时候大多是朋友,同富贵的时候往往成了敌人。左宗棠一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俯首称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的人就是左宗棠;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现今,湘军已呈老态,谈不上什么精锐!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曾国藩还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就算是帝王之人,又有多少骨头可扔呢? 一番话,说得曾国荃哑口无言。

其实,曾国藩是深知为官之道的。他早有“急流勇退”之心。我查到同治三年五月的一则曾国藩日记。当时,南京还没有攻克。但是,时局之变化,危机之潜伏,曾国藩已感觉到了。

同治三年五月廿五:

早饭后因身体患病,谢不见客。旋改告病摺一件,又改近日军情片,是日凡改三次。围棋一局。幕友来见者数次。巳刻,庞省三来久谈。午刻核科房批稿,写对联六付。中饭后,唐中丞来话别,渠于本日回籍省墓也,谈约一时有半。阅本日文件甚多,核批札各搞。酉刻出城送唐中丞之行,傍夕归。发报三招、五片。夜阅《古文?书牍类》,二更三点睡,倦甚。日内因户部奏把似有意与此间为难,寸心抑郁不自得。用事太久,恐人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意欲解去兵权,引退数年,以息疑谤,故本目具招请病,以明不敢久握重柄之义。

[ 转自铁血社区 ]

前面一段,都是“起居注”而已。下围棋,批文件,与人谈话等等。这则日记,透出一个细节,“日内因户部奏把似有意与此间为难,寸心抑郁不自得”。这是说当时的江西总督沈葆桢在“厘金收入”中再三为难湘军,居然裁减了湘军的军响,户部居然也准了。要知道,这江西总督,可是曾国藩辖下之人啊。于是,曾国藩说出了一番感言:“用事太久,恐人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意欲解去兵权,引退数年,以息疑谤”一段话,则写得明明白白。“故本目具招请病,以明不敢久握重柄之义”。总之,他是要有动作了。要向朝廷“以明其志”。

曾国藩的预感是对的。湘军克南京,朝野表面弹冠相庆,私底下,针对曾国藩的动作多起来了。“尾大不掉”的道理,慈禧当然是知道的。同治四年(1865年)春,起居注官蔡寿祺连上两道奏折,弹劾曾国藩等湘系人物以及恭亲王奕。蔡寿祺历数曾国藩等人“破坏纲纪”等八条“罪状”,应该“择其极恶者立予逮问,置之于法”。慈禧太后很有心计,她不去碰曾国藩,恐生剧变,而是革去了恭亲王奕的议政王及总理衙门差使。这就叫敲山震虎。此外,朝廷之上,也有人主张严厉追究幼天王下落、及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之死。李秀成从被捕到被曾国藩处死,只有短短16天。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犯,按常规当然是要递解进京的。况且,李秀成已写下洋洋五万言供词,“心悔莫及”,有“乞降求抚之意”。曾国藩竟然还是将其杀了。其原因是简单的。曾国藩生怕李秀成进京,说出湘军在南京纵兵抢掠之劣迹。

曾国藩是一位熟读四书五经之人。功高招忌,狡兔死、走狗烹。道理***知道。但是,真正能把握其关键者,少之又少。史书上多少权臣,都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最终身败名裂。曾国藩在家丁忧之时曾研读《道德经》,并在该书扉页上写过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还曾经写下不少对联,以明心志。比如:“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情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等等。他也感叹:“功名之地,自古难居”,“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裁?”“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因此,功成名就的曾国藩,此时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他进南京之后,立即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八旗兵南来驻防;三是裁撤数万湘军。他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打仗的时间很长了,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裁汰遣散。曾国藩的意思是清楚的:本人无意拥军。同时,曾国藩在奏折中对他个人去留也只字不提。他深知,此时无论进退,都会产生各方猜忌。但是,他却替他的弟弟曾国荃“专折”奏请开缺回籍养病,朝廷立即“恩准”了。曾国荃急功贪财,恶名远扬。对这个弟弟,曾国藩最不放心。他曾对曾国荃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曾文正公家书?致沅弟季弟》。他还说:“弟若不知自爱,懊怒不已,剥丧元气,则真太愚矣!”

