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纳叛的意思-招降纳叛的故事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9-07 0
  1. 关羽的故事:张飞为何想杀关羽?
  2. 给点三国时赵子龙的详细资料,最好就是他一生的经历!
  3. 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明朝又是怎样灭亡的
  4. 吴三桂的一生
  5. 关于汉高祖刘邦,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6. 韩信磨砺自己的故事
  7. 李世民喋血玄武门的故事

导读:最近篮坛违约损害赞助商利益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而在古代 历史 上,违约这种事还是很常见的,比如北宋。

俗话说,人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可居然在违约这件事上,北宋跌倒了两次!

一、澶渊之盟

招降纳叛的意思-招降纳叛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1004年1月),宋朝和辽国在澶州达成和议:宋辽两国约为兄弟,按双方年龄排大小,宋真宗比辽圣宗大四岁,因此宋真宗是哥哥,辽圣宗是弟弟。

做哥哥的当然得照顾弟弟,宋真宗答应每年给辽国弟弟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统称岁币)。

这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这对暗地里的死对头,成为了明面上的好哥们,按和约精神,双方在签约的时候,指天为盟,发下了毒誓,以示双方誓不毁约的决心。

北宋当时的国书是这么说的:

而辽国在收到宋朝兄弟的国书后,是这么回复的:

宋辽兄弟俩的国书都差不多,都立下了毒誓,谁要违背此盟,必遭天诛地灭!

稍有不同的是,契丹兄弟比较滑头,毒誓只针对辽国皇帝一人,而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而宋朝兄弟也比较坦诚,连皇帝宗室及整个国家都给包括去了。

正所谓朕即国家,双方的毒誓看着没什么区别,其实还是有的,如果契丹兄弟将来违约,大不了皇帝被老天爷收了,但社稷还在,找个继任者就完了;

而如果宋朝兄弟的誓言,明显更毒,一旦违约,不仅皇帝不得好死,连国家都保不住。

其实吧,发誓这种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先不说有没有执行誓言的老天爷和漫天神佛,即使有,他们哪有空搭理底下人说过的话。

说白了,发誓要有用,要法律干嘛?

因此双方都没把盟约和誓言当回事,屡屡进行扯皮。

维系澶渊之盟的不是誓言,而是双方的实力和政治形势,什么时候宋辽兄弟俩觉得有能力搞定对方,或者想违约了,澶渊之盟就是一张白纸。

事实上,宋辽兄弟俩确实也没怎么把澶渊之盟当回事,宋朝这边是一直想收复幽云十六州;辽国则老是吓唬吓唬宋朝兄弟,时不时的说要出兵南下,通通都想违约。

双方***最严重的是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兴宗趁北宋被西夏李元昊好一通收拾,趁火打劫,为图谋关南十县地,辽国一面在边界重兵压境,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则进行外交恐吓,寻求谈判。总之就是软硬兼磨,要敲竹杠。

最后宋仁宗忍气吞声,屈辱求和,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增加十万两银、十万匹绢的岁币,最终达成了新的盟约,史称庆历增币。

实际上,辽国这次是违背了澶渊之盟,说好了宋朝兄弟给你十万,你现在要多给钱,照样是违约,只不过双方用新的盟约顶替旧的盟约,这才又维持了和平。

此后,双方碍于实力,基本都按盟约,履行约定,虽小有摩擦,却没有改变大局,两兄弟基本维持了百年和平。

可等到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之后,宋朝为了收复念兹在兹的幽云十六州,马上撕毁了和契丹兄弟的盟约,和女结盟,并出兵北伐辽国。这是宋朝***裸的违背了宋辽盟约,“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这话完全给忘得一干二净。

据说辽使还***道:“宋辽两国,百年和好,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

可辽国在女打击下,自身难保,宋朝就欺国欺天了,你又能如何?你还能指望老天爷降下惩罚吗?

二、海上之盟。

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金太祖天辅二年),女逐渐崛起后,宋徽宗派人与金国联系,主动提出一起合作灭辽。

此后宋金使者频繁接触,最早宋朝没怎么看得起金国,把金国小弟看,可谁也想不到金国这么猛,一顿猛捶,把辽国打得只剩半口气,宋朝只好收起那份傲慢,真正把金国当盟友来看。

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终于以平等身份达成盟约:宋金各自进军攻辽,其中金军攻取辽上京与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 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于澶渊之盟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初步答应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

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之盟,宋辽达成一致后,宋朝决定出兵灭辽。

可当年十月份,宋朝爆发方腊起义,宋朝原本准备联金灭辽的军队被童贯带去浙江去剿灭方腊起义。

于是宋朝单方面推迟了之前约定的进攻辽国的时间,并且扣留了金国的使臣,实际上,宋朝已经违约了。

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十一月,宋人才把金使放回,这个时候金国人已经不相信宋朝会出兵了。

随着金辽战争的进行,金国人信心越来越足,辽国也不过如此,自己单挑就能搞定,宋朝愿意帮忙我欢迎,不来也没事,无非就是废点功夫而已,就是这么自信。

要说金国人是真有自信的资本,金国人太厉害了,以一己之力就把辽国打得大败,第二年正月金国攻克中京。

金人的大胜***了宋人,他们怕金人全部攻下辽国之后,宋朝就没有与之谈判的可能性,适逢辽国天祚帝逃亡燕京,耶律淳被拥立为天锡皇帝,史称北辽,勉强支撑着残局。

这样一来,瞎子都知道辽国大势已去,宋朝决定出兵,抢人头爆装备。

宣和四年(1122年)四月,宋徽宗命童贯率军北伐,并提出了攻辽三策“如燕人悦而从之,因复旧疆,策之上也。耶律淳能纳款称藩,策之中也。燕人未即悦服,按兵巡边,全师而还,策之下也”。

瞧瞧这上中下三策,每策宋朝都是想空手套白狼,不战而收复燕地。

可世上哪有这么美的事,不想出汗又想坐享其成,只能证明自己昏庸无能。

这样一来,宋朝外强中干、软弱可欺全部暴露在金国人眼中。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金使一改以往的谦卑态度,变得高大傲慢和颐指气使

宋朝也是不争气,大军在战场屡战屡败,被金国的手下败将打得溃不成军,契丹人用实际行动表明,还是,我们打不过天杀的女,收拾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宋军这一败,乐子就大了,海上之盟明确规定,辽国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由宋朝攻取,可宋朝压根就打不下来,最后辽国五京全部被金国拿下。

简单来说,辽国灭亡,宋朝的贡献基本等于零,跟我和科比合砍81分没啥区别。

这样一来,海上之盟该怎么履行?

在金国人看来,两人合作灭辽,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现在你一个任务都没完成,就想要地,我凭什么给你?想要地,行,我辛苦一场,犒劳费你要不要出?

于是,宋朝失去了与金国人谈判的筹码了,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被金人大肆勒索。

宣和五年(1123年)四月,宋金双方经过艰辛漫长的谈判达成最终协议:宋朝以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以及一百万贯燕京代租钱的代表,从金国人手中要回了景、檀、易、涿、蓟、顺燕云六州及燕京(宋朝将其改为燕山府)。

而后金太祖还答应在宋朝愿出犒军费给金的条件下将辽国西京(云州)地区朔、武、蔚三州先归还给宋朝,至于其他地方,还可以商量,但条件是宋朝得出钱。

也就是说,宋朝和金国达成了以钱换地的协议。

除之此之外双方规定,各管各地,不得招降纳叛,接纳对方的叛臣。

但是宋朝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边关的官员并没有遵守这些条件,反倒经常偷偷进行招降,这已经是违背盟约了,金国很恼火但也没说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这种事不好打官司。

当年八月,金太祖病死,金太宗完颜晟即位,这时出大事了,投降金国的原辽兴军节度副使张觉携平、营、滦三州降宋。

宋徽宗被这三州之地冲昏了头脑,欣然接受张觉降宋,封其为泰宁军节度使。

宋徽宗真是作死,自己啥实力,心里没点数,这地你要得起吗?

