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枕温衾的故事***_扇枕温被的故事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5-31 0
  1. 扇枕温衾的成语故事
  2. 二十四孝中的“扇枕温衾”,黄香有着怎样的人生?
  3. 谁知道黄香温床的典故
  4. 扇枕温衾的意思
  5. “黄香扇枕”“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背后的故事
  6. 黄香温席的故事

1. 文言文黄香扇枕衾

“黄香事亲”见于《二十四孝》,下列为两种版本的原文:一、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

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扇枕温衾的故事视频_扇枕温被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扇枕温衾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2. “黄香扇枕”和“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

黄香扇枕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自小懂事,帮父亲干活儿时很勤劳,读书时很刻苦,对父亲也很孝顺。当夏季炎热的时候,他拿扇子给父亲扇凉,晚上为父亲把床上的枕、席也扇凉,驱赶蚊虫;冬季寒冷时,他替父亲把被窝暖热。黄香成年后知识渊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受到人们的赞扬和爱戴。后世的人用“黄香扇枕”来形容人的至孝。

子路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平时只能吃野菜。但子路是孝顺的人,可以为了买米去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再背回来,只为了奉养双亲。后来子路的父母过世,他被楚王赏识当了大官,享受了优厚的待遇,却感叹父母早逝,享受不到这样的生活,想要再孝顺他们,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扩展资料

赏析:

孝顺不分贵贱,无论你是天子还是平民,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黄香为了父亲可以扇枕暖席;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较好的食物,都能不计劳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负米、背着米回来,奉养父母。古人孝顺父母之心,也许我们没有办法体会的,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的所能,为父母多做一些事情。

3. 黄香扇枕的示例

五代 李瀚《蒙求》诗:“老莱斑衣,黄香 扇枕。”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 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之类。” 作者 诗题 诗句 岑参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诏之制许归侍 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王维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4. 《黄香扇枕温席》这篇短文详细讲了黄香( )和的事情

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

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

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

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

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三字经》中有对黄香的描写:“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5. 《黄香扇枕温席》这篇短文详细讲了黄香( )和( )的事情

最近我们在学《***规》。

《***规》中一开篇就说要孝敬父母,里面有许许多多孝顺父母的故事,其中《黄香扇枕温席》这个故事,尤其令我深有感触。黄香年纪很小,但他从小就非常懂事。

他自幼丧母,非常体贴父亲。夏天,他为父亲扇凉了席;冬天,他为父亲温暖了被褥。

现在条件好了,有了电热毯,我们也不用再为父母扇席温被了,但我们同样可以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给予了我们四肢,给予了我们明亮的眼睛……他们关心、呵护了我们那么多年,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回报父母,但我们可以做许多小事儿来报答父母:在父母回家时为他们泡一杯茶;在父母过生日时送上生日祝福;在父母生病时给予甜美的安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时时刻刻呵护着我们,我们也得孝顺父母,体贴父母,要记得《黄香扇枕温席》,要记得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以后,我们每天都要问问自己:今天,你孝敬父母了吗?。

6. “黄香扇枕”“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背后的故事

黄香扇枕: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自小懂事,帮父亲干活儿时很勤劳,读书时很刻苦,对父亲也很孝顺。当夏季炎热的时候,他拿扇子给父亲扇凉,晚上为父亲把床上的枕、席也扇凉,驱赶蚊虫;冬季寒冷时,他替父亲把被窝暖热。黄香成年后知识渊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受到人们的赞扬和爱戴。

郭巨埋儿:埋儿奉母,又名“为母埋儿”,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后成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卧冰求鲤: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字字落实

至:极,很。慈:慈爱。谮:说坏话诬陷别人。牛下:指牛棚。炙:烤(肉);烤的肉。幕:帐幕

7. 黄香温席的文言文和解释

《黄香温席》

原文;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扇枕温衾的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扇枕温衾:意思是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拼音:shàn zhěn wēn qīn

出处: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译文:说到这里,就这样躺在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扩展资料

扇枕温衾的同义词:

1、扇枕温被: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拼音:shān zhěn wēn bèi

出处:唐房玄龄等人合著《晋书·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译文:请对父母和颜悦色奉养父母,夏天那扇枕席,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温暖被。

2、扇枕温席: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拼音:shān zhěn wēn xí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译文:冬天没有被裤子而亲很美味,热就是扇床,寒冷就用身体温席。

百度百科—扇枕温衾

二十四孝中的“扇枕温衾”,黄香有着怎样的人生?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为大家带来扇枕温衾的成语故事,快来看看吧。

