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流末真义,降本流程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5-30 0
  1. 如何通过提高管理手段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2.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的区别
  3. 《宋史》 列传第七十三 范纯仁 的翻译
  4. 道家追求的是什么
  5. 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
  6. 行阴的行阴十魔境
  7.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意思是哪个
  8.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医易义》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道是指”道理,规律“。

此段话的原文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降本流末真义,降本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扩展资料: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如何通过提高管理手段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1. 中流什么四字成语大全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宾语、定语。

正音中;不能读作“打中”的“zhònɡ”;柱;不能读作“zù”。

辨形砥右边不能写作“氏”。

近义词砥柱中流

反义词擎天柱石

2.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大什么大什么

大包大揽把事情全部包下来。也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

大本大宗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大慈大悲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大吹大打指鼓乐齐作。

大吃大喝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地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大吵大闹激烈地争吵。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大吹大擂许多乐器同时吹打。比喻大肆宣扬。

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大澈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大开大合形容文思跌荡,放得开,收得拢。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大富大贵指十分富有和高贵。

大风大浪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大喊大吼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大吼大叫大声喊叫。

大喊大叫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大红大绿谓颜色浓艳。如:她喜爱淡雅,从 *** 大红大绿的衣服。

大红大绿指颜色浓艳。

大行大市指商品的一般市场价格。

大哄大嗡形容动员众多的人一哄而起去作一件事,实际效果并不好。

大红大紫形容显赫、得意。

大经***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大吉大利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大酒大肉指菜肴丰盛,大吃大喝。

大鸣大放鸣:有所发抒;放:发出,开出。指群众在对某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模大样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大锣大鼓形容大肆宣扬。

大男大女指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男女。

大破大立大举击毁旧物,大力建立新事物。

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大请大受指优厚的待遇。

大仁大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大仁大勇形容为人仁义且勇敢。

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大手大脚原指人手大,脚大。后多用来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大鱼大肉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大智大勇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3. 带有流字的成语大全

带有流字的成语大全 :

落花流水、

川流不息、

中流砥柱、

流光溢彩、

流连忘返、

风流倜傥、

源远流长、

涕泗横流、

流离失所、

从善如流、

流言蜚语、

汗流浃背、

对答如流、

急流勇进、

流觞曲水、

三教九流、

痛哭流涕、

颠沛流离、

开源节流、

流芳百世、

血流如注、

细水长流、

飞短流长、

倒背如流、

同流合污、

头破血流、

血流成河、

急流勇退、

似水流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高山流水、

放任自流、

屁滚尿流、

泪流满面、

随波逐流、

付之东流、

风流韵事、

电流星散、

溯流从源、

千岁流芳、

末俗流弊、

流水无情、

蜂出泉流、

风流自赏、

流血浮丘、

流落他乡、

流血飘丘、

畸流逸客、

降本流末、

涕泗流涟、

女流之辈、

飞瀑流泉、

截断众流、

一代风流、

流风遗韵、

破烂流丢、

流天澈地、

车如流水、

饮犊上流

流景扬辉、

东流西上、

风流千古、

人欲横流、

王谢风流、

握炭流汤、

分风劈流、

血流漂杵、

平流缓进、

处决如流、

文***风流、

流落天涯、

逐流忘返、

流风回雪、

鳞集仰流、

风流潇洒、

寻流逐末、

流风遗俗、

众流归海、

水流湿,火就燥、

不同流俗、

七月流火、

血流成川、

东播西流、

河出伏流、

弘奖风流、

转盼流光、

甘处下流、

流血成渠、

泫然流涕

4.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飞什么流阁

成语飞阁流丹

飞阁流丹的拼音:fēi gé liú dān

飞阁流丹的近义词:千钧一发

飞阁流丹的反义词:异口同声、众口一词

飞阁流丹的意思: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飞阁流丹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飞阁流丹造句: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层峦耸翠,烟雾横斜,飞阁流丹,琉璃鳞次。”

成语重楼飞阁

重楼飞阁的拼音:chóng lóu fēi gé

重楼飞阁的近义词:除邪去恶

重楼飞阁的反义词:神色不惊、镇定自若

重楼飞阁的意思:重:重叠;飞阁:高阁。形容楼台高阁很多

重楼飞阁出处: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内瑶光寺》:“在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

5. 四字成语大全500个

1、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 *** 、绘声绘影、国色天香、相亲相爱、八仙过海、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魑魅魍魉、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高山流水、卧薪尝胆、壮志凌云、金枝玉叶、四海一家、穿针引线、无忧无虑、无地自容、三位一体、落叶归根、相见恨晚、惊天动地、滔滔不绝、相濡以沫、长生不死、原来如此、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万箭穿心、水木清华、窈窕淑女、破釜沉舟、天涯海角、牛郎织女、倾国倾城、飘飘欲仙、福星高照、妄自菲薄、永无止境、学富五车、饮食男女、英雄豪杰、国士无双、塞翁失马、万家灯火、石破天惊、精忠报国、养生之道、覆雨翻云、六道轮回、鹰击长空、日日夜夜、厚德载物、亡羊补牢、万里长城、黄金时代、出生入死、一路顺风、随遇而安、千军万马、郑人买履、棋逢对手 叶公好龙、后会无期、守株待兔、凤凰于飞、一生一世、花好月圆、世外桃源、韬光养晦、画蛇添足、青梅竹马、风花雪月、滥竽充数、总而言之、没完没了、欣欣向荣、时光荏苒、差强人意、好好先生、无懈可击、随波逐流、袖手旁观、群雄逐鹿、血战到底、唯我独尊、买椟还珠、龙马精神、一见钟情、喜闻乐见、负荆请罪、三人成虎 河东狮吼、程门立雪、金戈铁马、笑逐颜开、千钧一发、纸上谈兵、风和日丽、邯郸学步、大器晚成、庖丁解牛、甜言蜜语、雷霆万钧、浮生若梦、大开眼界、汗牛充栋、百鸟朝凤、以德服人、白驹过隙、难兄难弟、鬼哭神嚎、声色犬马、指鹿为马、龙争虎斗、雾里看花、男大当婚、未雨绸缪、南辕北辙、三从四德、 *** 、高屋建瓴 阳春白雪、杯弓蛇影、闻鸡起舞、四面楚歌、登堂入室、张灯结彩、而立之年、饮鸩止渴、杏雨梨云、龙凤呈祥、勇往直前、左道旁门、莫衷一是、马踏飞燕、掩耳盗铃、大江东去、凿壁偷光、色厉内荏、花容月貌、越俎代庖、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缘木求鱼、再接再厉、马到成功、红颜知己、赤子之心、迫在眉睫、风流韵事、相形见绌 诸子百家、鬼迷心窍、星火燎原、画地为牢、岁寒三友、花花世界、纸醉金迷、狐***虎威、纵横捭阖、沧海桑田、不求甚解、暴殄天物、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身不由己、小家碧玉、文不加点、天马行空、人来人往、千方百计、天高地厚、万人空巷、争分夺秒、如火如荼、大智若愚、斗转星移、七情六欲、大禹治水、空穴来风、孟母三迁 绘声绘色、九五之尊、随心所欲、干将莫邪、相得益彰、借刀***、浪迹天涯、刚愎自用、镜花水月、黔驴技穷、肝胆相照、多多益善、叱咤风云、杞人忧天、作茧自缚、一飞冲天、殊途同归、风卷残云、因果报应、无可厚非、赶尽杀绝、天长地久、飞龙在天、桃之夭夭、南柯一梦、口是心非、江山如画、风华正茂、一帆风顺、一叶知秋 草船借箭、铁石心肠、望其项背、头晕目眩、大浪淘沙、纵横天下、有问必答、无为而治、釜底抽薪、吹毛求疵、好事多磨、空谷幽兰、悬梁刺股、白手起家、完璧归赵、忍俊不禁、沐猴而冠、白云苍狗、贼眉鼠眼、围魏救赵、烟雨蒙蒙、炙手可热、尸位素餐、出水芙蓉、礼仪之邦、一丘之貉、鹏程万里、叹为观止、韦编三绝、今生今世 草木皆兵、宁缺毋滥、回光返照、露水夫妻、讳莫如深、贻笑大方、紫气东来、万马奔腾、一诺千金、老马识途、五花大绑、捉襟见肘、瓜田李下、水漫金山、苦心孤诣、可见一斑、五湖四海、虚怀若谷、欲擒故纵、风声鹤唳、毛遂自荐、蛛丝马迹、中庸之道、迷途知返、自由自在、龙飞凤舞、树大根深、雨过天晴、乘风破浪、筚路蓝缕 朝三暮四、患得患失、君子好逑、鞭长莫及、竭泽而渔、飞黄腾达、囊萤映雪、飞蛾扑火、自怨自艾、风驰电掣、白马非马、退避三舍、三山五岳、称心如意、望梅止渴、茕茕孑立、振聋发聩、运筹帷幄、逃之夭夭、杯水车薪、有的放矢、矫枉过正、睚眦必报、姗姗来迟、一鸣惊人、孜孜不倦、一马平川、入木三分、沆瀣一气、天伦之乐 兄弟阋墙、藕断丝连、心猿意马、想入非非、盲人摸象、眉飞色舞、三教九流、高楼大厦、锲而不舍、过犹不及、狗尾续貂、斗酒学士、高山仰止、形影不离、小心翼翼、返璞归真、见贤思齐、按图索骥、枪林弹雨、桀骜不驯、遇人不淑、道貌岸然、名扬四海、虚与委蛇、门可罗雀、水落石出、不卑不亢、无法无天、拔苗助长、大快朵颐 因地制宜、单刀直入、时来运转、天方夜谭、一蹴而就、踌躇满志、战无不胜、插翅难飞、图穷匕见、鬼话连篇、亢龙有悔、望洋兴叹、爱屋及乌、惊鸿一瞥、风华绝代、名胜古迹、如履薄冰、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昙花一现、巫山云雨、狡兔三窟、栉风沐雨、骇人听闻、断章取义、曲突徙薪、谢天谢地、脱颖而出、垂帘听政、一马当先 不耻下问、不。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的区别

通过提高管理手段实现开源节流和降本增效的方法是:

1.办公用品定额定量。

2.用完一面的纸张统一回收再次使用。

3.下班或办公室无人时及时关闭灯、风扇、空调、电脑显示器等。

4.减少或合并不必要岗位和人员,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环节。

5.给每个人员明确任务,制定目标,并定期检讨完成情况。

6.了解客户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客户信息,将最新最前沿的市场信息反馈回公司。

7.定期检讨公司现有产品的成本情况,力争定期与客户沟通提价。

8.合并用车,提高车辆利用率,以减小车辆损耗、油费开支等,降低成本。

9.严格控制人员的招聘。?

10. ?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减少因人员流失而影响正常工作。

11.不得使用办公室电话办私事和聊天,用邮件沟通的尽量***取邮件沟通。 ?

12.***购物料时确保做到适时、适量、适价、适质。

13.熟悉各物料,通过对各供应商的询价、比价,掌握目前的市场形势,要求供应商

进行降价,争取每年降价幅度保持在5%~10%左右,尤其是每月货款较多的供应商。

14.进行盘点,尽量减少物料库存,以加强再用材料和资金的周转。

15.改变落后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6.减少现金付款,与供应商争取最优惠的结算方式。

17. 加强员工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通过率,降低产品的返工率。

18.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审核依照制度,严格把关。 ?

