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明号而民信之的更,更什么明号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08 0
  1. 周厉王有警,为鼓以与
  2. 文言文阅读答案晋文公攻原
  3. 韩非子这本书中有什么寓言?哪些寓言出自这里?
  4. 令组成语
  5. 韩非子寓言故事
  6. 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急

五则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原文及翻译

1、击鼓戏民韩非子寓言故事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 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 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 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

更令明号而民信之的更,更什么明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原文: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2、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和氏之壁韩非子寓言故事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卞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 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最悲哀的还有不知道什么是标准,关键在于现实社会虚***太多,眼花缭乱,无法判断啊!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4、心不在马韩非子寓言故事

赵襄主向王于期学习赶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 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 王于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赶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

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

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5、鲁人搬迁韩非子寓言故事

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他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 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 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你想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办得到呢?'

寓意: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

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周厉王有警,为鼓以与

1. 一鼓作气文言文的翻译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见鲁庄公。他的同乡人说:“当大官的人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做到深谋远虑。”于是进入朝中求见。

(曹刿)问:“凭什么作战?”庄公说:“所拥有的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用来给大家分享。”回答说:“小的恩惠不可能普及大众,民众不会随从效力的。”庄公说:“祭祀的牲畜玉石锦帛,不敢多报,必定诚实有信用。”回答说:“小诚实不是信用,神不会保佑你的。”庄公说:“(不管)大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彻察,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回答说:“忠(忠于做国王的职守)的表现,可以凭借这(招集民众)打一仗。打仗的时候请让我跟您一起去。”

庄公让他坐同一辆战车,在长勺迎战。庄公准备擂鼓,曹刿说:“不可。”齐国人擂了三次鼓(后),曹刿说:“可以擂鼓了。”齐国战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齐国军队,曹刿说:“还不行。”下车看敌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观望敌军(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国军队。

战胜(敌军)之后,庄公问他原因。回答说:“战斗,靠的是勇气。擂第一次鼓时鼓舞起士气,(等)再次擂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耗尽了。敌方士气耗尽我方士气充盈,所以能战胜他们。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我怕有埋伏。我看他们的车印杂乱,望见他们的战旗倒拖,这样才追击他们。”

2. 文言文——击鼓戏民(译文)

原文: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

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

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

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

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3. 闻鼓知心 文言文翻译

古文:黄幡绰知音,上尝使人召之不时至,上怒,络绎遣使寻捕。绰既至,及殿侧,闻上里鼓,固止谒者不令报。俄顷上又问侍官:“奴来未?”绰又止之。曲罢后,改秦一曲,才三数十声,绰即走入。上问:“何处去来?”曰:“有亲故远适,送至郊外。”上颔之。鼓毕,上谓曰:“赖稍迟,我向来怒时,至必挞焉。适方思之,长入供奉,已五十余日,,暂一日出外,不可不放他东西过往。”绰拜谢讫。内官有相偶与笑者。上诘之。具言绰寻至,听鼓声,候时以入。上问绰。绰语其方怒及解怒之际,皆无少差。上奇之,复厉声谓曰:“我心脾肉骨下事,安有侍官奴闻小鼓能料之耶?今且谓我如何?”绰走下阶,面北鞠躬大声曰:“奉敕竖金鸡!”上大笑而止。

翻译:黄幡绰精通音乐,皇上曾经有一次派人召唤他,他没有按时到,皇上很生气,接连不断的派人去寻拿他。黄幡绰来到之后,等走到殿旁时,听到皇上正在击羯鼓,并竭力制止通报的人不让他通报。过了一会儿,皇上又问侍从:“绰奴才来了没有?”黄幡绰又阻止不让通报。皇上一曲奏完,又改换了一支曲子。刚击了三十几下,黄幡绰就跑进殿去。皇上问道:“到什么地方来?”他回答说:“有亲友出远门,我送到郊外。”皇上点点头。击鼓完了,皇上对他说:“多亏你来的稍晚些,要是先前我发怒时你到来,一定打你一顿!我刚才想了想,长久地侍候我已经五十多天了,临时有一天外出,不能不放他出去到左右亲朋那里走一下。”黄幡绰拜谢完,太监中有相互嘀咕偷笑的,皇上问他们笑什么,他们就详细述说了黄幡绰在皇上召唤不久就来到了,只是听鼓声等候机会才进来。皇上问他,他说皇上什么时候正在发火,什么时候火又消了,说的都没有一点差错。皇上认为他很不一般,便又严厉的对他说:“我心里的事,哪有让侍官奴听到鼓声就能料到的呢?现在且说说我在想什么?”黄幡绰跑下殿阶,面朝北鞠躬,大声回答说:“奉旨竖金鸡赦免!”皇上大笑,此事便作罢了。