宋徽宗的行径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违背宋金盟约。

于是金太宗马上率兵攻打张觉,张觉倒是跑了,逃到了燕山府,可宋徽宗给他的诏书落入金国之手。

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宋朝违约的把柄全部被金国抓得牢牢的。

金国马上逼迫燕山府安抚使王安中交出张觉,王安中开始还找了个替身,顶替张觉,结果被金国人识破。最终宋徽宗下令,杀死张觉向金国交差。

这一神操作,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所有辽地降宋将领不愿再为宋朝效力卖命了。

宋朝在张觉上简直就是愚不可及,人心尽失不说,还毁约在先,给了金国人动手的借口。

要说宋徽宗心还是真大,就这臭水平,他还想要尚未收回的新、妫、儒、武、云、寰、朔、应、蔚等。

金国人当时还没抓住天祚帝,为了稳住宋朝,最终把答应朔、应、蔚、武四州给宋朝。

宣和六年(1124年)八月,缓过气来的金国马上攻下蔚州,宋金战争一触即发。

宣和七年(1125年)二月,天祚帝被俘,这下金国可以抽出手对付违约在先的宋朝了。

当年十月,金国以张觉为由,发兵10余万,分两路南下攻宋,宋金战争终于爆发。

最终结果大家都很清楚,靖康元年闰十一月(1127年1月9日),开封被金军攻破,

靖康二年二月(1127年3月20日),金国废掉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三、结语。

其实,通过宋朝和辽国以及金国的盟约看,宋辽金通通都没有契约精神,澶渊之盟也好,海上之盟也罢,通通都没有约束力。

宋朝想拿回幽云十六州,每想一次就是在想着违约;辽国每次恐吓宋朝,多要好处也是在违约;金国就更厉害了,谈判过程中不断加码,什么时候又把盟约当回事了?就算没有张觉,只要抓住了天祚帝,就一定会南下攻宋。

北宋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想违约,却没有违约的实力;而他可怜之处就在于,他没有违约的实力,却违约了。

于是北宋就授人以柄,挨了打不说,还戴上背信弃义的帽子

北宋的故事告诉我们,任性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实力还任性,既然没有实力,就老老实实的别干浑事。

当然,我们现在是契约 社会 ,必须要具备契约精神,有实力也不能违约!

关羽的故事:张飞为何想杀关羽?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5.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6.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

7.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

8.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

9.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的皇帝。

10.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1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1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给点三国时赵子龙的详细资料,最好就是他一生的经历!

关羽是怎样的人?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评价关云长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几乎在所有的关帝庙里,都是极颂其武艺功勋,操行德守,忠贞刚烈,义薄云天的光辉,那为何张飞曾经有过杀关羽的冲动?

关羽投降曹操这个污点,和关羽成为神灵的不朽形象,这是一个令文学家难以为之圆其说的矛盾。有一出京剧,叫《古城会》,就表演的这段故事。在芒砀山落草的张飞,因为关羽降过曹操,不信任他,一时间产生出要杀掉他的念头。他也为无法辩白而苦恼,怎么讲,他是真正投降了的。正好,蔡阳追来,为关云长洗清自己,献上了一颗头颅,一刀下去,兄弟尽释前嫌。

当时,诸侯混战,盗贼蜂起,争城夺地,干戈不息。背叛或者投降,反戈一击或者不告而别,并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吕布。他一杀义父丁原,再杀也是他拜为义父的董卓,连眼皮也不眨一下的。张飞与他对阵时,骂他是“三姓家奴”,算是责备得厉害的了。看来张飞不仅猛,还很具有革命大批判精神,一下子揭了吕布的老底。

再譬如刘备,投吕布时,对付过曹操;奔曹操后,回过头来共除吕布;在曹操麾下效力时,讨伐袁术;依托袁绍时,又与曹操为敌。不到十年期间,变幻莫测,真称得上是朝秦暮楚,但这一切似乎和叛降了无关系,只不过被看作权术罢了。

关羽

至于曹操属下的文臣武将,很多都是从对立阵营被曹操招降纳叛来的。如张辽原事吕布,如徐晃是杨奉部下,如张A为袁绍旧臣,如庞德乃马超袍泽,如文聘曾事刘表……至于那位大谋士贾诩,曾经和曹操作过对,最后也投到曹操手下,至此也已是三易其主;至于许攸,则是官渡战役中背袁向曹投诚,并献计立了大功的。这些人,谁也没有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荒谬的地方?

张飞要杀关羽,就因为他降了曹操。他之所以那样怒不可遏,是从结义弟兄这一点上不能饶恕他的背信弃义。如果没有拜过把子,成为异姓手足,情同生死,张飞也许不会对关羽耿耿于怀了。

关羽降曹后,在许都,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礼遇优渥,有收买笼络之心不计在内,其余将领对关羽也是敬服的。没有因他背叛刘备而看不起他。只有一个例外,那是蔡阳,后来被关羽祭了刀,倒使关张和好如初,兄弟相聚了。

种种迹象表明,在三国, 或者还往后的年代里,放下武器投降,或者背叛原先的主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在西方人观念中,认为生命价值是高于一切,如果确实再战斗下去惟有死亡一途 的话,那么缴枪投降,按照日内瓦公约,作为战俘,要求敌方应以人道主义待之,是极其正常的。根据关羽被曹军围困在土山的情况,还有刘备的两位夫人在,他放 下青龙偃月刀,是无可非议的。

关公

但后来的中国人,讲究气节,讲究到偏执的程度,就过分了。若从这个角度,关羽哪怕有一丝动摇,都属于叛变行为。应该在土山上杀身成仁,马革裹尸,誓 死捍卫,抵抗投降。所以,张飞把关羽杀掉,绝对是可能的。试想,在期间,那些造反派认定,凡曾在白区工作过的,都是叛徒,不是叛徒才怪,多少人为此关 进牛棚,饱受 *** ,屈打成招,含恨而死,便是这种极端偏执的思想所造成的。那当然是绝顶荒唐的逻辑,可一时间却成了十分正经的革命行动。

所以,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对关羽降曹这一节操问题,就颇费周章了。因为写的时候,国人已经到了被礼教束缚得快要窒息的地步。连妇女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地钉在贞节牌坊上了,何况反臣贼子,叛兵降将乎?于是把东汉建安年间不是太当回事的事,弄得严重化了。

这样,罗先生下笔时踌躇了,若是痛批狠揭,声讨问罪,必有损关羽的正面人物形象。若是只字不提,也难说得过去。于是想出了一个降汉不降曹的似乎义正词严的借口。这当然是自欺欺人,汉即操,操即汉也。

为什么后来的中国人,就格外地不能宽容呢?因为封建礼教窒息得国人,几无一点思想自由,而不能自由思想的人,必失去大度,易趋向极端,凡事绝对化,看问 题形而上。于是,这种自我桎梏的人,对别人缺少最起码的谅解,同情和信任,只有猜忌和警惕,只有怀疑和恐惧,圈子越来越小,视野越来越窄,朋友越来越少, 敌人越来越多。最后,甚至要求百分之百的纯净,于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只能逼使更多的应该团结的人,走向自己的反面。

司马迁为被围而降匈奴的李陵,向汉武帝反映了贰师将军救援不力,不得不败的真话,结果受了宫刑,关进蚕室。从此,谁也不敢为这些败而不以一死来殉国的人多说一句话。

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明朝又是怎样灭亡的

赵子龙 姓名:赵云,字子龙

籍贯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

容貌 身长八尺 姿颜雄伟

官至 镇东将军 永昌亭侯 谥曰顺平侯

子女 赵统 赵广

赵云 - 简明历史传记

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坂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后云以兵力差距输给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大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曾力劝刘备将本打算赏赐功臣的土地还与百姓。在刘备伐吴前,又进忠言,劝刘备以国仇为重、私仇为轻。在对他的谥书中,强调了他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其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赵云的历史评价

▓刘备:子龙不弃我走也。 《云别传》

▓别传: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云别传》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云别传》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云别传》

▓姜维: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云别传》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三国志·蜀书六》

▓杨戏: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三国志·蜀书十五》

以上是《演义》中关于赵云的一些内容,再看看史实吧。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刘禅根本就是忘恩负义,在追封时没有追封赵云,据姜维等人力争,才给赵云封了个顺昌候,爵位在关张马黄之下.