19.及时督促回款,提高资金回笼速度及***率。

20.?及时督促借款人员报销, 避免长时间占用公司资金。

《宋史》 列传第七十三 范纯仁 的翻译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的区别如下:

1、表达的意思不同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本末倒置: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2、出处不同

舍本逐末: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本末倒置: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的近义词

舍本求末,汉语成语,拼音是shě běn qiú mò,意思是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注释:舍:舍弃;求:追求。?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关尹子·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道家追求的是什么

《宋史》 列传第七十三 范纯仁 白话翻译:

范纯仁,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在他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母亲李氏梦见一小孩从月亮中坠下来,她以裙子接着,接而生下了范纯仁。范纯仁天资警悟,八岁就能讲解所学的书。因其父范仲淹而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中皇..元年进士,调任武进县知县,但以远离双亲而不赴任。又改派为长葛县知县,仍然不前往。范仲淹对他说“:你以前以远离双亲为理由不去赴任,现在长葛县离家不远,还有什么可说的哩?”范纯仁说“:我怎能以禄食为重,而轻易离开父母!长葛县虽离家近,但亦不能完全实现我的孝心。”范仲淹门下多贤士,像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类,纯仁都与他们有良好关系。他自己也不分白天黑夜,努力学习;有时因学习到深夜,油灯的烟雾把帐顶都熏成了像墨水一样的颜色。

范仲淹去世后,纯仁才开始出来做官,以著作佐郎身份担任襄城县知县。他的哥哥纯..有心痛的毛病,纯仁侍奉他就像侍奉父亲一样。医药、饮食、居住、服饰,他都亲自按时安排。贾昌朝守北都(河北大名),邀请纯仁参入幕府,纯仁因其哥哥的病而推辞。宋庠推荐他担任史馆之职,他辞谢说:“车马往来热闹非凡的地方,不适宜于我哥哥养病。”富弼责备他说“:台阁的任职岂是容易得到的?何必如此。”但他仍是不去。襄城县百姓向来不养蚕织丝,纯仁劝使百姓种植桑树,有罪而情节较轻的,就看他植桑多少而减省其所受处罚。百姓从植桑中得到好处而更加种植,所植桑树后被称为“著作林”。纯仁的哥哥死后,葬于洛阳。韩琦、富弼致书洛阳尹,使助其安葬。但安葬已经完毕,洛阳尹为事先没听说而感到惊讶。纯仁说“:我们自己家庭的财力足以办此葬礼,怎能打扰公家才办葬礼呢?”

签书许州观察判官、襄邑县知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践踏了百姓庄稼,范纯仁逮捕一人并处以鞭杖。牧地起初不由县管辖,主管此事的官员生气说:“天子的宿卫,怎敢如此对待?”把此事报告到朝廷。朝廷派人纠察,甚为急迫。范纯仁说:“养兵的费用来于田税,若使毁坏百姓田亩而不能执法,田税从哪里来?”皇帝下诏免究此事,并听任牧地由县管辖。宋朝牧地为县管辖,自范纯仁开始。当时天旱很久不下雨,范纯仁登记襄邑县境内商船,告诉他们说:“百姓将来没有饭吃,你们所贩五谷,贮藏在佛寺里,等到粮食缺少时,我为你们籴卖。”商人们都服从命令,贮藏的粮食达十余万斛。到春天,各县都受饥,只有襄邑县境内百姓不知道有饥馑这回事。

治平年间,范纯仁被提升为江东转运判官,召为殿中侍御史,并升任侍御史。当时正议濮王典礼,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主张追尊濮王为皇考。翰林学士王王圭等主张应按先朝追赠伯父之类尊贵亲属的故事办。范纯仁说“:陛下以仁宗皇帝之命而为其子,与前代定策入继之主不同,应该按王王圭等人的主张办。”既而与御史吕诲等人更相议论和奏报,英宗皇帝不***纳。纯仁封还所授告敕,住在家里等候处罚。既而皇太后亲手书诏尊濮王为皇考,夫人为皇后。纯仁又进谏说:“陛下以成年之君统御天下,怎么能使诏命出自房闱,将来或者成为权臣矫托的借口,不是君主自安之计。”不久,有诏罢追尊,并起用范纯仁担任原有职务。纯仁请求调外任官,多次申请之后被任为安州通判,改为蕲州知州。历任京西提点刑狱、京西陕西转运副使。

神宗时,纯仁被召还朝廷。神宗问及陕西城郭、甲兵、粮储如何,纯仁回答说“:城郭粗全、甲兵粗修、粮储粗备。”神宗惊讶地说:“你的才干是我所倚重的,怎么都说成粗?”纯仁回答说“:粗者是说未精,但如此也足够了。愿陛下不要留意边防,若边臣观望陛下之意,将来必有意外之患。”拜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呈奏说“:王安石变更祖宗法度,聚敛财利,民心不安。《书经》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但愿陛下考虑不能见到的埋怨。”神宗说“:什么是不能见到的埋怨?”纯仁回答道:“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即是。”神宗赞许地***纳了,并说:“你很善于讨论大事,请为我举古今治乱可以引为借鉴的事。”纯仁于是作《尚书解》进呈,说:“《尚书》所言,皆尧、舜、禹、汤、文、武之事也。治天下没有什么可以改变这些的,愿陛下深入研究而勉力实行。”加官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

神宗急切地想达到大治天下的目的,多次接见疏远的小臣,咨询为政阙失。纯仁说:“小人之言,听起来好像可***纳,实行起来必有牵累。因为小人知小忘大,贪近昧远,希望陛下深加体察。”富弼时居相位,却引疾居在家里。纯仁说“:富弼受三朝眷倚,应当自觉担任天下重任,但他怜恤自己比怜恤其他事情更加深切,忧虑自己的病情深过忧虑国家,为君主效力和为自己安身立命,二方面都有过错。富弼与我的父亲范仲淹交谊深厚,如今我在谏省,不能私下拜谒以致忠告,愿陛下把此奏章指给他看,使他自己反省。”范纯仁还论及吕诲不当罢御史中丞、李师中不可守边等事。

及薛向任发运使,行均输法于六路,纯仁说“:我曾亲听皇帝您的教诲,欲修先王补助之政。如今却效桑弘羊均输之法,又使小人主持此事,聚敛百姓,只能集中怨愤而为祸基。王安石以富国强兵之术,把皇上的心思导向于急功近利,忘记了他过去所学的。推尚法令则称商鞅,倡言财利则背离孟轲,鄙视老成之人认为因循守旧,背弃公论认为是流俗之见,不同于己者为不肖,与己相合者为贤人。刘琦、钱岂页等人,不过一言不合,就遭降职或罢黜。朝廷之臣,一大半趋炎附势,陛下又从而驱使,将来何所不至。道远者按理应当慢慢地招来,事大者不能一下取得成功,人材不能急求,积弊不可顿革。倘欲事功马上成就,一定会有奸诈之徒乘机坏事,应当立刻召还谏官而罢退王安石,以符朝廷内外之望。”神宗没有***纳。于是纯仁请求罢免谏官之职,改判国子监,离开朝廷之意更加坚定。执政使人告诉他说:“不要轻易离京,已经考虑你升任知制诰的官了。”纯仁说“:这话怎么会说到我头上呢?我的言论得不到***纳,即使万钟俸禄也不是我所考虑的。”

纯仁所上奏疏,言语大多激烈。神宗都留着不宣于外。但纯仁全部录下申呈中书省。王安石大怒,请求皇帝加重贬斥。神宗说:“他没有什么罪过,暂且给他一处好地吧。”命令他为河中府知府,改成都路转运使。纯仁认为新法不便,戒州县不要匆忙实行。王安石恼怒纯仁阻止,于是让说纯仁坏话的人派使者去收集纯仁的私事和过失,但得不到任何证据。使者于是以其他事情把传话的人鞭打了一顿。纯仁的属官高兴地对纯仁说:“这一件事足以堵塞对您的诽谤,请报告给朝廷。”纯仁既不奏使者之过,亦不反驳传言者之非。后来纯仁还是因为没有管治僚佐燕游,被降为和州知州,并徙邢州。还没到任,加直龙图阁、知庆州。

经过朝廷入对,神宗说:“你的父亲在庆州有威名,现在可以说是世职。你跟随你父亲很久,兵法一定精熟,边事也一定精熟。”纯仁揣慕神宗有功名之心,于是回答道“:我是儒家,没有学过兵法,先父守边时,我还很年轻,也记不得什么,而且现在事势也有不同。陛下使臣下修治城垒,爱养百姓,不敢推辞。若开拓边疆,侵攘土地,希望跟帅臣商议。”神宗说“:你的才干何所不能,只不过不肯为我尽心罢了。”于是赴任庆州知州。

秦中正患饥荒,纯仁擅自发常平仓粟赈贷。他的僚属请示须呈请朝廷后才能如此,纯仁说:“若待批准则等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责任的。”有人指责他发常平仓所保全的百姓人数不真实,有诏遣使核实。正值秋天大丰收,老百姓高兴地说“:范公实在使我等活了下来,怎么能忍心牵累范公呢?”昼夜争着把粮粟输还。等到使者到来时,已经无所欠负。..、宁两地间有丛冢,使者说“:所谓保全百姓人数不实之罪,在此得到证明。”打开冢墓收集骸骨上报。朝廷命本路监司根究,结果是前帅楚建中所封。朝廷究治楚建中之罪,纯仁上书说:“建中守法,申请救济的间隙难免有饿死的,已经因罪被罢。今由于究治臣下罪过而累及建中,是一罪受两次处罚。”楚建中还是受了赎铜三十斤的处罚。环州种古逮捕熟羌判为盗,流放南方,经过庆州时呼叫冤枉,纯仁认为既是种古属下小吏,不应是盗贼。种古回避罪过而诉讼,诏令御史到宁州治理此事。纯仁被执,百姓万余人阻于路上,流着眼泪,以至不能成行,有的还自投河(表示***)。狱定以后,种古以诬告被贬斥;而纯仁以其他过错,被黜为知信阳军。

不久改移齐州。齐州民俗凶悍,人们以偷盗抢劫为常事。有人说“:对此从严处治犹不能平定,你若宽大治理,恐怕会不胜其烦。”纯仁说:“宽出于性,若强而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去治理凶悍之民,这是***取玩耍的办法。”有西司理院,械系的囚犯经常爆满,囚犯都是些屠贩***而以入狱督促还债的人。纯仁说“:这些人何不使保外而输纳呢?”通判说“:此类人释放了,又闹事,官司往往待他们犯病死在狱中,这是与百姓除害。”纯仁说“:法律上不至于判死罪,却以情杀之,难道合理吗?”把他们都叫到庭下,教训他们自新,并释放了他们。一年之后,盗贼比前年减少了大半。

请求罢职,被任为提举两京留司御史台,当时耆贤大多在洛阳,纯仁及司马光,都好客而家中贫困,相约为真率会。只吃脱粟一样饭,喝几杯酒,洛中以为美事。后来为河中知府,诸路看到保甲法妨碍农功,论救十分用力。录事参军宋儋年突然死了,纯仁派子弟吊丧,小殓时,发现宋儋年口鼻有血流出。纯仁怀疑他死得不正常,调查后得知宋儋年之妾跟小吏通奸,趁宴会时把毒药放在鳖肉中毒死了宋儋年。纯仁追问食鳖肉在第几次喝酒时,并说:“哪里有已经中毒而能喝到终席的呢?”经过再次拷问,才知宋儋年向来不吃鳖肉,所谓置毒药鳖肉中者,乃是其妾与小吏想为将来翻案打下伏笔,以逃避死罪。实际情况是宋儋年喝醉酒后回来,其妾置毒药于酒中而杀掉了他。于是正治其罪。

哲宗登基,纯仁再次任直龙图阁,知庆州。召为谏议大夫,因为避亲的嫌而辞却,改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升为给事中。当时宣仁皇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主持政事,将尽改熙宁、元丰法度。纯仁对司马光说“:改掉其中过份者即可。至于差役一事,应当仔细讲究而慢慢实行。否则,更加成为老百姓的祸害。希望你虚心以接纳各种不同建议,不必谋自己出;谋自己出,则谄谀之人得以乘间而迎合。役法恐怕难以更改,可以先在一路实行,看结果到底怎样。”司马光不听,反而更加固执。纯仁说“:这样的话就使得人不能说话了。如果为了讨好你而得到你的喜欢,怎么不在年轻时迎合王安石以致富贵呢?”又说:“熙宁按问自首之法,既已改了,有司立文太深,四方死者比较旧时有数倍之多,恐怕不符合先王宁失不经,也不枉杀无辜之意。”纯仁向来与司马光志向相同,等到临事规正,大致如此。以前,种古因诬告纯仁而被罢黜。至此时,纯仁又推荐他为永兴军路钤辖,并推荐他知隰州。每每自己反省道“:先辈与种氏上世有很深情谊,纯仁不肖,引起种氏子孙讼告,哪用去讨论其中是非曲直。”

