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之欲,虽不能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15 0
  1. 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十二):礼以和为贵,和亦以礼为贵。
  2.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及不可行也”出自?
  3. 这句话怎么翻译?
  4. 论语里有关礼的言论
  5. 孔子关于礼仪的诗句(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和解释)
  6.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和”礼之用 和为贵 中的“和”的

《论语解构》礼之用,和为贵。也学阳明格竹子

3 年前 · 来自专栏 国学漫谈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小大之欲,虽不能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句: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做什么用的呢?有子认为最重要的作用是”和”,”和”是什么?

南怀瑾先生认为“和”就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很有道理。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和,相应也。”就是说“和”的意思是互相呼应的意思,比如老李和老张两个人早上见面打招呼,老张说:“早啊,老李!”老李立马呼应说:“早!”这就是互相呼应,当然,打招呼是一种习惯性礼节,同样,《论语》中这里所言的礼也多指社会中人与人间的秩序、交往的礼。

那么,为什么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学一学王阳明,再格一回竹子,用竹子来说明这个道理。“礼”就相当于两根竹管中间的竹节,竹节有两个作用,即能连接上下两根竹管,使两者因共性而融为一体;又能使上下两根竹管各自封闭独立,各自保持自己节气,使竹子更加结实坚固。礼的作用就如同竹节作用一样,既能把人与人间的共性部分连接起来,同时又能不破坏人的个性,各自得以保持独立人格,只有将礼的作用发挥到这个最佳状态,才能称之为“和”,这样的“和”才是最难得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进一步理解后面孔子所言的“君子和而不同”一句是什么道理了。

上一句,有子上来先讲出一句大道理,说“礼之用,和为贵”。然后他说这个大道理不是自己凭空瞎想出来的,“先王之道,斯为美”是经过历代圣贤君王们验证过、实践过的,并且他们一致认为若能把礼用到“和”的境界,其效果是最理想、最美好的,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有子继续围绕这个立论,指出因不会用礼而导致不和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第二个问题: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第一个问题:乱用礼。“小大由之”国家对礼法不进行规范、约束,分不清礼节轻重大小,任由人们乱来,该用小礼时偏用大礼,该用大礼时却用小礼,或者不知道用哪种礼,这样就容易让社会秩序混乱,容易破坏人与人间的和谐、和睦甚至国家的和平关系,所以“有所不行”,这样乱用是不行的。

第二个问题: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这一句该怎么理解呢?还是以竹子来举例,我们若仅知道竹节的作用是为了将上下两根竹管连接在一起,那么,干脆不要“竹节”,直接让上下两根竹管长在一起,这样行不行呢?显然是不行的。两根竹管失去了各自的气节后,就变成一个上下中空的东西,竹子就容易倒伏在地上。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不能一味为求和而不用礼,那样岂不是都成了圆滑的直筒子了吗?就像我们经常骂别人说“穿一条裤子”,“沆瀣一气”等话语一样,就没有什么个性和独立人格可言了。试想,这样的国家社会,还能稳定多久呢?所以,有子说“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不用礼来节制的话,也行不通的啊!(谭清风)

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十二):礼以和为贵,和亦以礼为贵。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及不可行也”出自?

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十二)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所有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习

言礼必和顺于人心。要顺天理,合人心,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免所难,这样的礼才可贵!

无论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等级和尊卑上下之分。规矩不能少,更不能乱。即使在动物界也是如此,无论是狮群,还是蚁群。

周礼的总设计师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姬旦),他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有两个:(一)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尊卑。(二)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德政理念。

事无大小,皆由礼。周礼覆盖了饮食、起居、祭祀、丧葬、军事……方方面面,简称周礼。

详尽讲究到什么程度呢?

新人洞房都要管,曰合卺(jin 三声)礼。

卺,是一种匏瓜,葫芦状,味苦不可食。把匏瓜一分为二,盛满美酒。新娘新郎各饮一卺后,才能行房。匏瓜一分为二,象征夫妻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象征着婚后要一体同心。匏瓜味苦酒亦苦,提示夫妻同饮后要共甘共苦,患难与共。“匏”是古代八大乐器之一。听过葫芦丝曲的朋友就知道,这类乐器音韵柔美和顺,悦耳动听,寓意婚后生活和顺美满。尽善尽美,背后都是良苦用心。所以合卺礼也叫行周公之礼。

怪不得孔子感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礼的本质是定秩序,尊卑有序。不讲规矩,组织会乱套,“随便出下流”。礼表现为制度,这就是礼制;应用于政治,这就是礼治;成为普遍进行的教育,这就是礼教;必须成为类似法律的东西,这就是礼法。礼制、礼治、礼教、礼法,由此成为国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底层操作系统。

但,问题也出来了。生而为人,毕竟不是蝼蚁。凭什么有的尊,有的卑,仅因投胎技术好,就天生富贵。周公想出的办法就是用另外一套管理系统——“乐”来调和。乐是音乐,准确地说,是诗歌、音乐、舞蹈的三位一体,叫乐舞。音乐是灵魂,所以简称“乐”。乐有节奏和韵律,是艺术化的礼;礼讲秩序与温情,是***化的乐。二者各安其分,和谐共处,携手服务于中华家文化。

