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出处,心即理最好的解释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19 0
  1. 王阳明的心学有什么作用?
  2. 了解王守仁心学的请进。有点小问题谈谈
  3. 介绍王守仁心学思想
  4. 心学名词解释
  5. 陈朱理学“性即理”和阳明“心即理”分别说点啥?有何异同?
  6. 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朝很流行,王阳明心学精髓是什么?
  7.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内容是怎么?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心即理出处,心即理最好的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守仁题跋像

[2]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人性本善,良知现成,但要懂得戒慎恐惧,所谓“慎独”(独处时犹如在大庭广众前,言行、思想均合乎礼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没有丝毫不善夹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心灵不受任何染污,这样良知自能百发百中。王阳明解释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君子戒惧之功,无时或间(间断),则天理长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自无所昏蔽,自无所牵扰,自无所歉馁愧怍,动容周旋而中礼(合乎礼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斯乃所谓真洒落矣。是洒落生于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于戒慎恐惧之无间(间断)。孰谓敬畏之心反为洒落累(牵累)耶?

唯求其是

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士农工商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中提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管仲)。”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穴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意鱼鸟自流形”的“真乐”或“真吾”状态。这种境界是超凡脱俗,摆脱个人名利毁誉贫富穷达束缚的自由状态。在这种“至乐”境界之中,人与“大化”流行,“逍遥”于“人生山水”之间,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美与善相统一,达到了一种活泼泼的怡悦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体验美学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体验。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头,发现先人衣决飘飘,面对蝇营狗苟生活着的人们,早已微笑的将我们宿命的留在艰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种自在清明的圣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这***日,我才能去触摸内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显然对我而言,比朱熹的要亲和受用的多了。

 王门四句教阐述了心体、性体和良知在其心学体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蕴,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内涵并不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完全等同的,并通过心性“无善无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阳明所说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恶的不可执之善。最后,通过对本体与工夫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内含的潜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学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阳明的心学有什么作用?

王守仁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守仁的重要***观点之一。是他根据孟子的“良知”观点加以综合、发展而创立的学说。(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其要点包括:

第一,良知即是天理。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是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王守仁对此则作了本体方面的发挥,以为吾

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把先验的道德良知视为代表世界本原的天理,因而良知便成为***心中不***外求的道德本原。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

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良知***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同具良知,***有个判断是非善恶的自家标准。因此,他强调,良知就是***所具有的"

心之本体",它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们依良知而行便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故而无需向外寻求道德行为的来源。

第二,良知是心之本体。在王守仁看来,良知天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或判断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

非,从而推动良知,并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见,王守仁的致良知的学说,充分强调了良知在道德

修养中去恶为善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使之成为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本体。

第三,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改造。朱熹的格物致如说强调知识在人的通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人心在此一过程中的能动功能。对于朱学的这一内在缺欠,陆九

渊曾经表示过严重不满,以为朱学的这一原则实在是支离破碎,并由此而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释。王阳明在这一问题上,基本是接着陆九渊的思想继续前进,如果说有

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对朱熹反复强调的格物致知进行了一番新的解释,即将"物"解为"事",将"格"解为"正"。这样"格物"便是在意念发动处的件件事情

中为善去恶,避开主观意念中恶的认识,接近善的感觉。这也就是诚意。

王守仁的致知格物其实就是穷究吾心之良知。从而把《大学》的实践道德思想转变成自己的"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

2、“心即理”

所谓“心即理”,在王守仁看来,就是不能像朱熹那样将“心”与“理”分而为二,从而导致“知”与“行”、“学问”与“修养”的分离。为此,他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思想,认为“万物皆归于吾心”,并由此说明进行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就够了。

“心即理”很明显地体现于王守仁的一个论断:“心外无物”。也正由此语,他被认为是中国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心外无物”一说,与佛家的充满禅意的一段对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风动邪?幡动邪?”