元..初年,升为吏部尚书,隔数天,又任同知枢密院事。起先,纯仁参与了关于西夏的讨论,他主张罢兵弃地,让西夏归还所掠***,执政大臣考虑了很久没有决断。至此乃重新讨论,纯仁又请求归还一***即予西夏十缣。事都照着办了。边境上把鬼章俘虏了并押到朝廷,纯仁请在边塞上诛杀以谢边民,没有被接受。议事者想把鬼章的儿子也招来,收复河南故地,因此赦免死罪而不杀。后来又欲加官,纯仁再次争论不能加官。而鬼章之子也终究没有归附。

元..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在位,专以博大开启皇帝心意,以忠笃改变士风。章..得罪罢去,朝廷因其父亲年老,欲将他安置在比较方便的郡府,既而此事中止。纯仁请求避开其过往之罪而体恤其私情。邓绾为淮东帅,言官贬斥他没完没了,纯仁说“:我曾被邓绾诬奏而被黜退,今日所陈说却是为邓绾说话,降职时不应把人家的过失记录得太深。”宣仁皇太后赞许地***纳了。于是下诏:“前日希求附合之人,一并不予追究。”

学士苏轼以发策问被言官围攻,韩维无故罢门下侍郎被调外职。纯仁奏言苏轼无罪,韩维尽心国家,不能因谮言罢黜他的官职。待王觌议事不合皇帝之意,纯仁担心朋党将越来越严重,与文彦博、吕公著在皇太后帘前辩论,没有结果。纯仁说:“朝臣本来无党,但善恶邪正,各以类分。彦博、公著都是历朝旧臣,怎能雷同欺上。过去先父与韩琦、富弼同柄庆历之政,各举所知。当时谣传指为朋党,三人相继调外任职。造谤的人公开相互庆祝说‘一网打尽’。这事离今天并不远,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并因此畅言前世朋党之祸,并录欧阳修《朋党论》进呈。

汉阳军知军吴处厚傅致蔡确安州《车盖亭诗》,以为诽谤宣仁皇太后,报告朝廷。谏官欲把蔡确置于典宪而追究,执政大臣赞成谏官,只有纯仁与左丞王存认为不可。讨论来讨论去没作定论,听说太师文彦博欲贬之于岭峤,纯仁对左相吕大防说:“此路自乾兴以来,荆棘遍地几乎七十年,我等开启此路,恐怕将来自己也不免重蹈此辙。”吕大防遂不敢言。待蔡确贬新州的诏令下来,纯仁在宣仁皇太后帘前说:“圣朝应宽厚为怀,不可以言语文字之间暧昧不明之过,诛杀流窜大臣。今天的举动应考虑到是将来的法度,此事不应开个不好的头。而且以重刑去恶,好比猛药治病,若太过份,难免有所损害。”又同王存对哲宗进行谏诫,回来后又上疏,大略说“:就像父母有不听话的儿子,虽天地鬼神不能宽容,而父子至亲,处理起来应以恕为主。若使之处必死之地,则恐伤恩。”但蔡确终于还是贬谪新州。

吕大防奏蔡确党人甚盛,不可不追究。纯仁当面进谏朋党难办,恐怕误及好人。遂上疏说:“朋党之起,大概因为趣向有同有异,同于我者谓之正人,异于我者谓之***。既厌恶其不同于我,则逆耳之言难至;既喜欢其同于我,则迎合的小人日亲。以致真伪莫辨,贤愚倒置,国家之患,大率由此而来。至于王安石,就是因为喜同恶异,遂至黑白不分,至今风俗,还以察风观势为能事,后来的权臣,本应永远以此为鉴。今蔡确一事,不必推治党人,旁及枝叶。我听孔子有言:‘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则是推举选拔正直的人,就可以使枉邪同化而为好人,不仁者自当摒迹不至。何用费神去分辨党人,只怕有伤仁化。”司谏吴安诗、正言刘安世互相攻击纯仁袒..蔡确,纯仁亦极力请求罢官。

第二年,以观文殿学士知颍昌府。过了一年,加大学士,知太原府。其境土地少而百姓多,爱惜土地不行埋葬。纯仁派遣僚属收集无主骨灰,分别男女,埋葬了三千多人。又把此法推行一路,埋葬的死者达万数。夏人侵犯边境,朝廷欲治将吏罪,纯仁自己引咎求贬。秋天,有诏贬其官一等,徙河南府,再徙颍昌。

召还后,又拜官右仆射。因入廷谢恩的机会,宣仁皇太后在帘中告谕说:“有人说你一定会先用王觌、彭汝砺,你应当与吕大防同心协力。”纯仁对答说:“王、彭二人实在为士人之望,我终不敢保位而蔽贤,望陛下深加考察。”纯仁将要入朝的关头,杨畏不高兴,曾经说了一些不好的话,纯仁不知道。至是,大防约杨畏为佐助,想把他任为谏议大夫。纯仁说“:谏官应该用正直的人,杨畏不可用。”大防说“:是因为杨畏曾说你的坏话吗?”纯仁到此才知道杨畏说过他的坏话。后来杨畏背叛吕大防,凡有能用来陷害吕大防的事,无所不用其极。宣仁皇太后病重,召纯仁说:“你的父亲范仲淹,可谓忠臣。在明肃皇后垂帘时,唯劝明肃尽母道;明肃死后,唯劝仁宗尽子道。你应仿效。”纯仁哭着说“:我一定尽忠。”

宣仁皇太后死,哲宗亲政,纯仁请求避位。哲宗对吕大防说:“纯仁有时望,不应该离去,你可为我挽留。”并且促使纯仁入见,问纯仁说:“先帝行青苗法到底怎样?”纯仁回答说“:先帝爱民之意本来很深,但王安石立法太过份,以赏罚激励,因此官吏急切,以致害民。”退而上疏,大要以为“青苗不能实行,实行终难免扰民”。

当时,用重要大臣,都从廷中直接命令,侍从、台谏官,亦多不经过讨论晋升。纯仁说“:陛下刚开始亲政,四方都拭目以待,天下的治乱,也根本于此。舜举皋陶、汤举伊尹,不仁者远去。纵使不能尽如古人,亦应考虑一下天下优秀的人才。”又有一些小人一个劲地攻击宣仁皇太后垂帘时事,纯仁奏曰:“太皇保佑天子身体,功绩和诚心,幽明共鉴,议论的人不体恤国事,是多么浅薄。”于是把仁宗禁止谈论明肃皇太后的垂帘事的诏书呈上,并说:“希望陛下仿照实行,以戒绝浅薄之俗。”

苏辙论殿试策问,引用了汉昭帝改变武帝法度事。哲宗***雷霆,说:“怎么能以汉武比先帝?”苏辙走到殿下待罪,众官不敢抬头。纯仁从容说道:“武帝雄才大略,史无贬辞。苏辙用他比先帝,不是诽谤。陛下亲政刚开始,进退大臣,不应如诃叱奴仆一样。”右丞邓润甫越次而说“:先帝法度,被司马光、苏辙破坏殆尽。”纯仁说:“不是这样,法本没有弊端,有弊就当改。”哲宗说:“大家都说秦皇、汉武。”纯仁说:“苏辙所论,事与时而已,不是说人。”哲宗因此才稍微息怒。苏辙平日与纯仁观点大多不同,至是乃拜服和感谢纯仁说“:您老人家是佛地位中人。”苏辙终于落职为汝州知州。

台省官员说苏轼发布吕惠卿告词,讪谤先帝,被黜官知英州。纯仁上疏说:“熙宁法度,都是吕惠卿附会王安石建议,不符先帝爱民求志之意。至垂帘之际,才用言官,只不过是行贬窜,已经八年之久。言官多是当时御史,何能畏避不纳忠诚,今却有此奏,岂非察势观风吗?”御史来之邵检举高士敦在成都铃辖职内不法之事,并论及苏辙所贬谪之地太近。纯仁说:“来之邵为成都监司,士敦有过失,自应按察纠发。苏辙参政多年,来之邵已当御史,当时亦无纠正,今乃继着有此二奏,其情可以推知。”

纯仁凡引荐人材,一定以天下公议为凭据,所引荐的人也不知是由纯仁所举。有人说:“当宰相,怎能不笼络天下士子,使他们知道出于自己门下?”纯仁说“:只要朝廷用人不失正直之人,何必使他们知道出于我的推举?”哲宗既召章..留相,纯仁请求辞职,于是以观文殿大学士加右正议大夫知颍昌府。入廷辞别,哲宗说:“你不肯为我留职京内,虽然在外任职,于时政有什么看法,应详悉报告,不要只说些表面的东西。”徙河南府,又徙陈州。初,哲宗曾说:“贬谪之人,大多像永遭废弃。”纯仁上前致贺说“:陛下有念及此,是尧、舜的用心。”

不久,吕大防等被流窜岭表,正值明堂大颁赦令,章..在此以前就说:“吕大防等几十人,应终身不使迁徙。”纯仁听说后感到忧愤,想斋戒后上疏申辩。他的亲属劝止他不要触怒皇上,万一被远斥,也非年老之人所适宜。纯仁说:“事至于此,没有一人敢说,***若皇上之心由此而有所回转关系就大了。否则,即使我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乃上疏说:“吕大防等年老又患病,不习水土,炎荒不是久处之地,又忧遭不测,何能自存?我曾与吕大防等共事,多被排斥,陛下也曾亲见。臣下之激切,只是仰报圣德。向来章..、吕惠卿虽遭贬谪,不超出乡里居住。我以前曾有建议,深蒙陛下开纳。陛下因一蔡确的缘故,经常引起内心悲痛。如今赵彦若已死在贬所,将不止一蔡确。希望陛下诚心裁断,把吕大防等引赦令之例予以释免。”奏疏上报,抵触章..之意,诬为与吕大防同罪,罢职出知随州。

第二年,又贬为武安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永州。当时患病失明,闻命后高兴地上路了。有人说他是好名才至如此。纯仁说“:七十之年,两目俱丧明,万里之行,岂是我所希望的?但我之爱君,若不尽忠,而避好名的嫌疑,那就没有为善之路了。”每每告诫子弟不要小有不平之心,听到诸子埋怨章..,纯仁一定要发怒加以制止。从江水赴贬所,船翻了,诸子扶纯仁出,衣服都湿了。纯仁回顾诸子说“:这难道也是章..所致吗?”既到永州,韩维被责贬均州,韩维的儿子申诉韩维执政时与司马光多有不合,得以免行。纯仁之子想以纯仁与司马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说:“我因为司马光推荐,以至宰相。过去同朝论事不合是可以的,你等以过去的言论作今日之事的借口,则不行。有愧心而生存,不如无愧心而死。”其子这才停止求请。

在永州居住三年,徽宗即位,钦圣显肃皇太后共同听政,当日就授纯仁光禄卿,分管南京,居邓州。遣内监到永州赏赐茶药,谕示说:“皇帝在藩邸,太皇太后在宫中,知道公在先朝言事忠直,今虚相位以待,不知眼病如何,用什么人医治?”范纯仁叩首谢恩。被升为右正议大夫、提举崇福宫。不数月,以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诏令回朝。诏令中说“:岂唯尊德尚齿,昭示优宠;庶几鲠论嘉谋,日闻忠告。”纯仁因病捧诏而哭道“:皇上果然要用我,我死有余责。”徽宗又遣内监赐茶药,催促他入京朝觐,并表示希望接见之意。

纯仁乞归许州养病,徽宗只得应许了。每次接见辅臣,一定问纯仁近况,并说“:范纯仁,能够见一面也足称心了。”并派御医看视纯仁之病。病情稍有好转,请求以所得冠帔改变一下颜色以酬谢医生。诏令赐医生章服,并命纯仁以冠帔与其族侄。病情恶化时,纯仁以宣仁后诬谤未明为恨,呼诸子口授遗表,命门生李之仪条理之。大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希望不违背圣人之学,这是先父用以教育儿子的,而我这微末之臣也以此侍事君主。”又说“:只是宣仁后之诬谤未明,致使保..之忧勤得不到显扬。”又说“:没有缓解疆场之严峻形势,却几乎费空了帑藏的积蓄。有城必守,而得地难耕。”总共八事。建中靖国改元的早晨,接受家人之贺。第二天,熟睡而死,寿七十五。诏令助葬白金三十两,敕令许、洛官员供给其葬费,赠官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宣”,御书碑额为“世济忠直之碑”。

纯仁性情平易宽简,不以声色强加于人。正义所在,则挺立承担没有稍许屈折。自从布衣到宰相,廉俭一生,所得俸禄和赏赐,都用以扩大义庄。前后荫及子族,都是以比较疏远的族子为先。死时,他的幼子、五孙还没有官职。他曾说“:我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以致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二字。”每每训诫子弟说“:人虽至愚,责备别人却是很高明的。虽然十分聪明,但若原谅自己则导致昏蔽。若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怕不至于圣贤地位。”又告诫子弟说:“六经,是圣人的事迹。知道一字就实行一字,要使自己‘造次颠沛必于是’,则能做到所谓‘有为者亦若是’的地步。难道不都是基于个人努力吗?”

