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的意思_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04 0
  1. 李秀成和洪仁干怎么死的啊
  2. 从各个角度,如何评价李秀成?
  3. 看过李秀成自述的人请评价一下忠王的文采
  4.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的哪个最后的支柱死后,暗藏了此人秘档?
  5. 为什么曾国藩不敢做皇帝 怕两人
  6. 揭秘:心腹幕僚赵烈文为何不劝曾国藩做皇帝?
  7. 曾国藩为何至死不反满清?!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曾国藩的湘军攻占太平军重兵防守的重镇安庆城,打开了通往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门户,太平军在各地已经被湘军打的落花流水,太平天国即将被灭,湘军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就有人蠢蠢欲动。

这些人就是曾国藩昔日的好友、部将。他们纷纷试探曾国藩目前是什么态度,想让曾国藩更近一步,自立为王,不受别人牵制,比较经典的劝进有三次”。

其一,攻占安庆城庆功宴上,出演了一出唱堂会:三国时司马懿从孤儿寡母的手上篡夺了曹魏***,这在当时正好映射的是慈禧垂帘听政,主少国疑,杯弓蛇影的曾国藩自然害怕引起朝廷的猜忌,立即叫停了演出。宴席结束后还训斥了部下。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的意思_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二,昔日好友左宗棠面对曾国藩的湘军频频胜利,即将平定“洪杨之乱”,想试探曾国藩,给他送去一副对联“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看后直冒冷汗,这是要我问鼎中原啊,他立即抬笔改写把“似”改成“不”,变成“鼎之轻重,不可问焉”。并把原信退回。

其三,湘军水军统帅,曾国藩的***彭玉麟面对湘军水路军威大振,全国军民无不仰服湘军,且清廷***透顶,早已人心尽失的情况,对老师垂询:“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曾国藩听后,虽然心里有感激之情,但理智让他立即制止了彭玉麟的谈话,告诉他以后不要再提。自己绝无此意。

曾国藩深受儒家经典教育多年,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不可能做出反叛清廷的事情,他既无此心,也无此胆。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写作风格,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账号“清谈点点滴滴”,每天为您送上一篇不一样的历史。

李秀成和洪仁干怎么死的啊

曾国藩原名曾子城,湖南长沙人氏,是清朝末年重要的大臣,创办了湘军,帮助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据民间的说法,曾国藩完全有能力取代清王朝,自己黄袍加身,但四次称帝机会曾国藩都拒绝了,这是为何呢?

在我看来,曾国藩拒绝称帝,是为了保持读书人的风骨,高风亮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曾国藩创建湘军阻挡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步伐,是对抗起义军的主要力量。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后曾国藩阵营内部流动着严肃不安的气息,都以为曾国藩会借助天平天国运动反戈清***,清廷内部也有不安的情绪。于是在天京攻破后,清***就派遣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主要的军事据点把守,以防曾国藩的反叛,在历史上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据说,左宗棠就曾写信告诉曾国藩,具体内容是?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意思就是如果你反叛,我会第一个响应你。但曾国藩回信拒绝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曾国藩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彭玉麟也写信给他,?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暗示曾国藩反清,以曾国藩当时的实力,占据东南大片地区,就算是清***也无能为力。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也曾暗示举兵谋反,但都被曾国藩拒绝了。其手下的这么多将领拥立曾国藩,但其依然不为所动,可见其内心的境界多高了。

曾国藩是彻彻底底的儒士,对儒家思想里的忠君、修身治国尤其看重。在外人看来,也许会说其是一种愚忠,但对于曾国藩来说,他不在乎权势,在乎的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所以在其死后,赐谥号?文正?,算是对其最好的回礼。

从各个角度,如何评价李秀成?

关于李秀成之死

1864年7月19日(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督湘军从太平门

攻入南京,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失陷。第二天清晨,忠王李秀成带一千

多人,护着幼天王从太平门冲出。这一着确是高招,一百年后,毛泽

东登上太平门,盛赞李秀成这种胆识和智慧。

出城后,李秀成让幼天王等先走,自己断后。由于李秀成出城时

把自己惯骑的战马让给了幼天王,现找的马很不得力,渐渐地跟不上

队伍,后面敌兵紧追,不得已,只好藏在南京郊外方山的农民家,不

料被两个奸民认出,并向敌人报告,7月22日,李秀成不幸被俘。

7月23日,李秀成被送曾国荃部肖孚泅营。据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日

记记载:曾国荃“闻生擒伪忠王至,中丞(曾国荃)亲讯,置刀锥于

前,欲细割之。或告予,予以此人内中(指清廷)所重,急趋至中丞

处。耳语之。中丞盛怒,于座跃起,厉声言:‘此土贼耳,安足留,

岂欲献俘耶?’叱勇割其臂股,皆流血,忠酋殊不动。”曾国荃久攻

南京不下,对李秀成恼怒之极,暴跳如雷。而李秀成则表现的大义凛

然。

当晚,赵烈文前来探访。李秀成与之作了长谈。最后,赵烈文问

李秀成对生死作何考虑,李秀成答道:“惟死而已”。但也留了一句

话:“顾至江右者皆旧部,得以尺书散遗之,免戕害彼此之命,则瞑

目无憾!”

此时在安庆的曾国藩听说抓获了李秀成,一面上奏朝廷:对李秀

成是“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一面赶往南京。

7月28日,曾国藩赶到南京,当晚即提审李秀成。审后,曾国藩下

决心在南京***李秀成。第二天,曾国藩给在安庆的儿子曾纪泽写信

说:“伪忠王曾亲讯一次,拟即在此正法。”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

京***李秀成,主要是怕清廷从李秀成嘴里得到对他不利的东西。

俘获李秀成,轰动朝野,为对天下有个交待,曾国藩“取伪忠王

详供”(曾日记),让李秀成写一份“供词”。于是,李秀成在他生

命的最后17天中,不顾伤痛和酷暑,留下了一部数万字的“自述”。

李秀成被害后,曾国藩把李秀成自述作了删改,抄一份交清廷。

为掩天下人耳目,十几天后,就在安庆刊出了经曾国藩删改的刻

本,取名《李秀成供》。以后坊间流传的五花八门的刻本都是根据这

个安庆本演化而来的。这份自述的真迹,一直秘藏于曾氏家中。直到

1962年,在台湾的曾国藩后人才将这部秘藏了98年的原稿影印刊行,

书名《李秀成亲笔手迹》。第二年,中华书局据这个影印本,题书名

为《忠王李秀成自述》,以线装影印发行。在这份自述中不仅叙述了

李秀成一生的经历,而且涉及到几乎太平天国的全部历史,同时,流

露出屈膝乞降的思想。一百多年来,史学界(其实不光是史学界)围

绕这部文献争论不休,其论述之多,有人统计,几乎占到整个太平天

国史研究论文的十分之一。

洪仁玕

洪仁玕(1822年-1864年)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天京事变后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洪仁玕是洪秀全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教最先的信徒之一(另一人为冯云山)。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洪仁玕在广东未有参与。1852年洪到香港,认识瑞典籍传教士韩山文。次年在广东受洗。1854年曾到上海,欲到天京而未果。后来回到香港,成为伦敦布道会传道人,并学习西方事物。