4. 文言文祢衡鼓曲翻译赏析

原文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正月半试鼓,衡扬桴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孔融曰:“称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

魏武惭而赦之。译文 祢衡被魏武帝曹操罚做鼓吏。

正遇八月中大会宾客的时候要检验鼓的音质,祢衡挥动鼓槌奏《渔阳掺挝》曲,鼓声深沉,有金石之音。满座的人都为鼓声所动容。

孔融说:“祢衡的罪责和武丁梦中的那个胥靡相同,只是不能引发英明魏王的梦。”魏武帝听了很惭愧,便赦免了祢衡。

赏析全文通过写祢衡演奏《渔阳》鼓曲的容貌、姿态、动作,以及鼓曲声音节奏的悲壮动人,表现了他不屈服于权贵的精神面貌。

5.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启蒙读本 95邓攸保侄 翻译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邓攸是晋朝人。邓攸的弟弟很早便过世了,留有一个小孩,叫遗民。正值社会,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抢夺牲口。邓攸带着妻子孩子逃亡他乡。食物吃光了,胡人追的紧。邓攸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死得早,只留下了遗民一个孩子。如果我们带着两个小孩子逃命,都会死。不如我们撇下我们的孩子,带着遗民逃走吧。”妻子听后泪如雨下。邓攸安慰她说:“不要哭了,我们还年轻,日后还会有孩子的。”妻子最后同意了。

文言文启蒙读本》中《小人》的翻译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玩摩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玩魔术人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管理宫掖的负责人把盒子给搞魔术的人要过来,拿到办公的地方,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小人开始的时候不敢说。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小人才自己说出了他是哪里的属于哪个家族。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被玩魔术的人***了。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使他四肢极度缩小;会魔术的人于是就拾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知道这些情况后,宫掖的负责人大怒,用棍棒打杀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延其至家,杀鸡作食。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李氏夫妇恐甚,欲召医治之。黄生固执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李不听,即去。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逾半夜,携医归。医灸之,少时即愈。黄生曰:“汝为吾苦矣!吾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出是言?”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102课《李氏夫妇》的译文

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李氏把他请到家,杀鸡做饭。但是吃过不久,黄生的肚子就很疼,疼的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打算找医生(赶快)来看看。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医生给(黄生)针灸,一会(病)就好了。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的对待你,你为什么要说(报答的)这些话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6. 一鼓作气文言文的翻译

公,就是那个什么国君,忘了是什么国了.好像是鲁什么公.下面是翻译:公与曹刿乘一辆战车.与齐军在长勺交战.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敲了三次鼓(就是进军三次),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败退.公要追击,曹刿说:"不可以".下车观看了齐军败退的车辙印,登上车轼(就是古代战车上前面做扶手的杠子,忘了怎么翻译了)观望,说:"可以了."于是就追击齐军.克敌之后,公问曹刿其中(打败齐军)的原因.曹刿回答说:"夫战,勇气也(这句忘了怎么翻了.大意是,战斗,是要靠勇气的),擂第一次鼓时鼓舞起士气,(等)再次擂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耗尽了。

敌方士气耗尽我方士气充盈,所以能战胜他们。大国难以预测啊,怕有埋伏啊。

我看他们的车印杂乱,望见他们的战旗倒拖,这样才追击他们。”。

7. 文言文翻译

高祖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ǎo,袄)。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

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了高祖。

高祖这个人,高鼻子,一副龙的容貌,一脸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

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到了成年以后,他试着去做官,当了泗水亭这个地方的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加捉弄的。

他喜欢喝酒,好女色。常常到王媪、武负那里去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武负、王媪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

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 单父(shàn fǔ,善甫)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

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

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高祖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

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

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

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

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了。

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高祖做亭长的时候,经常请***回家到田里去。

有一次吕后和孩子正在田中除草,有一老汉从这里经过讨水喝,吕后让他喝了水,还拿饭给他吃。老汉给吕后相面说:“夫人真是天下的贵人。”