“非风动,非幡动,心动也。”“心学”与佛家渊源之深可见一斑。

王守仁“心即理”是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他对格物的解释是:“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在他看

来,格物没有内外彼此之分,因此格物是格心之物,是去其心之不正。这样,王守仁的格物不是朱熹即物穷理的求知方法,而更偏重于为善去恶的内心涵养,从而使

格物与致良知完全吻合起来。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知行合一”观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

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

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

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程朱理学而发的。因为程朱理学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知”然后才能“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程朱理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程朱理学“先知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任性废学的弊病。这些消极因素也因看到。

王守仁认为,人们不仅应当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即应当“知”,而且还应当将这种认识应用于实践,也就是“行”,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现“知行合一”,才能称得上“善”。换言之,“知”与“行”应该统一于人们认识事物、遵循规律的全过程。

“知行合一”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在人们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知而不行”与“行而不知”。有些人有了方向,却没有执着的品质;而有些人可能有执着的品质,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两者都难以获得成功。

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弄明白如何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

首先,要反对“知而不行”的态度。“知而不行”有两层含义:一是“知而不能行”,二是“知而不去行”。前者是不能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而后者则是从思想

上根本就没有打算去实践。读死书、死读书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者,往往是“知而不能行”者,只是用读书来装腔作势、装点门面,为知而知,自我陶

醉,自我欣赏或自我炫耀的人则往往是“知而不去行”者。

一方面,我们批评那些“知而不行”者,指出:知识不等于智慧,更不等于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千万不要走到相反的极端。那就是“行而不知”。

所谓“行而不知”就是仅仅机械地执行,却没有弄明白其中的道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人靠经验成功,却将一时的成功经验看成不变的规律。无可否认,经验很重要,但我们所处的内外环境总在发展变化,如果一味依赖经验,成功只能是昙花一现。

经验有时是靠不住的。因此,我们的实践必须以科学地分析判断为依据,要克服片面性,要力戒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要“行”在“知”中,而不是人云亦云或盲目蛮干。

造成“行而不知”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民主意识、自律意识缺乏,修正自然也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要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在“学”与“干”、“知”与“行”的良性互动中逐步接近真理。也就是说,只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才能实现“行知合一”。

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新知识、新信息,科学分析本行业发展的趋势,在“知”的基础上,“行”在本行业的前面。但是,超前要适度,要在“行”的同时不断学习,让我们的“行”不至于迷失方向。真正做到

“知行合一”。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了解王守仁心学的请进。有点小问题谈谈

王阳明的心学可以让读者领悟王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王阳明心学中的概念也很多,比如:“心即理”、“事上练”、“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还有四句教……的确是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这其中还是光明良知、张扬良知的“致良知”和“事上练”让我印象深刻。

良知是镜子,良知是尺度,良知是标准,它能让我们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它也能在关键时刻让我们做出选择。读王阳明,能让我们更加重视良知,光明良知,听从良知。

ng>

扩展资料:

阳明心学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指导,为我们提供方***。

1、无善无恶心之体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质就在于如何处理人与天地、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无善无恶”就是,人之本性并无善恶之分,善恶是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的善恶。认知事物要尽量客观。

2、有善有恶意之动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本质就在于如何解决我与我的关系。王阳明说:“***都可以成为圣人。”善恶全在人的一念之间,良知一旦被遮蔽,意念就有了善恶。最痛苦不是周遭环境给你的苦难,而是你与与你自己周旋。当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亦是圣人。当你的良知觉醒,发现自己是“圣人”,你就与你达到了和谐。

3、知善知恶是良知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质就在于如何与他人,与社会相处。这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大智慧。“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知行合一。这就需要听从你的那个“本”。你需要听从你内心良知的指引,去判断和取舍各种各样的价值。

人民网-张晓梅的“阳明心学”:用最高准则要求自己

介绍王守仁心学思想

在谈王守仁的心学时,就必须先了解他所处的年代,其年代的社会结构,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据我所说,王守仁也是很重视“知行合一”的,并非是真的就重理论而不动手。

他在解释心学的时候,是延续陆九渊的学说“心即理”。通过自己的领悟与创造而得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学说,我理解为除了人心所想的理和事外,并没有什么事存在。他也强调了做到“至善”要从心地上求,具体而言则是要去人欲存天理。人欲,也就是人们的种种贪念;存天理,也就是他所认为人心共向,合乎情理的真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这个命题也并非是真的否认客体的存在,而是说客体的存在离不开主体的作用,倘若去掉主体,一切问题便处于停止状态。自然王守仁在说明“心即理”问题时,强调了“心”的作用,有主“心”而绯“物”之嫌,但纵观其学说前后,还是可以找到他对物、行的重视的阐述。

