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之邦是什么意思_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14 0
  1. 鸿雁 巾帼 社稷 桑梓 庙堂 轩辕 汗青,各指什么
  2. 桑梓青青是什么意思
  3. 桑梓是什么意思

1. 慕容白曜的那篇古文翻译

慕容白曜,是慕容元真的玄孙。

父亲慕容琚,历任官职都以廉洁清白著称,朝廷赐给爵位为高都侯。慕容琚卒于冠军将军、尚书左丞任上,朝廷追赠为安南将军、并州刺史、高都公,谥号为简。

慕容白曜年轻时曾任中书吏,由于性情敦厚正直而在东宫供职。高宗即位以后,授予他北部下大夫之职。

桑梓之邦是什么意思_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慕容白曜袭承父亲的爵位,迁任北部尚书。他在职位上,执法甚严无所偏袒,高宗对他十分宠爱。

高宗驾崩之后,慕容白曜与乙诨共同辅佐朝廷政务,迁任尚书右仆射,晋爵为南乡公,加授安南将军。 刘彧的徐州刺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同时以州城归附于朝廷,皇帝令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率领军队前往接应他们。

但刘彧的东平太守申纂屯军于无盐,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军于升城,阻拦朝廷使者。皇兴初年(467),朝廷加授慕容白曜为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上党公,屯军于石高石敖,作为各路军队的后继。

慕容白曜率军在无盐城攻击申纂,占领了东边的外城。当天夜晚申纂逃遁,慕容白曜派兵追击抓获了他,并俘获了城中男女数千口。

早先,刘彧的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同时派使者表示归附朝廷,不久刘彧派人对他们进行招安抚慰,他们又归顺刘彧。慕容白曜攻克无盐后,回军攻打升城。

肥城戍主听说魏军到来,弃城逃走,魏军缴获城中粮食三十万斛。慕容白曜到达升城之后,垣苗、麋沟二戍敌军拒守不降。

慕容白曜用一千多骑兵袭击麋沟,麋沟守敌溃败,跳入济水而死的有千余人。接着攻击垣苗,又攻破该戍,缴获粮食十余万斛,从此魏军军粮十分充足。

先前,淮阳公皮豹子等人一再进攻垣苗未能取胜,而慕容白曜却在一旬之内,连续攻占四城,军威震慑齐地。显祖对他十分赞赏,下达诏书说:“你总领大军,讨除不肯降服之敌,矛戈所向,无不摧靡,旬日之内,连拔四城,韩信白起之功,怎能有过于此?虽然升城戍将房崇吉死守不降,但其危亡已定,溃在旦夕。

应当尽力推崇威略,务必保存我军实力,不要穷兵极武,以使将士劳顿。况且讨伐罪人怜悯百姓,是国家的律令法典,应当以恩德进行招抚,以使重生的恩泽,加之于百姓。”

升城不肯投降,慕容白曜非常气愤,于是纵兵登城,杀死敌军数百人,房崇吉连夜逃遁。慕容白曜抚慰城中百姓,一个也不杀戮,百姓都很感激。

俘获了房崇吉的母亲和妻子,慕容白曜对她们也以礼相待。 刘彧派他的部将吴忄喜公率领数万人马,想要侵犯彭城。

镇南大将军尉元上表请求增兵。显祖令慕容白曜率军前往。

他到达瑕丘时,身患疾病。当时泗水忽然枯竭,船只不能前进。

吴忄喜公只得退走,慕容白曜因而滞留在瑕丘。正好房崇吉与他的堂弟房法寿窃据刘彧所属的盘阳城,用来赎回他的母亲和妻子。

慕容白曜从瑕丘派将军长孙观等人率骑兵入马耳关前往接应他们。长孙观到达盘阳,各县全部归降。

平东将军长孙陵、宁东将军尉眷率军东讨青州,慕容白曜率军从瑕丘进攻历城。慕容白曜给敌将写了一封信明申大义说:“上天抛弃刘..,祸难滋生发展,骨肉兄弟,自相诛戮,君臣上下,不再有纲纪。