纯仁之弟纯粹在关陕,纯仁担心他对西夏有立功的心思。给他写信说“:大辂与柴车争逐,明珠与瓦砾相触,君子与小人斗力,中国与外邦较胜负,不但不可取胜,同时亦不值得取胜;不但不值得取胜,既使胜了也不对。”亲族中有请训道的,纯仁说:“只有节俭可以***廉德,惟有忠恕可以成就个人品行。”这个人把此话写在座位旁边。范纯仁有文集五十卷,在世上流行。其儿子为范正平、范正思。

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

问题一:道家追求的是什么?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就本身来说,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没有相关联的成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的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现“道”的长生者的意象。所以就道教尊老子为宗又追求修炼成仙的本质来说是荒谬的,这是一直以来认识上的误区。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著有无神论作品《论衡》,对汉末流行的神仙方术进行了全面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很高地位。 道家虽然学派上有所区别,但就其主旨来说是相通的:以“道”为本,自然无为,轻物重身。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这一思想由天道演变而来,但与天道不同。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这一观点被后来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为道家最基础的核心。在各派之间对“道”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中国哲学史上,通过“道”的概念对世界万物本源进行了第一次探讨,开辟了中国讨论形而上学的传统。这是道家突出贡献之一。 “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帝不是无为而治的吗?他做了什么?只是使本人保持尊贵,令人恭敬地面对南方而已。)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六亲不和有孝慈。”(当我们提倡孝顺、和睦的时候,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不和睦了,不然是不需要这些的。)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即可用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而轻名、货。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物重身的观点。而庄子,列子将“内圣”的观点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麽,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演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演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

问题二:道教的最高追求是什么?道家的最高追求又是什么? 应该这么说

第一个问题就是信不信道的教的问题,最高追求除第二个问题外、还最高追求信仰老子长生久视之道,与之相适应的与时俱进的神仙可学之道。

那么,非常重视现实人生的洒脱,现实生命与精神的超越,是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心灵与身体健康知识。

从而道教坚信不仅要修行性功大彻大悟而成正觉,觉行圆满,而且还要同时修行与命功(精、气、神)合一的最高追求境界。

这样才能积累善功,朝拜高真,功满德就,天书下诏,荣登仙界,与道合真。

所以,

1、可以这么说是信仰天本(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天人合一的宗教。

一、宗元信仰于三宝天尊。太上无极大道(道宝),经、籍、度(经宝),玄中***师(师宝)。即崇信天,崇信三宝天尊的教,天尊的教导,教化,又称之为玄门。

二、神仙可学。道教历代祖师如: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著作《抱朴子?内外篇》。吴筠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吴筠一生擅长文辞,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张伯端《悟真篇》,后来全真教。近代的陈撄宁先生,现代的胡孚琛教授用现代科学论证了灵界的存在、神仙的实有,神仙可学的观点。神仙是否有,是否能修成。

总之,是人本主义法天本主义而道法自然的信仰。

三、命糸北斗七星乃造化之枢机,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灾度厄之力。

老君曰。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宫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神将。本宿星官。常垂阴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凡俗无知。终身不悟。夫本命星官每岁六度。降在人间。降日为本命限期。有南陵使者三千人。北斗星君。七千神将。本命真官降驾。众真悉来拥护。可以消灾忏罪。请福延生。随力章醮。福德增崇。其有本命限期将至。自身不知。不设斋醮。不修香火。此为轻生迷本。不贵人身。天司夺禄。减算除年。

四、迎祥还受生,消灾延寿,罪灭福生。

道教认为,一切众生命属天曹,身系地府,当得人身之日,曾于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凡在生时付清借贷者,为人富贵、健康、无灾;负欠冥司者,在世穷乏、多病、多灾。世人富贵贫贱之别,皆因冥官阳禄填阴债使然。故天尊劝世人在生时钦敬三宝,方便布施,设斋诵经,烧还禄库受生钱。如是者可得福报,现世富贵,来生永无灾难。

培植自己的福慧资粮,因此人生需要还的第一个阴债就是受生债。希望早还阴债,消灾解厄,事事顺利。如果仕途不顺,办事不利,生活坎坷,多费口舌,等等人生不如意事情出现时,当立即偿还阴债--寿生债,穰灾解厄,事事顺利。保佑事情顺顺利利,大吉大利,好运连连。

五、因果承负,劝善成仙。

道教认为,未登仙界者,一切众生为世上之常人,有生必有死,而死后,魂升而魄降,常乘救苦天尊之力,而天尊搪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得离於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化九幽拔罪而炼度,指引生方,枯骨更生,上登朱陵。

祖先的气数与命运,和我们万古流芳的联系着,荫佑着子孙万代,同时我们也承负着祖先的罪过,和己之造只有“欲 求 天 仙 者 , 当 立 一 千 三 百 善 . 欲 求 地 仙 者 , 当 立 三 百善 . 苟 或 非 义 而 动 ”故当忏悔,赦除原宥。

2、我们古代的医、算、阴阳、天文、地理,养生丹功无不是历代祖师的智慧,没有他们的知识,令天的人们在这些领域也是无法理解的。

第二个问题也就是道教全部信仰。但包含着全世界不信“教”但爱好和学习,理解道家最高追求尊道而贵德的哲学。

以道为体,辩证为用,

以自知之明为体,以身观身的现象学为用。

以先天无极“道”形而上学为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以名可名非常名思辨理性为用。

德......>>

问题三:道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所追求的什么?? 道家学派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主张清静无为,最高境界归根为一个“无”字!

满意请***纳,谢谢

问题四:佛家和道家追求的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佛道两家其实本该都是殊途同归的,最终目标都是天下大同,

但在圣行之路上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而佛家讲究超脱生死

两家都是出世之学,道家讲究虚怀若谷,而佛家讲究善始善终

佛家是脱离生死,也就是说你的生死都是一样,不要认为死有多可怕,其实跟你活着一样

佛家说人活着也是受苦,死了之后也一样,所以提倡佛家修行者超脱生死,不要将死亡看的太过于重要

更不要害怕死去,其实生死都是一样的,而道家讲究羽化成仙,也就是死亡,只不过给美化了而已

道家提倡羽化,因为羽化之后就得道成仙了,所以也提倡道家修行者羽化成仙,从而不畏生死,只是将

羽化成仙说的很美丽而已,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可以成仙,这样就并不怕生死了。

至于在这个世间存活着,都是受苦,人从出生到死亡这寒暑数十载每天都在受苦,所以可以说是一种历

练吧,佛道两家都将生死看的很淡这点是没错的。

至于总之佛家倡导超脱生死、善始善终,而道家讲清心寡欲、无为而治

差不多就这些吧

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佛道是否符合楼主所提出来的问题。

问题五:中国道教追求的是什么道 中国道教的根本追求是和谐共生其核心思想是尊道贵德

问题六:儒家 道家 佛家文化追求是什么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

问题七:道教追求的是什么?请求高人为在下指点一二。 “不要说是修仙长生”很可惜,道教的目的就是修仙,一切功夫法门全都是为了修仙。

道教之旨,以道家为根本,诸如丹道、符、咒术、斋醮等皆如枝叶扶树,要返璞归真,归根复命。

我总结了十六个字“尊道贵德,无为清静,摄生修真,治世济人”,可以涵盖道家和道教的共同要义。

问题八:道家追求长生不死意义何在 道家追求准确的来说是性命双修,即智慧修行和身体修行同时进行。这2者是相辅相成的。

智慧能够促进身体修行,身体修行也会帮助智慧修行。

人的身心从来没有分离过。

中医高手都知道,什么病,一般有什么性格或智慧的缺陷,一一对应。

“性”“命”的含义

性指人内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炼。黄老列庄、远游、参同契、悟真篇等书都有关于“性命双修”的论述。《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又说:“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陈撄宁***说:“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可谓既深刻,又生动。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两大要素。

由此,我们可以将性命双修分为性功与命功两种,性功是道教与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则是道教独有的传统,不讲命功,不是道教。陈撄宁***认为,仙道贵生、乐生、重生、追求长生,所以它是生本主义,这正是道家仙学最具特色的地方。他认为性命相依,命为重。他用灯作比喻,灯油是命,灯光是性;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则人生必充满光辉。

道教提倡是“性”与“命”的统一

既然命是指人的生命,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识,那么很显然,对人的生存来说,两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命与性的统一。一方面,人必须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一旦没有了生命,人就变成一具死尸,人也就随之死亡;另一方面,人也不能离开精神意识,没有精神意识,人就变成一种纯粹的生命存在,其生活最多像动物一样,当然也谈不上作为人的存在。而且人的生命和精神意识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道教看来,作为人,不仅要有形气所表现的生命,而且要有精神意识所表现的性,他是生命与精神意识即命与性的统一体,这就像人不仅要有形、气、神,而且是形、气、神的统一体一样。

问题九:佛家和道家是什么样的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其***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日本人撰写有关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论》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佛教的出家人,作为方外之人,抛家舍亲,看上去即不忠又不孝。

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又与道家、道教站在捍卫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上来反对与排斥佛教。从《弁子理惑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相关的资料。儒家一向以华厦正统自居,自先秦始,儒学中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其中涉及中原文化与狄夷文化之间的关系。到佛教传入之后,这华夷之辨的问题就更加突显了出来。

道教:在佛教初传时期,道教对佛教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明显,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少。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在学界,过去认为两者时间差不多,都大约在东汉末年。现在学界认为佛教的初传入可以提前到东汉初年,也有人认为道教的形成,若以《太平经》为标志,当形成于两汉之际。《太平经》中,包含有对“不孝父母,不娶妻无后、乞食”的批评。但这是否就是对佛教的批评?实难轻下定论。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佛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而道教在初创阶段,是很需要向佛教学习借鉴的。至于外来的佛教,想在中华大地上生根,也有一种需要寻求同道的愿望。洪老师认为,尽管《老子化胡经》是佛道之争的产物,但它所利用的“老子化胡说”,其说初起时,却可能有调和佛道的意味。这一论点是有说服力的,因为佛道相争,至少得到佛道的发展都具有相当规模、并为其宗教利益不得不争时才可能发生,而它们初起时,是不太可能争得起来的。

儒佛关系:在儒家排斥佛教,而道教对佛教的态度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外来的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对儒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据现有的资料看,佛教对儒家则基本上是以调和与妥协为主,甚至***取积极迎合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贯穿着后来历史上儒佛关系的全过程。即便是后来宋明理学在学佛的时候同时又大力辟佛,佛教也还是基本上不改其对儒家......>>

