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司马且江州,青衫司马且江州的情感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8-02 0
  1. 司马青衫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典故
  2. 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是哪里
  3. 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是指今天的哪里
  4. 江州司马青衫湿是什么意思
  5. “江州司马”为何穿着“青衫”?
  6. 连续两句含家字的古诗文名句

历史上关于“司马青衫”的典故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词《琵琶行》。在这名流千古的诗词《琵琶行》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青衫”意思是指极度悲伤,具体的人就是白居易。他当时被贬为江州郡司马,心情自然非常郁闷,恰好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送朋友到湓浦口码头时,听到江面上隐约传来一阵阵悦耳的琵琶声,立刻将琵琶女叫来询问。

从而得知这位女子自幼在长安跟随名师学艺,年轻的时候见惯了那些达官贵族为她争风吃醋的场景。哪知道后来年老色衰再也没有人捧她,不得不嫁给一个商人当小妾,谁知这个商人要出门去做生意,直接将她安置在一个小船上。想到如今的遭遇,心中难免有些悲凉。白居易这时候也想到了自身的处境,伤心得泪流满面,泪水打湿了他的青衫。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普通官僚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家乡就发生了战争。当时的藩镇李正己拥兵自重,开始割据河南十余州,导致很多地方民不聊生。父亲白季庚后来担任徐州别驾时,为躲避徐州战乱将他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就这样在宿州符离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青衫司马且江州,青衫司马且江州的情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少年时期的白居易不但聪颖过人,还非常用功读书,即便是口生出了疮,手磨出了茧,依然在那不停地读书练字。由于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有着“诗魔”之称。跟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除了诗词歌赋以外,他在官场上也混的非常不错,曾经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司马青衫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典故

“司马青衫”指的是白居易。

“司马青衫”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指白居易自己,后来用以形容形容极度悲伤。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

青衫,唐制,文官八品,九品以青,是白居易身份的标志。

司马青衫: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

在和琵琶女对话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

“司马青衫”表达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因此,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

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

金吴激《人月圆》从“南朝千古伤心事”一直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

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里就是写自己的悲痛了。

还有反用这个典故的,如刘镇《水龙吟》“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和辛弃疾《满江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不过这些反用,表面上是旷达的样子,实际上蕴含着更多的悲痛。

扩展资料:

“司马青衫”最初指代的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1]?,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司马青衫;百度百科-白居易

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是哪里

司马青衫——“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这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最后一句,当时白居易左迁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白居易送客于浔阳江,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是说:曲罢,下面的听众全部被琵琶女的身世及表演所打动,因感动而流泪,尤其是作者通过听琵琶女的弹唱,联想到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使得诗人也流下眼泪,"下面坐着的听众都感动的流泪了,其中谁的泪水更多,谁最动情呢?是诗人自己,衣服都被眼泪浸湿了"江州司马就是诗人自己.

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是指今天的哪里

古代江州东晋始置,辖境为江西大部,后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辖境变小。江州是唐朝、宋朝的行政区划之一,一直沿置到宋代、元代。

南***东王萧绎即后来的梁元帝就担任过江州刺史。

江州,亦指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就是指这里,《水浒传》中“江州”也指此。江西九江还保存有完整的“浔阳楼”,为宋江题反诗之地,及诗作宋江反诗全文。

元朝末年(1359年),陈友谅登基称帝,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古代江州局域:江西大部分及湖北部分城区

现代江州江州区,崇左市辖下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上游,水陆交通便利,水路经南宁可直航广州、港澳,是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江州区是崇左市唯一的城区,是崇左这座广西最年轻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江州区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7镇2乡和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居住着壮、汉、苗、瑶等10多个民族34万人口(2000年),其中壮族占80%。

江州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被评为广西村民自治模范县等称号。2005年,荣获崇左市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大会战三等奖、自治区县域经济进步奖等。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历史文明

古代江州

两晋隋唐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割扬州之豫章郡、鄱阳郡、庐陵郡、临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晋安郡和荆州之武昌郡、桂阳郡、安成郡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 东晋永兴元年(304年),分庐江郡之寻阳县、武昌郡之柴桑县合立寻阳郡,属江州。

南朝宋、齐依前制。

南梁太平二年(557年),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四侨郡。

陈朝天嘉六年(565年),置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及柴桑、汝南县,复立寻阳县,十八年改为彭蠡县,直隶江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置九江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郡复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江州为寻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郡为州。

五代十国

杨吴仍前制。南唐升元三年(939年),江州设奉化军。

江州司马青衫湿是什么意思

江州,东晋始置,辖境为江西大部,后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辖境变小。江州是唐朝、宋朝的行政区划之一,一直沿置到宋代、元代。 [1]

