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意承颜的意思,先意承旨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05 0
  1. 承能组什么词
  2. 《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5养亲承志诚谏贵义尊贤容众正直言信
  3. 旨是什么意思
  4. 先意承颜的成语解释

1. 惟惟诺诺 是什么意思

词目 唯唯诺诺 发音 wěi wěi nuò nuò 释义 诺诺:答应的声音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出处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示例 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并不违拗。(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唯唯诺诺 ( wěi wěi nuò nuò ) 解 释 “唯"," 诺",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象声词,皆为应答之声。

先意承颜的意思,先意承旨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唯”指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诺”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今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屈于权贵,侍奉权贵的小人样子。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并不违拗。” 近义词 唯唯否否、唯唯连声 反义词 强头倔脑。

2. 求一句古文

和颜悦色 成语:和颜悦色 注意在写法上和“察言观色”相区别

拼音:hé yán yuè sè

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示例:申子平急上前,~的把原委说了一遍。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

近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反义词:横眉怒目、杀气腾腾、声色俱厉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和善可亲

3. 掣肘文言文翻译

《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中有个故事说:两名书记官在作记录时,他们的主人宓子贱不断地拉扯摇晃他们的手臂,结果写不好字,主人反倒***其火,把他们打发走了。

宓子贱的用意在于提醒鲁君不要听信那些背后说坏话的人,过多地干预自己的工作,免得自己的积极性和正确主张不能得到发挥和实现。这个故事,就是后人常说的掣肘的来源。

掣肘是政治上的一种惯常现象。多疑的统治者一般不放心自己的臣下,怕臣下坐大不好控制,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在安排一位大臣做一件大事时,常同时安排另一个反对派从旁监督或牵制这位大臣,使他不能形成一种不易控制的力量,免生祸患,这种现象在几千年历史上屡见不鲜,而因此也衍生出许多故事。

秦国派大将王翦带兵伐楚,王翦提出至少要有六十万人才能灭楚。秦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同意了王翦的要求。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是个聪明人。

他带着秦国的几乎全部家当出外作战,如果反叛秦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对此秦王更会明白,也因此会产生疑惧。而一些奸臣很可能会利用秦王的这种心理,在暗地里对王翦进行陷害,那样王翦就会危险了。

对于一个领兵作战的将军来说,如果皇帝不相信自己,处处对自己进行牵制,那么自己就不能专心地对敌。而对于参与战争的任何一方来说,如果不能集中全部的力量投入作战,那么就没有战斗力,就会陷于失败

因此,对王翦来说,无论于公还是于私,消除领导的这种掣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王翦这一步的。

战争中许多反间计,就是利用君主的这种猜疑心理而施用的,并且几乎是百用百灵。宋朝岳飞,麾兵长驱,眼看胜利在望,却被秦桧陷害致死。

而秦桧之害岳飞,也是巧妙地利用了赵构的这种心理。岳飞没有消除掉君主的猜疑,没有摆脱那只捣乱的手,因此不但国家统一的大业无法完成,就连自己的性命也无法保证。

掣肘是柄双刃剑,可用来护身,也可能会伤身。许多君主利用这一平衡术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但许多昏君也因为玩弄掣肘之术而痛失江山,自毁长城。

宋朝怕岳飞坐大而先杀为净,结果岳飞虽然不能威胁赵宋江山,却失去了灭金的大好时机,弄得自己在异族的侵略面前步步受制,最后终于被灭。 记得古兵法上说,过去将军在出征时,国君有时会亲自送他出城门,并且会说,在城门以内,我说了算;在城门以外,将军你说了算。

也因此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带兵出战多年,最终打了胜仗回朝,并且很为自己有功而得意。结果皇帝派人拿出一个匣子给他一看,他就傻了眼:原来里面净是别的大臣说他坏话的奏折。

如果皇帝听信谗言拿他治罪,那他早死了几百次,更别提会立什么功劳。这位皇帝是可敬的,这位将军是有福气的。

现代生活的掣肘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昙花一现的改革者,究其原因,就是心里酸,看到别人成功,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冷箭,制造流长蜚短,甚至告“黑状”,给改革者施加各种压力。窃以为,谗言中伤、嫉妒、偏听偏信、使绊子、见不得他人成功等弊端,也是“掣肘”的表现。

