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定论的现代意思,盖棺定论比喻什么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21 0
  1. 现代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玩暧昧?
  2. 1农村墓碑上“显妣”、“显考”是什么意思?
  3. 中国爱国名言(10个),格言(10个)和爱国人士(三个)
  4. 岂能盖棺定论乎?讲讲洪承畴的身前身后名
  5. 读书笔记(一):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6. 读西游记一书作文(复述)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无论是从哲学上还是生物学上都困扰着不少研究者。但这次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即 我们从哪里来?

不少化石证据表明, 我们是从灵长类中的猩猩或者猿类进化而来的 。不过这一说法 缺乏关键证据 ,很难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不过科学家基于对早期化石的研究,这个关键证据可能得到了解释。 人类进化链上缺失的环节也许被找到了,没准人类起源问题有望被盖棺定论

类似的问题自文艺复兴开始就已经有不少相关的学术研究,进入19世纪后, 达尔文的《进化论》 似乎解释了这个问题。根据达尔文的解释,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是人类演化至今的主要过程。

盖棺定论的现代意思,盖棺定论比喻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或者祖先基因库,而人类的共同祖先则来自于南方古猿的进化。不过 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经历的灭绝使得整个过程并不明朗

简单来讲,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缺失了关键的证据去证明我们自身的物种演化。物种的相似性使得我们难以区分这种起源的经历,现代研究表明,基于 基因水平转移 基因在一些远亲物种之间传播更为复杂

那么这个化石究竟有多厉害,能够从漫长的时间之河中向人们展示这个缺失的环节。本文接下来会从进化起源的问题上讲一讲 关于人类进化“丢失”的过渡化石 ,以及这对我们追溯起源的帮助。

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和黑猩猩这些灵长类动物一样,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但在后来的进化中人类进化出了一个单独的物种,人属。也就是从这个时期, 人类开始脱离和黑猩猩这些灵长动物的进化树

化石证据表明, 人类大约在700万年前开始与黑猩猩分化 ,但在分裂出去的黑猩猩化石中没有发现较为明显的化石标本。这表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缺乏过渡化石这种证据。

过渡化石,是一种 既保留其祖先,也保留其进化之后的生物生命形态 的生物化石。尤其是当演化出来的生物和其祖先完全不同时。

达尔文认为,化石记录本身就充满许多不确定性,有很多数据人们并不知晓,如果要从这个方面来谈论进化,那为什么不用地质记录数据的缺乏来解释?

结果就在《物种起源》这本书刚出来没多久, 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被证明是恐龙向鸟类过渡的重要化石 。后学的过渡化石发现中,越来越多的过渡化石足够证明 脊椎动物的纲之间是有不同程度联系的

由于演化并不是单线,而是带有许多条分支,同一类物种可能有多个分支出去的变化和亚种。不过化石最大的缺点在于, 不是所有过渡生物都会在过渡化石中体现 ,只有非常小的比例中人们才能够找到这些化石。

为什么科学家会认为 南方古猿 会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演化证据呢?

很明显,这同样也来自于过渡化石。在南方古猿的化石证据中,科学家们发现该化石的眼眶有明显的缩窄区,头骨最大宽位较低, 脑容量为现代人的35% ,下颚骨较为粗壮,臼齿很大,门牙和犬齿比较小。

这些证据都表明该化石正在朝着人类的进化方向走,最重要的是,南方古猿化石的身体结构表明,它们 具备二组行走的能力 。这说明在这之前它们就 已经演化了一段时间

从解剖学上来看,化石的骨盆像人而不是猿猴,股骨到股关节直至膝盖的位置角度使得它们让脚更靠近身体中间。这是 现代人才有的生理特征

但是,问题又来了,既然它们已经演化了一段时间,那在这之前,它们又是谁呢?或者说它们是从哪儿开始演化过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科学家许多年,由于 缺乏关键证据,进化到这里就给卡住了

终于到了2013年1月,在古鲁马哈凝灰岩遗址上方10米的一处淤泥中,人们发现了一个 未知物种的化石 。科学家在对其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 这可能是人类进化的关键证据

该化石推测可追溯到2.8万~2.75万年前,化石样本被标记为 LD 350-1 , 研究表明它是一个成年生物的左颌骨,骨骼部分包括犬齿、两个前臼齿和其余部位的臼齿。整体来看,标本属于南方古猿阿尔法种的标本范围内。

前面也说到,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人类的演化是从南方古猿而来,但由于缺乏过渡化石,只能在演化时期追溯到这里。但是 这个化石标本的解剖结构和南方古猿有很大不同,它 与人类更接近

颏孔位置不在凹陷处,它在颌中线突出的一条骨线处有一个联合龙骨,颌骨保持或多或少恒定的深度,这和人类非常接近。如果是南方古猿,那么这个位置应该在前臼齿下方的最深处,并且在牙冠方面会有一些差异。

这表明该化石很早就出现与南方古猿的不同之处,而且和其他古代人类一样,这块颌骨看起来 没有明显的下巴 。这种在牙齿上表现出的强烈差异,科学家认为这种分裂出来的变化 很可能是饮食变化引起的

后来2015年在肯尼亚地区发现的KNM-ER 5431样本同样也发现了类似的牙齿变化,左、右前磨牙与古猿的磨牙有明显不同。并且能够追溯到更早, 时间上大概在3~2.7万年前

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和LD 350-1的样本是同一个物种,这样一来就能解释南方古猿的这种过渡变化。但这几者之间还是有时间上的差异,大概有着 2000年左右的时间差

不过2019年的最新发现似乎能够解释这种不足,埃塞俄比亚东北部地区发现的石器其年代可以 追溯到2.6万年前 ,并且可能是 与LD 350-1的同一个物种制造

这些锋利的石器使得它们有基本的生产能力,更锋利的石器也证明它们 能够获得比南方古猿更好的 ,这在当时不断变化的气候种是非常有利的。

科学家推测LD 350-1的生活地区比其他化石发现的物种居住地应该要更干燥、更开放。基于放牧物种的多样性, 该地区可能类似于现代的 非洲草原

这是否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最终答案找到了吗?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很难说明白,首先我们来看看古猿们的大迁徙。从非洲开始,分别有了 两次迁徙分布 。第一次的时间大致是在13万~10万年前,第二次大致在7万~5万年前。

欧洲大陆的类人种分布则主要在65000年前,也就是 智人 发展的主要时间段 。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人类的进化分支非常复杂,如果要找寻最终的起源必须要有一个 明确的证据 才行。

光有化石还不行,埃塞俄比亚等地区发现的石器,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LD 350-1的一些问题。不过目前科学家 并不清楚这种石器制造和文化是它们独立发展而来,还是从更早的南方古猿的传统中流传下来

如今科学家还是不能完全找到人类起源的全部证据,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整个 历史 变迁和演化过程都在不断清晰起来。从灵长类到南方古猿,再到类人种直至现代智人,人类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仅仅靠着一两块化石是无法填补出整个拼图的

人类在追溯自己起源的问题上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对我们来讲意义重大。通过这样的研究,人才能从生物属性上更完整地认识自己,探清自己究竟是谁。

现代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玩暧昧?