吕后又让他给两个孩子相面,他见了孝惠帝,说:“夫人所以显贵,正是因为这个男孩子。”他又给鲁元相面,也同样是富贵面相。

老汉走后,高祖正巧从旁边的房舍走来,吕后就把刚才那老人经过此地,给她们看相,说他们母子都是富贵之相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高祖。高祖问这个人在哪,吕后说:“还走不远。”

于是高祖就去追上了老汉,问他刚才的事,老汉说:“刚才我看贵夫人及子女的面相都很像您,您的面相简直是贵不可言。”高祖于是道谢说:“如果真的象老人家所说,我决不会忘记你的恩德。”

等到高祖显贵的时候,始终不知道老汉的去处。 高祖做亭长时,喜欢戴用竹皮编成的帽子,他让掌管捕盗的 差役到薛地去制做,经常戴着,到后来显贵了,仍旧经常戴着。

人们所说的“刘氏冠”,指的就是这种帽子。 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徒役去郦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

高祖估计等到了郦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高祖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

高祖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边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罢。”

高祖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去斩大蛇。大蛇被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继续往前走了几里,醉得厉害了,就躺倒在地上,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

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的孩子,我在哭他。”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就是为这个哭啊。”

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后面的人赶上了高祖,高祖醒了。

那些人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高祖,高祖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负。那些追随他的人也渐渐地畏惧他了。

秦始皇帝曾说:“东南方有象征天子的一团云气”,于是巡游东方,想借此把它压下去。高祖怀疑自己带着这团云气,就逃到外边躲避起来,躲在芒山、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

吕后和别人一起去找,常常能找到他。高祖奇怪地问她怎么能找到,吕后说:“你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一团云气,顺着去找就常常能找到你。”

高祖心里更加欢喜。沛县的年轻人中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因此许。

8. 戴逵 文言文翻译

戴逵 ,是谯郡人。

幼年时聪慧,悟性好并且博学。善于打鼓和弹琴,擅长书画。

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用找来破损白瓦研磨成屑,打了不少的鸡蛋,滤去蛋黄,再将白瓦灰兑入蛋清之中,反复揉搓,最后做成一碑,并命名为《郑玄碑》,还亲自写了碑文,用刀把碑文刻到碑上。凡是见到这个碑的人,个个都赞叹不已,认为这个小玩艺儿“词美书精,器度巧绝”,一时在人们中传为美谈。

他非常擅长画古人的山水画。十多岁的时候,在瓦棺寺画画。

王蒙看到之后说:“戴逵必非单单会画画,以后肯定能有大名望,定为山川之高士,我恨自己见不到他辉煌时候。”。

文言文阅读答案晋文公攻原

楚厉王有警①,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②。饮酒醉,过而击之也③,民大惊。使人止曰:“吾醉而与左右④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⑤。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

①古代国君常同国家并称。楚厉王有警,也即楚国有警。

②戍,防守、抵御。

③前句“过而击之也”,糊糊涂涂就打起鼓来了;后句“过击之也”,错误地打起鼓来了,带有歉意。

④左右,随从人员。

⑤不赴,没有紧急赶去。

译文:楚厉王(楚国)遇到危急的情况,用击鼓发出信号,动员百姓严加防守。有次,厉王饮酒,酩酊大醉,糊糊涂涂敲起鼓来。百姓们大为惊动,厉王派人阻止大家说:“厉王喝酒醉了,同身边的侍从开了个玩笑,击错鼓了。”众多急忙赶来的老百姓只得回家了。过了几个月,真的有了紧急情况,鼓声响起,而百姓们都没有响应。于是,不得不更换击鼓而改另外明确的报警信号,才取得百姓的信任

韩非子这本书中有什么寓言?哪些寓言出自这里?

1.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15. (1) 约定(2) 攻克(3) 粮草(4) 投降,投靠 16. 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17. (1) 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 (恪守诚信) 。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2) 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 食竭力尽矣”) ,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3)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 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

[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 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 “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

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 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 的。”

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 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投降了晋文公。

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2.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①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期:约定;②于是撤兵离开.去:离开.(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句中重点词有:原:原国;信:守信.句意为:(晋文公)攻打原国却得到了卫国的原因, 是守信用.(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阐述自己看法的能力.对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我们可赞成,原因是他守信,可反对,原因是他墨守成规,更可辩证看待把前两者结合起来谈即可.如果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恪守诚信),得人心,因而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功亏一篑(得到原国,实属侥幸)答案:(1)①约定;②离开(2)(晋文公)攻打原国却得到了卫国的原因, 是守信用.(3)如果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恪守诚信),得人心,因而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功亏一篑(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3.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

