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伐剧本杀_南征北伐剧本杀角色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10 0
  1. 如何评价真三国无双这个游戏?
  2. 明朝君王朱元璋建国后只杀贪官,为何晚年却要杀尽功臣,他在担心什么?
  3. 诸葛亮去世前嘱咐马岱斩杀魏延,蜀汉将领有很多,为何选择此人?
  4. 杀甲是什么意思呀?
  5. 三国演义中苦肉计故事简介
  6.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苦肉计故事简介:

赤壁大战之前,周瑜苦思破曹之计。一日深夜,老将黄盖来到帐中,商议破曹以火攻为好。周瑜说:"我也这样想,所以才留下***投降的蔡氏兄弟,只是无人去曹营诈降。"黄盖自告奋勇,甘愿领此重任。

当夜二人定下"苦肉计"。第二天,周瑜传各路将军帐下议事,命大将们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抗敌。黄盖反对说:"不用三个月,如果这个月能破敌就破,不能破敌,早点投降。

南征北伐剧本杀_南征北伐剧本杀角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瑜听后大怒道:"我奉命督军破敌,你敢动摇军心,推出去斩了。"黄盖骄傲地说:"我是东吴三世重臣,南征北伐时,你还不知在哪呢?"在场的将领们跪下替黄盖求情。

周瑜***地说:"看在众将面上,饶你不死,打一百军棍!"武士们把黄盖推倒在地,没打到五十下,已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几次晕死过去。黄盖的好友阚泽,根据周瑜的安排,带着黄盖早已写好的投降书前去诈降。

不久,曹操又接到蔡氏兄弟的密信,说只要见到插有青牙旗的船只就是黄盖来投降了。结果在赤壁一战中,黄盖引火船冲入曹营,大江之上一片通红,把曹操用铁链连起来的几千条战船烧成灰烬。

扩展资料:

苦肉计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于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

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今追查,原来流言是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借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

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百度百科-苦肉计

如何评价真三国无双这个游戏?

我觉得是真的,宋太祖随着后周皇帝郭荣征战天下,渐有统一山河之势时,后周皇帝郭荣突然病倒死去,留下了口不能言的幼子,交留宋太祖扶持,掌握了当时所有权势的赵匡胤在众将的支持下黄袍加身,改朝换代建立了宋。

宋太祖接替了后周的战争底蕴,开始了战马上的南征北伐,收复了大片的江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事情,阻止了宋太祖一统中原故土的雄心壮志,这件事情就是我们后来大名鼎鼎的斧声烛影。

在一个深夜,宋太祖正在审阅公文,突然剧烈的咳了起来,但是宋太祖并没有让手下为他拿药,而是派人紧急请赵光义进宫面见,然后宋太祖遣出了所有的手下,只留下他和的弟弟两人留在房间内,据等待在房间外面的手下们称,当时宋太祖大喊了一声,然后就响起了斧头摩擦的声音,通过烛光的映照,他们好像看到了屋内的两人起了争执,后面,一代英明的宋太祖就这么驾崩了。

当时的赵光义并没有表现出很深切的痛苦,反而紧急跑到了宫中,称宋太祖在死前立下自己为皇帝的继承人,赶在了宋太祖的儿子到来之前坐上了皇位,当时宋太祖的儿子也有20多岁了,但是赵光义却以皇子年龄尚小自己坐上了皇位,加上当时赵光义在军中的势力不小,掌控着皇子无法抵挡的军队,所以只能任由赵光义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如果只单凭以上的***,我们还无法证明是赵光义杀了自己的哥哥登上皇位的,因为宋太祖此前的举动都太过于反常,先是紧急招弟弟入宫,然后又遣出了所有的手下守在门外不准进来,就可以预见事情的不一般,但是赵光义后来所做的事情让我确定了凶手绝对就是他,那个时候宋太祖招赵光义进宫,应该就是确定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的事情,但是赵光义在这件事情上与宋太祖产生了分歧,争斗过后,宋太祖被自己的弟弟杀死了。

赵光义登位之后延续了哥哥南征北战的征途,先是平定了南方的吴越,然后是收复了北方的北汉,至此五代十国割据的乱局才彻底被终结,宋太宗也凭借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坐稳了皇位,但是后来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与辽的作战中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宋太宗开始对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宋太祖最大的儿子产生了疑心。

明朝君王朱元璋建国后只杀贪官,为何晚年却要杀尽功臣,他在担心什么?

