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是什么意思解释,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5-31 0
  1. 书幽芳亭记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2. 遁世无闷什么意思?
  3. 易经十句最高深的话 易经十句最高深的话及翻译

好累哦 终于解释的差不多了 应该能得分吧 :)

1 不易乎世 不成乎名/遁世无闷 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 忧则违之

不因为世俗改变自己的初衷 也不追求那些虚名

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是什么意思解释,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默默的培植内力 修炼内功 而不闷闷不乐 不郁郁寡欢

遇到忧虑而不顺遂的事 随即摆脱它 不生烦忧 懂得放下即是修行的真功

2 庸言之信 庸行之谨 / 闲邪存其诚 / 善世而不伐

说话守信用 行为谦恭谨慎

警惕邪念 控制杂念 心存诚实纯一

善世而不伐 德博而化 :有成绩和贡献时不夸耀 以博大的德行赢得社会的信任 以倡扬天下的文明

3 举世不见知而无悔

全世上的人都不了解自己可自己却无怨无悔

4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变乎荣辱之境 —《庄子.逍遥游》 )

当全世界的人都在夸你 ,鼓励你再往前走一步 你内心也不再往前走了 当全世界都责难你时 你内心可以不更多的沮丧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定力 而外界再多的声音也只是另一种声音而已,人由此做到宠辱不惊

5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要义无非是要求人心应当像明镜一样 物来斯应 物去则空 心本来只是平静地反映外物 而它的本身并不注入任何情感

“应无所住”是说决不执着 放下一切

“而生其心”是说不要迷失本性

6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说法解释不一)

无为法即是无为.那有差别.这是一般看法.实是错误的.

无为法其实是有为.实质是无.

也即我本无心应万物.也如无相布施.作而无作.

每个人作不同,应不同,成就也不同.即是差别.

意思就是说 虽证了无为 但有深浅的不同 四果 四向就是依此而建立的

即:一切圣贤 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 都是得道成道的 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 因时 因地的不同

7 去来自由 心体无滞 (即是般若)

不被现象所迷惑,患得患失。而是无所得,也无所失,心无挂碍。该到哪,就到哪,既不期望,也不留恋。一切都舍得,亲情、钱财、身体,都是过眼云烟。得到不欢喜,失去不可惜,无有拘束,来去自由。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固执己见!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去思量!什么叫应该?什么是不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什么是灭?不用区别!什么是舒服?什么是痛苦?一律称为自己的感受!去来自由。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世上自由自在;去,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牵挂,痛痛快快。这就要心量广大,视生如梦,视死如归。这样的人哪来的阻挡?心体无滞。所谓的,既得自在神通,游戏三味,三世诸佛从中出。遥想当初,释珈牟尼佛,带着一大堆的问题,什么生老病死、烦恼,不理解,进入丛林去找答案。在雪山上去修行。打坐六年,没挪地方,多大的毅力,多么的执着。最后的答案是什么呢?创立了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任何法门,只要修,都可以解决人生的困惑,都能让人放下心。不管人怎么说,也不管怎么做,绝对亏待不了自己,也亏待不了亲人和他人。如果有以上的体会,叫做“一悟即至佛地”。干脆一句话,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换句话说,那是世间的问题,离开世间不存在那样的问题。

8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兀兀不修善’ ‘兀’是不动 心里不动 善要不要修?要修

‘腾腾不造恶’ ‘腾腾’是自在的意思 自在坦然 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这四句话实在是说尽修行人的本色

‘荡荡心无著’就是诚敬之心,心中坦然、平等、清净、慈悲一切。‘寂寂’是安静的意思

‘断见闻’ 就是在一切见闻中 心是清净的 心是不染着

这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 不生执着

9 暗于当代之故 未娴人间之节

没找到这话的意思

这是马一浮对自己“暗于当代之故 未娴人间之节 ”

书幽芳亭记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意思是“君子独立特行不拘常规,不畏惧困难重重,相信自己;即使是命运不济,没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也能够归而修养自己内心高洁的品行,又怎么会苦闷呢”。出自西周姬昌的《周易》。

原文: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大泽淹没树木,象征“大为过甚”;君子因此(处身“大过”之时)能够独自屹立,毫不畏惧;毅然逃世,无所苦闷。“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这是说君子通过观察大过卦象,悟知应当以大丈夫能伸能屈的精神处世,才能“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扩展资料: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周易

遁世无闷什么意思?