“掣肘”实际上是一种内耗症,它分散了“合力”的凝聚力,有它在作怪,你休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许多人在谈到“掣肘”之害时,都十分愤慨。

曾听一位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有位才华横溢的人,工作非常积极,他的事迹上了报,还受到市里的表彰,但他的上司却恨他、防他,在升职等方面千方百计地卡他。后来他不敢当“先进了”,干脆懒散一点,他的上司反而高兴

这种怪事,说穿了,是这位上司害怕下属积极,会威胁到自己的“交椅”。可见,在“掣肘”背后,往往有心术不正者在干扰,私心、嫉妒心是“制肘”现象的祸根。

一旦“制肘”现象在身边滋长,你做了好事,却吃力不讨好,你付出了心血、汗水、创造了业绩,却受不到相应的报答;有“掣肘”在作怪,就无法创新进取、建功立业,使人无法独立思考,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由于有人“掣肘”,许多人只能感叹“身不由己”,只好唯唯诺诺,随波逐流、迎合讨好。总而言之,“掣肘”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压制、挫伤了各种人才的积极性。

古代的宓子贱能看到“掣肘”的危害,相信我们也应从中得到启迪。对待“掣肘”,头脑要清醒、意志要坚定,要有宽阔的胸怀,任劳任怨,只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立得直行得端,各种造谣诬蔑、流言蜚语才会不攻自破。

凡事要出于公心,有大局意识,围绕目标,形成合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防止“掣肘”现象干扰前进的步伐。

4.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1)D “天下”为名词,作“教化”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C;“君子”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圣王教化天下,必须制定礼仪来端正人心.君子三年不遵守礼仪,礼仪必定破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定崩溃.古代选择士人,先看射礼,不是为了一时取乐.(2)C “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3)C “晚年也经常当廷裁决大事,果敢地签上自己的名字”错,原文说的是“晚节唯唯联署”,意思是晚年时不敢承担责任.(4)①畜:蓄养;苟:如果;戾:罪;专:独占,独用.这里是“一个人承担”的意思.皇上仁慈圣明,不会因为失去畜养的玩物而定罪,***如因此获罪,我一个人承担.②为…所:表被动;讫不申救:前面省略了主语“源乾曜”;讫:始终;讥:谴责.句子翻译为:姜晈被张嘉贞排挤,虽然获罪,源乾曜始终没有申述相救,君子谴责他.答案:(1)D(2)C(3)C (4)①皇上仁慈圣明,不会因为失去畜养的玩物而定罪,***如因此获罪,我一个人承担.②姜晈被张嘉贞排挤,虽然获罪,源乾曜始终没有申述相救,君子谴责他.参考译文:源乾曜,相州临漳人.源乾曜考中进士科.神龙年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巡视江东考察官员,奏报考核成绩最好,很快升任谏议大夫.景云年以后,公卿百官在上巳日、重阳日废除射礼.源乾曜认为:“圣王教化天下,必须制定礼仪来端正人心.君子三年不遵守礼仪,礼仪必定破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定崩溃.古代选择士人,先看射礼,不是为了一时取乐.射是为了区别邪正,观察德行,应和祭祀,退却敌寇,古代的先哲圣王无不相继承袭.近年以来,射礼废除,有关部门吝惜费用,而使得旧典亏缺.我认为有关部门所计较的是财,所亏欠的是礼,因此孔子不爱羊而保存礼.大射之礼是四季不可废弛的.”***初年,邠王府属吏犯法,唐玄宗诏令左右为邠王寻找能胜任长史的人,太常卿姜晈推荐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见,源乾曜神气清爽,对答有条有理,皇帝很高兴,提升他为少府少监,兼任邠王府的长史.几次晋升任尚书左丞.***四年,授任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适逢皇帝东巡,任命源乾曜为京兆尹留守京城.政事崇尚宽松简约,百姓安定.在位三年,政令始终如一.仗内的白鹰因放出去而丢失,皇帝下令京兆督促捕捉,在郊野找到,挂在荆棘上死掉了.属吏害怕获罪,源乾曜说:“皇上仁慈圣明,不会因为失去畜养的玩物而定罪,***如因此获罪,我一个人承担.”于是入朝自我劾奏违背圣旨之罪.皇帝一概不责问,大家都佩服他知大体又善于承担过失.***八年,源乾曜又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升为侍中.他建议说:“大臣的儿子都要求在京城任职,贤德之士大多出任外官,这不是公平施予之道.臣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任职,请求外派两个儿子补任外官,来表示从近臣开始实行.”皇帝下诏同意.便以他的儿子河南参军源弼做绛州司功,太祝源絜做郑尉.皇帝下诏说:“源乾曜身为百官榜样又谦逊礼让,不但已经请求任命他的儿子为外官,而且又降低品级.《左传》不是说吗:‘范宣子谦让,他的部下都谦让.’‘晋国的人民,于是非常和睦.’大道如果实行,仁义怎能远呢?命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同在京城任职的,要分任外官.”由此公卿子弟都离开京城补任官职.皇帝曾亲自考核官员政绩,源乾曜与张说一同受到赏赐.当时议论者说:“宰相同国家休戚与共,不敬重恩宠就无法督促建立功业.”皇帝于是下诏中书、门下都享用实封三百户,堂封从这时开始.东封泰山回朝,源乾曜任尚书左丞相,兼任侍中.皇帝前往东都,源乾曜因为年老有病不能陪同扈从.去世,追赠幽州大都督.源乾曜品性谨慎持重,他从开始入仕已经四十多年,历任官职都以清廉慎重尽职敏捷闻名.任宰相十年,与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一同执政,在宰相班子中不曾当廷议论事情的可否,晚年唯唯诺诺只是顺从署名,致力于宽大公平敦厚,因此很少有罪责悔恨.姜晈被张嘉贞排挤,虽然获罪,源乾曜始终没有申述相救,君子谴责他.。