刘备在得到了汉中之后,封了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封赵云.因此在三国历史中,蜀国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只是陈寿将其五人并在一传,因此民间才有五虎上将之说,而罗贯中喜欢赵云的忠义,因此才在演义中大大地吹了一番.

赵云武艺不在吕布之下!

歇后语

赵子龙出兵—————***胜

吴三桂的一生

清朝建立:

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位,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

崇祯八年(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崇祯九年(天聪十年,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崇祯十年(崇德二年,1637年),降服李氏朝鲜。

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1640年),松锦之战爆发,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著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崇祯十六年(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病死,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

明朝灭亡: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扩展资料:

明史是满清修的,明朝不漆黑,哪里能体现出满人统治***的正确性。满清入关本质上是明朝官僚集团与满洲贵族相勾结的成果,农民起义则起了催化剂的效果。早在皇太极时期,满清就大规模地招降纳叛,屈服满清的明朝官员级别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

此乃亡国之兆!与此同时,屈服农人军的大多是中低级军官,高级官员不多! 在满清侵略江南的过程中,又有大批明朝官员和军官屈服,他们认为屈服满清自己的身家性命、权力位置更有保证,吴三桂成了他们的典范,事实上,对明朝的官僚而言,屈服满清利益大危险小,屈服李自成则危险大利益小。

而当时的南明则更加岌岌可危,加上满清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更重要的是李自成既是弑君的罪人,又把降官当仇敌,但是军事上却不行,清朝是一个满洲贵族与明朝官僚的混合体。不得不说,李自成的成功带有。

面临内忧外患的明朝,不只不能团结一致,还由于党争愈演愈烈使得政治制度腐朽到无药可救,正是明朝的愚蠢导致了李自成的成功。但是就是这样,明朝的无力成就了李自成,但是没有好好的锻炼出李自成。不得不说李自成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单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他在灭亡了明朝后马上就失败在满清的手里,把河山就这样给了满清。

百度百科-明朝 (中国历史朝代

百度百科-清朝 (中国历史朝代)

人民网-那个强盛的明朝其实不是被清朝灭亡而是被自己灭亡

人民网-清朝是如何从兴盛到衰亡的?

关于汉高祖刘邦,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汉族,明末清初辽东锦州人,祖籍江苏高邮市界首镇六安村,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侯最少年”。中文名:吴三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612年逝世日期:1678年10月2日庙号:周太祖谥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周年号:昭武目录坎坷生平 衡州称帝 吴三桂衡阳建都 吴三桂称帝古钱漳州诏安首现 周王吴三桂文县守御所印永历皇帝的绝笔信 吴三桂与《圆圆曲》 相关诗词 喝火令 醉高歌冲冠—怒为红颜 降清别论 “引”清兵入关经过 少为人知的吴三桂 引清兵入关的客观原因评价 《鹿鼎记》中的吴三桂坎坷生平衡州称帝 吴三桂衡阳建都 吴三桂称帝古钱漳州诏安首现 周王吴三桂文县守御所印永历皇帝的绝笔信吴三桂与《圆圆曲》相关诗词 喝火令 醉高歌冲冠—怒为红颜降清别论 “引”清兵入关经过 少为人知的吴三桂 引清兵入关的客观原因评价《鹿鼎记》中的吴三桂展开编辑本段坎坷生平  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 吴三桂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 ,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称帝,称衡州为“应天府”,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开始蓄发,改穿明朝皇帝冠袍。同年秋在衡州皇宫病死 。其孙吴世璠继位衡州,退据贵阳、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几乎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其中一些为躲避诛九族,在贵州、云南部分地区隐居数百年。《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抑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编辑本段衡州称帝吴三桂衡阳建都  1678年4月22日,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加冕典礼,定国号为“周”[1]。 吴三桂,明崇祯时为辽东总督。李自成攻陷北京,掳去吴三桂爱妾陈园园,“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降清,为建立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康熙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下令削藩,降旨令吴三桂归老辽东。吴三桂在云南、贵州兵精将广,俨然小王国,不甘失去到手的大权,便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康熙十三年为“周王”元年,并联合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和各地反清势力起事。 康熙十五年(1676)十一月初五,吴三桂率兵经潭州至衡阳,以衡永郴桂道衡州知府衙门(旧衡南县所在地)为“行殿”,指挥各路军事。清兵的反击挫败了吴三桂的锋锐,吴三桂为鼓舞士气,挽救危局,稳定军心、民心,于康熙十七年(1678)闰三月初二日筑坛于回雁峰前馒头岭,举行称帝加冕典礼,称“大周昭武皇帝”,定国号为“周”,改元“昭武”,称衡州为“应天府”,改钟鼓楼为“五凤楼”,回雁门为“正阳门”,大街名“棋盘街”等,一切用京城名称,加封文武百官。八月开科录士,录取者60人。建造皇帝宫殿95间,象征九五之尊。然而好梦不长,吴三桂忽患重病,于八月十五日深夜在皇宫死去,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皇孙”吴世璠衡州继位。翌年正月初,臣属们抬着吴三桂的棺材,拥吴世璠离开衡阳,经宝庆入贵州,大元帅马宝留守衡阳。康熙十八年(1679)九月,清军复克衡阳,结束了衡阳作为帝都的短暂历史。 吴三桂称帝古钱漳州诏安首现  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并铸造的「昭武通宝」钱币在漳州诏安发现[2]。这枚古 吴三桂古铜钱“昭武通宝”[3]铜钱直径3.5厘米,孔径0.8厘米,正反面都是篆体字,正面文字为 「昭武通宝」,背面为「壹分」。 吴三桂称帝后的「大周」铸造了一批「昭武通宝」及「利用通宝」钱币,两钱并行,传世的“昭武通宝”有平钱及壹分钱二种,平钱有篆楷二种,人称“小昭武”。壹分钱人称“大昭武”,存世仅见篆书一种。流通范围为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区。清平乱后,严禁「昭武通宝」下令一律收缴,因而「昭武通宝」绝大多数被付之一炬。当地专家称,该钱币在诏安首次发现,对研究当时的衡制、重量、度衡有一定的价值。 周王吴三桂文县守御所印  “文县守御所印”印,印面7.6×7.6cm,通高10cm。[4] 文县守御所印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文县守御所印。礼曹造。周五年二月 日。天字四千六百九十三号”。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叛乱被彻底平定。文县守御所印刻年款为“周五年二月日”,说明此印是吴三桂称周王时颁行的地方官印,印款推行纪年,也表明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之前即有称帝之心。印款编号之大,足见吴三桂当时的影响与号召盛极一时。此印的整体铸造形式与同类的清官印基本相同。

韩信磨砺自己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刘邦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

刘邦(16张)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 公元前256年生于楚国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家中,父母为刘太公(刘煓,字执嘉)和刘媪(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或刘三。 公元前221年庚辰岁,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帝国,刘邦试吏为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 公元前209年楚人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刘邦在楚故地沛县响应,成为秦末农民义军主要领袖之一。 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秦王子婴投降,秦帝国灭亡。但是刘邦惧怕项羽的强大,退军霸上。项羽入关后,自封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管理南中、汉中一带。楚汉之争结束后,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于二月初三甲午日(即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山东省定陶县的一个土丘上即皇帝位,起先建都洛邑,但是很快便定都长安。 刘邦在位十

刘邦(8张)二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公元前202年二月为汉王,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前195年五月为皇帝),从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族的统一、中国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死后,谥号是“高皇帝”,庙号太祖。

编辑本段人物事迹简介

"太祖"与"高祖"

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正式的全称为“汉太祖高皇帝”,简称庙号应该是“汉太祖”,简称谥号则是“汉高帝”,而不是人们习惯称呼的“汉高祖”。《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曰:“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汉书·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文字相同,只是恐引起歧义,将《史记》中的“高祖”换为“帝”。 司马迁《史记》作“高祖本纪”,首称刘邦为“高祖”。盖司马氏为汉世宗孝武皇帝时人,孝武皇帝之皇考为孝景皇帝,孝景皇帝皇考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皇考即是太祖高皇帝,对武帝而言,高皇帝是自己的曾祖父。 按《尔雅》:“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照理讲,汉武帝要称呼太上皇(高帝之父)为高祖,但是《尔雅》上文郭注曰:“高者,言在最上。”《释名》云:“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韬诸下也。”《潜邱札记》云:“曾祖之父为高祖,然自是以上,亦通谓之高祖。” 《周书·康王之诰》:“无坏我高祖寡命”,高祖指文王、武王,这是以曾祖父、祖父称“高祖”。因为周文王、武王是肇基建国之王,功高至伟,所以称高祖,是最上之尊称。同样,汉武帝称曾祖父高帝为“高祖”亦是此意,是后世子孙对于先祖的至高称呼,司马氏应该是使用当时汉朝对高皇帝的尊称,以刘邦为“高祖”。