无双系列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开发,建构,拓展,然后到稳固,定型,就像其他知友所说那样已经基本没有余地进行颠覆性变革,游戏无论是剧情还是玩法基本一脉相承、子子孙孙一张脸。

它出色的地方就在于——既延续和继承了无双系列所建立起来的基本游戏模式,但也在细节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将两者适当、自然的混溶一起。上面的结论不是细究游戏玩法甚至游戏参数得出的,是从游戏剧情、人物设定、道具及玩法三个方面综合而成的一个总体评价。

游戏剧情毫不夸张的说,在357里光荣终于找到了过独木桥的办法。

在这一代里,剧情模式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上每个玩家都能感受到一种丰富性,即打起来似乎没有前几代那样枯燥和出戏,甚至有几分推进下去的欲望。而一旦这种欲望燃起,IF和正史的双线设置就变成了一个大杀器。

No.1 IF与正史在我看来,IF的加入并与正史成交相辉映的双壁,是这一代在剧情上最大的成功。毕竟,作为一款历史游戏,无论被日本文化处理到什么程度,无论要多照顾当代宅男们的趣味,无论要被市场掣肘到什么地步,尽量的忠于历史应该算一条硬标准,肆意玩弄,下场一定非死即伤。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三国无双5》了——可以说在整个系列了,355绝对算是最大胆的,大胆到完全不走历史路线,剧情动漫化,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Bug——缺乏历史逻辑。于是,就出现了吕布大战天下英雄这种类似“天下第一武道大会”的剧情。飞将军要是泉下有知,估计得再笑死一回……

而总的来说,真三国无双的评价,用一段长诗就可以解决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悠悠大河都是泪。遍洒中原夜笙雨,染尽绫罗儿女悲。

