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复几何的去_相去几何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09 0
  1. 20-1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2.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3. 57.绝学无忧。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4. 倒酒既尽什么意思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 ,相去若何?

相去复几何的去_相去几何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理解:

礼貌客气的回答和轻慢敷衍的回应,都是回应,两者差别能有多少呢?

美貌和丑陋、善良和凶恶,这两者真的相差很远吗?

任何事物本无好坏优劣之分。但是人们所害怕东西,客观的看起来也不是什么事,但是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彻底解决!

如果人们所畏惧的没有被解决,希望就会渐渐破灭。人群中的恐惧弥漫开来,那种恐惧广大无边际的样子,让人惶惶不可终日,没有完结。

人们希望破灭,没有理想和信仰,追求物欲财富,众人整日醉生梦死的样子,如同天天杀牛宰羊祭祀神仙享受大餐,如同春天登上高台欣赏美景。而我呢,在所畏惧的没有发生之前,独自恬淡的过着平静的生活,有时又像还没长大成孩子的婴儿,颓丧失意的样子,好像找不到回家的路而在原地发呆。

大家都衣食有余,而唯独我好像被遗弃了。难道我有着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的心,昏昧无知?

世间被利益驱使,普通人过得清楚明白、细致挑剔为自己谋利,只有我糊涂愚昧,普通人明察秋毫、斤斤计较总怕被人骗,只有我沉闷封闭。

所畏惧的发生前,人们又是拜神、又都忙于为享乐、为自己,社会极度不公。那种社会的动荡的样子就像大海的水波摇动一样,像急速的风飘荡一样,没有终止。

社会中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忙忙碌碌,好似每个人又都对社会有用,可是唯独我顽固愚蠢好像见识浅薄一般,似乎无所作为。

只有我和别人不一样,把精力侧重在探求人们所畏惧事物的本源。

那些大德之人的表现,一定不会被大众情绪干扰,而始终追求真理、追随大道。

如果整个社会放弃对道的追求,那么世风就会日下,直至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国家社会等等的兴衰更替本是正常。

只有对道进行不懈追求,人类才能不断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形态,进而突破自身以及社会瓶颈。而每一次人类社会的去旧革新,都如同凤凰涅槃一般,使人类永生。

注意:

本章和第二章相呼应。众人和俗人是两种人。

注释:

古人交往中,唯是客气礼貌,阿是轻慢敷衍。恶,厌恶,憎恨。荒,无边际。

未央:未尽、未已、没有完结。熙熙,热闹的样子。享,祭献、上供。

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

遗,落下。春字本义:草木生长的季节。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泊,淡泊、恬静。兆,征兆、迹象。婴,人始生曰婴《释名》。孩,未成年的人。

傫傫,颓丧失意的样子。余,过剩、多出来的。遗,落下、舍弃。

愚字本义: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沌沌,昏昧无知的样子。

俗,普通。昭,日明也《说文》。昭昭,明白清楚。昏,日冥也《说文》。

昏昏,糊涂愚昧。察察,清楚、繁细。闷闷,沉闷无乐。

澹,水波摇动的样子。飂,风疾速的样子。止,停住、中断进程。

以,用也《说文》。顽,顽固、愚蠢。鄙,见识浅薄。贵,地位高,高价,重视。

食,吃。母,本源、基础。孔,很。容,仪容、容纳。从,追随。

译文:

唯诺与敷衍,区别在哪儿?

美善与丑恶,相差有多远?

人们所畏惧的,就不能不畏惧。

无边际的样子,好似无法完结。

众人热闹的样子,好像祭献供奉品,好像春天登台。

我独自恬静样子,在有征兆之前,就像还没长成孩子的婴儿。

颓丧失意的样子,好像没有去的地方。

众人都有富余,而我好像被单独遗弃了。

我难道有颗愚人之心,昏昧无知?

普通人清楚明白,只有我愚钝暗昧。普通人明察秋毫,我却独自沉闷无乐。

水波摇动的样子像大海;风急速的样子像没有终止。

众人都有用,只有我愚蠢的好像见识浅薄。

只有我和别人不一样,去重视探求本源。

有大德的表现,一定是追随道。

20-1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意思是众人欢欢乐乐,就像享用着祭祀之后的猪牛羊,就像游览美妙的景色。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译文: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百度百科—老子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20-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意思是说:服从和逢迎差别有多大?行善和作恶差别有多大?