徐州刺史薛安都、豫州刺史常珍奇、兖州刺史毕众敬等人深察存亡之势,幡然归附仁义。所以朝廷接纳其诚心,委任以南边的重任。

这都是眼前之所见,东西所俱闻的事。无盐戍主申纂竟敢放纵奸邪,劫夺朝廷使者,官军刚一来到,立刻束手就擒。

房崇吉固守升城,不久也就溃散。从襄阳以东,至于淮海,莫不望风披靡,服从正化。

原说东阳、历城的有识之士,上思薛安都等人的荣显,下念申纂之灭亡,能够追悔前罪,幡然悔悟。但他们执守愚迷,不能改过自新。

本人统领大军,扫定北方。渡过黄河方知十二之虚说,来到齐境则想一变之清风,踟蹰四望,依旧何其遥远。

故此事先投以书信,晓谕成败得失。见机而动,是《周易》中所称;去危就安,乃人情常理。

倘若认为细小草介是高大,不思改悔是美德,那么微子就会受到时人的憎恶,纪季就会受到世人的讥讽。我大魏功德累世,仁德无边,军威所向,无不披靡。

当然不是三吴弱兵所能抗拒的。况且事到如今,已成土崩瓦解之势。

刘彧的威势不能控制秣陵城,政令不能传达到在外的将领,又怎么能够浮江越海,赴危救急。依靠他来救援,何异于马蹄印积水中的鱼,想要到江海中去。

蝮蛇螫手就砍断手,螫足就砍断足,实在是忍受肌体之痛以救性命。如若遵奉道义而行动,并无割身之痛,而且可以保家宁宗,长守安乐。

这是明智之人所应当深思熟虑的自求多福之举。” 崔道固固守不降,慕容白曜构筑很长的土围子用来攻城。

长孙陵等人率军到达青州之后,沈文秀派使者前来请求投降。魏军进入西边外城,士兵颇有抢掠的行为,沈文秀因此而反悔,于是固城拒守。

皇兴二年(468),崔道固和兖州刺史、梁邹守将刘休宾一起自缚前来归降。慕容白曜都亲释其缚而待之以礼。

慕容白曜把崔道固、刘休宾以及他们的僚属都送到京师。后来就把这两城有民望的人迁徙到下馆,朝廷设置平齐郡,让他们居住在怀宁、归安两县。

其余的人全都作为奴婢,分别赐给朝中百官。慕容白曜虽然是军旅中的人,但他接人待物,都能做到宽和有礼。

魏军俘获房崇。

2. 慕容白曜的那篇古文翻译

慕容白曜,是慕容元真的玄孙。

父亲慕容琚,历任官职都以廉洁清白著称,朝廷赐给爵位为高都侯。慕容琚卒于冠军将军、尚书左丞任上,朝廷追赠为安南将军、并州刺史、高都公,谥号为简。

慕容白曜年轻时曾任中书吏,由于性情敦厚正直而在东宫供职。高宗即位以后,授予他北部下大夫之职。

慕容白曜袭承父亲的爵位,迁任北部尚书。他在职位上,执法甚严无所偏袒,高宗对他十分宠爱。

高宗驾崩之后,慕容白曜与乙诨共同辅佐朝廷政务,迁任尚书右仆射,晋爵为南乡公,加授安南将军。 刘彧的徐州刺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同时以州城归附于朝廷,皇帝令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率领军队前往接应他们。

但刘彧的东平太守申纂屯军于无盐,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军于升城,阻拦朝廷使者。皇兴初年(467),朝廷加授慕容白曜为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上党公,屯军于石高石敖,作为各路军队的后继。

慕容白曜率军在无盐城攻击申纂,占领了东边的外城。当天夜晚申纂逃遁,慕容白曜派兵追击抓获了他,并俘获了城中男女数千口。

早先,刘彧的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同时派使者表示归附朝廷,不久刘彧派人对他们进行招安抚慰,他们又归顺刘彧。慕容白曜攻克无盐后,回军攻打升城。