问题十:道教追求的长生到底是什么? 道教追求的长生指不用经历分段死亡的轮回束缚,而是通过修行而由当下之肉身得道直接契入神仙法界,达到生命不死的贵生长生。

行阴的行阴十魔境

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

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降低成本一直以来就是企业在管理中非常重视的内容,但是想要降低成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实验,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

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1

北京凌云东园公司黄骅工厂 路华:在降本提质增效实施过程中,应该深入一线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就凌云黄骅工厂来说,考虑到辊压外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外板底部定位,可将外板产品头部缩短10MM,经过对10种辊压产品进行试验,均不影响产品结构及产品质量,可直接节约原材料。

北京凌云东园公司重庆工厂质量部 张硕:通过产品组装搭接间隙的最小化管理,并对外协件产品焊接的实间隙值精化下公差管理,加密对焊接过程的管控,从而全面降低产品补焊率,降低质量损失。

北京凌云东园公司黄骅工厂物流部 许伟:在降本提质增效实施过程中注重从实际出发,基于当前产量较预期下降的实际情况,经过和物流公司协商,对每月不满正常工作日生产情况下固定仓储服务费改为按天结算,可有效降低仓储费用。

北京凌云东园公司重庆工厂生产部 李伟强:重点焊接工序安装在线电流监测器,通过可视化管理,加强对产品焊接质量的控制,可有效提升焊接质量稳定性,减少返工成本。

北京世东凌云公司运营管理部生产经理 周同:在降本提质增效实施过程中,注重创新发展,提升工艺水平,根据产品结构、工艺要求,自主设计半自动涂胶设备、自动冲压机设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工艺设备,面对产品日趋多样化的现状,改进贴膜机下端刮板,可试用于多种车型形态。优化生产布局, 消除浪费,提升合理工位占用,提高生产线效率。

北京世东凌云公司运营管理部生产科长 安石、顺义分公司生产科长 王金东: 在降本提质增效实施过程中,坚持开拓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实现PP+TPV挤出工艺突破。借鉴韩国现有生产线模式,引进其较为成熟的PP+TPV新材料及膜内贴绒生产工艺,更好的实现产品轻量化,同比PVC I/S产品,在同等长度的前提下重量减少34%。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的成功引入,既满足了客户需求,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制造成本的降低为后续新车型产品的竞价提供了优势。

北京世东凌云公司开发部科长 丁兴豪: 在降本提质增效实施过程中,对于某新开发模具,通过研讨、试验发现,只需变更旧模具中一个模腔,即可实现新产品模具开发要求。旧模具修改费用预计3万元左右,直接实现降本约10万元。

凌云股份制造分公司质量部 张雯:通过QC项目可解决某车型门槛件长期存在的工装废料反弹问题,大幅度的提高了产品外观质量,减少内部废品损失和外部返修费用。

凌云股份制造分公司质量部 宗绍辉:通过调整设备动作顺序消除奔驰单元某非标冲5序侧冲孔孔偏不良问题,降低了废品损失,同时还提高了设备冲孔精度。

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2

炼铁厂#号高炉全体职工,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已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准备。 #号高炉要求每个班组长和党员带头制定”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承诺,积极响应公司和炼铁厂倡导的“勤俭节约、节能降耗”的号召。坚持节约,反对浪费,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号高炉从优化工艺、优化操作、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修旧利废,降低机物料消耗、安全生产等方面着手,发挥全员参与的优势,用实际行动推进降本增效的`实现。

开展科技创新,改善生产及成本指标

针对炼铁的工艺特点,实施“三优化”措施:优化炉料结构、优化操作制度和优化设备运行。

优化炉料结构

在不影响炉况顺行和产量、质量的情况下,配加大比例生矿,逐步降低球团的配加比例,达到降成本的目的。从2009年5月-8月的高炉配加大比例生矿生产实践的跟踪分析来看,认为将生矿比例控制在10%-20%,球团比例控制在0-5%,吨铁成本下降20-30元,单座高炉全年成本降低500万至1000万,降成本效果显著。

优化操作制度

高炉顺行稳定是降本增效的重要因素。摸索适宜#号高炉上部装料制度及下部送风制度,使上下部调剂相适应,提高煤气利用率,保持充沛的渣铁物理热,保持稳定的中心气流和边缘气流,使高炉稳定顺行,为降低生铁含硅,提高煤比及降低焦比奠定基础。根据#号高炉炉型特点,认为矿批在10t-12t左右的大矿批分装是适合#号高炉的装料制度,对降本增效意义重大。

优化设备运行

减少高炉设备故障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面。认为机修***车间搞好高炉设备点检,是保证高炉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

坚持“一执行、一提高、一降低”重点节能降耗举措,即坚持执行低硅铁冶炼、提高煤比和降低焦比。

降低生铁含硅量,提高煤比,降低焦比。

炼铁工序能耗占整个钢铁工序的60-70%,工序成本也占整个钢铁系统成本的50-55%,钢铁企业是否有效益、竞争力,关键看炼铁成本的高低,而提高喷煤比、降低焦比则是降低炼铁成本的重中之重。今年#号高炉平均入炉焦比徘徊在420kg/t上下,平均生铁含硅在0.60%左右。虽然这一指标与炉型不合理、焦炭质量不理想、入炉品位偏低有直接关系,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号高炉要有所突破,除了持续降低焦比和生铁含硅量之外,稳定控制、避免反复,对生产、降耗意义重大。

脱硫。由于原燃料成分、质量的不稳定,小高炉控制生铁含硫在较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成本上升,建议科学把握质量要求与成本控制的平衡点;

狠抓基础管理,确保高炉安全生产

将8S作为管理重心,真抓实干。

一个企业管理的成熟与否,直接可以影响生产成本,向管理要效益是个很实在的想法,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外部竞争,也只有加强管理才能降低成本。从许多大型优秀企业(海尔公司就是最好的例证)的反馈效果来看,8S是降低管理成本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办法。8S很简单,班组长和工人都容易掌握,核心的问题就是打扫卫生,清理清理再清理。有人说很简单,其实不简单,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更难。8S管理真正做到了,做好了,是基础管理的极大进步。

建立降本增效长效管理机制。

按管理层次,将降本增效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级、班组级、作业区级,奖罚分明。

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培训机制。

定期召开提高员工素养和安全、操作水平的培训课,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好风气。让每一个员工从自觉开始,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建立合理的劳动竞赛管理机制。

开展劳动竞赛,制定合理的质量及产量目标,并且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将效益和工作挂钩,激发职工的荣誉感和紧迫感。但是需要做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建立比较可行的考核基准才行。建议在炉内操作上,把炉温、含硫、料批,产量、焦比、质量等操作指标分解到每个班组,班与班之间开展竞争,加强三班统一操作,严格控制炉温及渣碱度,确保高炉稳产高产。在炉外操作上,重点把正点出铁、铁量差、铁口角度合格率,设备维护等操作指标作为竞赛的主要内容,班组与班组比,岗位与岗位比,个人与个人比,加强生产设备的动态管理,减少各类事故,为炉内操作创造有利条件。

小技改也能解决大问题。

全员行动,小改造,大收益。管理创新同技术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展“小改小革”活动,进行设备局部改造或工艺优化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意思是哪个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

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

。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注释:

见本无因见到此行阴生灭之本;本来无因。

生机全破“生机”,生灭之枢机,即行阴。“破”,即显露。

乘于眼根八百功德乘着清净的眼根所具之八百功德,故能完全发挥其能见之量。

业流湾环“湾”,业湾。“环”,圆环。随着业行之流,于业湾中,回环流转。

八万劫来,无因自有“外”,前后际,在此指前际。“冥”,冥然。谓于八万劫外之前际,冥然莫辨而无所见。此行者于是以为:在这八万劫外,前无因,后无果可得。

亡正遍知即失去了如来所教之正遍知见。以无因论破坏正理因缘生法,令众生堕于无因无果之邪见,执无善恶、凡圣之因果,因此造善或修行,皆不得善报、亦不得圣果;而且造恶亦不受果报。以如是邪计,令众生不修善去恶,不修圣行,因此长劫轮溺不得出,是故无因论之恶甚大。

义贯:

“一者,是”于行阴圆中起计度之“人见”此行阴的生灭之本,“本”来“无因”而起;“何以故?”(为何会有如是见?)由于

“是人既得生” 灭之枢“机”(行阴)“全破”(全体显露),乃“乘于”清净“眼根”所具之“八百功德”,而能完全发挥其能见之量,因而得“见八万劫” 内“所有众生”,随着“业”行迁“流”于业“湾”中,回“环”轮转,不能自止,“死此生彼”,悉在湾内,“只见众生”于八万劫中“轮回其处,八万劫” 以“外”之前际,则“冥”然莫辨而“无所观”;于是他“便作”如“是”邪“解”妄计:“此等世间十方众生” 从“八万劫”以“来”乃“无因”而“自有”。

“由此计度”,因而“亡”失如来所教之“正遍知”见,从而“堕落”于“外道”,邪见(即学佛法成外道),以此而“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

注释:

是人于生“生”,诸众生。

既见其根既自以为已见其八万劫之根,系无因而有。

知人生人谓知人自然生人。

乌从来黑“乌”乌鸦。乌鸦从来自然是黑的,没有什么原因。

鹄从来白“鹄”,俗称天鹅,似雁而啰嗦大,羽毛全白,颈长,尾部与脚皆短,脚有蹼,能高飞,鸣声洪亮。此谓,天鹅从来自然是白的,没有什么原因。

人天本竖“人天”,人道与天道众生。“竖”,直立。人道与天道本来就悠然是直立的,没什么其他原因。

畜生本横“横”,横立、横行。

白非洗成“白”,指众生之体白。

无复改移“无复”未尝。“改移”,改变。

而我本来不见菩提“本来”,从本以来,即八万劫前,亦即八万劫的开头。“不见菩提”,谓不曾见有任何一众生是从菩提而生;换言之,即众生性中原本不含菩提性。

云何更有成菩提事过去既然不从菩提生,未来如何能成菩提?亦即:既不从菩提生,则不具菩提性;不具菩提性,则不可能成菩提。这是因为此人为八万劫之见所囿,故不能见无量劫前,众生最初一念无明生起之前的本觉之性(菩提性),由于他自己不见而言无。

一切物象,皆本无因一切物象于八万劫前,皆本无因而生(过去无因),劫尽之时,亦当无因而一切断灭,故一切皆归于无因无果,过去无因,将来无果。

义贯:

“二者、是”于行阴圆元中起计度之“人”于过去见本无因,于未来则“见末无因。何以故?”

