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彻地针法,针灸万能三针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7-05 0

    江湖相见 txt全集***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

    内容预览:

    江湖相见

    通天彻地针法,针灸万能三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鲁道南湖

    第一章 既知前路多风雨,少年莫再思忘留

    更新时间2012-11-29 22:40:38 字数:5949

     “茅檐低小秋雨稀,老翁沽酒过江堤。前年蓑衣明日漏,今日只管……”宋太傅慢慢捻着胡须,正襟危坐在椅子上,一副黯然神伤的样子。“今日只管……,徐太医,你说这今日只管做什么呢?这最后一句我想不出来了!”

    他身旁的一名医者听到太傅询问自己,便笑笑,说道:“太傅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我们行医的,哪里会说得清楚呢!”

    “哈哈哈哈,所谓行医之道,下者医病,中者医人,高者医乱,大者医国!徐太医医道既能通天,当然可以彻地!”

    “太傅高抬了,除了行医,我只会种地了!那些大道理都是你们这些圣贤说的,我们这些人有多少分两,自己掂得出来。”

    “哦,你有几斤呢?”

    “一斤二两。”

    “一斤二两?”

    “是,天下最轻的命。”

    “天下最轻的命吗?!不过,那些能在江湖上飘着的人,哪一个不是最轻的命!”

    “太傅小心,我要用轮回针了。”

    宋濂点了点头,闭上双眼。

    那徐太医从随身锦盒里拿出粗细不等的银色长针,沾了下几上檀木盒中早已调好的药汁,对着椅上的宋濂说道:入!

    徐太医运指如风,左手十指连动,将宋濂穴道或封或解,右手便在呢穴道半封半解之时,将数十银针插入宋濂头上。须臾之间,轮回针法已经施展完毕。那宋濂躺在椅上咬紧牙关,额上青筋爆出,肌肉纠结,面部变得异常狰狞。……

    别忘了***纳哟

    1、《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相传为黄帝所作。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有关天文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3、《神农本草经》 (相传为神农氏所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书***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5、《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百度百科-神农本草经

    百度百科-本草纲目

    百度百科-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