三千英杰化孤星,百万杂兵变野鬼。谁来举杯哭忠魂,斜阳残照月辉辉。

华夏大地空寂寞,止盏停筝尘埃落。忽得一声震地雷,天照之国奏铜钹。

无双华彩虹桥起,壮哉光荣脱裤魔。风起云涌十余载,七七将星谱战歌。

罗老演艺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同人脑补百家言。

三足之鼎不可立,四脚方尊才过瘾。烽火到处插旌旗,天下红字皆兄弟。

一骑当千寻常事,一刀下去躺一地。形单影只大丈夫,兵多将猛何足惧。

觉醒乱舞如台风,狂岚过处草不生。人马一体骋疆场,蹄下风光不思量。

一个男人两杆枪,危急关头掏裤裆。易武如同放无双,沿途敌将心慌慌。

曹贼有杆好标枪,胆大包天太嚣张。青锋一落去无踪,背后功名已深藏。

才子恶汉皆入手,刺客元芳亦我有。兵多将广气恢弘,吞城夺地如尿崩。

风流才子郭奉孝,周郎诸葛何足道。船团顺风如锦绣,球在江上打水漂。

江东红军有三好,萝莉波动炮。在外悍妇猛于虎,在家娇柔易推倒。

襄阳城内破吕公,洛阳街中斩妖道。金箍棒儿永闪耀,师兄弟们齐欢笑。

大耳玄德不得了,歌仁唱义胜***。太贤良师叛黄天,从此人间无信仰。

子龙子龙世无双,虎牢关前耍龙枪。一见钟情男儿醉,从此芳心许刘郎。

徐庶引荐诸葛亮,穿针引线赛红娘。身背茅庐燕雀声,一抹妒泪帽中藏。

赤壁焰火破苍穹,胜者面上有忧伤。问君何不展欢颜,刘备言说想元芳。

日日思君不见君,如今共饮长江水。此情怎堪成追忆,光火丛中诉衷肠。

张任殒命落凤坡,凤舞龙飞满城郭。更喜樊城军神立,子女成群天伦乐。

文长妙计安天下,南征北伐一手抓。联吴抗曹好主张,光明盛世乐开花。

司马家族异军起,才智双全势披靡。霸道遥遥川上影,慧眼铮铮识天意。

哀哉命运多悲舛,英知哄笑成绝响。星陨魂灭哭仲达,却闻夜风笑凡愚。

草木枯荣朝夕内,岁月流转一夜间。关机封盘没几日,英雄再临神机三。

音容笑貌虽远去,雄姿仍在荧幕前。惟愿荣光满人世,无双华彩永流传

诸葛亮去世前嘱咐马岱斩杀魏延,蜀汉将领有很多,为何选择此人?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杀尽功臣,是在担心大明的江山不保。明朝初年朱元璋奖励功臣,这些功臣都是跟着他一步步打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这些有功之臣都变成了大明权利金字塔仅次于金字塔顶端人物的存在,这些有功之臣一方面帮太祖进一步南征北伐,另一方面这些功臣的弊端也不断出现,例如***,操控朝堂等,他们严重危害到大明江山的稳定。

明朝初年,为了大明***的稳定,朱元璋把他的很多儿子都分封到各地。各皇子们早早得带兵打仗,了解政治,掌握兵权。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子们有了实力,自然要把各皇子们的地位提到那些功臣之前。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角度来说,自古如此,这些功臣都要为了大明的江山而被牺牲,要把他们手里的权利夺过来给皇子们,让他们让位与皇子,自然要赶尽杀绝。

太祖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小时候没过几天好日子,没有自信,普遍对人不信任。打天下的时候太祖是个有志的,开明的,进取的以及有决断力的领导,但是建国后,人还是同一个人,时间却已不同了,太祖已然成为九五之尊,这时太祖的疑心病显露出来,整日担心大明江山的稳固,自然要提防那些曾经的大功臣,一旦发现有问题,必定下狠手惩治。

此外,根据史书记载太祖是个极度精神洁癖的人,曾经把一个看粮仓的小官吏剥皮分尸,就因为这个看粮仓的小官吏偷了一点点粮食,可见太祖对***是零容忍的态度。那些有功之臣仗着自己劳苦功高,操控权利为自己谋利,太祖自然容不得。

杀甲是什么意思呀?

个人认为诸葛亮选中马岱执行这项秘密任务,而没有选姜维、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有三个原因,分析如下。

马岱是五虎上将中马超的堂弟,他武功和超一流武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虽然马岱勤勤恳恳,可是在蜀汉军中地位一直不高。他一直在蜀军中,充当一个冲锋陷阵的苦力。而姜维虽然在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时,才归顺蜀汉,可是他能力非凡。

姜维算是诸葛亮的关门***,得到了诸葛亮的真传。他后来居上,很快超过蜀汉军中将领,成为蜀军骨干。诸葛亮病重时,只有姜维在身边,负责诸葛亮“祈禳之法”的保卫工作。在诸葛亮病逝时,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继承了诸葛亮的兵书、诸葛连弩制造之法,还有诸葛亮的遗志。

其二,马岱比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更合适,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他大字不识一个,是一个文盲,也不一定能骗过狡猾的魏延。估计王平在魏延身边潜伏,不到几天就可能漏出马脚,被魏延发觉。如果王平被魏延怀疑,诸葛亮就前功尽弃了,失去了对魏延的控制。

而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虽然也厉害,可大都是老资格,不适合潜伏在魏延身边,执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他们也不会拉下脸,接近魏延,作为魏延的跟班。

公元222年,马超在临终前,曾给刘备上书,大意为他一门二百余口都被曹操所杀,只剩下了堂弟马岱,想让他继承我的爵位,还想将他托付给皇帝陛下。其他的也没啥可说的了。《三国志·马超传》中记载如下:

而这个靠山,就是诸葛亮看重的心腹长史杨仪。马岱很聪明,魏延和杨仪两人,马岱只能选择一人。魏延被诸葛亮所不信任,还被认为有反骨,而杨仪和之前的马谡一样,受到诸葛亮的信任。所以,聪明的马岱表面上选择了实力强的魏延,实际上是选择了杨仪。

