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_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代表人物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5-31 0
  1. 什么叫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
  2. 《孟子.万章下》:欲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知人论事学说的
  3.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精炼答案
  4. 知人论世是什么意思
  5. 知人论世的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代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学习古代文论这门课,让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增强了学习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与欲望,徜徉于古人的思想海洋里,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感受古人的思辨,敬佩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的睿智。这门课程内容及其丰富,时间跨度也大,涉及面广,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很有帮助,让我受益匪浅。鉴于兴趣和其他一些原因,我简单地谈谈孔子的文学思想及自己的一点拙见,如有偏颇,也仅是一家之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文论的奠基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影响,甚至今天,孔子的一些思想还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孔子创立的儒学,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人格标准,以“诗三百”为人格修养的教材,从而将其文学理论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孔子的文论思想不仅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还涉及到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批评的标准等问题。

一、文学的社会作用

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_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论语·阳货》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孔子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并对此做出了专门的阐释。那么,“兴”、“ 观”、“ 群”、“ 怨”,是什么意思呢?

“兴”,感兴、感发。诗歌***用比兴的手法创造生动感人,并且包含着普遍道理的文学艺术,感染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意志,使其兴奋激动,表现出某种情绪,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影响和教育。我觉得“兴”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就可以了,不需要理智的制约,也不用升华读者的思想境界。

“观”,就是观察,看之意,不仅可以观各国的政治来知其得失,也可以观察人的品行志向,可以知人论世。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某一个时期的社会习俗、风尚,及其重大***,甚至能分析出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的盛衰之势,考察社会政治的利弊。孔子提出的“可以观”思想,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他把文学看成是一面反映社会政治状况,习俗风尚的镜子。

“群”,是指全体社会人们之间的“群”,具有普遍性。文学作品可以起到让广大读者沟通感情,密切交往,交流思想,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作用。孔子主张的“群”,重在强调人和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先秦时期的孔子,已经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分析问题,足以证明其远见的卓识,超人的智慧。人,处在社会之中,不可能脱离这个群体而存在,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社会的互动,社会才可以发展,人才可以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怨”,在孔子看来,主要指的是“怨刺上政”,即对社会政治的怨刺和作者的牢骚不平。我们知道《诗经》里,就有许多含“怨”的作品,对不合乎“仁”的现象的指责和不满,对“礼”的破坏的愤懑和不平,还有关于男女爱情、婚姻不称意而产生的怨恨等。“怨”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把自己内心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抱怨喷洒出来,然后一吐为快,是带有感***彩的批评。“怨”在孔子文论思想中分量很重,它开启了文学作品批评社会、批评文学的先河,对之后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孔子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有情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论语?雍也篇》记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处的“文”是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是指内在的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也就是礼与仁的关系,它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极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既不主张偏胜于文,也不主张偏胜于质;应该不偏不倚,做到适中。

《论语?八佾》说道:“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孔子认为,绘画要先有好的质地,然后才可以随意的添加色彩,它旨在说明作品必须先要用好的内容,然后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加工与修饰。子夏从孔子的回答“绘事后素”中,领悟到先仁后礼的道理,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里的礼,是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即礼节仪式,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该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就不会画出丰富多***的图案。

孔子强调文质并重,要求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他把这称为“尽善”、“尽美”, 他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对后世的绘画、文学创作、舞蹈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也仍然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社会实践活动,还是艺术创作方面,二者的统一都是人们进行活动时所尽力遵守的,若有一方面的失衡,就必然会影响事物整体的美的效果,不被人所喜爱。

三、文学批评的标准

孔子在评论诗歌总集《诗经》 三百篇时提出了“思无邪”的文学批评的标准,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对于“思无邪”的解读,众说纷纭,下面简要列举几种:(1)杨伯峻《译注》中说,“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做作“思想”解。(2)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说:“思无邪者,此诗之言。诗之本体,论功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此一句可以当之也。”(3)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思无邪,乃是要使人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使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因为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说法不同。“思无邪”源自“诗经”,“思”原来是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无邪”是描写人神情专注的样子,孔子赋予其新意来概括《诗经》特征。

从刘宝楠的解说中可以得知,“思无邪”是指诗的内容符合孔子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审美标准和***道德。不过,单从内容上来概括《诗经》的特点,有些片面,因为《诗经》中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有歌功颂德的,描写爱情婚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歌颂劳动者的,很难用“思无邪”来作出评价和判断。

