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搜博***三国志,旁搜博***三国志战棋版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5-31 0
  1. 为什么《三国志》分成《魏书》、《蜀书》、《吴书》三大卷?
  2. 四字成语边字结尾
  3. 三国志是真的吗?
  4. 描写人看书认真的词语有成语有哪些
  5. 文言文《三国志.魏书二十一》有删节题目和答案
  6. 《三国志》中对曹操的真实描写
  7. 三国志集解的内容简介

含有“博”字的成语

博览群书、博***众长、博古通今、博大精深、博闻强记、博学多才、博文约礼、博弈犹贤、博士买驴、博***众议、博学多闻、博施济众、博而不精、博学洽闻、博而寡要、博览古今、博通经籍、博闻多识、博闻辩言、博览五车等。

博***众议 bó cǎi zhòng yì

旁搜博采三国志,旁搜博采三国志战棋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解释:广泛***纳群众的建议。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为什么《三国志》分成《魏书》、《蜀书》、《吴书》三大卷?

裴松之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录大夫,父裴圭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将军,时年20岁。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其舅父豫州刺史庾楷联合兖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兵败,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荐裴松之担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虑风险过大,迟迟不肯动身。不久,军阀火并,庾楷死于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

义熙初,裴松之先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县县令等职,后升调回朝廷,改任尚书祠部郎。

义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刘裕(即宋武帝)率军北伐。裴松之时任司州主簿随军北行。刘裕十分赏识裴松之,赞他有“庙廊之才”,将他转任治中从事史。晋军占洛阳后,刘裕委任之为封国世子洗马。裴松之成为刘裕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东晋时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作补注。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臣前被诏,使***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据沈家本统计,注中引书“经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由此许多《三国志》中失载的历史事实得以保存。裴注中也有运用传统注释方法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盖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亦颇为例不纯。”侯康说:“至于笺注名物,训释文义,裴注间而有之而不详,盖非其宗旨所存。” 杨翼骧先生在《裴松之》一文中将这部分裴注归纳为字音、文义、校勘、名物、地理、典故若干类。他认为:“作注的目的主要是增广事实,而这一类的批注不过是附带的工作”。他注《三国志》的重点是补阙和纠谬。正如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所说:“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忘;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裴注的最大特点,就是广***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我们在读《三国志》时,一定要把裴松之的注文当作正文来读。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裴松之注《三国志》的评价:“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其中往往嗜奇***,颇伤芜杂。()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於陈寿本书焉。”这个归纳是准确的。但又说:“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这话毫无证据,只能认为撰提要者的臆测之辞罢了。裴注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

针对当时史书“疏略寡要”、“时有脱漏”的问题,裴氏将补阙列为第一项,主要补记重要***与人物。如曹操推行屯田一事,陈寿仅在《武帝纪》和《任峻传》中用50几个字略作记载,仅仅说明了“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而曹操在这一重大决策上有何认识与领导,推行中有何艰辛,推行后有何成效,陈寿则未作评叙。裴注以180字的篇幅阐明了以上问题,将屯田一事作为曹魏定国的重大国策看待,在掌握史事要领这一层面上,裴氏显然高一筹。又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一事,反映了蜀汉以“攻心为上”的和戎政策,又是进行北伐前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陈寿一笔带过,而斐氏补充200多字,其识见亦在陈寿之上。王弼开魏晋玄学之先声,陈寿仅以23字记之。裴氏引何邵《王弼传》补其生平与学说,引孙盛《魏氏春秋》反映时人的评断,引《博物志》介绍家世,为我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马钧其人其事,在《方技传》中了无涉及。裴氏以1200多字补充其生平与重***明创造,有关指南车、翻车、连弩、发石车以及织绫机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生产水平,填补了科技史研究的空白。与重大***与人物有关的重要文献亦是补阙的内容,如曹操的《明志令》、《举贤无拘品行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李密的《陈情表》等,亦由裴注得以传世。

所谓备异与惩妄,是针对同说一事,而各书记载却“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之情况而言的。“并皆抄内、以备异闻”为备异,依本志或引证它书做“随违矫正”工作,为惩妄。二者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如刘备三顾茅一事,《诸葛亮传》所记情节已人所共知,但魏人鱼豢《魏略》和西晋司马彪《***春秋》所记则不同,认为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裴氏将两书记载均抄录于注中,可为备异;又对其说加以辨析,引《出师表》所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段,说明“非亮先诣备”这一结论,可谓惩妄。这种备异,惩妄,往往以寿书作为对比对象,再扩及到对其他史书的品评和总结。如在《魏书·文昭甄皇后传注》中,录有王沉《魏书》褒美甄后的记载,与寿书截然不同。裴氏依据《春秋》之义,认定《魏书》“崇饰虚文”,并说“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从而断定“陈氏删落,良有以也”。对陈寿失误而他书正确处,亦作明确判断。如《吴书·楼玄传注》引虞博《江表传》所载楼玄***事,裴氏径直判断为“《江表传》所言,于理为长”。《吴书·诸葛恪传注》引胡冲《吴历》所载,裴氏判断为“《吴历》为长”。

这种评断,在论辨一条中有更多体现。论辨包括评史事与评史书两个方面,评史事者随处可见,是史家主体认识的直接表达,因与本论题关系不大,故略而不论,评论史书,则有总结同期史著优劣的史学批评的意义,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之一。裴氏对《三国志》一书的评论,既有在上表中的全面评价,又有散见于各注中的肯定或批评,是较为全面的;对同期其他史书,则多取零金碎玉式的评点,概括来看,这些评论大致可分为体例安排、叙事描写两个方面。