刘邦年表

公元前256年,刘邦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当时属楚国,今江苏丰县)。徐州沛县歌风台刘邦雕像

公元前209年10月,刘邦在沛县揭竿而起,成为秦末农民起义主要领袖之一。 公元前208年,刘邦受楚怀王之命西征灭秦。 公元前208年, 刘邦击败秦郡守。 公元前207年, 刘邦蓝田之战消灭秦都城主力军队。 公元前207年12月, 刘邦首先入关推翻暴秦,约法三章稳定局势。 公元前206年, 刘邦受封为汉王,建立汉国,汉朝由此肇基。 公元前206年,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公元前206年 ,刘邦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平定三秦,占领关中。 公元前205年 ,彭城之战受挫。 公元前203年, 刘邦成皋之战以少胜多,击灭楚大司马曹咎和塞王司马欣。 公元前203年 ,荥阳突围。 公元前202年, 鸿沟议和。 公元前202年 ,垓下之战用四面楚歌之计,一边减少伤亡,一边击败项羽,灭楚国。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2年 先后灭魏、灭赵、灭韩、灭燕、灭齐。 公元前202年, 平定南方。 公元前202年2月, 刘邦统一中国,在定陶登基称帝,建立汉朝。 公元前202年5月, 刘邦定都长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别分封无诸和 为闽南王和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陆续下达一系列诏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公元前201年, 平定临江王叛乱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臧荼叛乱 公元前200年 ,韩王信叛乱,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征匈奴,迅速平定韩王信反叛势力,先击败匈奴先头部队,后因增兵未到,轻敌致白登山之围。 公元前200年, 制定礼仪。 公元前199年, 与匈奴和亲。领兵亲征,平定韩王信余寇,击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势力。 公元前199年, 刘邦下令将六国共十万余贵族和豪强迁徙至帝都关中周围,以加强管理统治,消除六国地方原王族及贵族复辟势力。 公元前198年, 处理赵国相贯高谋反。 公元前1年, 平定赵国相陈烯叛乱。 公元前196年, 封赵佗为南越王,巩固南方统一局面。 公元前196年, 划闽南国与南越国交界处一部分土地,成立东越国,分封少数民族织为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同时使各少数民族异姓王互相牵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乱。 公元前195年, 作《大风歌》。 公元前195年, 作《鸿鹄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贤诏》。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历6月1日), 刘邦驾崩,终年62岁,葬于陕西长陵,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李世民喋血玄武门的故事

明年春,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闲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七年冬,上自往击,破信军铜鞮,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与)其与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而与信及冒顿谋攻汉。匈奴仗左右贤王将万馀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复破之。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匈奴常败走,汉乘胜追北,闻冒顿居代(上)谷,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阏氏乃说冒顿曰:「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缑」居七日,胡骑稍引去。时天大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护军中尉陈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徐行出围。」入平城,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汉亦罢兵归。韩信为匈奴将兵往来击边。 汉十年,信令王黄等说误陈豨。十一年春,故韩王信复与胡骑入居参合,距汉。汉使柴将军击之,遗信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畔亡,而复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韩王信报曰:「陛下擢仆起闾巷,南面称孤,此仆之幸也。荥阳之事,仆不能死,囚於项籍,此一罪也。及寇攻马邑,仆不能坚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今反为寇将兵,与将军争一旦之命,此三罪也。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今仆有三罪於陛下,而欲求活於世,此伍子胥所以偾於吴也。今仆亡匿山谷闲,旦暮乞贷蛮夷,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势不可耳。」遂战。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 信之入匈奴,与太子俱;及至颓当城,生子,因名曰颓当。韩太子亦生子,命曰婴。至孝文十四年,颓当及婴率其众降汉。汉封颓当为弓高侯,婴为襄城侯。吴楚军时,弓高侯功冠诸将。传子至孙,孙无子,失侯。婴孙以不敬失侯。颓当孽孙韩嫣,贵幸,名富显於当世。其弟说,再封,数称将军,卒为案道侯。子代,岁馀坐法死。后岁馀,说孙曾拜为龙頟侯,续说后。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绾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 汉五年冬,以破项籍,乃使卢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破之。七月还,从击燕王臧荼,臧荼降。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及虏臧荼,乃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卢绾,皆言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诏许之。汉五年八月,乃立虏绾为燕王。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汉十一年秋,陈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郸击豨兵,燕王绾亦击其东北。当是时,陈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於匈奴,言豨等军破。张胜至胡,故燕王臧茶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张胜以为然,豨私令匈奴助豨等击燕。燕王绾疑张胜与胡反,上书请族张胜。胜还,具道所以为者。燕王寤,乃诈论它人,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闲,而阴使范齐之陈豨所,欲令久亡,连兵勿决。 汉十二年,东击黥布,豨常将兵居代,汉使樊哙击斩豨。其裨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於豨所。高祖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於是上曰:「卢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燕。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馀,死胡中。 高后时,卢绾妻子亡降汉,会高后病,不能见,舍燕邸,为欲置酒见之。高祖竟崩,不得见。卢绾妻亦病死。 孝景中六年,卢绾孙他之,以东胡王降,封为亚谷侯。 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乃封豨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 豨常告归过赵,赵相周昌见豨宾客随之者千馀乘,邯郸官舍皆满。豨所以待宾客布衣交,皆出客下。豨还之代,周昌乃求入见。见上,具言豨宾客盛甚,擅兵於外数岁,恐有变。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财物诸不法事,多连引豨。豨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称病甚。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 上闻,乃赦赵、代吏人为豨所诖误劫略者,皆赦之。上自往,至邯郸,喜曰:「豨不南据漳水,北守邯郸,知其无能为也。」赵相奏斩常山守、尉,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上问曰:「守、尉反乎?」对曰:「不反。」上曰:「是力不足也。」赦之,复以为常山守、尉。上问周昌曰:「赵亦有壮士可令将者乎?」对曰:「有四人。」四人谒,上谩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伏。上封之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上曰:「非若所知!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吾胡爱四千户封四人,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於是上曰:「陈豨将谁?」曰:「王黄、曼丘臣,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之矣。」乃各以千金购黄、臣等。 十一年冬,汉兵击斩陈豨将侯敞、王黄於曲逆下,破豨将张春於聊城,斩首万馀。太尉勃入定太原、代地。十二月,上自击东垣,东垣不下,卒骂上;东垣降,卒骂者斩之,不骂者黥之。更命东垣为真定。王黄、曼丘臣其麾下受购赏之,皆生得,以故陈豨军遂败。 上还至洛阳。上曰:「代居常山北,赵乃从山南有之,远。」乃立子恒为代王,都中都,代、雁门皆属代。 高祖十二年冬,樊哙军卒追斩豨於灵丘。 太史公曰: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遭汉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内见疑强大,外倚蛮貊以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穷智困,卒赴匈奴,岂不哀哉!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及将军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周昌疑之,疵瑕颇起,惧祸及身,邪人进说,遂陷无道。於戏悲夫!夫计之生孰成败於人也深矣!