1859年3月,洪仁玕在英国人的帮助下终于到达天京。洪秀全见面后得知洪仁玕曾学习西方事物,大喜,封为军师、干王,让他总理天国朝政。不过天朝其他干部对洪仁玕未立吋功而封王感到不服,洪秀全于是亦封其他众人为王。

洪仁玕据他在香港及上海多年所见所学的西方知识,提出《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长远发展的纲领。《资政新篇》除了有政治上团结领导的主张外,在经济上更提出要学习西方:兴商业,办银行,建设铁路、开圹、办邮政;而且还提出要有保护人身的司法制度、办报纸传递讯息、监督***等等。外交上,新篇提出放弃万方来朝的幻想,向西方开放,双方平等对待。《资政新篇》的内容基本上包涵各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要素,在某程度上比日后满清的洋务运动及维新运动更为全面及彻底。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过《资政新篇》后,亦称“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不过洪仁玕在1861年初即开始失势,权力被削弱。而太平天国当时的客观环境亦没有机会让他认真推行新篇内的主张。至终《资政新篇》仍是纸上谈兵。

1864年7月,天京陷落时,洪仁玕正在湖州。8月27日洪仁玕在江西被俘,10月11日在南昌被杀。

看过李秀成自述的人请评价一下忠王的文***

由李秀成被俘经过和自述所给予的评价

曾国荃非常痛恨李秀成死守天京城,让他费了那

么大的力气,伤透了脑筋,吃够了苦头,才能把天京

攻下.这次李秀成被俘,曾国荃为解心头之气,***

处罚李秀成.他要用尖刀和针锥狠刺,然后用刀一小

块,一小块地把李秀成的肉割下来,慢慢地把他折磨

死.

当他命人把李秀成带上来时,拿起针锥,像疯狗

一样冲向被五花大绑的李秀成,在他身上一阵猛刺,

一时流血简直像喷泉一样直向外飞溅,洒了一地!曾

国荃还不解恨,又喝令刽子手把李秀成的肉一片一片

地细割下来,李秀成满身血肉模糊,成了一块红通通,

血淋淋的肉团.但李秀成并没有被这酷刑吓倒,相反,

他挺起胸膛,威风凛凛地大喝曾国荃 :"曾国荃!交

战双方,各将士都为各方之主而战,你生什么气 而

且,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被你捉拿,也只是偶然的,

你就高兴得发了疯,你不觉得这有损曾家的大义吗 "

过了三天,曾国荃差人做了一个木笼,把李秀成

装在里面.1864年7月28日,曾国藩从安庆赶

到天京,亲自审问李秀成.后来他经过深谋远虑,决

定就在南京杀死李秀成,以免夜长梦多,但他却狡猾

地叫李秀成写一个供述,以便杀了他以后向朝廷有个

交代.

李秀成当时有两种打算,一种是当敌人用刀锥加

害于自己时,就慷慨壮烈地牺牲;另一种是,当敌人

放下刀俎时,就暗中跟随他们走一段路,伺机东山再

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秀成深谙其中

真意.

所以,曾国藩叫他写供述,李秀成就认为这是他

实行第二选择的好机会.他忍耐,迁就于曾国藩,从

见曾国藩第二天就开始写自述,用委婉,曲折,甚至

巴结曾国藩的语气进行他的秘密***.在炎热的夏天,

囚笼之中,为达到他的目的,李秀成争取时间拚命地

挥写,以每天七千字的惊人速度,去赶写这一部自述.

李秀成在写自述的第五天,曾国藩就与心腹赵烈

文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与商议,最后一致以李秀成"狡

猾多端"为借口,下决心把他***.

在李秀成写自述的第八天,曾国藩又亲自和李秀

成谈了一次话.李秀成在谈话中,借机劝曾国藩称帝

反清.曾国藩当时确有称帝之心,但他的顾虑太多,

并没有***纳李秀成的劝告.而在第二天下午,李秀成

还在赶写自述时,就把他拉出来杀了.李秀成在赴刑

场时,神色镇定自若,微笑着踏上刑场,并吟诗作词

十句,表现出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李秀成自幼就受到忠,孝的教育,是个孝子,极

其孝顺他的母亲,每次有重大事情出去或出差在外,

凡是有可能,必定先辞别他的母亲.

再者,他出生雇农,久经革命锻炼.他一生忠心

耿耿,尽了他的"愚忠"之心.尤其是他没听取李世

贤兵谏他不要入天京城,而去天京哭着谏天王不要守

天京,弃城突围,天王不听.李秀成见天朝已无多大

希望了,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叫天王给他赐死,以

免日后落在清兵的手中.

当天京失陷时,他甚至连家中的老母都没去救,

而先将幼天王解救突围,足见其忠大过孝.而且在关

键时刻,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结果自己落了难.

还有在荒山逃难时,当地百姓叫他剃头避难,他硬是

不肯,严正表示 :"即使不幸落在敌人手里,也不过

是死罢了 ."从这一切事实中可见,在他的思想上,

是早已有献身革命事业的准备了.

早在他被俘虏受刑的当天晚上,曾国藩的心腹赵

烈文,劝李秀成投降时,李秀成表示 :"朋友之义,

不能逾越,更何况受其爵位 ."赵烈文又问他 :"现

在天京已经陷落,天下就要太平了,你以后有什么打

算 "" 死罢 !"但他还有后文 ,"顾虑到长江沿岸

都有原来的部将,能让我写信把他们遣散,以免彼此

再战,生灵涂炭,就已死而无憾了 ."从中可以看出,

他为能保存革命力量,做任何牺牲都无所谓!