南***东王萧绎即后来的梁元帝就担任过江州刺史。 [1]

江州,亦指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就是指这里,《水浒传》中“江州”也指此。江西九江还保存有完整的“浔阳楼”,为宋江题反诗之地,及诗作宋江反诗全文。

元朝末年(1359年),陈友谅登基称帝,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历史沿革编辑

两晋隋唐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割扬州之豫章郡、鄱阳郡、庐陵郡、临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晋安郡和荆州之武昌郡、桂阳郡、安成郡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 [1] 东晋永兴元年(304年),分庐江郡之寻阳县、武昌郡之柴桑县合立寻阳郡,属江州。 [1]

南朝宋、齐依前制。 [1]

南梁太平二年(557年),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四侨郡。 [1]

陈朝天嘉六年(565年),置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1]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及柴桑、汝南县,复立寻阳县,十八年改为彭蠡县,直隶江州。 [1] 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置九江郡。 [1]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郡复州。 [1] 天宝元年(742年),改江州为寻阳郡。 [1]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郡为州。 [1]

五代十国

杨吴仍前制。南唐升元三年(939年),江州设奉化军。 [1]

宋元

宋开宝八年(5年)降为军事,大观三年(1109年)升为望郡;初隶江南路。 [1] 天禧四年(1020年)改隶江南东路,建炎元年(1127年)升定江军节度。二年,置江州路,以州属焉。 [1] 绍兴二年(1132年),江州路省,江州改隶江南西路。 [1]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江州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改为江西大都督府,十四年升江州路。 [1] 江州路先隶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十六年改隶黄蕲州宣慰司,二十二年复隶江西行省。 [1]

1359年,陈友谅登基称帝,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

“江州司马”为何穿着“青衫”?

意思是: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出处《琵琶行 / 琵琶引》——唐代:?白居易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扩展资料

1、《琵琶行 / 琵琶引》创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为七言古诗。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2、《琵琶行 / 琵琶引》鉴赏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

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

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

连续两句含家字的古诗文名句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结尾是这样的:

诗中最后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令很多朋友不太理解。白居易时为江州司马,为什么穿着青衫呢?难道按照官服制度,江州司马应该穿青色的官服吗?

咱们来看看唐朝有关官服的仪制。

不同品阶的官员穿着不同颜良的衣服是从隋朝开始的,而在唐朝正式形成制度。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时期发布《武德令》,初步制定了官员的常服规范:

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唐会要》中记载:

但由于有些颜***分起来容易混淆,到了高宗李治时期,对相关制度再次进行改进。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李治发布诏令:

以后就基本上形成比较完备的定制了。根据这个内容,唐朝的不同品阶官员的服装颜色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而白居易此时被贬谪,他所担任的这个“江州司马”又是几品官呢?

在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有这样的内容:

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

白居易所担任的这个“江州司马”是个五品官。

按照前面咱们所总结的唐朝官服制度,五品官应该穿的是绯色的官服。

那么,白居易为什么穿着八、九品小官所穿着的“青衫”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白居易当时的青衫相当于穿着便服。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实际上,白居易非常在意官服的颜色,他也曾经穿过绯色的官服,从他的诗作中就能看出来。

有一首《又答贺客》是这样的:

诗中就有五品官所穿的“绯衣”。

另外在《别草堂三绝句》一诗中也有描述:

还有一首《初著刺史绯答友人见赠》,也有相关语句:

即然如此,浔阳江头的白居易为什么又穿着青衫呢?

主要原因在于唐朝的一项制度――散官制。

所谓“散官”,就是虽有官名而并无实际职事的官称。

从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厅记》中所写:

当时,白居易只是个有名无职的散官。

在唐朝,文散官有29阶:

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则依次为:

在元和十二年二月,也就是白居易遭贬江州后的第三年,他曾经写过一篇《祭匡山文》,在祭文开头称:

二月二十五日,白居易又写了个《祭庐山文》,又称:

这就明白了,白居易的这个“江州司马”的具体官职就是将仕郎。

将士郎,为“文散二十九阶之末,从九品下”。是文散官中品阶最低的一级。以如今的标准,连副科级都算不上,仅承认是个公务员,享受副科级待遇。

按照这个标准,白居易所任的“将士郎”为从九品下,只能穿青衫。

1、《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

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

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2、《鹧鸪天·梦断京华故倦游》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梦断京华故倦游。只今芳草替人愁。阳关莫作三叠唱,越女应须为我留。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江州。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3、《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

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4、《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