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折庭争唐太宗_面折大臣的折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7-20 0
  1. 求魏征正面上谏唐太宗的文言文与分析 要正面上谏,不是婉转的
  2. 魏征在唐太宗时期任职什么
  3.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4. 唐朝李世民被李世民比喻为镜子的忠诚是哪一位

1、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请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

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2、玄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问他:“你为何挑拨我兄弟之情?”

面折庭争唐太宗_面折大臣的折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彼时魏征已经是阶下之囚,然而依旧镇定自若理直气壮的说:“人各为其主。我之前在太子手下做事,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我的话,要不然,现在坐上皇位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呢。”大家都直冒冷汗,觉得魏征要完了。没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这大逆不道的话之后,非但没有责怪魏征,反而说:“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

3、唐太宗重用魏征后,还主动和魏征结为亲家。魏征生活的很简朴,屋子也很简陋,唐太宗想给他大房子,被他拒绝了。魏征直言上谏,虽经常触怒龙颜,可是后来每当镇定下来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总会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

“贞观之治”之所以国泰民安,魏征功不可没。唐太宗曾把魏征形象的比作自己的镜子,认为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怀念地说,自己没了一面心爱的镜子。唐太宗为魏征罢朝五日,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历史上一段贤君良臣的佳话,就此落下帷幕。

4、魏征以前向李世民举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他们学富五车,有宰相之才。不曾想在魏征去世不久,杜,候被人举报谋反,于是一个被李世民罢免,另一个直接人头落地。李世民自然怀疑到魏征身上,自古帝王多疑心。

因为谁都害怕部下结党作乱甚至起兵篡位,已经死了的魏征就这么撞到了枪口上。后来李世民又发现了魏征把自己谏言的资料给史官阅读。这让李世民越想越生气,一怒之下把将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都下旨解除了。不过这明没有让李世民解气,他亲自来到魏征墓前,将魏征墓碑咋了个稀巴,一代忠臣魏征,竟落得如此下场。

5、贞观之治时,李世民评价魏征:“尽心於我,献纳忠谠。”意思是说,魏征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献出良策,李世民现在的功绩,有一大半是魏征的功劳,魏征不愧为“千古之名臣”。后来,李世民又说:“当政者应当像尧舜禹学习,做一个明君。自从我重用魏征,天下太平,边境安稳,百姓富足,可见魏征是多么忠益的人。”

贞观19年,李世民亲征边疆,损失惨重,死伤上千,李世民非常懊恼并叹息说:“如果魏征在世的话,他就不会让我去打仗,哪里会损失如此惨重?”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悲痛欲绝,失常对身边的人说:“魏征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并留下传世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这句话在生活中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多听取别人的遇见,对提高自己十分有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魏征

求魏征正面上谏唐太宗的文言文与分析 要正面上谏,不是婉转的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t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t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励精政道”,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他还令公卿大臣们把魏征遗表中的一段话写在朝笏上,作为座右铭,以魏征为榜样,做到“知而即谏”。君临天下的皇帝,对一个老臣竟倚重、倾心如此,这在历史上的确并不多见。

●魏征早年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t”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心眼里钦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纳。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它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魏征在唐太宗时期任职什么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23〕.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

〔1〕固:使……稳固.

〔2〕远:使……流得远.

〔3〕浚: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大.

〔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10〕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吴国和越国.

〔13〕行路:路人.

〔14〕董:督责,监督.

〔15〕振:同“震”,威吓.

〔1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

〔1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

〔18〕下:居于……之下.

〔19〕盘游:打猎游乐.

〔20〕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21〕敬:慎.

〔22〕黜:排斥.

〔23〕宏:使……光大.兹:此.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21〕简:选拔.

〔25〕信者:诚信的人.

〔26〕百司:百官.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能轻视吗?身为君臣,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完全做到上述十个方面,扩大九德的修养,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都得到任用,就可以垂衣拱手,安然而治了.何必劳神苦思,代行百官的职务呢!(顾伟列)

分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魏征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

作家介绍:

魏征 (580 - 643 )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谏议大夫

魏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唐高祖最青睐 最信任的人

一方面因为魏征的忠诚,舍己为国,一方面因为唐高祖听从进谏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