另外,王守仁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致良知”,也表明了他对实践的重视。首先来说,良知,这是一个哲学范畴,对于王守仁来说,“良知是心之本体”,也就是说人心的本体是良知。那么所谓的良知,是不是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良知?王守仁说道“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他认为良知的作用是对人内心活动的约束,不令其蛊恶为怪,同时,良知***皆有,从这个方面来说,王守仁的“心”也就等同于“良知”了。

至于格物问题,《传习录》中有“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以其格物,真正意图在于劝善去恶,除些外应该也有其他之用。从这一点来说,心学,到今天为止,仍然还是具有很大作用的。人的信念,其实也是心学研究一个方面,在于我们如何去“格”!王守仁的格物,也就表现在其“致良知”的学问上。致良知,可以解释为,去格物从而达到“良知”(即为善去恶)。显然,格物,离不开事事物物,只有把从事事物物不断的研究、探讨(这些作法,也就是心之用),才能达到良知。所以王守仁也说“合心与理而为一也”。此理当理解为现实事物。

良知,属道德哲学范畴,因此从这个大方面来说,王守仁的心学在当今也必须给予一席之地。

从致良知的目的出发,他事实上把知行统一起来,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首先:“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也就是说,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行。心所知,则行必然紧随其身。实际上,他的所说的知(心之体用)就是最基本的行。“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不能曲王守仁之真义,他不仅仅是强调了心的作用,同时也在强调行的重要性。对于科学指导,有其意义的。科学一名言,大胆猜想,小心求证。若用王守仁所阐述的真义,虽不能极其准确,但也是恰当的。

文中有些观点,有借鉴于一些书籍,海涵!

心学名词解释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王守仁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诞生于此。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瑞云楼、后罩屋。大厅两侧各有侧屋。

后世影响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百度百科——王阳明

陈朱理学“性即理”和阳明“心即理”分别说点啥?有何异同?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至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1、心即理

心学将心作为本体,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而世间万物都是由心所派生。心即理强调个体内在的道德良知与外部世界的统一性,认为良知是先天存在的,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这种思想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认为人可以通过自我反省和体悟来发现和实现内在的良知。

2、知行合一

这是心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了知识与行动的统一。知行合一认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将所知与所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升华。

3、致良知

这是心学的实践方法,它强调通过实践来达到内心的良知。致良知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良知,但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炼来发现和实现它。通过致良知的过程,人们可以逐渐摆脱私欲和偏见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心学的影响

1、推动思想解放与个性发展

心学强调个体的内在良知和自我意识,鼓励人们摆脱传统束缚,追求真实自我。这种思想解放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人们思想的开放和个性的发展。在心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

2、促进道德修养与社会和谐

心学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良知发现,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完善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这种思想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心学的引导下,人们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品质的社会风尚。

3、引领文化与艺术的发展

心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不仅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还引领了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在心学的启示下,文学家、艺术家们开始更加注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朝很流行,王阳明心学精髓是什么?

首先纠正一下,是程朱理学,不是陈朱。

“性即理”是中国程朱理学关于人性的重要命题。由程颐提出而为朱熹所发挥。程颐认为,理就是天,它赋予人即为性。其性存于人而有形者即为心。所谓有形之心,是指有事时“主着事时,便在这里”,无事时“便不见”,并非指可以看得见的形体,它只是比性更具体。从本质上来说,心、性为一,皆本于理或天理。程颐在回答心、性、天是否为“一理”时说:“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因为性禀受于理,所以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朱熹从理与气的关系上,对程颐的“性即理”作了论证和发挥。程颐对心与性与情的关系,未加详论,朱熹据张载的“心统性情”说,认为理与气相合而有人之心,为一身之主宰。其性便是心中的道理,这个道理实即居于心中,性表现于外即是情。他又说:“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朱熹以心作为环节,将性与情既联系起来,又加以区别。虽然心包含性,但不能说心就是性。因为心还包含情,既不能说心即性,更不能说心即理。

程颐、朱熹的“性即理”说认为,性本于理,而理又是纯粹至善的道德标准,故性无有不善,它的具体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就把封建道德提高到天理、天道的高度,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