“递弱代偿”的原理正确吗?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递弱代偿原理出自《物演通论》,是王东岳所著,分为三卷:自然哲学论、精神哲学论、社会哲学论。这本书论证了三个原理:递弱代偿衍存原理、感应属性增益原理、生存性状媾合原理。

从这个介绍可以看出,《物演通论》这本书是作为哲学著作出版的。递弱代偿原理是这本书三大原理之一,且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理论。整本书都是为了论证这个原理而展开的。

递弱代偿原理,讲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物种,生存强度总是呈现递减态势,一代比一代弱,为了保证自身能够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挥自己续存的能力以及结构属性。

王东岳认为:万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弱,生存度越来越低。这就做递弱。相应的,万物的属性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多。这就做代偿。人类文明也同样在这个规律之中,貌似越来越强,但是个体依赖性越来越大,总体生存度越来越低。

无论是《物演通论》这本书,还是王东岳这个人,争议都非常大,基本上呈现出两极,喜欢这本书的人评价很高,不喜欢这本书的人评价却十分低。

那么,递弱代偿原理正确吗?适合于人类历史吗?为何产生那么大的争议?

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是关于立场与标准的问题。

这既是历史学的问题,也是哲学的问题。因为历史学讲的就是立场,所以我们都会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为哲学讲的就是价值,所以我们都会说哲学是小姑娘要收多少礼金。

什么是立场呢?立场就是关系。无论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学说,还是叔本华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是其它哲人所提出的学说,他们在书里论述都是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无论这个事物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产生一种关系。

例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论述的就是时与空、数与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本书论述的就是货币与商品、资本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论述的是意志与表象、生存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康德与马克思,其哲学,首先提到的便是关系的分类与处理。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关联性就是这两大哲人,其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人生来就要处理三种关系,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己的关系。

什么是标准呢?标准就是价值。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即我们用什么样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关系营造价值,从而产生标准。我们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关键是对谁有意义。这便需要讲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关系就无法营造价值,没有价值就无法产生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判断的依据。

例如,某个人逝世,谁会悲伤?那么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关系与价值,即谁与这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对谁有价值。一个普通人逝世,最悲伤的无疑就是这个人的亲人,亲人便是关系。亲到什么程度呢?这便是价值。

一个人逝世后,那么就得盖棺定论了。怎么定论呢?那么就得看他做了什么事情,对哪些人产生了哪些价值。好与坏,对与错,都是相对的。对这个人的子女而言,无论这个人怎么样,对他们的子女都有生养之恩。其子女无论怎么定论这个人,都无法撇开这个关系与价值。这便是关系产生立场,价值产生标准。

要对《物演通论》这本书,对递弱代偿原理进行评判,那么就得弄清楚其书其原理所论述的关系,所产生的价值。是否适合于人类历史,那么就得弄清楚其书其原理与人类历史之间的关系以及营造的价值。要弄清楚争议的根源所在,就得找到哪些人需要这本书,两者之间产生了什么关系。

一:递弱代偿原理只在宗教领域具有正确性,其他领域都是错误的。

宗教有三大功能:维系人类情感、确立人伦道德、界限知与未知。维系人类情感,这是宗教的基本功能,无论是佛教、***教、道教,或是其他的宗教,都具有灭除人类内心苦恼与不安,获得希望和安定的作用。

确立人伦道德,这是宗教的积极价值,具有能够促使人类进行自我反省,匡正世道人心的作用。界限知与未知,这是宗教与科学最难分开的一个的功能,具有促使人类对未知世界保持敬畏与探索的作用。

从宗教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服务的对象是个人,宗教的三大功能就为了处理个人生来就必须处理的个人与自己、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三大关系。

《物演通论》讲的是:宇宙演运即造成物类衰变,生物进化就导致种系残弱,文明前行则促进人寰危机;精神增益是载体趋弱的反比变量,信息扩张是物演分化的边际效应,知识拓展是背离本真的天然尺度;社会结构是自然实体结构的一脉延伸,文明现象是生物智质代偿的后续恶果,历史进步是人类自取祸殃的必由之路。

暂时不说《物演通论》论述的是什么关系,从这个结论,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完全是宗教原罪说的概念。其服务的对象是个人,其与佛教、道教、***教等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处理的关系是一致的,其作用是促使人类进行自我反省。这是一本宗教类的书籍。

当然,宗教类的书籍也有宗教神学与宗教哲学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先有宗教,还是先有神灵。从宗教的角度说,是先有了神,这才有了宗教。从哲学的角度说,是先有宗教,而后才有了神灵。

递弱代偿原理,是《物演通论》的基本理论,其论述的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达尔文也曾在《物种起源》中论述过。初读这本书的人,第一感觉,这是本生物学著作,或者是医学著作。

《物种起源》就是一本生物学著作,其论述的物种与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其要处理的是人类与神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如果不是神创造的,那是怎么来的。而《物演通论》,其论述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递弱代偿关系,处理的是人类生来就必须要处理的三大关系。

《物种起源》与《物演通论》最大的区别就是物种之间拉关系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相似物种的逐次对比,后者是将所有存在或者消亡的物种放在一起进行整体对比。

逐次对比,这是一个很严谨的态度,因为物种存在的时代与时空并不相同,要深究其关系,必须将两个相似的物种放在同一个时代,同一片天空下进行对比。如此逐次对比,才能保证对比的统一性,保证不同的物种是处于一个相同的背景之下。

整体对比,这就没有一个时代或者时空能够能够单独拿出来,作为对比的统一的背景。《物演通论》把时代与时空不断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性背景。这不是拉大了对比的尺度,而是改变了对比的方式。

举个通俗的例子吧。

就用从小学到大学,这个升学的过程作为例子。要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尔文用的是逐次对比,一年级和二年级对比,二年级和三年级进行对比,如此类推。从而得出结论,原来大学生也是从小学生一步步升学上来的。

而王东岳,用的是整体对比,将所有的年级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升学后,学生考试能力越来越差,考试的分数越来越低,相应的,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的考试能力不断下降,这是递弱。相应的,为了保证考试及格,学生们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这是代偿。

学生的考试能力下降了吗?显然是没有的。造成考试分数越来越低的原因,不是考试能力的问题,而是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考试内容是十分简单的,评分标准也是答对就行。对于大学生,考试内容那是很难的,评分标准也不再具体,而是以社会实践为标准,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考试的背景是升中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其考试的背景是升大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考试的背景是有能力参加工作,有能力处理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小学、中学、大学,都属于学校这个大概念大背景,但这个大背景是不断变化的。大背景是以所有的小背景为单位组成的,这没有错,但是不能说哪一个小背景就能代表大背景。小学是学校,但是学校不是小学。

小学生之所以考试成绩很好,分数很高,那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小学教育为学生提供的保护。谁来保护小学教育呢,这就需要中学教育了。这就是升学的意义。小学生没有必要面对整个社会。

从这个升学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物演通论》与《物种起源》的不同。

王东岳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背景等级差异的问题。对于世界上所有的物种来说,他们虽然都存在或者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是他们的存在,背景等级是有差异的。

细菌之所以存在度很高,是因为大的环境为其提供了保护,细菌不需要面对整个世界整个自然,他要面对的只是构成世界以及自然的一个小部分环境。而作为生物进化最高等级的人类,面对的却是整个的地球,整个的自然。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那是因为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保护。人类不需要面对整个的宇宙环境,只需要面对地球环境就够了。

等到人类向宇宙进发,那么就得面对太阳系或者整个的宇宙了。那个时候,人类脱离了地球的保护,就必须要再度进化了,进化成为更高等级的物种。简单来说,就是要升级。

对于世界上所有的物种来说,他们并非是生存度下降了,而是面对的生存环境不同了,存活的标准也不同了。比如说,人类存活主要是意识的存活,如果一个人变成了植物人,其身体的存活已经构不成人类存活的属性。个人逝世后,其肉身被保护起来,不会腐烂,这也不是生命的延续。而低等的生物,存活的标准是极低的。

《物演通论》论述的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是抛开了背景等级差异的单线关系。这种关系,是违背事实的,是完全错误的。这种单线关系,类似于个人与神之间的单线关系,其营造的价值是宗教的。