肥城戍主听说魏军到来,弃城逃走,魏军缴获城中粮食三十万斛。慕容白曜到达升城之后,垣苗、麋沟二戍敌军拒守不降。

慕容白曜用一千多骑兵袭击麋沟,麋沟守敌溃败,跳入济水而死的有千余人。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13734接着攻击垣苗,又攻破该戍,缴获粮食十余万斛,从此魏军军粮十分充足。

先前,淮阳公皮豹子等人一再进攻垣苗未能取胜,而慕容白曜却在一旬之内,连续攻占四城,军威震慑齐地。显祖对他十分赞赏,下达诏书说:“你总领大军,讨除不肯降服之敌,矛戈所向,无不摧靡,旬日之内,连拔四城,韩信白起之功,怎能有过于此?虽然升城戍将房崇吉死守不降,但其危亡已定,溃在旦夕。

应当尽力推崇威略,务必保存我军实力,不要穷兵极武,以使将士劳顿。况且讨伐罪人怜悯百姓,是国家的律令法典,应当以恩德进行招抚,以使重生的恩泽,加之于百姓。”

升城不肯投降,慕容白曜非常气愤,于是纵兵登城,杀死敌军数百人,房崇吉连夜逃遁。慕容白曜抚慰城中百姓,一个也不杀戮,百姓都很感激。

俘获了房崇吉的母亲和妻子,慕容白曜对她们也以礼相待。 刘彧派他的部将吴忄喜公率领数万人马,想要侵犯彭城。

镇南大将军尉元上表请求增兵。显祖令慕容白曜率军前往。

他到达瑕丘时,身患疾病。当时泗水忽然枯竭,船只不能前进。

吴忄喜公只得退走,慕容白曜因而滞留在瑕丘。正好房崇吉与他的堂弟房法寿窃据刘彧所属的盘阳城,用来赎回他的母亲和妻子。

慕容白曜从瑕丘派将军长孙观等人率骑兵入马耳关前往接应他们。长孙观到达盘阳,各县全部归降。

平东将军长孙陵、宁东将军尉眷率军东讨青州,慕容白曜率军从瑕丘进攻历城。慕容白曜给敌将写了一封信明申大义说:“上天抛弃刘..,祸难滋生发展,骨肉兄弟,自相诛戮,君臣上下,不再有纲纪。