蜀军中没有任何人比马岱更合适刺杀魏延。

大家可能有点小瞧马岱这个人了。马岱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1.狠厉果决,拿得起放得下;

2.出手利落,战斗效率极高;

3.诡谲狡诈,非常务实。

马岱初次出场就展现出他果决狠辣的特点,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七回中

回目: 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 。

马腾、马铁入京伺机里应外合,欲杀曹操,却被曹操识破擒杀。

逃回的兵卒告知城外等待的马岱,危急之下,马岱化装成客商,抛下一千人马,独自一人逃之夭夭。

够不够狠辣?不但骗了敌人,连自己人都骗了。

马岱第一次展示武艺是在《三国演义》原著第五十八回,对阵曹魏潼关守将钟繇。

回目: 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

马岱随马超发动反叛,率西凉兵马直取潼关,阵前厮杀,马岱一个回合就打败了潼关守将钟繇。

葭萌关一战,马岱与魏延、张飞交锋,又体现其心机诈谋,这是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

回目: 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

魏延欲抢头功,率先头部队遇到了马岱,双方交锋,“ 战不十合 ”,马岱诈败而走。魏延追击,被马岱一箭射中了左臂。 魏延这个人就已经相当诡诈了,魏延自己就善于诈败,但这次却被马岱诈了。本回中,马岱还想诈张飞,但没有得逞。

马岱射伤魏延后,张飞来战,不到十合,马岱故技重施,又诈败。张飞正欲追击,被赶来的刘备劝阻。 我们都知道,张飞十个回合就挑翻了纪灵,而马岱能应对张飞十合,还搞诈败,玩阴招,足以说明马岱的武艺比纪灵要强得多。

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八回中,马岱再次展示了他的高效率。

回目: 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

马岱随诸葛亮南征孟获,遇到孟获手下大将忙牙长,仅一个回合,马岱就刀劈了忙牙长。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回中,马岱生擒祝融夫人,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智计和狡诈。

回目: 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祝融夫人很厉害,一手飞刀连败蜀军数阵。魏延和赵云诈败,由马岱设下绊马索,轻松擒住祝融夫人。

而在本回中,马岱只一个回合生擒孟获,毫不拖泥带水。

马岱阵斩魏军前锋陈造,是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

回目: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曹真率兵尾追蜀军,中了埋伏,马岱冲出来,一刀斩杀魏军先锋陈造,曹军“ 鼠窜而还 ”。

马岱战斗生涯中,7次厮杀,4次都是在一个回合内完成。

马岱的这种狠决、迅速、利落的战斗风格,正是完成刺杀魏延的最佳人选。

在《三国演义》的第一百零五回中,马岱奉诸葛遗命袭杀魏延。

回目: 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

魏延作乱,阻止蜀军主力回兵。两军阵前,杨仪要魏延大喊三声 “谁敢杀我?”

当时,魏延已是天下的第一猛将,无人能敌,于是大叫: “谁敢杀我?”。

魏延刚喊一声,马岱就从背后突下杀手,一刀将魏延劈杀。 如果正常对战,马岱决非魏延对手。但马岱下手狠辣果决,一击必杀。

姜维岱之狠辣,廖化岱之阴诡,王平岱之果决,张嶷岱之利落。 蜀军中谁也不如马岱更适合偷袭刺杀这样的事情了。

看似没啥大本事、形不成威胁的人,恰恰是关键时刻捅刀子的人。

马岱是马超的亲兄弟,还是堂弟?说法不一。《三国演义》说他们是堂兄弟。但民间却流传他们是亲兄弟。有一出戏叫《对金抓》,说马超的父亲西凉太守马腾被曹操杀死,两个年幼的儿子马超、马岱失散,但每个人手里都有父亲送的独门武器——金抓。马岱被黄张收养,取名黄三耀,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于是千里寻兄。他路经飞虎山时,被女大王擒拿,当了压寨女婿。

后来马超路过山下,两人互不相识,各持金抓斗在一起,没想到出现离奇一幕布,这对金抓竟然是雌雄金抓,交战中吸在一起,无法争斗,二人疑惑,互相打问,兄弟相认,皆大欢喜。