那么,有子说的“和”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一)是指和谐,形容词。礼呈现的效果,要让人和顺从容。

(二)是指实现“和”所***用的具体方式,属名词,主要包括三种典型方式。

第一种,音乐。所谓礼主敬,乐主和。就像国家重大仪式中都会配有恰当好处的音乐。氛围严肃又和顺,进程有序又从容。

第二种,礼制中体现和谐内涵的形式。

比如周公所订宗庙祭祀之礼是这样操作的:

正式行祭礼的时候,按爵位排序,依序进行。顺序一点也不能乱。观礼者一看,每个人的地位高低,身份尊卑,一目了然。之后是宴饮,吃饭了,开始相互敬酒。同姓兄弟和异姓宾客,从谁开始呢?每一家从年纪最小、地位最低的,刚刚成年的小伙子开始。这样他一下子就成为了主角,也能让长老发现人才。大宴之后,异姓宾客离场,留下同姓直系亲族开家宴。这时候谁上座呢,家族里年纪最大的坐上位,其他按年纪往下排,不论你是丞相还是平民。

华杉总结了一下其中门道:第一环节尊爵,第二个环节爱幼,第三个环节尊老。

大家都扮了角,刷了存在感,皆大欢喜,下次祭礼,愿意再来。这是“礼”中“和”的设计。

礼发展到后来,为什么被鲁迅臭骂为“吃人的封建礼教”呢?

因为“尊卑”强调过头了,“和”的形式和内涵弱化了,甚至没有完全没有了。这不是周公和孔子造的孽,是后世伪儒们为了讨好专制主子出卖了真儒家的骨血,把“礼”当作了投名状。很多“礼”逐渐演变成为了压迫人,欺负人,驯养人的手段。

第三种,文娱活动。

春节联欢晚会是文娱活动,共和国功勋章颁发典礼是仪式。晚会是“和”,典礼为“礼”。

很多企业逢五逢十周年庆典一般都这样设计:上半场主要是仪式活动,如老板致辞、贵宾致辞、颁发各种荣誉勋章、宣誓等内容。要端庄严肃,非常讲究,显耀人物才有资格登场。下半场就是文娱活动了,歌、舞、相声、武术等,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上场,气氛要活跃轻松。抽奖环节,除了大奖,要再设一个“阳光普照奖,”***有份,雨露均沾。为啥呢?公司庆典是所有员工的喜事,没中奖的员工怎么办?不能上半场颁奖没他事,下半场抽奖也没他事。一天下来就是不停的鼓掌,最后空空荡荡走人,一无所获,感觉是个过客,肯定不高兴,不和谐呀!

礼之用,以和为贵。

如何“和”,取决于其礼的主题和目的。

不管什么礼,秩序与和谐都一样重要,否则就不是好礼,不会长久。

译文

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和谐。先王之道,美妙就在此间。无论大小事情,都要遵此运行。但也有行不通之处。如果只知道和,一意用和,而不把礼来节限,也就行不通了。”

注解

1、礼:指仪式、规程、制度,

2、和:和谐,和顺从容。

3、先王:指周王

4、斯为美:斯指礼,亦指和。

5、小大由之:大小事务都这样。

6、有所不行:但也有行不通的地方,连着下面的意思。

7、知和而和:只知道要和,一意用和,不知道礼的节限。

这句话怎么翻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及不可行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

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之,则亦非复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而亦不可行也。程子曰:“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矣。”愚谓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论语集注》

————————————————————————————————————

在这里我们知道‘和’的意思是从容不迫,但什么是从容不迫呢?我们可以看《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其先后,才能从容不迫。再更近一步,可以看《中庸》: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这里看我们可以知道程子的‘礼胜则离’而对应的‘和’还有和谐,性子之意,最后所延伸出来的‘乐’(可能有人会说这里的和谐与从容不迫有什么联系,这是一体两面的,不知道本末,不知道终始,和不通人性,不通物性有很大的联系,通人性通物性,自然知其先后,自然能做到从容不迫。)。

再看回,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

大概就可以知道,如果只是强调形式上的礼,忘记礼的根本是道,是天理,结果只是让礼‘离开’我们,这里的离开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只是形式没有了意义;一种是不合理的要求遵守,大家都受不了,只好放弃。所以,礼的最佳状态不是束缚也不是形式,而是‘和’,就是孔子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大家觉得这样做很好,这样过生活很和谐,很安乐。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快乐,为了追求享受,把其它的都放在一边不管了,那这种快乐,就只是‘快’乐了,一下就过去了,是不可能‘安’的。这跟我们的追求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只是一时的,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很快这种乐是会流掉的,剩下的是什么?焦虑、恐惧、盲目、不知所措,因为这时候我们离道很远了。

好了,我们可以来看《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当我们要行天道(生活和谐)开始,我们就该知道我们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当一个合理的制约过来,我们要去遵循,但我们也知道会有特殊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也要懂得应变,不能一刀切。可是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这是特殊案例,不是所有犯错的人都可以以此为例加以宽恕的。

