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抱琵琶什么意思_另抱琵琶别嫁郎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5-31 0
  1. 犹抱琵琶半遮面什么意思
  2. 别出什么成语?
  3.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怎么理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
  4.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是什么?

琵琶的词语解释是: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

抱琵琶的词语解释是: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结构是:抱(左右结构)琵(上下结构)琶(上下结构)。注音是:ㄅㄠ_ㄆ一_ㄆㄚ_。拼音是:bàopípá。

抱琵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别抱琵琶什么意思_另抱琵琶别嫁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引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清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诗曰:‘含_忆昔侍尊前,丽服明妆似水仙。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问当年。不抱琵琶过别船,芳心与石一般坚。’”

二、网络解释

抱琵琶抱琵琶(bàopípá)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经典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关于抱琵琶的诗词

《春怨·独抱琵琶西向秦》《赛神曲·男抱琵琶女作舞》

关于抱琵琶的诗句

无绪抱琵琶更别抱琵琶归来醉抱琵琶睡

关于抱琵琶的成语

别抱琵琶抱柱之信抱薪救火铁绰铜琶铁板铜琶琵琶胡语琵琶别弄吞纸抱犬抱火卧薪抱诚守真

关于抱琵琶的词语

吞纸抱犬铁绰铜琶抱诚守真抱火卧薪抱不平铁板铜琶抱薪救火抱柱之信抱佛脚

关于抱琵琶的造句

1、抱琵琶声声弹咫尺却隔天涯,空回首一场盛世繁华如昙花,红朱砂卓风华倾城颜吟蒹葭,桃花尽转身寂寞的喧哗,杀为你杀为你夺天下,颠覆天下我亦无怨生死中挣扎。诗。

2、原则同意,中国官场这个司空见惯的官腔,充满着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暧昧,充斥着犹抱琵琶、犹为未晚的弹性。

3、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因以书刊号出版,对外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

4、人体摄影佳作多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作!

5、有些东西来得越姗姗来迟。也许越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烽火戏诸侯。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抱琵琶的详细信息

犹抱琵琶半遮面什么意思

据郑处诲《明皇杂录》(成书于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记载:“有中官白秀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献。其槽以逻逤檀为之,温润如玉,光辉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贵妃每抱是琵琶奏于梨园,音律凄清,飘如云外。”唐郑嵎(约公元859年前后在世)《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句下自注:“(杨)贵妃妙弹琵琶,其乐器闻于人间者,有逻逤檀为槽、龙香柏为拨者。”成书较《明皇杂录》更早的胡璩的《谭宾录》、后来宋代的《杨太真外传》和《文献统考》也有近似记载。

杨贵妃会弹琵琶这一点应无疑义,且弹得可能还相当不错。其专用的琵琶产自蜀地,以西蜀的逻逤檀木为背板,龙香柏木为拨子(右手所执,用来拨弦的工具),有双凤纹样的装饰,相当名贵。

别出什么成语?

犹抱琵笆半遮面的意思是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此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名句,原是写琵琶女出来时的忸怩作态。

后来常常用作形容女子的娇羞,引申为表态不明确,遮遮盖盖,怕暴露。

犹抱琵琶半遮面”往往来形容一个女孩子的娇羞,也可以指一个事物看不清楚,不知道它的走向。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怎么理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

问题一:别出什么?成语 别出心裁,别出成别,别出心材

问题二:带别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别有心肝指另有打算

别抱琵琶别:另外。指移情他人或改嫁

别出新意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风淮雨别:指“列”的误写;淮:指“*”的误写。用讹字以求新异

别具慧眼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别来无恙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别树一帜别:另外;树:建立;帜:旗帜。比喻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无二致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别有心肠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爱别离苦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临别赠言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临别赠语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男女有别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

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

霸王别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别鹤孤鸾别:离别;鸾:凤凰一类的鸟。离别的鹤,孤单的鸾。比喻远离的夫妻。

别具肺肠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别具一格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

别开生面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别有洞天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别有肺肠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别有风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别有风味风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为事物的特色。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别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有用心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分别部居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分类排列。

分门别类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类: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

分门别户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酒有别肠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离鸾别凤比喻夫妻离散。

离情别绪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千差万别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生离死别分离好象和死者永别一样。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天壤之别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霄壤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

问题三:别有什么什么的成语 别有天地

问题四:别中有而的成语 不告而别

bùgàoérbié

成语解释 没有告别就离开。指偷偷溜走。

常用程度 常用

感 *** 彩 中性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产生年代 现代

典故出处 海岩《死于青春》:“和你,和我们这个家,和这些庸俗寡淡的人生,不告而别,奔我日夜思念的这个地方来了!”

