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上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7-29 0
  1.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
  2. 文言文翻译:幼而不孙地、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3. 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
  4. 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5. “老而不死何为贼”是什么意思?
  6. “老而不死是为贼”原话是怎样说的
"老而不死是为贼” 意思是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出处:《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人名,孔子之故人)

《四书》解释: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四书》的解释“老而不死是为贼”译作“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有违儒家“尊老敬长”思想。为什么人老了就应该去死,不死就是害人虫?何况孔子比原壤更老,岂不是说自己更该死吗?所以这决不是孔子说此话的本意。

“老了还给别人做坏榜样却不去死,真是个害人贼啊”我觉得这才是孔子的本意,即:人老了更应该给别人做个好榜样。这样丝毫没有不“尊老”的意思。

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上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孔子“以杖叩其胫”可知,原壤犯的错误是在腿上。那时没有凳子,都是席地而坐,地上有个席子或小垫子。 正确的坐法是:跪在地上,***坐在小腿上,这种坐法比较文明,讲究,表示对他人的敬重与礼节。

而普通不讲究的坐法是,***直接坐在地上,两脚伸在前边。这种坐法显然比前者舒服多了,但被认为是随意的,傲漫的,很不礼貌的行为举止。于是,孔子进来之后,直接用手杖敲了一下他的小腿,意思是说:小腿别乱伸,没教养!

要知道先秦是而特别讲究礼法的时期,孔子本身就主张“不学礼,无以立”,这么看重礼节的人看到原壤的熊样,立马大动肝火而且丝毫不给情面的破口大骂甚至杖敲。

其实孔子对原壤这副模样咬牙切齿是有原因的,因为原壤是孔子的老相识,孔子跟原壤的关系在《礼记·檀弓下》中有记载:“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

这段记录说的是原壤的母亲去世时,棺材都是孔子帮助整治的,可他居然敲着他母亲的棺木唱歌!

这简直是丧心病狂,孔子当时无视了他,但是作为一个推崇礼节尤其是孝道的人,内心肯定嫌弃恶心他的这个老友。现在又看到他坐没坐相的样子,孔子就再也忍不住骂上了。

因此不能断章取义的理解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意思。

第一,孔子说“老而不死”是针对到具体的个人的, 这个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为贼”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也就是从小不讲仁义道德,长大也没作为,老了还没有长者风范的人,可不就是浪费社会、浪费国家粮食的***么?

第三 ,如果听到有人 用“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调侃自己,是指老人年纪很大了还健在,阅历丰富,经验智慧等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贼精贼精的 ,千万别理解错了。更不能随意在老人面前说这句话,以免引起误解,伤了感情。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论语》“宪问”篇

原文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

夷俟:夷,有解释为蹲的,也有解释为箕踞,双腿分开而坐。俟,等待。夷俟是说他蹲着或坐着等在那里,很没有礼貌。

孙弟:同逊悌。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评析

据说原壤和孔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熟人,遗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后,原壤还是那么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将他从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数落,并指出这样为老不尊的老人简直就是害人虫。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每个人的年龄虽然随着日月的流逝会一天天增长,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提高自己,那么不管年龄多么增长,他的素养也不会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对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到老了还被别人看成是为老不尊的“贼”。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

当然,也有人觉得孔子对这位原壤老人太过严厉了一点,如果他觉得那样度过一生也很快乐,我们又何必去苛求他呢?现代社会讲究尊重多元文化,讲究尊重个性,所以许多时候,对别人还是应该宽容一些为好。

://column.bokee/898.html

文言文翻译:幼而不孙地、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诉焉,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意思是:原壤蹲着两脚不坐不起,以待孔子之来。先生说:“年幼时,不守逊悌之礼。年长了,又一无称述来教导后辈。只是那样老而不死,这等于如人生中一贼。”说了把手中所曳杖叩击他的脚胫。

出自:《论语·宪问》。其中,老而不死是为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是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扩展资料: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故事典故:春秋时期,原壤的母亲病故,他并不痛苦反而唱歌。老友孔子认为他不懂礼法。后来他双腿伸长坐在席上等孔子到来,孔子责备他:少时不逊顺恭敬,长大没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到年老还不死就会变成害人的东西。

百度百科-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

原文:“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是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老而不死是为贼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示例是常言道:老而不死是为贼。正是你这样人!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

如果一个人,已经活到老了,却仍然没有明白作为老年人应该明白的道理,还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不明白道理,不懂事,已经老到快死了,却害怕死,仍然没有做好随时迎接死亡到来的准备,还不能坦然接受死亡,这种人就叫“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而不死是为贼例句:

1、老而不死是为贼,拿什么让大家尊重您。

2、苏相说得哪里话,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3、老子曾经曰过,老而不死是为贼,武攸绪今天算是见识了。

4、馆莹无奈的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5、蜂蛇,你已经太老啦,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劝你还是早点滚到哪个山林,归隐养老算了,你说这样多好!