我国史书体例自《春秋》、《史记》后,编年、纪传两体渐趋成熟,尽管仍存在二体优劣的争论,但其体式已较固定,无需多言了。裴氏较关注的是对现有体例,尤其是做为正史的纪传体的规范化问题。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专传、合传较好掌握,而类传如何划分,则颇不一致。裴氏主张取“事类相从”的原则,他说:“臣松之以为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则余无所附,故前史合之,盖其宜也。”肯定了司马迁首创“事类相从”的合理性,然后批评陈寿将非为一类的人放在一传中,有失体例。如贾诩之俦,实属“算无遗略、经权达变”的奇士,应放在善作筹划的程昱、郭嘉等人的类传中,但却放在了德智两全有王佐之风的二荀(荀彧荀攸)之列,裴氏以之“失其类”,“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本质的异同,应是区分类传的第一要义。其次,行事相类亦为重要原则。如鱼豢《魏略·勇侠传》不计人物生年而按人物行事将汉末孙宾硕四人编入魏,是依据“其人接魏,事义相类”的原则处理的。对此,如果说鱼豢还仅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的话,那么,裴氏提出“事义相类”的原则,便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认识了。由实践升华为理论,再指实践,正是裴注史学意义在编纂学上的体现。

在叙事描写上,强调通顺合理,反对“语之不通”。注意容貌状写,如对荀彧之外貌,以陈寿不称述为遗憾,特引《典略》、《平原祢稀传》补充之,既反映了魏晋著文讲究人物容止风藻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了中国史学讲究形象描写的特色,还体现了裴氏对历史文学的审美要求,即生动形象的描写可使史著更具魅力,这一点同样具有史学意义。

晁公武首先涉及裴注的字数:“(裴注)博***群说,分入书中,其多过本书数倍。”(《郡斋读书志》卷二)在清代武英殿刻本《三国志》中,李龙官等在校刊识语中更为具体地指出“裴松之注更三倍于正文”。20世纪70年代初,黄大受据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的殿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三国志及裴注字数统计表》,载《三国志选注》,台北中正书局,1***2年版卷首。转引自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王廷洽根据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统计出《三国志》为366,657字,裴注为320,799字(《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3期)。吴金华据百衲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68,039字,裴注为322,171字(《三国志校诂?附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崔曙庭根据金陵活字本统计,《三国志》为367,327宇,裴注为320,805字(《〈三国志〉本文确实多于裴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如果以上述统计最少的《三国志》与统计最多的裴注字数比较,《三国志》也比裴注多38,014字,即便裴注中尚有佚文或混入正文,也不可能达到数倍于本书的文字。张子侠则认为:“《三国志》的版本和流传的经过极为复杂,既有文字脱漏问题,也有注文混入正文的现象,因而正文与注文孰多孰少不能轻下结论。”(《〈三国志〉裴注研究三题》,《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明以前人若王通、刘知几都讥其繁芜,叶适至认为“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文献通考一九一)。清代学者虽然推崇裴注,但也有人指责他有的应注而不注,有的不应注而注,引书有改字等等(见赵翼陔余业考六、四库提要四五及卢文弨的批注)。其实这些都是小缺点,并不能因此掩没它的长处。裴注引用的魏、晋人著作多至二百十种,著录在隋书经籍志中的已经不到四分之三,唐、宋以后就十不存一了。而且裴注所引的材料,都首尾完整,尽管说它“繁芜”,说它“寿之弃余”,单就保存古代资料这一点说,也是值得重视的。

由于裴注引书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因此裴注引书数量和书目的考证成了裴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分歧最大的问题。钱大昕统计裴注引书“凡百四十余种,其与史学无涉者不在数内”,所列书名144种(《廿二史考异》卷十五)。赵翼统计裴注引书“凡〔百〕五十余种”,所列书名151种,亦为史部类数目(《廿二史札记》卷六)。赵绍祖统计裴注引书“凡一百八十余种”,另外,引诸经及诸子字书“又四十余种”(《读书偶记》卷六)。钱大昭以时代,地理,人物,官制,类书,文章,别集,家传,别传为类,统计裴注引书160余种(《三国志辨疑》)。沈家本将裴注引书“依《隋书 经籍志》之例分为四部:计经部廿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三国志注引书目》)。王钟翰统计“裴氏注记所引诸书名,凡二百四五十种”,并按钱大昭的分类列书名256种(《三国志裴注考证》,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五卷,1945年)。王祖彝除“诸家评论与裴氏自注,傅子,袁子,孙盛,习凿齿等论注以及引古书为诠释者不计”外,统计“裴注征引之书凡百五十六种”(《三国志人名录?裴注引用书目》,商务印书馆,1956年)。马念祖统计裴注引书“二百零三种”(《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中华书局,1959年)。杨翼骧统计“以裴氏所引书目全部而言,为二百一十余种;若除去关于诠释文字及评论方面的,则为一百五十余种”(《裴松之与〈三国志注〉》,《历史教学》1963年第2期)。高秀英,杨济安统计裴注引书203种(《三国志人名索引?裴注引书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陈垣统计裴注“所引书在二百三十种以上”(《三国志注引书目》,载《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七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331页)。王树民对赵翼的“裴松之三国志注”条裴注引书进行了部分考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2002年修订版)。周国林统计裴注引用书目为224种,其中“用于笺释名物训诂音义的先秦至东汉中期著作及其为之作注的和文字训诂方面的著作共四十余种,用于补阙备异惩妄论辩方面的汉末迄晋著作共一百八十余种”(《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考》,载《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高振铎统计“裴松之注《三国志》共引书二百三十六种”(《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虞万里统计裴注引书“二百三十五种”(《〈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温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伍野春统计裴注引书凡229种,“另有十则未注明出处”(《裴松之评传》,第250页)。张子侠统计“裴氏共引书二百二十七种”。高敏曾与人合作《〈三国志〉裴注引书考》一文,统计引书达二百四五十种(《〈三国志〉说略》,载《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四字成语边字结尾

三国志

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 《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非常生动。

简介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

作者介绍

陈寿(公元233-2***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年)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三国志》裴松之注本

东晋时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作补注。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臣前被诏,使***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据沈家本统计,注中引书“经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由此许多《三国志》中失载的历史事实得以保存。裴注中也有运用传统注释方法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盖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亦颇为例不纯。”侯康说:“至于笺注名物,训释文义,裴注间而有之而不详,盖非其宗旨所存。” 杨翼骧先生在《裴松之》一文中将这部分裴注归纳为字音、文义、校勘、名物、地理、典故若干类。他认为:“作注的目的主要是增广事实,而这一类的批注不过是附带的工作”。他注《三国志》的重点是补阙和纠谬。正如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所说:“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忘;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裴注的最大特点,就是广***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读《三国志》时,一定要把裴松之的注文当作正文来读。 裴注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

