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圣功也_蒙以养正圣功也出自哪里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15 0
  1. 《易经》第四卦 --- 蒙以养正
  2. 蒙以养正的意思是什么
  3. 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
  4. 德以养正,蒙德化人作文
  5. 蒙卦——启萌奋发,因材施教

养正教育的内容如下:

养正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在养正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如何正确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如何正确地面对网络和媒体的影响等方面。

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

蒙以养正,圣功也_蒙以养正圣功也出自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蒙以养正,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摆脱蒙昧,归于正道。

一说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蒙”即蒙昧、幼稚、无知;“养”即培养、教育;“正”即正道或端正的品性。作为中华教育智慧,“蒙以养正”揭示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出处:

蒙以养正,圣功也。

解释:

通过教育,使人摆脱蒙昧,归于正道,这是圣人的功业。

今天,周山小编带领大家看看这个蒙昧的蒙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蒙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如下图,其实就是人被蒙上了眼睛。故又引申为不明事理、无知。如“蒙昧”、“启蒙”。

蒙学在《辞源》中解释为今之小学,自是指幼童的教育和学习;《汉书·食货志》中讲“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蒙学在《辞海》中解释为“蒙馆”,即古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道德。教材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等。

宋、元、明、清则是蒙学读物的繁荣时期。据粗略统计,这段时期蒙学读物的数量不下于千种,较此前的任何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流传后世的蒙学读物,像《百家姓》《神童诗》《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大都上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民间少儿教育高度发展的时期。

《易经》第四卦 --- 蒙以养正

重温《易经》第四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

? 蒙卦是《易经》的第四卦,事物经过了乾、坤、屯三个阶段,就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蒙是蒙昧、幼稚的意思,小孩子出生之后是蒙昧无知而且稚嫩的。就一个人来说,刚开始做一件事,对未来看得不是很清楚,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就属于蒙卦。

蒙卦的卦象,山水蒙,上面是一座山——艮卦,下面是水——坎卦。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 “蒙,山下有险”,蒙卦上面是山,下面是水,水可以作艰险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山下面有危险。“险而止,蒙”,蒙卦上面的艮卦是一座山,有“止”的意思,把艰险给克服掉、终止掉,就叫“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为什么蒙卦这个时候是亨通的?因为它“时中”。“时中”这个词在《易经》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做事要符合时机、坚守中道的意思,指要用中正之教来启蒙孩子。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不是老师求学生,而是学生求老师,这样志向才能相应,相应才能解惑。“初筮告”,为什么第一次求问的时候要告诉他呢?“以刚中也”,因为第二根爻是阳爻,也叫刚爻,是居中位的,意志坚定又守在中位上,老师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他。“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再三问老师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不要告诉他了,因为这是亵渎启蒙老师。

? “蒙以”就是“以蒙”,“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话是说用“蒙”可以培养最纯正的品质,这是圣人最大的功劳,所以蒙卦是教我们养正气、养正道、养正德。如何判断是不是“正”?按照乾卦的说法,只要符合天道、符合自然规律和事物本来面目的东西就是“正”。教孩子首先要教他“正”,这样他一辈子都会受用,将来就不会走邪路了。

? 蒙卦是讲启蒙教育的卦,它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揭示启蒙教育的原则和规律。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它告诉了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蒙卦一共包括六个阶段,从下到上分别为发蒙、包蒙、躬蒙、困蒙、童蒙、击蒙,如果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就可以培养出正确的、符合正道的品德,这就叫作蒙以养正,果行育德。

蒙以养正的意思是什么

蒙卦是《易经》的第四卦,因为这一卦下卦是坎(水),上卦是艮(山),所以也被叫作山水蒙。

事物初生,处于蒙昧的状态下,需要一步一步地启蒙。这就是蒙卦的寓意。

我们从河边汲水,得到生命赖以生存的水源,可是我们只看到水从山上流下来,却看不到隐藏于山里那水的源头,处于蒙昧的状态。

水隐于山中,就正如我们的智慧与潜力也是隐藏于我们自身,需要一步步去发掘、探寻。

蒙卦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卦辞告诉了我们关于启蒙的基本道理:

1.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这句话是说,学习是需要个人积极主动的。不能是老师去求着学生学,而是应该学生主动去向老师学习。

2.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第一次来问的时候,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为他解答。但是如果他再三问同样的问题,表示他没有恭敬之心,自己没有认真思考,是一种亵渎。如果这样的话,老师就不再告诉了。所以学习要带着恭敬的态度。

上卦艮是山,一方面告诉我们,一山还比一山高,学习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艮也有止的意思,就是说学习也要适度,该止则止。

下卦坎是水,一方面告诉我们,探寻水的源头的同时,还需要跳出之前的条条框框,像水一样可以根据情况自塑形状;另一方面,坎也有危险的意思,如果一开始学到的是错误的东西,那么以后就会带来无穷的祸患,很危险。所以启蒙的时候,找好的老师,以育德为主是很重要的。

在蒙卦的《彖》中就说“蒙以养正,圣功也。”? 可见养正才是启蒙的根本。

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

蒙以养正的意思是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以养正的使用场景

1、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习以成性,有若自然,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

