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启示-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9-07 0
  1. 批判曹操的理由100字段
  2. 关于曹冲的诗句
  3. 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
  4. 情文并茂的祭文:曹操祭桥玄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汉˙刘向《说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悦”即喜欢、欣赏的意思,“容”在这里是化妆、打扮的意思。悦已就是使自己高兴。意为,自己心爱的人。容:作动词用,修饰、打扮。男人知己者:赏识自己的人悦:使……高兴。"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为懂得欣赏自己,自己心爱的人(这里专指男人)而妆扮自己,使得自己更显得容光焕发。男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效死。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启示-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批判曹操的理由100字段

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知己者: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人。

语出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豫让是春秋晋国智氏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在晋阳打败智氏,智氏宗主智伯瑶被杀,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

扩展资料:

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知伯的仇人赵襄子。

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

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可是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

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

不久,赵襄子要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这一定又是豫让。”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因此赵襄子就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知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知伯。

如今知伯身死国亡已经很久,你为什么如此替他报仇呢?”豫让回答说:“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而知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知伯。”于是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唉!豫让啊,由于你为知伯报仇,已经使你成为忠臣义士了。而寡人对待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释放你了!”于是赵襄子就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

这时豫让又对赵襄子说:“据臣所知,一个贤臣不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君王的。今天我到这里行刺,按理您应在这里将我处死。

不过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许我在这里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愿望?”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当场脱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给豫让。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了仇!”豫让说完话就***而死。赵国的忠义之士听说以后,都落泪惋惜不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士为知己者死

关于曹冲的诗句

你好,曹操不应该被批判。

曹操俭朴,不喜奢华,不喜厚葬,一餐不过吃一肉,衣被十年都不换。很多学者认为,曹操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但他麾下仍然云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曹操是一个具有卓越人格魅力的领袖。曹操交朋友,常以诚感人,以情动人,对于朋友,无论是生前还是以后,曹操都是始终如一。曹操对待郭嘉,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曹操在祭奠已经去世的桥玄的时候说:“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即便是曹操的竞争对手,我国著名的某某某不也说:“曹操的智力和计谋,罕有其匹,他的用兵,就像孙武和吴起一样传神。“吗?

曹操一生,有毅力,有担当,九死一生,以至杀马为食、破冰渡河,终至统一北方,救治了四分五裂的社会,改变了北方“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况,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杰出人士。

当年王荆公走了,才几十年啊,就被赶出帝庙,骂名滚滚,比王莽、曹操、司马懿、桓温合在一起都更奸诈。自从我们摆脱了历史的局限性,摆脱了忠君思想,摆脱了阶级,就说王荆公的人格就像万仞高山一样挺拔,王荆公的心智就像碧波万顷的湖泊一样浩大。曹公呢,曹公为宦官之后,出身背景相当恶劣,虽然曹操走出了很多积极的行动向士大夫集团靠拢,扔不招待见。他的早年可谓荆棘坎坷,生活动荡,直到做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样的“大仁大德大义”之举,方逐渐改变了频临崩溃的社会。曹操思维深浩,博学广才,儒法并用,不信神力,崇尚自然,是一个超前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今,一千八百年过去了,曹操的粉丝却越来越多,曹操的粉丝却越来越年轻,这里的粉丝包括鲁迅先生、毛先生,著名历史学家张作耀先生,何兹全先生,著名汉语学家和古文学家张亚新先生以及广大人民,就连研究三国的著名历史学家、诸葛亮的铁杆粉丝马植杰先生也给予了曹操很高的评价,这更加说明曹操是一个经得起时验并一直闪耀着光辉的人。

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

1.曹冲写的诗有哪些

曹冲十三岁过世,并未留下诗作。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有记载其的文献:

1. 《捷智部·曹冲》冯梦龙

曹冲,自幼聪慧。孙权尝致巨象于曹公。公欲知其斤重,以访群下,莫能得策。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一较可知矣。”冲时仅五六岁,公大奇之。

2. 《术智部·曹冲作者》冯梦龙

曹公有马鞍在库,为鼠所伤。库吏惧,欲自缚请死。冲谓曰:“待三日。”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公曰:“妄言耳,无苦。”俄而库吏以啮鞍白,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竟不问。

3. 历史评价

1. 《三国志》:“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2. 《魏书》:“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

3. 曹丕:“咨尔邓哀侯冲,昔皇天锺美於尔躬,俾聪哲之才,成於弱年。当永享显祚,克成厥终。如何不禄,早世夭昬!”“於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彼德之容,兹义肇行。”

4. 曹植:“于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彼德之容,慈我聿行。宜逢分祚,以永无疆。如何昊天,凋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促促百年,亹亹行暮。矧尔既夭,十三而卒;何辜于天,景命不遂。”

5. 邵博:“魏武之子仓舒,十三而存,则汉之存亡虽未可知,必不至于杀荀文若辈矣。则夫之寿夭,所系者可胜言耶。”

6. 叶适:“仓舒童孺,而有仁人之心,并舟称象,为世开智物理,盖天禀也。”

7. 刘克庄:“全活啮鞍吏,平章秤象船。丕乎真有幸,舒也竟无年。”

8. 胡应麟:“诗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煊赫,仅曹氏操、丕、睿耳。然白马名存钟《品》,则彪当亦能诗。又任城武力绝人,仓舒智慧出众。阿瞒何徳,挺育多才?生子如此,孙仲谋辈讵足道哉!”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item/%E6%9B%B9%E5%86%B2/629?fr=aladdin

古诗文网:://so.gushiwen.org/search.aspx?type=guwen&value=%e6%9b%b9%e5%86%b2

2.曹操和曹冲的名言警句

曹操的名言:

·“竖子不足与谋!”