近 义 词溜之乎也

问题五:别出心什么的成语 别出心裁 发 音bié ch xīn cái 释 义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问题六:有什么()离()别的成语吗? 中华成语大词典

生离死别

拼音:shēng lí sǐ bié

解释:分离好像和死者永别一样。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出处:汉?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

示例:他们已有那样的情感,又遇着那些~的事。 闻一多《冬夜评论》

近义词:生死永别、悲欢离合、生别死离

反义词:破镜重圆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表现对分别的悲伤

英文:part never to meet again

日文:生き别 (わか)れと死に别れ

法文:se séparer pour jamais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梁武帝接纳西魏降将侯景,被侯景攻陷京城,侯景想把京城的人连同梁武帝活活饿死。文人徐陵的父亲也在川内。徐陵非常着急,就给仆射杨遵彦写信,希望能放他父亲出来,他在信中把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的悲切伤痛刻画得淋漓尽致

问题七:新什么别什么有什么四字词语 新闻联播,别有用心,有说有笑

问题八:别出风***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别出风***”不是成语 ,含“风***”的成语只有一个:

想望风***

xiǎng wàng fēng cǎi

解释想望:仰慕。风***:风度神***。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出处《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闻其风***。”

结构动宾式成语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想望丰***

例句李泌为相,举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未至京师,人皆~。(唐?韩愈《顺宗实录》卷四)

问题九:与别出心裁相近的成语 另具匠心、独具匠心、独出心裁、别开生面、独出机杼、别出机杼、自出机杼、匠心独运、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是什么?

犹抱琵琶半遮面意思: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名句。原是描述琵琶女出来时的忸怩作态,后常常用来形容女子娇羞可爱的一面,更深层次又引申为态度不明确,遮遮盖盖,怕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并序)全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并序)全文翻译:

元和十年,我贬官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到湓浦口送一位客人,夜里听见船上有弹琵琶的,听琵琶音调,铮铮然有京城曲调的韵味。问弹琵琶的人,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向穆、曹二位***学过琵琶,年长色衰,嫁给了一个商人。我命令手下人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弹完后,她面容忧伤。她述说了自己年轻时的欢乐生活,又说如今漂泊沦落,悲愁苦楚,四处飘流。我出京做官二年,心气和平,舒适安逸,受她这番话的触动,这天晚上才感觉到了贬官的滋。于是写了这首七言长诗,吟咏给她听,赠送给她。全诗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琵琶行》。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送朋友到浔阳江边,枫叶,芦花,在秋风中索索响个没完。

我和朋友下马登上了即将远行的舟船,举杯饮酒,可叹身旁没有歌妓弄管拨弦。

酒喝醉了,仍没有乐趣,分别时这样凄惨,只见那初升的月亮沉浸在茫茫的江水里边。

忽然,江面上传来了阵阵琵琶声响,我听得忘记归返,我的朋友也无心开船。

我俩探寻琵琶声何处而来,低声问是谁奏弹,琵琶声停了,可是弹者想说却迟迟没有答言。

我俩急忙把船划过去邀请弹琵琶的相见,斟满了酒,拨亮了灯,重新摆开了酒宴。

千呼万唤,琵琶女这才羞怯怯走了过来,怀中抱着琵琶,还遮住了她半个脸面。

她转动旋轴,轻轻地试弹了三两声,还没有成什么曲调,便流露出无限的深情。

她用掩按抑遏的指法奏出了低沉忧郁的声调,声声哀怨幽思,好象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幸。

她落落大方,挥洒自如,连续不断地弹奏,仿佛要道出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无限苦痛。