孔子的“思无邪”批评标准从艺术上看,就是提倡“中和”之美。“无邪”就是“归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提出“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原则,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意思是说,好的文艺作品表达感情要适度,欢乐而不放纵,哀怨却不过于悲伤,感情的表达要有节制,一切情感的外观都是那么得恰到好处。孔子认为男女关系、青年恋爱都应在“和谐”的尺度之内,在“合礼”的规范之内进行和完成,必须是合乎礼和合乎规范程序的。可见,孔子的“中和”思想是跟政治、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即“思无邪”,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对于孔子的“思无邪”批评标准,我们不仅应该从思想内容层面来理解分析,还应该从感情的表达需要一定的制约,即“中和”的角度来剖析,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的领悟到孔子这句话中的精髓所在。孔子的文论思想内容很丰富,以上只是简单涉及,还有其他的一些思想理论没有提到。

接下来谈谈我的一些个人感受。在开课之前,我就想本门课程一定是及其枯燥、乏味的,一听到“文论”二字我就从心底里怕了,并且还是“古代”,觉得想要攻下它,任务着实太重了。怕课程的枯燥,又担心错过精彩内容,我还是选择了本课程,第一堂课初次看到了老师的容颜,我和同学议论到:文院还有这么年轻、这么漂亮的老师呀!老师不仅很漂亮,讲课也很有特色,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觉得古人的某些思想还真是抽象,很难懂,但是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老师授课时,总是化古人思想的抽象为具体,有助于我们理解、领悟古人的思想。同时,涉及课外内容,或者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大大开拓了同学的视野,丰富了课堂内容,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比如说,老师推荐的相关***,我总会在课下抽时间看完,内容非常精彩,更重要的是,有些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很大,使我感触颇多,一个人总会去想它、思考它,确实耐人寻味。尽管说我有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古代文论的,接触了以后你会发现,它并不是像你想象中的那么苦涩无聊,我还是学到了许多知识,视野也开阔了很多,最起码从心理上喜欢一些古人的思想了。

什么叫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两大家,在中国词史上历来以“苏辛”并称,两人 是宋词不可企及的两座高峰,如同唐代“李杜”一样值得称道。两个人不仅是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在人生境界、品德修养上也都属上乘,但是由于所处时代、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有着诸多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况味与追求,而这些差异表现在两人的创作之中。虽然同属豪放派,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一、“知人论世”——苏轼、辛弃疾的不同人生经历 先秦思想家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 子·万章下》强调得到文章“真义”的条件之一就是“知人论世”,即了解作家并联系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状况。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回顾一下苏轼和辛弃疾的不同人生经历。

《孟子.万章下》:欲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知人论事学说的

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在既知人又论世的基础上,再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才能对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知人论世与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有共通之处。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一部文学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

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丹纳也在《艺术哲学》中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影响文学的三要素。

可见“知人论世”这种批评方法能够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联系诗歌产生的背景和根源,结合诗人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以“知人论世”原则鉴赏诗歌,可以有效地对表面文字相近诗歌的不同含意加以仔细区分。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就是“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用自己的心灵去追寻诗人的心灵的踪迹,明了诗人之用心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拘泥于字面之意义。

“以意逆志”法要求于读者,是以追求诗人之志为旨归,因此,读者应平心静气,对作品反复涵咏,仔细体味,用真挚的情感来读诗,以求得诗人之用心所在。

扩展资料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所代表的文学接受理论从表面上看是相冲突的,“以意逆志”注重文本对意义的生成作用,“知人论世”注重的是作者对文本意义的生成作用。

但是在孟子这里,有着一个中心的指向,即作者和文本只有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以意逆志”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

“知人论世”是为了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作品,可以更好的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这就和西方现代的文本批评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现代的文本批评注重的是文本自身,当他们接触到文本的时候,作者已经处于“缺席”状态,不需要通过了解作者来解读作品,只需要从作品本身出发即可,如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等。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精炼答案

我在网上找了一篇,你看看对你是否有帮助,O(∩_∩)O

让时代来解释人物

一本知人论世之书

“知人论世”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个“世”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身世”,二是“时世”。朱熹注云:“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这是作“身世”解,文义可通。但是如果作“时世”解,文义亦可通,似乎更有意思一些。那么,“知人”是一层,“论世”又是一层。“知人”已经包括了知道其人的身世行事;“论世”则是放大范围,论究其所处的时世,反过去更足以帮助理解其人与其文。这样解释是 否一定比朱注更符合孟子的本意,我不敢说,也不想深究。我这里只是按照这样的解释来说:我近来读了一本书,真正是“知人论世”之书,这就是朱成甲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