李秀成在表现出他的坚定不移的革命立场的同时,

也有自己的打算.李秀成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有他自

己的看法.他认为,太平天国的前途还很有希望,军

事力量还很雄厚 ,广大人民还在拥护太平天国; 而

且清朝统治者内部,清朝与外国侵略者之间,都存在

着尖锐的矛盾,他们的联合只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即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但他们的各自利益却不相同;再

者,现在幼天王已经脱险,太平天国几十万大军都在

长江两岸,问题只在于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导者

来统领,就可以复兴太平天国,而他自己正是合适的

人选.另一方面,李秀成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面,就已

深深地受到《东周列国志》 ,《三国演义》中叙述的

"勾践灭吴","姜维伪降"等历史故事的影响 . 现

在国破被俘,自己又是太平天国的军师,军队的最高

统帅,复兴太平天国已是责无旁贷了.所以,他决定

在敌人用武力时,自己就慷慨就义;当敌人用文的时,

只要有一线生机,即使忍辱负重,也要坚挺下去.

因此,在他写自述第八天熄灯之后,乘着曾国藩

又过来和他谈话之机,劝曾国藩称帝,自己***降曾国

藩,以苟且偷生,伺机重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当时

曾国藩掌握湘军,占有长江中下游广大地盘,湖南,

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到处都是他的士兵和战船.

而这些富庶的产粮省份的粮食和税银则源源不断地输

入他的金库.这强大的军事,物质的实力,曾几度使

清皇朝极怕曾国藩推翻他们的统治地位;并且,曾国

藩的党羽,亲信也企图拥他做皇帝,借机捞到好处.

当湘军攻下安庆时,曾国藩的心腹大将彭玉麟就试探

曾国藩说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清

朝野史大观》第八卷.)曾国藩在他老家湘乡建书屋,

工匠做的上梁文就颂祝道 :"两江总督太细哩,要到

南京做皇帝 ."而曾国藩本人,则表示他自己不听李

秀成的劝告的原因不是"不敢 ", 而是"不肯".这

也说明了李秀成的***并不算幻想.但是,曾国藩向

来是个老奸巨滑的反革命傀儡,考虑问题很多,又有

太多的顾虑,他和心腹赵烈文通过对李秀成的谈话和

观察他在过去的一切活动,两人一致认为李秀成狡猾

多端,阴谋诡计最多,所以曾国藩非但没有中计,反

而看穿了李秀成的如意算盘,决定趁早把李秀成解决

了,以免发生意外(如果把李秀成押解北京 ,不免在

途中遭到太平军的劫逃).

就在8月7日下午,当李秀成还在忙着写自述时,

曾国藩就派人通知他,当晚就要把他处死.李秀成仍

在写自述,一听到这件事,就停笔震惊了好一阵子,

知道自己全部的心思都白费了.镇静之后,他倒心平

如镜地准备去死,因为他已竭尽全力了.到晚上赴刑

场的时候,他仍"谈笑自若 ",像没事儿一样.行刑

前,他作词十句,词中叙述了他的忠诚之情,同时也

有称赞和感恩曾国藩的语意,这很大可能是李秀成的

另一目的,因为他在狱中,曾国藩来谈时,李秀成曾

向他提出三个条件,其中就有不要追杀太平军余部,

把他们遣散就够了.通过这最后歌颂曾国藩,就是防

止他改变对自己的许诺,以保存太平军的实力,这充

分体现了李秀成自始至终一直是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

的.

李秀成被捕后,死前最大的遗产就是他的供述,

即《李秀成自述》。《自述》内容详尽 、 条理清楚。

文中内容几乎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过程。不仅包

括他所参加和组织的战事和其他***,而且也记载了

一些由他作为旁观者的战事。但由于他作为太平天国

后期的主要将领,所以在这期间他所指挥的战事几乎

都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战争。比如二破江北大营,三河

战役,二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常,第一次进攻上海,

第二次西征,进军浙江,第二次进攻上海,率军回救

天京(后期),苏州保卫战,天京保卫战等。

正因为他是参加者、领导组织者,他的记叙更具

真实性、可靠性。这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一份

朴实的礼物,弥补了太平天国史中的许多漏洞,减少

了研究中的许多弯路。

遗憾的是,李秀成在写自述时并没有查阅任何资

料,更没有时间进行详尽的思考,只是在自己的记忆

中,把一件一件事回忆出来。对于以前整天在戎马上

生活的他,不免遗忘某些细节,特别是一些日期,只

能有个大概的印象。所以书中某些地方的差错是不可

避免的。

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李秀成写《自述》所处的特

殊环境和他本人另有谋算,除了上述的记忆错误外,

还有些有意的歪曲和隐瞒。比如,他断定幼天王死在

乱军中,以消除曾国藩的疑心,不再追击幼天王,以

及有意讨好曾国藩,以期有朝一日能复兴太平天国等。

最为可惜的是 ,《李秀成自述》并没有完整地保留下

来,而被曾国藩作了删改,最后部分被曾国藩撕毁,

以至于某些史实的遗失和某些事实受到歪曲。如曾国

藩将《李秀成自述》原稿中“将原文盖印”真迹的涂

改和将天朝十误中的第十误全部涂改为“误不应专保

天京,扯动各处兵马 。”显然,这是曾国藩为了显耀

自己功劳的“杰作”。

尽管如此 ,《自述》原稿的大部分内容毕竟保留

下来。在近一个世纪后,曾国藩的曾孙在社会舆论的

压力下,终于于1963年在台湾影印公布。经过各

史学专家,特别是太平天国史学专家罗尔纲先生从影

印本的字迹、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翔实的考

证,证实是李秀成的真迹。

对于李秀成的评价,向来贬褒不一。笔者认为,

李秀成的一生功过皆有,而且功超于过。李秀成从青

年参加太平天国运动,从士兵到大将,到统帅,无不

表现出他的忠诚、勇敢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屡次战

斗中, 立下汗马功劳。 他领导的军队被英国人呤称

为“常胜军 ”,成为后期太平军的精华和天朝的支柱。

如果没有他这样的将才,能有这样的勇兵吗?