针对当时史书“疏略寡要”、“时有脱漏”的问题,裴氏将补阙列为第一项,主要补记重要***与人物。如曹操推行屯田一事,陈寿仅在《武帝纪》和《任峻传》中用50几个字略作记载,仅仅说明了“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而曹操在这一重大决策上有何认识与领导,推行中有何艰辛,推行后有何成效,陈寿则未作评叙。裴注以180字的篇幅阐明了以上问题,将屯田一事作为曹魏定国的重大国策看待,在掌握史事要领这一层面上,裴氏显然高一筹。又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一事,反映了蜀汉以“攻心为上”的和戎政策,又是进行北伐前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陈寿一笔带过,而斐氏补充200多字,其识见亦在陈寿之上。王弼开魏晋玄学之先声,陈寿仅以23字记之。裴氏引何邵《王弼传》补其生平与学说,引孙盛《魏氏春秋》反映时人的评断,引《博物志》介绍家世,为我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马钧其人其事,在《方技传》中了无涉及。裴氏以1200多字补充其生平与重***明创造,有关指南车、翻车、连弩、发石车以及织绫机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生产水平,填补了科技史研究的空白。与重大***与人物有关的重要文献亦是补阙的内容,如曹操的《明志令》、《举贤无拘品行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李密的《陈情表》等,亦由裴注得以传世。

所谓备异与惩妄,是针对同说一事,而各书记载却“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之情况而言的。“并皆抄内、以备异闻”为备异,依本志或引证它书做“随违矫正”工作,为惩妄。二者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如刘备三顾茅一事,《诸葛亮传》所记情节已人所共知,但魏人鱼豢《魏略》和西晋司马彪《***春秋》所记则不同,认为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裴氏将两书记载均抄录于注中,可为备异;又对其说加以辨析,引《出师表》所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段,说明“非亮先诣备”这一结论,可谓惩妄。这种备异,惩妄,往往以寿书作为对比对象,再扩及到对其他史书的品评和总结。如在《魏书·文昭甄皇后传注》中,录有王沉《魏书》褒美甄后的记载,与寿书截然不同。裴氏依据《春秋》之义,认定《魏书》“崇饰虚文”,并说“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从而断定“陈氏删落,良有以也”。

对陈寿失误而他书正确处,亦作明确判断。如《吴书·楼玄传注》引虞博《江表传》所载楼玄***事,裴氏径直判断为“《江表传》所言,于理为长”。《吴书·诸葛恪传注》引胡冲《吴历》所载,裴氏判断为“《吴历》为长”。这种评断,在论辨一条中有更多体现。论辨包括评史事与评史书两个方面,评史事者随处可见,是史家主体认识的直接表达,因与本论题关系不大,故略而不论,评论史书,则有总结同期史著优劣的史学批评的意义,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之一。裴氏对《三国志》一书的评论,既有在上表中的全面评价,又有散见于各注中的肯定或批评,是较为全面的;对同期其他史书,则多取零金碎玉式的评点,概括来看,这些评论大致可分为体例安排、叙事描写两个方面。

中国史书体例自《春秋》、《史记》后,编年体、纪传体两体渐趋成熟,尽管仍存在二体优劣的争论,但其体式已较固定。裴氏较关注的是对现有体例,尤其是做为正史的纪传体的规范化问题。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专传、合传较好掌握,而类传如何划分,则颇不一致。裴氏主张取“事类相从”的原则,他说:“臣松之以为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则余无所附,故前史合之,盖其宜也。”肯定了司马迁首创“事类相从”的合理性,然后批评陈寿将非为一类的人放在一传中,有失体例。如贾诩之俦,实属“算无遗略、经权达变”的奇士,应放在善作筹划的程昱、郭嘉等人的类传中,但却放在了德智两全有王佐之风的二荀(荀彧、荀攸)之列,裴氏以之“失其类”,“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本质的异同,应是区分类传的第一要义。其次,行事相类亦为重要原则。如鱼豢《魏略·勇侠传》不计人物生年而按人物行事将汉末孙宾硕四人编入魏,是依据“其人接魏,事义相类”的原则处理的。对此,如果说鱼豢还仅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的话,那么,裴氏提出“事义相类”的原则,便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认识了。由实践升华为理论,再指实践,正是裴注史学意义在编纂学上的体现。

在叙事描写上,强调通顺合理,反对“语之不通”。注意容貌状写,如对荀彧之外貌,以陈寿不称述为遗憾,特引《典略》、《平原祢稀传》补充之,既反映了魏晋著文讲究人物容止风藻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了中国史学讲究形象描写的特色,还体现了裴氏对历史文学的审美要求,即生动形象的描写可使史著更具魅力。

晁公武首先涉及裴注的字数:“(裴注)博***群说,分入书中,其多过本书数倍。”(《郡斋读书志》卷二)在清代武英殿刻本《三国志》中,李龙官等在校刊识语中更为具体地指出“裴松之注更三倍于正文”。20世纪70年代初,黄大受据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的殿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三国志及裴注字数统计表》,载《三国志选注》,台北中正书局,1***2年版卷首。转引自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王廷洽根据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统计出《三国志》为366,657字,裴注为320,799字(《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3期)。吴金华据百衲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68,039字,裴注为322,171字(《三国志校诂附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崔曙庭根据金陵活字本统计,《三国志》为367,327宇,裴注为320,805字(《〈三国志〉本文确实多于裴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如果以上述统计最少的《三国志》与统计最多的裴注字数比较,《三国志》也比裴注多38,014字,即便裴注中尚有佚文或混入正文,也不可能达到数倍于本书的文字。张子侠则认为:“《三国志》的版本和流传的经过极为复杂,既有文字脱漏问题,也有注文混入正文的现象,因而正文与注文孰多孰少不能轻下结论。”(《〈三国志〉裴注研究三题》,《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明以前人若王通、刘知几都讥其繁芜,叶适至认为“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文献通考一九一)。清代学者虽然推崇裴注,但也有人指责他有的应注而不注,有的不应注而注,引书有改字等等(见赵翼陔余业考六、四库提要四五及卢文弨的批注)。其实这些都是小缺点,并不能因此掩没它的长处。裴注引用的魏、晋人著作多至二百十种,著录在隋书经籍志中的已经不到四分之三,唐、宋以后就十不存一了。而且裴注所引的材料,都首尾完整,尽管说它“繁芜”,说它“寿之弃余”,单就保存古代资料这一点说,也是值得重视的。

