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如之何的解释_末之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02 0
  1. “末如之何”中的如是什么意思
  2. 深谋远虑——论语串读
  3. 论语,子曰不曰如之何

末日的末字开头的成语

末路之难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回到最后,工作越艰答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末如之何的解释_末之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大必折

末:树梢,末梢。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末大不掉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末节细行

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末路穷途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末如之何

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末”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末”开头的成语有:

末由也已[mò yóu yě yǐ ]末:通“莫”,没有;由:遵循。 指无方可回遵,无章可循。

末学陋识答[mò xué lòu shí]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本同末离[běn tóng mò lí]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末日粮仓[mò rì liáng cāng]“末日粮仓”也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末日***库”。

末日黄花[mò rì huáng huā]形容人或事物即将消逝或失去光彩。

以末开头的成语

末大不掉是一个词语,读音是mò dà bù diào,解释是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末开头的四字成语

末开头的四字成语 :

末俗流弊、

末节细行、

末路之难、

末尾三稍、

末学肤受、

末由也已、

末大必折、

末作之民

“末”字开头的成语

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末大必折末:树版梢,末梢权。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末节细行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末路穷途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末如之何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末俗流弊末俗:末世的不良风气;流弊:相袭而成的弊端。末世的衰败习气和各种弊端。比喻末世***年代的不良社会风气。

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学后进学识肤浅的晚辈。

末学陋识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由也已末:没有;由:遵循。指无方可遵,无章可循。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带末字开头成语

末路之难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回艰巨。也答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大必折 末:树梢,末梢。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末大不掉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末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末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末日黄花、末俗流弊、末节细行、末学肤受、末尾三稍、末大必折、末路之难、末作之民、末由也已

以未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未可厚非,未卜先知,未了公案,未老先衰等

望***纳

未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未艾方兴 方兴未艾。指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未卜先知 卜:占卜,打卦,古人用火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未来的吉凶祸富。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

未成一篑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未达一间 指未能通达,只差一点。

未定之天 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

未焚徙薪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未风先雨 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

未敢苟同 不敢随便同意。

未竟之志 没有完成的志向

未可厚非 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未可同日而语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未老先衰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未了公案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未明求衣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未能免俗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未识一丁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未为不可 不是不可以。委婉地肯定。

未形之患 尚未显露的祸患。

未雨绸缪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末”字开头的成语

末路之难末学肤受 末节细行 末路穷途 末大必折 末大不掉 末如之何末学陋识 末由也已末作之民

“末如之何”中的如是什么意思

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末大必折末:树梢,末梢。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末节细行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末路穷途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末如之何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末俗流弊末俗:末世的不良风气;流弊:相袭而成的弊端。末世的衰败习气和各种弊端。比喻末世***年代的不良社会风气。

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学后进学识肤浅的晚辈。

末学陋识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由也已末:没有;由:遵循。指无方可遵,无章可循。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深谋远虑——论语串读

如之何是一个词,是个整体

释义

(1).怎么;为什么。《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孟子·梁惠王上》:“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礼记·檀弓上》:“ 子柳 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明 高攀龙 《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书》之二:“事穷则变,变则通,如之何坐而待毙也。”

(2).怎么样;怎么办。《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唐 柳宗元 《师友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如若此子至,其事将如之何?”

论语,子曰不曰如之何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从来不想想‘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 我们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确实要多思考,考虑全面一些,就不会后悔,这些方面的论述,论语中比比皆是。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 子张问如何求禄仕。先生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遇事都三思而后行。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孔子提倡三思而后行,但是又不死板,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季文子,宋·朱熹: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后行,若使晋而求遭丧之礼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语辞。程子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我们不是季文子,我们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吧。

多想“如之何”者,就像现在的理论,我们遇事先问几个“为什么”再做决定,就不会出差错,就不会出乱子。即使不能做到多问为什么,起码在做事的时候小心翼翼一些总之是好的。