书幽芳亭记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创作的《书幽芳亭记》被人们广泛的传诵着。

书幽芳亭记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支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热茶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注释

1、 楚之逐臣:及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

2、薄丛:贫瘠的丛林

3、不见:不被人知道

4、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5、贵(贵兰):以为贵

6、芳(不为无人而不芳):发出芳香

易经十句最高深的话 易经十句最高深的话及翻译

词目

遁世无闷

发音

dùn shì wú mèn

释义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引用

《周易正义》上经乾传卷一 ...也。   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 ,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 《周易正义》上经随传卷三 ...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 遁世无闷 。此所以为“大过”,非凡所及也。 ... 《全后汉文》卷七十五 ...确乎不拔,如山之固。追踪先绪,应期作度。潜心大猷,谭思德谟。 遁世无闷 ,娄辞王寮。洋洋泌丘,于以逍遥。蔑尔童蒙,是训是教。瞻... 《全后汉文》卷一百三 ...,慨然而义,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荣且溺之耦耕,甘山林之杳蔼, 遁世无闷 ,恬佚净漠,彳犀彳夷衡门,下学上达,有朋自远,冕绅莘莘... 《全晋文》卷一百四 ...页》厄运,载离咎慝。靖亨思顺,曹氏匪革。投弁释绂,皓恩东岳。 遁世无闷 ,清源是濯。馥风弥馨,明徽载铄。皇途既辟,天罔诞张。运... 《唐文拾遗》卷六十九 ...霞。桃李无言,稻麻成列,一栖真境,四换周星。***虽心爱禅林, 遁世无闷 ,而地连贼窟,图身莫安,所以乱邦不居,於是乎在。十二年... 《文忠集》卷七十六·易童子问卷一 ...大过》之卦辞曰‘利有攸往,亨’,其《象》曰‘君子以独立不惧, 遁世无闷 ’者,其往乎?其遁乎?”曰:“《易》非一体之书,而卦不... 《练兵实纪》卷一 储练通论(上) ...,即才如孙吴,皆加以不韪之名,立贾奇祸。夫将亦人耳,中才者多 遁世无闷 ,独立而不惧者极少,几何而不为习好所移乎?其在东南也,... 《全唐文》第06部 卷五百八十五 ...泊寥阔,居乱世,远于利,祸不得逮于身,而其心不穷。《易》之「 遁世无闷 」者,其近是欤?予故取焉。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 《全唐文》第06部 卷五百八十八 ...《春秋左氏》《易王氏》,ぅぅ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 遁世无闷 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 《全唐文》第10部 卷九百二十四 ...故知彼群山之常材,此台岳之秀气,用白贲之全质,施绿绮之华彩。 遁世无闷 ,有?心之所;寂虑怡神,得导和之致。与其游灵溪,登华峰... 《全宋文》卷二十三 ...崇一元首。若如论旨,以三画为三才,则初拟地爻,三议天位。然而 遁世无闷 ,非厚载之目,君子乾乾,非苍苍之称。果两仪罔托,亦何取... 《全宋文》卷三十七 ...  答曰:若如论旨,以三画为三才,则初拟地爻,三议天位。然而 遁世无闷 ,非厚载之目。君子乾乾,非苍苍之称。果两仪罔托,亦何取... 《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三·隐逸 ...○隐逸《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 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又曰“幽人贞吉”《论语》“作者七人”... 《梁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处士 ... 刘訏刘歊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易》曰“君子 遁世无闷 ,独立不惧”孔子称长沮、桀溺隐者也。古之隐者,或耻闻禅...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当效法天道,要自强不息,努力奋进。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地势顺承,君子当效法大地的厚实容纳万物。

3、潜龙勿用。

译:像潜伏的龙一样,在能力或时机不到时,不要有所作为,需潜伏养精蓄锐。

4、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译:像龙飞腾于天,利于晋见大德之人,建立宏伟事业。

5、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译:君子以仁为体就能够做人们的首领,行为像万物嘉美汇聚就能够合于礼仪,能够施利万物就能和谐适宜,能够坚持正确方向固守下去就能成就大事。

6、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译:自己的意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为了名声而去成就事业。

7、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译:隐遁世间而不感到苦闷,不被世人认同也不感到苦闷。

8、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译:天下有道,我心以为乐,便见而有所为;天下无道,我心以为忧,便隐而无所为。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译:处在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而不忧愁。

10、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

译:语言常信实,行为常谨慎,防范邪恶不使入侵内心,保存内心的真诚,为天下做出贡献而不自夸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