承能组什么词

先辨淄渑 先从隗始 先得我心 先睹为快

先断后闻 先发制人 先庚后庚 先公后私

先国后己 先号后庆 先号后笑 先河后海

先花后果 先获我心 先即制人 先计后战

先甲后甲 先见败征 先见之明 先觉先知

先苦后甜 先来后到 先礼后兵 先难后获

先驱蝼蚁 先人夺人 先人后己 先入为主

先入之见 先声夺人 先声后实 先圣先师

先事虑事 先天不足 先为之容 先我着鞭

先吾著鞭 先务之急 先行后闻 先悉必具

先下手为强 先小人,后君子 先小人后君子 先笑后号

先言往行 先意承颜 先意承旨 先意承指

先意承志 先意希旨 先忧后乐 先忧后喜

先斩后闻 先斩后奏 先知先觉 先自隗始。

先开头的四字成语:

先见之明、先天不足、先声夺人、先斩后闻、先笑后号、先忧后乐、先河后海、先号后庆、先国后己、先难后获、先声后实、先吾着鞭、先我着鞭

先见之明的词语解释、造句如下:

解释: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造句:

1、有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成熟。有知人之明,是一种素养!

2、如果你不能用你的先见之明防止你的朋友毁于一旦,你这先见之明又有何用?

3、他觉得胆小的杜竹斋有时候实在颇具先见之明,因而也省了不少烦恼。

4、他以为对这件事有先见之明,结果和他预想的相差很大。

5、会考的作文题目,跟张老师给我们说的一样,他真有先见之明。

6、一个好的政治家必须对大局趋势有先见之明,能统揽全国。

7、多亏你有先见之明,要不然去他家找,肯定是空跑一趟。

8、不论男女,作为ceo都应深谋远虑、有先见之明、谦虚和终身学习。

9、威廉多诺万敢于冒险,富有魅力,拥有先见之明,但有时又荒谬绝伦,甚至是个潜在的危险人物。

10、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先天不足的词语解释、造句如下:

解释: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造句:

一、我知道,草有草的先天不足,它不能长成树木那么高大,更不能当作栋梁使用。然而,我却相信草有草的精神,草有草的价值,草有草的情怀。

二、剧本中若只出现几个店员,总显得有些先天不足。

三、这片玉米,先天不足,在拔节时就受了旱,颗粒怎能饱满。

四、这孩子先天不足,身体还得加强锻炼。

五、这孩子先天不足,虽然后天营养良好,也显得瘦弱。

六、即墨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水***条件先天不足,是水***比较贫乏的地区。

七、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物权效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其流转问题也存在二难悖论。

八、这类项目往往由于总投资概算中用于征地补偿的比例“先天不足”,难以达到法定补偿标准。

九、这会增加胎儿先天不足的几率.