有了神,才有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才有了宗教。抛开了背景等级差异,才有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递弱代偿关系。这是先有神,后有宗教。所以,《物演通论》是一本宗教类书籍,不属于哲学。

二:递弱代偿原理不适合于人类历史,因为人类历史也有背景等级差异。

人类的历史,并非是个人的历史自传。历史,更强调的是人类这个大集体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的区域,是不断变大的。人类社会层次,也是不断提升的。

在《文明的命运》这本书中,就谈及了人类历史背景等级的差异,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生活的领域是不同的。根据这个不同,人类文明社会划分为五个时代:森林迁徙时代、河流定居时代、大陆扩张时代、海洋贸易时代、太空补充时代。

有了背景等级差异,才有了发展与进步的对比,才有了历史。按照递弱代偿原理,否定了背景等级差异,等于就否定了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历史。

递弱代偿原理,无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任何的指导性意见。毕竟,除了宗教领域,在其它领域,这个原理都是错误的。

三:递弱代偿原理引起巨大争议的根源是需要。

《物演通论》这本书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就是需要。一是经济需要,这群人需要这本书能带来经济效益,获得收入,那么就会给予这本书极高的评价。二是精神需要,这群人需要这本书发挥宗教作用,从而得到宗教慰藉。

对于认为自己很弱,竞争能力差,自卑,未来没有希望等产生这样想法的人,递弱代偿原理给予了这群人相当大的宗教慰藉。

首先,说明了他们的弱,不是真的弱,而是递弱。所有的弱,都来源于一个原因,这就是生命等级高。越高级的物种,越高级的生命,越高级的个人,越高级的公司,他们都是递弱的产物。等级太高,所以生存度越低,对周边社会的依赖越大。这样的肯定,就能让那些竞争处于劣势的人或者企业,得到满满的自信。

那递弱了怎么办呢?代偿。要去多学习生存技能,要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这显然有很大的激励效果,能调动信仰者的积极性。

《物演通论》这本书,对于信仰递弱代偿原理的那些人,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如何处理人生来就要处理的三大关系,如何获得代偿。这有着系统的指导,特别是书中有很多结合社会实践的例证,那作用就更大了。很多人都会活学活用。代偿一旦成功,就会成为递弱代偿原理的传播者,并且给予极高的评价。

真正具有高度认知的人群,对《物演通论》以及递弱代偿原理,一般都是抱着不点评,漠视,甚至是嗤之以鼻的态度。对这群具有高度认知水平的人来说,《物演通论》的宗教观,远不如其他传统宗教以及其典籍。

对《物演通论》评价极低的人,一般都是本来就有宗教信仰的那一群人。宗教信仰与科学信仰并不相矛盾,但是宗教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矛盾肯定是尖锐的。在宗教信仰自由的现代,对于宗教方面的评论很少,一般都是各有各的喜好。

然而,《物演通论》披着哲学的外衣,摆弄的却是宗教的那一套,这就让人有了贬低的口实。其实,宗教现代化,也挺有意思的。现代社会,言论自由,对于学问,也抱有极大的宽容,由此带来了这本书极大的争论。

1农村墓碑上“显妣”、“显考”是什么意思?

01、玩暧昧不用付出太多

如果谈恋爱的话人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但是玩暧昧的话就不需要了,只需要每天?早安。?晚安。?就可以了,偶尔约出去玩一玩吃点饭,不需要投入太多。所以对钱包和时间比较友好。这个付出不仅指金钱之类的东西,还指感情,谈恋爱肯定是要付出感情的,但是玩暧昧就不用了。

暧昧和玩暧昧是有区别的,暧昧指的是两个人互相喜欢但是还没有捅破窗户纸,但是以后肯定会在一起,这叫暧昧。但是玩暧昧指的是我就是想和你拉进一下关系,也不想给你什么名分,能在一起玩就在一起玩,不能在一起玩我也不会留你,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这就是玩暧昧的特点。

02、玩暧昧不用负责

玩暧昧不用负责,因为两个人没有认真,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可以用我们两个根本就没有在一起来开脱,这是一种很垃圾很***的行为,完全就是爱情骗子,希望大家不要学习,在感情生活中也要有能辨别出爱情骗子的能力。

如果你是个女孩子,你遇到了一个每天都对你嘘寒问暖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子会时不时约你出去玩,然后牵牵你的小手,搂搂你的小肩,这时候你就要明确的问他你们两个是什么关系了。如果他这时候向你告白了,你可以考虑和他在一起,但是如果他没有你就要好好审视一下他,你以为你俩在谈恋爱,但是在他眼里你俩就是在玩暧昧,是一种根本不用负责的关系。

03、玩暧昧可以广撒网多捞鱼

玩暧昧可以广撒网多捞鱼,也就是可以同时和很多人暧昧,之后再慢慢挑选,升级的中央空调,对谁的嘘寒问暖,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真的是很不好的行为,现在有很多人都受到了渣男渣女文化的荼毒,认为人活着就要做这样的人。

我觉得对待感情还是要认真一些,但是不是说你随便找个人就对他认真,还是要慎重再慎重,一定要把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打探清楚了再认真。如果对谁都无条件的认真那就是傻子。选人的时候一定要看他身边的人到底怎么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很有道理的。

04、玩暧昧可以避免受伤

有的人会因为之前受过情伤就不敢去爱了,但是他们对待感情没有更慎重,而是变成了渣男渣女,他们这时候对待感情就会更随便而且会毫不在乎,他们会为了避免受情伤去玩暧昧。虽然被***了很难受,但是这不是我们变坏的理由,也不是我们去伤害别人的理由。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谁惹你你找谁去,你伤害别人干什么?

中国爱国名言(10个),格言(10个)和爱国人士(三个)

“考”的意思就是“成”,父亲生前完成了自己的功业,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德行有成之人。

“妣”的意思是媲,而媲就是配,母亲相夫教子,贤惠忠诚,其德仪配于有德行有成之人。

父母亲去世了,不能说亡父亡母,那是对父母亲极大的不敬,一定要使用冥称,称呼显考或显妣。

考妣词意的转换,应该和古人的谥法制度有关。

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古代达官贵人去世后常用一个字来评定其一生,称为谥号,普通老百姓与国家谈不上立功,更不会有什么重要著作,立言就更谈不上。所以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受谥。

但是父母对于子女都是有功德的,于是人们就从“德”字上做文章。

出于对父母的感念,父母去世后,普通百姓也想模仿达官贵人们给父母弄一个谥号,就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是有功劳的人。

于是“考妣”做为对父母的赞扬,就成了普通老百姓对父母的通谥,专指去世的父母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和我留言分享!