曾子有疾,召门***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得了重病,将学生召集起来,说:“同学们啊,看看我的足!看看我的脚!看看受过伤没有,我一生谨慎,总是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现在,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里用来形容曾子的孝,也可以引申到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能够做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不会犯错误或是少犯错误,事半功倍,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这是对“如之何”的权威解释了,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未来有一个统筹与规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而不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般地被动应付,也不是杞人忧天般的怨天尤人。我们才能做到不会被“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审处之辞。末,犹无义。其人不知熟思审虑,虽圣人亦无如其人何也。

译文:先生说:“从不说如之何如之何的人,我也就无如之何了。”

分析:

孔子所言“如之何”到底说的什么意思呢?钱穆先生解说“如之何”是“熟思审处(shú sī shěn chǔ)”的意思,所谓熟思审处,指反复思考,审慎筹划。说一个人不能熟思审处,那孔子也就不知道对这个人怎么办了。读后感觉翻译的不太满意。

如何理解“如之何”呢?能不能“如之何”=“如之奈何”?如果可以我们倒是可以读一读以说“如之奈何”而出名的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刘邦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如之奈何”)。“为之奈何”翻译成白话就是“这可怎么办”的意思。

刘邦出身低微,且颇有顽劣之名,但在楚汉战争中能够击败项羽,最终统一天下,建立西汉王朝,对于他的成功,两千年来议论不绝,见仁见智,难有定论。项羽很英勇、很英雄,刘邦很无赖、很猥琐,读历史时很多人会为项羽鸣不平,但历史就是那样,刘邦成功了,项羽失败了,为什么?最佳答案大概还是刘邦自己的总结。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禽也。”(选自《史记·高祖本纪》,白话译文: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刘邦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说自己真实的看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简慢无礼好侮辱人,项羽仁慈而爱人。但是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不给人记功,得到土地也不给人利益,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吧。”刘邦说:“你们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一个方面。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捉拿(打败)的原因。”)

这就是刘邦成功的原因,刘邦会用人。但我们看书时,会看到刘邦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麻烦,在做决定之前,他就会问“为之奈何?”——“这可怎么办?”好像很没面子,好像很弱智,其实是用“为之奈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于是一向战无不胜的项羽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孔子说的“如之何”会不会就是“如之奈何”呢?会不会是孔子在批评那些不会问“如之奈何”,而自以为是的人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如之何”就不是熟思审虑之辞,而是征求意见的意思了,而后面的“如之何”还是孔子的感慨,那么本章就可以这样翻译:

孔子说:“从不说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读《论语》一个很大的困难在于,我们不知道论语语言的环境,不知道里面的话是在什么情形下说的,针对什么说的。

有上面的理解,再想开来,孔子是一名教师,孔子教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并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子曰:“不心愤求通,我不启示他。不口悱难达,我不开导他。举示以一隅,不把其余三隅自反自证,我不会再教他。”)当孔子与子贡谈论贫富喜好时,子贡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时,孔子大感欣慰。(『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白话译文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孔子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那就更好了。” 子贡说:“《诗经》上曾说过: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这意思吗?”孔子说:“赐呀!像这样,才可和你谈《诗经》了。因为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那么如果孔子本章是在教学生,“如之何”可不可以是设问之辞,“如之何”=“如之为何”,翻译成白话“如此是为什么呢”,简言之“为什么”呢?强调学生学习时要有质疑精神,我看也通。孔子前面的半句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常问问为什么,只是期望有别人,有老师教给自己知识,不能从自己内心里求究竟,对于这样的学生,孔子感叹,我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了,这样的学生是学不好的。如此本章也就可以翻译成

孔子说:“从不问为什么为什么的人,这样的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了。”

读书或许我们也不能最终明确书作者的本意,但经此一番思考,倒是可获得这样的启示:读书可以让我们思考。遇有疑难,我们需问问“如之何”,思考一下“如之何”,或可有熟思审处的“如之何”了。

补充一点,论语里还有很多如之何,试择两例,以便于理解。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季康子问:“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孔子说:“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定公问:“君使唤臣,臣奉事君,该如何呢?”孔子对道:“君能以礼使臣,臣自会尽忠奉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