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膺重任是什么意思,缪膺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5-31 0
  1. 愆尤是什么意思
  2. 求《元史》列传第十三 安童列传的翻译!!要准确!!急~
  3. 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代表什么? 日本对中国提出“21条”是什么?
  4. 利害得失什么意思?
  5. 酌水知源拼音

简书的意思为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

一、出处

《诗·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西汉毛苌传云:简书,戒命也,隣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南宋朱熹集传:“简书,戒命也。”

二、例句

1、《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

2、《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

3、唐·钱起《送李评事赴潭州使幕》诗:“谩说简书催物役,遥知心赏缓王程。”

4、唐·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5、宋·王安石(王安石者,《宋史》谓之五鬼之一)《答林中舍启》二:“去德不远,向风诚勤,日有简书之烦,久无竿牍之献。”

6、《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四年》:“末世不能纪远而专求密微,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胡三省注:“方,术也;言为官之方术也。”

7、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关中警急,秉钺者急需戡定之才。君(袁可立子袁伯应)且奉简书驱车以往,则其诗当益雄。”

8、清·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余(袁一相)少小寡学,谬膺制藩重寄。每念简书,惟恐有玷家乘。今诵此编,尤当奋励,以光先泽,谨序以梓之。”

9、清·恽敬《北山说》:“今日简书曰某也税於某,则驱车从之;明日简书曰某也税於某,则驱车从之。”

愆尤是什么意思

阙廷的词语解释是:亦作'阙庭'。楼阙庭院。朝廷。亦借指京城。两眉之间。

阙廷的词语解释是:亦作'阙庭'。楼阙庭院。朝廷。亦借指京城。两眉之间。拼音是:quētíng。注音是:ㄑㄩㄝㄊ一ㄥ_。结构是:阙(半包围结构)廷(半包围结构)。

阙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亦作“_庭”。⒉楼阙庭院。引《逸周书·月令》:“涂_庭门_,筑囹圄,此所以助天地之闭藏也。”⒊朝廷。亦借指京城。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将_曰:‘_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后汉书·伏隆传》:“臣隆得生到_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周书·明帝纪》:“非有呼召,各按部自守,不得_奔赴_庭。”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_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明张居正《请给勘合疏》:“念臣谬膺重_,顶戴鸿恩,虽身远_庭,而国家之事有不能一刻暂忘於心者。”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曹州、长垣诸贼,敢以狐鼠啸聚,潜行突发,_轻入重地,惊犯_庭。”林纾《出都与某侍御书》:“某等浩然南归,再瞻_廷,未卜何日。”⒋两眉之间。引《海龙王经·总持身品》:“制乱意眉间_庭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_庭,眉_也。《释名》云:_在门两傍,中_然为道,今眉像之。”

二、网络解释

阙廷阙廷,亦作“阙庭”汉语词汇。拼音:quētíng释义:1.楼阙庭院。2、朝廷。亦借指京城。3、.两眉之间。

关于阙廷的诗句

寸心犹恋阙廷新忠策献阙廷四十馀年仕阙廷

关于阙廷的成语

宫廷险恶守阙抱残面折廷争面引廷争弥缝其阙径廷之辞面折廷诤廷争面折

关于阙廷的词语

心瞻魏阙大廷广众弥缝其阙小朝廷璇霄丹阙面折廷诤神霄绛阙守阙抱残径廷之辞救过补阙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阙廷的详细信息

求《元史》列传第十三 安童列传的翻译!!要准确!!急~

答:释义:过失;罪过。愆尤的拼音[qiān?yóu]?

例句:上主,为了你圣名的原故,求你赦免我重大的~。

引证解释:

1、汉·张衡《东京赋》:“卒无补於风规,_以昭其愆尤。”

在神佛面前醒悟愆尤

2、唐·李白《古风》诗之十八:“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3、宋·司马光《为庞公让明堂加恩第二表》:“臣禄秩已丰,勤劬至薄,不可复加,固难褒进,以重愆尤。”

4、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谬膺重任,得免愆尤,实老师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衔结。”

神话中各路神仙向玉帝愆尤

5、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汝辈宜各洗心,为主_力,从前愆尤,悉不计较。”

6、印光法师《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上卷《与悟开师书》:早知师以饱餐王膳,而犹汲汲于献芹者,不过表穷子思归之寸忱,兼欲雪往昔谤法之愆尤也。

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代表什么? 日本对中国提出“21条”是什么?