徐州刺史薛安都、豫州刺史常珍奇、兖州刺史毕众敬等人深察存亡之势,幡然归附仁义。所以朝廷接纳其诚心,委任以南边的重任。

这都是眼前之所见,东西所俱闻的事。无盐戍主申纂竟敢放纵奸邪,劫夺朝廷使者,官军刚一来到,立刻束手就擒。

房崇吉固守升城,不久也就溃散。从襄阳以东,至于淮海,莫不望风披靡,服从正化。

原说东阳、历城的有识之士,上思薛安都等人的荣显,下念申纂之灭亡,能够追悔前罪,幡然悔悟。但他们执守愚迷,不能改过自新。

本人统领大军,扫定北方。渡过黄河方知十二之虚说,来到齐境则想一变之清风,踟蹰四望,依旧何其遥远。

故此事先投以书信,晓谕成败得失。见机而动,是《周易》中所称;去危就安,乃人情常理。

倘若认为细小草介是高大,不思改悔是美德,那么微子就会受到时人的憎恶,纪季就会受到世人的讥讽。我大魏功德累世,仁德无边,军威所向,无不披靡。

当然不是三吴弱兵所能抗拒的。况且事到如今,已成土崩瓦解之势。

刘彧的威势不能控制秣陵城,政令不能传达到在外的将领,又怎么能够浮江越海,赴危救急。依靠他来救援,何异于马蹄印积水中的鱼,想要到江海中去。

蝮蛇螫手就砍断手,螫足就砍断足,实在是忍受肌体之痛以救性命。如若遵奉道义而行动,并无割身之痛,而且可以保家宁宗,长守安乐。

这是明智之人所应当深思熟虑的自求多福之举。” 崔道固固守不降,慕容白曜构筑很长的土围子用来攻城。

长孙陵等人率军到达青州之后,沈文秀派使者前来请求投降。魏军进入西边外城,士兵颇有抢掠的行为,沈文秀因此而反悔,于是固城拒守。

皇兴二年(468),崔道固和兖州刺史、梁邹守将刘休宾一起自缚前来归降。慕容白曜都亲释其缚而待之以礼。

慕容白曜把崔道固、刘休宾以及他们的僚属都送到京师。后来就把这两城有民望的人迁徙到下馆,朝廷设置平齐郡,让他们居住在怀宁、归安两县。

其余的人全都作为奴婢,分别赐给朝中百官。慕容白曜虽然是军旅中的人,但他。

3. 赵云进谏文言文答案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大概意思:

益州安定以后,许多人主张把成都城内外的土地房屋分配给诸将.赵云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现在国贼祸乱汉室,切不可追求安乐,等到天下安定,诸将各回本土,安家立业.现在应该把土地房屋归还给本土人民,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征调赋税,这样既能得民心,又能满足财政军备的需要.赵云这番话很有政治远见,刘备***纳了,把土地房屋归还了益州土著士民,着手蜀汉***的建设. )

刘备要去攻打东吴时!

赵云谏言: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又言: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

大概意思:

赵云对刘备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我们先灭掉曹魏,孙吴自然就会降服.现在曹操虽死,但曹丕篡汉,应当利用人们对篡汉不满的情绪,早日出兵占据关中,控制黄河、渭水上游,讨伐凶逆.关中、关东地区主张正义的人,一定会带着粮食赶着马车来迎接王师.因此,不应把曹魏搁在一边,先和孙吴争战.战争一旦起来,一时解决不了,将造成不良的后果.”

4. 旧唐书中萧德言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萧德言是雍州长安人,是(已故)齐朝尚书、左仆射萧思话的玄孙。

原本是兰陵县人,陈朝灭亡后,(全家)迁到关中。他的祖父萧介,是梁朝的侍中、都官尚书。

他的父亲萧引,是陈朝的吏部侍郎。都在当时很有名望。

萧德言广泛地涉猎经史典籍,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喜欢写文章。贞观年间,被授予著作郎之职,兼任弘文馆学士。

萧德言晚年尤其专心于学问,从白天到夜里,毫无休息倦怠的意思。每当想打开《五经》(阅读学习,一定要整饬衣服,沐浴更衣,端坐于前才可对书而读。

妻子和子女趁空闲时问他:“(您)整天像这样,不感到辛苦吗?” 萧德言说:“尊敬先圣的言论学说,难道能怕这样(麻烦)吗!”当时高宗做晋王,下诏命萧德言讲授经业。等到(高宗)升任太子,(萧德言)仍然兼任侍读。

不久因为年老,请求退职,太宗不答应。又给他写信说:朕遍观前代之事,详览儒林之士,达到颜渊、闵子骞的才能的人,不能长寿;(达到)子游(言偃)、子夏(卜商)的德行的人,学问又有所不及。

只有您幼年及修成高尚的人品,很早就获得美誉。闭门苦读,囊括了《六经》典籍;勤苦攻读,包罗了百家学说。

自从隋朝末年社会以来,学校不再闻名,儒道学说跌至低谷,《诗》《书》典籍被扔弃。回顾古代的典籍,常常因此而伤怀。

每用伤怀。近年以来,天下无事,朕正想建立礼乐制度,偃武修文

您年龄已老,文教工作要靠谁(来做呢)!朕希望您还才德正盛,高卧即能使高尚的风气振兴,使济南的伏生,重生在今日;使“关西的孔子”杨震,依然能在当今显扬盛名。(如此)美好的声名和威望,多么美好啊!想到您已经疲惫衰老,如何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有什么可说的呢!不久赐爵封为阳县侯。