编辑本段说明

本传是韩王韩信(不是淮阴侯韩信)、卢绾、陈豨三个人的合传。这三个人原来都是刘邦的亲信部下,和刘邦的关系都非常好,卢绾更是和刘邦世代友好,而且能“出入卧内”,“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但最后他们都举旗反叛,并且大都勾结匈奴,以和汉朝对抗。通过这篇传记,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是什么使他们由亲密的朋友变成仇敌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其一是争权夺利。权力斗争是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残杀的主要原因。刘邦刚刚开始起义有两个劲敌,一是强秦,一是项羽。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他招降纳叛,网罗人才,对自己联盟内某些人的不恭也能容忍。但等到天下已定,就开始大肆诛杀功臣,且不说韩王韩信、卢绾、陈豨,就连淮阴侯韩信、黥布、彭越等劳苦功高的人,也未能幸免于难。刘邦对这些人的猜忌使他们成为惊弓之鸟,他们明知造反要被杀,但是还得挺而走险,因他们都是当时极有才能的人,实在不甘心束手就擒。 其二是刘邦谋士们的怂恿,反臣谋士们的挑拨,使得本来就已紧张的关系更加恶化。例如陈豨的造反与刘邦的大臣周昌有很大关系,周昌看到陈豨宾客车骑甚盛,便向皇帝汇报,怀疑陈豨要造反。而卢绾的造反,他的谋士张胜也起了很大作用。这些在本传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编辑本段译文

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 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就说服汉王道:“项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区,只把您封到这偏远的地方,这是一种贬职的表示啊!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都踮起脚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乡,趁着他们锐气强盛向东进发,就可以争夺天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 项羽所封的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韩王韩成因没跟随项羽征战,没有战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为列侯。等到听说汉王派韩信攻取韩地,就命令自己游历吴地时的吴县县令郑昌做韩王以抗拒汉军。汉高祖二年(前205),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汉王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地军队跟随汉王。汉高祖三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韩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汉高祖五年春天,汉高祖就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 第二年(前201)春天,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韩信上书说:“我的封国紧靠边界,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境较远,请允许我建都马邑。”皇帝答应了,韩信就把都城迁到马邑。在这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重重包围了韩信,韩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处求和。汉朝派人带兵前往援救,但怀疑韩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汉朝之心,派人责备韩信。韩信害怕被杀,于是就和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起兵造反,把国都马邑拿出投降匈奴,并率军攻打太原。 高祖七年(前200)冬天,皇帝亲自率军前往攻打,在铜鞮(dī,堤)击败韩信的军队,并将其部将王喜斩杀。韩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王的后代赵利为王,又收集起韩信被击败逃散的军队,并和韩信及匈奴冒顿单于商议一齐攻打汉朝。匈奴派遣左右贤王带领一万多骑兵和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地区,到达晋阳时,和汉军交战,汉军将他们打得大败,乘胜追到离石,又把他们打败。匈奴再次在楼烦西将地区聚集军队,汉高祖命令战车部队和骑兵把他们打败。匈奴常败退逃跑,汉军乘胜追击败兵,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汉高祖当时在晋阳,派人去侦察冒顿,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可以出击”。皇帝也就到达平城。皇帝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骑兵团团围住,皇帝就派人送给匈奴王后阏氏许多礼物。阏氏便劝冒顿单于说:“现在已经攻取了汉朝的土地,但还是不能居住下来;更何况两国君主不互相围困。”过了七天,匈奴骑兵逐渐撒去。当时天降大雾,汉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往来,匈奴一点也没有察觉。护军中尉陈平对皇帝说:“匈奴人都用长枪弓箭,***令士兵每张强弩朝外搭两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围。”撤进平城之后,汉朝的救兵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这才解围而去。汉朝也收兵而归。韩信为匈奴人带兵往来在边境一带攻击汉军。 汉高祖十年(前1),韩信命王黄等人劝说陈豨,使其误信而反。十一年春天,前韩王韩信又和匈奴骑兵一起侵入参合,对抗汉朝。汉朝派遣柴将军带兵前去迎击,柴将军先写给韩信说:“皇帝陛下宽厚仁爱,尽管有些诸侯背叛逃亡,但当他们再度归顺的时候,总是恢复其原有的爵位名号,并不加诛杀。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现在您是因为战败才逃归匈奴的,并没有大罪,您应该赶快来归顺!”韩王韩信回信道:“皇帝把我从里巷平民中提拔上来,使我南面称王,这对我来说是万分荣幸的。在荥阳保卫战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项羽关押。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等到匈奴进犯马邑,我不能坚守城池,献城投降。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现在反而为敌人带兵,和将军争战,争这旦夕之间的活头。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文种、范蠡没有一条罪状,但在成功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亡;现在我对皇帝犯下了三条罪状,还想在世上求取活命,这是伍子胥在吴国之所以被杀的原因。现在我逃命隐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思归之心,就同瘫痪的人不忘记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记睁眼看一看一样,只不过情势不允许罢了。”于是两军交战,柴将军屠平参合城,并将韩王韩信斩杀。 韩信投靠匈奴的时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颓当城,生了一个儿子,因而取名叫颓当。韩太子也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婴。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韩颓当和韩婴率领部下投归汉朝。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弓高侯的军功超过其它将领。爵位儿子传到孙子,他的孙子没有儿子,侯爵被取消。韩婴的孙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韩颓当庶出的孙子韩嫣,地位尊贵,很受皇帝宠爱,名声和富贵都荣显于当世。他的弟弟韩说,再度被封侯,并多次受命为将军,最后封为案道侯。儿子继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处死。又过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额侯,继承了韩说的爵位。 卢绾是丰邑人,和汉高祖是同乡。卢绾的父亲和高祖的父亲非常要好,等到生儿子时,汉高祖和卢绾又是同日而生。乡亲们抬着羊酒去两家祝贺,等到高祖、卢绾长大了,在一块读书,又非常要好。乡亲们见这两家父辈非常要好,儿子同日出生,长大后又很要好,再次抬着羊酒前去祝贺。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被官吏追拿需要躲藏,卢绾总是随同左右,东奔西走,到高祖从沛县起兵时,卢绾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到汉中后,担任将军,总是陪伴在高祖身边。跟从高祖东击项羽时,以太尉的身份不离左右,可以在高祖的卧室内进进出出,衣被饮食方面的赏赐丰厚无比,其他大臣没人能企及,就是萧何、曹参等人,也只是因事功而受到礼遇,至于说到亲近宠幸,没人能赶得上卢绾。卢绾被封为长安侯。长安,就是原来的咸阳啊。 汉高祖五年(前202)的冬天,已经击败了项羽,就派卢绾另带一支军队,和刘贾一起攻打临江王共尉,将他击败。七月凯旋而归,跟随皇帝攻打燕王臧荼,臧荼投降。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在诸侯中不是刘姓而被封王的共有七个人。高祖想封卢绾为王,但又害怕群臣怨恨不满。等到俘虏臧荼之后,就下诏封将相们为列侯,在群臣中挑选有功的人封为燕王。文武群臣都知道皇帝想封卢绾为王,就一齐上言道:“太尉长安侯卢绾经常跟随皇帝平定天下,功劳最多,可以封为燕王。”皇帝下诏批准了此项建议。汉高祖五年八月,就立卢绾为燕王,所有诸侯王受到的皇帝宠幸都比不上燕王。 汉高祖十一年(前194)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高祖到邯郸去攻打陈豨的部队,燕王卢绾也率军攻打他的东北部。在这时,陈豨派王黄去向匈奴求救。燕王卢绾也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声称陈豨等人的部队已被击败。张胜到匈奴以后,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逃亡在匈奴,见到张胜说:“您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现在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豨等人,但陈豨等人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要轮到燕国,您这班人也要成为俘虏了。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豨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安定国家。”张胜认为他的话是对的,就暗中让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燕王卢绾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一起反叛,就上书皇帝请求把张胜满门抄斩。张胜返回,把之所以这样干的原因全部告诉了卢绾。卢绾觉悟了,就找了一些替身治罪处死了,把张胜的家属解脱出来,使张胜成为匈奴的间谍,又暗中派遣范齐到陈豨的处所,想让他长期叛逃在外,使战争连年不断。 汉高祖十二年,东征黥布,陈豨经常率军在代地驻扎,汉派遣樊哙攻打陈豨并将其斩杀。他的一员副将投降,说燕王卢绾派范齐到陈豨处互相交通情报,商议策划。高祖派使臣召卢绾进京,卢绾称病推托不往。皇帝又派辟阳侯审食其(yì jī,亦基),御史大夫赵尧前去迎接燕王,并顺便查问燕王部下臣子。卢绾更加害怕,闭门躲藏不出,对自己宠信的臣子说:“不是刘姓而被封为王的,只有我卢绾和长沙王吴芮了。去年春天,汉朝把淮阴侯韩信满门抄斩,夏天,又杀掉了彭越,这都是吕后的计谋。现在皇帝重病在身,把国事全部交给了吕后。而吕后是个妇女,总想找个借口杀掉异姓诸侯王和功高的大臣。”于是卢绾还是推托有病,拒绝进京。卢绾的部下臣子都逃跑躲藏。但卢绾的话泄露出一些,辟阳侯听到了,便把这一切都报告了皇帝,皇帝更加生气。后来,汉朝又得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说张胜逃到匈奴中,是燕王的使者。于是皇帝说:“卢绾真的反了!”就派樊哙攻打燕国。燕王卢绾把自己所有的宫人家属以及几千名骑兵安顿在长城下,等待机会,希望皇帝病好之后,亲自进京谢罪。四月,高祖逝世,卢绾也就带领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卢绾受到匈奴的侵凌掠夺,总是想着重返汉朝。过了一年多,卢绾在匈奴逝世。 在高后时,卢绾的妻子儿女逃出匈奴重投汉朝,正赶上高后病重,不能相见,住在了燕王在京的府邸,准备在病好之后再设宴相见。但高后竟去世了,未能见面。卢绾的妻子也因病去世。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卢绾的孙子卢他之以东胡王的身份向汉投降,被封为亚谷侯。 陈豨是宛朐人,不知当初是什么原因得以跟从高祖。到高祖七年冬天,韩王韩信反叛,逃入匈奴,皇帝到平城而回,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这一带戍卫边疆的军队统归他管辖。 陈豨曾休回乡路过赵国,赵相国周昌看到陈豨的随行宾客有一千多辆车子,把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而陈豨对待宾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而且总是谦卑恭敬,屈已待人。陈豨回到代国,周昌就请求进京朝见。见到皇帝之后,把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恐怕会有变故等事全盘说出。皇帝就命人追查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陈豨非常害怕,暗中派宾客到王黄、曼丘臣处通消息。到高祖十年(前1)七月,皇帝的父亲去世了,皇帝派人召陈豨进京,但陈豨称自己病情严重。九月,便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了赵,代两地。 皇帝听说之后,就一律赦免了被陈豨所牵累而进行劫掠的赵、代官吏。皇帝亲自前往,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陈豨不在南面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所作为。”赵相国上奏请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斩首,说:“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皇帝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赵相国回答说:“没反叛。”皇帝说:“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赦免了他们,同时还恢复了他们的守尉职务。皇帝问周昌说:“赵国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吗?”周昌回答说:“有四个人。”然后让这四个人拜见皇帝,皇帝一见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小子们也能带兵打仗吗?”四个人惭愧地伏在地上。但皇帝还是各封给他们一千户的食邑,任命为将。左右近臣谏劝道:“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其后又征伐西楚,有功却未得到普遍封赏,现在这几个人有什么功劳而予以封赏?”皇帝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了!陈豨反叛,邯郸以北都被他所占领,我用紧急文告来征集各地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郸一处的军队而已。我何必要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不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左右近臣都说:“对。”于是皇帝又问:“陈豨的将领都有谁?”左右回答说:“有王黄,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皇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各悬赏千金来求购王黄、曼丘臣等的人头。 高祖十一年(前196)冬天,汉军在曲逆城下攻击并斩杀了陈豨的大将侯敞,王黄,又在聊城把陈豨的大将张春打得大败,斩首一万多人。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和代郡。十二月,皇帝亲自率军攻打东垣,但未能攻克,叛军士卒辱骂皇帝;不久东垣投降,凡是骂皇帝的士卒一律斩首,其他没骂的士卒则处以黥刑,在额头上刺字。把东垣改名真定。王黄,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悬赏征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陈豨的军队也就彻底溃败了。 皇帝到达洛阳。皇帝说:“代郡地处常山的北面,赵国却从山南来控制它,太遥远了。”于是就封儿子刘垣为代王,以中都为国都,代郡、雁门都隶属代国。 高祖十二年(前195)冬天,樊哙的士卒追到灵丘把陈豨斩首。 太史公说:韩信、卢绾并不是一向积德累善的世家,而是侥幸于一时随机应变,以欺诈和暴力获得成功,正赶上汉朝刚刚建立,所以才能够分封领土,南面为王。在内由于势力强大而被怀疑,在外倚仗着外族作援助。因此日益被皇帝疏远,自陷危境,走投无路,无计可施,最终迫不得已投奔匈奴,难道不可悲吗!陈豨是梁地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每每称赞,倾慕魏公子信陵君;等到后来他率领军队守卫边疆,招集宾客,礼贤下士,名声超过了实际。周昌怀疑他,许多过失也就从这里产生了,由于害怕灾祸临头,奸邪小人又乘机进说,于是终于使自己陷于大逆不道的境地。唉呀,太可悲了!由此可见,谋虑的成熟与否和成败如何,这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远了!