显(先) 是由繁体“显”的简化字。显是由?和页会意而成的字。?是由日和丝会意而成,表示太阳照射水蒸气蒸发出现的游丝状态,隐喻出现的微妙变化;页的本义为织绸结束的经线开头,引申头的归类符号。由?和页会意为出人头地、功成名就。简化后“显”是由日和业会意而成的字。业表示业绩、事业;日表示太阳,这里表示如日中天。借“先”声表示先导、领先之意。显的本义为事业如日中天,如显赫。

妣(毙) 是由女和比会意而成的字。女表示女性,这里指示母亲;比表示比如,指把母亲比如父亲,能力强。借“毙”声指去世的母亲。

丂(靠kǎo ) 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的象形衍化而成的字。笔画释义为:丂是由横“一”和撇折弯钩“”组成,横“一”表示悬挂编钟的横梁;”是笔画合体,由撇折“”表示编钟为圆弧形结构,横折弯钩“”表示编钟向外突出,口向下的多个相对大小不同钟组成。借“靠”声说明编钟按不同大小上下左右靠在一起,通过敲击发出不同的音符。丂作偏旁的字都与编钟有关,如号、巧、兮、亏、夸等。隶变楷化后,繁化为“考”。 “攵”是“攴”的简化,可理解为敲的省形,通过敲击编钟演奏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依据演奏的效果可以检验敲击编钟者的水平,故引申为考核、考察等。

考(丂)是 丂和老的省形“耂”结合为考,丂即奏乐之钟,古代贵族用于庙堂祭祀、婚冠丧葬、军事征战、宴享宾客等各钟活动中,具有乐器和礼器功能。与造“孝”字类似。考寓意是对长者的尊敬,同时依据死者点位高低用不同类型的编钟祭祀,也是对人老来的一种价值体现或能力评价。考和考意义相近,后来就合为一字即考。

考的本义为对老人的价值高度评价。 引申为1.去世的父亲,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2.借为“考”,敲,击,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3.借为“拷”。拷打,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4.查核,如考试、考察、考勤、稽考、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5.审察,察考,如考古、考据、考订、考证、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 探索 研求);6.完成,建成,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生曰父母,死曰考妣。为了敬仰自己死去的母亲,就用显妣或先妣;敬仰死去的父亲就用显考或先考。

看了几位朋友的回答,他们已经把显考、显妣的意思解释清楚了,考为父亲,妣为母亲。这是古代对父母的称呼。现在一般都指故去的父母。

在农村,大多数的墓碑上写的都是故显考,故显妣,还有一小部分写“ 故祖考”“故祖妣” 的,甚至还有写 “故曾祖考”,“故曾祖妣” 的墓碑。这后两种称呼的墓碑跟第一种称呼的墓碑有何区别呢?

故祖考,故祖比,指的是去世的爷爷奶奶,如果翻译白了就是故祖父,故祖母;故曾祖考,故曾祖妣,就是爷爷的父亲和爷爷的母亲,北方人称为太爷太奶。为什么会出现写有爷爷奶奶或太爷和太奶的墓碑呢?这样的墓碑是孙子或重孙子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太爷太奶立的碑。谁立碑,就根据立碑人与逝者的关系写碑上的称谓。

去世的爷爷奶奶称 故祖考,故祖妣 ,立碑人就是 孝孙 ;太爷太奶 称古曾祖考 , 故曾祖妣 ,立碑人就是 孝曾孙 ;再往上一辈是 故高祖考,故高祖妣, 立碑人就是 孝玄孙; 称呼逝去的外公外婆为 故外祖考 , 故外祖妣, 立碑人就是 孝外孙 。

古代实行的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对于一些字意的说法也特别较真,人们最常见的一些墓碑上写的一些字就是显考、显妣,或是先考、先妣,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代表的意思却有很大的区别。

因为家里的老辈是从山东来到黑龙江地区的,逢年过节山东老家那边都有祭祀祖先上坟的传统,所以老父亲在东北这边烧纸,烧纸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要把纸钱烧掉,邮寄给逝去的亲人,所以要写一个像信封一样的外皮,这个外皮在我们当地俗称“包袱”。写包袱上就要用到显妣和显考两字。

包袱皮上面写的话有 :谨备金银各一口袋,冥府转交,民故显考xxx,显妣xxx查收,不孝儿孙XXX敬赠.......的字样。

显 的意思在古代文字中有敬辞的用法,是对先人的称呼,考和妣的解释是父亲和母亲,所以民间有句形容词叫做“如丧考妣”,意思是说,好像失去了父母一样悲伤。所以“显考”是指逝去的父亲,而“显妣”是指逝去的母亲。

还有就是“显考”与“先考”的用法不同,两者都表示逝去的父亲,但是逝去的父亲上面没有老人了,而且有孙子辈的情况下,这样的情况用“显考”来称呼,否则用“先”来称呼,这种说法男女都一样。

我们先看考妣的意思及出处。

考妣最初是指父母 , 《尔雅·释亲》中有“父曰考,母曰妣”。晋郭璞注引《苍颉篇》中有“考妣延年”。还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如同失去父母的意思)也能看出最初是指父母。

后来随着 历史 发展, 考妣演变成对已死父母的称呼 , 《礼记·曲礼下》中有“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农村墓碑上的“显考”、“ 显妣 ”则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

有这样一个说法,“显考”、“显妣”是从“先考”、“先妣”演变过来的。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还有有道理的。

唐代的张九龄在《追赠祭文》写到:“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由此可见古代最初使用先考先妣在作为对已故父母的尊称的。放在现代汉语中,先也有已故的意思,比如,先人、先父等都是指已经去世的祖先、父亲。

后来之所以演变成是“显考显妣”很大程度是为了更加赞美已故父母。“显”跟“先”在读音上一致,但是“显”的感彩更加浓重,更能体现子女对已故父母的怀念和尊重。还是从现代汉语看,“达官显贵”中的“显”就是比“大”更加具有浓烈的感彩。

在农村, 白事是最为隆重的公事, 白事方面的传统和礼数保持的比较完整的, 民间又历来以“死者为大”, 所以在选择用“先”还是“显”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显”,以此来表示对已故父母的无限追思和尊敬。

中国人对祖先有着非常不一样的崇拜观念,不论是去世的先人和在世的长辈,其实都是非常尊重的,这种尊重是建立在家族观念的基础上,也就是亲情血缘关系上面,越是传统的地方对这些越是看重,当然现代的年轻人思想认知不一样了,对这些已经不如以前那样在乎了。

而建于对长辈的尊重,在称呼上面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活人身上可以直接接触得到,但是对已故的人只能从家谱或者排位以及墓碑上面才能看到一些关于家族先辈的资料信息,当然对于这些信息其实在现在来说很多人根本看不懂上面的意思和称呼,只有老一辈的人才懂得那些文字代表的意思和表达的意义,年轻人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没有接触过,根本不理解。

最典型的和最容易看到的就是一些墓碑上面的信息,比如说本问题提的里面显妣和显考在墓碑上面分别代表什么,其实也只是有少部分人能明白,绝大多数只是看到这个东西后掏出手机去问度娘,而问过度娘后没有多久就又忘记了,根源在于没有认真仔细的去理解过这些东西。

墓碑对于死去的人来说意义重大,是唯一能显示死者身份的东西,所以活着的人在给死去的人立墓碑其实也是非常讲究的,而上面刻的字更是有讲究马虎不得,而这种传统起源于上古时代,古人在死后后辈会用一个字来对死者的一生进行评定,称为盖棺定论,起源在夏商之前。

在古时候的溢法制度,用来给有权势的人用碑文的形式记录一生的功绩,这种也被现古界称为墓志铭,而贫民百姓不得使用这样的制度,但是对于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后代是有功绩的,也是当时 社会 的一种认可,所以都用考妣来称呼父母,有成语为如丧考妣的意思就是如同死了父母一样让人伤痛,考妣的代表意思就是父母的意思,考为父妣为母。

而墓碑上面刻有的显考显妣,代表的意思是已亡的父母,正常情况下在考妣前面加先字,就代表父母已经亡故,先的意思是一种敬词,和考妣放到一起就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而在一些墓碑上面为什么会有显考显妣这些称谓,为什么不是先而是显呢?其实显字是德行昭著的意思也是名声远播的意思,而普通人的父母谈不上为国家做多大贡献所以立信立功都不能取,只有有权势的人才有资格立,而普通老百姓只能从德的方面入手,彰显自己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是属于歌颂父母的意思。但是在后来的时代变迁中为人子女即将或者已成为为人父母,如何来尽责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所以后来就慢慢的把先字改为近音的显字,寓意彰显的意思,而原本的意义其实已经迷糊。

在农村的墓碑之上,咱们总是能看到,墓碑之上大多刻有“显妣”、“显考”的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来看看

从“如丧考妣”这个成语之中,相信大家对“考”“、妣”二字都有所了解,指的是父母的意思。汉郑玄注:“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指的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在《尔雅·释亲》中也有记载:“父曰考,母曰妣。

其实“显”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的是“先”,指“故去”的意思。二是意指彰显父母生前的德行,一般是对父母生前的一种赞美之言。

所以墓碑上有“显妣”、“显考”字样的一般都是子女为父母所刻,既是对父母养育自己的一种感恩,也是表达了自己的孝心

不过咱们也能发现,刻有“显妣”、“显考”的墓碑都是一些比较老的墓碑,现在的墓碑上很少在见到这些字样了,这种风俗文化也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

骏景——殷

谢谢长江老农邀请回答问题。

古时,人们对父母称谓分为两个阶段,在生称父母,故世称考妣。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有成语"如丧考妣"。

妣,女字旁,"显妣"是在世子女对已经去世母亲的尊称。

"显考"是在世子女对已经去世父亲的尊称。

考妣主要在碑文、迷信用纸等上使用。

农村墓碑上显妣时代表女性,显考是代表男性,我知道的简单回到是这样,再深的意思不知道.