她轻轻地叩弦,慢慢地操弦,娴熟地抹、挑,先弹名曲《霓裳羽衣曲》,再弹舞曲《六幺》。

大弦嘈嘈,声音沉重舒长如阵阵急雨,小弦切切,声音急促细碎如声声私语。

嘈嘈切切,是她把大弦小弦交错地拨弹,声音圆转清脆,就象大小珠子落在玉盘。

音调轻快流畅,象黄莺在花丛中啼叫,忽而变得沉痛遏塞,象冰下滞涩不畅的小泉。

音调越来越低沉,丝弦好象凝结、断绝,四周冷冷静静,一切声音都暂时停歇。

琵琶女又涌出了一片隐藏在心内的怨恨幽情,这时候,虽然没有声响,但却胜过了有声。

忽然繁弦急奏,发出清脆雄壮的声响,象银瓶破裂,水浆溅射,象铁骑奔突,刀枪齐鸣。

曲子完了,用拨子在琵琶槽心猛然一划,四弦齐响,象撕裂丝绸一样尖锐、清厉。

周围大小船上的人悄然无声,全听得如痴如醉,只有江面上那一轮秋月格外明净、洁白。

琵琶女满腹心事,欲言又止,将拨子插在弦中,整整衣裳,站起来收敛了脸上激动的表情。

她说,我本是京城里的一位歌女,家住在长安曲江附近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教坊第一部里就有我的名。

一曲弹罢,常常使琵琶***赞赏佩服,打扮起来,总免不了美女的嫉妒。

王孙公子,争先恐后给我赠送财物礼品,一支曲子,赢得的红绡多得不知其数。

镶金玉的发篦,常因为唱歌打拍子而敲碎,红色罗裙,常为宴饮调笑泼翻了酒而被沾污。

一年又一年,时光在欢笑中悄悄流逝,美好的年华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消渡。

后来,弟弟从了军,姐姐不幸死去,时光流逝,一天天我年老色衰不如当初。

从此,门前冷落,王孙公子很少来,年老了,无可奈何就嫁作了商人妇。

商人爱钱如命,哪知夫妻离别之苦,上个月,就到浮梁那个地方买茶去。

他走了,撇下我孤孤单单守着空船头,只有那明月罩船身,冷冰冰江水伴忧愁。

深夜里,忽然梦见当年的风流事,梦中哭啼,泪洗脂粉纵横流。

听她弹琵琶,就使我叹息不已, 听她讲了她的身世,更使我感慨万分。

我和她同是流落在天涯的异乡人,偶然相逢,便可倾谈心事,又何必早已相识。

我从去年便离开了长安帝京,降官抱病住在这浔阳古城。

浔阳地方偏僻,没有音乐欣赏,一年到头我没听到管弦之声。

我的住宅挨着湓江,地面潮湿,房屋周围芦苇苦竹遍地丛生。

要问在那里朝朝暮暮听到的是什么?只有那啼血杜鹃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鸣。

每当春江花朝、秋江月夜的佳晨良宵,我常常取出酒来,自斟自饮杯不停。

时而也传来了山歌和牧笛的声音,但杂乱而繁碎,难以入耳不堪听。

今夜听到你弹奏的琵琶乐曲,我如同听了仙乐,耳朵顿时变得亮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再给我弹奏一曲,我为你按照曲调写首歌词《琵琶行》。

她听了我的话深受感动,站了好久没言语,坐回原处,上紧丝弦,旋律变得更繁急。

情调凄凉悲伤,与刚才奏过的迥然不同,周围所有的人听后都伤心得捂着脸哭泣。

若问这中间数谁流下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啊,泪水把青衫全都沾湿。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赏析

情节曲折

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声进入了***,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以情动人

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全诗使用的典故很少,语言精练明畅。诗人逝世不久,唐宣宗李忱写诗吊念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作者简介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会昌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

犹抱琵笆半遮面的意思是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此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名句,原是写琵琶女出来时的忸怩作态。

后来常常用作形容女子的娇羞,引申为表态不明确,遮遮盖盖,怕暴露。

犹抱琵琶半遮面”往往来形容一个女孩子的娇羞,也可以指一个事物看不清楚,不知道它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