不管是亲兄弟,还是堂兄弟,二人差别还是很大的,在蜀汉,马超是位居五虎上将之列,作战凶悍,屡立战功;马岱作为将军也经常出征,但与大哥相比,逊色不少,只能杀个不入流的大将忙牙长,或欺负个女人,生擒祝融夫人 。遇到张飞、魏延这样的猛将,他只能***装逃跑使阴招,魏延胳膊就曾中了他的暗箭。汉想到了蜀汉后期,魏延和马岱这对曾经战场上的对头,竟然成了搭档,不过魏延武功远高于马岱。

诸葛亮为什么选马岱杀魏延?一是马岱武功虽然二流,但脑瓜子活络,善于随机应变,适合干谋杀的工作。二是马超死后,马岱在蜀汉没了靠山,特别是看重马超兄弟的刘备死后,马岱出现政治危机,必须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因此杀魏延就是最有力的表白。三是他和魏延搭档,虽然表面和谐,一直被压着一头,心里憋屈,杀了魏延,自己才有出头之日。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时,马岱突然从背后捅刀子,将魏延斩于马下。

安排马岱杀魏延,表现出诸葛亮高超的识心术,他不但看穿了魏延的野心,而且看穿马岱的尴尬和阴险,巧妙地安排了一场精彩的刺杀。诸葛亮死后仍阴魂不散。

首先要说一下,在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让马岱去杀魏延,所以这个问题要从演义角度来回答。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时,因为旧疾发作自知时日无多,因此开始安排身后之事。诸葛亮深知此时迫在眉睫的有两件事:一是自己死后魏军必然会来追赶,需要退敌之策;二是魏延脑后有反骨,自己一死无人可以压制,肯定会造反,必须将他除掉。

而杀魏延有一个麻烦事,就是此时蜀军中并没有一个人有把握在正面交锋中杀死魏延。

在三国前期,魏延的武艺虽然不够顶尖级别,在蜀汉集团中屈居五虎上将之下,但是随着五虎上将的陆续离世,此时的魏延已经稳坐蜀汉第一猛将的交椅。其他蜀将除了姜维还可以和魏延一战外,像王平、张翼、廖化等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而且即使是姜维,对上魏延最多也就是一个平手,并没有把握将魏延击败,更不要说将他杀死了。而魏延是蜀军大将,又坐镇汉中多年,熟悉蜀军情况、汉中地理。一旦没能将他杀死,被魏延跑到魏国,那么肯定是贻害无穷。

所以诸葛亮需要安排一个人,取得魏延的信任,再出其不意将他杀死。为了保证完成任务,这个人必须要智勇双全,不仅能骗过魏延,还得一招致命。

如果单纯从这两个条件考虑,最合适的人是姜维,无论是谋略还是武艺,在蜀将中都是首屈一指。然而姜维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阻挡魏军追兵。这是和杀魏延并列的大事,姜维分身乏术,杀魏延就要另选他人。

在剩下的蜀将中,马岱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他武艺不错,对上张飞都能打上十个回合。其次马岱出手狠快准,在斩杀蛮将忙牙长和魏将陈造时,都是一合建功。第三则是马岱脑子灵活,当初在葭萌关下就用诈败计射伤了魏延,智力明显超过魏延。

所以诸葛亮最后选了马岱,而马岱也没让他失望,趁魏延分心的时候一刀将其斩杀,完成了任务。

马岱杀魏延一事可以从 历史 和演义里分开谈,在 历史 上是杨仪跟魏延争权,杨仪派王平、马岱与魏延交锋,王平把魏延的部队给劝退了,马岱率军追击杀了魏延,不存在诸葛亮交待马岱在魏延背后偷袭一事。

杨仪和魏延的矛盾甚至连孙权都知道,费祎出使吴国的时候,孙权就对费祎说:“杨仪、魏延,皆为牧竖小人。二人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但既已任之,其势必不得为轻,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建议蜀汉不要再用这两个人,副使者董恢向孙权解释是国家爱惜人才,还需要魏延、杨仪为国效力。