岂能盖棺定论乎?讲讲洪承畴的身前身后名

一、中国爱国名言

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这句话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对儿子提出的要求。意思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应前仆后继,勇敢的踏入战场保卫自己的家国。

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选自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近代:鲁迅《自题小像》

释义: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4、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这是陈辉烈士的一首诗,名字叫《诗一首》,意思是说英雄并不是没有眼泪,而是不在敌人面前流。堂堂七尺男儿,愿意为国家献身。

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意思是说悔恨没有为抗日而死,才有了今日的蒙羞。国家已经破灭了,我还吝惜我的生命做什么呢。?

二、中国爱国格言

1、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原句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意思是说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说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诗句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出自: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意思是说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诗句表达了诗人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意思是说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自:宋代文天祥《扬子江》,意思是说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

诗句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的决心。

三、中国古代爱国人士有: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詹天佑等。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2、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商人交出,并将没收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3、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4、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5、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读书笔记(一):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题记---「 ”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依个人之见,对洪承畴评价最客观的,恐怕就要属这句「 ”家驹千里,国石万钧”了,洪承畴的功与过,是与否暂且不表,前一句对洪承畴日后的前程作出了展望,后一句则道出了洪承畴在整个明清交替之际,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洪承畴,也要从这一块着手。 官员档案:姓 名: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生 卒 年:1593-1665籍 贯 地:福建泉州 我们看有关明末的史料就会发现,这些身前身后俱有争议,且争议极大的人,一般以军事将领居多(文臣统兵也可以算军事将领),像什么袁崇焕,毛文龙,熊延灿之流,对这些人评价一般都两极分化,也就是爱的往死了爱,恨的往死了恨。 为什么? 大环境的影响。 明朝的军事制度 要想搞清楚明朝的军事制度,首先就要将军事制度和军事政策的区别分清楚。 制度: 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规矩。 一定因素下形成的体系,所有人皆是体系中人。 政策: 一段时间里为「 ”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 就好像制度指的是自己的形象,而政策指的是自己行动的章程,都是「 ”自己”,但一个是「 ”本我”一个是「 ”自我”有着方向性的差别。 明朝的军事制度并不是完全继承自元朝的,其中有对唐的借鉴,宋的经验教训,元的部分成熟制度,可以说是集大成唯明一朝。 宋朝的开国君主发动了军事,黄袍加身,一跃成为天下最大的武装地主,为了让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下去,依着「 ”重文轻武,强干弱枝,重内虚外”的核心精神制订了宋朝的军制。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设计政治制度和规划政治全景的时候,肯定考虑了前朝的兴亡得失,而宋,作为一个典型的 *** 王朝,对武将的不言而隐,也被明朝完完整整地继承了下来。 根种下以后,自然就会生根发芽。 以上是军制的指导思想,而在制度框架上。 明代的军制,和唐代差不多,开国之初,皆是府兵制,也就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非职业军人。全兵皆农,好处是中央 *** 在和平年代是不用供养这些人的,坏处就是明朝的府兵制,相比于唐代,多了个军户制度和贱籍制度,也就是当兵是世袭制的,不仅自己要当一辈子的兵,自己的儿孙也要如此,地位也没有,处在鄙视链最底端,而又由于军官也是世袭制的,时间一长,军田便沦为了私田,不用交税,士兵则沦为了军官的私奴或佃农,可以说,明代的军制,较之唐代还要不如。 时间一长,职能便混乱了,士兵到底是农还是兵,因此又产生了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 于是,卫所便糜烂了,军队便没了战斗力,国家岂能不亡? 正如船山先生所言:「 ”宋之君臣匿情自困,而贻六百年衣冠之祸,唯此而已矣。” 宋朝整个社会对军人的轻贱,践踏,最终轮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而终明一朝也继承了这个特点。 机体腐烂了,军事将领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逆天改命。 辟如一个人,大脑如何如何地完美,效率如何如何地高,但如果身体瘫痪了,任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施展不出来。 交代了明朝的大背景后,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洪承畴战事失利的原因和其投清的动机。 使洪承畴声名大振的,是在剿抚流寇这个事上,看《明史》的体例我们可以发现,相比于前代的几部史,《明史》多了一个流寇传,可见,在明朝的眼中,流寇的威胁程度是大于满清的,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也是流寇,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暂且不提,洪承畴剿了流寇,并且差点就剿灭了,这是事实。 借此,洪承畴入了崇祯的视线,一路青云直上,升任蓟辽总督,直面抗清第一线。 洪承畴一生的转折点便在蓟辽总督的任上, 上任头两年,洪承畴打的不错,倚着宁锦防线,敌不我也不动,拖住了满清的主力,甚至还主动出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转折 崇祯十四年,松山会战 但就在崇祯十四年,双方在松山阵兵约25万,清12万明13万,总之,双方能打的都来了,两只大军,决一死战。 最后的结局,洪承畴兵败 两个原因 只带了三天的粮草,粮道被清军袭击,后勤供应不及导致大败。 原本,洪承畴倚着宁锦防线,清军根本拿他没办法,属实硬撼不动,几十年前,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道防线下疑似被炮火击中而陨命,几十年后,皇太极也来了。洪承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着,但是,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不及了,三番五次地催促洪承畴出防线与清兵决战,纵观这几十年来,凡是明军主动出击的战例,十有八九是败的。 看到这块,你应该就能明白洪承畴失败的原因了吧,本来明军的水平就很差劲,国家财政还没钱,打不起持久战,崇祯和陈新甲又一通瞎指挥,导致明军丢了唯一的优势,几个因素一综合,一使合力下,洪承畴和明军自然就被推入了万丈深渊。 洪承畴一败,「 ”宁-锦防线”大开。 防止满清入关最关键的一道防线也丢了。 这就是洪承畴在明朝的重要作用! 外交家基辛格在他的作品《论中国》中提到了中国人在看待这种节点时的想法,并与西方的主流思潮进行了比对。 「 ”中国人绝少会选择主动出击,讲究的是积小胜,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战略性蜕变,因为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体量是超大的,社会治理的难度也是成几何级上升的。 就如同一位身高马大的壮士与一只猴子打拳击,壮士的灵活性肯定不如猴子。索性以不动应万变,而西方讲究的是重点与关键点的概念与运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太多模糊的概念,讲究的是速战速决,一击致胜。 这就是中西方的区别或中国人的特点 研究历史的视角也是如此,管中窥豹,中国人从一件小事中看到的是整个大时代。 从西方地视野角度来看的话,洪承畴的失败是双方战略天平上一个极重要的关键点,重点,可以说决定了双方的胜负。 而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的话,双方的战略均势是一点点地顷向清国的,清朝的胜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不管怎样,洪承畴败了,明朝也败了,胜利的只有清朝。 入关后 清军入关后,有很多比较重大的政策,建言者和主导者皆是洪承畴,其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缓解了满汉矛盾,使满清统治者一统天下,融入了中国。 而清朝对洪承畴的评价,转折点就在乾隆下令修《贰臣传》以后 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 意思就是尽管这些贰臣为大清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如果用忠君的标准来看的话,大节有亏,应该遣责,后人也不要学。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兔死狗烹的结局,洪承畴这些贰臣们在朝代初创时期是有利用价值的,自然可以优待,用他们做一个表率,去分而化之忠于明朝的官员,岂不美哉!攻城还讲究个围三缺一呢,给人希望,好让他们不要狗急跳墙,遑论争霸天下。 到了乾隆这里,利用价值还在,只不过职能变了,改为安抚那些有风骨的臣子,缓和,警告可能会出现的骑墙派罢了。 主题思想就是,告诉臣子们,看看这些贰臣们的下场,遗臭万年!一定要忠于「 ”我大清” 在封建社会中,朝代的更迭只是意味着换谁家坐天下最大的武装地主的位置,当时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都只是一种模糊的情感,三纲才是古人的主流认知。所以,严格来说洪承畴不是汉奸。 而对洪承畴的恶感也是因为清朝 因为清朝离我们最近,很多历史造成的余波直到今天还感受的到,所以很多人逢清必反,提到清朝就没好感。 但客观来说,清朝是封建王朝的颠峰,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不堪,对于清,要不吹不黑,客观评价,对于洪承畴的历史功绩同样也要如此。 中国人的道德观,就是一刀切地标准尺度,非黑即白,没有更深入一层地定义,也没有一种关于复杂性的判断方法,而史官,看客也会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加之史料浩繁,写出的作品,说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无视了历史人物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历史人物一定程度上的脸谱化,提到一个人,我们只会说他是好是坏,从而忽略了好的另一面,坏的另一面是什么。 洪承畴这个人,在传统道德上肯定是有污点的,所以对他的评价就是非黑也非白,呈两个极端化。评价的反复也说明了我们的一种心志,说他白,是个好人,还要考虑他做的恶,感觉很别扭,说他黑吧,难道就不考虑他的正面影响,感觉又不公允,这就是人物的复杂性导致的感观上的模糊性,所以只能翻开他的「 ”棺材板”,瞅一瞅他的成色,然后再粗粗下一个定论,这个定论肯定又是会引起争议的,各说各言,各有各的认识,「 ”棺材板”总也盖不下去,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和历史人物的悲剧性。