唐太宗实为钦佩,感动,魏征去世不但唐太宗失去了一位忠臣 还是唐太宗的天下少了一位明宗……所以唐太宗感到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朝李世民被李世民比喻为镜子的忠诚是哪一位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后,太宗皇帝到朝廷处理政事,对朝臣说:“人用铜作镜子可以使衣冠整齐;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亡;用人作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朕曾依靠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征去世,我丧失一面镜子了。朕最近派人到魏征家里,得到他遗表的草稿,只有一页纸,才写了一半,其中可辨认的几行字说:‘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破败。公卿大臣之中,陛下对他们的感情有爱有憎,往往憎的只看到他们的恶,爱的只看到他们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们的恶,憎而知道他们的善,除去恶人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能兴旺发达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征所说的这种过错。公卿侍臣,可把魏征的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这种过错,一定要进谏。”

唐太宗李世民即皇帝位后,借鉴前代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一个人不能独断天下之务,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依靠忠良辅弼,听取臣下的谏议,修正为政方面的过失。于是,便拜魏征为谏议大夫。魏征任谏议大夫后,为了唐朝的长治久安,使太宗少犯错误,在居安思危、施行仁义、去奢就俭、轻徭薄赋、举贤任能、斥佞退邪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好的意见建议。

有一次,皇帝问魏征说 “做君主的人用什么方法能做到明,犯什错误会导致暗?”魏征说:“君主之所以明,是由于能多方面听取意见;之所以暗,是因为偏听偏信。从前尧、舜打开四方之门,广招贤才,目明能远视四方,耳聪能远听四方,虽有共工、鮌这样的恶人,不能蒙蔽他们;言语动听行为背谬,也不能使他们受迷惑。秦二世居于深宫,偏信赵高,天下离散叛乱却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侯景领兵准备攻城却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造反的人到处都是却不知道。所以说,君主能多方面地听取意见,那么奸臣就不可能蒙蔽君主,而下情也就能上达。”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魏征以秘书监的身分参预朝政后,以光武帝拒绝西域诸国请求设置都护的例子,劝谏太宗不要“为了异族而使中国受害”。皇帝称赞他的“意见很好”,立即把发布的诏令追回。

由于纳谏如流、及时纳好的意见建议,太宗即位的第四年,一年中判处的只有二十九人,几乎达到刑罚弃置不用的地步,米价每斗才三钱。在这之前,皇帝曾经感叹道:“现在处于大乱之后,国家很难治理吧!”魏征说:“大乱之后容易治理,就象饥饿的人容易给他准备吃的。”皇帝说:“古人不是说善人治理国家经一百年,然后可以制服凶残的人,从而废除吗?”魏征回答说“这话不是为圣人哲人说的。圣人哲人治理国家,理应象回声一样,一年便可以有成效,并不是那么费力的事。”封德彝否认说:“不是这样。夏、商、周三代之后,浮薄诡诈之风日益滋长。秦朝专用法律,汉朝杂用霸道,都想把国家治理好而不能,不是能把国家治理好而不想。魏征是个书生,喜欢空谈,他的话只会使国家混乱,不可听从。”魏征说:“五帝、三王不是换掉百姓而后教化,实行帝道便称帝于天下,实行王道便称王于天下,就看所实行的是什么了。黄帝驱逐蚩尤,经过七十次战争而制服蚩尤的为害,于是达到无为而治。九黎危害道德,颛顼征讨它,获胜后天下就得到很好治理。桀作乱,汤放逐他;纣无道,武王讨伐他。汤、武王都在自己生前达到太平。如果人民日渐浮薄诡诈,不再返于淳朴,那么到了今天,应当都成为鬼怪,君主又怎么能教化他们呢!”德彝回答不上来,但内心以为魏征的意见不行。皇帝完全接受魏征的意见而毫不怀疑。到这个时候,天下太平。边地异族君长受中华文明礼教的熏染,带刀到宫中担任警卫;东到海,南越过五岭,都夜不闭户,来往的旅客不用携带粮食,在路上就能得到供应。太宗对群臣说:“这都是因为魏征劝我行仁义啊,现在已经有成效了。可惜封德彝已去世,不能让他见到了!”