诸葛亮在临死前把兵权侧重交给杨仪、费祎、姜维一派,就是让他们去铲除魏延的,并没有独任马岱,是杨仪、费祎、姜维、王平一股联合势力击败了魏延。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这么安排是为了体现诸葛亮有先见之明,选择马岱是因为这个角色在赵云死后,取代了赵云以往的作用。诸葛亮执行计策时最喜欢用赵云,因为赵云骁勇兼具沉静,服从性强,不会像别的武将自持神勇就贪功冒进。

罗贯中对马岱的塑造走的也是赵云的路数,在诸葛亮南征北伐中马岱都占有诸多戏份,是诸葛亮最爱用的将领之一,曾执行诸葛亮的计策,生擒过孟获和雅丹。

事实上马岱在 历史 里的戏份并不多,他随马超投靠刘备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事迹,后来追杀魏延才又再度出现,《晋书》里又记载马岱又一次参与北伐,被牛金所击退。

罗贯中选择马岱进行再加工,这跟塑造关兴、张苞的思路一样,这些人物在 历史 上没有什么更多的事迹,但却是鼎鼎大名五虎将的亲戚,有着继承者的使命,关兴、张苞继承了父亲的遗志,马岱则继承了马超、赵云的特点。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甚至早早埋下伏笔,马岱和魏延是有仇的。当时马超与刘备交战,魏延想要抢张飞功劳就先行进攻,他以为马岱就是马超,向前交锋,马岱敌不过魏延,但是用箭射伤了魏延,得张飞解救才脱险。

以魏延的性格在得势后迟早会报复马岱,马岱先下手为强就无后顾之忧了。诸葛亮给马岱一个顺水人情,同时也是信任马岱能够忠实执行他的计策。

结论就是在 历史 中是大势所趋,蜀汉诸将都不愿服从魏延。在演义里则是侧重于塑造马岱这么一位角色。

这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正史上诸葛亮不可能安排人手杀魏延的,魏延是死于和杨仪的恩怨和自己的作死,这是题外话。说回***,为何诸葛亮要委派马岱杀魏延呢?很简单,只有马岱有这个资格和手段杀魏延。

魏延是什么人?至少在军事地位上,仅次蜀汉五虎将的人物,甚至深受刘备的信任,负责镇守要地汉中。魏延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亲刘派”,当刘琮打算投降曹操,刘备经过襄阳时,就是魏延要迎刘备入城为主,结果和文聘打了大半天,直到手下损失殆尽,才逃离。后来的长沙之战,关羽大战黄忠之后,还是魏延杀了太守,迎接关羽入城。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延是妥妥的“亲刘派”,而且从刘备平定四州起,魏延就加入了,入蜀之战也是刘备手下的主力大将,论资历,魏延也是仅次五虎将的存在。这样一样武将,在***里是说杀就杀的吗?也是普通将领可以杀得了的吗?

所以,魏延有这重身份,属于降将集团的姜维,王平或者本土集团的张翼,张嶷等人即便能杀了魏延,诸葛亮也不会让他们杀的,容易引起同属魏延一派的人不满,容易引起内部矛盾。那么,马岱又为什么能杀了魏延,还不会引成他人不满呢?首先,马岱是马超集团的唯一代表人物,马超带过来的西凉骑兵虽然人数不多,却是蜀汉唯一的精锐骑兵。虽然马岱的资历不能和魏延比,但是在诸葛亮平南和北伐时,老赵云,魏延,马岱,王平等人都是诸葛亮手上的重要将领,比如马岱还生擒过孟获等等。更不用说马超去世前,把马岱托付给刘备,所以马岱在蜀汉诸将中,身份比较特殊。

说到武勇,西凉军不用说,三国里几乎最骁勇善战的,马超的武艺不用说了,庞德曾经大战关羽,马岱曾经战过魏延和张飞。而且,通常他们搞不定对手时,都有一个“杀招”,比如马超战张飞二百三十回,最后诈败使用流星锤,结果擦着张飞的耳边而过;从这里可以看出马超赢不过张飞,许褚赢不过许褚,要不然马超早用这招了。还有庞德和关羽,如出一辙。结果射中关羽左臂;再有就是马岱了,和魏延交手十回合而走,回马射箭,正中魏延左臂。后来,张飞也十合败走马岱,正要追被刘备叫住了,其实就算张飞追,马岱回射张飞也未必能成功,毕竟马超都没成功。