西游记一书作文(复述)

下午,骤雨忽至,闲来无事,不妨读几页书吧。说来惭愧,很久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纸质书了。打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的卷一之第一章"文忠公",开始阅读吧。

(原文内容:要了解一个已经死去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

(原文内容: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

理由如下:

第一,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上的卓越,时至今日,他的诗歌和绘画的成就仍是天地间的一大奇迹,几乎无人超越。

第二,苏东坡的生活资料比较完全。远非其他中国诗人可比。有关他漫长一生的多姿多彩的资料,既存在于他自己浩繁的著作中,也存在各种史料中。

(原文内容:苏东坡并不记日记……记日记对他恐怕过于失之规律严正而不自然。但是他写札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他都笔之于书,有的记有日期,有的不记日期。)

而别人忙着记载他的言行,钦佩他才华的人精心保存他的书简题跋。竞相抄写他诗作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的多数作品虽然纯良真“”挚,然对当朝政治稍有异议。于是招来当权者的不满。当时形势严峻,乌台诗案,彻底改写了他的命运,使他几乎险遭不测

贬谪其间,他曾对莫逆之交吐露心扉:倘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足见他精神上的真诚坦荡,这种特性,使他能在被贬至蛮荒的琼崖海岛时,也能潇洒处之,也许是性格和命运使然。

东坡之性格富有现代人的性情,他始终具有青春的活力,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之心。他虽然饱经忧患,但他的性格却更加的温和厚道。并没有变得怨天尤人,尖酸刻薄。这一点也是我们喜爱他的重要的原因。

人生如梦,盖棺定论。人生如戏,演的如何,幕落之时,乃下断语。东坡一生,穷达多变,旦夕祸福,各个阶段的吉凶顺逆,同样无可避免。

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当政年间长大,在一个野心勃勃但心地善良的神宗皇帝在位其间做官。在一个十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

读苏东坡传记,也是进一步了解宋朝因朋党之争而衰微的历史。宋朝终因小人当政,国力耗竭。

东坡青年时期,朝堂有一批淳儒贤臣。北宋将亡之际,他们已悉数凋零。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的心腹取而代之。到第二次党争祸起,童子帝王之下,正义忠良之臣大多已经作古,也有在贬谪中去世的。

(原文内容:宋朝国力之削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借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危害之烈。)

苏东坡拼命用个人的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但政治家为达目的是不择手段的。自然会罢黜异党之辈,清除持异议之流。手段之残忍,难逃东坡之慧眼。他和王安石的冲突,既注定了他一生沉浮宦海的命运,也决定了宋朝的国运。

而两个人冲突的结果呢,谁也没看到北方异族对宋朝的征服。而苏东坡却亲眼目睹了王安石的新法导致的老百姓在五谷丰登的年月却背井离乡的现实。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因被逼向官家借的款项与利息。

而那些权贵对此却装聋作哑,乃予以粉饰,极力夸张,试图锦上添花。他们以国运为儿戏,仿佛国破家亡的后果与他们无关。

苏东坡无奈之下洁身自保,然内心却痛苦万分,个人力量的微薄,在豪权面前是多么渺小和卑微。

皇帝虽有治乱的真诚愿望,但听而不聪,误信人言,以致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对于国之大事,黄帝时常犯错,而百姓只有听任高压政治的镇压,苟延残喘,生活倍加艰难。

此时此刻,国家是需要一些清流之士站出来的,而真正愿意为国分忧的人士却位卑言轻。

而拥有实权的当道者呢,却热衷于疯狂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之中,朋党的狂热竟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此等情形之下,北方强邻的攻入就势不可挡了。于是朝廷宫阙在异族的铁蹄之下化为灰烬。

当历史学家漫步于荒草废墟之间时,不禁低头沉思遭此劫难的原因,但一切已无可挽回了。

历史悠悠,东坡去世一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元佑党人碑的建立,也是宋朝朋党之间的的一个总结。碑上刻着以东坡为首的元祐年间当政的三百零九人的黑名单。碑上有奉旨他们的子孙永远不得为官。与此同样的石碑在全国各地各县皆有树立。这是要把反对变法的人斩草除根。

在徽宗崇宁五年正月,此碑突遭雷击,破而为二,此是天意。徽宗大惧,于是派人在半夜时分偷偷的把端门的党人碑毁坏。以此来平衡朝庭的震恐。宰相发现,十分恼怒。

此后,苏东坡的名气大增。他死后前十年间,凡是刻有他诗文的石碑,一律奉令销毁。然而禁止愈严而传愈多。而当时的士大夫竟以不能诵东坡诗而自觉气索,于是他们就象着了魔似的开始竞相传抄苏轼的诗作,而且以此作为文人身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一个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士是无法***苏轼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

雷击石碑后五年,因一位道士向徽宗奏报曾见苏东坡的灵魂在玉皇大帝的灵前为文曲星,掌诗文。徽宗更为害怕。于是,开始搜集东坡的手稿。流散于各地的诗文字画便得以保存于天地之间。