本来,李大钊牺牲之年才三十九岁,而所谓“早期思想”,不包括他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思想,大致上只是他三十岁以前的思想罢了。书中所引李大钊诗文,最早的是《登楼杂感》二律,作于一九○八年,即从此算起,到他三十岁,也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所研究的时间范围是这么短,而全书洋洋四十二万言,我一气读完,毫无支离琐碎之感,这就因为正如书名所示,它是把“李大钊早期思想”同“近代中国”这个广阔的背景联系一起来研究的。作者在后记中说:“我费了比研究李大钊本身的材料多得多的时间去研究与之相应的背景,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大量***和人物,同时也自然地涉及到与这些***、人物的联系问题和评价问题。”这很生动地说明了他怎样在“论”那个“世”。李新、刘桂生二位共同署名的序言里说:“从这本书中,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决不仅仅限于一个李大钊,它不是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是让时代来解释人物。所谓时代,也不是那种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而是和李大钊的思想和行动密切相关的气氛、矛盾、 ***和人物。书中以李大钊为中心,以李大钊的早期思想为线索,几乎涉及这一时期的所有重大政治***和主要历史人物,其中包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梁启超、汤化龙,孙洪伊、白坚武、章士钊、陈独秀、高一涵等。有些人物关系,例如与章士钊、孙洪伊、白坚武的关系,是过去很少研究的。书中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使这本书具有比较深广的内容,增加了历史的份量。”这个评价十分深刻,说出了本书“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点。尤其是“不是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是让时代来解释人物”,这两句话说得最好,我以为是“知人论世”方法的精髓。

但是,我不想全面评述此书如何运用“知人论世”方法,论证了李大钊早期,怎样艰苦地探索救国道路,怎样从改良主义调和主义一步一个深深脚印地走向马克思主义,不想全面评述作者运用这方法多么娴熟,所获得的成果多么丰富,那得写一篇专门的论文,而且李新、刘桂生二位合写的序言已经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我在这里,只想略谈几个小例子。

一个例子是李大钊一九一三年冬去日本之前写的一首诗:

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

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

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

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

此诗的题目是:《南天***,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读此诗,首先要弄清“天问”是谁?长期以来,研究者都说是郭须静即郭厚庵。朱成甲不取此说,他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问”即是李大钊的挚友白坚武。他所根据的是第一手材料,即《言治》月刊第五期所载白坚武的一篇论文,其中正是自称“天问”,以及未曾发表过的白坚武日记,其中记明他在李大钊去国之前,充任冯国璋的秘书,随冯国璋军南下。南下干什么?是奉袁世凯之命,由津浦线向南去进攻“二次革命”的讨袁起义军。朱成甲作了大量论证,证明李大钊直到袁世凯实行帝制、背叛民国之时,才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站到坚决反袁的立场上来。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拥袁和基本拥袁的。对于孙中山所号召的“二次革命”,李大钊是反对的。朱成甲还以充分的证据,证明白坚武的政治态度,是坚决拥护袁世凯,坚决反对***的。所以,朱成甲指出,上引的那首诗,长期以来被误解为李大钊送人去参加讨袁起义军,把事实正好颠倒过来。诗题中所贬称的“南天***”,其实正是指“二次革命”讨袁起义军而言。诗题中的“军中”,不是指起义军,而正是指讨伐起义军的袁军,即白坚武所参加的冯国璋军。