惟命是从就是服从,服从就是遵命,是被动的,无以为的;阿语奉承就是逢迎,逢迎就是俯首,是主动的,有以为的;前者有德,后者无德,所以差别很大。行善是做有利于对方的事,作恶是做有害于对方的事,从对方立场看,影响很大,所以差别也很大。

有德之人惟命是从,为道是从,听天由命,遵纪守法,所以是平凡和朴素的人,是纯粹和真诚的人,通常未必富贵荣华,却是幸福快乐的人。缺德之人阿谀奉承,随心所欲,奉旨听令,攀权附贵,所以是机灵和虚伪的人,是奸猾和狡诈的人,通常虽有***厚禄,却是苦难艰辛的人。所以惟命和阿谀天壤之别,泾渭分明。惟命是从之人,奉天承运,替天行道;胜则光宗耀祖,败则扼腕唏嘘;阿谀奉承之人,卑躬屈膝,为虎作伥,成也自遗其咎,多数身败名裂。

行善利他是奉献和付出,既是遵道和积德,也是责任和义务,通常有益于群体,社会和国家;最终有利于自己。作恶害人是贪婪和索取,既是纵欲和***,也是贪婪和谋私,通常加害于群体,社会和民族,最终伤害自己。所以,行善和作恶大相径庭,水火不容。行善之人可以名留青史,殁身不殆;作恶之人死有余辜,遗臭万年。

和珅靠阿语奉承,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依然身败名裂,死于非命。大禹靠兴修水利,行善积德,丰功伟绩,做到寿比南山,日月同辉。

57.绝学无忧。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意思: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昭昭:清楚、精明。昏昏:暗昧的样子。察察:精审严厉的样子。闷闷:淳厚、宽宏的样子。

出自:老子的《道经·第二十章》

粗人一个,不知高雅所谓何物,也学墨客夜读春秋。怎得奇怪,如无字天书,晦涩难懂,云里雾里,便早已梦见庄周。好生不明,为何愁苦之时文章著之,难道时候便可消愁。何不豪饮烈酒,那才是快活人生。

若是愁苦,咆哮山岭,震慑山间猛虎,便云淡风轻。何不烦忧,竟以诗文著之,伤及大脑,实属不明之举。再者无人知晓,放之心间,更添厌恶。遥望月夜,看四海五湖,也寻不得一人为伴。

倒不如随了心意,放下文人之架势,也做个粗俗之人。口无遮拦,言行不一,恶语相向,怨天尤人。何不快乐,却怎得也是不欢。想哪古训文章,孔子圣人,四书五经,德才兼备,仁义之师,不免无言。

扩展资料: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吨吨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释义: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

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经

倒酒既尽什么意思

“绝”,断绝、抛弃。

“学”,指那些名相的知识。

“无忧”,没有忧愁。

“绝学无忧”, 如果能把那些名相的东西抛弃掉,就没有忧愁。

“唯”,答应、顺应,比如唯唯诺诺就是别人说什么都答应。

“呵”,呵斥、抨击。

“其相去几何”,意思是它们相差得到底有多少?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那些恭维和呵斥,真的相差那么多吗?

所有事情都是相对出现的,高和低,好和坏,大和小,多和少等等都是相对的,赞美和批评也是相对的。

大脑区分出来的赞美和批评之间的区别,名相的识别就叫“学”,也是“绝学无忧”的“学”。

“唯”与“呵”,就是喜欢赞美,讨厌批评。

我们的人生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开始跟你说得特别好的人,可能最后是伤你最深的人,而那种平时说话很直接,敢于批评你,毫不留情找出你错误的人,往往是帮助你最多的、真正用心做事的人。

所以,要有清醒的认识,表扬和批评随着情况的不同,是会相互转化的。不要执着于夸奖和批评,执着于此,就不能洞悉世界的本性,就不能“见素”。这是老子给我们的教诲,告诉我们抛弃名相的东西、固有的习俗、惯性的思维,这样就能更加公平,清晰的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引导大家顺畅地往前走。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不要执着于名相,因为所谓的美和丑,都是在某些条件下出现的,条件一变,马上就变。本来事物不美也不恶,是我们心中先有了美和恶的观点,才被所谓的美好与丑陋牵着鼻子走,从而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

人的一生不过百年,从生到死相去几何,欢乐的日子苦于太短,忧愁的岁月实在太多。如何尊酒,漫游烟绕藤萝的处所,花又茅檐,微微细雨飘忽而过。倒酒就完了,杖黎行歌,人生向来谁无死,唯有南山永巍峨。

“倒酒即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倒酒即尽”出处出自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倒酒即尽”平仄韵脚拼音:dàojiǔjíjǐn平仄:仄仄平仄韵脚:(仄韵)上声十一轸

“倒酒即尽”全诗

《二十四诗品》

唐代司空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复茆檐,疏雨相过。

倒酒即尽,杖黎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