以“是人于”诸众“生既”自以为已“见其”八万劫前之“根”,系无因而有,“知人”自然“生人”,非有他因,“悟鸟”自然“生鸟,乌” 鸦“从来”即自然是“黑”的,别无有因,“鹄”(天鹅)“从来”自然是“白”的,非有缘故,“人”道与“天”道众生“本”来自然“竖”着立,“畜生本”来自然“横”立横行。众生之体,其“白非洗”而“成”,乃自然而然,众生体之“黑”亦“非”由“染”所“造”,乃自然黑,如是等事“从八万劫” 以来,即“无复改移”。

“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 从“本”以“来”(在八万劫前)“不见”有众生是从“菩提”而生(此即因中无菩提),“云何”于八万劫后“更有”众生能得“成菩提”之“事”?(此是果中无菩提)“当知今日”所在之“一切物象”,于八万劫前“皆”从“本”以来“无因”无果。

“由此”心魔作祟而邪“计”筹“度”,谓一切自然而生、自然而灭,无因无果,因此“亡”失佛所教之“正遍知”见,“堕落”于“外道”,恶见(即学佛法成外道),以致“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

“是”等“则名为第一” 类“外道”所“立”之两种“无因”恶“论”(本无因、末无因)。

二堕四种遍常恶见(四遍常论)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注释:

于圆常中于圆遍、相续之常相中。

四遍常论四种遍常之邪论。

义贯:

“阿难,是” 正修“三摩”地“中”之“诸善男子,凝” 定不动“明”照不惑,“正”持其“心”,不起爱求,故“魔不”能“得”其“便”,故能增修圆定,照破想阴,行阴现前。于是“穷”十二“生类”生灭之根“本”(行阴),“观”察“彼”行阴(七识)“幽清”恒“常扰动”之“元,于圆” 遍、相续之“常”相“中起计度者,是人” 即“坠入”外道“四”种“遍常”之邪“论”中。 ①计“心境为常”恶见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注释:

穷心境性,二处无因“穷”,穷究。“二处”,心与境二处。欲穷究心与境之性,以求一切法之本元为从何而起,然发觉心境二处皆无生因,亦即没有发现能生心境二处者;换言之,心境本身即是源头。

修习能知即依其研究心境之修习而得知。

不曾散失故能生已灭,灭已又再生,于是生生不息。

计以为常故计心境二者以为遍常。

义贯:

“一者、是人”欲“穷”究“心”与“境”之“性”,以求一切法之本元,然而发觉心境“二处”皆“无”所从生之“因”(亦即,无物能生心境二者);复依其穷究心境之“修习能”得“知二万劫中,十方”一切“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相续不断,故彼心境皆“不曾散失”,方能生已灭,灭已生,生生不息;以此见故“计”心境“以为”普遍“常”住不坏。

②计“四大是常”恶见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注释:

穷四大元研穷四大之本元。

四性常住计四大之性为常住。

咸皆体恒其四大之体性皆是恒常。

义贯:

“二者、是人” 研“穷四大”之本“元”,而计“四”大之“性”本来“常住”不坏。彼由“修习”而“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一切“众生,所有生灭” 皆从四大而来,然彼四大本身“咸皆体”性“恒”常,“不曾散失”,故众生得以生灭相续不断,以此见故,“计”四大之性“以为”普遍“常”住不坏。

③计“八识为常”恶见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注释:

六根、末那执受“六根”,指六根所摄之六识。“末那”,即第七识。“执受”,即为末那所执受为我之第八识。

心意识“心”,第八识。“意”,第七末那识。“识”,前六识。

本元由处本元生起之处。

性常恒故不知其为行阴相续之缘故,而计心意识为常。(以见心意识相续不断,则计以为不坏不灭;以其不坏不灭故是常。)

穷不失性穷究此循环不失之性,以为不坏不灭。

义贯:

“三者、是人” 于定中“穷尽六根”所摄之六识、及第七“末那”识,以及末那所“执受”,为我之第八识,如是于“心、意、识中” 求其根“本元由”生起之“处”,计其“性”为“常恒故”,而不知其为行阴相续之由。由其“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死此生彼,虽“循环”辗转,然此八识却从“不”曾散“失”;因此而谓从“本”以“来”识性“常住”,复“穷”此循环“不失”之“性”,以为是不坏不灭而“计以为”普遍“常”住。

④计“想阴尽为常”恶见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注释:

既尽想元:“想元”,想阴之根元。谓想阴之根元既尽,行阴即显。

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理”,于生灭的道理中。“流”,造流。“止”,息止。“运”,运行。“转”,转变。这些都是想阴的施为之相。此谓想阴既灭,想阴之生灭于理中更不应再有迁流、息止、运行、转变等施为之相出现。

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既然“有生灭”之想阴既已永灭,他便以为按理而言,他自然已证到了“不生不灭”的境地。但是此时他的想阴虽灭,而行阴尚未灭,因此行阴微细之生灭相(此正是第七识之***),仍有微细的流注生灭相,是故他实非已达真不生灭。按《楞伽经》义而言,此时为已经灭了“相生、相住、相灭”,然犹未能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

因心所度“心”,自心。“度”,计度。谓由于自心计度。

义贯:

“四者、是人既” 已“尽”了“想”阴之根“元”(想阴已尽),因而他以为此想阴之“生”灭于“理”上言之,“更无”复出现迁“流”、息“止、运”行、“转”变等种种施为之相的道理,因他以为彼有“生灭”之“想心”(想阴)“今”既“已永灭”,于道“理中”而言,他“自然”已经“成”就了“不生灭”之法体;然而他的行阴未灭,故仍有行阴的微细流注之生灭相,因此他实尚未达真不生灭之境,不过“因”他自“心所度”忖,而“计以为常”住不生灭。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注释:本节从略。

义贯:

“由此”自心魔作祟,邪“计”心境、四大、八识等为“常”住不生灭,不达诸法无常之住,因而“亡”失如来所教“正遍”之“知”见,而“堕落”于“外道”(即学佛法成外道),以致“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二” 类“外道”所“立”之“圆常”邪“论”。

三堕四种颠倒邪见(四类倒见)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注释:

观彼幽清常扰动元“彼”,指行阴。“幽清”,幽隐轻清。“常”,恒常。“元”,生灭之根元。恒常扰动、生灭之根元,以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云恒常扰动;然此行人却误以此为一切生命之根元(源头)。

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一分”,一半。即半无常、半恒常。

义贯:

“又”于“三摩”地“中”,已透过想阴十境之“诸善男子,坚” 固“凝”定不动、持“正”其“心”,不起爱求,外“魔不”能“得”其“便”,故能破想阴而令行阴显现;然彼继而“穷”究此行阴,以为是十二“生类”生灭的最终这根“本”,然而他“观彼”行阴(七识)系“幽”隐轻“清”、恒“常扰动”、他便以为这是一切生灭最终之根“元”、因此,此行者便“于自他”法“中”,妄“起计”著、筹“度者,是人” 即因此而“坠入”外道“四”种“颠倒”之双计恶“见”中,计执诸法皆是“一分”(一半)“无常”,而另“一分”(另外一半)却是恒“常”之邪“论”。

诠论:

本节中所述行阴之魔相,是由于行者见行阴之体显现(“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便著于其相,复于其相上种种推究、攀缘、穿凿附会,以自心妄想而去分别计度那些行阴之相,而以为是究竟之相显现,才会有魔事起。若见行阴现时,虽见其相,不取不著、平等不动,不随之而起计度,只觉知那是禅境必经过程中的一个现象而已;如是观察了知,即仍依本法修习,无有旁鹜,行阴即指日可破。

然而广而言之,一切魔事的产生,都是由于这件事:“见相著相”!于修行中,于所有见闻觉知,若有所见、有所闻、有所觉、有所知,其种种相,一概不依、不随、不取、不著,只依本心及本法,则魔事自破。

反之,若有所见、有所闻(见闻染净、庄严、恐怖、可爱等相)、有所觉、有所知(或知、或解、或悟某经、某理、某事),即起贪爱、迷执、计著,则不论你修行多高,定力多深,皆立刻为魔所趁、为魔所用,而堕魔数,断菩提路。 ①计“我常他为无常”之邪见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注释:

观妙明心观行阴幽清常扰动元,以为即是妙明真心。

湛然以为究竟神我将行阴之幽清认作是湛然不动之性,且以之为究竟之神我。“神我”,即所谓灵魂。又,此即印度外道二十五谛中之最后一谛。彼外道有达深定者,能观八万劫,但于八万劫外,即冥然莫辨,彼遂以此冥然莫辨、 不可知的境地,立为一切法之本源,称之为“冥谛”(冥然的真理)。(此犹如道家的“混沌”:“恍兮惚兮其中有相”。皮“混沌”儒者又称之为“无极”。)外道又立从“冥谛”生“觉大”(儒道亦立从“无极”生“太极”。)又从“觉大”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从“五微”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儒道亦立从“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再立从“两仪生四象”)最后立一“神我”。所以二十五谛中,最初为“冥谛”,最后为“神我”,中间共有二十三法,是为“冥谛”所生之诸法(因此冥谛为最初之能生者)。而冥谛生这二十三法作什么用呢?他们说,是为了让“神我”受用。(这与耶教言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皆是为了让人类受用,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耶教的道理肤浅得多。)又彼所谓“神我”约略等于第七识***,以第七识为我执中心,内执第八识为我,外执前六识为我所,故略同。此行者本来是修行佛法的,竟堕入邪计行阴为神我的外道论,滋可叹哉!

我遍十方“我”,即神我。

凝明不动即无生无灭,故神我是常。

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因此众生是无常。

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此为计我是常,而在我心中的众生,却是无常的。

义贯:

“一者、是人观” 行阴之幽清常扰动元,而以为是“妙明”真“心、遍”满“十方”世“界”,且将其幽清认作“湛然”不动之性,并“以为”彼即是“究竟”之“神我;从是” 谬想“则”更“计”神“我遍十方,凝明不动”,无生无灭,故是常住之性,而“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 神“我”之“心性名之为常” 住不变;而“彼”有“生灭者”(我心中之众生),是“真无常性”。(此为计我是常、众生于我心中生灭,是为无常。)

②计“国土无常及究竟常”之邪见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注释:

见劫坏处“劫坏”,即三灾之后,变境成空。

名为究竟无常种性见三界为三灾所坏,就说世界为究竟无常断坏;而不知世界于空劫后,仍有成劫;成、住、坏、空皆不过暂住,各二十小劫,并非恒常。

义贯:

“二者、是人不” 复“观其”自“心”(因已确定计执自心为神我,是真常性),反而周“遍观”察外“十方”器界“恒沙国土”。彼但“见”为“劫”末三灾所“坏”之“处”即“名”彼世界“为究竟无常种性” (而不知诸世界于空劫后仍有成劫。)而于“劫”尚“不坏处,名” 之为“究竟常”(永久常住不坏。此为计外器界已坏者为无常,未坏者为恒常。)

③计“心为常、生死无常”之邪见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注释:

犹如微尘“微尘”,即外道所计的微细我(微细之我相)。

流转十方谓此微细我,由于起惑、造业、受报,故于十方世界流转不息。

性无移改然此微细我之性却从无改变,故“我性”是恒常。

能令此身即生即灭谓此微细我之恒常性,却能维持无常身中的生生灭灭。

义贯:

“三者、是人” 复“别观我心”,见“精细微密”之行阴根本“犹如微尘”,即计之为微细,此微细我虽“流转十方”界,不断地起惑、造业、受报,然其“性”却从“无移改”,故是恒常;依此恒常性,而“能令此身” 虽“即生即灭”,无常至极,然此微细我“其不坏”之“性,名我性常”,而“一切死生”之相便是“从我”常住之性中“流出,名无常性”。(此为计心是恒常,而计身为无常。)

④计“行阴常,前三阴无常”之邪见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注释:

知想阴尽谓知道自己之想阴已破,故色、受、想三阴皆已尽。

见行阴流“流”,迁流;亦即知道行阴仍在运作。

义贯:

“四者、是人知” 自己之“想阴”已“尽”,且“见行阴”刻正迁“流”;然以观见“行阴”相续“常流”不断,故“计”行阴“为常性”,而见“色、受、想等” 三阴“今已灭尽” 不存,故“名”之为“为无常”。(此为计已尽之阴为无常,未尽之阴为恒常)。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义贯:

“由此”自心魔作祟,而邪“计”忖“度”自分之身心与依正诸法皆为“一分”是“无常”(一半无常),“一分”是恒“常故”(一半是恒常),因而从正修行“堕落”成“外道”恶见,“惑”乱“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三” 类“外道”所计之“一分常”之邪“论”。

诠论:

这“一分常、一分无常”之论,究竟有何害处?因为其所计之一分常者,都是其自心、或神我,并且因为计其为常,即表示他自以为已脱离无常,已达不生不灭,不再有轮回,出世之道业已成,不须更修行。而实不然,以仍未达究竟,仍处轮回;一旦报尽,将再受轮回时,即起毁谤。又,未证言证,大妄语成;且随顺外道(即学佛法成外道),破佛正法,误导众生,凡此皆是无间大罪。

四堕四种有边邪见(四有边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注释:

于分位中分位有四种:三际分位、见闻分位、彼我分位、生灭分位。

四有边论此四种邪论,虽然内容都是成对的,双计有边及无边,然而诸外道,并非真已证得无边之理体,故当其计某法为无边之时,只是属于邪计的“边见”而已,故以正教判之,只能称为“有边论”。