安童,是木华黎的四世孙,霸突鲁的长子。中统初年,世祖皇帝为追念功臣,把它召入长宿卫,这时安童才十三岁,官位已经在百官志上啦。他的母亲是弘吉剌氏,昭睿皇后的姐姐,随便出入禁宫。世祖有一天看见他,问到安童的事,回答说“安通虽然年纪小,但是是辅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说: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回答说:每次退朝的时候,一定和老臣讲话,从未亲进一个年轻人,我是通过这个知道的。世祖很高兴。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处置,安童在皇帝旁边侍候,皇帝对他说:我将要治这些人的死罪,怎么样?回答说: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刚平定天下,就因为私人的仇恨***,这样怎样来收服至今未归附的人呢?皇帝很惊奇的说:你是个少年,怎么说的话却如此老道?你说的正合我的意思。因此特别重视他。

至元二年秋八月,官封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食邑增加至四千户,推辞说:如今虽然三个方向已经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我这么年轻,就为意这么重的任务,恐怕个地方会轻视朝廷。皇帝深受感动,一会说:我已经考虑的很成熟了,你不要推辞。这年冬天十月,召许衡进京,川知道中书省议事,衡称病推辞。安童亲自到馆驿看望,跟他说了很久的话,回来后,很多天了还在念叨这件事。八年,陕西省地方官也速迭儿建议:由于他那里饥荒,盗贼横行,如果不公开整治一两个,不能威慑。皇帝传书至中书省让他们详仪,安童上奏说:把强盗,窃贼均处死,恐怕不合适,犯了死罪的才能照旧处以***。皇帝听从了按他的意见。十二年七月,下诏令他以中书省枢密院事的身份跟从太子到边关镇守,在边关十年。二十一年三月,跟从太子归朝,在宫廷外认罪等待召见,皇帝立即召见并慰劳他,他叩首谢道:我承担使命无所作为,连累了皇上的威德。皇上就让他在殿中留寝,说到击四鼓的时候才出去。二十三年夏,中书省奏拟漕司官员的名单,皇帝说:像平章、右丞等等这样的官职我亲自任命,别的你们就定吧。安童上奏说:最近听说皇帝您希望依靠近侍为你的耳目,我没有才华接受任命,如果近侍行为不法,听从他们举报,罪的大小,请皇帝你裁定。如今近侍趁机引荐一些不好的人,说谁当什么官,谁任什么职,依据他们所写的交给中书省实施。我认为所谓的甄选官吏的方法,是有一定的确定的规定的,那些特别没有作为的我常常废弃不用,怕他们党同不法的人,希望你明察秋毫。皇帝说:你说得对。今后不要这样做了,有妄自上奏的人,就来告诉我。三十年春正月,因为疾病死在京城乐安的府第里。

累死啦!!!

利害得失什么意思?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1919年1月,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作为协约国之一,也派代表参加。当时由北京***总统徐世昌派外交总长陆征祥为代表团委员长,顾维钧、施肇基、魏宸组为代表,同时请孙中山先生主持的广州革命***也派代表。孙中山派王正廷为代表,派我的岳父曹霖生为代表团秘书长。曹霖生是宋庆龄的表舅,1917年毕业于美国西点陆军学校,在广州参加革命***工作,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在他旧存的资料中,有述及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的一些情况,兹略加整理,公之于世。

