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酒垆电话号码,黄公酒垆打一数字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15 0
  1. 黄公的详细释义
  2. 李白的这首《杏花村》全文是什么?
  3. 晋书 王戎传 翻译
  4. 黄公酒垆的黄公是谁
  5. 读书闲读《世说新语》(中)
  6. 黄的成语有哪些
  7. 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简介,长于清谈,有“卿卿我我”典故

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指的是湖北省麻城县古镇岐亭附近的杏花村。当地酒店非常有名。流传有民谣:「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杜牧被贬为黄州刺史时,常到此买酒浇愁。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杜牧的《清明》。

作品原文

清明

黄公酒垆电话号码,黄公酒垆打一数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扩展资料: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参考资料:

杜牧清明-百度百科

黄公的详细释义

胜地原争重”,关于杜牧诗中《清明》杏花村所在地的争论较多,尤以安徽贵池和山西汾阳为最。目前诸多学者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杜牧《清明》诗中所指的杏花村在贵池,或杜牧在贵池作《清明》诗,而后村以诗名。其主要论据有:

一、有文献记载,古迹佐证。明、清以来的《池州府志》、《贵池县志》、《杏花村志》、清代官修的省级地方志《江南通志》,对此都作了肯定的记述。这些古代地方志,可以“补史之缺,参史之不足”。明嘉靖二十年(1545)《池州府志》:“杏花村在城西(按:指池州城)里许,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旧有黄公酒垆,后废,余井圈在民田内,上刻‘黄公广润泉’”。清版《杏花村志》还说:“吾池杏花村,自昔开荒,于唐始著,贤刺史好游,特长吟歌。雨中所见以纪事,有行人取道,看遥指道村里,求沽于悬帘……”。清光绪九年《贵池县志》还收录了宋人曹天佑游贵池杏花村的诗,诗云:“久有看春约,今才出郭行。杏花飞作雨,烟笛远闻声。旧迹寻何处?东风暖忽生。酒垆仍得醉,倚待月华明”。宋代,贵池杏花村仍有“杏花飞作雨”的盛况,可见这个村庄开发历史的久远了。唐宋之后, 自明至清,历代留有杏花村遗迹更多, 州(郡)县官员相继在此筑亭 、建坊, 比较著名的有“杏花村坊”、“牧童遥指处”,“杏花亭”、“黄公酒垆”等,至今杏花村古井尚存。

二、与杜牧年表一致,唐会昌二年(842)至大中元年的6年中,杜牧先后在黄州(湖北麻城)、池州(安徽贵池)、睦州(浙江建德)三个地方任刺史,以在池州任职的时间最长。他从会昌四年(844)至六年(846),在池州度过了三个年头两个春天。因此,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对杜牧在池州的活动记述颇多,所收集他在池州出游、送别、会友的以及处理政务的诗文,远远超过其他地方。

三、与东南气候、景色吻合。贵池濒临长江南岸,气候温湿多雨,清明前后,细雨纷纷,正是《清明》诗第一句所描写的景象。山西晋中的气候,虽然也偶有象刘、文二人所说的“春雨细”,“野烟和”,但因其是内陆性气候,每年经常出现的则是“清明长明”、“谷雨不雨”的景象,“雨纷纷”是不常见到的。杜牧的另一首诗《江南春绝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句,《清明》诗与他的这首诗在意境和风格上比较,几乎是一脉相承,写的都是江南春色。

关于汾阳、贵池杏花村之争,新版《辞海》可供研究者去辩析。《辞海》1***9年版1257页“杏花村”条目全文:杏花村,(1)在安徽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江南通志》载: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即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2)在山西汾阳县东部,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享有“甘泉佳酿”之誉。

李白的这首《杏花村》全文是什么?

(1). 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 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2). 汉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 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 , 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3).指东汉太尉黄琼 。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4).泛指卖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 黄公酒垆 ”。

(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 。又称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黄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舍诸?”

(6).指 夏黄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 黄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7).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禅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晋书 王戎传 翻译

池阳二月春气深,

春江水溢春波新。

波影摇红上春树,

枝头春头开遥岑。

遥岑曲曲青帘下,

湘帘半卷花低亚。

宝马嘶回锦犊车,

千金不换春风价。

谁家铁笛的飞声,

芳草天涯无限情。

古坞藤垂莺语路,

明湖翠冷远山亭。

醉来欲傍黄公住,

不记当年放歌处。

笑指高楼杨柳边,

又向前村踏花去。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赏析:

这首歌唱杏花村的诗声韵清丽,气象生动。在对自然景象的歌颂中引入了众多的古代文化元素,拓宽了诗歌的内涵,丰富了读者的想象。首二句“池阳二月春气深,春江水溢春波兴。”化用了唐代杜甫的《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句子,让读者把杏花村中一片红云烂漫、游人如织的景色和春水浩荡的长江联系在一起,富丽堂皇,胸襟为之大开。不仅如此,作者还将曲如黛眉的远山和半卷的酒帘也引入游人迷离眼眉,而那酒帘上的怒放的绣花仿佛使酒帘不胜其重而斜斜下坠。而接下来的诗句则将眼前之景幻化为古典诗词之景。我们仿佛听到了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以及“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而正在古渡口枯藤上歌唱的黄莺又将读者唤回到现实的美景之中。距杏花村不远之处即是当年有名的黄公酒垆,而今酒垆仍在,而曾放歌于山水之间的黄公已不知何处去了。作者和一众友人一边行进于绿杨荫下、随手指点,一边向更深的花丛中走去。

轶事典故:

李白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黄公酒垆的黄公是谁

卷四十三

列传第十三

山涛 王戎 郭舒 乐广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父曜,宛句令。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

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邪!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邪!”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遂隐身不交世务。

与宣穆后有中表亲,是以见景帝。帝曰:“吕望欲仕邪?”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文帝与涛书曰:“足下在事清明,雅操迈时。念多所乏,今致钱二十万、谷二百斛。”魏帝尝赐景帝春服,帝以赐涛。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

晚与尚书和逌交,又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迁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以本官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邺。

咸熙初,封新沓子。转相国左长史,典统别营。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武帝受禅,以涛守大鸿胪,护送陈留王诣邺。泰始初,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转北中郎将,督邺城守事。入为侍中,迁尚书。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

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会遭母丧,归乡里。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诏曰:“吾所共致化者,官人之职是也。方今风欲陵迟,人心进动,宜崇明好恶,镇以退让。山太常虽尚居谅暗,情在难夺,方今务殷,何得遂其志邪!其以涛为吏部尚书。”涛辞以丧病,章表恳切。会元皇后崩,遂扶兴还洛。逼迫诏命,自力就职。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