义贯:

“又”于“三摩”地“中”之“诸善男子,坚” 固“凝”定不动,持“正”其“心”,不起爱求,“魔不”能“得”其“便”,故能于三昧中上上增进而破想阴;想阴既破,彼即“穷”究行阴而以其为十二“生类”最终生灭之根“本”,且“观彼”行阴“幽”隐轻“清”、便认为是恒“常扰动”的生灭之根“元,于”四种“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 即“坠入”外道之“四”种“有边”之邪“论”。 ①计“过去未来有边,相续心无边”之邪见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注释:

心计生元“生”,十二类生。“元”,生灭之根元。谓此行者观见行阴相,而计之为第十二类生的生灭之根元。

流用不息“流”,迁流。“用”,业用。“不息”,循环不息。此为观见行阴之相,以行阴之相即迁流造作不断故。

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过未”,过去及未来。以过去已灭、未来未至;已灭者,其范围已确定;未至者,只止于仍是一推想的概念而已,故皆是有边。“过”者,范围;“有边”,即有限。

计相续心,名为无边“相续心”,即现在心,以现在心乃相续无有间断,故名之为无边。

义贯:

“一者、是人” 于定中观见行阴相,因而起“心计”之为十二类“生”之生灭的根“元”,又观其迁“流”之业“用”循环“不息”,于是“计过”去及“未”来“者,名为有边” 法(有限之法),而“计”现在之“相续心”,以其念念仍相续从无间断故,“名为无边”之法(无限之法)。

②计“八万劫前无边,众生界有边”之邪见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注释:

无闻见处,名为无边谓此行者于其定中观八万劫外,纯是一片寂静,什么都听不到,什么也看不到,毫无任何生命的迹象。他不知那只是由于自己的见闻之力不能及于八万劫外而已,因此在八万劫外,他便什么也看不到、听不到,正台人为视力、听力所限,于远处之事物便无所见闻一样,所以并非真正在八万劫外没有众生。

有众生处,名为有边此谓,他依自己的见闻能力所及,观见八万劫内有众生处,便把此有众生的范围称为有边。然而众生所在处实是无量,并非有边(有限),只是他不能全见罢了。

义贯:

“二者、是人” 以其定力能“观八万劫,则见” 八万劫内有“众生”存在;于“八万劫”之“前”,却“寂”然“无”有“闻见”(他于八万劫前看不到、听不到有众生的迹象),由于“无闻见处”对他来讲系冥然莫辨、不能得其际涯,故他把那不可知的领域“名为无边”(无限),而于他观见“有众生”存在之“处”,即“名”之“为有边”(有限)。

③计“我知性无边,他知性有边”之邪见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注释:

计我遍知谓彼行者计此行阴之真我能周遍了知。

得无边性以其遍知,故是无边性。

彼一切人现我知中其他一切人都是现于我所知的范畴之中。

曾不知彼之知性“曾”,乃,却。谓这些在我的知性中所现之人,也应各具知性;但是我却不能得知他的知性,这可见他的知性一定很有限,因此他的知性不能过于我的知性,而为我所知。

义贯:

“三者、是人” 观见己之行阴,便执为真我,且更“计”此真“我”能周“遍”了“知”一切,故此真我于诸法中“得无边”之“性”;而“彼”其他“一切人”虽皆“现”于“我”的“知”性之“中”。然而“我曾”(却)“不知彼之知性”,可见他们的知性必定是有边的(有限的),因此其知性不能达于我,而为我所知;是故“名彼不得”如我知性的“无边之心,但” 是“有边性”。

诠论:

种种外道千说万论,多半脱离不了自我本位,或自我中心;以外道不能无我(若无我者,即不著我,则非外道,即入如来圣道)。外道以我为“能”,而以有别于我之一切法“我所”,依于此我、我所,而作种种妄想分别,试圆自圆其说,以成其“ 一家之言”,皆不免自误误人,不脱三途轮转。

④计“一切依报正报皆半有边、半无边”之邪见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注释:

以其所见心路筹度谓此行者于其定中,以定力所伏故,其行阴之迁流趋于极缓,他便觉得他的行阴已灭,及至出定,才发觉行阴仍在,于是他便以为他的行阴灭了之后子再生起。如此他便见行阴是时生时灭,于是以自己的心路之历程去筹度,而计著法界一切依报正报皆是如此处于时生时灭、半生半灭的状态中。这又是外道人以自我为中心,而卜度计著一切的另一个例子。

义贯:

“四者、是人” 想阴既尽,行阴现前,即以定力研 “穷行阴”,欲求其“空,以其” 入定出定时“所见”行阴乃时生时灭,即以自“心路”历程“筹度”计著“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又以此推,“明其世界”中“一切所有”之物象,亦皆“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义贯:

“由此”自心魔所作祟,而邪“计”妄“度”诸法“有边无边”之戏论,因而“堕落”于“外道”之恶见(即学佛法成外道),以致“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四” 类“外道”所“立”之“有边”邪“论”。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医易义》

意思: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出处:春秋曾子《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博学的宗旨,在于光明正大的德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礼记·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大学》的积极意义:

《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勃兴后,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大学》

宾尝闻之孙***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谓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以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

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克渐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予因默契斯言,潜心有日,管窥一得,罔敢自私,谨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不揣鄙俚而为之论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乾坤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是故天生神物,圣人格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于是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顺性命之理,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生乎动,而天地鬼神之为德,万物一体之为能,森乎昭著而无所遁乎易矣。

伟哉人生,禀二五之精,为万物之灵,得天地之中和,参乾坤之化育,四象应天,四体应地,天地之合辟,即吾身之呼吸也,昼夜之潮汐,即吾身之脉息也,天之北辰为群动之本,人之一心为全体之君也。由是观之,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体。故康节曰:思虑未起,鬼神未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盖谓一念方萌,便达乎气,神随气见,便与天地鬼神相感通。然则天人相与之际,精哉妙矣,诚可畏矣;人身小天地,真无一毫之相间矣。今夫天地之理具乎易,而身心之理独不具乎易乎?矧天地之易,外易也;身心之易,内易也。内外孰亲?天人孰近?故必求诸己而后可以求诸人,先乎内而后可以及乎外;是物理之易犹可缓,而身心之易不容忽。

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医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然易道无穷,而万生于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以至三百八十四爻,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策,而交感之妙,化生之机,万物之数,皆从此出矣。

详而言之,则其所谓一者,易有太极也。太极本无极,无极即太极,象数未形理已具,万物所生之化原。故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又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为造物之初,因虚以化气,因气以造形,而为先天一气之祖也。医而明此,乃知生生化化,皆有所原,则凡吾身于未有之初,便可因之以知其肇基于父母,而预占其禀受之象矣。

所谓一分为二者,是生两仪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阳为阴之偶,阴为阳之基;以体而言为天地,以用而言为乾坤,以道而言为阴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为有象之始,因形以寓气,因气以化神,而为后天体象之祖也。医而明此,乃知阴阳气血,皆有所钟,则凡吾身之形体气质,可因之以知其纯驳偏正,而默会其禀赋之刚柔矣。

所谓二分为四者,两仪生四象也。谓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太少阴阳,为天四象;太少刚柔,为地四体;耳目口鼻以应天,血气骨肉以应地。医而明此,乃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则凡人之似阳非阳、似阴非阴,可因之以知其真***逆顺,而察其互藏之幽显矣。

所谓四分为八者,四象生八卦也。谓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伏羲八卦,分阴阳之体象;文王八卦,明五行之精微。医而明此,方知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刚柔之中,复有刚柔,而其对待之体,消息之机,交感之妙,错综之义,昭乎已备;则凡人之性理神机,形情病治,可因之以得其纲领,而会通其变化之多矣。自兹而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荡,为六十四,分内外以配六爻,推九六以成蓍数,人物由之而大成,万象因之以毕具。前阅圆图,即其精义,是图虽象乎万有,尤切夫人之一身。

故曰先天图者,环中也;环中者,天之象也。六十四卦列于外,昭阴阳交变之理也;太极独运乎其中,象心为一身之主也。乾南坤北者,象首腹之上下也;离东坎西者,象耳目之左右也。自复至同人,当内卦震离之地,为阴中少阳之十六,在人为***;自临至乾,当内卦兑乾之地,为阳中太阳之十六,在人为四八;自姤至师,当内卦巽坎之地,为阳中少阴之十六,在人为六八;自遁至坤,当内卦艮坤之地,为阴中太阴之十六,在人为八八。阳生于子而极于午,故复曰天根,至乾为三十二卦,以应前之一世;阴生于午而极于子,故姤曰月窟,至坤为三十二卦,以应后之半生。前一世始于复之一阳,渐次增添,至乾而阳盛已极,乃象人之自少至壮;后半生始于姤之一阴,渐次耗减,至坤而阳尽以终,乃象人之自衰至老。

纵观之,则象在初爻,其乾尽于午,坤尽于子,当二至之令,为天地之中而左右以判。左主升而右主降,升则阳居东南,主春夏之发生,以应人之渐长;降则阴居西北,主秋冬之收敛,以应人之渐消。

横观之,则象在二爻,其离尽于卯,坎尽于酉,当二分之中,为阴阳之半而上下以分。上为阳而下为阴,阳则日出于卯,以应昼之为寤;阴则日入于酉,以应夜之寐焉。即此一图,而天人之妙,运气之理,无不具矣。

再阅方图,其义象地,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天不足西北,故圆图之阳在东南;地不满东南,故方图之刚在西北。是皆伏羲之卦也。

又若文王八卦,位有不同。伏羲出自然之象,故乾上坤下,离左坎右;文王合河图之数,故火南水北,木东金西。(此节自方图以下并河洛数义,详方隅、气数二论。)质诸人身,天地形体也,乾坤情性也,阴阳气血也,左右逢原,纤毫无间,详求其道,无往不然。

故以爻象言之,则天地之道,以六为节,三才而两,是为六爻,六奇六偶,是为十二。故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脏;天有十二会,人有十二经;天有十二辰,人有十二节。知乎此,则营卫之周流,经络之表里,象在其中矣。

以藏象言之,则自初六至上六为阴为脏,初六次命门,六二次肾,六三次肝,***次脾,六五次心,上六次肺;初九至上九为阳为腑,初九当膀胱,九二当大肠,九三当小肠,九四当胆,九五当胃,上九当三焦。知乎此,而脏腑之阴阳,内景之高下,象在其中矣。

以形体言之,则乾为首,阳尊居上也;坤为腹,阴广容物也;坎为耳,阳聪于内也;离为目,阴明在外也;兑为口,拆开于上也;巽为股,两垂而下也;艮为手,阳居于前也;震为足,刚动于下也。天不足西北,故耳目之左明于右;地不满东南,故手足之右强于左。知乎此,而人身之体用,象在其中矣。

以生育言之,则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尊地卑,乾父坤母,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震坎艮是为三男,巽离兑是为三女。欲知子强弱,则震巽进而前,艮兑退而止;欲辨脉息候,则乾健在东南,坤顺向西北;欲为广嗣谋,则蓄坎填离宫,借兑为乾计;欲明布种法,则天时与地利,亏盈果由气,冬至始阳强,阴胜须回避。知乎此,而胎孕交感之道,存乎其中矣。

以精神言之,则北一水,我之精,故曰肾藏精;南二火,我之神,故曰心藏神;东三木,我之魂,故曰肝藏魂;西四金,我之魄,故曰肺藏魄;中五土,我之意,故曰脾藏意。欲知魂魄之阴阳,须识精神之有类。木火同气,故神魂藏于东南,而***、三七同为十;金水同原,故精魄藏于西北,而一九、四六同为十;土统四气,故意独居中,其数惟五,而脏腑五行之象,存乎其中矣。

以动静言之。则阳主乎动,阴主乎静;天圆而动,地方而静;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机。刚柔推荡,易之动静也;阴阳升降,气之动静也;形气消息,物之动静也;昼夜兴寝,身之动静也。欲详求夫动静,须精察乎阴阳,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病治脉药,须识动中有静;声色气味,当知柔里藏刚。知刚柔动静之精微,而医中运用之玄妙,思过其半矣。