作者: 倚立落花人寂静 2007-4-5 17:00 回复此发言

--------------------------------------------------------------------------------

2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后来,皇帝在丹霄楼宴请近臣,饮酒之中,天子对长孙无忌说:“魏征、王珪侍奉隐太子、巢刺王的时候,确是可恶,我能抛弃旧怨,任用有才能的人,也算无愧于古人了。但魏征每次进谏,如果我不从,我发话,他总不马上答应,这是为什么呢?”魏征说:“臣认为事情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进谏,如果陛下不从而臣马上答应,便怕事情就这样施行。”皇帝说:“只管马上答应,等机会再另陈述意见,难道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说:‘你们不要当面顺从我,退下后又有话说。’如果臣当面顺从,答应陛下,又另找机会陈述意见,这就是‘退下后又有话说’,不是稷、禼用来侍奉尧、舜的办法。”皇帝大笑道:“别人说魏征举止粗暴傲慢,我却只看到他的柔媚。”魏征一拜再拜,说道“陛下引导臣让臣说话,所以敢这样;如果陛下不接受进谏,臣又怎敢多次触怒陛下呢!”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魏征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长期不决的诉讼案件,天子命令魏征秉公处理。魏征不是一向熟悉法律,只抓住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处理,(而不是完完全全依照法律条文去处理,)结果大家都心悦诚服。天子进封魏征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魏征多病,请求辞去官职,太宗说:“您难道没有看见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擅长冶炼金属的工匠把它锻造成器物,人们才觉得它宝贵,朕正把自己比作金属,把卿比作好的工匠,而对它加以磨砺。卿虽有病,但还未衰老,哪能就这样辞官呢?”

太宗文德皇后安葬后,太宗就在禁苑建高层望楼,用它了望昭陵。有一次领着魏征一起登上望楼,魏征细看后说:“臣两眼昏花,看不到什么。”皇帝指给他看,魏征说:“这是昭陵吗?”皇帝说:“是。”魏征说:“臣以为陛下是望高祖献陵呢,如果是昭陵,臣原已看到了。”皇帝哭泣,为此毁掉望楼。

后来,魏征又进献奏疏劝谏说:“《尚书》说‘宣扬道德小心刑罚’,‘只有惧用刑法’。《礼记》说:‘处在上级地位的人容易侍奉,处在下级地位的人容易了解,那么刑罚就不会繁多。’‘处在上级地位的人多疑,那么百姓就会感到迷惑;处在下级地位的人难于了解,那么君长就会觉得疲劳。’处在上级地位的人容易侍奉,处在下级地位的人容易了解,那么君长就不会觉得疲劳,百姓就不会感到迷惑。所以君主有一种美德,臣下就不会有二心。刑罚赏赐的根本,在于劝善惩恶。帝王给赏赐、用刑罚,全国划一,是不应因为亲疏贵贱而有所轻重的。现在的刑罚赏赐则不这样,有时因为高兴生气,有时出于喜好厌恶。遇上高兴的时候就惜于用刑,虽然依照法律应当用刑;遇上生气的时候就离开法律去寻找别人的罪过;自己喜好的人就极力赞美,言过其实;自己厌恶的人就故意挑剔。(这样必将导致刑罚过度、赏赐不当。)刑罚过度,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增长;赏赐不当,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亡。小人的恶行不惩罚,君子的善行不奖励,而希望达到天下太平、刑罚弃置不用,这是我没有听说过的。而且,空闲时清淡,都笃信、崇尚孔子和老子;到了发威动怒的时候,就专门效法申不害、韩非。所以道德的好处未能推广,刻薄的风尚已先煽起。从前伯州犁与人串通,楚国的法律便遭破坏,张汤心有所轻重,汉朝的刑罚便出差错,更何况身为君主而自己有偏颇呢!近来处罚人,有的由于供应物品不充足,有的因为不能顺从自己的欲望,这些都不是为达到太平而急需办理的事务。古人说,尊贵没有与骄傲相约而骄傲自来,富裕没有与奢侈相约而奢侈自到,这并不是空话……隋朝以富强而灭亡,原因是国家动荡;我们以贫乏而安宁,原因是国家平静。平静就安宁,动荡就混乱,这大家都知道,并不是隐晦难见、微细难察的道理。不走平坦的道路,而遵循已倾覆的车子的行迹,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安宁时没想到危险,太平时没想到,生存时没考虑到灭亡。当隋朝还没有乱的时候,自以为一定不会乱;还没有亡的时候,自以为一定不会亡。所以屡次发动战争,徭役不息,直到被杀受辱,还不明白灭亡的原因,岂不可悲!照看长相的美丑,一定要用静止的水,照看国家政治的安危,一定要找已灭亡的国家。《诗经》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一代的夏朝。’臣希望现今的行动,能以隋朝为借鉴,那么存亡治乱的道理就能知道了。如能想到导致危险的原因就会安宁,想到导致的原因就会太平,想到导致灭亡的原因就能生存。生存灭亡的症结,只在于节制嗜好与欲望,减少出游和打猎,摆脱奢华,停止办理非急迫事务,小心不要偏听偏信,亲近忠厚的人,疏远善于阿谀奉迎的人罢了,保持帝王之业是容易的,取得它则确实困难。现在既然已取得那难于取得的帝王之业,难道就不能保持这易于保持的帝业了吗?保持它不牢固,是因为有骄奢*佚之心在动摇它。”