另一个例子是,李大钊在《大哀篇》中分析评论了民国初年的政党,分为稳健、急进、折衷三派。关于急进派,李大钊说明道:“急进者,蛮横躁妄之暴徒也。”还评论道:“骄横豪暴之徒,乃拾先烈之血零肉屑,涂饰其面,傲岸自雄,不可一世,且悍然号于众曰:‘吾为尔民造共和幸福也。’呜呼!吾先烈死矣!豪暴者亦得扬眉吐气,击柱论功于烂然国徽下矣。”这些蛮横躁妄、骄横豪暴的暴徒,是指的什么人呢?长期以来,有些研究者认为指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官僚,朱成甲纠正了这个误解,指出它指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朱成甲之前,刘桂生已经在《辛亥革命时期李大钊政治试析》一文中论证了当时的社会舆论是怎样使用“暴民”这个词的,论证了民国初年各派政治人物,例如朱执信、蔡元培、章士钊、李剑农、梁启超以及袁世凯的笔下,“暴民”这个词都是指革命党人的。朱成甲介绍并且同意刘桂生的研究,此外,朱成甲还指出:当时,急进(激进)、温和已成为人们习惯的划分政治分野的用语,而“暴徒”“暴民”更是对持“破坏主义”者的特有的“尊号”。朱成甲引用梁启超的话,证明他明确自称“温和派”,称对手同盟会(革命党)为“急进派”,又引梁启超的门徒罗瘿公的话,毫不含胡地把同盟会与暴徒联系起来。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来看,李大钊《大哀篇》中所谓“急进者”,所谓“暴徒”,同样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就非常清楚了。李大钊描写的“拾先烈之血零肉屑,涂饰其面”,自称共和缔造者,在国徽之下击柱论功,这样的画像只有同盟会(革命党人)才对得上,而袁世凯是对不上的,他身为国家元首(大总统),怎么会在殿下击柱论功呢?如何能称之为“暴徒”呢?尤其有价值的研究是,朱成甲还举出陈其美命蒋介石派人刺死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陈炯明***光复会员许雪秋、陈涌秋、陈芸生,将他们的革命武装包围缴械,这些都是同盟会人在民国初年所干的事,以及光复会领袖章太炎为这些事写信给孙中山***,这些都可以证明:李大钊称同盟会***为“暴徒”,虽然从根本上说是不正确的,但不是事出无因的。朱成甲指出这一点,使我们可以想得更多。同盟会***本是很复杂的,他们在对清朝和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使用革命暴力,当然是正义的,必要的,但是同时,他们在革命阵线内部矛盾中也使用暴力,这就已经埋伏下后来***统治变成***统治的***,蒋介石后来的反革命正非偶然。李大钊早期视同盟会***为“暴徒”,这个不正确的认识中,亦自有其合理的因素。

以上两例,一诗一文,长期被有些研究者的误解所颠倒,都因为不了解李大钊当时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的缘故,这正是“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而为了要正确认知李大钊当时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不能就李大钊论李大钊,而要联系白坚武,联系梁启超、罗瘿公,联系袁世凯、冯国璋,联系蒋介石、陈炯明,联系章太炎、陶成章……,这正是“是以论其世也”。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如果说这些都还只是关系一诗一文的理解,是较浅层次的“知人论世”,那么,下面再就更深层次的来举一些例子。

书中从头到尾,注意分析李大钊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交游关系。

首先是李大钊出身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书中有很长的一节,专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对于李大钊的影响是复杂的、深远的”(在第一章第二节内),这里不可能详细复述,只把这一部分的纲目抄在下面:

1.消极方面的影响

(1)在思想体系和思想方法上

(2)在社会关系上

(3)在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上

2.积极方面的影响

(1)学问家的准备时期

(2)思想家的准备时期

(3)革命家的准备时期

从这个纲目,即可看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多么细致,多么全面。关于社会关系的影响,书中指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有一个组织,就是北洋法政学会,其政治倾向是保守的,而李大钊是这个组织的骨干之一。“李大钊在这里有一批关系密切的朋友,其中尤以与白坚武、郁疑关系最深。李大钊在一九一八年进入北京大学以前,他的交游主要是在北洋法政学会这个范围。他的很多活动都和这个社会关系有关,例如去日本留学,办《晨钟报》,办《宪法公言》等。他的文章,在一九一四年以前,几乎全部是在《言治》月刊上发表的。北洋法政学会由于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具有保守的倾向,尽管李大钊自己有其独特的见解,但终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约在一九一四年八月,李大钊在日本东京认识了章士钊,结为挚友,书中对此事的重要意义作了最充分的估价。(在第三章第三节中)书中论述“所受章士钊的影响”这一部分,有一万三四千字之多,可谓淋漓尽致,其纲目如下:

1.社会关系上的影响

2.在政治上的影响

3.在学术思想上的影响

4.在思维方式与文风上的影响

5.对于其后前进道路的影响

在社会关系方面,书中指出:“突破北洋法政原来的狭小圈子,广泛地接受革命党人的影响,是李大钊留学东京的一个极大收获,而这个收获恰恰又是从章士钊这里开始的。”书中又指出,李大钊成为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杂志的热心的读者和作者,“并且通过这个杂志,使自己逐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人物。翻开《甲寅》杂志来看,《新青年》上的很多重要人物,除去鲁迅而外,如陈独秀、胡适、高一涵,都已经在这个刊物上汇合了。李大钊从此才开始走出北洋法政的小天地。”尤其重要的是,章士钊后来推荐李大钊到北京大学接替自己,当图书馆主任。