新都杭州,南宋的高宗皇帝开始阅读苏轼的遗著。越读越着迷于苏轼的才华和学问,越读越钦佩苏轼的忠诚和大勇。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封东坡的一个孙子为大官。东坡的名气地位在此达至巅峰。

孝宗乾道六年,赐他谥号文忠公,又赐太师官阶。

孝宗赐予《苏东坡集》的序言盛赞他浩然正气。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华丽柔靡之作。的确,东坡的诗文有一种特质。他的文学给予读者一种快乐和力量,他的作品历代爱读,甚至历久弥新。

至今中小学课本中把苏东坡的诗作几乎全部作为必背的篇目。而他的著作早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乘之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浇灌着我们脚下的坚实的大地,提升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东坡写信给谢民师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也。”

苏东坡文章的″真纯"为何物?他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为文之道妙哉。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情思美妙,表达够好,独特之美便自然而发。他认为好的文章简洁、自然、轻灵、飘逸。文章有此等特性,便不至于索然无味了。

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必定是在赏阅苏轼之文。但是皇上对他的感叹赞美却使某些大臣更为害怕,所以这也是东坡一直流放在外的一个原因。但不管怎样,他的绝世才华,怎能被这些乌合之众所抵触和封锁呢!

苏东坡天生聪慧,他是第一流的画家,超一流的书家,他善谈吐,而且游踪甚广 ,精通佛理。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文的。他为官一方,颇有政绩,开凿河道,治水筑堤,关心民情,救济饥荒,涉猎医学,自寻草药,尝试炼丹。他想与明月同在,他想与江河同存,他想攫取宇宙的奥秘,不幸未竞全功,终一笑而逝。

但他是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啊!

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上至帝王,下及农妇。而他的至交是侍僧和道士。

他曾对他弟***由说过几句话,描写他自己再恰当不过: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的快乐是来自于混迹于普通人之中的感觉。

其实他从来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皆因参悟人生,看淡得失,超然生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切付之悠悠,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读西游记概括缩写作文

《西游记》问世近五百年了,我们一代一代读书人读这本书,一代一代读书人研究这本书,我们真正读懂和研究透了这本书吗?没有!因为,我们所能看到的对《西游记》的定论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的长篇。二十世纪初,曾有鲁迅、胡适两位文坛权威对《西游记》做了些点评,结论还是:神魔(鲁迅),神话(胡适)。“”这个定论,就象压了孙悟空五百年的“五行山”,权威们的评论就好似贴在五行山上的“压帖儿”。

难道真的会象《西游记》的作者们所预言的:五百年后才会有“唐僧(寻求解脱自性迷的众生)”揭去“压帖儿”,放出“心猿(‘心愿’的谐音)”孙悟空,“悉发”出“菩提心”来吗?其实,《西游记》的作者们早已用“弼马温”告诉众生:《西游记》就是一篇“笔骂文(‘弼马温’的谐音)”。我们应该认真苦读中国典籍,跳出纯文学的樊篱,真正搞清楚这部以神魔当笔头骂世的“笔骂文”究竟是在骂什么。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重新解读《西游记》。

百回本《西游记》是读者最多,影响面最广的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由于《西游记》中的主题、作者等谜,引发历代文人墨客不懈探求,但终因只为“紫金钵盂”之“人事”,不肯将“紫金钵盂”交给神仙,故不可能尽知其中暗传的“密谛”。鲁迅在《中国史略》中曾批评一些“三教之徒”,对《西游记》“皆得随宜附会”,指出:“然作者号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也无“微言大义”。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则称:“全书以诙谐滑稽为宗旨”,是“世界上的一部绝大神话”,“是有人的意味的神话”,“《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神话,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二位***的高论后来赞同者甚少,但由于二位***威高言重,后世的探讨者们又缺乏更有说服力论据和论证,故至今《中国文学史》、《辞海》等教科书、辞典中,均以浪漫主义的神话或神魔“”给《西游记》盖棺定论了。虽然后来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合理的观点,但因权威们的定论,这些合理的观点均被视为“牵强附会”的“街谈巷议”之类了。胡适曾提到了《西游记》“是有人的意味”、“有一点爱骂人”和“玩世不恭”,几乎就要走入百回《西游记》中八十一难所形成的“众妙之门”,但毕竟是擦“门”而过,《西游记》还是“弼马温”而不是“笔骂文”,不能“入流”。

如果我们以“汉字六书”为读解方法,感受着生活认真读书,认真深入地研究一下《西游记》中究竟有何“人的意味”,究竟如何用笔来“骂人”,究竟如何“玩世”。如果用《西游记》中已提到的“婴儿之本论”和明代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来解读“弼马温”,也许就会发现,《西游记》这篇“笔骂文”原来就是用笔来探讨“人的意味”,来“玩世”,来“骂人”的文章。

既然《西游记》是文章,就应该让其“入流”,不要再给炎黄子孙们留下种种猜谜般的遗憾了。

一、《西游记》中以“人的意味”为主体的思维体系自古三教为儒道佛,九流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家则被列为九流之外,《西游记》的作者们因此而戏称《西游记》是“未入流”的文章。《西游记》中有意写了个“弼马温”,那么怎样将其理解为“笔骂文”,怎样将其视为能“入流”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是入的何“流”呢?要解读此迷,只要仔细分析一下《西游记》的章回结构中“人的意味”是什么?“意味”在中国古代称“意象”,也就是精神现象,“人的意味”就是人生百态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现象,“人”就是这个精神现象的“主体”,用这个“主体”去分析百回本《西游记》的篇章结构,就可以解得其中的奥密。

首先,分析第一回至第七回,作者从“心性修持大道生”的一场大闹天宫写到“五行山下定心猿”,就是写“自性迷”的众生之“心”。《西游记》中的天宫是什么?就是众生想入非非的象形的精神世界。“心性”又是什么?就是众生的精神本体,众生的一切行为莫不由此而动,俗称心动才有行动。因此,心性又是相对于众生之肉身的内在之物,《西游记》中有诗曰:“内观不识因无相(第一回)”,即指众生没有外观形象与之对应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现象所在,书中巧妙地“借”用一只神猴的行为来生动形象地描述这种没有外观形象与之对应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现象,《西游记》中也有诗曰:“借卵化猴完大道(第一回)”。一场大闹天宫写了七个章回,正象《庄子。内篇》那样,形成了一个以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现象为主体的《西游记》“内篇”,这是一个很完整的有“人的意味”的思维体系。第一回写了个山名叫“花果山”,这座山名中的“花”字,其实就是暗指“名”,《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的“名”,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领域的产物。因为“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故中国古代思想家一直将“可名”又“非常名”的“名”,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

第二,分析第八回至第十四回,作者从“观音奉旨上长安”寻找取经人唐僧写到“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就是写“自性迷”的众生之“身”。《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什么?就是用“借”的手法来写“性本善”,但却“自性迷”的众生之“身”。六贼是什么?就是“借”指众生的“六欲(眼耳鼻舌身意)”,众生的一切行为莫不因“六欲”所致。故唐僧是“借”指相对于众生的心性的外在之物,《西游记》中有诗曰:“外合明知作有形(第一回)”,即众生的“肉身”所在。观音寻找取经人又是写了七个章回,也正是象《庄子。外篇》那样,写成了一个以“性本善”却“自性迷”的唐僧为“人”这个“主体”的《西游记》“外篇”。在第九回(有的版本为“附录”)虚拟出了一个唐僧的父亲名叫“陈萼”的故事,这与实际事实显然是不相符的,但这个人名中出现的“萼”字,则是暗指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实”,即相对于人的内心世界以外的实物形态的“肉身”。这个“肉身”不是指有真名实姓的具体的某某人,而是“他名姓配丹成(第一回)”的众生的躯体。这个人名中的“萼”与前七回中的山名中的“花”相对应,正是“花与萼”,即“名与实”,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讨论哲学问题时经常用到的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范畴。