作者: 倚立落花人寂静 2007-4-5 17:00 回复此发言

--------------------------------------------------------------------------------

3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皇帝建造飞山宫,魏征进献奏疏说:“隋朝据有天下三十多年,教化传布于万里之外,威力使异邦的人感到畏惧,然而一时之间,天下却全部丧失。那炀帝,难道讨厌太平而喜欢灭亡吗?这是由于他依仗国家的富强不考虑后患的缘故。……向外显示自己的威严,对内行其险诈猜忌之道,邪恶的人受重用,忠正的人被斥逐,上下相互欺骗,百姓实在无法活命,因而导致自身死于平民之手,被天下人耻笑。……用暴虐代替暴虐,将走上的道路。做事情不能为后人所效法,子孙就看不到榜样。这样,必将导致民怨神怒。民怨神怒,那么自然灾害就会发生;自然灾害发生,那么祸乱就会出现;祸乱出现,自己的躯体名声能够善终的那就很少了。”

这一年,天降大雨。魏征上书陈述政事的得失说:“臣听说治国用德、礼作基础,以诚、信为领先。诚、信建立,那么处在下级地位的人就不会有二心;德、礼具备,那么远方的人就会前来朝贡。所以德、礼、诚、信,是治国的重要纲领,不可以有片刻时间废弃。古人的书上说:‘君主应该按礼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老百姓不信任统治者,国家也就立不住脚了。’又说:‘同样的言语,有时能被信任,有时不被信任,可见在言语之前,存在着一个信任的问题;同样的命令有时能被执行,有时不被执行,可见在命令之外,存在着一个是否真诚待人的问题。’这样看来,言语不能听从,是因为言语不被信任;命令不被执行,是因为命令缺少真诚待人之意。不被信任的言语,不能真诚待人的命令,君子是不发出的。自从帝王的正道美善兴旺,已延续十余年,国家仓库里的粮食越来越多,土地更加扩大,然而道德不能一天天增广,仁义不能一天天加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陛下对待臣下,还没有能完全达到真诚、信任,虽有善始的勤劳,却无善终的优点。所以阿谀奉迎之徒得以尽力施展他们的巧辩伎俩,说彼此同心的人是结党营私,说揭人隐私的人是大公无私,说刚强正直的人是专权,说忠直敢谏的人是诽谤。说成结党营私,虽然忠实不欺也值得怀疑;说成大公无私,虽然弄虚作也没有过错。刚强正直的人害怕专权的非议而不能全部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忠直敢谏的人考虑到诽谤的指责而不敢直言谏争。惑乱视听,阻滞正道,妨害教化,损伤道德,没有比这更厉害的。现在要追求达到太平,就把任务托付给君子,而事情的得失,有时则询问小人,这样诽谤赞誉便常操在小人手里,而督察责罚则常加到君子头上。中等才智的人,难道没有点小聪明,然而其心思不能达到远大,即使他们竭诚尽力,仍不能免于使国家倾覆败亡,更何况内心怀有用不正当手段营利的企图,专门承顺天子的脸色、旨意行事的人呢!所以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没有小人而具有仁德的。’这样看来,君子不能没有小恶,但恶不多不妨害他是正人;小人也时常有小善,但善不多不足以使他成为忠臣。现在说某人是善人,又考虑他不可信任,这和竖立一根直的木头却怀疑它的影子不直有什么不同呢?所以上级不被下级信任就无法使唤下级,下级不被上级信任就无法侍奉上级,信任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呀! ……如果想让君子小人和是非不混杂,一定要用德来安抚臣下,用信来对待臣下,用义来激励臣下,用礼来约束臣下,然后奖善而嫉恶,使赏罚分明。这样,以德化民、无为而治的美政离我们也就并不远了!如果奖善而不能提拔善人,嫉恶而不能除去恶人,惩罚不给予有罪的人,奖赏不施与有功的人,那就会有危亡的时候,国家也许不能保住。”皇帝看后,亲自写诏书对魏征给以表扬和批复。