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令返而御。

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

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

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

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 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

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答案 D 解析 过:错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攻原得卫者***舆马者 B. 侍公而食信而见疑 C.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洎牧以谗诛 D. 敌人旦暮且至击汝若属且为所虏答案 D项均为副词,将要。解析 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

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

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

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答案 D 解析 “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译文:(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译文:(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译文:答案 (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

(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

小题1:(6分)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小题1:(2分)编年体通史(“编年体”、“通史”,各1分)小题1:(2分)希望太平盛世的执政者要以诚信蓄养民众。

(“太平盛世的执政者”、“以诚信蓄养民众”,各1分) 参考译文:臣司马光说: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从前齐桓公不背弃曹沫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婪讨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放弃与虞人的约定,秦孝公不废除徙木的奖赏。

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是最好的,而卫(商)鞅更算得上刻簿,当时又处在战争攻伐的时代,天下人都赶着用欺诈作为手段,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蓄养民众,何况作为太平盛世时侯的执政者呢。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A句译为:秦孝公占据肴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固:险固的地方.(2)C连词,表目的关系.A.助词,“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C 第三段未使用比喻论证.(4)B句译为:那些像齐桓晋文公那样的霸主,如果一直不背弃柯地的盟约,不背负原来的约定,而诸侯们就会害怕他的强大,亲信仍然在周日,四方之人都来归顺他,这就是管仲的谋略.根据句意“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为第一句,排除D.“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结构对称,在中间停顿,故选B.(5)①“内、外”,在内、在外;“私、偏”,偏爱.译为: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②“思”, 追思;“害”,伤害.译为: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 答案:(1)A(2)C(3)C(4)B(5)①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②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此句译为:他想回到北边,从这里借道.***:借.(2)C项,“刘备当初非常痛恨他”错误,刘备当初并没有痛恨刘巴,只是对他远适交趾感到遗憾.原文“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这里的额“恨”,是“遗憾”的意思,而非痛恨.(3)①据,占据;孤,我;继,随后.译为:刘巴对曹操说:“刘备占有荆州,这是不可以的.”曹公说:“刘备如果图谋它,我率领六军随后赶来.”②绝,超过;如,遵从;非,违背.译为:刘巴才智过人,遵从我,(我)可以任用他,违背我,我难以特别重用他.(4)抓住文中关键句子.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藓公/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深谋远虑);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高洁自傲);亮亦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才智卓识);躬履清俭,不治产业(清廉节俭);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恭谨慎微). 答案:(1)C(2)C(3)①刘巴对曹操说:“刘备占有荆州,这是不可以的.”曹公说:“刘备如果图谋它,我率领六军随后赶来.” ②刘巴才智过人,遵从我,(我)可以任用他,违背我,我难以特别重用他.(4)①深谋远虑②高洁自傲③博学多能(才智卓识)④清廉节俭⑤恭谨慎微.。

令组成语

希望你能选我为最佳答案

1、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 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它。”停一会儿,又举起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 ”?

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 样呢?”?

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

2、 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爿 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 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 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应该是生意兴隆的;可是偏偏相反,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 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 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 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3、 郑人买鞋

有个郑国人,想到市上去买一双鞋子,便先用一根稻草量了 量自己的脚,作为尺码。但临走时,却把尺码丢在家里,忘记带去。?

他到了市上,走进一家鞋店,看见一双鞋子,觉得很中意,可是一摸口袋,尺码没有带来, 忙对店员说:?

“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说罢,拔脚就跑。?

这样一来一往,等他从家里拿了尺码再到市上时,鞋店已关门打烊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

有人知道了这事,就提醒他:“你为自己买鞋子,可以直接穿上试试大小,还要什么尺码呢 ?”?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4、讳疾忌医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 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 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 ,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 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 重了。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 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 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5、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 去玩。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 就弯下腰哄他说:“小乖乖回去吧,妈妈回家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 休。?

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慌了, 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 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 骗别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 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6、子罕不受玉

宋国有个乡人很爱夤缘攀附。?