咸宁初,转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除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固辞以老疾,上表陈情。章表数十上,久不摄职,为左丞白褒所奏。帝曰:“涛以病自闻,但不听之耳。使涛坐执铨衡则可,何必上下邪!不得有所问。”涛不自安,表谢曰:“古之王道,正直而已。陛下不可以一老臣为加曲私,臣亦何必屡陈日月。乞如所表,以章典刑。”帝再手诏曰:“白褒奏君甚妄,所以不即推,直不喜凶赫耳。君之明度,岂当介意邪!便当摄职,令断章表也。”涛志必欲退,因发从弟妇丧,辄还外舍。诏曰:“山仆射近日暂出,遂以微苦未还,岂吾侧席之意。其遣丞掾奉诏谕旨,若体力故未平康者,便以舆车舆还寺舍。”涛辞不获已,乃起视事。

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曰:“臣年垂八十,救命旦夕,若有毫末之益,岂遗力于圣时,迫以老耄,不复任事。今四海休息,天下思化,从而静之,百姓自正。但当崇风尚教以敦之耳,陛下亦复何事。臣耳目聋瞑,不能自励。君臣父子,其间无文,是以直陈愚情,乞听所请。”乃免冠徒跣,上还印绶。诏曰:“天下事广,加吴土初平,凡百草创,当共尽意化之。君不深识往心而以小疾求退,岂所望于君邪!朕犹侧席,未得垂拱,君亦何得高尚其事乎!当崇至公,勿复为虚饰之烦。”涛苦表请退,诏又不许。尚书令卫瓘奏:“涛以微苦,久不视职。手诏频烦,犹未顺旨。参议以为无专节之尚,违在公之义。若实沈笃,亦不宜居位。可免涛官。”中诏瓘曰:“涛以德素为朝之望,而常深退让,至于恳切。故比有诏,欲必夺其志,以匡辅不逮。主者既不思明诏旨,而反深加诋案。亏崇贤之风,以重吾不德,何以示远近邪!”涛不得已,又起视事。

太康初,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涛以老疾固辞,手诏曰:“君以道德为世模表,况自先帝识君远意。吾将倚君以穆风俗,何乃欲舍远朝政,独高其志耶!吾之至怀故不足以喻乎,何来言至恳切也。且当以时自力,深副至望。君不降志,朕不安席。”涛又上表固让,不许。

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而不能用。及永宁之后,屡有变难,寇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

后拜司徒,涛复固让。”诏曰:“郡年耆德茂,朝之硕老,是以授君台辅之位。而远崇克让,至于反覆,良用于邑。君当终始朝政,翼辅朕躬。”涛又表曰:“臣事天朝三十余年,卒无毫厘以崇大化。陛下私臣无已,猥授三司。臣闻德薄位高,力少任重,上有折足之凶,下有庙门之咎,愿陛下垂累世之恩,乞臣骸骨。诏曰:“君翼赞朝政,保乂***,匡佐之勋,朕所倚赖。司徒之职,实掌帮教,故用敬授,以答群望。岂宜冲让以自抑损邪!”已敕断章表,使者乃卧加章绶。涛曰:“垂没之人,岂可污官府乎!”舆疾归家。以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策赠司徒,蜜印紫绶,侍中貂蝉,新沓伯蜜印青朱绶,祭以太牢,谥曰康。将葬,赐钱四十万、布百匹。左长史范晷等上言:“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帝为之立室。

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曰:“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

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涛饮酒至八斗方醉,帝欲试之,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有五子:该、淳、允、谟、简。

该字伯伦,嗣父爵,仕至并州刺史、太子左率,赠长水校尉。该子玮字彦祖,翊军校尉。次子世回,吏部郎、散骑常侍。淳字子玄,不仕,允字叔真,奉车都尉,并少尪病,形甚短小,而聪敏过人。武帝闻而欲见之,涛不敢辞,以问于允。允自以尪陋,不肯行。涛以为胜己,乃表曰:“臣二子尪病,宜绝人事,不敢受诏。”谟字季长,明惠有才智,官至司空掾。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氵市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征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征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书》言:‘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举鞭问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寻加督宁、益军事。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子遐。

遐字彦林,为余姚令。时江左初基,法禁宽弛,豪族多挟藏户口,以为私附。遐绳以峻法,到县八旬,出口万余。县人虞喜以藏户当弃市,遐欲绳喜。诸豪强莫不切齿于遐,言于执事,以喜有高节,不宜屈辱。又以遐辄造县舍,遂陷其罪。遐与会稽内史何充笺:“乞留百日,穷翦捕逃,退而就罪,无恨也。”充申理,不能得。竟坐免官。后为东阳太守,为政严猛。康帝诏曰:“东阳顷来竟囚,每多入重。岂郡多罪人,将捶楚所求,莫能自固邪!”遐处之自若,郡境肃然。卒于官。

史臣曰:若夫居官以洁其务,欲以启天下之方,事亲以终其身,将以劝天下之俗,非山公之具美,其孰能与于此者哉!自东京丧乱,吏曹湮灭,西园有三公之钱,蒲陶有一州之任,贪饕方驾,寺署斯满。时移三代,世历九王,拜谢私庭,此焉成俗。若乃余风稍殄,理或可言。委以铨综,则群情自抑;通乎鱼水,则专用生疑。将矫前失,归诸后正,惠绝臣名,恩驰天口,世称《山公启事》者,岂斯之谓欤!若卢子家之前代,何足算也。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兢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为人短小,任率不修威仪,善发谈端,赏其要会。朝贤尝上巳礻契洛,或问王济曰:“昨游有何言谈?”济曰:“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其为识鉴者所赏如此。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袭父爵,辟相国掾,历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坐遣吏修园宅,应免官,诏以赎论。迁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受诏伐吴。戎遣参军罗尚、刘乔领前锋,进攻武昌,吴将杨雍、孙述、江夏太守刘朗各率众诣戎降。戎督大军临江,吴牙门将孟泰以蕲春、邾二县降。吴平,进爵安丰侯,增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戎渡江,绥慰新附,宣扬威惠。吴光禄勋石伟方直,不容皓朝,称疾归家。戎嘉其清节,表荐之。诏拜伟为议郎,以二千石禄终其身。荆土悦服。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裴頠往吊之,谓人曰:“若使一恸能伤人,浚冲不免灭性之讥也。”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杨骏执政,拜太子太傅。骏诛之后,东安公繇专断刑赏,威震外内。戎诫繇曰:“大事之后,宜深远之。”繇不从,果得罪。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给恩信五十人。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戎始为甲午制,凡选举皆先治百姓,然后授用。司隶傅咸奏戎,曰:“《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今内外群官,居职未期而戎奏还,既未定其优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诈由生,伤农害政。戎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宜免戎官,以敦风俗。”戎与贾、郭通亲,竟得不坐。寻转司徒。以王政将圮,苟媚取容,属愍怀太子之废,竟无一言匡谏。

裴頠,戎之婿也,頠诛,戎坐免官。齐王冏起义,孙秀禄戎于城内,赵王伦子欲取戎为军司。博士王繇曰:“浚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乃止。惠帝反宫,以戎为尚书令。既而河间王颙遣使就说成都王颖,将诛齐王冏。檄书至,冏谓戎曰:“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戎曰:“公首举义众,匡定大业,开辟以来,未始有也。然论功报尝,不及有劳,朝野失望,人怀贰志。今二王带甲百万,其锋不可当,若以王就第,不失故爵。委权崇让,此求安之计也。”冏谋臣葛CM怒曰:“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于是百官震悚,戎伪药发堕厕,得不及祸。