6、今天老师上课讲到了老而不死是为贼,但是我没有认真听讲,下次我一定好好听课。

7、高三(九)班学生邓金丰听新秀学校的照天演讲,他认为使用“老而不死是为贼”造句是一个十分轻松的事情。

“老而不死何为贼”是什么意思?

《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夷俟指的是蹲踞而待,夷=蹲踞,也就是足底著地,臀后垂,竖膝在前,古时东方夷俗的坐姿是这样的,并非一般的正坐。况且据说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人还没有穿裤子的习惯,多为上衣下裙,两脚张开蹲坐在地上,即使换作现代,也很不雅观。

孙弟=逊悌,也就是懂得孝悌之道。

孔子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年幼的时候,不讲孝悌,无所修养,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却就这样放任自己至老而不死,可真是害人之贼。」所骂的就是像原壤这样的人。

当然,孔子并非只是因原壤一时举止不端就骂他,原壤究竟做了什么事呢?

原壤是鲁国人,也是孔子的旧识,而他的母亲去世时,孔子曾助他治丧,也前去吊唁,但孔子到原壤家,依照礼节,原壤应该出门迎接,但原壤却叉开双腿蹲坐著等待孔子上门。这等轻浮随便的举止态度,使孔子骂了他,又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有个说法是说孔子是走的是儒家礼节路线,但原壤走的是道家随性路线,但这有点说不过去,若说原壤不想依儒家的繁文缛节治丧,倒还情有可原,可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则是自小累积的经历与表现,既然是旧识,孔子必定知晓他从小到大的为人,也不是随口乱骂的;也因为是旧识,原壤应该知道孔子是个重视道德礼节之人,却还如此相待,实在是不应该。

想想如果有个老朋友用你最讨厌的方式对待你,大多数人都会心生不悦吧!况且也不是只对孔子如此,若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他人,也实在不宜。而这样「夷俟」的画面,我想到的是一个屁孩轻浮的举止,搭配上玩世不恭的表情,说话粗俗无修养,也没做什么好事善事,应该没多少人喜欢这样的人。

一个人无德,本就该骂,但为何孔子骂什么都好,偏偏说他是「贼」,为何不是「恶」、「盗」、「奸」、「邪」?

一般贼的定义为「不事生产,窃取他人的人」,但孔子说的贼是动词,具有「残害」的意思,其原因如下:

1.不足以为典范,教坏小孩

也就是做坏榜样,残害国家幼苗。

2.窃取国家

无益自身,亦无益于世,却还活着,则是偷生,浪费粮食,浪费。

3.没有成长=白活

即使是植物,也会因成熟而开花结果,就算不是开得多豔丽、结的果没有多甜美,也算是有改变。但一个人没有成长,就好比行尸走肉,一个活著没有意义的人,自然也不会对自己、对他人产生意义。

有句话说:不是坏人变多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况且坏人变老了,还会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年纪大去强迫、伤害别人,而这样的人,说是贼也不为过。因此,「敬老尊贤」这句话,前两个字并没有道理,根本无需遵循,我们应当尊贤,因为贤者有助于世,但没有说「老」就一定得「敬」,而老人理当让自己修养成「贤」,而不是只依恃自己的年纪叫别人尊敬,这样才是合情合理。

“老而不死是为贼”原话是怎样说的

典出《论语》“宪问”篇

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分开而坐。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句: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意思是: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出自:《论语·宪问》。

扩展资料:

词语辨正

编辑老而不死,就是害人虫吗?这句话是否有不尊重老年人之嫌?

“老而不死是为贼”译作“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 有违儒家“尊老敬长”思想。为什么人老了就应该去死,不死就是害人虫?何况孔子比原壤更老,岂不是说自己更该死吗?所以决不是孔子说此话的本意。

这个译文:“老了还给别人做坏榜样却不去死,这是个害人贼啊”(刘小烽嬴嘉丽)。

此译文,认识到“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孔子责备原壤叉开双腿坐着(不给他人做好榜样)的愤切之语。而不是说原壤老了就应该去死,不死就是贼。

所以意译作“老了还给别人做坏榜样却不去死,这是个害人贼啊”,这样就指明了孔子的本意,即:人老了更应该给别人做个好榜样。丝毫没有不“尊老”的意思。

《论语》后世影响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百度百科-老而不死是为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