虽然他在用兵上有时不顾大局,偏于自私,但相

对于他的功劳来说,是次要的。如果说他被俘后在狱

中“变节”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那么,这丝毫不

会影响他的功劳。因为,即使他不“变节 ”,就能使

太平天国运动复兴吗?当然不会。毕竟他是坐在笼中

的人,一切最多只能是异想天开了。不过,从中国传

统的人格上来说,这种“变节”确实有碍于他的英雄

气概,给他自己脸上涂了黑。但其实这也只是鹦鹉学

舌,从小就开始对他影响的《东周列国志》, 在他死

前仍发生作用,可以说他的“变节”是因为《越王勾

践灭吴》陶冶所致。换个角度说,他的“变节”是他

的一种计谋,如果他能获得成功,苟且活着,那他将

寻找机会复兴太平天国,这也正表明了他的忠诚,为

太平天国事业殚精竭虑,费尽心机。

如果从长远的历史来看,李秀成的自述是一部很

好的太平天国战争史,并且,他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

的经验教训。摘其原文如下:

“计开天朝之失误有十: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

之大误。

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

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

三、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

林凤祥,封燕王秦日纲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

败回。

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章在湘潭

全军败尽。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疑忌,翼起猜心,将

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

六、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

有才情,不能保国而误。

七、误王不问政事。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九、误国不用贤才。

十、误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

而性命无涯 。”(选自《李秀成自述》。)

虽然他总结这十误(共有十一项)具有局限性,但

他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内总结出来,已着实不易,因为

任何事务都有个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所需的是时

间,而李秀成正是缺乏这个,因此,对于他的局限性

是可以谅解的。但是他在总结中忽略了二次西征的失

败,正表明了他的具有自私性,这与他出身于农民,

及其所具有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总之,李秀成的一生辉煌的成就使他成为战场上

的英雄,同时,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使人们也看

到他只是一个朴质、活灵灵的人,任何英雄只是一个

人,而不是神或上帝的创造物。让我们历史地、中肯

地评价他的一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的来说,李秀成也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他

的英名将永垂史册!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的哪个最后的支柱死后,暗藏了此人秘档?

楼主不妨自己看看。

我贴上一段。

连基本的文字都掌握不好,满篇别字,何谈文***?

————————————————————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P>

<P>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叁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可知。〕长、次兄在家种田。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P>

<P>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俱>星罗数千里。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之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叁

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

其各不知,各实因食而随,此是真言也。</P>

<P> 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后分别再清。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

县,往<住>山名叫做平隘山,在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于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西王萧朝贵是武宣县卢陆筒〈峒〉[e3]人氏,在家种田种山为业。天王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勇敢纲〈刚〉强,冲锋第一。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北王韦昌辉,桂平县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见机灵变之急才足有。翼王石达开亦是桂平县白沙人氏,家富读书,文武备足。天官丞相秦日昌亦是桂平白沙人氏,在家与人做工,并无是乜才情,忠勇信义可有,故天王重信。起事教人拜上帝者,皆是六人劝化。在家之时,并未悉有天王之事,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恭敬,是以数县之人,?

多有敬拜上帝者此也。</P>

<P> 自教人拜上帝之时,数年未见动静。自道光廿七、八年(1847-1848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和〈伙〉,团练与团练一和〈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起事之时,团练与拜上帝之人同村亦有,一村逼一村,故而聚集。</P>

<P> 道光卅年(1850年)十月,金田、花洲、六<陆>川、博白、白沙不约同日起义。此之天机变化多端,实不详周,是以拜上帝之人格而深信了。起义之时,天王在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内密藏,并无一人得悉。那时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具<俱>在金田。山人村是平南县所管,与腾〈藤〉县相连。起义之处,与我家两隔七八十里,〔金田至大黎叁百余里,花州〈洲〉山人(村)起义处所隔大黎我家中七八十里。〕具<俱>是山路难行。此时我在家,知到〈道〉金田起义之信,有拜上帝人传到家中。后未前去,仍言〈然〉在家。所知未久,金田之东王发人马来花州〈洲〉,接天王到金田会集矣。〔此时上〈尚〉在家,入营之后,罗大纲谈可〈及〉底细,故而写入。〕[e4]到金田,有大头杨〈羊〉(张钊外号)、大里<鲤>鱼(田芳外号)、罗大纲叁人在大黄〈湟〉江口为贼,即入金田投军。该大头杨〈羊〉到金田见拜上帝之人不甚强庄〈壮〉,非是立事之人,故未投也,后投清朝向提台(即向荣)。至罗大纲与大头杨〈羊〉两不相和,后罗大纲投之。天王到金田之后,移营上武宣东乡叁里,招齐拜上帝之人,招齐武宣之人,又上象洲〈州〉招齐拜上帝人马,招齐仍返金田、新圩。〔自武宣移营上象州,破庙王清营之战,到象州中平马安〈鞍〉山战。马安〈鞍〉之战,清军死亦不少,天朝死亦不少。自金田移营过武宣,双界<髻>顶之战,两家死人不少。[e5]那在新圩之困,清将向提台及张敬修之困我也。〕屯扎数月,当被清朝之兵四困。后偷由山小路而出隘关,出到思旺、思回,逢着清朝向提台官军扎营数十座,经西王、南王打破,然后出关,由八筒〈峒〉水而到大旺圩,分水旱上永安州。此时我上〈尚〉在家中,得悉旱路兵皆由我家中经过,是<自>梧州腾〈藤〉县五十七都大黎里而上永安。在家贫寒,父母养我兄弟二人,弟李明成,家堂兄堂弟堂叔多名,未便细写,将大概来由写呈。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自八岁九、十岁,随舅父读书。十岁之上,具<俱>自与我父母寻食度日而已。是〈至〉廿六、七岁,方知有洪先生教人敬拜上帝。自拜上(帝)之后,秋毫不敢有犯,一味虔信,总怕蛇虎伤人。至天王由思旺到,到大黄〈旺〉圩,分水、旱两路行营上永安州,路经大黎经过。大黎处所,四面高山,平地周围数百里,西王带旱路兵由大黎经过,是西王、北王、天官承〈丞〉相及罗大纲带。水路兵是东王、南王所带。西王、北王带旱兵在大黎里屯扎五日,将里内之粮谷依〈衣〉食等,逢村即取,民家将粮谷盘入深山,亦被拿去。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驻,传令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临行营之时,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具<俱>要放火烧之。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家<加>后又有追兵,

而何不畏?</P>

<P> 一路由大黎上永安,打破永安,即在州城屯扎数月。后载〈赛〉中堂及乌、向大军四方围困,内外不通。后有姑稣〈苏〉[e6]冲一条小路而过招〈昭〉平。而姑稣〈苏〉冲是清朝寿春兵在此把守,经罗大纲带领人马前去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火药十余担,方有军资,不然上〈尚〉不能得出此关。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得姑稣〈苏〉冲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助,方可出关。至永安水斗〈窦〉[e7]军营,是天官丞相秦日昌守把,清朝之军是张敬修为将困打。后移过仙回〈迥〉,被乌帅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男女二千余人。众见势甚太逼,大众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军四五千。乌帅被伤,在六塘圩身故。</P>