关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一事,书中给以极大的重视。第十五章第一节指出:“第一,他由此真正置身于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与真正的战友和同志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二,他有了研究国外的思想和学术的最优越的条件。”“第三,他可以有条件和他一向所热爱,所寄予最大希望的青年结合起来。”第一条所论的还是社会关系交游关系问题,书中极细致地论述道:

李大钊一直在关心支持新文化运动。他的《民彝与政治》、《青春》、《晨钟之使命》、《孔子与宪法》、《青年与老年》、《暴力与政治》等,都是参加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之作。但是,由于所处的具体条件与工作环境的不同,李大钊在此以前还不能全身心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结合起来,他的思想和行动还不能不受已经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影响,其中主要的是章士钊和白坚武的影响。李大钊进入北京大学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生活圈子,和当时一大批时代的先进人物结合起来。这对于他个人的思想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15页)这是毫无疑义的。

下文还详细论述了李大钊到北京大学后与陈独秀等《新青年》的战友们结合的过程,直至如何为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干部)条件,都说明朱成甲此书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的具体性和生动性。中国本有“观人观其友”的话,其实也即是“知人论世”之意。而朱成甲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那句话:“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更是深刻的理论阐明。当然,这所谓“进行交往”的范围比“朋友交游”要大,大到包括了敌人在内。此书对于这一方面,也作了深入研究,例如他指出,反对袁世凯帝制和段祺瑞、梁启超伪共和的斗争,是对李大钊的思想上的两次大推动。这就很生动地证明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当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原理。

一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知人论世是什么意思

1.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知人论世〗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内容主旨〗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的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通***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通“谪”,发配去守边。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图。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 〖重点词句〗 1、辍耕之垄上:停止 2、怅恨久之:失望 叹恨 3、苟富贵:倘使(如果) 4、若为佣耕:你 是 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6、屯(于)大泽乡:停驻 7、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8、会天大雨:恰巧 (适逢) 9、举大计亦死:发动 10、等死:同样 11、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 12、天下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 13、今或闻无罪:有人 1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15、吴广以为然:认为 16、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1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胜)又暗中命令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18、吴广素爱人:平常 19、令辱之:让 2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随从) 2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十分之六七 22、死即举大名耳:干出大名声 2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生来的贵种吗 24、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25、收而攻蕲:收集义军 26、行收兵:行军中 27、比至陈:等到 28、守丞死:郡守的副职 29、号令召三老:封建社会里长官教化的乡官 30、将军身被坚执锐:指亲自作战 31、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答: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 答: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答: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王候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答:(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答: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课文理解〗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5、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久矣 8、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9、“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10、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答:(1)抓住时机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 (3)激怒众人 12、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文题目

九年级上册的古文比较少,大概就是以下几篇

21.《陈涉世家》 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

23.《隆中对》 陈寿

24.《出师表》 诸葛亮(这篇是重点)

剩下的都是古诗了、、、

25.词五首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 白居易

月夜 刘方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不知道是不是要那几篇***、、、、

17.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18.杨修之死 罗贯中

19.范进中举 吴敬梓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

就是这些了、、、、、

3. 求训练三部曲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答案人教版求训练三部曲九年

一、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首诗,并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三、朗诵下面这首诗,并和课文中的两首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jū 佩玉)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jiǔ 黑色玉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此题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 有关资料 一、译诗 关 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 ***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 ***荇人左***右***.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译) 蒹 葭。

知人论世的解释

知人论世意思是指要理解一个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1、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著作《孟子-万章下》中的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阅读一个人的诗和文章,要了解这个人是谁,他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

2、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文学批评中,通过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了解,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其作品。通过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思想、信仰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意图和作品的意义。

3、在阅读鲁迅的***时,通过对鲁迅的生平、思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社会批判和思想内涵。同样的,在欣赏古人的诗词时,通过对古人的生平、思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知人论世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这种了解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其作品。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文学批评中,但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中的人和事的评价和理解。

知人论世的意义

1、增进相互了解。知人论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增进相互了解。在人际交往中,了解一个人的背景和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沟通效果。知人论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沟通效果。在人际交往中,了解一个人的背景和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和立场,从而避免因为缺乏共同语言而产生沟通障碍。同时,通过了解他人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这对于沟通和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帮助。

知人论世不仅是成语,更重要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

 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

 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

 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

 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

 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

 了解他的时代.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

 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

 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

 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

 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

 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

 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

 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

 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

 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

 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

 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

 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

 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

 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

 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朱东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