曾国藩还曾题诗一首。既为告诫兄弟,亦为自勉。此诗相当有名。抄录如下:

左列钟铭右谤书,

[ 转自铁血社区 ]

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

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常怀“临深履薄之惧”,自削兵权、自去利权、斩杀羽翼,以释清廷之疑,终于换回信任。也换得了曾家后代的平安。1872年3月12日(同治11年二月初四),曾国藩病逝。据说,当日曾国藩“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千夫所指,竟然无疾而终。也是幸事。此前,其有遗嘱,要求其兄****侄“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并说“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要求兄弟们“记之行之”,“传之于子子孙孙”,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的苦心,也算是“至死不渝”了。

“半个圣人”曾国藩为何不肯推翻大清当皇帝?这几点让他有苦难言

曾国藩如果起兵造反称帝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所以他不可能一统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能够成功曾国藩早就称帝了。

1864年六月(同治三年),曾国藩统帅的湘军在曾国荃率领下攻破了太平天国首都金陵,太平天国就此覆灭,而正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国藩也因此被清廷封为一等勇毅侯,赏穿黄马褂,戴双眼花翎御赐紫禁城骑马的待遇,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有?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说法,湘军上下志得意满,忘乎了所以。

紧接着就发生了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递给曾国藩一张写有?东南半壁无主,老帅岂有意乎?的纸条;之后曾国荃率领湘军三十多名将领来到大营劝进(曾国藩称帝)。没有料想到的是,曾国藩将彭玉麟的纸条吞到嘴里,在湘军将领面前一言不发只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就离去了。

曾国藩为什么不接受湘军众位将领的意见,坐拥东南半壁江山,与清廷抗衡呢?在古代,造反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事,稍有不慎就会失败,不能出任何的问题,也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

曾国藩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打出什么旗号,以什么名义起兵推翻清朝。

古代讲究出师有名,名正言顺。曾国藩起兵的旗号和名字如果名不正言不顺,起兵必然失败。不要小看了起兵的旗号和名义,如果起兵的名义对了,则一呼百应,豪杰景从;反之,则兵败如山倒,死无葬身之地。

当初,洪秀全杨秀清以恢复***江山为口号,打出?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的旗号。在清朝***统治下的各地民众纷纷加入太平军,捻军在北方遥相呼应,一时间太平军横扫东南如卷席,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

曾国藩看到太平军信上帝教,所过各地,烧毁书籍,捣毁孔庙、关庙等等举动,便举起了保护儒家文明的大旗讨伐太平军。《讨粤匪檄》?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把自己树立为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师,维护传统文化和人伦礼教的卫道士。从而号召了一大批读书人站到了自己身边,根据容闳在《西学东鉴记》的记载,鼎盛时期,?各处军官寄于曾文正之大名者不下200人,幕僚又有100多人,此还更有候补官员、怀才志士,以及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家无不聚集,各尽其才。?

当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就不能再打太平军?恢复***江山?的旗号,那样就和当年的吴三桂一样,早就失去了***的信任,***不会为了支持他的;也不能以维护传统文化和人伦礼教的名义起兵,因为清朝入关以来尊孔,康熙几次拜谒明孝陵等等举措,在文化上清王朝就是传统的维护者。

曾国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起兵的时机不适合,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起兵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那么最佳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逃亡热河,长江以南有太平军,以北有捻军。清王朝内忧外患,这个时候才是趁火打劫,混水摸鱼的好时机,如果曾国藩率军在江西起兵,面临的形势一片大好。这个形势就是元末朱元璋所面临的北方有元朝朝廷,长江上下有几股势力,只要联合太平军、捻军,何愁清廷不灭。

1864年七月的一天,湘军高级将领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四人突然率领着30多名湘军其余大小将领闯进了曾国藩的营帐内,他们,企图重演一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历史 剧。

要知道此时曾国藩已经攻陷天京,消灭了太平天国,拥兵30多万,其中湘军更是兵强马壮、功盖天下,而且曾国藩还被封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事,基本上四省文武百官全部归他管辖。

全国共有八名总督,除了曾国藩自己是湘系的以外,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都是湘系,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两广总督毛鸿宾也和曾国藩关系匪浅,全国15名巡抚中,也有7名属于湘系,担任各地官员的湘军将领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若是曾国藩有意,半个大清会立马跟他姓。

可惜,有意的不是曾国藩,只是他的属下。面对在营帐内鼓噪的众位湘军将领,曾国藩长叹一声,当场写下一副对联 :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这两句分别来自苏轼和王安石,寓意站在绝高之处自然会有无数美景诱惑,但是所作所为要像高山流水一样坚守本心,这是曾国藩在委婉的告诉部下,自己效忠大清,并无意称帝。