不管怎么说,马岱常年在西凉军,对战场敏锐度相对比较高,而且和魏延交过手,对他的武艺比较了解,在加上马岱自身的身份,自然是斩杀魏延的不二人选。

因为诸葛亮早已看出魏延这个人有反骨,他恐怕自己死后没有人能降服的了此人,所以才 在自己的临终之时 ,悄悄的嘱咐马岱,一定要将此人斩杀。

公元234年,54岁的诸葛亮在和司马懿对阵 一百多天以后,又气又恼,直接一病不起,在和病魔做了几天斗争以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之中,在他临终之时 ,交代了许多后事,最主要的是他悄悄地交代了马岱,一定要除掉 魏延此人,因为魏延不除,他总有一天要谋反蜀国将无宁日,综合考虑诸葛亮下比决定。

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魏延就不受重用,有一次 诸葛亮和刘备在聊天,二人商讨谁去迎战马超,明明魏延就在旁边,诸葛亮却对他只字提,可见他是多么的不受诸葛亮待见,诸葛亮一死,他肯定把憋屈多年的冤屈倾泄而出,在诸葛亮的晚年, 蜀国早已无大将,如果魏延真的谋反, 恐怕无人与之抗衡,留着他终究是一个祸患,诸葛亮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必须告知马岱,让他去执行这个任务。

可以说诸葛亮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只要魏延一死, 蜀国定能延续30年,诸葛亮为了蜀国尽心竭力 他当然 希望在自己去世后蜀国惨遭灭亡的厄运,而且这个厄运来自内部的争斗,那是诸葛亮所不愿意看到的。

《三国志》记载魏延: 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刘备活着的时候封 魏延为“镇北将军”但是此人性格孤僻 ,又不听号令,而且和手下人闹的也不愉快, 没人和他玩没有朋友,平时又喜欢 一意孤行 是一个很难弄的刺头,诸葛亮一死 没人降服得了他, 他以后只会添乱,不会添香,特别是诸葛亮的北伐之时,让魏延断后,后来诸葛亮去世的时候, 蜀国密不发丧,意思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诸葛亮死了,这是魏延 却对大家说:“丞相虽死,我魏延绝不做断后之将 ,他不仅不听从军令还率兵烧掉了退兵的栈道。他的这一系列行为,则被杨仪看在眼里,并上表刘禅,说他谋反。后魏延在逃亡汉中时,杨仪派马岱追上魏延并斩杀了他。

总结:魏延死于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 ,还能有人震慑他,诸葛亮一死, 老天爷老大,他老二,而且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完全是自断后路,自觉坟墓的举动,魏延虽然杀敌勇猛 ,但是头脑上还是有所欠缺,所以这也是直接导致他,被斩杀的主要原因。

因为马岱从来没有上魏延上心过,至到死前一听到马岱一声"我敢杀你",才觉得身边竟有一把刀,但为时己晚。

因为马岱是最适合的人选!

1、马岱是蜀汉后期武力仅次于魏延的人。马岱的战绩还是比较辉煌的,光他杀了的人就有忙牙长、陈到等人,还打败钟繇、生擒过孟获,在勇猛的魏延手底下过了十合诈败,在张飞手下败了十合诈败。魏延太猛了,只能选武力猛的杀,要是一击不中,以魏延的能力,蜀军就别想撤回去了。

2、魏延信任马岱。在入川之战中,魏延和马岱有过一次交手,两人打了十合,马岱看到打不过魏延,就诈败,偷袭魏延,射了魏延一箭。但魏延这个人,应该还是一个心胸比较宽广的人,并且对刘备忠心耿耿,只要是能为主公做事的人,他都不计较。因此经常和马岱一起冲锋陷阵。尤其是蜀汉后期,魏延和马岱作为两位蜀汉最勇猛的纯武将,每次都是他俩冲锋陷阵打头阵。

3、马岱很忠心,马超死的时候,给刘备上表,说她一家被曹操杀完了,只剩下了他的弟弟马岱,马岱还有传宗接代的重任,希望刘备能好好对待马岱。刘备也不负马超所托,很器重马岱。马岱因此也是十分终于蜀汉,诸葛亮也是十分信任马岱的。