王阳明认为要否定当时朱熹学派的所谓“即物穷理”思想的错误,即外心而求理于事物之中或“析心与理而为二”的思想,故在主张“心外无物”的同时,还必须提倡“心外无理”,即“心即理”,以针对当时的思想弊病。这样一来,求学者几乎都得把修身的重点放到自己的心上去了。为此王阳明还进一步阐说“致良知”的思想。其实,“致良知”这句话便是更具体地解释“心与物”和“心与理”关系,也就是说“心即理”的心不是指人的心中有的部分,而是指人的心中符合并懂得天理的部分,即良知,而心中的邪思妄念就是非良知的“恶念头”。总体来说,王阳明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中国哲学史上很大的一个问题,很难进行简单解释。要想真正弄懂,建议找本《中国哲学史》或《中国思想史》看看。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内容是怎么?

王守仁,字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等经典理论,被后世当作阳明心学的精髓,虽然王阳明相关思想中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只要细细品味,可以解决很多当代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现实矛盾。

下面,颜小二将简单和各位介绍一下王阳明心学的部分精髓理论“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然后再向各位简单叙述一下阳明心学的这些精髓给我们带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即“许多时候,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希望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1、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之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

说到王阳明心学精髓,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知行合一”,但是,想要更为深刻地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颜小二还是建议各位先对“心外无物,心即理”以及“致良知”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去品味“知行合一”,收获会更大一些。

关于心外无物,这里就要引用王阳明的一段比较著名的经历了。

据记载,王阳明曾和朋友在山里游玩,他的朋友看到一棵开满花的树,便问王阳明: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的回答相当经典,他是这样说的: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通俗来说,王阳明这是在点出,如果你看向花时,看到了满树灿烂的山花,这“山花”便是你的“心”赋予的意义,如果你的“心”没有给客观世界的别人的眼里的“花”赋予“花”的意义,那么别人眼里的“花开花落”在你看来,毫无意义。

也就是说“山间花开花落”之所以能被我们看到,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那一刻就赋予了这个现象“这层意义”。再直接一点来说,即“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也就是所谓的“心无外物,心即理”的通俗解读之一。

2、因“心外无物”,所以“致良知”的表现是“知行合一”

儒家孟子提出“人性善”,提出人天生拥有良知良能,但是因为人后天生活中会面对各类欲望的诱惑,导致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被蒙蔽,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即在反省中不断剔除蒙蔽,回归“本心”。当我们的本心不被蒙蔽时,我们就能达到所谓“致良知”境界。这个时候,人就能做到所谓的“知行合一”。

也就是说,因为“心外无物”,万物的意义由“心”赋予,而我们生来就有“良知良能”,所以“仁义礼智信”等在我们身上的具体表现,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的外在显现,这种“显现”是与外界和他人无关的“心外无物”的“本心”体现。

这种时候,我们的知行合一,不再单纯的是“想法”和“行为”保持一致,而是“想法”和“行为”都可以被归类为“心”的“念头”的结果。近乎到了“一念不善,便是行恶”,便是“本心被蒙蔽”的体现。

换句话说,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是将人自我修养拔高到了“人之本性”的高度,这里的“知”,是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不仅要求的是具体行为,更囊括了指导“行为”的“念头”。某种程度上说,王阳明的这种观点,也有批判“心口不一”、“口是心非”、“伪善”等行为的意味。

3、启发: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从阳明心学汲取能启发当代人为人处世的智慧,颜小二想说,我们能从王阳明“心外无物”及“知行合一”中了解到,“山花” 之所以是“山花”,是我们的“心”赋予了其意义。推而广之,他人的中伤、埋怨,甚至是侮辱,之所以可以对我们造成伤害,在于我们“赋予”了外部世界相关人和事的“伤害”意义。

许多时候,他人的侮辱和中伤,对我们到底是“伤害”,还是“历练”,抑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那些人和事。让我们拘泥于“伤害”之中的,其实是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所以,高情商的人大抵都能明白,“能够从负面情绪中拯救自己的,大抵只有自己”,许多时候,让我们感到“为难”的,不是所谓的人和事,而是我们自己不放过自己。

各位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道理。如果本文对您有启发,可以分享给您亲近的人,让对方也能体会哲学魅力,活得更加通透。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扩展资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阳明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