贞观十七年,被授予秘书少监之职。两宫的礼遇和赏赐非常丰厚。

贞观二十三年,多次上书请求辞职归养,得到批准。唐高宗继位,因为老师的恩情,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永徽五年,逝世于家中,享年***岁。高宗为此停止上朝,追赠太常卿。

著有文集三十卷。原文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

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

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

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德言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每欲开《五经》,必束带盥濯,危坐对之。

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德言曰:“敬先圣之言,岂惮如此!”时高宗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

寻以年老,请致仕,太宗不许。又遗之书曰:朕历观前代,详览儒林,至于颜、闵之才,不终其寿;游、夏之德,不逮其学。

惟卿幼挺珪璋,早标美誉。下帷闭户,包括《六经》;映雪聚萤,牢笼百氏。

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

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卿年齿已衰,教将何恃!所冀才德犹茂,卧振高风,使济南伏生,重在于兹日;关西孔子,故显于当今。

令问令望,何其美也!念卿疲朽,何以可言!寻赐爵封阳县侯。十七年,拜秘书少监。

两宫礼赐甚厚。二十三年,累表请致仕,许之。

高宗嗣位,以师傅恩,加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卒于家,年九十七。

高宗为之辍朝,赠太常卿。文集三十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后晋·刘昫等人编著的《旧唐书·萧德言传》,讲述了文学家萧德言的经历。《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作者简介 刘昫 (xù)(887年—946年),字耀远,五代时期政治家,涿州归义(今河北容城)人。

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明宗即位时,加兵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

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唐书》(南宋之后称为《旧唐书》)。

刘昫风度仪容优美,和他的哥哥刘暄、弟弟刘皞,都以好学闻名于燕、蓟一带。后来,刘昫的哥哥刘暄被仇家杀死,刘昫于是避难到沧州。

唐庄宗即位,拜任刘昫为太常博士,任命为翰林学士。唐明宗时,多次升迁至兵部侍郎任职。

唐明宗素来看重刘昫而喜爱他的风韵,升任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以获得这些为荣耀。

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明宗素重昫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

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昫诣中兴殿门谢,是日大祠不坐,句入谢端明殿。昫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当时以此为荣。

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 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

5. 在古诗词中,桑梓.尺素,和桂宫各指代什么

桑梓:

sāngzǐ

〖one'snativeplace〗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尺素:

chǐsù

〖note;letter〗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函绵邈于尺素。——陆机《文赋》

桂宫:

指月亮

6. 文言文赵云进谏的翻译

朋友,看看是不是这个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译文:

孙权偷袭荆州,刘备大怒,要讨伐孙权。赵云进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只要先灭了魏国,吴国自然会投降。现在曹操虽然已死,但他的儿子曹丕还篡着王位,把持着国家,我们应该顺应民心,尽早谋取关中(长安周围地区),屯兵于黄河、渭水的上游讨伐那些乱臣贼子,关东地区(虎牢关以东的地区,三国时主要指京都洛阳、中原以及北方四州)的忠义之士一定会带着粮食骑着马赶来迎接朝廷的军队。不应该放着魏国不管,先和吴国交战,战争一旦打响,就会旷日持久了。”刘备不听,于是发兵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7. 古文中桑梓是什么意思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

——《儒林外史》 《诗·小雅·小弁》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的感伤之句。

桑梓——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

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8. 王开岭的《人生树下》阅读答案

人生树下

作者:王开岭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1.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2. 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鸿雁 巾帼 社稷 桑梓 庙堂 轩辕 汗青,各指什么

有关桑梓为什么指代故乡的内容如下:

在我国古代,桑树、梓树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它的果实桑葚可以食用和用于酿酒,而它的树干和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皮可以用来造纸,叶、果、枝、根、皮都可以入药;

其次是东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南巡,覩旧里焉”。“怀桑梓焉”,就是怀念家乡、故乡。这是诗歌辞赋中第一次把“桑梓”与家乡、故乡直接挂勾。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把“桑梓”喻为故乡或家乡的时间,应从东汉时期开始。