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间乘小马,从便门而出游,见者不知其三公也。故吏多至大官,道路相遇辄避之。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女适裴頠,贷钱数万,久而未还。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欢。从子将婚,戎遣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

其后从帝北伐,王师败绩于荡阴,戎复诣邺,随帝还洛阳。车驾之西迁也,戎出奔于郏。在危难之间,亲接锋刃,谈笑自若,未尝有惧容。时召亲宾,欢娱永日。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谥曰元。

戎有人伦鉴识,尝目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谓裴頠拙于用长,荀勖工于用短,陈道宁纟畟纟畟如束长竿。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尝先见如此。尝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畅于此,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阮云亡,吾便为时之所羁绁。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初,孙秀为琅邪郡吏,求品于乡议。戎从弟衍将不许,戎劝品之。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诛,而戎、衍获济焉。

子万,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穅,而肥愈甚。年十九卒。有庶子兴,戎所不齿。以从弟阳平太守愔子为嗣。

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父乂,为平北将军,常有公事,使行人列上,不时报。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泰始八年,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衍初好论从横之术,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不就,于是口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而已。尝因宴集,为族人所怒,举?累掷其面。衍初无言,引王导共载而去。然心不能平,在车中揽镜自照,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父卒于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舍之。数年之间,家资罄尽,出就洛城西田园而居焉。后为太子舍人,还尚书郎。出补元城令,终日清谈,而县务亦理。入为中庶子、黄门侍郎。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为非,著论以讥之,而衍处之自若。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好干预人事,衍患之而不能禁。时有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师大侠也,郭氏素惮也。衍谓郭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不可。”郭氏为之小损。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后历北军中候、中领军、尚书令。女为愍怀太子妃,太子为贾后所诬,衍惧祸,自表离婚。贾后既废,有司奏衍,曰:“衍与司徒梁王肜书,写呈皇太子手与妃及衍书,陈见诬见状。肜等伏读,辞旨恳恻。衍备位大臣,应以议责也。太子被诬得罪,衍不能守死善道,即求离婚。得太子手书,隐蔽不出。志在苟免,无忠蹇之操。宜加显责,以厉臣节。可禁锢终身。”从之。

衍素轻赵王伦之为人。及伦篡位,衍阳狂斫婢以自免。及伦诛,拜河南尹,转尚书,又为中书令。时齐王乂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以病去官。成都王颖以衍为中军师,累迁尚书仆射,领吏部,后拜尚书令、司空、司徒。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乃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因谓澄、敦曰:“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识者鄙之。

及石勒、王弥寇京师,以衍都督征讨诸军事、持节、***黄钺以距之。衍使前将军曹武、左卫将军王景等击贼,退之,获其辎重。迁太尉,尚书令如故。封武陵侯,辞封不受。时洛阳危逼,多欲迁都以避其难,而衍独卖车牛以安众心。

读书闲读《世说新语》(中)

黄工

《殷文子·道上》:“齐有黄恭,为人甚卑,有二女,皆为国色。为美,常以谦言毁,为丑。? . 全国没有新兵。”

《西京杂记》卷三:“有东海人黄恭,少年时能制蛇虎?老时力竭, 又喝多了,没能恢复本事,秦末东海见白虎,黄公用赤剑恨他,却不能用 技术,所以他被老虎杀死了。” 汉书衡《西京赋》:“东海皇宫,赤剑月珠,姬厌白虎,兵不救。”? 《醒世恒》颜大树破一护送亲”:“黄恭初有道,赤剑能化虎,终为虎所害。”

明何良君《士说心语补德》:“徐汝子曾与江夏黄公共事,后黄公病逝。子赴丧,无钱自取前。” 见《后汉书许熹史》。

唐·白居易《晚春卖酒》诗:“醉卧黄宫处,人知我。” 宋林宝诗《晚舟书归秋湖西》:“水痕落秋,蟹爪落,黄公酒闲。归。” 见《皇宫酒》。

亦称老人。 宋范仲淹《尚章又成书》:“皇公天人,有跪行于帝师道者,何必留其为子?”

四昊之一。 唐杜里赋诗《送礼十二白》:“苏无原回汉,黄公对秦做了什么?” 邱兆傲手记:“皇宫,四大贵族之一。避秦入上山。” 见《史记六侯氏》。

宋苏轼诗《蜀朴辞长壁》:“久知禅味,苦厌黄宫白日睡。”

黄的成语有哪些

豪爽,不仅是直截了当,无所顾忌,豪放直爽。在我眼里,人心都是有牵绊的,或金钱,或美色,或权利,或某种情绪,或某种死结,而真正的豪爽,不是从来就不在乎便潇洒处之,而是面对某种拥有,在权衡后能够勇敢割舍,明知不舍亦能舍得。割舍之际,转身之后,在心痛的背景音乐下,消淡的姿态,才叫做豪爽。

如王处仲,他曾一度沉迷女色,妻妾成群,最后搞得自己身疲体惫,力不从心。但是身边人规劝后他能够当机立断,痛开后阁,让几十个婢妾海阔天空,留下自己一个人细水长流。“任其所之”的背后,豪爽的背后,是一颗理智的心。

容止,指仪容仪表、举止风度。都说魏晋是一个阴暗的时代,但是在审美方面却极其阳光。美是个棱光镜,与光线多元交织,反射万千容态。在这里,英雄、伪娘,或是清丽的病态的帅哥,都有市场

首先是曹操。话说他曾要接见匈奴的使者,奈何自惭形秽,便让仪容美好的崔季珪代替自己接见,而自己则在一旁捉刀护卫。或许曹操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匈奴使节一眼洞穿:“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看来有一些气质,是再不堪容颜都无法掩饰的,这件事用到女子身上,就是气质型美女。

其次是何晏。这位大帅哥的招牌是肤白,白得很伪娘,白得让女人找地缝钻。魏明帝曹叡就曾怀疑他肤白是因为偷偷擦了粉,便趁着炎夏给他热汤面吃,然后睁大眼睛看着何白脸大汗淋漓,令他失望的是何晏撩起红衣擦脸,面色反而更加白皎。

最后是潘安和卫玠。潘大帅哥的“掷果盈车”故事众所周知,然而更有料的其实是卫玠。卫玠当年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就听说他奇帅无比,于是纷纷围堵。可怜这个卫大帅哥本身就羸弱多病,围观人如一堵墙,生生把卫大帅哥给看死了。

自新就是改过自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听多了,其实觉得蛮无聊的,但是周处是个例外。

