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漠之都的衣服多少钱一套,冥界之都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7 0
  1. 都篮的意思都篮的意思是什么
  2. 末尾是乡字的成语有哪些?
  3. 东都的引证解释东都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4. <<蒹葭>>一诗是怎样反映着中国古诗歌特点的?

都字共有10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包含"都"字的成语:

1、都俞吁咈,意思是本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出自《书·尧典》。

冥漠之都的衣服多少钱一套,冥界之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通都大埠,意思是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出自《<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

3、冥漠之都,意思是天庭或地府,比喻最高境界。出自前蜀·杜光庭《马尚书南斗醮词》。

4、三徙成都,意思是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出自《庄子·徐无鬼》。

都字的拼音:该字有[dōu]和[dū] 两个读音,当读[dōu]时:1.表示总括,除疑问句外,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 2.跟“是”合用,说明理由。 3.表示“甚至”。 4.表示“已经”。 当读[dū]时:1.首都。 2.大城市,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 3.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4.姓。

都篮的意思都篮的意思是什么

八窗玲珑

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别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长辔远御

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超凡入圣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出神入化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大雅之堂

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登峰造极

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登高望远

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金丹换骨

比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炉火纯青

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冥漠之都

比喻最高境界。

冥漠之乡

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入圣超凡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玄妙入神

形容技艺学问已进入高超而神奇的境界。

止于至善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至人无梦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末尾是乡字的成语有哪些?

都篮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都蓝"。2.木竹篮。用以盛茶具或酒具。

都篮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都蓝"。2.木竹篮。用以盛茶具或酒具。拼音是:dōulán。注音是:ㄉㄡㄌㄢ_。结构是:都(左右结构)篮(上下结构)。

都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亦作“都蓝”。木竹篮。用以盛茶具或酒具。引唐陆羽《茶经·都篮》:“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之,以单篾_者缚之。”宋梅尧臣《尝茶和公仪》:“都篮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清朱彝尊《沉上舍季友南还诗以送之凡三十四韵》:“都篮茶具列,月波酒槽压。”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拖床》:“明时积水潭,常有好事者联十__,携都蓝酒具,_氍_其上,轰饮冰凌中以为乐。”

二、网络解释

都篮都篮(都篮)亦作“都蓝”。木竹篮。用以盛茶具或酒具。唐陆羽《茶经·都篮》:“都篮设诸器而名之。

关于都篮的诗句

瓯_副都篮松涧远挈都篮游瓯_副都篮

关于都篮的成语

通邑大都鸿都买第提篮小卖竹篮打水都头异姓

关于都篮的词语

研京练都清都绛阙鸿都买第都头异姓通都大邑清都紫府吁_都俞提篮小卖冥漠之都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都篮的详细信息

东都的引证解释东都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① 带有“乡”字的成语有哪些

有“背井离乡”,“告老还乡”,“近乡情怯”,“客死他乡”,“穷乡僻壤”。

② 以"乡"字结尾的成语

背井离乡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告老还乡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刮楹达乡楹:堂屋前部的柱子;乡:窗户。用密石磨柱,使精细有光泽,每室四户八窗,使光亮通达。指宽敞华丽的屋子。

羁旅异乡羁旅:寄居作客;异乡:他乡。在他乡寄居作客。

客死他乡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冥漠之乡指天庭或地府。也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流落他乡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

流落异乡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

歧路他乡歧路:岔路。指远离家乡的外地。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

随乡入乡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文川武乡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后指教化普及,风俗纯正的地区。

无何有乡无何有之乡。

衣锦过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衣锦故乡衣:穿。旧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中的衣服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衣锦还乡衣:衣服。锦:有多彩图案的丝织品。还乡:回家、探亲。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也说衣锦荣归。

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异县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外地。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

走乡随乡走到哪里就顺随哪里的民情习俗。

③ 带有乡字的成语有那些

本乡本土、

流落他乡、

背井离乡、

客死他乡、

入乡随俗、

穷乡僻壤、

衣锦还乡、

鱼米之乡、

随乡入俗、

鱼肉乡里、

告老还乡、

衣锦过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纳,谢谢!

④ 乡字结尾的成语

背井离乡: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回。

流落他乡: 被迫离开家乡,答漂泊外地。

衣锦还乡: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鱼米之乡: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告老还乡: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客死他乡: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冥漠之乡: 指天庭或地府。也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无何有乡: 无何有之乡。

衣锦过乡: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随乡入乡: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⑤ 最后面一个字是乡的四字成语大全

鱼米之乡

高兴为你解答本题,没问题的话,请及时点击右上角的***纳满意哈~

⑥ “乡”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乡壁虚造xiāng bì xū zà: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造句: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乡风慕义xiàng fēng mù y: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史记·留侯世家》:“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乡里不通xiāng lǐ bù tōng:乡里:籍贯。旧指不能进出宫门。也指没有做官,朝中没有名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

