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不逾矩读音_从心所欲不逾矩下半句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16 0
  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么呢
  2.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生和安行 从心所欲不逾矩
  4.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原文和出处是什么
  5.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学-为政篇》

这句话是孔夫子七十岁以后总结数十年的人生经历有感而发,分量不可谓不重,真理度不可谓不高。据孔夫子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种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咱们不妨来吧啦吧啦,以俗子之心窥探圣人之道,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从心所欲不逾矩读音_从心所欲不逾矩下半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度娘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很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在下认为,早在明朝时期,有位大儒已经深刻分析了这句话,并以此开创了儒家一门新的支派,甚至一不小心还获得了“明朝一哥”的头衔。没错,这位大儒就是王阳明,其开创的儒家新支派便是心学。

心学,据主流学术派分析,主要有两大观点:一曰致良知,一曰知行合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么一个顺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致良知→知行合一。

怎样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的随心而行呢?答曰:深刻探究、认识自己的内心,然后按照内心的指示做事,这就是随心所欲。

怎样才能不逾矩呢?答曰:净化自己的内心,要知道“致良知”三个字中,“知”字前面还有一个“良”字,只有把心净化的至纯至良,才能随心而不逾矩。

怎样才能把“知”净化的很“良”呢?答曰:知行合一。不妨先随心所欲,化内心所想为外在所行,然后观察所行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以此判断最初的内心所想是对是错,久而久之,便能去私欲,存天理,将内心净化的至纯至良,也就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了。

然而,现实中我还遇到一些问题:我十几年寒窗苦读,于千军万马之中勇闯独木桥打破高考这一玄关,之后又历经四年大学苦修,终于走出师门,踌躇满志,自以为纵不能独霸武林亦可以横行江湖了。怎奈一入职场深似海,之前吸收的万分能量竟不能输出分毫,真是气煞我也!

这似乎涉及到一个输入与输出的问题。《宝莲灯前传》中,玉鼎***的学识可以说三界之内罕有敌手,但他本人却是个战斗力不足五的渣渣;反观他的几大传人:杨戬、孙悟空、狐妹,各自从他那学习了一丁点的法力理论,便足以横行三界了。《天龙八部》中王语嫣通晓百家武学,但自己却手无缚鸡之力,而与之相比,乔峰所得到的武学教材要少的多,但却是名副其实的战神。这两个例子中前者是输出输入比很低的,后者是输出输入比很高的。

原谅我的跳跃性思维,写到这我突然想到了武侠***中的一阳指,将全身内力集中于指尖,给敌人以致命一击。这也是我认为的输出的比较高的境界。当具体面临一个问题时,能够汇集以往所有吸收的知识能量,去糟取精,以全身之功力解决面临的这个困难,这样或许才能获得比较高的输出输入比。

因此,我们又得到了这样一个顺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致良知→知行合一→提高输出输入比。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么呢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资料

1、注释

①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

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

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真伪是非,并听之泰然。

2、解读

在本章中,孔子阐述了道德修养的过程在于不断地进取和完善。他在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体会到了道德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下子就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上的融合,发自内心的自愿去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违背心意地勉强去做。另外,孔子这些做人做事的经验,也是想让后人拿来借鉴,给他们指明正确的修道之路。

“吾十有五志于学”,是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了。当时,男子十五岁就属于成人了,也是人们开始懂事的开端。而且,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段,此时立志向学,也是做好的选择。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学习和磨砺,到了三十岁才算有点儿成就。在孔子眼中,自己二十岁的时候还属于“不知礼,无以立也”的阶段。直至三十岁时,才学成知礼,得以立身。这也就是说,通过十五年的学习,他才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不过,这时虽然得以立身,但是还存有怀疑,思想上容易出现摇摆。

在现代,此句大多被理解为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这与孔子的意思完全是两回事情,大家应当有所区分。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是紧承上句而言的,也就是说又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确定了自己坚持的观点和准则,按照既定的人生理想努力前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着明确的行为准则,以及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处世原理,不会再出现犹疑不定的现象了。不过,做到这一步只是对人生的一般性理解,若想做到更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时,方知天命,此时他才真正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在他看来,天命不仅是一种未知的存在,还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自己既然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天命,就应做好今生该做之事。“五十而知天命”属于人生思想上的理解了,要比“不惑之年”的理解深入许多。

“六十而耳顺”,到了六十岁时,才能辨明善恶是非。另外,大家应当注意,此处的耳顺并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做人处世,好话坏话都听了不少,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喜怒无常,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和内心的平静。到了这个境界以后,遇事才会有着镇定自如的表现。

“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经过了十年的洗礼,孔子才算如愿到达了“从心而欲”的境界。然而,“从心而欲”并不代表着自己可以随便胡来,也是有限制的,即“不逾矩”,这个规矩就是“礼”。在孔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礼”的约束,即便是自由也不能超越礼制,进而衍变成无止境的欲望。

只要自己的言行合乎礼制,看透人生世相,做到无欲无求,这种境界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儒家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世界上几乎所有优秀的政治家都为这四个字而努力过。孔子这些话,是为了告诫后学,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很漫长和艰难的,只有在工作中多多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修成君子。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六十而耳顺。

原文: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 大学之道 ;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出处:《 论语 ·为政》

扩展资料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生和安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15岁时,立志于学习,30岁能自立于世,40岁时遇事就不迷惑,50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60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70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也不会超出规矩.”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原文和出处是什么

黑之一字,真是“生和安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李宗吾《厚黑学》中点评刘备,张良时的一句话,意思是:从生下来就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着(厚黑的道理),已经达到与自己的心愿、想法一致的程度,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相关知识延伸——《厚黑学》:李宗吾在厚黑学一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列举了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项羽、刘邦等人物为例,试图证实其厚黑学而列举当中各人之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他们的成败。虽然有人撰写“薄白学”来反击厚黑学,但厚黑学一书一直受到民间重视,辗转相传,以厚黑学命名的相关中文书籍多达200本以上,几乎成为现代显学中的一种。厚黑学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华民族黑暗自私的一面,然而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三、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扩展资料

赏析

一般人的理解是,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实际上应该是,十五岁有志于学术体系的建立,三十能够建立自己学术体系的初步雏形,四十能够把自己的学术体系拾遗补缺较为完善。五十知道自己的学术体系天性如此,难做寸进而与人斗牛。

六十知道自己的学术体系不过如此,你们爱说不说,七十宣传自己的学术体系本应如此,面对质疑、求教,能够从心所欲解释自己的学术体系。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孔子说:“我15岁就立志于学习,30岁可以独立做事情,40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50岁得知天命,60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70岁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

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专耳顺,七十而从心所属欲,不逾矩。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扩展资料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