如果说确实没有这个条件还好,可是曾国藩明明大可以搏一搏,却为何放弃称帝、激流勇退?一百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热点,毕竟赵匡胤的案例就摆在那里。

其实,曾国藩这不是第一次碰到“黄袍加身”的闹剧。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同治皇帝登基,年仅六岁,慈禧发动了辛酉***夺权从此垂帘听政掌控大清,帝位更替带来的中枢动荡持续了很久,而此时湘军攻下长江要塞安庆,曾国藩一时风头无两。眼看主少国弱,湘军将领李元度起了别样的心思,于是他向曾国藩呈上一副对联写道 “王侯无种,帝王有真” ,结果换来曾国藩的一顿臭骂。

可是劝曾国藩称帝的人还是一波接着一波,没办法,中枢动荡是天时,湘军占据南方是地利,***想自立是人和,而曾国藩,就是那个最适合的人。

趁着曾国藩的生日,湖北巡抚胡林翼在祝贺之时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曾国藩不回答,却把纸条撕了个粉碎。

清朝风雨飘摇,***势力迅速崛起,权势日益增长的左宗棠也托人转告曾国藩:“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还是沉默,却把“似可问焉”四个字改成了“未可问焉”,悄悄退给了左宗棠。

从1853年组建湘军,到1864年湘军覆灭,太平军作为对手,才算是最了解湘军的战斗力,也最了解曾国藩是如何一步步势可倾国的人,石达开在被俘后就提醒曾国藩说,你功高震主,怕是难逃“狡兔死,走狗烹”,何不率众独立?李秀成就是1864年七月众将企图为曾国藩黄袍加身的导火索,因为李秀成在同月被俘之后对湘军众将说,自己愿意为曾国藩招抚仍然坚持在长江两岸的太平军旧部十多万人,拥戴曾国藩称帝。

终究闹剧只是闹剧,面对连续不断的劝进之言,曾国藩恍若未闻,对于是否称帝,他心里早已有杆秤。

尽管拥戴自己的人一波又一波,但曾国藩不得不细细思量。剿灭太平军后,湘军无比壮大,但其中的派系却更加复杂,30多万人里真正归属曾国藩指挥的,一半都不到,而若是论嫡系部队,更是只有5万人马。并且,此时除了他自己和弟弟曾国荃指挥的人马外,其余各部,竟然都或多或少的与曾氏兄弟暗生间隙。

源头当然是来自于清廷。咸丰皇帝对于曾国藩早就起了提防之心,一个不在官位的侍郎,却在抗击太平军时能够迅速拉起一支几万人的队伍,莫非是早有预谋?于是咸丰在世期间,就是一边让曾国藩打仗,一边只许诺给湘军空头支票,实际上的权力并没有放给曾国藩。

但是之后曾国藩却越打越出色,国家动荡,又碰上慈禧发动***,湘军掌握了很多打下来的太平天国的地盘,慈禧无奈之下授予曾国藩“节制四省军政大权”,给予了湘军很大的自***力。但是慈禧不愧为中国 历史 上最厉害的几个女人之一,为了压制曾国藩,她在湘军内部搞起了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不断地激化着湘军各部之间的矛盾。

最出名的案例就是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决裂,左宗棠此人乃是一头倔驴,后来扛着棺材收复新疆的就是他。他本来是个考不上的秀才,后来抵抗太平军出了名声,也被曾国藩引为心腹,他瞧不起满人,因此一度劝说曾国藩自立称帝。左宗棠有自己的脾气,因为政见不合就和曾国藩渐行渐远了。慈禧见缝插针的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算是和曾国藩相差无几,因此左宗棠虽然还在曾国藩的手下,但他率领的几万湘军精锐却是和曾国藩的湘军逐渐分化了。

此外,曾国藩的老部下、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江西巡抚沈葆桢也被慈禧扶持成了曾国藩的反对派。沈葆桢本来是靠着曾国藩的保举才成了江西巡抚,但是在1861年曾国荃领兵围攻天京时,沈葆桢却不愿将半数江西厘金按约定交给曾国藩做军饷,为此曾国藩气的“夜不成寐”。最后为了报复沈葆桢,曾国藩命令湘军撤除安徽南部的广德和宣城的防守,以至于反攻的太平军长驱直入江西,沈葆桢挨了清廷好大一阵数落,所以沈葆桢与曾国藩最后竟然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些都算是湘军内部涌动的暗流,在慈禧的一番操作下,曾国藩这个四省节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浙江的左宗棠和江西的沈葆桢的控制,尽管在1864年左宗棠还没有从湘军出走,但是曾国藩的势力已经被大大的削弱。 能不能称帝,若是称帝,湘军内部怎么办?这是曾国藩心中迈不过去的坎。