由于裴注引书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因此裴注引书数量和书目的考证成了裴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分歧最大的问题。钱大昕统计裴注引书“凡百四十余种,其与史学无涉者不在数内”,所列书名144种(《廿二史考异》卷十五)。赵翼统计裴注引书“凡〔百〕五十余种”,所列书名151种,亦为史部类数目(《廿二史札记》卷六)。赵绍祖统计裴注引书“凡一百八十余种”,另外,引诸经及诸子字书“又四十余种”(《读书偶记》卷六)。钱大昭以时代,地理,人物,官制,类书,文章,别集,家传,别传为类,统计裴注引书160余种(《三国志辨疑》)。沈家本将裴注引书“依《隋书 经籍志》之例分为四部:计经部廿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三国志注引书目》)。王钟翰统计“裴氏注记所引诸书名,凡二百四五十种”,并按钱大昭的分类列书名256种(《三国志裴注考证》,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五卷,1945年)。王祖彝除“诸家评论与裴氏自注,傅子,袁子,孙盛,习凿齿等论注以及引古书为诠释者不计”外,统计“裴注征引之书凡百五十六种”(《三国志人名录裴注引用书目》,商务印书馆,1956年)。马念祖统计裴注引书“二百零三种”(《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中华书局,1959年)。杨翼骧统计“以裴氏所引书目全部而言,为二百一十余种;若除去关于诠释文字及评论方面的,则为一百五十余种”(《裴松之与〈三国志注〉》,《历史教学》1963年第2期)。高秀英,杨济安统计裴注引书203种(《三国志人名索引?裴注引书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陈垣统计裴注“所引书在二百三十种以上”(《三国志注引书目》,载《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七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331页)。王树民对赵翼的“裴松之三国志注”条裴注引书进行了部分考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2002年修订版)。周国林统计裴注引用书目为224种,其中“用于笺释名物训诂音义的先秦至东汉中期著作及其为之作注的和文字训诂方面的著作共四十余种,用于补阙备异惩妄论辩方面的汉末迄晋著作共一百八十余种”(《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考》,载《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高振铎统计“裴松之注《三国志》共引书二百三十六种”(《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虞万里统计裴注引书“二百三十五种”(《〈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温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伍野春统计裴注引书凡229种,“另有十则未注明出处”(《裴松之评传》,第250页)。张子侠统计“裴氏共引书二百二十七种”。高敏曾与人合作《〈三国志〉裴注引书考》一文,统计引书达二百四五十种(《〈三国志〉说略》,载《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三国志是真的吗?

1. 边字的开头的四字成语

边老便便 [biān lǎo biàn pián]

《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韶 口辩,曾昼日***卧,***私嘲之曰:‘ 边孝先 ,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后以“边老便便”称腹大的人。

百科释义

边老便便是汉语词汇,拼音biān lǎo biàn pián,指腹大的人。

边尘不惊

拼音: biān chén bù jīng 简拼: bcbj

近义词: 和平共处 反义词: 狼烟四起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相安无事

解释: 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绩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2. 边()边()的四字成语

没有 边()边() 的四字成语,边 开头的四字成语只有一个:

边尘不惊

biān chén bù jīng

解释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出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绩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结构紧缩式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相安无事

近义词和平共处

反义词狼烟四起

例句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蔡见庵宪法使》自此~,西陲寝烽者数岁,蔡坐此,被议罢归。

3. 末尾带边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风月无边 拼音:fēng yuè wú biān 成语解释:极言风景之佳胜。

成语出处: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成语繁体:风月无边 成语简拼:FYWB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风月无边作宾语、定语;用于风景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风月无涯 成语例子:西湖风月无边景,都在诗翁杖履中。金·侯克中《过友生新居》诗 英语翻译:Natural charms are boundless。

4. 旁边的旁开头的四字成语

旁观者清: 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旁门左道: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旁敲侧击: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旁若无人: 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旁蒐远绍: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同“旁搜远绍”。

旁指曲谕: 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旁枝末节: 比喻不重要。

旁引曲证: 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旁逸横出: 犹言到处出没。

旁摇阴煽: 指到处暗中煽动。

旁文剩义: 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旁推侧引: 从侧面启发引导。

旁通曲鬯: 普遍通达。同“旁通曲畅”。

旁通曲畅: 普遍通达。亦作“旁通曲鬯”。

旁搜远绍: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旁搜博***: 广泛搜集***取。

旁收博***: 广泛收集***纳。

旁求博考: 多方搜求,广泛考证。

旁门邪道: 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

旁门小道: 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旁门外道: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旁求俊彦: 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

旁见侧出: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

旁行斜上: 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旁逸斜出: 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5. 四字结尾的成语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不三不四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差三错四

颠倒错乱。

倒三颠四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低三下四

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颠三倒四

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丢三落四

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接三连四

接连不断。

拉三扯四

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拿三搬四

比喻不服从调派。

欺三瞒四

一再欺骗隐瞒。

说三道四

形容不负现任地胡乱议论。

挑三拣四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调三窝四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

言三语四

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再三再四

重复好几次。

张三李四

***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朝三暮四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6. 以力字结尾的四字成语

爱日惜力 (ài rì xī lì) 解释: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且志士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 示例:朝读百篇,乙夜乃寐,~,寸阴无弃。