主持巴黎和会的有一个协约国最高议会,由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国务卿兰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贝尔福,意大利首相欧兰都和外交大臣沙巴诺,日本首席代表西园寺公望任副***。1919年1月28日,和会讨论中国和德国的关系时,中国代表团被邀参加,陈述中国***的主张大致如下:(1)德国放弃1901年由八国联军同中国清***签订的条约中所得的特权和赔款,以及在天津、汉口德租界和中国其他地方(除胶州外)所有的房屋、码头、营房、炮台、***、船只、无线电台及其他产业(使署领署不在其内),并将1900年和1901年所夺取的天文仪器一律归还中国。(2)中国非经署名于1901年条约各国的同意,不处分北京使馆界内德国人的产业。(3)德国承认放弃汉口、天津租界,中国允准两处租界辟为各国公用。(4)德国对于中国或任何与会国***,不得因在华德人被幽禁或被遣回及因德人利益于1917年8月14日被没收或被清理之故,而有所要求。(5)德国放弃在广州英租界的产业,让与英国;并放弃上海法租界内德人学校产业,让与中法两国。

关于山东问题,日本首席代表西园寺公望向和会要求继承德国的权利,提出:(1)德国在山东胶州的各项权利、所有权、特别权利,以及各国于1895年3月6日及其他年份与中国签订有关山东的条约中所得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线等权利都让与日本。(2)德国在青岛至济南铁路所得的各项权利,连同用矿权、开***权,一并让与日本。(3)青岛至上海及烟台的海底电线,无偿让与日本。(4)德国在胶州的一切动产与不动产,无偿归日本所有。

胶州是中国的胶州,青岛是中国的青岛。清光绪二十四年,德国借口有一德国教士在山东曹州遇害,即派兵占领胶州。旋清***将胶州租与德国,定期99年。此后德国人在此筑铁路、开矿,竭力经营。至欧战开始,中国先宣告中立(至1917年8月对德宣战),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和中国的中立国立场,悍然出兵攻占胶州,且接管所有德产,并声明以后交还中国。中国***一再***,均归无效。后来,袁世凯醉心复辟帝制,乞援于日本,竟然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就在这二十一条中,也言明欧战结束后交还胶州。但1919年欧战结束,日本却提出要把胶州让与日本,纯属无理要求。陆征祥在和会上严重***,并提出一份长篇说帖,说明理由。主持和会的美、法、英、意等国对此均作壁上观,说帖终被搁置。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以陆征祥为首,包括代表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发出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辞去代表职务的电报给徐世昌,并通电各参战国家,说明拒绝签约的理由。巴黎和约在凡尔赛宫签字时,中国代表拒绝出席。他们给徐世昌的电文是:“和约保留签字,我国对山东问题,自5月26日正式通知大会,依据5月6日祥在会中所宣言维持保留之后,迭向各方竭力进行,迭经电呈在案。此事我国节节退让,最初主张注入约内,不允;改附约后,又不允;改在约外,又不允;改为仅用声明,不用保留字样,又不允。不得已改为临时分函声明,不能因签字而有妨将来提请重议。岂知时直至今午完全被拒。此事于我国领土完全及前途安危关系至巨,祥等所以始终不敢放松者,固欲使此问题留一线生机,亦免使所提他项希望条件生不祥影响。不料大会专断至此,竟不稍顾我国纤微体面,曷胜愤慨。弱国交涉始争终让,几成惯例,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可言。内省既觉不安,即征诸外人论调,亦群谓中国决无可以轻于签字之理,详审商榷,不得已当时不往签字。当即备函通知会长,声明保留我***对于德约最后决定之权利等语,姑留余地。窃惟祥等猥以菲材,谬膺重任,来欧半载,事与愿违,内疚神明,外惭清议,自此以往利害得失殊难逆睹。要皆征祥等奉职无状,致贻我***及全国之忧,乞即明令开去祥外交总长、委员长及廷、钧等差缺,一并交付惩戒,并一面迅即另简大员,筹办对于德奥和约补救事宜,不胜待罪之至。”