<P> ***胜之后,东王传令,不行招〈昭〉平、平乐,由小路过牛角□<瑶>山,出马岭,上六塘、高田,围困桂林。一月有余,攻打未下,退军由象鼻山渡河,由兴安县到全州。攻破全州之后,南王在全州阵亡,计议即下道州,打永明,破江华县,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二万之敷〈数〉。此时追军,即向、张两军。后移师到柳〈郴〉州。入柳〈郴〉州亦招二、叁万众,荼〈茶〉凌〈陵〉州亦得数千。后移营,西王萧朝贵带李开芳、林凤祥等来打长沙。此时我为兵,上〈尚〉未任事。西王到长沙攻打,那时天王同东王上〈尚〉在柳〈郴〉州。西王在长沙南门外中炮身死,后李开芳具本回柳〈郴〉,王天同东王移营而来长沙,实力攻打,数十日未成功,连开地道数处,放倒长沙大城,官兵不能勇<踊>进,外面清朝向、张大军围困,在长沙对面沙洲杀胜一仗,杀死清朝官兵数千。

以后破城,仍然未下,天朝官兵有粮,无有油盐可食,官兵心庄〈壮〉,而力不登,是以攻城未就。</P>

<P> 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南、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制造玺成,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欲靠洞廷〈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过林子口(当作临资口)而出洞廷〈庭〉,到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破岳州,得吴叁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余日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即安庆)具<俱>是水旱并行。那时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克得安省未守,赶下江南,将江南(即南京)四面围困。七日,破由仪凤门开道破城而进。水面舟只万余,各尽满载粮食等件。</P>

<P> 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急〉[e8]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上〈尚〉不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河南虽是中洲〈州〉之地,足备稳殓〈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知〈之〉!"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固〈故〉而未往。此水手是{木架}〈驾〉东王坐〈座〉舟之人。被该水手说白,故而改从,后即未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开立军伍,整齐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归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e9]妇女亦由〈同〉。男与女不得谈及,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出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沓〈踏〉入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沓〈踏〉[入]民家门口者,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太平天国叁年,咸丰叁年,1853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P>

<P> 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叁人积怒于心,口顺而心不息。少怒积多,聚成患害,积怒仇深,东、北、翼叁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原是北[王]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后北与翼议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叁人,原清、辅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后北王杀东王之后,尽将东王统下亲戚属员文武大小男妇尽行杀净,是以翼王义怒之。后翼王在湖北红〈洪〉山,知到京城害杀许多之人,在湖北红〈洪〉山营中,带同曾锦兼〈谦〉、张瑞〈遂〉谋狼{北早}〈狈〉赶回京都,计及免杀之事。不意北王顿起他心,又要将翼王所杀。后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门而出,走上安省,计议报仇。此时北王将翼王全家杀了。后移红〈洪〉山之军下救宁国。〔困宁国清朝帅将姓周,不知名字。此人后与侍王李世贤二人战,死在芜湖湾趾〈沚〉。〕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势逼太甚,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可<乃>定。后将北王首级解至宁国,翼王亲看视果是不差。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叁人结怒<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

因此之由也。</P>

<P>[e1]罗本此处断句为: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我以为不如此本通顺。</P>

<P>[e2]罗本此处注明:“知到”是广西浔州一带方言,意同“知道”,故可以不改,下文亦同。[e3]罗本此处作“岗”,涉及地名,不知何者为确。</P>

<P>[e4]罗本[ ]内此句插在“后罗大纲投之”之后,我以为罗本为确。</P>

<P>[e5]罗本此处用][将前后两句分开,并注明:此两句话虽同写于簿眉上,但疏密大小不同,当系分别书写,故因分开插入。[e6]字典中“稣”字条注:同“苏”

,故而不必更改,下文亦同。</P>

<P>[e7]罗本此处未改。</P>

<P>[e8]罗本此处未改。(罗老在此处为何竟不改,也不注明原由,奇怪?!)</P>

<P>[e9]此处罗本断句为: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无须家一“归”字)我以为此本断句虽然较通顺,但意思有别,尤其是“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与事实不符,故而此句当以罗本为准。

为什么曾国藩不敢做皇帝 怕两人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靠两位将领支撑,一位是英王陈玉成,一位是忠王李秀成。

陈玉成骁勇善战,用兵如神,但却早死,剩下李秀成。李秀成用兵虽然不及陈玉成,但他却擅长谋略,精通政治,又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

曾国藩就曾说李秀成“狡诈百端”。

但是,就是这位“狡猾”的人物,他死后留下很多未解之谜,他的手稿被曾国藩秘密收藏于家中。

那么,李秀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留下了怎样的秘密,曾国藩为什么要私藏他的手稿为秘档呢?

李秀成早年参加太平军金田起义,是太平军的元老,他是广西藤县人,与陈玉成是老乡,也是“藤县四王”之一。

李秀成自幼家贫,但却聪明坚忍,被人称为“外柔内刚”。

李秀成跟随起义军南征北战,立下大功。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提拔了一批青年才俊试图扭转败局,李秀成就是这个时期脱颖而出的杰出人物。

李秀成和陈玉成合作,一个主东,一个主西,两人配合,屡次挫败湘军的进攻,更是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所部。

如果说陈玉成是一位骁勇善战用兵如神的将军,那么李秀成更像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元帅”。

李秀成最主要的功绩就是经略江浙,将富庶的东南地区纳入了太平天国版图,并在当地平均土地,减免赋税,使得后期的太平天国在经济上得到巨大支持。

***如洪秀全能锐意进取,而不是任人唯亲,沉溺享乐,那么仅以李秀成的实力而言,太平天国当不会如此迅速的败亡。

李秀成在天京之战中奋不顾身救援首都,但此时太平军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

李秀成曾建议洪秀全放弃死城天京“让城别走”,但却遭到洪秀全的断然拒绝。

最后,李秀成保护幼主洪天贵福突围,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小孩,而自己却被清军俘虏。

曾国荃见到李秀成大怒,恨他杀伤自己部下太多,因此亲自用铁锥乱戳李秀成,全身血流如注。

据说,李秀成被俘后曾亲笔写下数万字的“回忆录”《李秀成自述》,列举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十条,又称“天朝十误。”

但是,就是这份李秀成亲笔书写的“供词”却给后世留下诸多疑问。

曾国藩没有接受李秀成的投降,当然这很好理解,李秀成是太平军“首逆要犯”,曾国藩为了避讳清廷对自己的怀疑,所以必须杀李秀成。

但是,就是这份手稿,后来却发现也是曾国藩删减后的内容,真正的原版竟然被珍藏在曾国藩的湖南老家!