《周书·萧圆肃传》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

熬心费力 (áo xīn fèi lì) 解释:耗费心神和气力。 出处:马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

比权量力 (bǐ quán liàng lì) 解释: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示例:清·王韬《变法中》:“安能?从谂分拗畲蠊胫?苍眨 ?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 不度德,不量力 (bù dù dé,bù liàng lì) 解释:度:衡量。

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示例:他以为与其不度德不量力地好高骛远……远不如把理想放得极低,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非到实现不止。 茅盾《追求·二》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 不费吹灰之力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解释: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五回:“依小道愚意,等他到了辽东,有了收管,去摆布他,真不费吹灰之力。 ” 示例:他一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一定妥当的,所以就迷迷价笑。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七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 解释: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 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示例: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 不自量力 (bù zì liàng lì) 解释:量:估量。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示例: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 残年余力 (cán nián yú lì) 解释:指年老体衰。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示例:我要充分利用这~为社会发挥余热。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苍白无力 (āng bái búi lì) 解释: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出处: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 示例:他的这种辩驳显得~。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揣时度力 (chuǎi shí duó lì) 解释:揣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 出处: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度力,屡欲乞归。

” 示例:他~,决定参加这次比赛。 吹灰之力 (chuī huī zhī lì) 解释:吹灰尘的力气。

比喻极轻微的力量。也比喻做事容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若是我两个引进你,乃吹灰之力。” 示例:那几个土匪,若要平地,不费~。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七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殚财竭力 (dān cái jié lì) 解释:殚、竭:尽。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

形容竭尽全力。 出处:唐·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粤若殚财竭力,刻桷雕题,积四三年,模造化意。

”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殚精毕力 (dān jīng bì lì) 解释:殚、毕:尽。尽心竭力。

出处: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甲辰下第,然后揣己力量,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 示例:俾天下知功名之路,相率研求,~,以备干城之用。

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殚精竭力 (dān jīng jié lì) 解释:犹殚精毕力。 尽心竭力。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匠国工,殚精竭力不能恍惚。” 示。

描写人看书认真的词语有成语有哪些

问题一:三国志全都是真的吗? 三国志是陈寿写的,陈寿这个人经历了三国的末世,生活在晋朝,离三国的时间很近,而且陈寿治学严谨,参考了大量的史料,去除了很多虚***的东西,所以可信度很高。

当然,并不能说三国志全部都是真的,这个太绝对了,恐怕连陈寿自己也不敢这么说。

看三国志的同时,还可以看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易中天先生说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可信的就是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

问题二:三国志是真的还是***的 《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与《三国志》差不多,但有些故事出于虚构,比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连环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空城计见于《三国志》裴松之的注,真***存疑,一般认为不是真的。《三国演义》中与《三国志》出入较大的地方多见于对刘、关、张三人早期事迹的描写和诸葛亮的神异之处以及关于左慈、于吉等的叙述。其余故事基本与《三国志》相同。

问题三:三国志写的就全是真的吗? 可能也有陈寿个人和当时的环境因素。陈寿的父亲原是蜀汉的运粮官,因为筹粮不及时使北伐一半的孔明不得不退兵,差点被孔明砍了。后来虽没砍也责骂了一顿免了职。陈寿对孔明肯定有微词。 加上写三国志时三国已归晋,陈寿是做为晋臣著史的,自然以魏晋为正统写三国了

希望***纳

问题四:三国演义是真的吗? 是真的历史吗 演义,说白了就是:***。

以陈寿的《三国志》为主要素材,收集民间传说及历代野史(就是非官方记载的史书)编著而成的。

正统的官史,基本就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所谓基本,,举个例子吧。为什么读完《三国演义》再看《三国志》总觉得诸葛亮,突然从一个带有神仙光环的圣人突然变成一个酒囊饭袋的草包。话非如此,只是说,相差太大了。有不少人就赞同这么一个观点:陈寿年轻的时候曾欲拜诸葛亮为师,但是诸葛亮看不上陈寿,拒绝收陈寿这个学生。于是陈寿记恨在心。这也是有点根据的。

而***,为了销量(呵呵),不免要取悦读者,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这样以来,它就难免要加入作者本人的感 *** 彩,当时社会的主流论调,等等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

比如说《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博望,空城计,蒋干盗书,都是《三国志》中没有记载的,或者与《三国志》记载的有相当大出入的。这还有很多。

如果要学习真正的历史,那就不得不看《三国志》。

还有就是,为什么罗贯***别偏向于蜀汉?这是迫于当时明朝这又一世袭王朝的社会压力的。汉朝原本姓刘,那么在当时的诸侯当中,自然刘备就是正统。其他姓氏要想称霸中原,那就是大逆不道,天下共诛。

罗贯中只有这么写,《三国演义》才不会被大明定为反书,才能卖得出去。

问题五:三国是真的吗 是问的历史上有没有三国这个时期的话,那就是真的有。三国指220年-280年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魏、蜀、吴这三个国家。

三国演义的话,那就不全是真的,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这部三国志是较接近史实了)改编的一部***。。当中有些夸大成份,跟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必竟是***。。

问题六:三国志真的是正史吗 陈寿写的《三国志》基本上就是三国的真实历史。裴松之为《三国志》写的注是对《三国志》的补充。一般来说这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史实。

问题七:很多人都说三国演义80%是***的,是真的吗? 《三国演义》是长篇***,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问题八:三国是历史真的吗 是真的,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或至26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

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叛乱、安定地方,各地刺史、州牧被授权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成就了军阀割据的基础。

189年汉灵帝死后,朝廷因宦官与大将军何进冲突引发内乱而被军阀董卓控制。董卓实施暴政,废立皇帝,各地诸侯军阀借此举兵反抗董卓。

190年董卓挟持朝廷从洛阳迁都长安,各地军阀则相互争斗,天下开始群雄割据的局面。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刺杀后,长安又被董卓余部李、郭汜等占领。汉献帝趁机东逃,于建安元年(196年)被曹操迎到许都。

曹操***纳“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击败多股势力,于200年的官渡之战击败袁绍,至208年时大致掌控了中国北方。然而占据优势兵力的曹操军于该年冬季的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后称帝,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次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亦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