周处年轻时是乡里的祸害,然而最要命的是他横行乡里,却并不觉得自己遭人厌恨。那时乡里还有两害:蛟龙和坡虎。乡人想到一个好方法,让周处斩蛟杀虎,希望在一场自相残杀后三害同归于尽。没想到周处在经过三天三夜的拼死厮杀后重回到乡里,看到了相亲们喜庆互贺,才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英雄,只是一个被借之刀,杀死别人也杀死自己。痛彻之后他忽地垂下眼帘,内心翻滚,鼻翼微酸,然后找到陆云决意自新:“我想重新做人,但年岁蹉跎,估计也是终无所成之人了。”陆云安慰道:“朝闻夕死。”一个人即便早上才听闻圣贤真理,晚上死去也不枉此生。人这一生,只要决心足够大,毅力足够多,永远都不会晚。就像谁都没想到,周处成了忠臣孝子。

能三天三夜拼死奋杀,不是凡人。有时极其邪恶之人,只因为力量太大,又不懂得处世之道,遂成悲剧。一直认为,那些能登上历史书上的人,即便遗臭万年,到底不是个庸才。

企羡即举踵仰慕,希望自己也能达到崇拜者的水平,可以是学识修养,亦可是气韵风度,一般决定于自己从事于哪行或者力薄于哪行,因为人总是在自己最得志与最失意的方面,难以释怀。

譬如王羲之吧,当他得知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并誉而赞,又被认为自己可以匹敌石崇时,“甚有欣色”。看到这里内心是有疑惑的,《兰亭集序》的文学地位毋庸赘言,从眼前轻俊幽乐之景,到游目骋怀之思,最后古今一致之叹,娓娓道来,实乃佳品。但对于《金谷诗序》,浅薄的我并不知晓,于是查阅资料,一读便知并在《兰亭》之下,苏东坡也评论道:“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王羲之)比季伦(石崇),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苏轼认为王羲之是鸿鹄,而石崇不过是鸱鸢,让人不由思考为什么王羲之要羡慕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呢? 况且,要是说长相,石崇虽然容貌精丽,但是王羲之亦有“东床快婿”的佳赞。沉思后洞达:他们最大的差别便在于王羲之是“清流俊赏”,而石崇则“豪奢斗富”,或许当王羲之的“清幽兰亭”,能够接踵石崇的“奢华金谷”,总是对内在残缺的一种修补。或许,所谓的羡慕,都是生活在彼岸吧。

看到伤逝,总是想起鲁迅的《伤逝》,里面的故事和情节早已被岁月吹淡,只剩下一句“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可是我更愿意相信:人必爱着,生活才有所附丽。读《伤逝》篇,我承认所有的嬉闹和沉思,都化为一屡难以言表的喟叹,在生命最后的刑场上,那个送上最后一碗酒的人,最让人断肠。不待行刑,心已成灰,炉里的火,很温暖。

因为这其间有爱,对兄弟,朋友,属员,赋予真心,随着一场死亡而升华,都那么让人动容。于是曹丕参加王仲宣的葬礼,那一声驴叫,不是作秀,而是悲痛至骨无以言喻;于是王俊冲后来当尚书令,整日被公务缠身,一天轻车路过当年尾随阮籍、嵇康饮酒的黄公酒垆,时过境迁故人已亡,剩下孤零零的往事轻舀心河,可是河流已枯,只剩下几条死鱼被风吹动了几下,以为会有清涧;于是庾亮即便悲念自己死去的儿子,却坦然地让自己的儿媳再嫁;于是支道林在法虔死后,便知道自己生命的归期,不为同生,但求双死,只为那个能读懂自己的人……

于是这一切的一切,王戎看得最透彻。

王戎丧子悲痛欲绝,山简前往探望,似不解似安慰道:“一个怀抱中的婴儿罢了,怎么能悲痛到这个地步!”你看,生命是最值钱也是最不值钱的,何苦执念,他又不是唯一。但是王戎回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这世上,有一种人,曾为情奴,最后看破一切,不用情,不为情牵,一生潇洒落迹天涯。还有一种人,没触碰过真情,只是行尸走肉般踽踽度日,他们亦不用悲伤。而我,如茫茫人海中的路人甲般,触碰过情,用了心,看着一切夭折,却无法收回。

因此允许我痛哭,不要自若,不要超脱,如一个“中”人,傻傻地“钟”情。

栖逸,即避世隐居。记得很久以前,对于那些建功立业之人甚为钦佩,觉得那些动则隐居的人不过是借着安闲保心的幌子逃避世事;再大些,对那些弄权使诈的官僚阶层深恶痛绝,倒是对隐逸山林的贤士情有独钟;现在,明白选择是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事,与他人无关。个人心志,个人心性,自我选择,社会才能缤纷有序。尤其是魏晋那个复杂诡谲的时代。

因此,再看到孔愉四十多岁出来做官,结束了隐逸山川的歌咏生涯时,我没有讥语。隐居的时候能够放心于山泽,谨慎言行,入仕的时候便为苍生谋***,一颗认真投入的心,即便演绎不同的生活方式,其本质是无大差别的。

孔愉是一个人演绎两种生活方式,而戴逵和戴逯却是两兄弟演绎一人的生活。

戴逵淡泊名利,隐居会稽剡山,一生不仕,以琴书自娱。他哥哥戴逯却想建功立业,最后被封为广陵侯,一直做到大司农。谢安不解地问道:“同为兄弟,为什么选择如此不同?”哥哥戴逯说:“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每个人的心都不一样,有些人意欲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有些人栖隐山水聊以自娱,背道而驰,顺着自己的心,便是殊途同归。然而在阮籍面前,这一切的浅悟都只化作一阵啸音。

话说阮籍吹啸,声音能传一两里远。一次阮籍听说苏门山外忽然来了个得道***。阮籍忙去拜访,只见那人抱膝岩侧,风如神定,阮籍伸腿箕坐,不拘礼节。一阵沉默,只有风啸,像在私语谁先开口。阮籍忍不住了,他打开了话夹,一发不可收拾:从皇帝、神农到夏商周,从儒家德教到道家气术,一一试探。可是那人凝眸不转,一语不发,最后阮籍没办法,对着他一声长啸,似怨语,似慕语,似交流,似最后无声的发泄。没想到***开口了:“可以再吹一次。”阮籍便再吹,吹到意兴阑珊,然后转身离开。等他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到山顶上众音齐鸣,如“数部鼓吹”,回荡在山谷中,久久不歇。

阮籍回头一看,正是刚才的那个***,一副嗓子,竟吹出万种音色,空旷的世界立刻拥挤了起来,一如阮籍的心。原来人一开口说话,怎么讲,都是错的,不如一阵啸声,化作万千世界,怎么理解,都是对的。

贤媛三十二篇,篇篇让我心动,此间女子,无论是粗服蓬首,还是华簪丽饰,都被一种压倒性的气场烘托着,使得你在最后忘记面孔,只记得感觉。原来漂亮终究太单薄,美丽需要在烈火中提炼。在一层层的被迫过滤下,我最舍不得下面几个女子。