这就很有意思了,李秀成当年到底写了什么,让曾国藩如此忌惮却又留下原稿呢?

目前来看很多人都认为,可能是当时李秀成想效仿三国的姜维,他以种族之见劝曾国藩称帝反清,正如后来曾国藩手下建议他的“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本来,当时满清已经不行了,而曾国藩坐拥湘军三十万大军,皆百战精锐,是有力量割据江南甚至推翻满清的。

但是,李秀成和曾国藩的手下们高估了曾国藩,这种内容恰恰触犯了曾国藩的大忌,曾国藩是铁了心做满清的忠臣良将,宁愿被人猜忌贬职,也绝不剪辫子反清廷。

于是,李秀成死了,曾国藩后来被贬职了,腐朽透顶的满清依旧拒绝改革,拒绝跟上时代潮流,于是又被列强爆锤几十年,百姓继续为奴半个世纪。

揭秘:心腹幕僚赵烈文为何不劝曾国藩做皇帝?

太平天国事起后,曾国藩编练的湘军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清***可以依靠的唯一军队,曾国藩也就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人物。于是各种各样的目光也盯在了曾国藩身上,不少人视其为即将诞生的新主。以曾国藩当时的权利,地位和号召力,加上怂恿他当皇帝的部将和政客又大有人在,因此,他完全有条件黄袍加身。然而曾国藩却不敢有此念头,更不敢答应下属的劝进,还是硬下心肠,做了一名大清朝的忠臣。

在曾国藩的劝进行列中,第一位且始终如一的一位当属湖南著名才子王闿运。他在经、史、文学方面都卓有成就,并注重学以致用,特别是想寻找机会,实现其所谓 “帝王之学”的机会。最初,王闿运曾多次向曾国藩上书言事,并得到曾的重视。此后,他又三度至曾国藩驻地探视,并参与谋划。游说曾国藩、胡林翼与太平军 “连衡”反清。但曾国藩把其看作是狂放不羁的文士,虽优礼甚之,而于其意见却很少***纳。

曾国藩攻克金陵,平定太平军以后,原来咸丰帝临死的遗言,克复金陵者王,可是以慈禧为代表的新朝廷却仅仅给其一个一等侯,并下诏命.要曾国藩和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诏命一到,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四人便视其为十二道金牌,秘密活动要拥戴曾国藩出面,反抗清廷,并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于深夜请见曾国藩。曾则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联作答。双方虽都未点破,但曾的对联却把四人的打算消弭于无形

其实,早在安庆战役后,曾国藩部将即有劝进之说,而胡林翼、左宗棠都属于劝进派。劝进最力的郭松焘、李次清皆是。如李次清借贺功向曾国藩进联曰:“王侯无种,帝王有真”;胡林翼借曾国藩寿诞进联曰:“用霹雳手段,辛菩萨心肠”;左宗棠也曾有一联用鹤顶格题神鼎山联说:“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彭玉麟则直接给曾国藩写信称:“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此时,一向以霸才自居的王闿运也来到安庆,第二次向曾国藩行其“纵横术”。为曾国藩指出两条路:一是拥兵入觐北京,申明垂帘违背祖制,请行顾命;二是干脆在东南义举,为万民做主。同时告诫以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前车之鉴。

最后一个劝曾国藩称帝的还是王闿运。那是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并自剪羽翼,裁撤湘军一年以后。王闿运此时已成了名满天下的学者,以讨论学问为由劝曾国藩做曹操,曾则平静故作不知。王闿运终知其帝王之术再无实现机会,只得悻悻而归。

曾国藩不听劝进,不当皇帝,固然有受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儒家忠君思想影响,但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不敢当这个皇帝:

首先,曾国藩深知清***对于洋人的欺凌,吏治的***,民生的凋敝,都软弱无能。但对汉官的防控却老谋深算,有的是办法。当时湘军兵力在江南数省虽占优势,但清廷的官文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之间,这分明是清***对湘军早有防备。

第二,浙江的左宗棠,江西的沈葆桢因劝进不成,已与曾国藩离心离德,被清***拉了过去,成为湘军背后的两把利芒。

第三,湘军号称30万,曾国藩能调动的仅有10余万,其中李鸿章虽由曾国藩一手扶植,但到了关键时刻,不一定会像曾国荃、彭玉麟、鲍超那样对其死心塌地,甚至很有可能站到清廷一边。

第四,湘军经过长期征战,已不复当年朝气,军纪***甚至超过当年绿营。靠这支名声早已败坏的军队争夺天下,天下人谁会跟从。

第五,即使曾国藩黄袍加身,恐怕也会演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故事。其弟曾国荃倔强狠毒,野心勃勃,胜过赵光义多倍。他能带头劝进,把黄袍加在曾国藩身上,也会随时夺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不定落骂名的是曾国藩,得实惠的是曾国荃。

正因为以上原因,曾国藩才不敢听从劝进,去当皇帝。也正因为以上原因,他才***取措施,自削兵权、利权、稍杀羽翼,以释清廷之疑。试想当年曾国藩如听从劝进,打起驱除满清,兴复汉家天下的义旗,历史将会怎样改写。但历史就是历史,由不得现代人去***设,曾国藩最终也只能做一个对得起清朝的忠臣,让现代人去骂他为阻挡历史前进的千古罪人。

曾国藩为何至死不反满清?!