乌城战报传到长安,本来是一个寻常的情报,但是却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轩然***。这一次皇帝接受了李建成的建议,让李元吉为统兵元帅前往乌城增援。李元吉为元帅增援乌城很正常,关键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幕后策划。

 他们的有两个要点:第一,利用李元吉统兵的机会,调拨秦王府的主要战将参战,包括尉迟敬德、秦叔宝等。李元吉要利用出兵作战的机会,消灭这些秦王府的将军。战争状态下,统兵元帅对自己的部下有生杀大权。李元吉要在战场上实现这个,易如反掌。第二,朝廷为李元吉送行举行出征仪式,在昆明湖为齐王饯行,太子李建成代表皇帝出席,利用这个机会杀掉李世民。

 一段时间以来,李世民阵营穷于应付来自太子阵营的挑衅,但是阵脚并没有乱。因为李建成阵营强大,李世民阵营只能将计就计。现在,李世民再次获得情报,李建成要利用乌城军事行动把自己一网打尽。

 李世民的情报从哪里得来的呢?这么重要的情报是谁送给李世民的呢?

 历史对此有记载。东宫一个叫做王眰的人前来报告。史书没有说明这个人的动机。如果进行整体分析,我们可以大概得出结论,两个阵营之间,实际上都在招降纳叛,都在争取对方的人。李世民当初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其实就有这样的含义,打入内部,掌握情报。这个王眰,职务是东宫的率更丞,应该是东宫军队里的官员,他恐怕就是李世民阵营争取来的卧底。显然,在争取对方人员的时候,李建成阵营不如李世民阵营更成功。

 这个情报,关系玄武门事变的根本性问题。如果这个情报确实,证明是李建成阵营首先决定使用极端手段,如果这个情报不确实,或者半真半,比如有调用秦王府军力的,但没有饯行谋杀,那么李世民阵营就是首先用极端手段的一方。如果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可以认为玄武门事变是应急的举措;如果不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可以认为这些都是后来李世民阵营用来狡辩的掩饰之辞。

 有两个情况让人怀疑这个情报的真实性。一是李建成阵营对李世民用极端手段的警惕性十分低。如果李建成方面首先使用或使用谋杀计策,他们对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十分警惕才对。但是在后来玄武门事变的过程中,无论是太子还是齐王都显得手忙脚乱,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二是后来魏徵在受到李世民责难的时候,说太子没有用他的,否则就不会有如此下场。那证明魏徵曾经有使用极端手段的,但是没有被太子纳。《资治通鉴》的作者比我们今天能看到更多的唐代资料,但司马光在他的?臣光曰?中说过这样的话:?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看来,司马光认为李世民受到手下人的逼迫,没有取防守反击策略,而是取了主动进攻,所以才会为后世诟病。那么,这个情报的核心内容看来都是不可信的,可能是李世民用来激发手下斗志的一个方法,至于受迫云云,无非是为了减轻李世民罪责而已。

 面对这个情报,李世民阵营如何反应呢?李世民把这个消息首先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立刻与其他人取得联系。危机当前,秦王府的官员众口一词。用文雅一点的词汇表述,就是行周公之事,控制最高当局;浅白一点的说法,就是取军事手段,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最高权力。

 从现在得知的情况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是秦王府内部最早主张取军事手段的人。但是,这个主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有资料不能证明。事实应该是,在秦王府内部,取军事极端手段夺取最高权力的主张早就存在,而李世民或者不明确表态,或者不支持,所以不能付诸实践。当乌城情报传来的时候,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主要谋臣因为当时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及时参加秦王府的密谋,所以长孙无忌应该成为最核心的谋划者。

