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恐季孙之忧_吾恐季孙之忧不在萧墙之内也译文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18 0
  1.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庾而在萧蘠之内也
  3. 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什么意思
  4. 《论语季氏》的原文
  5.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
  6.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

应该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季氏》)

意思是:我担心季孙(鲁国大夫)的内心的忧虑不在于颛臾(古国名)而在于它内部的忧患。

萧墙引申为内部的忧患。

吾恐季孙之忧_吾恐季孙之忧不在萧墙之内也译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萧墙意思是: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这里借指宫廷。

原句意思是: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出自:孔子及其***[先秦]《季氏将伐颛臾》。

原句: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释义: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ng>

扩展资料:

文章创作背景

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鲁哀公时,季康子为扩大势力,急欲吞并颛臾,从而谋求夺取鲁国***。

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况通报孔子,孔子即反对季氏伐颛同时对冉求子路进行批评教育。《季氏将伐颛臾》此文即是记录了这一对话。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庾而在萧蘠之内也

解释: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出自战国 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

孔子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孔子说:“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此文开篇直奔主题,季氏将要对颛臾发起进攻,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展开军事行动。”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显,孔子反对季氏侵略颛臾,理由充分,态度也很坚决。听到孔子的质问,冉有不得不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说:“是季康子想要发兵,作为家臣,我们也不希望他这样做。”

在孔子的责问之下,冉有开始为季康子侵略颛臾寻找合适的理由,这一次,孔子不再留情面,严厉斥责道了冉有,孔子明确知道,季氏想要对颛臾动武,一定会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但他不会被这样的借口蒙蔽。

揭穿了季氏讨伐颛臾的真相,孔子没有直接地加以痛斥,而是开始论述正确的治国之道,借此来反衬季氏的无道。一席话道尽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彰显了他所主张的礼义制度。

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什么意思

季孙之忧释义 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但拿不定主意,就找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

《论语季氏》的原文

季孙氏的忧虑来自于内部。萧,通“肃”。萧墙指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季孙之忧意思是指内部的忧患。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的出处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翻译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去拜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孔子说:“冉求!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以前先王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在兽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说:“李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人都不同意。孔子说:“冉求!周任说过:根据自己的才力去担任职务,不能胜任的就辞职不干。后人遇到了危险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了,是谁的过错?”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氏的***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攻占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祸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想样做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囗少而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均衡就没有贫穷,和睦团结就不觉得人匚少,境内安定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

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现在,仲由和冉来你们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又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谋划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宫墙之呢。

扩展资料:

全文赏析:

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孔子与***冉有和子路展开辩论,他不仅直截了当地揭穿了冉有的狡辩,还提出了治国应该遵循的三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掌权的人只有做到这三点,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牵涉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财富分配,第二个问题是社会关系和睦,第三个问题是社会秩序。孔子告诫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从这些层面人手,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国家自然就治理好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一分配。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从事某种劳动,维持自己的生存。也正是这些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自然都有权利享受社会财富。因而,社会财富的分配原则应该是均。

均不是说平均分配,而是指均衡,既要多劳多得,也要照顾到贫病孤寡。***生活都有保障,这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均无贫”。但是,在孔子所在的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有一大半要上缴,上层统治者不劳而获还是当时社会的常态。

这就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在财富占有上的巨大差异,这种结果的长期存在,必将引起付出实际劳动的人们的不满,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回顾历史,有很多朝代因为严重贫富分化而崩溃。

因此,孔子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不怕财富少,就怕分配不合理。所以,如何分配社会财富是任何国家和社会举足轻重的大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关系的和睦。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以人力为王的古代史是如此。因而,人囗多少就成了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在孔子时代,由于社会动荡,连年征战,人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各个国家的人囗增长很困难。

孔子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退而求其次,说社会环境如此,国家人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如果全国上下能齐心协力,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就能战胜人少的缺陷。