(一)自有命数

人在命数面前,最可以看出各自性格,却难以分出优劣。

东阳人陈婴,砥砺节行,甚有名望。秦末大乱时东阳人想拥护陈婴做首领,可是陈婴的母亲却极力反对,她说:“不行!自从我做了你家的媳妇后,至今一直贫困,一旦暴富,恐怕并不吉利。不如把军队交给别人,事成了,可以稍微得些好处;失败了,灾祸自有他人承担。”我不想评论如果当年陈婴为头领,历史又是怎样的格局,如果无心,无力,又不愿一赌,安然未必不是人生选择。我敬佩的是,陈婴的母亲在反观命数的眼神里,收得了贪欲,看得清得失,找准坐标,落地为生。

王经年少家贫,后来官至二千石,她母亲告诫他说:“你不过是个贫寒之人,蒙祖上积德,官至两千石,是否可以就此止步了呢?”王经却说,命运就是用来打破的,人定可以胜天,我为臣忠,为子孝,天不会绝我。后来的后来,司马昭想权倾帝室,夺取魏氏***,魏帝立马召王沈、王经、王业三人共谋讨伐司马昭,岂料王沈、王业连忙跑去向司马昭告密,他们想叫上王经一同前往,可是王经终究守住了自己的那颗忠心,却没料到天下大变,魏帝被杀,下一个就是他。逮捕前王经啼泪辞别老母,后悔当初没有收住手,以为做好本分,守住德心,必定相安无事,岂料命运之外还有一双神秘的手,它无影无形,以万物为刍狗,不用人世的所谓标准,只是沿着一条玄径,坐镇人生。但是命运遇到了王经的母亲,终究还是输了,它听见王母下面的一段话,自己也红了眼眶:

“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

你没有错,没有输,没有死。你看你,作为儿子,你是孝顺的;作为臣子,你是忠贞的。忠孝都两全了,你又有什么负我的呢?

仿若绕了一个圈,一切似乎早有定数,刀起头落,王经到底瞑目了。

为官用人,最怕多是同乡,有后门之嫌,可是许允是个例外。当魏明帝知道后,就派虎贲去逮捕他,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许允和她妻子淡定如云。庭衙里,许允解释说:“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家里,其妻坐在锅炉旁,细微地熬着小米粥,想起离别时对丈夫的一席话:“对明君只可以理取胜,很难以情求释。切记。”那时全家号哭,唯有她一个人神态自若,像运筹帷幄的军师,安慰众人也稳住自己。可是内心深处怎可完全放下,于深爱的人,是告诫自己没有万一,心底却深怕会有万一,一锅粥,熬到底,又掺了水,继续熬,熬到眼睛有些泛红,熬到心事都糊了,却仍然没看见丈夫回家。情绪失常的她举起满锅粥,刚想落地砸烂,却发现厨门洞开,丈夫居然还穿着皇上御赐的新衣回家,她放下粥连忙跑过去抱起夫君,嗔怨着:“这身新衣,没有旧衣抱着舒服。”许允刮着她的鼻子:“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妻子推开了他,走到火炉旁拿起碗勺:“又来了,少哄我,赶紧把这碗粥吃了……慢点,小心烫着……”

(二)稳心如玉

玉,是最好的比喻。做女人若是能如玉,冰冷又温润,又可以稳住一颗无暇的心,便是最好。

玉若稳心,首先要学会对称与平衡,这样挂在脖颈或腰际,才不至于斜落。赵母嫁女儿,千万告诫:“到婆家后,千万别太贤良淑德!”女儿困惑了:“娘,难道要我做一个坏女人吗?”母亲回道说:“好事尚且不可做,更何况是坏事呢?”佩服这样的母亲,把人性摸得透彻,一个好女人偶尔使坏,会被骂道恶性毕露,一个坏女人一次行好,便会让人感受万丈光芒。所以做人,既要看人,也不能太过,无论示好,还是使坏。

玉要冰冷,就不要将自己置入卑微。诸葛诞的女儿刚嫁入王家,夫君王公渊就很不客气地对妻子说:“你的神态卑下,很不像你父亲公休。”他妻子立马换了一副姿态:“你自己不也不像你父亲彦云,又凭什么对我求全责备!”告诉你,如果你觉得我不是理想中的佳妻,那是因为你自己亦非我梦中的英豪,看清彼此,要知道女人的卑微,有时只是在尊重你。

玉要温润,便是投入火海,依然宛如畅游。话说桓温平定蜀地后,娶了败兵之帝李势的妹妹做妾,安置在书斋后居住,甚是宠爱。之所以置于书斋后,是因为他还有个公主老婆,晋明帝女甫康长公主。公主后来知晓此事,就带着几十个婢女提刀杀她。公主到了时李氏正在梳头,长发及地,如瀑流泻,肌肤如玉,整个屋子恍如玉阁,无需紫烟红焰烘托,自有一种清冷如雾的气性,让人沉静。公主惊呆了,愣了片刻,只听那女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已国破家亡,并不情愿来到这里;若今天能死在这里,倒也是合了我心。”公主感到非常惭愧,收起刀仆,退出这里,退出一种被战火洗练后的静美。素履,绿云,雪肤,玉心,已让人自惭,再也不能多一个。

最爱这样一个女子,可以温、稳、冷,可以让人不觉脚屈,甘愿下拜。

贾充的一生,有两个妻子,被晋武帝赐予左夫人与右夫人。贾充的前妻是中书令李丰的女儿,因为司马师怀疑李丰与魏帝议论自己,借故杀了李丰。李丰女儿李氏也受牵连,离了婚,独自流放异乡,直到晋武帝即帝位才被赦免召归。人是回来了,可当初离婚之人身边早有佳人郭氏,虽然武帝怜悯,赐予殊誉,特诏两妻并立。可是心已离了,要那些装腔作势的平和做什么,让我一个人住在外面,一个人喜怒哀乐,一个人生老病死,仿若没有爱过,没有家破人亡,没有无尽的迁徙,没有绝望时的轻念。可是郭氏到底不解,可能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贤德,可能是想看看丈夫的前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决意亲自探访。丈夫立马泼了冷水:“她性格刚强正直,才华卓越,你去还不如不去。”郭氏不听,去意已决,一人身后要众多侍婢追随,想用一个空前盛大的仪仗队伍来为自己打气,可是到了李氏家里,不奢不陋的内室之中,李氏见状温和站起,眉间嘴角疏朗端正,还带着一丝欣歉之意,转身迎接,郭氏看着她走开,像一座玉山轻移,而自己居然心甘情愿地沉浸在她的冰天雪地,却不觉得一丝寒冷,反而感觉有灼骨的热刺,刺中她的膝盖,使她情不自禁地双膝下跪,拜了两拜。回家后,郭氏告诉了贾充,贾充说:“你看看,我当初告诉你什么来着!”

