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引类,真理古诗人之风_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古诗都有哪几首?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13 0
  1.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古诗大全
  2. 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古诗句
  3. 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4. 用托物言志的诗句有哪些
  5. 关于拖物言志的诗句(托物言志诗10首)
  6. 有哪些托物言志的古诗,那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和志向?

1. 托物言志的诗句关于云

托物言志的诗句关于云 1.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

1、《青松》

托物引类,真理古诗人之风_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古诗都有哪几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关于托物言志的诗或句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虞世南《咏蝉》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贺《南国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感遇?江南有丹橘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3.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

1.《山行》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爱莲说》宋朝·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3.《江城子·密州出猎》宋朝·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4.《石灰吟》明朝·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卜算子·咏梅》近现代·***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琵琶行》唐朝·白居易(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7.《早梅》唐朝·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8.《早梅》唐朝·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9.《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0.《卜算子·咏梅》宋朝·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1.《白梅》元朝·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2.《感遇·其一》唐朝·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13.《少年行》唐朝·李白少年行其一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少年行其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

1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朝·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5.《菩萨蛮·黄鹤楼》近现代·***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16.《金错刀行》宋朝·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7.《天香·龙涎香》宋朝·王沂孙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铅水。

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

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

18.《武夷山中》宋朝·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19.《咏风》唐朝·王勃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2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朝·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4.表达托物言志的诗句

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 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诗中流露出的凛然正气和豪迈情怀,不知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后人为真理和正义事业奋斗不息。

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5.描写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原发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

6.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百花”是喻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思想深刻,想象奇特、设喻新颖、辞***壮丽、意境阔大。

画菊

南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独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持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相对应的“百花”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

7.有关托物言志的诗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古诗大全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律诗韵类:ingㄧㄥ英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aoㄠ熬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名言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 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评 析: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青溪

作者:王维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iㄧ衣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 释:

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评 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题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

焉知天外无惊雷?

囊括涯内群魔乱,

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

十万义士遥相随。

长驱直入九万里,

枪林弹雨夺金魁。

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古诗句

1.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古诗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古诗 1.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

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

2.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的诗1、《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2、《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3、《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6、《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7、《沁园春·雪》现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8、《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9、《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10、《莲》唐·唐彦谦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11、《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12、《精卫》清·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13、《秋夜望单飞雁》北周·庚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3. 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 有哪些托物言志的古诗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蝉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律诗韵类:ingㄧㄥ英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aoㄠ熬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言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 释: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2、钟:赋予、集中.3、决:裂开.4、凌:跃上.评 析: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青溪 作者:王维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iㄧ衣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注 释:1、逐:循、沿.2、趣:同“趋”.3、澹:安静.评 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题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焉知天外无惊雷?囊括涯内群魔乱,难忍鼠辈称强贼.冲天一怒寒星落,十万义士遥相随.长驱直入九万里,枪林弹雨夺金魁.。

5. 描写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原发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

6. 托物言志诗10首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明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但留清气满乾坤。

咏水 唐 骆宾王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在狱咏蝉 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巴南舟中夜市 唐 岑参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

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孤舟万里外,秋月不堪论。

早梅 唐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望梅花 唐 和凝

春草全无消息,

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拆,

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

吹入谁家横笛?

早梅 唐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马诗(二十三首选二,唐李贺)

1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2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1. 关于借物喻人的古诗句

关于借物喻人的古诗句 1.借物喻人的古诗有哪些

1、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2、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元代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4、唐代骆宾王的《咏蝉 /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5、唐代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2.借物喻人的诗

借物喻人的诗句: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燮2.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4.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蝉》 (唐)李商隐5.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蝉》 虞世南6.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薛网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己亥杂诗》龚自珍8.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9.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 陈毅10.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1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12.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云》 来鹄13.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王冕。

3.借物喻人的诗句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墨梅复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制,

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百高洁,待到雪化时。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