“湖南人鸡犬升天,客籍人颇难出头。”当淮军被曾国藩截留了补充兵力的4000新兵后,李鸿章恼火地对淮军二把手程学启这么抱怨。

李鸿章是淮军的创始人,他比曾国藩小12岁,不仅做过曾国藩的幕僚还做过他的门生,关于如何组建淮军,李鸿章曾经真诚的向曾国藩学习过经验,对此曾国藩还催促过李鸿章,要他早日成军以协助湘军对抗太平军。

可是在清廷和慈禧的有意扶持下,淮军崛起的速度大大超过曾国藩的预料他,甚至让曾国藩感到无比的忌惮。于是曾国藩不仅要求李鸿章自我限制,甚至做出了截留兵源的举动来警告李鸿章,最过分的是曾国藩派出了心腹韩正国带着两个营的湘军进驻了淮军的军营,名义上是为了协助李鸿章管理淮军,实际上是对李鸿章的一种监视。

你说,李鸿章能不恼火么?

可李鸿章一路遇贵人,尽管创建早期被湘军掌控发展艰难,但是到达上海以后,有清廷做背景,上海士绅拿出雄厚的财力去支持淮军,淮军人数迅速增长,李鸿章也能够接受新型的西方洋枪洋炮,甚至找洋人培训淮军,于是淮军一跃成为装备最精良、火力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可淮军同湘军的矛盾,却也是越来越深了。

淮军为了迅速扩张,招揽了一大部分太平军的降兵,太平军与湘军的仇怨自然是不用多说,以淮军二把手程学启来说,他原来也是太平军降将,但他一开始被湘军打败就带着手下的兵马先投了湘军,但是曾国荃却对他疑心很重,总是认为他们会反复作乱,不仅行军驻营的时候要让降军和湘军分离开,还默认士兵排挤欺凌降兵,打仗的时候则是让程学启带人先冲锋,这是摆明了要让太平军降军送死。由于感到受到曾国荃的侮辱,也愧对手下的兵马,程学启还曾***过,所幸被部下救出,后来一起被编入了淮军,所以,占据淮军一半的太平军降军,对于曾氏兄弟的湘军恨之入骨。

淮军另一半人都是李鸿章的安徽老乡,自然都是以李鸿章为主,当初淮军未壮大时,李鸿章颇受曾国藩的压制,安徽人为主的淮军自然跟以湖南人为主的湘军也有很深的隔离感。可以想象,倘若曾国藩依靠湘军造反称帝,壮大起来的淮军与湘军向来不和,难免会发生一场“湘淮之战”, 洋枪洋炮的淮军与兵强马壮的湘军,鹿死谁手,又要值得一番好好的讨论了。

清军入主中原算是捡漏,他们明白自己算是外来户,于是也一直在提防着***武装的造反,所以尽管太平天国把南方搞得一团乱麻,京营八旗的主力十几万人却一直驻守在北京。现在我们常谈旗兵的战斗力不如湘军、淮军等等,但实际上京营八旗在那时也绝对不算差。

除了京营八旗驻守北京外,慈禧为了防止湘军叛乱北上,令钦差大臣官文率领20万大军控制了长江上游,驻扎在武昌;后来被捻军一个小兵杀死的清军悍将僧格林沁则是到了安徽、湖北一带,大军名义上是收尾肃清太平余孽,实际上几乎是在全面防范湘军。

湘军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骑兵非常之差,南方人虽然都会水,但会骑马的少,湘军水军再强大,相对于清军的八旗骑兵一点优势都没有,此外,不管心是不是向着清廷,各地还有60万的绿营兵驻防,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自己的团练武装势力,湘军想要横扫,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所以尽管手下受到太平天国封王的影响人心思变,期望着跟随曾国藩称王称霸,对于全国兵力分布和湘军内部暗流涌动情况了然于胸的曾国藩,却始终不敢有所行动。