马岱乃马超堂弟,马超字孟起!乃西凉太守马腾长子,身高八尺目如朗星面如冠玉,勇敢善战却脾气暴躁,弓马矛术骑术相当了得!与匈奴鲜卑作战未尝一败!可惜父亲死后,与刘备等结盟的事被曹操侦知,马氏宗族被曹操派兵!马岱在外催粮幸免于难!他脱下衣甲,改穿民服,连夜从小道逃奔关中,在府城中遇到马超哭拜于地!马超急怒攻心昏迷过去!可后来他却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与韩遂反目,又被部下背叛,失去地盘,只好退到葭萌关,张鲁刘璋都不信任他,最后他投降刘备,刘备也并不信任他!他死后马岱为后军副将,负责督运粮草佯装管军械!杀魏延是奉命行事,他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

三国演义中苦肉计故事简介

甲胄,汉语词汇,拼音为jiǎzhòu,有三个释义,泛指兵器、披甲戴盔,还指战争。

解释:泛指兵器。披甲戴盔。指战争。

宋·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任甲胄於忠信,施干橹於礼义。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劳;小往大来,变东作西成之器。”

《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衰_则有哀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

《国语·晋语三》:“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

《旧唐书·刘玄佐传》:“明晨,衙兵皆甲胄,拥士宁登重榻。”

清·赵翼《偶书所见》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三国演义中苦肉计故事简介:

赤壁大战之前,周瑜苦思破曹之计,黄盖来到帐中,商议破曹以火攻为好,周瑜说:“ 我也这样想,留下***投降的蔡氏兄弟,只是无人去曹营诈降,”当夜二人定下“苦肉计”,第二天,周瑜传各路将军帐下议事,命大将们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抗敌,说,如果这个月能破敌就破,不能破敌,早点投降!

周瑜听后大怒道:“我奉命督军破敌,你敢动摇军心,推出去斩了。”黄盖骄傲地说:“我是东吴三世重臣,南征北伐时,你还不知在哪呢?”在场的将领们跪下替黄盖求情,周瑜***地说:“看在众将面上,饶你不死,打一百军棍!”

武士们把黄盖推倒在地,没打到五十下,已皮开肉绽,几次晕死过去,黄盖的好友阚泽,根据周瑜的安排,带着黄盖早已写好的投降书前去诈降,曹操又接到蔡氏兄弟的密信,说只要见到插有青牙旗的船只就是黄盖来投降了。

结果在赤壁一战中,黄盖引火船冲入曹营,大江之上一片通红,把曹操用铁链连起来的几千条战船烧成灰烬。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周瑜曰:“今日痛打黄盖 ,乃计也。吾欲令他诈降,先须用苦肉计瞒过曹操 ,就中用火攻之,可以取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百度百科

如:汪广洋,李善长,胡惟庸等,而武将则有蓝玉,周德兴这些,他们都是开国的大功臣,却都因朱元璋的猜忌,找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他们。

1、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这个案子牵连甚广,很多人都被诛杀,后来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结束了传承已久的丞相制度。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2、李善长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投靠朱元璋后跟随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但却在洪武二十三年,因为胡惟庸党的牵连,被朱元璋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

3、蓝玉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而在洪武二十六年时,被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谋反,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

4、周德兴

明朝开国名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周德兴自跟随朱元璋起兵,一直到建立明朝,南征北伐立下了赫赫功勋。但在洪武二十五年,因为儿子周骥在宫中和宫女*乱,周德兴受株连被杀,公田被收。周德兴随朱元璋起义到建立明朝,历经百战,建功无数。

其中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和杨璟、张彬一起征讨广西,分兵据守险要位置,断绝靖江的增援,为广西的平定立了大功。此后又平明夏,功劳甚至大过主帅汤和。洪武五年(1372年)元月起,平云南、湖贵、四川等地蛮夷,为明朝初期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5、汪广洋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百度百科-胡惟庸案

百度百科-李善长案

百度百科-蓝玉案

百度百科-周德兴

百度百科-汪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