导读: 近日,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的《能静居日记》出版。曾国藩炙手可热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劝他起兵自立,把皇帝宝座抢过来。与曾国藩无话不谈的赵烈文,却始终不提这件事。一个狂妄书生的死,让赵烈文确信曾国藩绝无做皇帝的野心。

曾国藩(中)及其幕僚

赵烈文不会劝曾国藩做皇帝

清史大家萧一山的《清代通史》,引用了不少笔记***材料,但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来。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心腹幕僚和***。他在曾国藩幕府工作期间,不仅所参谋、赞画的事务“往往关天下大计”,而且私下里既敢同曾国藩谈论清朝必亡,也敢说皇帝、慈禧太后、恭亲王等人的坏话,并将这些谈话内容无所顾忌地写进日记中。然而翻遍《能静居日记》,始终找不到他劝曾国藩起兵造反、自立为帝的言论,甚至连一点试探性文字都见不到。

清史大家萧一山先生的《清代通史》,曾专辟《曾国藩不做皇帝》一节,引用了不少笔记***材料,说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李元度、王]运等人,都做过诸如“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和“王侯无种,帝王有真”及“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之类的试探。

这些说法的真实性虽然无可稽考,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来,却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即曾国藩拥兵自立的某种客观可能性。笔者相信,赵烈文不会劝曾国藩做皇帝。

曾国藩直接指挥的部队有限

清 *** 分化了湘、淮将领,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已失去问鼎中原的机会。

赵烈文十分清楚,曾国藩手上虽然握有重兵,凡是太平军和捻军活动过的地方,最后几乎都成了湘、淮军的势力范围,但曾国藩能够直接指挥的部队只有十二万人左右,就是这十二万人,也是派系复杂,各树一帜,真正的嫡系只有曾国荃的五万之众。而就是这五万湘军,等到攻占金陵之后,也是***丛生,军气已老,早已失去了进取之心。

另外,对湘、淮军几位重要将领,清 *** 早已***取了分化瓦解政策,对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人分别进行了拉拢和扶植,以便于控制和利用。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与曾的关系最为密切,称得上曾国藩的最可靠盟友。但这个人好打“痞子腔”,是个典型的滑头,早在曾国藩祁门遇险时,他就借机溜掉了。所以别看他平时总把曾国藩挂在嘴上,开口闭口“我老师如何如何”,但在造反这种杀头灭九族大事上,他是不会盲目讲义气的。另外最关键的是,李鸿章手中的淮军,曾国藩不能绕开李鸿章直接指挥。

除了分化瓦解湘、淮军集团,清 *** 在军事上也早有布置:内阁大学士兼湖广总督官文镇守武昌,据长江上游;江宁将军富明阿坐镇扬州,据长江下游;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的僧格林沁亲王屯兵皖、鄂之交,虎视金陵。这一切都对曾国藩有牵制和威胁作用。

所有这些情况,赵烈文看得比谁都清楚。

最佳时机是攻陷安庆之后

曾国藩起兵造反做皇帝,最佳时机是攻陷安庆之后。一个狂妄书生的死,让赵烈文确信曾国藩绝无做皇帝的野心。

湘军攻克安庆近一个月的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赵烈文向曾国藩举荐孟辛“刚决能断,有胆有识”;燕山“武勇缜密,廉介不苟”,曾国藩都点头同意了。接着,赵烈文又为袁桐请求保举,曾国藩也爽快答应了。但当赵烈文说到自己五十天前从上海乘外轮来安徽途中遇到了曾耀光,还没有说出下文,曾国藩马上打断说:“此人五六天前已经到了这里,因为所说的话语十分悖谬,所以把他杀了(此人五六日前已到此,以其语悖谬,杀之矣)。”赵烈文马上闭上嘴巴,告辞出来。

有关曾耀光这个人,除赵烈文《能静居日记》有两次提到外,笔者再未见到其他文字记载。就是在《能静居日记》里,赵烈文对曾耀光也只是做了简单介绍和描述。

赵烈文有一次提到曾耀光是咸丰十一年七月五日:

趁(乘)舟广东客曾耀光,字济雨,系三水县人。向在本省暗通贼匪,奉宪严拿,因挈一子至沪。此次趁船,竟投贼巢,并向同舟直言无讳。又以名片交吾,属先呈曾帅,伊日后尚拟到营云云,可为诧异之至。又舟中一趁船夷人亦曾在贼巢数月,与曾甚投合,曾去时,棹小舟送之,良久方归。

太平军没有***曾耀光,更没有阻止他去曾营面见曾国藩;而他死在曾国藩手上,并不是因为私通太平军的嫌犯身份,而是在曾国藩面前所说的话语十分“悖谬”。所谓“悖谬”,就是荒谬、荒唐、离谱、不合常理的意思。

合理的解释可能是:曾耀光要么游说曾国藩与太平军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清 *** ;要么鼓动曾国藩起兵造反,自立为帝。如果有别的解释,曾耀光就不会招致杀身之祸。不是到了不杀曾耀光不足以洗脱自己的程度,对这位曾氏兄弟,曾国藩应该不会如此断然地痛下杀手。

曾国藩真要起兵造反做皇帝,最佳时机是攻陷安庆之后。此时的曾国藩如果能够据守安庆,控制长江中上游,与清朝、太平天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无疑是人才最多、兵力最强、势力最广、最后取胜希望最大的一方;他如果敢将自己直接指挥的十路大军的枪头掉过来,拉拢或暂时稳住归自己“统筹兼顾”的其他三路部队,然后直捣北京,这种形势之下,确实没有谁能与其争锋。只因曾国藩没有做皇帝的野心,曾耀光才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正是这件事让赵烈文深深明白,曾国藩确实没有取清自立的想法,所以他才别的什么话都敢同曾国藩讲,唯独不会劝曾国藩做皇帝。

“曾国藩,你为何不反了满清,凭你的实力大有可能啊,如果成功了,八国联军也不敢来啊,历史也将改写。”

最近,听到一些历史迷有这样的见解,那么,我们叩问历史,为什么曾国藩至死都没有扯起反清的大旗呢?

我们先看看当时曾国藩的实力。

一,军事实力。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兵力在40万以上,占清军总兵力的50%以上。湘军的战斗力也远远胜过八旗军,清朝晚期的八旗军已经是一群废物,十个也顶不了一个湘军。

二,财政实力。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掌握着湖北、湖南、安微三省赋税,财力雄厚。

三,人才实力。

曾国藩的湘军里, 几乎囊括了晚清所有著名将领 。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

全国各地优秀人才都投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当时他的 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

曾国藩手下当时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曾国葆、曾国华、江忠源、江忠济、胡林翼、杨岳斌、刘长佑、李续宜、刘蓉、程学启(太平军降将)、丁汝昌(太平军降将)、蒋益沣、刘檡昭、刘锦棠、王錱、孙开华、塔齐布等名将。可谓 精英云集,阵容强大 。

当时的湘军,从上到下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命令。剿灭太平天国后,如果他一声号令灭大清,貌似是轻而易举。

当九弟曾国荃攻到天京城下,包括曾国藩在内的所有有识之士都知道一个事实—— 太平天国要完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仗打完了,弟兄们何去何从?曾国荃在问,左宗棠在问,胡林翼在问,彭玉麟在问,三十万湘军将士在问,包括曾国藩自己,也在自问,于是晚清政界一股暗流开始涌动。

曾,左,胡,彭四人被后人称作“晚清中兴四名臣”,面对这个问题,后三人均对曾国藩做出了试探——一句话,干不干?