十、据说她生了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

《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5养亲承志诚谏贵义尊贤容众正直言信

承 组词:

百般奉承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承欢膝下 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承平盛世 承平:太平。太平、兴盛的时代。

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承上启下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承天之祐 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承先启后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承颜候色 看人脸色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见。

阿谀奉承 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奉令承教 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奉天承运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敢不承命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起承转合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菽水承欢 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四海承风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希旨承颜 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

先意承旨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一力承当 独自负责。

一脉相承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承嬗离合 继承演变。

承上起下 指承接前者,引出后者。

承天之祜 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赐福。

承天之佑 承:受;佑:保佑。蒙受老天的保佑。

承星履草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继继承承 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开国承家 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口耳相承 指接受传闻。

曲意承迎 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同“曲意逢迎”。

慎终承始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同“慎终如始”。

望风承旨 指说话行事同机迎合他人意旨。见“望风希指”。

先意承颜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先意承指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先意承志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宣化承流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一柱承天 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同“一柱擎天”。

应天承运 顺应天命,受天世运。

旨是什么意思

《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5养亲承志诚谏贵义尊贤容众正直言信

题文诗:

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必欲使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

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腰,惕然惭惧,

而行之;未知事君,使观古人,守职无侵,

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

思欲效之;素骄奢者,使观古人,恭俭节用,

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

敛容抑志;素鄙吝者,使观古人,贵义轻财,

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蜩穷恤匮,赧然悔耻,

积而能散;素暴悍者,使观古人,小心黜己,

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茶然沮丧,

若不胜衣;素怯懦者,使观古人,达生委命,

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

不可恐慑.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

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读书人,

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

加以断—,条讼而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

不理其民;问其造屋,不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不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

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嗤诋,良由是乎. 

原文8.6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①,怡声下气②,不惮劬劳③,以致甘腰④,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⑤,不忘诚谏⑥,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⑦,礼为教本,敬者身基⑧,瞿然自失⑨,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⑩,忌盈恶满?,蜩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12;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21)。 纵不能淳,去泰去甚(22)。 学之所知,施无不达。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23),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24),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税竖也(25);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26),军国经纶(27),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译文

所以要读书钻研学问,本来是为了启发心智,开阔视野,以利于自己的行为。 对于那些不知奉养双亲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尊崇父母的心意,顺承父母的愿望,轻言细语,和颜悦色地与父母说话,不辞辛劳地为父母罗致甘美酥嫩的食品,从而使他们感到畏惧和惭愧,起而效仿古人。 对于那些不知事奉君主的人,要让他们了解古人如何忠于职守,不侵凌犯上,危急时刻不惜献出生命,不忘自己忠心进谏的职责,以利于国家社稷的品行,从而使他们痛心疾首地对照自己,进而想去效法古人。 对于那些一向骄横奢侈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恭谨俭朴,谦卑自守,以礼让为修身养性的根本,以恭敬为立身处世的基础,从而使他们感到震惊,警觉自己的过失,有所收敛,抑制骄奢的心志。 对那些一向浅薄吝啬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重义气,轻钱财,少私寡欲,戒骄恶满,周济穷困,体恤贫民,使他们惭愧脸红,生出悔恨羞耻之心,从而做到既能聚积财物,又能施舍济人。 对于那些一向暴虐凶悍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谨,委曲求全,懂得坚齿易亡、柔舌常存的道理,宽仁大度,敬重贤士,容纳众人,使他们气焰顿挫,幡然悔悟,学会谦恭退让。 对于那些一向胆小懦弱的人,要让他们了解古人如何无牵无挂,乐天任命,强毅正直,言而有信,祈求福运而不悖逆祖道,从而使他们奋发蹈厉,不再胆怯恐惧。 由此类推,各方面的品行都可以通过上面的途径来得到借鉴,即使不能使风气完全淳正,也可以去掉那些极端、过分的不良行为。 从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到哪里都可以运用。 然而现在有一些读书人,只知空谈,却不能实行,忠孝谈不上,仁义也很欠缺,再加上他们审断一桩官司,不一定明了其中的道理;主管一个千户小县,也不一定亲自治理过百姓;问他怎样造房子,不一定知道楣是横的、枧是竖的;问他怎样种田,也不一定知道稷应先种而黍应后种。 他们只知道吟咏歌唱,谈笑戏谑,写诗作赋,悠闲自在,除了增添迂阔荒诞之外,对统军治国、筹划安邦是毫无办法。 因而这些人遭到武士胥吏的嗤笑嘲骂,也确实是事出有因啊!