而且,清廷对于湘军内部的骚动也洞若观火,慈禧是个有手段的人,她有底气这般猜忌和防范曾国藩,因为她清楚,尽管湘军外表强大,但其实已经危机四伏,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当年淳厚老实又不缺锐气的湘军早已不复当年。随着湘军势力范围的扩大,湘军将士的贪腐之风盛行,太平天国掳掠来的财富,本应该上缴之后按功分配,将士们却都偷偷的往家中运,慈溪抓住时机,斥责曾国荃必须限期将金银财宝上交朝廷。

咸丰皇帝曾经许诺过“克复金陵者为王”,然而当曾国荃收复金陵以后,慈禧却以太平天王幼子洪天贵福逃走、曾国荃私吞太平天国金银财宝为由拒绝给曾氏兄弟兑现承诺,反而劈头盖脸的狂训曾氏兄弟。圣旨中写道,曾国藩要严格管束手下,不得骄奢*逸、四处掳掠。

所以曾国荃是最迫切希望曾国藩自立的那个,他认为自己兄弟二人为清廷奋战多年,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反而收到了这么一封严厉训斥、暗藏杀机的圣旨,实在是委屈。但是曾国藩早就告诫过他,大清开国两百年,没有几个***能像他这样手握重兵的,朝廷必会不放心,受点窝囊气很正常。

所以任谁也没想到,清廷最大的后手,是吃定了曾国藩这个人,他不敢反。

曾国藩是个读书人,也是宗圣曾子的七十世孙,儒家的忠义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他组建湘军讨伐太平天国时就说,太平天国毁灭中国信仰,洪秀全创拜上帝教,孔子、孟子就要在九泉之下痛苦了,只要是读书识字的人,就不会容忍太平天国的暴行。所以 ,捍卫身为一个儒者的信仰,儒家道义对他的一种束缚,是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

此外,从1853年组建湘军,到1864年攻陷天京,十年多的征战令他身心俱疲,他曾五次离死亡近在咫尺:靖港大败后,曾国藩试图***,被幕僚所劝;传闻清廷要解散湘军时,刚做出成绩的曾国藩悲愤欲绝,遗书写了,棺材也准备好了,却传来了湘潭大捷的消息,算是打消了***的念头;湖口大败,曾国藩投水,还好李元度眼疾手快救他上来;天京事变发生之时,眼看石达开就要活捉了曾国藩,却不得不撤兵回天京;最后一次,太平军杨辅清、李世贤率领十几万大军包围了湘军总部祁门,曾国藩都做好了和仅余的几百亲兵被俘的准备,没想到太平军却以为曾国藩潜逃去了别处火速撤围追赶,曾国藩大难不死。

但是曾国藩并不好受,他活下来了,二弟曾国葆却被累死,三弟曾国华则是战死沙场。曾国藩心有戚戚。

曾国藩对于自立称帝,乃至对于权力,早已显露出内心的惶恐不安。1861年,他节制四省军政时,就对家人表示:“权太重,位太高,虚望太隆,悚惶之至。”曾国藩早年无权无势,祖辈以务农为主,这位书生也根本没有想到,他人生的后半段竟然以文入武,被卷入一场中国 历史 上最大的农民战争,并且成为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年羹尧的例子就在前面不远,他怎能不惶恐?

他对自己的儿子曾纪泽曾经这样说:“但求全局不遽决裂,余能速死,而不为万世所痛骂则幸矣。”别人想让他称帝,他却战战兢兢想赶紧了结,哪怕身死也无关紧要,只要能不让战祸再起、殃及天下。

所以就在“黄袍加身”闹剧的一个月后,也就是1864年八月,曾国藩决定,裁撤自己的湘军嫡系25000人,削弱自己的兵权,此外,不仅停征了湘军军饷的厘金,还让弟弟曾国荃主动“抱病离职,回原籍调养”,打破了所有想让他称帝的人的幻想。

功高震主,是为官为将的大忌,而曾国藩这般自我裁军、主动交权,终于实现了激流勇退和自我保全。清廷对曾国藩的坦诚相当高兴,慈禧回报曾国藩的是一个御赐的“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封王是不存在的,但曾国藩十分满意。

1872年,曾国藩以两江总督的身份死在任上,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正”,是最后一个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各省都建立了专祠纪念他。

曾国藩有人骂有人捧,但是纵观 历史 ,以再造社稷之功,面对皇帝宝座的诱惑,能拒绝的人,真的不多。

本文参考:百度百科——曾国藩

最爱 历史 君——《曾国藩为何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