(唐)来鹄《云》

千形万度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4.借物喻人的古诗

唐诗鉴赏辞典-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这是一首寓言诗,大约是唐玄宗***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执政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写。诗中以孤鸿自喻,以双翠鸟喻其政敌李林甫、牛仙客,说明一种哲理,同时也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二年后诗人就去世了,这首诗该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诗一开始就将孤鸿与大海对比。

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这已经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是何等的渺小了。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处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

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突然一折,为下文开出局面。

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何至见到区区城墙外的护城河水,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由于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而且,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侧见”两字显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

他们窃据高位,就象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难道就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这两句,诗人***托孤鸿的嘴,以温厚的口气,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

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的外露,就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

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成,使读者不觉其用典,即便不知原典,也无妨于对诗句的欣赏。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

然则,孤鸿自己将***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渴想猎取它,可是又将从何处去猎取它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干净,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可见诗人行文的缜密。

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用“冥冥”两字来对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

这首诗劲炼质朴,寄托遥深。它借物喻人,而处处意存双关,分不出物和人来,而且语含说理和劝诫,颇得诗人敦厚之旨。

5.借物喻人的诗句有哪些

1、《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抄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袭

2、《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bai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du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zhi流清气满乾坤。

5、《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dao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借物喻人的诗有哪些

1、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蝉》 (唐)李商隐2、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蝉》 虞世南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 陈毅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6、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郑思肖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8、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云》 来鹄9、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10、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薛网1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王冕1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1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郑燮。

7.借物喻人:诗句

周敦颐 《爱莲说》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花自喻)陆 游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以梅花自喻)骆宾王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蝉自喻)于谦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自喻)王冕 《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郑板桥 (郑燮)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以竹自喻)罗隐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以蜜蜂自喻)郑思肖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以菊花自喻)薛网 《兰花》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以兰自喻清高)若草则为兰,若木则为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以兰 松 喻人)。

8.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

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月夜亿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zhidao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墨梅图题诗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用托物言志的诗句有哪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体裁:词

春草全无消息,

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拆,

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

吹入谁家横笛?

忆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五绝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注释

注释: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古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争攀折,将归插镜台。①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绝 类别:静物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又题作:不第后赋菊

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因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一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充满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三、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叹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注释

檐前:又作庭前

题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绝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

注释: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关于拖物言志的诗句(托物言志诗10首)

托物言志的诗句大全

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宋)王安石《北陂杏花》

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菊花》

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6、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7、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宋)王禹偁《官舍竹》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11、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唐)郑谷《菊》

1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托物言志的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单飞雁》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4、《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5、《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托物抒情的诗歌,求各位大神来帮帮忙啊,不少于八句,急啊,今天下午就要交,谢谢

1、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

2、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南朝.宋]《赠傅都曹别》

3、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唐]王勃《咏风》

4、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之二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8、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唐]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帐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有哪些托物言志的古诗,那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和志向?

1.托物言志诗10首

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复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郑思肖制《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bai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du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zhi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dao。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求托物言志的古诗词10首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早梅

3.托物言志的古诗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

托物言志的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单飞雁》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纳,谢谢!

4.描写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原发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

5.托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独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持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相对应的“百花”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

诗三四两句化用朱淑贞“宁可抱头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的诗句,精心刻画了菊花宁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绝好地体现其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这里的“北风”一语双关,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的北风,实际上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他们虽凭借强大的武力灭亡了南宋,但去无法征服像诗人这样的孤臣义士。诗人以咏菊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如黄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百花”自然是喻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诗的三、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的壮丽、意境的阔大,都可谓前无古人。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因此这首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有“奇”的特点,使人于诗作中读出抒情诗人的高大形象,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6.关于咏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板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7.关于托物言志的诗或句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虞世南《咏蝉》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贺《南国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感遇?江南有丹橘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8.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

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

1、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青松被赋予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的品知格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梅花被赋予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郑燮

竹子被赋予不畏道磨难,坚韧不拔的品格

4、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于谦

石灰被赋予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品格和清白正直回的崇高高志向

5、宁可容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郑思肖

菊花被赋予不屈不移,至死不渝的品格和忠于答国家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