·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

·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之权宠,使至于此。

·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髃英,孰逾于此?”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冲无名言记载。

3.介绍曹冲的语句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顾影自怜 山鸡爱其毛羽,看到水里的倒影就会起舞。东汉末年。

南方献山鸡给曹操,曹操打算想要让它鸣舞却没办法。曹冲令放置一面大镜其山鸡面前,鸡看到大镜开始起舞,不知道停止,最后累死。”

比喻顾影自怜。 神童之交 荆州神童周不疑去许都与曹冲关系很好,曹操也很喜爱他们两个。

曹冲夭折后,曹操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就想起曹冲来,心突已,于是命人暗杀之,曹丕为其求情。曹操说:“这个人不是你可以驾驭的。”

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 《三国志》:“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魏书》:“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

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 曹冲 曹丕:“咨尔邓哀侯冲,昔皇天锺美於尔躬,俾聪哲之才,成於弱年。

当永享显祚,克成厥终。如何不禄,早世夭昬!”“於惟淑弟,懿矣纯良。

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

彼德之容,兹义肇行。” 曹植:“于惟淑弟,懿矣纯良。

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

彼德之容,慈我聿行。宜逢分祚,以永无疆。

如何昊天,凋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促促百年,亹亹行暮。

矧尔既夭,十三而卒;何辜于天,景命不遂。”。

4.曹操和曹冲的名言警句

曹操的名言: ·“竖子不足与谋!” ·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 ·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之权宠,使至于此。

·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髃英,孰逾于此?”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冲无名言记载。

5.曹冲写的七步诗诗文

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6.曹冲写的七步诗诗文

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情文并茂的祭文:曹操祭桥玄

士:有才识的人。知己者:指了解自己、赏识自己的人。有才识的人为了赏识自己的人而不惜牺牲生命。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士为知己者死,语出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

豫让是春秋晋国智氏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在晋阳打败智氏,智氏宗主智伯瑶被杀,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

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士为知己者死,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士为知己者死,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词目士为知己者死引证解释知己者: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驻军浚仪(今河南开封境),派兵修治睢阳渠。其间,他派人以太牢祭祀桥玄。

曹操还亲自为桥玄写了祭文,内容如下:

原国家太尉桥公:

您的美德遍布天下,恩泽众人。

您是有大爱的人,胸怀广阔,博厚能容。

在您去逝之后,国家常常感念您曾经为江山社稷而做的明智的训示;

自您撒手以来,士人时时思恋您过去为社会发展而做的美好的谋划。

斯人已去!

您那高洁的灵魂幽远莫测;

英风不在!

您那俊朗的身形深埋黄土。

天人永隔,

一切都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回首往昔,

一切又是那么地清晰可辨!

想我年轻的时候,得到了您的呵护,能够在您家登堂入室,那时,在我,是多大的荣幸啊!

想我年轻的时候,性情顽劣,行事粗鄙,您不以我的地位低而低视我,不以我的才学浅而疏远我,您对我深情款待,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啊!

桥公您真是人间少有的大君子啊!

在与您的过从交往之中,您毫不保留地奖掖与扶助,使得我在社会上的名誉与声望大增;您细心的教导与提点,使得我对人生和世事的看法高远而广阔。回想当年,我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之中立足一席,这和桥公您的提携和奖励是分不开的。

您之与我,若是可以拿古代的圣贤来做比,那么,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还真像是圣人自谦,说自己不如颜回,实则是夫子最欣赏颜渊;

还真像是李生明识,赞贾复容貌志气,真正有明断识人的高能。

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

桥公您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片刻不敢忘怀。

想起从前,桥公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从容地和我约定:

“有朝一日,在我去逝之后,如果您从我的坟头经过,您一定要备好一斗酒、一只鸡作为祭品,在我的墓前祭奠泼洒,不然的话,车行三步之后,您的肚子要是疼起来,您可不要怪我啊!”

想起这些话,真是恍若隔世,又近在眼前。

这些话,虽然是闲谈时的玩笑之语,但是,如果不是至亲至近的人,如果不是相交甚笃的人,如果不是关系亲密的人,谁又会说这些身后的事情给别人听呢?

今天,我来祭奠您,我日夜思念的桥公,并不是怕您的英灵生气,并不是怕您生气之后,对我的身体不利,让我产生病痛。

今天,我来祭奠您,我情深谊重的桥公,主要是,在您去逝之后,我一直记着您的好,记着过去一切的一切。

现在想想,您在那边,我在这边,相互之间,说句话都不能了,怎么能不让人感到凄切伤痛呢?

这一次,我受了朝廷的任命,东去征伐,今天,大军就驻扎在您的乡里。我向北远望您的故乡,心中想到了您,知道您就长眠在这片土地上。于是,我就准备了微薄的祭品,行军匆匆,请您勿嫌酒薄,愿您开心享用!

附本文相关资料:

贾复(贾复)师事舞阴李生,李生发现贾复大有过人之处,深以为奇,曾对门人说:“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后汉书·贾复列传》)

祭文原文:

注[一褒赏令载公祀文曰:“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曦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本篇为《三国志人物图画·曹操第一》中的第十四节。)

(本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