最早描写“桑梓”的诗是《诗经·小雅·小牟》:“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唤起恭敬之心。这是文学作品中第一次把“桑梓”与对父母的怀念联系在一起。

在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所以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久而久之,“桑梓”就成了故乡、家乡的代名词桑树和梓树是和古代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木。

可见,在人们的生活中,桑树的作用和好处是很多的。梓树的嫩叶可以直接食用,皮是一种中药(即梓白皮),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上好材料。梓树还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会常常被作为木炭的好用材。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人经常会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人们对先辈们所栽植的这些桑树和梓树,也往往会心中怀有敬意

即使是出门在外,身处客乡异地,也会在心目中,把它们当作是生养自己的故乡的形象、标志和象征。

久而久之,大家就把“桑梓”用来指代自己的家乡了。

桑梓青青是什么意思

鸿雁 是通信的意思 有鸿雁传书

巾帼 是指女子

须眉 是指男子 有“巾帼不让须眉” 即女子不比男子逊色

社稷 代表国家 有"江山社稷"

桑梓 代表家乡 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闾左 秦代指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因为居于里门之左,才有这个称呼。

庙堂 代表做官 范仲俺的《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轩辕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 ,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

汗青 是史册的意思

一个一个字打出来的,不足之处难免,包涵啊

桑梓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桑梓是什么意思 桑梓

开放分类: 典故、字典

sāng zǐ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诗?小雅?小牟》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的感伤之句。

桑梓――户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问题二:青青校树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啊 这是出自一首老歌《毕业歌》的歌词(但不是聂耳的那首《毕业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校园里的绿树,其实在歌词里起的是“起兴”的作用――用景物描写引出后面的叙事和抒情。

在历史上,这首歌原是日本维新时期的校园歌曲,也是日本音乐教材里的曲目,可以用于在毕业典礼上演唱,又名《崇仰尊敬》(《仰げば尊し》),其曲调据传改编自苏格兰民歌。后来被中国人填配了中文歌词(填词者不详),目前在我国台湾省某些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仍然会被演唱。歌词共三段,并有一种特殊的演唱顺序可供选用,即先由毕业生们唱第一段,再由其他年级学生们接唱第二段,最后全体学生合唱第三段。

歌词如下:

青青校树 萋萋庭草

欣沾化雨如膏

笔砚相亲 晨昏欢笑

奈何离别今朝

世路多歧 人海辽阔

扬帆待发清晓

诲我谆谆 南针在抱

仰瞻师道山高

青青校树 灼灼庭花

记取囊萤窗下

琢磨几载 羡君玉就

而今光彩焕发

鹏程万里 才高志大

伫看负起中华

听唱离歌 难舍旧雨

何年重遇天涯

青青校树 烈烈朝阳

宗邦桑梓重光

海陆天空 到处开放

男儿志在四方

民主共和 自由平等

任凭农工兵商

去去建树 前行后继

提携同上康庄

问题三:芷和梓分别是什么意思 1、(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2、 同本义 [Chinese catalpa]。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梓,楸也。――《说文》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风?定之方中》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3、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梓树4、制作木器的人 [woodworker]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5、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梓师(古代梓人之长);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6、雕刻印书的木版 [printing blocks]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有功德也。―― 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7、又如:梓人(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书将印行)8、 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 [native place] 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9、 如:梓里(故乡);梓乡(故乡)10、姓〈动〉1、刻板,付印 [print]故归梓删去。――宋应星《天工开物序》2、又其友涂伯聚为之梓行。3、又如:付梓(付印) 形声。字从艹,从止,止亦声。“止”意为“停步”。“艹”本指草本植物,这里指香草。“艹”与“止”联合起来表示“香味令人止步的草”。本义:香味令人止步的草。特指: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同本义。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又如:芷若(香草名。即白芷与杜若)