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双方多次发生***与战争,最后刘备在222年的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绝大部分。

刘备于223年病死,辅佐其子刘禅的诸葛亮于同年再与孙权恢复同盟。据有扬州、荆州及交州等地的孙权至229年才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三国局势主要为蜀吴同盟对抗魏,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氏一手掌控。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问题九:三国演义里大多数历史是真的吗? 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人们绝大部分上把《三国演义》当做真正的三国历史,但是我们发现说起《三国演义》的时候都是说它是一本***。***是可以随便写的,怎么精彩怎么写。觉得距离真正的历史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纯粹是民间心目中的三国,三国历史可靠一点的还是陈寿记传体的《三国志》。

问题十:三国演义真的是由三国志改编而成吗? 是,虽然我没怎么读过三国志,但我比较喜欢三国演义(老版的),当时资料都说是三国志改编来的,三国志好像是分成了三类,魏,蜀,吴单独写的。

文言文《三国志.魏书二十一》有删节题目和答案

1.形容要认真读书的成语有哪些

1、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例句她在书房里专心致志的写作文,所以没有听到电话铃响。

2、全神贯注quán shén guàn zhù: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句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3、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集中注意力地看,借以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例句房间里一片肃静,原来大家的目光都***在聚精会神下棋的双方。

4、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例句照理说来他应当心无旁骛地演他的戏,但他忍受不了观众的起哄。

5、映雪读书yìng xuě dú shū: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例句说张三是如何的悬梁刺股,李四是怎样的凿壁借光,王二更是映雪读书,个个都是勤奋努力,***俱都拼命用功。

6、秉烛达旦bǐng zhú dá dàn点着蜡烛一直熬到早晨,比喻人辛勤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

例句李老师总是秉烛达旦地为同学们批改作业。

7、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例句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8、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例句小田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实践,现在成为业务骨干了。

9、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头发绑在横梁上,瞌睡的时候一低头就扯痛自己,用尖锐的物体刺自己的大腿,让自己读书的时候解决犯困的问题,形容刻苦学习。

例句为考大学,他效仿古人悬梁刺股。

10、纤悉不苟xiān xī bù gǒu 苟:随便、马虎。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丝毫也不马虎。

例句他做学问都是纤悉不苟的,十分认真。

2.形容人学习认真的成语有什么

1、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4、凿壁偷光: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6、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7、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8、囊萤映雪:形容刻苦攻读。

9、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10、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11、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2、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13、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4、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15、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16、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8、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9、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0、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1、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22、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23、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24、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25、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26、自吹自擂: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27、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8、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9、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30、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31、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3.形容读书认真的成语

关于勤奋读书的成语 闻鸡起舞 勤学苦练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斜视 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发奋图强 目不转睛 手不释卷 勤学好问 孜孜不倦 昼耕夜诵 凿壁偷光 天道酬勤 铁杵磨针 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 囊萤映雪 程门立雪 牛角挂书 圆木警枕 卧薪尝胆 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 业精于勤荒于嘻 行成于思毁于随 部分成语解释 1、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2、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3、韦编三绝:韦:熟牛皮。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

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

指读书勤奋刻苦。 4、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 诚求教。

5、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6、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7、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8、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

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

4.表示读书认真的成语有哪些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分秒必争 争分夺秒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目不窥园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风夜匪懈 风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茧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专心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有恒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5.描写读书认真的成语

学富五车 汗牛充栋 博览群书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学富五车 秉笔直书 闭户读书 不刊之书 博览群书 闭门读书 白面书郎 白面书生 伴食中书 刺股读书 咄咄书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丹书白马 掉书袋 读书得间 读书君子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 大书特书 读书*** 奋笔疾书 奋笔直书 废书而叹 燔书阬儒 焚书坑儒 燔书坑儒 飞书走檄 黄耳传书 狐鸣鱼书 黄麻紫书 洪乔捎书 衡石程书 衡石量书 据鞍读书 家书抵万金 借书留真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寄雁传书 临池学书 立地书橱 立地书厨 两脚书橱 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 牛角挂书 牛角书生 囊萤照书 飘零书剑 曝书见竹 磬笔难书 骑牛读汉书 琴棋书画 弃书捐剑 磬竹难书 罄竹难书 然荻读书 史不绝书 书不尽言 书不尽意 手不释书 书不释手 胜读十年书 世代书香 书读五车 书画卯酉 书空咄咄 识礼知书 十年读书 书囊无底 书缺有间 诗书发冢 书声琅琅 书声朗朗 四书五经 书生之见 书通二酉 书同文,车同轨 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 书香人家 书香世家 三余读书 识字知书 徒读父书 摊书傲百城 通书达礼 摊书拥百城 无巧不成书 文弱书生 悬石程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乡书难寄 学书学剑 殷浩书空 燕颔书生 有脚书橱 有脚书厨 一介书生 博***众长 博***众议 博大精深 博而不精 博而寡要 博古通今 博览古今 博览群书 博览五车 博洽多闻 博识多通 博硕肥腯 博施济众 博士买驴 博通经籍 博闻辩言 博闻多识 博物多闻 博物君子 博闻强记 博物洽闻 博闻强识 博闻强志 博文约礼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 褒衣博带 博弈犹贤 沈博绝丽 沉博绝丽 地大物博 峨冠博带 繁征博引 高冠博带 兼览博照 兼收博*** 米盐博辩 旁求博考 旁收博*** 旁搜博*** 旁征博引 洽博多闻 强记博闻 强识博闻 仁言利博 瘦羊博士 通古博今 通今博古 汪洋浩博 学识渊博 由博返约 远溯博索。

6.描写读书认真的成语和词语

废寝忘食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钝学累功、顿学累功、

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聚萤映雪、绝甘分少、刻苦耐劳、刻苦钻研、口不绝吟、

匡衡凿壁、临池学书、埋头苦干、磨砺自强、磨砻淬砺、驽马十驾、

勤学苦练、深自砥砺、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孙康映雪、铁面枪牙、

卧薪尝胆、衔胆栖冰、宵旰攻苦、悬梁刺股、雪天萤席、引锥刺股、

饮胆尝血、圆木警枕、凿壁借光、枕戈尝胆、枕戈饮胆、志坚行苦、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聚精会神 秉烛达旦 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韦编三绝、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 入主出奴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 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 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教学相长