有一天,太宗宴请群臣,皇帝说:“贞观以前,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进献忠诚的劝告,纠正朕的过错,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有魏征一人而已。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越他们!”并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他们两人。皇帝曾经问“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哪一个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备将相的才干,魏征不能同他相比。”皇帝说:“魏征实践仁义,以辅佐朕自己,想使朕达到尧、舜的地步,即使诸葛亮也无法同他匹敌。”当时进献密封奏章的人很多,有的不切合世事,皇帝厌烦,想加以贬斥,魏征说:“古时,尧设立诽谤之木,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密封的奏章,就是古时立谤木制度的遗留吧!陛下想知道政事的得失,就当听任人们上言。话说得对,有益于朝廷;说得不对,无损于国家政治。”皇帝很高兴,对进献密封奏章的人都加以抚慰后才让他们离去。

作者: 倚立落花人寂静 2007-4-5 17:00 回复此发言

--------------------------------------------------------------------------------

4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魏征进奏章指出当初太宗“陛下答应臣实行仁义之道,保持它不丧失;节俭朴素,始终不变”,而后来渐渐不能坚持到底的十方面事,进行劝谏。一是不能象“贞观初年,清净寡欲,教化遍及荒远之地”,劝谏要学从前汉文帝推辞不接受千里马、晋武帝烧毁用雉鸡头羽制成的裘那样保持清心寡欲。二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救助百姓、爱民如子,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来劝谏不要奢侈放纵:子贡问治理百姓的事,孔子说:“多么危险啊,就象用朽烂的缰绳去驾驭马车上的六匹马。”子贡说:“为什么这样害怕呢!”孔子回答说:“不用道去引导百姓,百姓就会成为我的仇敌,怎么能不害怕呢?”三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役使自已以有利于他人,劝谏不要纵欲劳民。四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亲近君子、排斥小人,劝谏不要对小人亲呢、对君子疏远。五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不看重奇异的物品、无益的事情,劝谏不要奢侈糜烂。六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求贤若渴、各取他们所长,劝谏用人不能由内心的好恶出发,不能因一人的推荐而任用、一人的诽谤而抛弃,让恶意中伤、花言巧语得以通行,使坚持正道的人日益被疏远和产生隔阂。七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居于高位、拱手安坐、没有打猎的嗜好,劝谏要保持原有的心志,不要以驰马射猎为乐。八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对待臣下有礼貌,群情能够上达,劝谏要礼貌、宽厚待下。九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孜孜不倦地寻求治国之道、常常感到自己好象有不足之处,劝谏不要依仗建立的功业之大,凭恃自己才智的超凡、英明而增长骄气,放纵欲望,无事而出动军队,向边远地区的人问罪。十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怜惜抚养人民,使百姓在连年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终无一户逃亡,死不离心。尖锐指出,“现在倘若有一年粮食没有收成,百姓的心,恐怕是不会象从前那样安定妥贴的。”并说:“祸与福没有定规,只在于人们自己招致,人无缝隙,怪异反常的事物就不会随便出现。现在干旱的灾害,远及各郡,恶人制造的祸害,就出现在京城,这是上天用来向我们表示警告的,也是陛下应当忧愁、恐惧和操劳的时候。当今是千载一遇的盛世吉期,机会不容易再得到,贤明的君主能做到而不做,这就是臣之忧思积聚深深叹息的原因。”这篇奏疏呈送给天子,太宗皇帝说:“朕现在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愿意改正它,以使已推行的善道得以坚持到底。如果违背这些话,朕与您相见,当把这脸面往哪里放呢!正准备把您呈送的这篇奏疏,安置在屏风上,让朕早晚都能见到它,还准备将它抄送史官,使千秋万代都知道什么是君臣之间的大义。”于是赐给魏征黄金十斤,马两匹。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病重。太宗皇帝命令停建一座小殿用其木料为魏征修造正室;赐给物品;亲自到魏征家中问病,屏退左右,单独和魏征谈了一整天才回宫。后来又与太子一起去看望魏征,用手抚摸魏征,流下了眼泪。到了天亮,魏征便去世了。皇帝亲临哭吊,极其悲痛,下令朝廷停止办公五天。天子命令朝廷内外官吏朝集使都前去送葬,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皇帝还亲自为魏征作碑文,并将它书写在石上。