其实告诉再多亦是无用,有时女人的心,如玉,即便被摔得粉碎,也要看看玉心深处,到底藏着什么。

术解,指精通技艺或方术。此篇中人个个像是身怀绝技的仙人,像阮咸能听出一粒米的音差,像荀勖能从煮出的菜蔬里品尝出是用什么样的柴火煮的,像郭璞能从陈述的死亡里看出福祸相依的命际。

越说越玄,却不完全是迷信,相反我相信用某些迷信的东西去解释生命,才能真正地还原人生,就像下面“于法开”和尚的这个故事。

郗愔迷信“天师道”,非常“虔诚”地迷信。但他常常肚疼,久治无效,后来寻得于法开切脉就诊,最后居然说病根是“过分虔诚”。更神奇的是,于法开给郗愔开了一副药,服完大泻,泻下几堆像拳头那么大的纸团;剖开一看,原来是先前所吃下的符。

说实话,我不知道那些人是否真的会吃符,也懒得查阅。我只是在想,其实这个“符”不仅仅是几张纸,那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需要保护的地方,因为不安,过分敏感,最终物极必反,反而生病。或许一通泻药,将所有自我捆缚,一一打通。

一直倾心于古代那些琴棋书画精通的人,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培养这种情志,一切成了表演与装饰,而不是借此描摹生活,点睛灵魂。最近一个朋友在学葫芦丝,一个音就要学吹很久,不禁感慨很多东西真正学起来太难。还有一个朋友在描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电话里说光那一个“永”字就练了十页纸,即便小时候有所学习,现在依然举步维艰。但是他们都说,沉下心的时候,很静,很美好。

于是才薄技寡的我,看到这《巧艺篇》,终于可以无关棋琴书画、建筑、骑射,而只是拨开这些绚丽的装饰,看到某种真实的内核。

众所周知,很多家长自己做哪行就不愿子女从事哪行,从韦仲将的故事里或许可以明了此心。魏明帝建陵云殿,匾额还没有题字,就误被钉上去了,于是叫擅长写楷书的大臣韦仲将登梯题匾。韦仲将云梯直上,或许是畏高,或许是害怕题不好,胆战心惊地写完后,一下梯,须发尽白。一个梯子的时光是不够发白的,那是每一笔落下时,深怕出错的恐惧,是特长成为致命伤的反思。最后他告诫子孙,以后不许学习书法。看到最后一句,我想我可能无法理解他在云梯上那复杂难言的心理活动,可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迷恋,若真正收不住手,就任其发展,即便从高高在上的云梯上殒身,那就当做为深爱的事殉情,不是更好吗?爱我所爱,就要无怨无悔,自己的喜怒哀乐,握在自己手心。

顾长康的故事在这一篇里就占了好几则。这个人画画很厉害,给别人填上三根毛须,立马使其人显得很有才具气韵。此外,他觉得谁应该在山崖沟壑里生活,就会把给他画的画像放置在丘壑之中。当然,我是个喜欢看人眼睛的人,所以还是更喜欢他画人眼睛的故事。话说他画人“数年不点目精”,别人问此,他说形体美丑,和眼睛没有关系,但是眼睛一点,便可将一个人的神韵和盘托出,你可以听见画上的人,在对你说话。下面简单谈下他给两个人画眼睛的事。

关于殷仲堪。殷仲堪长得不好看,是个独眼龙,所以顾长康给他画画时他婉言谢绝了。但是聪明的长康只是明显地点出瞳仁,用飞白笔法在瞳仁上轻轻掠过,像一抹轻云遮住太阳,便既传神又逼真地保护了一颗敏感的心。

关于嵇康。顾长康给阮籍、嵇康画像时一般都不点眼睛,他的解释是:“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眼睛凝聚了一个人的灵魂,灵魂是难以阐释的,悖论而简单,高贵而卑亢,而似阮籍这类人,承受了一个时代悖语,挥洒了一种群体的无助,怎么点,都不是睛。

宠礼指礼遇尊荣,实指得到帝王将相、三公九卿等的厚待。虽说荣辱不惊,但是真落在自己身上,又有几个能淡然处之。譬如盛会上皇帝只问了一句“伏滔何在?在此不?”伏滔受宠若惊,回去就跟儿子吹嘘“为人作父如此”。我要是他儿子就反驳:“殊荣之下,必有殊祸。”要不,听听羊孚的故事就知道了。

羊孚从南州回京,到卞范之家去看望他,说自己因为服用“五石散”药性发作,不能坐下。卞范之当年任丹阳尹,但他还是立马拉开帐子,把褥子掸干净,任羊孚径直上了大床,盖被大睡,一直从早晨睡到夜晚。而卞范之便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像情人,像奴仆,卑微至极。但他心里是有盘算的,他当时正从桓玄谋反,给羊孚如此厚遇,也是拉拢羊孚结党营私,所以羊孚一走他便露出原型:“我以第一理期卿,卿莫负我!”

期望我们同舟共济,你千万不要辜负了我!我说吧,世上哪有白睡的觉呢!

任诞,任性放诞,这应该是魏晋名士最重要的特征吧。以不羁对抗黑暗,实在是迫不得已的反击。清醒之下,是日日沉痛,不如眼前一杯酒,许我任诞三百天。魏晋这些人爱极了酒,或许说他们爱极了醉。正常人的生活,是渴望平和,安闲,半醉半醒。然而太过清醒的人,又不愿骗自己装醉的人,只能靠着酒精治疗精神的恶疾。《任诞篇》里关于酒的故事太多,阮籍、刘伶、孔群、张季鹰、周伯仁等等。话说姓阮这一族的人都能喝酒,有时大家坐在一起围成个圈痛饮一番,为了方便,便用大酒瓮装酒。有时,会有一群猪也拱着鼻子一齐来喝,他们就径直把浮面一层酒舀掉,继续觥筹交错,直至酩酊大醉。

酒饮得太多,必然有戒酒一说,例如刘伶妻子一事。

然而在这个世上,最难完成的事情,便是“戒”——戒烟、戒酒、戒毒瘾、戒赌瘾、戒贪,甚至戒爱,哪个不是要拔了人一层皮,才能稳住心性。以前,对那些有瘾的人,印象极其不好,一副玩物丧志不成大器的样子,后来渐渐明白,人有什么瘾,是因为他的身体里,与这个瘾相对应的位置,空出一大片,一边是空空如也,另一边必当加重砝码,内心尚可平衡,平衡的代价就是有了瘾。像刘伶,其妻几次三番规劝其戒酒,但他软磨硬泡,庄谐并举,无非是因为若不以酒来浇灭胸壁块垒,愁云压山,自己又如何以天为盖地为庐呢?