7.描写看书认真的四字成语

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结构偏正式 用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 近义词废寝忘食 反义词游手好闲 例句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英译be so absorbed in one's work or study as to fet one's meals 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解释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结构联合式。用法多含褒义。

用来形容人非常专心努力。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正音寝;不能读作“qìn”;食;不能读作“sí”。辨形废;不能写作“费”;寝;不能写作“寐”。

近义词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发愤忘食 反义词心不在焉 例句总理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英译so absorbed as to neglect sleep and meals 成语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以后,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

’这样的话呢?” 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由于有远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实。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辨形致;不能写作“至”。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 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漫不经心 辨析~与“聚精会神”有别:~侧重于形容志趣专一;“聚精会神”侧重于形容精神集中。

例句学习要~;不能心不在焉。英译with single … hearted devotion 成语故事孟子说:“下棋,在技艺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也是学不好的。”

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人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他讲课。另一个学生表面上也在认真地听课,而实际上思想很不集中。

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联想到要吃天鹅肉……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就对弈起来。

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

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结构联合式。用法可表示专心致志、或聚精会神;跟别人一条心、一门心思。

一般作定语、状语。近义词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一心一意 反义词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例句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听到关于张素丽~地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英译give one's whole mind to 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解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

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结构联合式。用法含褒义。

形容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精;不能读作“jīn”。辨形会;不能写作“汇”。

近义词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反义词心不在焉、神不守舍、心神不定 辨析~和“专心致志”、“全神贯注”;都有“一心一意;精神集中”的意思。不同在于:~和“全神贯注”表示精神集中;适用在短暂的活动;特别是具体的动作;“专心致志”有“把志趣全部放上去”的意思;还可表示“坚定志向;以专一的精神;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意思。

可用在短暂的活动;具体的动作;还适用长久的活动和长远的目标。例句她坐在高高的手术凳上;俯身在明亮的灯下;~地操作。

英译be all attention 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结构主谓式。

用法形容注意力集中。一般作状语。

8.描写读书认真的词语

悬梁刺骨、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才高八斗 博览群书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博览群书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悬梁刺股 刺股悬梁 映雪读书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 学而不厌

形容读书快:一目十行

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

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

《三国志》中对曹操的真实描写

《三国志?魏书二十一?刘廙传(节选)》

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人也。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属。太祖在长安,欲亲征蜀,廙上疏曰:“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故能成功于千载者,必以近察远,智周于独断者,不耻于下问,亦欲博***必尽于众也。且韦弦①非能言之物,而圣贤引以自匡。臣才智闇浅,愿自比于韦弦。昔乐毅能以弱燕破大齐,而不能以轻兵定即墨者,夫自为计者虽弱必固,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自殿下起军以来,三十余年,敌无不破,强无不服。今以海内之兵,百胜之威,而孙权负险于吴,刘备不宾于蜀。夫夷狄之臣,不当冀州之卒,权、备之籍,不比袁绍之业,然本初②以亡, 而二寇未捷,非闇弱于今而智武于昔也。斯自为计者,与欲自溃者异势耳。故文王伐崇,三驾不下,归而修德,然后服之。秦为诸侯,所征必服,及兼天下,东向称帝,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是力毙于外,而不恤民于内也。臣恐边寇非六国之敌,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势,此不可不察也。天下有重得,有重失: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于今之计,莫若料四方之险,择要害之处而守之,选天下之甲卒,随方面而岁更焉。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太祖遂进前而报廙曰:“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今欲使吾坐行西伯③之德,恐非其人也。”廙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文帝即王位,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卒。

(选自 《三国志 ·魏书二十一》,有删节)

注①韦弦,语出《韩非子》“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后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用以警戒、规劝。②本初,袁绍字本初。③西伯,即周文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辟:征召

B.而圣贤引以自匡 匡:纠正

C.不当冀州之卒 当:充当

D.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 隳:毁坏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必以近察远 然本初以亡

B.亦欲博***必尽于众也 皆传于世

C.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 此重得也

D.而孙权负险于吴 归而修德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B.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 国富民安矣

C.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D.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廙认为自古以来成功者都善于听取意见,因此他愿意向韦弦学习,向太祖进谏。

B.刘廙指出燕国大将乐毅能战胜强大的秦国却不能征服弱小的即墨在于合理的谋划。

C.刘廙强调与当年的袁绍相比,虽孙权据天险,而刘备拥巴蜀,但并不比袁更强大。

D.刘廙的进谏被太祖接纳,太祖还认为与刘廙是君臣相知,自己必能成就文治武功。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 (3分)

②臣恐边寇非六国之敌,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势,此不可不察也。(4分)

(2)对于太祖“欲亲征蜀”,刘廙的态度是什么?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刘廙“善于说理”的一个事例,并简要分析。(3分)

阅读答案:

5.C 文言实词 当:比得上,相抵,相当。

6.B 文言虚词 在,介词。 A.凭借,介词/通“已”,已经,副词;C.表陈述,助词/表判断,助词;D.表转折,连词/表顺承,连词。

7.D 断句 (参见译文)

8.A A.“韦弦”并非人,而是指“韦”(熟牛皮)与“弦”(弓弦)两物,作者以此自比,希望自己的上疏能对太祖起到提醒、警示作用。

9.(1)(7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B。

①圣人不会因为(自己)聪明而轻视普通人,王者不会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摒弃(那个人的)观点(或:不理会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3分。译对“轻”与“废”各1分,译对大意1分。轻:轻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废:摒弃,废弃。]

②我担心(我们)边界的敌人并不是像六国那样(容易对付)的敌人,而现今之世也不缺乏有才能的人,(那就可能出现***像)土堆崩塌的情况,这不能够不注意啊。

[4分。每分句1分。]