 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无论多少人主张,最后是需要李世民亲***板的。在秦王府内部,最后形成的局面是大家共同劝说李世民,至少现在留下的记载是这样的。李世民面对这个主张,不能毫无顾忌,他必须仔细思考,否则下场是人所共知的。李世民认为:?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李世民希望用后发制人的办法解决冲突,如果从自卫立场出发,那么骨肉相残的责任就不在李世民。显然,李世民考虑的不是胜败的问题,而是善后过程,是夺权后长远的合法性问题。

 但是,大家的担心却是后发制人的危险性,所以没有人同意李世民的看法。在部下劝说李世民的时候,大约从这么几个理由来试图说服他。

 第一,?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这是从建功立业的角度相劝。(房玄龄)

 第二,面对釜底抽薪的政策,取自卫立场:?大王羽翼尽矣,身何能久?(程咬金)

 第三,尉迟敬德:?大王不从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长孙无忌也附和道:?无忌也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此二人是以脱离秦王府为要挟。

 第四,平时蓄养的勇士八百人已经进宫,行动已经开始。?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尉迟敬德强调,士兵已经发动,没有回旋的余地。

 众口一辞,何况八百勇士已经进入战斗位置,箭已上弦,即使李世民不同意也难以中止了。于是,李世民退让了,说,那就占卜一下,看看是凶是吉。正在占卜,张公谨从外面进来说:事到如今,发动军事行为,已是不容置疑。占卜为了解疑,现在无疑,为什么还要占卜呢?大家齐声同意。于是连占卜也没有搞,直接定计,发动。有关这个过程的文字记载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谁都没有提及。在军事的准备过程中,特别是在决策的过程中,对于李世民集团而言,究竟是什么因素最重要?真的是善后的说辞吗?事情已经做了,最高权力已经夺得,那么究竟怎么说都是由胜利的一方来决定,怎么可能担心没有办法解释呢?那么是担心失败吗?也不是。打仗是秦王府最擅长的,突袭是用局部的优势兵力攻取敌人的首脑,因为对方没有准备,整体优势就发挥不出来,等到反应过来,主要的战事已经结束。所以,胜算很高,不必担心。那么,李世民担心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以为,李世民最担心的是内部的忠诚度。这样的行动,内部的高度团结是必须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全局。内部的人必须全力以赴,必须同心同德。李世民用自己的犹豫来观察所有人的态度和立场。而一旦决定,我们看到李世民立刻恢复了战场上的勃勃英姿。何以证明?我们看看李世民是怎样对待秦王府外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的。

 当李世民所在的秦王府已经决定发动的时候,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在场。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去找回这两个人,但是,两个人没有立刻回来,他们看来还不知道李世民已经下定最后的决心。也许是尉迟敬德没有说清楚。李世民于是摘下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你再去,他们要来就来,不来,就用这刀砍下他们的项上人头。两个人闻讯,赶紧穿上道服,悄悄地潜入秦王府,参与到大家的密谋中。

 他们究竟是怎么谋划的?因为胜利以后,他们不再透露当时的,这不是正大光明的事,所以没有记载。他们取得的成功证明,他们的谋划很周密。但是,他们具体是如何一步步实施的呢?这真是一个千古之谜。我们只能通过发展的进程,来了解之前的。他们的,至少有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玄武门设置伏兵,袭击李建成和李元吉。首先杀掉最主要的政治竞争对手,这是?擒贼先擒王?的战术。

 第二,如果玄武门作战不利,就坚守玄武门,控制皇帝。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是的一般的规则。控制了皇帝,一切命令都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发布。

 第三,如果再不顺利,以洛阳为最后退路。他们秘密通知了洛阳方面,做好迎接的准备,如果控制不了长安,就撤往洛阳。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民在玄武门战斗之前就控制了李渊。我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准确的。虽然控制皇帝很重要,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控制玄武门,其实就是控制了朝廷,控制了皇帝。具体到是否控制皇帝的人身,其实已经不重要。对于玄武门的重要性,陈寅恪先生很多年前已经很明确地总结过了。

 李世民是怎样实施他的的呢?实施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

 李世民的是在六月四日黎明时分动手。这一的启动,应该在前一天,武德九年的六月三日。六月三日,发生了特殊的天象。太白金星滑过天空。太史局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皇帝李渊竟然把这个秘密报告让李世民过目。

 很多年以后,李世民已经当了皇帝,有一次他对傅奕说:当初你的密奏,差一点要了我的命。这么看来,傅奕的密奏并不是李世民阴谋的一部分。傅奕是著名的反对佛教的人物,就在此前不久,李渊根据傅奕的建议,决定沙汰僧人道士。应该说,李渊与傅奕关系也不错。因为天象是一回事,解释是另外一回事。傅奕在这个时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密报呢?这么重大的天机,李渊为什么要让李世民知道呢?

 我们看看李世民对这个秘密报告的反应,或许可以了解其中的秘密。李世民看到傅奕的秘密报告之后,立刻向李渊报告另一个重大机密,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乱后宫。直白一点说,就是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们有不正当关系。李世民看到傅奕的秘密报告,发现了什么事实?他发现,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所以,他在报告两人*乱后宫的同时,悲怆地说:?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他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但是这样死了,真不甘心,耻于在地下见到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些人。这根本不合逻辑,但并不是没有意义。李世民在关键时刻还在提醒皇帝:我对国家有重大功勋,我不该被杀。

 对此,李渊最后的决定是:明天要调查对质。这就是说,一切都要明天见分晓。

 这是一个局中局。天象问题,是对方要陷害李世民的一个理由。大约金星从东南划过天空在西北落下,或者反过来,反正与西北有关。金星一方面含义主兵,表示要有兵祸,一方面表示权力归属。秦分,就是西北。所以傅奕解释说秦王当有天下。一定是先有天象,然后命令太史局进行解释,结果傅奕的这个解释很符合李建成阵营的需要,能够以此整治李世民。但是,李世民非常机智地利用这个信息,乘机告发*乱后宫案。为什么说机智呢?因为李世民的是斩首行动,而在李世民的整个中,必须要李建成和李元吉离开自己的宫殿,只有这样才可以设伏袭击。

 想想看,李世民如何才能调动李建成和李元吉呢?他自己是完成不了的。他必须通过皇上来完成这个调动。而李渊为什么会听从李世民呢?当然,李世民必须巧妙地调动皇帝。如何才让皇帝就范呢?要根据皇帝当时的情绪,设置相关的圈套。

 当时的李渊,是在一种什么情绪之中呢?李世民的野心李渊其实早就有所觉察,不然也不会总是敲打李世民。李渊敲打李世民,可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上了李建成的当。一方面李世民确实有野心,另一方面李渊也有所觉察。所以,当?秦王当有天下?这个天象被解释出来以后,李渊看来是下定决心要解除李世民的一切武装了,即使不取消他的生命,至少准备取消李世民的政治生命。所以,当李渊把傅奕的秘密报告交给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立刻感到杀机重重。好在李世民已经准备停当,于是来了一个将计就计,紧急告发。

 李世民所告发的是事实吗?当然不是事实。一是因为后宫制度严密,嫔妃们与外界的接触不仅有限而且监视很多。二是,对此,一贯支持李世民的司马光也认为,后宫隐秘实在难说。他实际上也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告发呢?他在利用李渊的情绪,为的是调动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什么要用这种理由呢?因为这个事情太荒诞,太不可信,也让李渊最恼羞成怒,所以李渊立即决定第二天调查。李渊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这个事情很容易调查,当事人对质,一切立刻明白。比如要李世民举证,李世民肯定举不出来。那么李世民就是陷害,不仅是陷害,还是侮辱皇帝,是典型的大不敬。明天当庭对质,李世民必死无疑。