第三,分析第十五至第九十八回,作者用了十二组基本上是以“七”为结构的寓言故事来描述神魔争斗,神好乎?魔坏乎?莫可言赏罚也。这正如《庄子》之风格,“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傥,不以畸见之也。”用神魔故事之幻笔和戏笔,描述神魔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鲁迅)”,借此以、消遣为形式,实则在“游戏中暗传密谛(李贽)”。故此,《西游记》也如同《庄子》,能达到“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能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社会效应。因此,推论这十二组寓言,正是仿《庄子。杂篇》。在第十五回中又写了一个地名“里社祠”,并解释为“里者,乃一乡里地;社者,乃一社土神。”这是暗指在某一个地方积聚着一些“土神”,这些“土神”很可能是指一群“未入流”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在这里结社聚集干什么呢?当然是讨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至此,有了“名”,有了“实”,又有了个讨论问题的“社”,实际上已经将《西游记》中要讲的“名实论”完完整整地推论出来了。“名实论”正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哲学最基本范畴的命题。

至此可以断言:《西游记》是用神魔故事为表达形式,借用古代老庄学派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思维体系,其真实内容是,通过这个完整、系统的思维体系来讨论“名与实”的辨证关系问题,并对中国古代三教九流思想进行批判地继承,以达到让后人在欣赏神魔故事的“游戏”中,不断“悉发菩提心(第一百回)”的目的,而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更不是宣扬什么三教九流。因此,《西游记》这个“弼马温”应该解读成“笔骂文”,应该入老庄学派之流。这里有个问题要加以说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都只是古代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既是“萼”,又是“花”,但更多的是他们留给我们的系统思维方法,而不应该将他们的思想定格为什么三教九流,并拜为教主。将他们拜为教主,只是无知的后人创作的恶作剧,《西游记》故事中用调侃的手法一再强调了这点。搞清楚了这些,我们就不要再在《西游记》中去考证什么“金丹大道”、“佛老之理”了,而应该在“花与萼”、“名与实”中去探讨真正的“有人的意味”的主体性哲学问题。

(注:有学者考证《庄子》古本为二十八篇,均以七篇一组,《内篇》、《外篇》各为七章,其余的为《杂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人增补过的《庄子》)。

二、要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除了用百回本《西游记》的章回结构以及其中有“人的意味”的精神现象来证明《西游记》不仅仅是神魔,而是与《庄子》相类似的“大卮言、大重言、大寓言”外,我们还可以用考古法则,即用最接近《西游记》问世时代的评论文章,以及《西游记》的作者们的观点来点评其为何书。

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其造化枢纽,修真窍妙,无不详明且备。……自悟一子陈先生《真诠》一出,诸伪显然,数百年埋没之《西游》,至此方得释然矣。但其解虽精,其理虽明,而于次第之间,仍未贯通,使当年原旨,不能尽彰,未克尽美而未尽善耳。(《西游原旨叙》)。

清代的点评家大多称《西游记》为“参禅修道”的奇书,具有代表性的人有悟一子陈士斌、悟元子刘一明、张书绅等。刘一明,号悟元子,著有《西游原旨叙》一书,他把《西游记》看作一部深奥的谈禅讲道的奇书。张书绅在《新说西游记总批》中则将《西游记》点评为儒学经典《大学》。当然,这都是未真正解得《西游记》之密谛的可笑之谈。但是,刘一清在书中对《西游记》质疑道:“怪怪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很显然,《西游记》为什么会与三教合,悟元子也未悟到其所以然。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认为《西游记》决不仅仅是。我们可以再往明代求索。

故以大道观,皆非所宜有矣。以天地之大观,何所不有哉?故以彼见非者,非也;以我见非者,非也。人非人之非者,非非人之非;人之非者,又与非者也。是故必兼存之后可。于是兼存焉,而或者乃示以信。“

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魔非他,即我也。我化为怫,未佛皆魔。魔与佛力齐而位逼,丝发之微,关头匪细。摧挫之极,心性不惊。此《西游》之所以作也。说者以为寓五行生克之理,玄门修炼之道。余谓三教已括于一部,能读是书者,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伸之,何境不通?何道不洽?而必问于玉椟,探禅蕴于龙藏,乃始有得于心也哉?至于文章之妙,《西游》、《水游》实并驰中原。今日雕空凿影,画脂镂冰,呕心沥血,断数茎髭而不得惊人只字者,何如此书驾虚游刃,洋洋纚纚数百万言,而不复一境,不离本宗;日见闻之,厌饫不起;日诵读之,颖悟自开也!故闲居之士,不可一日无此书。

明代也有点评《西游记》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有李贽、谢肇淛等。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贽,号卓吾,著有《西游记总批》一书,他把《西游记》看成“决不是以单纯的、消遣为宗旨,而是在游戏中暗传密缔”的文章。我们读一读李贽的《焚书》、《藏书》等,就能感觉得到理同途殊。《西游记》写了孙悟空这个心性,《焚书。解***》则有:“以为吾之真心如太虚空”之论;《西游记》写了唐僧这个“自性迷”的众生之身,《焚书。解***》则有:“既以妄色妄想相交杂而为身”之谈。二者观点妙合也!谢肇制则称:“《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心之驰,其始之放纵”,言明人自由放纵的本能与社会必然会加以约束之间的矛盾,“盖亦求放心之喻”。也未将《西游记》仅仅界定为。

再品味《西游记》作者们在《西游记》中的300首诗(词),更能说明他们创作《西游记》的良苦用心,他们决不仅仅是为了写一部,而是为了求得“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西游记》第一百回)。《西游记》的作者们既不崇儒,也不媚道,更不信佛,但是对于儒佛道三教的实际存在也并不排斥,而是主张三教合一,九流交融,在扬弃同发展。写儒佛道三教只是“借卵化猴完大道,他名姓配丹成(第一回)”。

至此,应该将《西游记》定义为:是以神魔故事为表现形式来讨论中国人的精神现象,由用(心)求体(身),剖析众生之心以求知国人行为的哲学启蒙教科书,即在中国封建社会焚书坑儒的文化厄史中,扭曲了表现手法的,有中国特色的精神现象学。

三、《西游记》研究需要官方重视和文史哲三学合力《西游记》这部东方的“精神现象学”比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早问世270多年,却被压在我们精神世界的“五行山”下,还要贴上“压帖儿”,真可谓藏在深山人不知。可叹啊!马克思曾称“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有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就有了系统的西方哲学;我们重新解读《西游记》后,能否建立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哲学体系呢?当然,这需要中国学界文史哲三家合力探究,方可有成。

我们的报告文学家写《歌德巴赫猜想》,不就是因为这是有中国人解出了外国先人设下的谜吗!那么,中国人的祖先在《西游记》中设下的谜,我们的报告文学家是否也应该写出些什么猜想来呢?

我们中国的祖先设在《西游记》中的种种哑谜,被我们这些不负责任的后人不认真读书,不详究本原,还没有找出其中最根本的“中国精神”来,就牵强附会,胡批乱判。《西游记》中重言最多的是故事就是:唐僧总是到了要被妖怪吃掉的时候,才会喊“悟空救我!”我们都会唱的《国歌》中也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人最根本的精神。虽然大多数中国人现在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但人们的思维紊乱,身康心衰,道德败坏,诚信灭失,声四起,黄赌毒泛滥,崇拜“孔方兄”,社会对哲学的态度可以用“冷漠”二字概括。

《西游记》中连猴都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的基本道德准则,我们现代人怎么能忘了?我们的如何为政?我们应该清醒,中国人不要总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