有一次,这个乡人弄到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心想拍马屁的机会又来了,连忙捧着这块宝玉 跑进官府,献给新上任的京城长官子罕。子罕执意不收。马屁鬼胁肩谄笑说:“这块宝玉啊 ,只配给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爱贿的小人可不配用。您大人收下吧。” ?

“请你不要再罗苏了 ,”子罕正色答道,“你把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看作是宝贝。”?

7、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 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 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 断是非。”?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 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8、螳螂捕蝉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看看前段时间的三聚氰胺是不是这样,利字当头,什么都是可以放在后面的,却不知道毁灭的人类自己,更何况现在的环境,怎一个“污”字了得啊!

原文: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9、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我们经常也这样,羡慕别人不劳而获,于是自己也可以放弃以前的努力,就等那个涂兔子上门来撞树,岂不知那兔子正在笑这些蠢人养了一片草正在大快朵颐呢!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韩非子·五蠹》

10、和氏之壁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卞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 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最悲哀的还有不知道什么是标准,关键在于现实社会虚***太多,眼花缭乱,无法判断啊!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11、击鼓戏民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 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 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 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

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听了足够的预言,最后对真理也半信半疑。甚至谎言太多,不知所从了!

原文: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2、鲁人搬迁

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他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 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 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你想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办得到呢?'

寓意: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合适的地方有时也是一种奢侈啊!北大清华毕业生还有***的,社会很实际很现实啊!

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13、心不在马

赵襄主向王于期学习赶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 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 王于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赶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

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14、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 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 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

寓意: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老师天天要求孩子做到诚信,为人师表,更要注意言行一致,讲究诚信啊!世纪生活中该如何做到诚信,成人世界的周老虎是否让孩子们认识到可笑,由此看来这一切的后果是可怕。

15、三虱相讼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猎的身上,相互争吵起来。 这时,另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就问:'你们为什么争吵呢?' 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的地方。' 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害怕腊月祭祀的日子即将到来吗?到那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就被杀掉丢进汤锅里了,还在这里争吵什么呢?' 三只虱子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停止争吵,挤在一起,拼命地吸起猪血来。 猪被吸瘦了,到了腊月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没有杀它。

寓意:不要因为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

中国足球应该好好看看,国骂出现在奥运会上,失风度之严重出乎意料!

16、画鬼最易

有个人给齐王画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 客人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客人回答:'画妖魔鬼怪最容易。' 齐王问:'这是什么原困呢?' 客人说:'狗和马是***都知道的动物,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到,不能任意虚构,要想画得像是很困难的;而妖魔鬼怪这些东西,都没有具体的形象,谁也没有见过它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所以画起来最容易。'

寓意: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里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17、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想到安徒生的《赛跑》,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实际生活也会因个别人的意图为指挥棒,话同人不同,结果也不同。韩非洞察力甚厉害!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 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它。”停一会儿,又举起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 ”?

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 样呢?”?

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

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爿 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 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 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应该是生意兴隆的;可是偏偏相反,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 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 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 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郑人买鞋

有个郑国人,想到市上去买一双鞋子,便先用一根稻草量了 量自己的脚,作为尺码。但临走时,却把尺码丢在家里,忘记带去。?

他到了市上,走进一家鞋店,看见一双鞋子,觉得很中意,可是一摸口袋,尺码没有带来, 忙对店员说:?

“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说罢,拔脚就跑。?

这样一来一往,等他从家里拿了尺码再到市上时,鞋店已关门打烊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

有人知道了这事,就提醒他:“你为自己买鞋子,可以直接穿上试试大小,还要什么尺码呢 ?”?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讳疾忌医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 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 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 ,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 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 重了。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 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 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 去玩。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 就弯下腰哄他说:“小乖乖回去吧,妈妈回家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 休。?

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慌了, 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 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 骗别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 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子罕不受玉

宋国有个乡人很爱夤缘攀附。?

有一次,这个乡人弄到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心想拍马屁的机会又来了,连忙捧着这块宝玉 跑进官府,献给新上任的京城长官子罕。子罕执意不收。马屁鬼胁肩谄笑说:“这块宝玉啊 ,只配给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爱贿的小人可不配用。您大人收下吧。” ?