问题四:你的手机是什么牌子的。翻译成日语怎么说 贵方の携〉缁挨悉嗓违啸螗嗓扦工

问题五:游子恋旧禅是什么意思? 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水1.所谓***,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诗中江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中河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夏: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

问题六:求大量作文的指代词,意象词。像桑梓代指家乡,橄榄枝代表和平等等的词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

问题七:笔砚相亲什么意思 笔砚相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书信文字、作诗答对,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一般是指

经常会面,长相、身材,都一目了然。只是内心世界还不太了解,就靠文字沟通了。

问题八:"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是什么意思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2] 。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3] 。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4] 。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5] 。

此时晴烟最深处 [6] ,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 [7] 。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8] 。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9] 。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10] 。

注解:

? 黄鹂:即黄莺,亦名仓庚、搏黍、黄鸟,羽毛**,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鸣声悦耳。

? 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杜宇、鹈_ ,初夏时啼声昼夜不断,其声凄楚。

? 一声梦断:言黄鹂的一声鸣叫把梦惊醒。楚江曲:指永州湘江之滨。故园:指长安。春意生:春天欣向荣的景象。

? 无山河:谓秦中平原没有高山大河。际天:连天,一望无际。青波:指麦浪。

? 王畿( j ī基):京郊,古称靠近京城的周围。优本:优待农民。务闲:指农忙过后稍稍清闲的候。饶经过:颇有情谊的频繁来往。

? 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 昆明: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据《汉书?武帝纪》,武帝为习水战,于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围四十里。细柳:地名,即细柳聚,又称柳市,在昆明池之南。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 zh ǔ驻):飞举。宋之问《度大庾岭》诗:“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 伧( c á ng 仓):韩醇注:“楚人别种。”不思还:不想还乡。

? 乡禽:指在家乡常能见到的子规、黄鹂。生心:产生思念之心。桑梓:家乡。《诗经?小弁》:“桑与梓,必恭敬止。”朱《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用。”后以桑梓为家乡的代称。

? 闭声:停止鸣叫。回翅:张开翅膀往回飞。务速:一定要快。西林:柳宗元在长安城西有祖遗田产,有果树数百株,西林指此。椹( sh è n 臻):同“葚”,桑树结的果实,成熟后色紫,故日紫椹。行:即将。

今译 :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

不料忽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

熟悉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

满眼显现出故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

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

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

乡邻们在农忙过后、酒酿成熟频繁来往。

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

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

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

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

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

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停止鸣叫调转翅膀快快往回飞吧,

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赏析:

本诗是柳宗元抒发离乡之愁、贬谪之苦的代表作。诗人因闻黄鹂鸣叫,引起乡思,反映久遭贬谪的抑郁和渴望还乡的心情。诗人谪居永州已经十个年头,度日如年,曾作《囚山赋》说:“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这种囚徒生活,使诗人深感抑郁与悲苦,然而朝廷有明令:“王叔文之党坐谪官员,凡十年不量移。执政而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十年将到,诗人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本诗就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子规”就是杜鹃,又称之为“杜魄”,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变,日夜悲啼,叫声似“不得归去”,直叫得眼睛出血,是历来诗文中悲苦的象征。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诗说:“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

问题九:“欣沾化雨如膏”,“南针在抱”什么意思? 南针即指南针,是指谆谆教导大有补益,譬喻师恩如山,表示师恩的作用.

欣沾点化的春雨,像膏一样,抚慰我们的心田.

宗邦指国家,桑梓指故园\家乡,重光是指沐浴光辉.

希望你快乐!

桑梓的意思是:比喻故乡。

词语解释: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例: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例颤念巧:高大造福桑梓。

例: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引证解释:

东汉以来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南巡,覩旧里茄键焉。”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中国者,先王之桑梓也。”

唐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

沈从文《王谢子弟》:“七爷回信表示农会当然愿意服务,因为一面是为桑梓服务,一面且与素志相合。”

国语词典:

桑树和梓树。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以养蚕,种梓树以制作器具。

语本《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借指故乡家园。

《文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

唐.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也作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