注释

①先意承颜:《礼记.祭义》:曾子日:“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先意承志,同“先意承旨”、“先意承颜”,指孝子先父母之意而承顺其志。先:尊崇,重视。

②怡声下气:指声气和悦,恭顺柔和。 《礼记.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③劬劳:劳累,劳苦。

④腰:熟烂。

⑤“见危”句:《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授命,献出生命。

⑥诚:本应作“忠”,避隋文帝父名讳而改。

⑦“卑以”句:《易.谦.象辞》:“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⑧“礼为”二句:《左传.成公十三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孔颖达疏:“干以树木为喻,基以墙屋为喻。 树木以本根为干,有干故枝叶茂焉;墙屋以下土为基,有基乃墙屋成焉。 人身以礼敬为本,必有礼敬,身乃得存。”

⑨瞿然:惊变之貌,王叔岷日:“案瞿借为 ,《说文》:' ,举目惊 然也。’”

⑩“少私”句:《老子》十九章:“少私寡欲。” 《庄子.山木篇》:“少私而寡欲。”

“忌盈”句:《易.谦.彖辞》:“人道恶盈而好谦。”《书.大禹谟》:“满招损。”

“积而”句:《礼记.曲礼上》:“积而能散。”郑玄注:“谓己有蓄积,见贫穷者则当能散以剩救之。”

“齿弊”句:《说苑.敬慎》:“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张其口而示老子日:'吾舌存乎?’老子日:'然。’日:'吾齿存乎?’老子日:'亡。’常日:'子知之乎?’老子日:'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 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含垢”句:形容宽仁大度。 《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藏疾,藏匿恶物。

“尊贤”句:《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邢骨疏:“君子之人,见彼贤则尊重之,虽众多,亦容纳之。”

茶然:疲惫貌。 形容衰落不振。

不胜衣:这里指谦恭退让的样子。 《礼记.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正义》:“文子身形退然柔相,似不胜其衣,言形貌之卑退也。”

达生:指参透人生、不受世事牵累的处世态度。 《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注:“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 委命:犹言委心任命。 听任命运支配。

“立言”句:《论语.子路》:“言必信。”

“求福”句:《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郑玄笺:“不回者,不违先祖之道。”

(21)百行:见 5.15注①。

(22)去泰去甚:去其过甚,谓事宜适中。 《老子》:“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3)“但能”二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太史公日:“语日:'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4)千户县:《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 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此言千户,指最小之县。

(25)楣:房屋的横梁,正梁日栋,次梁日楣。棁:梁上短柱,亦作“掇”。

(26)迂诞:迂阔荒诞,不合事理。

(27)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先意承颜的成语解释

旨字本义是味道甘美,引申泛指美好,并***借为思想主张、意旨、意图,由赞美、恭维的角度特指皇帝的诏书、命令。旨(拼音:zh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旨”字在殷商已多见,当时偶见在“口”形内加横画的,西周有无横画者并见,春秋之后,“口”内增短横而为“甘”形的渐多,因此《说文》解为“从甘”。

旨组词 :

无关宏旨、旨意、主旨、大旨、旨趣、宏旨、懿旨、宗旨、弘旨、意旨、谕旨、圣旨、要旨、本旨、奥旨、失旨、钧旨、旨味、奉旨成婚、宸旨、令旨、称旨、敕旨、承风希旨、甘旨肥浓、希旨承颜、旨在、賫旨、题旨、喻旨、承旨、遵旨、风旨、教旨、尊旨、先意承旨、言近旨远。

成语:先意承颜

拼音:xiān yì chéng yán

简拼:xycy

解释: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

近义词:先意承志、先意承指、先意承旨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奉承上级

先意承颜 成语接龙

顺接:颜丹鬓绿 颜歜抱璞 颜筋柳骨 颜精柳骨 颜色不变 颜色憔悴 颜面扫地 颜骨柳筋

顺接:白发朱颜 白发红颜 白发苍颜 婢膝奴颜 皓首苍颜 鹤发童颜 华发苍颜 绿鬓朱颜

逆接:并驱争先 得月较先 奋勇争先 奋勇当先 福为祸先 敢勇当先 后不僭先 祸为福先

逆接:先为之容 先事虑事 先人后己 先人后已 先人夺人 先从隗始 先代所美 先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