以升降言之,则阳主乎升,阴主乎降;升者阳之生,降者阴之死。故日在于子,夜半方升,升则向生,海宇俱清;日在于午,午后为降,降则向死,万物皆鬼。死生之机,升降而已。欲知升降之要,则宜降不宜升者,须防剥之再进;宜升不宜降者,当培复之始生。畏剥所从衰,须从观始;求复之渐进,宜向临行。此中有个肯綮,最在形情气味。欲明消长之道,求诸此而得之矣。

以神机言之,则存乎中者神也,发而中者机也;寂然不动者神也,感而遂通者机也;蕴之一心者神也,散之万殊者机也。知乎此,则财原其始,直要其终,我之神也;挥邪如匠石之斤,忌器若郢人之鼻,我之机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我之神也;疾徐如轮扁之手,轻重若庖丁之刀,我之机也。神之与机,互相倚伏。故神有所主,机有所从;神有所决,机有所断;神为机之主,机为神之使。知神知机,执而运之,是即医之神也矣。

以屈伸言之,如寒往则暑来,昼往则夜来,壮往则衰来,正往则邪来。

故难易相成,是非相倾,刚柔相制,冰炭相刑。知乎此,则微者甚之基,盛者衰之渐;大由小而成,远由近而遍。故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积羽可以沉舟,群轻可以折轴。是小事不可轻,小人不可慢,而调和相济,以一成功之道,存乎其中矣。

以变化言之,则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只此一二,交感生成,气有不齐,物当其会,而变化之由,所从出矣。故阳始则温,阳极则热;阴始则凉,阴极则寒。温则生物,热则长物,凉则收物,寒则杀物,而变化之盛,于斯著矣。至若夷父羌母,蛮男苗女,子之肖形,虬髯短股;杏之接桃,梨之接李,实必异常,多甘少苦。迨夫以阴孕阳,以柔孕刚,以小孕大,以圆孕方,以水孕火,以紫孕黄,以曲孕直,以短孕长。知乎此,则可以和甘苦,可以平膻香,可以分经纬,可以调宫商,可以为蛇蝎,可以为鸾凰,可以为尧桀,可以为彭殇,庶胸次化同大象,而应用可以无方矣。

以常变言之,则常易不易,太极之理也;变易常易,造化之动也。常易不变,而能应变;变易不常,靡不体常。是常者易之体,变者易之用;古今不易易之体,随时变易易之用;人心未动常之体,物欲一生变之用。由是以推,则属阴属阳者,禀受之常也;或寒或热者,病生之变也。素大素小者,脉赋之常也;忽浮忽沉者,脉应之变也。恒劳恒逸者,居处之常也;乍荣乍辱者,盛衰之变也。瘦肥无改者,体貌之常也;声色顿异者,形容之变也。常者易以知,变者应难识。

故以寒治热得其常,热因热用为何物?痛随利减得其常,塞因塞用为何物?检方疗病得其常,圆底方盖为何物?见病治病得其常,不治之治为何物?是以圣人仰观俯察,远求近取,体其常也;进德修业,因事制宜,通其变也。故曰不通变,不足以知常;不知常,不足以通变。知常变之道者,庶免乎依样画瓠卢,而可与语医中之权矣。

以鬼神言之,则阳之灵曰神,神者伸也;阴之灵曰鬼,鬼者归也。鬼神往来,都只是气。故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阳为天地之神,阴为天地之鬼,春夏为岁候之神;秋冬为岁候之鬼;昼午为时日之神,暮夜为时日之鬼。推之于人,则仁义礼智,君子之神;奸盗诈伪,小人之鬼。乐天知命,道德之神;阿谀谄容,势利之鬼。推之于医,则神圣工巧,得其神也;凡庸浅陋,类乎鬼也。精进日新,志惟神也;苟且殃人,心犹鬼也。察之形声,则坚凝深邃,形之神也;轻薄娇柔,形之鬼也。长洪圆亮,声之神也;短促轻微,声之鬼也。诊之脉色,则绵长和缓,脉之神也;细急休囚,脉之鬼也。清苍明净,色之神也;浅嫩灰颓,色之鬼也。是皆鬼神之征兆也。

至若鬼神之原,尚有所谓。夫天地之鬼神,既不能出天地之外;而人物之鬼神,又安能外乎人心?是以在天地则有天地之鬼神,在人物则有人物之鬼神。善恶出之吾衷,良心自然难泯;强弱皆由阳气,神鬼判乎其中。以故多阳多善者,神强而鬼灭;多阴多恶者,气戾而鬼生。然则神鬼从心,皆由我造;灵通变幻,匪在他求。知乎此,而吉凶祸福之机,求诸心而尽之矣。

以死生言之,则人受天地之气以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气之为物,聚而有形;物之为气,散归无象。丹经云:分阴未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故原始而来属乎阳,是生必生于复,阳生而至乾;反终而归属乎阴,是死必死于坤,阳尽而归土。得其阳者生,故阳无十,阳无终也;得其阴者死,故阴无一,阴无始也。是以阳候多语,阴证无声;无声者死,多语者生。魂强者多寤,魄强者多眠;多眠者少吉,多寤者易安。故善操斯柄者,欲拯其死,勿害其生;将逐其寇,勿伤其君。阴阳聚散即其理,剥复消长是其机,而死生之道,尽乎其中矣。

以疾病言之,则泰为上下之交通,否是乾坤之隔绝。既济为心肾相谐,未济为阴阳各别。大过小过,入则阴寒渐深,而出为症痞之象;中孚颐卦,中如土脏不足,而颐为臌胀之形。剥复如隔阳脱阳,夬姤如隔阴脱阴。观是阳衰之渐,遁藏阴长之因。姑象其概,无能赘陈。又若离火临乾,非头即藏;若逢兑卦,口肺相连。交坎互相利害,入东木火防炎。坤艮虽然喜暖,太过亦恐枯干。坎为木母,震巽相便;若逢土位,反克最嫌。金水本为同气,失常燥湿相干。坤艮居中,怕逢东旺;若当乾兑,稍见安然。此虽以卦象而测病情,以坎离而分水火;惟是坎本属水而阳居乎中,离本属火而阴藏乎内。故北方水地,一反存焉;南是火乡,二偏居上;东方阳木,八在其中;西是阴金,九当其位。可见离阳属火,半为***热难猜;坎水是阴,岂尽真寒易识?云从龙,风从虎,消长之机;水流湿,火就燥,死生之窍。倘知逆顺堪忧,须识***真颠倒。是以事变之多,譬诸人面,面***殊,而天下之面皆相殊,古今之面无不殊。人面之殊,即如人心之殊,人心之殊,所以人病亦皆殊,此疾患之生,有不可以数计。

今姑举其大纲,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神而明之,存乎人耳。然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医,欲该医易,理只阴阳。故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偶一奇;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方圆也,动静也,奇偶也,阖辟也,总不出于一与二也。故曰天地形也,其交也以乾坤;乾坤不用,其交也以坎离;坎离之道,曰阴曰阳而尽之。然合而言之,则阴以阳为主,而天地之大德曰生。夫生也者,阳也,奇也,一也,丹也。

易有万象,而欲以一字统之者,曰阳而已矣;生死事大,而欲以一字蔽之者,亦曰阳而已矣。虽曰阳为阴偶而乾阳健运,阴为阳基而坤静常宁,然坤之所以得宁者,何莫非乾阳之所为?故曰如艮其止,止是静,所以止之便是动。是以阴性虽狡,未尝不听命乎阳,而因其强弱以为进退也。所以止之便是动。是以阴性虽狡,未尝不听命乎阳,而因其强弱以为进退也。所以元贯四德,春贯四时,而天地之道,阳常盈,阴常亏,以为万物生生之本,此先天造化之自然也。惟是阳如君子,阴如小人。君子则正大光明,独立不倚而留之难;小人则乘衅伺隙,无所不为而进之易。安得春光长不去,君子长不死?惜乎哉!阳盛必变,逝者如斯。故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亦象夫阳一而阴二,反觉阴多于阳,所以治世少而乱世多,君子少而小人多,期颐少而夭折多,此后天人欲之日滋也。是以持满捧盈,君子惧之。故圣人作易,至于消长之际,淑慝之分,则未尝不致其扶阳抑阴之意。非故恶夫阴也,亦畏其败坏阳德,而戕伐乎乾坤之生意耳。以故一阴之生,譬如一贼,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

是以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鉴。故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虽不言医而义尽其中矣。故天之变化,观易可见;人之情状,于象可验;病之阴阳,有法可按。丽于形者,不能无偶;施于色者,不能无辨。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察之以理,其应如向,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极其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精至神,其孰能与于此?与于此者,大其道以合天地,廓其心以合至真,融其气以生万物,和其神以接兆民。是谓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之窟,搜隐秘之藏。

然而易天地之易诚难,未敢曰斡旋造化;易身心之易还易,岂不可变理阴阳?故以易之变化参乎医,则有象莫非医,医尽回天之造化;以医之运用赞乎易,则一身都是易,易真系我之安危。予故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学医不学易,必谓医学无难,如斯而已也,抑孰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知易不知医,必谓易理深玄,渺茫难用也,又何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羹不食,可惜了错过此生。

然则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拨一寸之机,发千钧之弩。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寒为热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动为静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表里者易其浮沉,缓急者易其先后,逆顺者易其***真。

知机之道者,机触于目,神应于心,无能见有,实能见虚,前知所向,后知所居。故可以易危为安,易乱为治,易亡为存,易祸为福。致心于玄境,致身于寿域,气数可以挽回,天地可以反复,固无往而非医,亦无往而非易,易之与医,宁有二哉?

然而用易者所用在变,用医者所用在宜。宜中有变,变即宜也;变中有宜,宜即变也。第恐求宜于变,则千变万变,孰者为宜?求变于宜,则此宜彼宜,反滋多变。有善求者,能于棼杂中而独知所归,千万中而独握其一,斯真知医易之要者矣。

然而知归知一,岂易言哉?余忽于孔子之言,有以得之,曰知止而后有定也。夫止即归之根,一之极也。盖病之止,止于生;功之止,止于成;恶之止,止于去;善之止,止于积。事之得失也必有际,际即止也;数之利钝也必有垠,垠即止也。至若一动一静,一语一默之间,无不皆有所止。止之所在,即理之窟也,即化之基也,即不二之门也。能知止所,有不定乎?既定矣,有不静乎?既静矣,有不安乎?既安矣,有不虑乎?既虑矣,有不得乎?所得者何?得诸易即得其变,得诸医即得其宜。然则得由乎虑,而虑由乎止。所谓止者,意有在而言难达也,姑拟其近似者曰:易有不易之易,宜有不疑之宜,即止所也。又拟之曰:必先于不摇不动处,立定脚根;然后于无二无三处,认斯真一,亦止所也。

夫止为得之本,得是止之末;得之生意萌乎止,止之实效归于得。观孟子曰:不动心。邵尧夫不语禅曰:请观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此二子之功夫,谓不从止处得来耶?止之为义,神哉至矣!是诚医易之门路也。有能知此,则福胎于祸者,何祸不消?危生于安者,何危不却?夫是之调养生主,何不可也?夫是之谓医国手,亦何不可也?又岂特以一匕之济,足云医易之义哉?!嗟呼!圣贤之心,千古一贯;乐吾斯道,仁爱无穷。秘发鬼神,二竖奚从逃遁?玄同天地,六宫焉有西东?醉造化于虚灵,美壶中之日月;运阴阳于掌握,滴指上之阳春。至精至微,蒙圣人之教诲;其得其失,由自己之惰勤。五十学易,讵云已晚?一朝闻道,立证羲黄。即道即心,谁无先觉;余虽不敏,犹企医王。因尔重申其义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亦冀夫掖斯道之门墙。谨纪夫著论之岁月,则皇明之万历,壬子之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