扇枕温衾的成语故事1

注音shàn zhěn wēn qīn

典故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孝敬父母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扇枕温被、扇枕温席

同韵词一槌定音、审曲面埶、怀恨在心、沙里淘金、用志不分、稽古振今、贵在知心、返朴还真、戛玉鸣金、碧草如茵、......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成语示例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

扇枕温衾的成语故事2

扇枕温衾

扇:扇风。衾:被子。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近义词:扇枕温被、温衾扇枕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很小的时候,他就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十二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因此黄香的事迹在当时就流传得很广,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这就是黄香温席的故事。其故事被编如《二十四孝》和《三字经》中,激励着历代的中国人尊亲敬长。《三字经》中一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说的便是黄香。《二十四孝》赞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成语举例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每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做不到扇枕温衾,但嘘寒问暖还是能够做到的。

孝感,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有中国孝文化之乡的荣誉称号。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

谁知道黄香温床的典故

“扇枕温衾”的小故事全文如下: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叫其孝。躬值勤苦,事父行孝。夏季炎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舍身暖其被席。刺史刘护表而异之。意思是说,后汉阶段的黄香,年仅九岁,失去妈妈,终日想念抒怀,极为感切,乡党们都赞扬他孝敬。他见爸爸辛勤劳动非常辛苦,服侍爸爸很是尽心竭力。夏天天气炎热,它用折扇为爸爸扇凉枕席;冬天寒冷,它用人体为爸爸温馨被子。刺史刘护大幅意外惊喜,刻意嘉奖了他。

相比“卧冰求鲤”等有点神话色彩的“二十四孝”小故事,“扇枕温衾”更有生活元素,也更有可行性分析。以前曾有网民表述过“二十四孝”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感,不符现在的时代潮流。可是“孝敬”几乎都不会落伍。黄香是西汉时期***、孝子贤孙,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小故事的主人公。他年方九岁时,便参议亲之理,名播京中,号曰“纵横江湖,江夏区黄香”。

黄香家世清苦,家里没有佣人丫鬟,自身亲身劳碌家务事,尽心竭力敬养老人。同时普遍地诵习儒家经典著作,深求熟练社会道德学术研究,写的一手好的文章。京中得人夸赞他说道:“纵横江湖,江夏区黄童。”黄香最开始被授任土郎中。世界上只看见爸爸妈妈对子女有病苦恨不能舍身取代,不曾见过九岁小孩,母死魂便相伴,忘掉身在何处。

九死一生的黄香才有惊世之举——扇枕温衾待爸爸。孝言、孝行皆源于至善仁性而致,是平常点点滴滴的雨露滋润,一旦牵动了那个点才能培养出去的人的本性之善。发扬也务必是这样的,那类持志以恒的以诚待人,是这个孝心的所有含义。大家就从这善小而为此,年幼而做之讲清孝心便大孝也。

扇枕温衾的意思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夸奖黄香。

扩展资料:

黄香介绍:

黄香(约68年—122年 ),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黄香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

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百度百科-黄香

“黄香扇枕”“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背后的故事

扇枕温衾的意思是:

意思是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扇枕温衾的意思是夏天为亲人扇风,冬季可以为亲人暖床,扇枕温衾也是一个关于守孝道的成语,当天气炎热的时候,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床榻边为其扇扇子,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孩子可以提前为父母温床。

孩子懂得孝道,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现出孝顺,其实这对于父母来讲是最大的安慰。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做到,这与从小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扇枕温衾的主人公是黄香,江夏人。在九岁的时候,黄香母亲去世,当时的黄香非常悲伤,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因为失去了母亲,差点儿死去,当时村子里的人称赞黄香是一个孝子。

母亲生病的时候,黄香一直陪伴左右,天气炎热的时候,黄香就坐在旁边扇扇子。天气寒冷的时候,黄香就为母亲提前暖床。

黄香温席的故事

这三个故事都是出自《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图典故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周朝仲由,字字路,家境贫困,时常***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父母逝世后,南游至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予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毯为作坐褥,用膳时排队食鼎食用,极尽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已无法如愿。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以前有个叫黄香的人是个大孝子,夏天天热的时候就用扇子把草席扇凉让父母睡觉,冬天天冷的时候就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子捂热。是“二十四孝”之一。

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有“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元代学者谢应芳在《龟巢集·二十四孝赞》序中说的:“常州王达善所赞《二十四孝》,以《孝经》一章冠于编首。”

清代吴正修作《二十四孝鼓词》:“论起这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黄香温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