首先是左宗棠, 略微了解近现代史的人,对于左宗棠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老哥考场运气不好,读书做学问倒是不如曾国藩,但他偏偏不服,还自比诸葛亮

这曾国藩明摆的比自己笨嘛,凭啥他能***厚禄,老子四十了还勉强考个进士,给人县官当师爷啊!

天天叫着,老子不服!老子不服!还老说“既生瑜,何生亮”这种话。

所以他总是跟曾国藩过不去,而曾国藩口才不如他,吵起架来总是要落下风,所以曾国藩对左宗棠也每以克星视之。

别看他嚣张,人家干仗骂人那还真是一把好手,收复新疆那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后来有这样一句话:

“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现在这个克星居然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给自己,信的内容是用鹤顶格题神鼎山联: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尤其是下联这句“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一见,可谓触目惊心。因为问鼎就是问鼎中原、问鼎天下的意思。

好家伙,这左宗棠的意思很明白啊———

怎么样,老大,天下大势已明,眼见太平军撑不了多久了,咱要做长远打算啊,想不想反了满清,夺了天下?!

别看我老左平常喜欢跟你较劲,但你要反,我还是会唯你马首是瞻,还是把你当大哥!

据说曾国藩看完密信后,面色沉重,沉吟半晌不语。后来过了很久,才拿起笔来在这八个大字上改了一个字,然后又转给了左宗棠。

据说左宗棠看了曾国藩的回复后,冷笑一声,什么也没说,把这封只改了一个字的密信放火上烧了。

那么,曾国藩到底改了哪一个字呢?是那个“似”字,他把“似”字改成了“未”字,于是这句话就成了———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意思也很明确: 兄弟,我不当老大很多年!不要迷恋哥,哥也只是个传说!这种造反的事儿,咱是坚决不做的!

其次是胡林翼。 左宗棠的密信是经胡林翼转交的,他在转还这封信的时候,还附有自己的一句话。

叫: “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说明他和左宗棠一样,也想劝曾国藩造反,可见了曾国藩改字表明不反的心迹后,也颓然无话可说。

但即使无话可说,胡林翼还不死心,他后来专门写了封密信给曾国藩,信中只有一句话: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意思是说,就算不取天下,至少我们湘军可以独占东南,划江而治,只要你曾公有意,湘军上下,莫不舍生相从!可曾国藩还是不为所动。

此后不久,曾国藩手下水师主帅彭玉麟也派人给曾国藩送来密信,说: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只把胡林翼的话改了两个字,可见左、胡、彭之间都是有默契的,那还是让曾国藩造反。

因为趋势很明朗,胡、彭的意思是打下天京之后,就算不趁势打过长江打到北京去,依我们的实力,占据东南半壁江山,清廷拿我们也是没办法的。

曾国藩接到彭玉麟的劝反信时,正在自己的帅船上,据当时在身边的亲信内巡抚官倪人垲回忆说,曾国藩当时看完信后,连连说:

“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的字)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

说罢,把信揉啊揉啊,一张口,塞嘴里嚼烂掉,当时就把这封劝反信吞下去了。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管你是兄弟还是战友,再怎么试,再怎么劝,我老曾就是不反,坚决不反!

我想,不反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想反,这是曾国藩的性格决定的。

曾国藩是传统的儒家***,儒家强调了忠君思想。曾国藩长期受儒家教育影响,自身很难做出造反的事情。

曾国藩一生奉行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忠君”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他根本就没有造反之心。

二,不能反,湘军的组成部分就有问题。

湘军内部的将领并不全都是南方人,也有一些是清廷派来的满族将领。换句话说,清廷对曾国藩并不完全信任,因此派来很多人来牵制。

从太平天国初期,湘军便开始与其反复死磕。打了10多年的仗,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

在此之后,湘军官兵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出于当时官兵的传统心思,这些官兵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带着这些金银财宝,会湖南老家盖房子买地,做一个富家翁。

如果曾国藩在这个时候要求官兵们继续打仗,而且是和清朝军队作战,湘军存在哗变的可能。

三,没机会,早有防备了。

曾国藩没有反清之心,出于民族以及政治方面的原因,清朝却对他加倍小心。

当时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欣商议了多次,对曾国藩的湘军百般警惕。

它们也担心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后,曾国藩会不会割据一方。因此,清朝保留了对军队的最后一点控制力。

虽然湘军是曾国藩一手组建的,但是这支军队也需要朝廷提供后勤补给。即使在战争的末期也不例外,清廷这么做就是为了以防不测。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湘军有异常情况,清廷肯定会切断对湘军的后勤补给。而且在曾国藩的湘军围攻南京时,北方的清军各部也做好了准备,清廷做出了一切准备。一旦曾国藩真的有什么动作,清廷在软硬都有应对之策。

四,不敢反,说的是当时的形势。

对付太平军的队伍并不仅仅只有湘军,还包括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如果曾国藩有不臣之心,首先需要联合李鸿章和左宗棠。

问题是这三个人可不是当年的三藩,他们三个人之间矛盾重重。如果曾国藩真的有那个心思,他首先就会遭到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夹击。尤其是左宗棠,这位大神级人物一直看不上曾国藩。

五,反不了,反旗都树不起来。

曾国藩建立湘军的初期,就强调自己组建湘军的原则是拥戴皇帝、维护华夏传统。在曾国藩看来是太平天国搞乱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自己平定了太平天国,那自然就万事大吉。

剿灭太平天国后,立刻把湘军拆散,在大量裁减湘军的同时,分解曾国藩兵权,李鸿章、左宗棠自立了门户,湘军这块铁板被清廷打破,曾国藩即使有反心也反不了大清了。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曾国藩根本不可能推翻清朝的统治,甚至割据江南都做不到。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湘军没有这个实力,曾国藩也没有这个机会。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因为不想反,加上不能反,不敢反,最后结果就是反不了。

曾国藩很聪明,最终也没有丝毫造反的举动,清廷也成全了他忠孝节义之名。

曾国藩随后出任了两江总督,并得到各种封赏,曾国藩去世以后,被儒家神化成了完人,甚至堪比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