“请你不要再罗苏了 ,”子罕正色答道,“你把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看作是宝贝。”?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 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 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 断是非。”?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 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韩非子寓言故事

令组成语有令行禁止、军令如山等。

令行禁止[lìng xíng jìn zhǐ] 令:命令。行:执行。禁:禁令。止:停止。一有命令就立刻行动,一有禁令就马上停止。形容执行命令、法令严格,雷厉风行。《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军令如山[jūn lìng rú shān]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比喻军事命令关系重大,必须坚决、迅速地执行,不可违抗。也作“军令如山倒”、“号令如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写了军令状。”

朝令夕改[zhāo lìng xī gǎi] 早晨发布的政令,晚上又改变了。形容政令、办法等多变,使人无所适从。《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更令明号[gēng lìng míng hào] 意思是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急

韩非子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原文: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韩非子·五蠹》

和氏之壁

楚国人卡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卡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卡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卡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韩非《韩非子》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击鼓戏民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 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

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原文: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韩非子》有寓言约300-400则。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韩非巧妙地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以及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韩非子》寓言故事的独立性、现实性、群体性和思想性略作探讨。

“自相矛

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寓言大家韩非子

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先秦著名思想家,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全书10余万言,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 说理,能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十分有益于宣传法治思想。?

他的许多寓言故事深入人心,影响深远,甚至日后从中印出了成语。比如《讳疾忌医》 ,神医扁鹊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而蔡桓公爱听奉承,讨吉利,很讨厌扁鹊,终于酿成大病 。成语讳疾忌医就是从这个寓言中提炼出来的。? 《子罕不受玉》则塑造了两个思想性格鲜明对比的形象,一个是献宝的鄙人,一个是以不受 玉 为宝的子罕。千百年来,子罕刚正廉洁,不收受别人财物的精神,一直成为正直人们的榜样 。?

《三人成虎》,则通过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谎言讲得多了,就会有人信的道理。?

另外,《郑人买鞋》、《杀猪教子》等等,都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向人们讲 述了深刻的道理。?

正之?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 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 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它。”停一会儿,又举起 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 ”?

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 样呢?”?

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

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爿 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 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 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应该是生意兴隆的;可是偏偏相反,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 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 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 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郑人买鞋

有个郑国人,想到市上去买一双鞋子,便先用一根稻草量了 量自己的脚,作为尺码。但临走时,却把尺码丢在家里,忘记带去。?

他到了市上,走进一家鞋店,看见一双鞋子,觉得很中意,可是一摸口袋,尺码没有带来, 忙对店员说:?

“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说罢,拔脚就跑。?

这样一来一往,等他从家里拿了尺码再到市上时,鞋店已关门打烊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

有人知道了这事,就提醒他:“你为自己买鞋子,可以直接穿上试试大小,还要什么尺码呢 ?”?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讳疾忌医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 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 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 ,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 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 重了。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 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 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 去玩。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 就弯下腰哄他说:“小乖乖回去吧,妈妈回家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 休。?

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慌了, 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 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 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 骗 别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 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子罕不受玉

宋国有个乡人很爱夤缘攀附。?

有一次,这个乡人弄到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心想拍马屁的机会又来了,连忙捧着这块宝玉 跑进官府,献给新上任的京城长官子罕。子罕执意不收。马屁鬼胁肩谄笑说:“这块宝玉啊 ,只配给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爱贿的小人可不配用。您大人收下吧。” ?

“请你不要再罗苏了 ,”子罕正色答道,“你把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看作是宝贝。”?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 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 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 断是非。”?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 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一举两得

东汉初,被任命为建威大将军的耿弇率兵奔赴齐地,前去围剿以张步为首的割据势力。当时张步据守剧地,派他的兄弟张蓝率精兵二万据守西安县,另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据守临淄。西安县与晒淄相距四十里。耿奔便进军画中邑,正好处于西安、临淄两城之间。安营扎寨之后,耿弇分析了一下两城的据守情形。西安城小却十分坚固,而且张蓝兵士精良;临淄名声很大,但守兵松散,易于攻下。于是,他来了个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打西安,实则发兵前往临淄。这时,有的将帅提出异议,认为随该速去攻打西安,耿弇坚持道:“不然。西安已听说我们要去攻打,正日夜守备,临淄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遇到我们,必会慌乱不堪,这就很容易拿下。攻下临淄,西安就变成了一座孤城,张蓝与张步又相距较远,他一定会吓得弃城而逃。这样我们就是一举而两得了。”果然,耿弇之师只用半天功夫便占据了临淄,张蓝听说,惊慌失措,率领部将弃西安逃往剧城,耿弇攻一城而得到了两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