——————————————————————————————————————

以和为贵的‘和’,跟致中和的和是差不多的,但是知和而和里的‘和’跟致中和里的和是不一样的,一个存有偏差流于形式,一个是内部的真正的和。不能混为一谈,不然,也不用引进‘乐’的概念。

论语里有关礼的言论

你好!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

有子曰: 礼制的功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和谐,先王之道就是以和谐为美,不论大事小事都是依此为原则;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和谐的原则来办,如果只是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制(各种制度)来规治它,那也是不行的。

含义:

“礼之用,和为贵。”这等于礼的哲学。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那么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那一个皇帝是先王,“先王”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传统文化”的意思。“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所以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最了不起的。“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讲相当矛盾的道理。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这边歪,就是向那边歪。总之“过正”就是歪。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孔子关于礼仪的诗句(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和解释)

《论语》中关于“礼”的内容是很多的,但《论语》中所说的“礼”,实质上并不是礼貌、礼节或者礼仪,其核心是制度,礼貌、礼节或者礼仪只是制度的要求和表现。下面就摘录一些《论语》中关于“礼”的内容。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枧,愉愉如也。——《乡党》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曰:“上好礼,***易使也。”——《宪问》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

以上只是摘录了《论语》中一小部分关于“礼”的内容,实际上《论语》关于“礼”的内容远不止这么多,特别是《乡党》,虽然没有直接提“礼”这个字,但几乎通篇都是关于“礼”的内容。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和”礼之用 和为贵 中的“和”的

1.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和解释

春秋·孔子《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白话释义:不具备‘仁’的修养的人不能长久地保持朴素的本质,不能安然于俭朴的生活,也不能体验生命本具而长久的快乐。具备“仁”的修养的人是坚持、安守‘仁’的品格,有智慧的人会运用‘仁’的原则以求得利益.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白话释义: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礼之用,和为贵。

白话释义: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白话释义: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有为难而愿意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5.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白话释义: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不论大小事情都都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和谐。但是也会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无原则的调和,而不用礼来为之作适当的限制,就行不通了。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2.孔子的礼仪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孔子·文明·礼貌·礼仪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孔子

文明·孔子·礼仪·礼貌

知耻近乎勇。

——孔子

文明·孔子·道德·礼仪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孔子

礼仪

礼者,敬人也。

——孔子

礼仪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

文明·礼貌·孔子·礼仪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孔子·论语·友谊·礼仪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孔子·理想·论语·法律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孔子·论语·美德·礼仪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礼貌·孔子·礼仪·励志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孔子·论语·道德修养·诚信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

孔子·廉政·自信·中国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

孔子·论语·谦虚·礼仪

—— 我是有底线的 ——

3.孔子说过什么名言关于礼仪礼貌,或礼节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

4.关于礼仪的诗句

有关礼仪的诗句

三字经:

香九龄,能温床 , 融四岁,能让犁

论语: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见危授命,见利思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

《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 尊敬师长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择其善。”

《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

衣着容貌:《***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

《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

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

《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

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

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

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

树立新风我做到。

文明乘车

同学们,要记牢,

上下车时队排好。

上了车,不乱跑,

准备零钱去买票。

车厢里,不大叫,

安安静静秩序好。

有座位,不去抢,

老人孩子照顾到。

下车时,不拥挤,

耽误时间易摔跤。

讲文明,讲礼貌,

开开心心上学校。

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白兔,过小桥,

走到桥上瞧一瞧,

哎呀呀,山羊公公走来了,

摇摇摆摆跨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桥头把手招。

“公公请您先过吧,

一步一步要走好。”

河水听了哗哗笑,

鱼儿听了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礼貌。

校园美

教学楼,真热闹。

杨柳青青花儿俏。

同学们,蹦又跳。

讲文明,懂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爱环境,出新招。

垃圾,专人管。

见废纸,弯腰捡。

护环境,人有责。

校园美,齐欢笑

5.论语中关于礼节的名句要6条 谢谢大家 麻烦了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4.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7.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8.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9.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0.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2.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3.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1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6.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17.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18.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9.“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1.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23.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24.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25.子曰:“上好礼,***易使也。”

26.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27.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28.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29.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3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论语中关于礼的名言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第一》

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4、有子曰:“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

有子说:”大小事情都这样。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5、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

能够完全地按照礼的真精神侍奉君主,能够依中庸之道去行礼。却被人当做是谄媚。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若要理解这句话的精髓,实需配合完整的上下文。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立论)

在行礼之时,能重视「和」的境界,这样(斯:如此),才使先王之道臻於完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举出误用的例子)

但若是不分事情大、小,全部以「和」为最高标准,则会滞碍难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说明需合於礼节,才是真正的「和」)

因为若只是瞭解「和」很重要,於是一味地「为和而和」,没有依照礼仪的精神来节制,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和」。

补充说明:

和,若无所节制,凡事都跟随大家的意思;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无所争执;但实际上,真理却可能被掩盖,反而流於乡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