乡利倍义xiàng lì bèi yì]: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利通“倍”造句:他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乡利倍义,见利忘义。

乡里夫妻xiāng lǐ fū qī:乡里:家乡。指相守在一起不分离的夫妻。造句:“俗语云:‘乡里夫妻,步步相随。’言乡不离理,如夫不离妻也。”

乡曲之见xiāng qū zhī jiàn:乡曲:乡里,也指偏僻的地方。形容见识寡陋。造句:圣先王中我只佩服一个大禹,其次是越大夫范蠡。这一说好像是有~,说天下英雄都出我们村里。

乡曲之情xiāng qū zhī qíng: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出处唐·牛肃《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施。”

乡曲之意xiāng qū zhī yì:指乡里的称誉。

⑦ 乡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乡乡而饱、

乡风慕义、

乡土难离、

乡利倍义、

乡里夫妻、

乡曲之情、

乡书难寄、

乡曲之见

⑧ 带乡字的成语有哪些

闭月羞花

残冬腊月

嘲风弄月

嘲风咏月

春花秋月

长年累月

成年累月

蹉跎日月

衣锦还乡穷乡僻壤背井离乡鱼米之乡入乡随俗他乡遇故知离乡背井乡书难寄无何有之乡乡利倍义

望***纳,o(∩_∩)o谢谢

⑨ 四字词语最后一个字是乡的有哪些

乡结尾的四字词语:

流落他乡、

背井离乡、

衣锦过乡、

客死他乡、

冥漠之乡、

鱼米之乡、

告老还乡、

无何有之乡、

随乡入乡、

无何有乡、

衣锦还乡

<<蒹葭>>一诗是怎样反映着中国古诗歌特点的?

东都的引证解释是:⒈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引《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_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_。”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_大业五年春正月_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_显庆二年十二月_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__元元年_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⒉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引东都渐_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_靡。”⒊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参见“东都门”。引《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

东都的引证解释是:⒈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引《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_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_。”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_大业五年春正月_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_显庆二年十二月_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__元元年_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⒉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引东都渐_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_靡。”⒊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参见“东都门”。引《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拼音是:dōngdū。注音是:ㄉㄨㄥㄉㄨ。结构是:东(独体结构)都(左右结构)。

东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_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_。”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_大业五年春正月_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_显庆二年十二月_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__元元年_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_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_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二、国语词典

位于东边的都城。如汉朝的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关于东都的诗词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一作奉寄东都留守令狐相公)》《东溪奉送景仁内翰归东都》

关于东都的诗句

谢病卧东都不为东都二百年不为东都二百年

关于东都的成语

鸿都买第都头异姓都中纸贵通邑大都都俞吁_长鸣都尉

关于东都的词语

通都大邑清都紫府清都绛阙都中纸贵都头异姓吁_都俞鸿都买第冥漠之都研京练都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东都的详细信息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所谓***,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犹彼人也。”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不***,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的。“所谓***,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次的幻觉,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那个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者的心理变态,写出了他对所爱者的强烈感情。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

赏析<二>

《诗经·秦风·蒹葭》赏析

作者:陶 涛 尹建章

《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作品文字很简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先说说含蓄美。以少少许表现多多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这一点颇有《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致。然而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陈启源说:“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毛诗稽古篇》)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

作品虽未着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的追求、倾慕者,思念***情真意切,寻求***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同时,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即的***“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再说说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再次,谈谈朦胧美。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最令人不可捉摸的还是主题的多义性。《蒹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是实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吗?真有那么一位男子女子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在苇边河畔彷徨踯躅,神魂颠倒,去追求一个幻影吗?那么,是写一个梦境么?也许是一个青年追求情人,日思夜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后进入梦境,醒后以诗记之。也可能是在以形象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宛在,觅之无踪”这样一种心态模式。人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种体验,某人或某物好像在那儿,具体找去又不见踪影。不找时,又总觉得他(它)还在那儿。还有可能是以描绘的方法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望不可即的,爱情领域中有,事业领域中有,仕途生活中有,理想憧憬活动中更常常遇到。这是我们今天就诗论诗,不妨从多方面进行的诠释。至于古人的见解更令我们惊诧莫名。

《诗小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沈》中说:“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汧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认为该诗主旨是求隐士。总之由于主题的模糊性,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这一模糊,就更加见仁见智。但正是这种朦胧、模糊、多义性,切合诗家三昧,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清代叶燮更有一套模糊的诗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可见古人对诗中的朦胧美早已心仪神往,而且见解十分精辟独到。然而,该诗在这种旨意模糊和不确定中,毕竟还有确定的东西在。“深企愿见”之情是确定的,执着追求之意是确定的,求之不获仍不放弃追求也是确定的。这就给读者的想像、再创造起了导航的作用

最后,还有音乐美,该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2期)

《蒹葭》鉴赏

尹建章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且看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这也许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由此可见,《蒹葭》诗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