 李渊当然没有想到,李世民看起来是自投罗网,其实用的是调虎离山计,他要调动的老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从张婕妤那里获得了李世民告发的消息之后,连夜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建议:***兵马,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应该说,这个建议很重要,如果李建成同意,李世民的就会全面落空,不仅落空,可能还会导致失败。因为在李建成与李元吉商量的时候,李世民统率的伏兵已经到位。唐朝一代名将,尉迟敬德、程咬金、泰叔宝、张士贵等都进入伏击位置。这个行动是无法解除的,如果李建成他们不出宫,李世民是无法解释自己的军事行动的。但是,李建成胸有成竹,认为李元吉不必如此谨慎。他说:我们的准备已经很充足了,我们应该亲自到宫中了解情况。

 东宫与玄武门离得十分近。李元吉住在武德殿,跟东宫只有一墙之隔。李建成从东宫北门出来,汇合齐王李元吉,再到皇宫的北门即玄武门其实没有多远。他们当然没有想到,这么短的距离,就是他们的殒命之地。

 六月四日,清晨,一切看起来都跟平常一样。李建成和李元吉汇合之后,从东边走近玄武门。让李建成比较放心的是,玄武门这个最重要的地点,守卫的将军是自己的人。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玄武门屯守的将军,对于发生在眼前的战斗,要么抱着观望态度,要么跟随了李世民,唯独没有人肯为太子拼命。其中,当天在玄武门当值的'常何,正是李世民从太子阵营争取过来的军官,而在这一天,起到了关键作用。史书记载,李建成到达临湖殿的时候,发现情况异样,立刻拨马回撤,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李世民出现了,高声叫住李建成。我们不知道李世民说了什么话,在大战来临之际,显然李世民要从容得多。而李建成和李元吉此时发现情况不妙,李世民的伏兵出现了,他们全副武装,杀气腾腾。李元吉首先摘下弓箭,但是他太紧张了,虽然兄弟不容,势同水火,但是他们看来从没有预计过会有这样的场面。所以,李元吉的弓箭竟然再三不彀,就是拉不开弓搭不上箭。还是李世民沉着,一箭射出,箭头穿过李建成的喉咙,李建成当场毙命。这一箭,李建成猝不及防,他愣在那里,只听得一声弦响,接着箭头穿透空气,带着风声,直奔自己而来。就在一瞬间,李建成听到自己喉骨的破裂之声。他的眼睛,应该一直盯着二弟李世民,这个自己的亲兄弟,这个自己的政治对手。在这一刻,他拉弓射箭,动作娴熟,潇洒而轻松。李建成到死都不明白,二弟的箭法,为什么这么高明。这是玄武门事变的第一箭,是由李世民亲自发出的,这第一箭就定了乾坤,解决了最主要的对头。

 随着李世民的第一箭划破玄武门清晨浓重的空气,李世民的伏兵众箭齐发,李元吉中箭***。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随从不多,但毕竟也有一小队,他们应该有所还击。双方的混战开始,于是出现以下的镜头。李世民的马受了惊,跑到丛林里,被挂到树上,一时间人马受困,不能起身。这不是李世民应有的动作。当他发出第一箭以后,自己也被这一箭吓呆了。大哥的眼睛,好像就没有眨过,一直圆睁睁地看着自己。他眼看着大哥喉咙上插着自己射出的那一箭,一声不响地从马上翻落,再就没有动弹过。他知道,他的亲兄弟,让自己这一箭彻底送走了。他的内心一定不是滋味,心中方寸已乱,竟然忘记了控制坐骑。当他终于醒过来的时候,马已经被树枝绊住,自己也被困住不能动弹。更没有想到的是,他受困的地点,正好距离李元吉很近。李元吉看到这个情况,立刻奔来,他取了李世民的弓箭,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双方展开搏斗,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一边大喊,一边飞马赶到。李元吉一看敌我悬殊,转身逃跑,他想跑回武德殿。尉迟敬德当然不会放过,立即从他的背后开弓射箭。这是玄武门事变的第二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箭。这一箭解决了李建成阵营的第二号人物。尉迟敬德和李元吉,是天下最擅长使用长矛的两个人,但是在最后决战时刻,竟然没有长矛,只有弓箭。当初,李元吉发誓要亲手杀掉尉迟敬德,他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今天这样的场面,这是李元吉人生的最后一个镜头。长箭带着风声,深深地穿进李元吉的身体,李元吉一头跌倒在地。

 尉迟敬德是战场上的老手,他在一箭杀了李元吉之后,竟然知道从容取下李元吉的人头。当然,李建成的人头也被取下。李世民和他的伏兵一起,迅速进入玄武门。不久,东宫和齐王府的卫兵也赶到玄武门,开始攻打玄武门。这时,李世民的秦王府是没有设防的,所以当东宫的薛万彻高喊要去攻打秦王府的时候,守卫在玄武门上的将士非常紧张,因为那里太容易受到攻击了。这时,又是尉迟敬德,及时地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高高举起,让他们手下的士兵知道首领已死,继续作战没有意义。于是攻打玄武门的李建成、元吉的军队开始溃散。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但是,至今为止,我们实际上没有交代玄武门之变的一个重要信息: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当然在玄武门附近。但是,是玄武门的外面还是里面呢?很多作品,都认为战斗发生在玄武门之内,李世民是在玄武门之内设伏的。我认为,战斗是在玄武门之外发生的。首先,李建成他们并没有到达李世民理想的伏击地点,就觉察出了问题,于是拨马回头。李世民于是现身,高声叫住李建成。如果是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就是发觉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了,因为大门已经在他们的身后关闭了。其次,李元吉曾经想跑回武德殿,结合刚才的拨马动作,这也应该是玄武门外的事情。再次,一定有东宫和齐王府的人跑回去了,所以东宫和齐王府增援的人马很快到达。这也可以看做是事变发生在玄武门外的旁证。因为玄武门的守军在这个时候没有人站在李建成的一边,如果发生在玄武门之内,他们当然不会允许有人再从大门逃出。

 玄武门的战事基本结束以后,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去保卫皇上李渊。这是一个文雅的说法,其实内容要丰富得多。李渊这个时候,正和宰相们在一起,泛舟海池,准备上朝以后讯问所谓*乱后宫的诬告。这时候李渊怎会有如此的闲情逸致呢?一定是李渊需要与宰相们打招呼,这一次可不能再心慈手软了。不知道李渊跟宰相们统一思想的工作进行得如何,现在忽然看到了全副武装、满身鲜血的尉迟敬德,大家都知道:出大事了。李渊故作镇静,问:今天是谁作乱?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作乱,已经被秦王率兵诛灭,秦王担心皇帝受惊,特地派臣来保护陛下。

 李渊还能怎样,他只好痛苦地接受眼前这一切。李渊第一道命令是交出兵权,让李世民指挥天下兵马,同时命令东宫卫士放弃抵抗。既然皇帝下令了,太子已经死了,这些士兵在为谁战斗呢?他们只有放弃战斗。李世民占据东宫和齐王府后,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在这场战斗中,尉迟敬德当然功劳最大,所以李世民把齐王府的所有珍宝都送给了尉迟敬德。

 几天以后,李世民成为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即皇帝位。秦王府的属官们都成为新朝廷的重要大臣。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唐朝在一阵腥风血雨之后,完成了政治权力的转移。

 没有玄武门之变就不会有贞观之治。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证明。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事变,可以肯定,李世民就当不成皇帝。不论后来是李建成还是李元吉当皇帝,都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象,不能叫做贞观之治。玄武门事变是一个历史惨剧,李世民对此心知肚明。为了减少这件事情对自己名誉的影响,李世民必须用更光明的手段治理天下,用更大的成绩从正面证明自己。这就是说,玄武门事变对于李世民而言,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心动力,让他更努力地克己复礼,治理好天下。帮助李世民治理天下的能臣众多,但是在帝制时代,最关键的人物毕竟还是唐太宗

 在中国古代,用暴力夺取的,史不绝书。此类问题深刻的根源在于帝国体制本身,在那种体制下,这种悲剧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在暴力夺权者中,毕竟很少有人能取得李世民贞观之治那样辉煌的成绩。所以,从总体上,后世对于李世民还是充分肯定的。李世民后来那样勤勤恳恳,那样有节制地运用皇权,从而取得出色的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历朝帝王中,李世民让帝王的权力表现出了优雅,表现出了理性,使中国古典政治智慧的优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玄武门之变,对于贞观之治而言,如同温暖春天的前一个寒夜,如同灿烂黎明前的一刻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