后来,在太宗攻打辽东的战役中,高丽、靺鞨的军队进犯唐阵,李绩等人力战破敌。太宗回师,心里不痛快,说道:“魏征如果在世,我会有这次出征吗!”立即下令对魏征增加了礼遇。

唐太宗“从谏如流”,在中国历代君主中是极为少见的。贞观年间最著名的谏臣当推魏征。几年里,他曾先后陈谏200余事,指出太宗在施政方面的失误,不断提醒太宗要居安思危、慎始慎终,深得太宗赏识。在唐太宗的倡导和鼓励下,20余年间谏臣盈庭,讽谏成风,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的事例屡见不鲜。当时,上自宰相御史,下至县宫小吏、旧部新进,甚至宫廷嫔妃,都有人敢直言切谏。由于君臣上下,齐心一致,群策群力,为长治久安的局面奠定了政治基础。

作为帝王,做到从谏如流是极不容易的,非有大公无私、大仁大义、大勇大智不可。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当面顶撞我,使我难堪,实在气人!”长孙皇后听后就退出去,穿上朝服再进来,向太宗道贺说:“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进谏,魏征敢于当面顶撞陛下,说明陛下是明君。”他听了皇后的话,平息了怒气,感到魏征确是难得的直臣。唐太宗这种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恢宏气度,是他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有道明君的重要因素。

唐太宗由于亲眼目睹了隋二世灭亡的历史教训,亲身感受到了隋末农民大起义推翻隋王朝的伟大力量。所以即位以后,能认识到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使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住自己统治的道理,坚持推行利民政策。从贞观元年到三年,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发生水旱蝗灾,农民甚至出现了卖儿卖女的情况。唐太宗极为重视救灾工作,命令开仓赈济,取出国库中的金银珍宝,替那些卖儿卖女的父母赎回子女。在旱灾蝗灾最严重的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他下诏大赦天下说:“请将灾祸移到我一人身上,保护全国百姓。”据说,他还在御苑中吞食了蝗虫数只,说:“百姓以谷为生,而你将它们吃光,我宁愿让你吃我肺肠,保留下谷物。”这些做法,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全国大丰收;到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几乎连年丰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唐太宗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享年51岁。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武功文治交相辉映。他的开明作风和政治智慧,恢宏的气魄,吸引了大批忠贞才智之士,一时间人才荟萃,群英满堂,上下一心,共同创造了“贞观之治”,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之一。

被唐太宗李世民比作镜子的是:魏征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详细资料:

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玄成,河北晋州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妥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魏征死后半年,可谓尸骨未寒。因魏征曾经举荐过先后被黜戮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称赞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便怀疑魏征私结朋党。加之又有传闻,说魏征生前曾自录下给皇帝的谏词,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更加火冒三丈。他不仅取消了衡山公主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也就是说,李世民自己砸毁了自己的“镜子”。

为什么英明的太宗对死后的爱卿魏徵恨得如此切?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后分析,在太宗心目中,因魏徵既非山东贵族,又非山东武人,其责任仅是接洽山东豪杰,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以供分合操纵诸政治集团之妙用。如果魏征的行动越过太宗赋予的这种权力,就犯了太宗大忌。魏徵推荐杜正伦为相,而杜正伦出自山东之盛门,则太宗赋予魏徵监视山东贵族之作用消失,转过来有联合山东社会文武两大势力之嫌疑。侯君集这人在两唐书本传虽没有详载其家世,只说他是个武将,据陈先生考证,候君集与太宗都属于六镇胡汉关陇集团,史书上说,他的才能出将入相没有问题,魏徵举荐杜候二人,等于***了当时东西文武三大社会势力,而他自己身为其枢纽,这是太宗最不能容忍的,幸好这些事暴露在魏征死后,否则后果也是个现行,新唐书魏征传中所说“停婚仆碑”这样的惩处应该算是轻的。看来万世师表背后同样也是丝丝入扣的名利场争斗。

贞观十八年初,李世民君臣在商议是否对高丽用兵时,再次提到已经去世一年多的魏征。李世民自负地说,魏征生前劝他不要东征高丽是个错误,过后很快就后悔了。之所以没有再提这件事,主要是怕堵塞良谋。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后耳边重又响起自己大言不惭地批评魏征的话,十分丢面子,不得不对群臣说出了“如果魏征在,决不会让我有今天”的反省话,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下令重修了魏征墓,并且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