于是任诞,放在酒里一泡,一闻,都是些言不由衷的气味。然而任诞,并非是借着世人的宽容而为所欲为,再怎么无礼,也不可超越人之常情。于是看到殷洪乔,我眉头皱了起来。此人出任豫章太守,临行前京都人趁便托他带去一百来封信,可他走到石头城时居然将信全部扔进江中,嘴里还振振有词:“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他祷告说,要沉的自己沉下去,要浮的自己浮起来,而他不能做送信的邮差。我想,如果当初不情愿,大可推掉。既然承担了这份责任,就应该对每一封糊好的寄语,予以尊重。再怎么任诞,它的底线可以不是礼,但必须是人起码的良心。

于是看到桓伊,我紧皱的眉头又舒展了开来。话说有一次子猷在船上听说刚才从岸上走过的,便是自己钦佩的吹笛高手桓伊,于是派人告诉桓伊自己想听君吹一曲。桓伊当时已是显贵人士,素闻子猷名声,便来到子猷的船上,吹笛三曲。曲毕,笛声犹在,可是桓伊却已转身离开,从开始到现在,两人之间,只有三曲,却无一言。

我尊重你的请求,也请你成全我的放诞,世间赘言太多,有时一曲足矣。

三曲,已是奢侈,愿你能懂。

简傲,即高傲无礼,魏晋士族阶层享受着各种特权,自命不凡,轻贱他者,似乎只有以尊贵示人,才可彰显自己的卓越。例如谢家新兴未久,谢安和谢万一齐去拜访王恬。王恬,又叫阿螭,是士族阶层王导的儿子。果然两人到王家坐了一会,王恬就出屋了,谢安和谢万都受宠若惊,以为他会款待自己,没想到王恬只是刚洗完头,披头散发地独自在院子里晒头发而已,神情傲慢,更没有一点应酬他俩的意思。无趣的谢安只能自我安慰道:“阿螭不会做作。”

读到这一篇时,我忽然很想撇去那个时代背景,仅仅就人论心。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越大越无法将心底的真实性情显露出来,更别说一味清洗,然后暴晒阳光了。有时夹着尾巴做人,真的做累了,便想这般简傲,一个人沉默,不解释不搭理,你来,我不招待;你走,我不挽留。不是因为你,只是因为我自己——

真的不想再“做作”了。

2011年旧稿。

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简介,长于清谈,有“卿卿我我”典故

论黄数白、 戴玄履黄、 黄齑白饭、 白旄黄钺、 黄雀伺蝉、 黄尘清水、 黄袍加身、 黄雀在后、 雌黄黑白、 黄花女儿、 玄黄翻覆、 姚黄魏紫、 青黄沟木、 庞眉黄发、 怀黄佩紫、 黄发儿齿、 黄钟长弃、 黄中内润、 黄发骀背、 半青半黄、 黄皮寡廋、 牛黄狗宝、 黄口孺子、 黄汤辣水、 绾黄纡紫、 黄河水清、 黄台之瓜、 染苍染黄、 衣紫腰黄、 数黄道白 论黄数白、 戴玄履黄、 黄齑白饭、 白旄黄钺、 黄雀伺蝉、 黄尘清水、 黄袍加身、 黄雀在后、 雌黄黑白、 黄花女儿、 玄黄翻覆、 姚黄魏紫、 青黄沟木、 庞眉黄发、 怀黄佩紫、 黄发儿齿、 黄钟长弃、 黄中内润、 黄发骀背、 半青半黄、 黄皮寡廋、 牛黄狗宝、 黄口孺子、 黄汤辣水、 绾黄纡紫、 黄河水清、 黄台之瓜、 染苍染黄、 衣紫腰黄、 数黄道白 去如黄鹤、 杳如黄鹤、 黄冠野服、 黄金百镒、 说黄道黑、 黄卷青灯、 黄粱一梦、 数黄道黑、 杨生黄雀、 青苔黄叶、 绿衣黄里、 螳螂黄雀、 过时黄花、 擎苍牵黄、 黄耳传书、 黄发鲐背、 黄花晚节、 翠竹黄花、 黄童白叟、 黄风雾罩、 黄钟毁弃、 黄汤淡水、 蜚黄腾达、 杳无黄鹤、 明日黄花、 数黑论黄、 东门黄犬、 黄杨厄闰、 牝牡骊黄、 黄旗紫盖 初写黄庭、 黄虀白饭、 翻黄倒皂、 眼腰黄赤、 飞黄腾达、 骊黄牝牡、 黄冠草服、 黄干黑瘦、 抽黄对白、 青黄无主、 黄童白颠、 论黄数黑、 黄金买赋、 苍黄翻复、 争长黄池、 黄钟瓦缶、 苍黄反复、 脸黄肌瘦、 回黄转绿、 黄龙痛饮、 槁项黄馘、 遁迹黄冠、 黄茅白苇、 黄羊任人、 飞黄腾踏、 碧落黄泉、 青黄不接、 黄卷幼妇、 黄道吉日、 怀黄握白 佩紫怀黄、 黄人守日、 黄锺瓦缶、 黄发台背、 黄泉之下、 飜黄倒皂、 黄公酒垆、 丹黄甲乙、 黄钟瓦釜、 黄麻紫书、 面黄肌瘦、 蝶粉蜂黄、 魏紫姚黄、 黄钟大吕、 人老珠黄、 晚节黄花、 握素披黄、 一枕黄粱、 龙战玄黄、 青黄不交、 黄香扇枕、 口中雌黄、 一抔黄土、 回黄转绿、 橙黄桔绿、 黄梁一梦、 黄麻紫泥、 青灯黄卷、 黄干黑廋、 黄袍加体 黄梁美梦、 七青八黄、 人约黄昏、 黄人捧日、 黄白之术、 飞苍走黄、 数白论黄、 淡饭黄齑、 直捣黄龙、 痛饮黄龙、 淡饭黄虀、 青黄未接、 黄口小儿、 黄垆之痛、 黄粱美梦、 黄公好谦、 白首黄童、 黄虀淡饭、 草木黄落、 哑子吃黄连、 跳在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上穷碧落下黄泉、 男儿膝下有黄金、 男儿两膝有黄金、 跳进黄河洗不清、 跳到黄河洗不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人物生平 早而夙慧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

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清识所赏

王戎与王浑的朋友、年长其二十四岁的阮籍交好。时阮籍与王浑同任尚书郎,每造访王浑时,与王浑见一面就离去,和王戎交谈,很久才出来。便对王浑说:“冲清虚可赏,和你不是一类人。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说。”王浑去世后,他的故吏赠钱百万助丧,王戎辞而不受,因此而显名。钟会评论说:“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王戎身材短小,性格坦率而不注重仪表,为人健谈,善于提出话题,并能抓住谈话的要领。一次,众名士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乐广问王衍:“今天玩得高兴吗?”王衍说:“裴仆射(裴)擅长谈论名理,滔滔不绝,志趣高雅;张茂先(张华)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王戎)谈论季子(季札)、张子房(张良),也议论高超而玄妙。”王戎就是这样受到鉴识者的欣赏。他曾与阮籍饮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不给刘昶斟酒,刘昶没有表现出遗憾的样子。王戎感到奇怪,隔日问阮籍说:“他是怎么样的人?”阮籍回答道:“胜过公荣的人,不能不和他一起饮酒;如果不如公荣,就不敢不一同饮酒;惟独公荣可以不和他一起饮酒。”王戎常与阮籍作竹林之游,王戎有一次曾经后到。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初入仕途

吏部郎之职空缺时,司马昭向钟会询问吏部郎的人选。钟会说:“裴楷清明通达,王戎简要省约,都是吏部郎的人选。”

公元263年(景元四年),钟会、邓艾等率军伐蜀,钟会在出师前过往与王戎道别,询问王戎有什么灭蜀的计策。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成果就难了。”次年,钟会叛乱失败被杀,大家都认为王戎有见识。