酌水知源拼音

词目

利害得失

发音

lì hài dé shī

释义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引用

《前汉演义》第十八回 智郦生献谋取要邑 愚胡亥遇弑毙斋宫 ...到了陈留,投刺进见,当由该令迎入。叙过几句寒暄套话,郦生便将 利害得失 的关系,说了一遍,偏该令不为所动,情愿与城俱亡。郦生乃... 《后汉演义》第四十六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 ...身死嗣绝,怎得为孝?背正从邪,怎得为直?见义不为,怎得为勇? 利害得失 ,关系非轻,请君自择去就便了!”婴听纲说毕,不禁泣下道... 《明史演义》第六十二回 追狡寇庸帅败还 开马市荩臣极谏 ...半功倍乎?至若仇鸾之创开马市,取侮敌人,杨继盛抗疏极言,其于 利害得失 ,尤为明畅,世宗几为感动,复因仇鸾密陈,以致中变,盖胸... 《明史演义》第六十五回 胡宗宪用谋赚海盗 赵文华弄巧忤权奸 ...海道:“足下奔波海上,何若安居内地?屈作倭奴,何若贵为华官? 利害得失 ,请君自择!”徐海沉思良久道:“我亦未尝不作此想,但木... 《民国演义》第一百九回 乘俄乱徐树铮筹边 拒德约陆徵祥通电 ...谬膺重任,来欧半载,事与愿违,内疚神明,外惭清议,自此以往, 利害得失 ,尚难逆睹,要皆由祥等之奉职无状,致贻我 *** 主座及全国... 《民国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赵炎午起兵援鄂 梁任公驰函劝吴 ...中,则吾所言,悉为词费,执事一笑而拉杂摧烧之,固所愿也。若于 利害得失 之审择,犹有几微,足烦尊虑者,则望稍割片晷,垂意鄙言。... 《明史》卷八十七·志第六十三·河渠五 ...行。宜导辉县泉源,且酌引漳、沁,辟丹水,疏通滏、洹、淇三水之 利害得失 ,命河南抚、按勘议以闻。”不果行。 ... 《百战奇略》前言 ...《百战奇略》各款“款下各附合于孙子法,且更以古人之行事证之, 利害得失 ,昭然于心目之间”;邹复在《百战胜法小引》中指出:《百... 《百战奇略》第三卷 ...吴之事。为此,杜预再次上表申述己见说:“凡事都要分析比较它的 利害得失 ,现在攻吴之举,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 《大义觉迷录》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九、 ...而曾静认为没有君主,不更是诬蔑了圣贤的话吗?曾静又说:“不怕 利害得失 和劳累辛苦,一定要在疆域海内寻出一个聪明睿智的君王来。... 《李相国论事集》卷三 ...制置,必易指挥。臣等虑及此事,已具闻奏。累日思量,非不审细, 利害得失 ,断在不疑,伏望圣恩,俯赐详鉴。 ... 《李相国论事集》卷五 ...明日便降白麻,授田兴节度使,即恩泽出于君上,而威柄归于朝廷。 利害得失 ,明若日月,伏乞圣慈不疑。”敕使复宣曰:“且与留后何如... 《孙子兵法》九地篇 ...于险境,这就是统帅军队的要点。九种地形的应变处置,攻防进退的 利害得失 ,全军上下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作为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

酌水知源拼音:zhuó shuǐ zhī yuán。

酌水知源:汉语成语,拼音是zhuó shuǐ zhī yuán,意思是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出自《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谬膺重任,得免愆尤,实老师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衔结。”

近义词

饮水思源:拼音:yǐn shuǐ sī yuán,是一个成语,指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其本。连动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最早出自于北周,庾信《征调曲》。

酌水知源相关成语故事:

南朝有位大将叫庾信,他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当时战争不断,国家处在灭亡的边缘,皇帝此时派他访问北朝。尽管庾信知道这一路上肯定不会那么太平,但是他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还是不顾一切地去了。在这期间,南朝被北朝打败,国家灭亡了,庾信也被扣押在北朝。

北朝的皇帝觉得庾信是个人才,便封他做大将军,给了他很多赏赐。可在庾信看来,这些诱人的物质条件,怎么也比不上他那颗思念自己国家的心。

他屡次请求北朝皇帝放他回自己的国家,但是都被拒绝了。转眼28年过去了。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庾信无时无刻不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他每天都梦到自己在南朝时的情景。

他曾在《徵调曲》中写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意思是吃果子的时候,要想一想结果子的果树,喝水的时候,要想一想流水的源头。庾信这种不忘本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