有的国家虽然人多,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人们各不心事,甚至还互相攻讦,这种内耗必定使整个国家成为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这样的国家不仅无法强大起来,还会随着内部争斗的加剧而迅速瓦解。认识到了这一点,统治者就要注意做到“和无寡”,不论人多人少,都要上下和睦,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就不会觉得人少。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秩序。安定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如果社会混乱,官贪吏暴,贼盗横行,百姓又怎么能安安稔稳地过日子呢?社会无序不仅使人民遭殃,生命和财产统统得不到保障,而且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还会危及国家***。

历史上,因为统治阶级无道,使社会陷人混乱,最终被新力量推翻的情况不可胜数,比如东汉和西晋。因而,维护社会秩序是统治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详尽的法律制度,用法律约束君的行为。如果上层都能遵纪守法,那么整个社会就会良性发展,社会秩序就会非常稳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就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而国家***也会因此而更加巩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安无倾"。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

?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注释

 1、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以礼治国为政以德的主张。

 2、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见:谒见。

 3、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抢先攻打颛臾。

 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过:责备。

 5、先王:指周之先王。

 6、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的人。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

 7、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

 8、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什么。何……为:表反问语气。

 9、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10、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

 11、陈力就列: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止:不去。

 12、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护持。

 13、颠:跌倒。扶:搀扶。

 14、相(xiàng):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15、兕(sì):独角犀。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16、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17、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

 1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

 19、有国有家者: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2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又有一说法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寡:指人口少。

 21、盖均无贫: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22、和无寡:上下和睦,人民都愿归附,就没有人口少的现象。

 23、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24、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25、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26、安:使……安定。

 27、相:(xiàng)辅佐。

 28、分崩离析:国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守:守国,保全国家。

 29、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

 30、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这里借指宫廷。

 通***字

 无乃尔是过与 :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猜测(猜度)。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用兵;今义:泛指有事情。)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不能: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邦国;今义:国家;家: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家庭)

 词类活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使动用法,使┅┅来)

 成语积累

 既来之,则安之:语出《季氏将伐颛臾》。本指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多用于劝慰别人。

 祸起萧墙:语出《季氏将伐颛臾》。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祸乱产生于内部。也作“祸发萧墙”“萧墙祸起”

 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句式特点

 1、 宾语前置

 “求!无乃尔是过与?(古汉语中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尔是过”“过尔”,责备你)

 何以伐为?(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前置宾语句,“何以”即“以何”)

 2、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于颛臾”做动词“有事”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于柙”“于椟”做动词“出”、“毁”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于费”做动词“近”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做动词“谋动干戈”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3、 固定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即“恐怕『该不会,莫不是』┅┅吧”;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何以伐为?(何┅┅为,表示反问语气,即“为什么┅┅呢?”译为“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又如“何以见放为?;夫子何命焉为?”)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比喻?

 将季氏比作虎兕,颛臾比作龟玉,季氏讨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颛臾被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中被毁,会造成严重后果。其次,将冉有,季路比作看管人,是看管人的失职。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翻译: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季氏将伐颛臾》赏析

当年,季氏权倾朝野,是鲁国***的实际掌控者。鲁国国君哀公心有不满,意欲收回季氏的封地,以削弱他的权力。季氏之所以想要攻占颛臾,是为了先下手为强,他担心哀公会联合颛臾一起讨伐自己。

这样看来,孔子对鲁国的政治形势有着冷静的体察,对季氏的盘算也心知肚明。孔子反对季氏发兵,是为了不使季氏与哀公的矛盾公开化、激化,进而造成国家的内战。

孔子批评两位***,也是希望他们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这篇文章记述了师生之间的一场辩论,篇幅虽然简短,却形象地写出了孔子的义正词严和冉有等人的理屈词穷。对于如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这一文学技巧,这篇文章具有示范意义,是后学者可以学习、模仿的典范之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季氏将伐颛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