王戎最初世袭其父的爵位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仕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公元276年(咸宁二年),出任荆州刺史,因为派遣下属私建院宅被论罪,应该被罢免,武帝下诏允许赎罪处理。

公元278年(咸宁四年),改任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

安抚遗民

公元279年(咸宁五年)十一月,西晋大举伐吴,王戎派参军罗尚、刘乔为前锋,协助王进攻武昌,吴将杨雍、孙述及吴国江夏太守刘朗各自率众向王戎投降,王戎率大军至长江边,吴国牙门将孟泰献蕲春、邾二县投降。公元280年(太康元年),吴国灭亡,王戎因功进安丰县侯,增加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王戎渡江安抚新附的吴国百姓,宣扬晋室威德恩惠。曾在吴国任光禄勋的石伟为人正直,与孙皓不和,称病回家。王戎赞扬他的清刚之节,上表向武帝推荐他,武帝下诏拜石伟为议郎,终身以二千石俸禄供养,荆州百姓都对王戎悦服。

宦海浮沉 公元282年(太康三年),王戎被征召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以五十端名叫筒中的细布行贿王戎,被司隶校尉刘毅纠察弹劾,因王戎知道是贿赂未曾接受,才没有治罪,然而谈论的人认为这也是王戎的过错。武帝对朝臣说:“王戎的行为,怎能算怀私苟得,正是以不贪欲异于他人罢了。”武帝虽这样替王戎解释,但王戎从此为清议所鄙,名声受损。王戎任职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处理各种政务很妥当。

公元284年(太康五年),迁光禄勋。公元289年(太康十年),补任吏部尚书,因母亲去世而离职。

公元290年(太熙元年),武帝驾崩,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太傅杨骏辅政,任命王戎为太子太傅,与张华、裴楷、和峤都因有德望被杨骏猜忌,不得参与朝政。

公元291年(永平元年)三月,杨骏一族被诛,贾后掌权,当时东安公司马繇专断刑赏,威震内外。王戎告诫司马繇说:“大事成功之后,考虑问题要深远些。”司马繇不听,果然被废徙辽东。后转任中书令,加光禄大夫,赐恩信五十人。又迁任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事务。任吏部时,王戎创制了甲午制,但凡选拔人才,先让被选者治理百姓,然后在授官擢用。但被司隶校尉傅咸弹劾,王戎与后族贾氏及贾后母族郭氏是姻亲,因而没有被免官。

公元2***年(元康七年)九月,升任司徒。

与时舒卷

王戎认为王政将要颓败,便与权臣苟合求容,后来愍怀太子司马被废,他也没有一言劝谏。

公元300年(永康元年)四月,赵王司马伦起事,囚禁贾后,诛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侍中贾谧等人,王戎因嫁女与裴而被连坐免官。

公元301年(永宁元年)正月,赵王司马伦篡位。三月,齐王司马起兵于许昌。司马伦之子想要以王戎为自己的军司。博士王繇谏劝道:“冲(王戎字)谲诈多端,怎么肯被一个年轻人任用?”于是才作罢。四月,司马拥晋惠帝反正,任命王戎为尚书令。

公元302年(太安元年)五月,迁司徒。十二月,河间王司马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等讨伐齐王。齐王问王戎对策。王戎认为司马自诛赵王伦、拥惠帝反正以来,赏罚失当,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怀贰志;建议齐王主动撤回自己的封国,尚可保住王位。司马的谋臣葛怒斥道:“自汉魏以来,王公失势回府第,有能保全妻子儿女的吗?说这件事的人当斩!”群臣惊惧,王戎***装服寒食散药力发作,跌倒在厕中,才免去一死。齐王、长沙王司马败后,东海王司马越把持朝政。

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仰慕春秋时期蘧伯玉的为人,随波逐流,不以世事名节为意。自从掌选才任官之职,不曾擢拔出身寒微之士,退黜徒有虚名之人,只是随时势而沉浮,在官门中选官调职而已。不久,被拜为司徒,他虽然总理三司之权,却把政事交给僚属办理,自己常骑小马从便门出游,见到他的人不知他是三公。王戎的很多门生故吏也做了大官,路上遇到他都要避开。

公元304年(永安元年)七月,司马越奉惠帝北征司马颖,王戎等百官随行。在荡阴大败,惠帝身中三箭,侍中嵇绍遇难。王戎随惠帝及群臣被司马越挟持至邺城。八月,司马颖被安北将军王浚击败,王戎又随惠帝被司马颖挟持至洛阳。不久,张方劫持惠帝及司马颖西入长安。王戎出奔郏县。在危难中曾亲自与乱军交锋,冒白刃之险,然而他始终谈笑自若,从未有害怕的神情。有时召集亲故宾友,以宴饮为乐。

公元305年(永兴二年)六月初四(7月11日),王戎在郏县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号元。有二子:王万、王兴,长女嫁与裴。

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邪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到司马伦、孙秀掌权时,杀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幸免。王戎厌恶族弟王敦,经常托病避而不见,后来王敦果然起兵造反。他的有先见之明到了如此境界。

历史评价 裴楷:“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阮籍:“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钟会:“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王济:“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

王繇:“冲谲诈多端。”

戴逵:“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

房玄龄等《晋书》:“①汉相清静,见机于旷务;周史清虚,不嫌于尸禄。岂台揆之任,有异于常班者欤!冲善发谈端,夷甫仰希方外,登槐庭之显列,顾漆圆而高视。彼既凭虚,朝章已乱。戎则取容于世,旁委货财;衍则自保其身,宁论宗稷?及三方构乱,六戎藉手,犬羊之侣,锋镝如云。夷甫区区焉,佞彼凶渠,以求容贷,颓墙之陨,犹有礼也。”“②冲居鼎,谈优务劣。”

轶事典故

王戎死孝

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前往凭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母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王戎卖李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武帝也曾以“不欲为异”为王戎辩解。

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今人余嘉锡则认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于“名士相为护惜”,“阿私所好,非公论也。”

卿卿我我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邈若山河

王戎任尚书令的时候,有一次身穿官服,乘轻便小马车,从黄公酒垆经过,回头对后面车上的人说:“我从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垆痛饮,在竹林之下游乐,我也参预末座。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就为时事所拘。现在看到这酒垆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那么遥远。”

璞玉浑金 瑶林琼树

王戎盛赞山涛说:“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都欣赏玉和金光彩夺目的外表,而对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却不知道它们内在的高贵质地。”认为王衍“神姿高彻,就像瑶林琼树般出众。”认为裴不擅长运用自己的长处,荀勖擅长运用自己的短处,陈道宁刚劲严峻好像被长竿一样。

二王当国 羊公无德

王戎及其堂弟王衍素与征南大将军羊祜不睦。羊祜在荆州时曾欲以军法斩王戎,又谓王衍败俗伤化,故王戎、王衍兄弟衔怨,时常诋毁羊祜。时人语:“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文学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王戎为晋建威将军,灭吴之战中领一路兵马出兵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