2、蒙正学堂,取自易经“蒙以养正,圣功也”。

3、又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也正是刘黻毕生的志向。

4、古人提出过“蒙以养正”的观点,就是人为地创设特定的道德规范和训化措施。

5、教儿于膝下,蒙以养正,是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6、山房里有画室一间,正厅悬挂中国画,偏房则为书房,有孩子在背诵《论语》,桌上还摆放有《唐诗三百首》等书籍,书房上悬挂书法作品“蒙以养正”。

7、他推出开蒙教育参考读本《蒙以养正》,该书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为主要内容,以《***规》为基本脉络,融入现代和云浮本土素材进行编写。

8、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习以成性,有若自然,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

9、对国学的教育应蒙以养正,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于儿童。

10、《蒙学十篇》讲蒙以养正,打小能得到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和教化,人的一生才能有大原则的支撑,才能抵挡邪风*雨的袭扰。

德以养正,蒙德化人作文

蒙以养正

méng yǐ yǎng zhèng

解释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结构紧缩式

用法作宾语;指教育要从童年开始

负任蒙劳

fù rèn méng láo

解释指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例句《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徒以无国会之故,代彼等负任蒙劳,凡百偾张,凡百丛脞。”

发蒙振聩

fā méng zhèn kuì

解释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振聋发聩

例句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

英译make a deaf man hear and a blind man see

发蒙启滞

fā méng qǐ zhì

解释启发蒙昧,开通阻塞。《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於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

出处《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于此,发蒙启滞,咸必之。”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发蒙启蔽

被苫蒙荆

pī shān méng jīng

解释被:披;苫:用草做成的垫;蒙:冒着。披着草苫子,顶着用荆棘编的器物。形容受尽艰辛,吃尽劳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乃吾祖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发蒙振落

fā méng zhèn luò

解释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近义词轻而易举

例句若一切许其登录,锐意奖进,则去此如~,如是而王道荡平,大圜停水之中,无少有坎窞矣。(章炳麟《代议然否论》)

英译as easy as ABC

成语故事西汉时,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作为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来,武帝***纳这个建议,到处表示要以仁义治天下。汲黯觉得武帝这种表示是言不由衷的。有一次,他当着许多儒生的面批评武帝说:“陛下内心的欲望很多,嘴上却说要以仁义治天下。这哪里像古代圣贤唐尧、虞舜的样子呢?”武帝听了无言以答,非常难堪地离去。有人对汲黯说,你这样当面得罪皇帝,迟早会出事的,汲黯不以为然地说:“皇帝设置百官,难道是为了让他们光说好活,而使皇帝陷入不义的污泥里去吗?”不久,淮南王刘安准备反叛。他对公孙弘并不放在眼里,怕的倒是汲黯。为此,特地告诫手下人千万不要在汲黯那里露了马脚。他说,汲黯此人爱好直言进谏,能为节义而死,很难迷惑他。至于丞相公孙弘,对付他就像揭开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树上的枯叶那样容易。

发蒙解缚

fā méng jiě fu

解释发蒙:启发蒙昧;解缚:解除束缚。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出处明·唐顺之《与顾箸溪书》:“其龌龊处,又恨不得就明公而为发蒙解缚也。”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启蒙

近义词发蒙解惑

旷若发蒙

kuàng ruò fā méng

解释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出处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旷若发蒙

例句〖示例〗忽奉手笔,~。 ★宋·苏轼《与佛印禅师书》

蒙卦——启萌奋发,因材施教

从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有了《易经·蒙》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以养正”的意思是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是否正确的教育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说明特别是和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乔治?华盛顿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当他看到哥哥穿着军装上前线打仗,羡慕极了。一天吃过晚饭,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急忙跑去问父亲:“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样,当一个勇敢的军人,好吗?”“好极了,亲爱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为勇敢的军人吗?”父亲反问道。“嗯——”华盛顿想了想,回答说:“诚实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是这样的吗?”“就是的。只有诚实,大家才能团结,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成为勇敢的军人。”

父亲不光言传,还很注重身教。在父亲农场里,有一颗小樱桃树,那是父亲为纪念华盛顿的诞生而栽种的。小乔治一天天长大,小樱桃树也一年比一年高了。华盛顿一心想长大做一名威武的军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枪,把自己武装起来。他本想让父亲帮帮忙,可看到父亲成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小华盛顿拿起锯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树,把它锯倒了。哪知道这棵树,就是父亲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这下可闯了大祸。

父亲回来,知道了这件事,***脾气,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出来,走到面前,带着惭愧的神色说:“爸爸,是***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华盛顿见父亲气未消,回答说:“爸爸,您不是说,要想当一个军人,首先就得有诚实的品质吗?我刚才告诉您的是一个事实呀。我没有撒谎。”听儿子这么一说,父亲很有感触。他意识到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比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还要珍贵。他一把抱住华盛顿,说:“爸爸原谅你,孩子。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还有司马光的警枕励志,都体现了“蒙以养正”的重要性。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感悟

1、百川大海,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确立志向和目标。

2、启蒙如泉水一样涓涓细流,清澈见底,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持儿童天真烂漫的心态。

3、启蒙教育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他确立“中正”之道,然后他的行为就会果断,做事坚韧不拔。

4、“童蒙求我”,想要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主动学习,多问为什么,主动思考。

5、教育孩子,既要让他懂得遵守规范,也不能束缚过多,才能发挥他的的想象力,创造力。

6、教育孩子有宽容的胸怀,能够包容他人,做事要尽力而为,不能依靠别人。

行动:教育孩子,其实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要求孩子的自己要先做到,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