(2)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C。

对于太祖打算亲自带兵出征蜀国,刘廙的态度是反对的。(1分)

事例一:刘廙以韦弦自比,(1分)希望太祖能接受自己的意见。(1分)

事例二:刘廙举出乐毅能打败强大的齐国却不能攻下小小的即墨城的事例,(1分)用古代的事实提醒太祖要“自为计”。(1分)

事例三:刘廙分析了过去的袁绍与现在孙权、刘备的不同,(1分)通过形势对比警醒太祖。(1分)

事例四:刘廙举出周文王伐崇的事例(1分),含蓄地引导太祖向周文王学习先修德,然后再使敌人归附。(1分)

[3分。态度,1分;举出事例,1分;简要分析,1分。]

译文:

刘廙字恭嗣,是南阳安众人。归顺了太祖。太祖征召他担任了丞相属官。

太祖在长安,打算亲自带兵出征蜀国,刘廙上奏章说:“圣人不因为自己拥有智慧而轻视平凡的人,称王的人不因为某个人而摒弃(他的)观点。所以能成就千秋万代的功绩的人,一定能够凭借眼前的事物就知晓远处的事物,比独断专行的人智虑周全,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作为耻辱,也愿意广泛地在一般人中间尽量***纳意见。况且柔软的熟牛皮和紧绷的弓弦虽然不是能够说话的东西,但圣德贤明的人佩戴它们来纠正自己的行为。我虽然才智浅薄糊涂愚昧,但愿意将自己与韦弦相比。过去乐毅能够凭借弱小的燕国打败强大的齐国,却不能够快速攻下被围困的即墨城,原因是那些替自己谋划的人即使弱小但也会很坚固,那些总想着突破的即使很强大也一定会失败。自从您起兵以来,三十多年了,敌人没有不被打败的,强大的对手没有不臣服的。如今您凭拥全国的军队,百战百胜的威势,但孙权(依然)在吴地凭仗天险(而独立),刘备在蜀国也不愿意归顺。那些居于偏远边疆之地的人,比不上冀州的士卒,孙权、刘备之流,也比不上(当年)袁绍的基业,但是袁绍已经灭亡了,而孙、刘两个匪类却还没能打败他们,这不是因为(我们)现今糊涂了弱小了而过去聪明又勇武。这是能为自己谋划的与想不断自我扩张的区别呀。所以周文王讨伐崇,三次兴兵都没有成功,退回国内修养善德,这样之后才使得(崇)臣服了。秦国是诸侯国,他征伐的国家一定使之归服,等到拥有了天下。面向东方成就帝业,但是平民百姓振臂一呼的起义而国家就毁掉了。这是因为他将力量都用在对外消灭敌人,而在国内却不体恤百姓。我担心(我们)边界的敌人并不是像六国那样(容易对付)的敌人,而现今之世也不缺乏有才能的人,(那就可能出现***像)土堆崩塌的情况,这不能够不引起注意啊。天下有大得,也有大失:因应形势能够得到的,那我们就尽心尽力去争取,这就是大得;因应形势是不可能够得到的,而我们还费尽心力去争取,那就是大失了。现在的策略,不如估量各险要之处,选择军事要地来守卫,挑选精锐的装备和士兵,跟随一方将领每年更替驻守。而您安稳地留在高大的房屋里,专注而深入地思考治理国家的问题,大力推广农业,办事遵从节俭的原则,(如此)整治十年,那么国家就富裕了百姓就安定了。”太祖于是批复刘廙道:“不只是君主应该了解臣下,臣下也应当了解君主。现在要能使我奉行文王的德行的,恐怕(除了他)没有其他人了。”

刘廙写的文章有几十篇,还与丁仪一起研究刑法和礼仪,都在后世流传。文帝登上王位后,刘廙担任侍中一职,被赐予爵位关内侯。黄初二年去世

三国志集解的内容简介

《三国志》中对曹操的真实描写如下:

曹操对时局的把握亦是非常地精准。董卓作乱之后,纵兵抢掠京城,另立君王,自封相国,引起了各路诸侯豪强的反对,已然是失“义”于天下。曹操认为“卓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3],之后他加入了以袁绍为盟主的“反董卓联盟”。

然而这一-联盟中的各个势力却是离心离德,根本无法与董卓相抗衡。于是曹操喊出“投死报国,? 以义灭身”的口号,以一个“义”,站在了时代的更高台阶。除了对时局具有精准的洞察力之外,从《三国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曹操在应对大大小小战役时卓越的指挥才能,

以及勇于不断革新的政治魄力。他奖励耕战、重视人才选拔,并且减免赋税、加强对功臣的奖赏。《三国志》中记载了很多曹操运筹帷幄,,出奇谋而制胜的战役。曹操初显指挥才能是在驻军顿丘之时。

当时于毒、白绕、眭固等黑山贼攻打东武阳,曹操大破之。《三国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曹操在应对大大小小战役时卓越的指挥才能,以及勇于不断革新的政治魄力。他奖励耕战、重视人才选拔,并且减免赋税、加强对功臣的封赏。这一系列的举措稳定了他在北方的统治,其经国之才显露无疑。

扩展资料: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 、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 、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 ,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从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三分之一,《蜀书》约占将近四分之一,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在陈寿撰《三国志》以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

可供陈寿参考取材。但蜀汉不像魏、吴二国设有史官,这造成了蜀汉史料的缺乏。《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这虽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关键人物史料不足的缺点。

百度百科-三国志

《三国志》为前四史之一,在二十四史中有重要地位。陈寿所作《三国志》过于简略,经裴松之作注,内容充实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实了史实,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

近人卢弼仿王先谦《汉书补注》体例,博***众书,精加校释,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核正地理,诠释名物,大大有益于本书的研究者。集解除排印错误径加改正外,所引旧说,均不增改。作者评议,亦加注明。卢弼先生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幼习举业,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贯中西,积数十年之功力,始成此书。原书初版于1957年。此次出版,又经著名学者钱剑夫先生作了标点整理,读者更为方便。

三国志集解是目前《三国志》注释本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