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翻译_修辞立诚所以居业,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2 0
  1. 关于中文字的解析(急需)
  2. 四书指哪四书
  3. 有秋的解释
  4. 服田力穑的意思是什么?
  5. 四书五经是那些有什么特点?
  6. 水经注中描写农业词语

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翻译_修辞立诚所以居业,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比年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出处:《晋书·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比岁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出处:《汉书·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出处:《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风调雨顺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出处:《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服田力穑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耕耘树艺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国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精耕细作 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出处:***《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麦穗两歧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麦秀两岐 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麦秀两歧 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卖刀买犊 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民安国泰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民安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出处: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民康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出处: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千仓万箱 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出处:《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

强本节用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出处:《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去末归本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出处:《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穰穰满家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十风五雨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十雨五风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出处: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以致雍熙。”

时和年丰 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出处:《诗经·小雅·华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时和岁丰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

时和岁稔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

岁比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出处:《汉书·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岁丰年稔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出处: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岁稔年丰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涂歌里咏 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涂歌邑诵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五谷丰登 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五谷丰熟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务本抑末 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出处:《汉书·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

物阜民丰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祥风时雨 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雨顺风调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出处:《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拽耙扶犁 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

出处:《孤本元明杂剧·东平府》第二折:“哥哥!你倒好拽耙扶犁,怎生打的他来?”

瑞雪兆丰年 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出处: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关于中文字的解析(急需)

文/小嘉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近百名农民起义者,手持武器,闯入了戒备森严的紫禁城,于清廷引起一阵轩然***。几日之后,狼狈的嘉庆皇帝赶回北京,当日即下《遇变罪己诏》,表示此事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那么,究竟是何人敢大闹紫禁城,嘉庆帝又为何发此诏书?

故事还要从嘉庆朝的背景开始说起。

有清一朝,共历十二位帝王,嘉庆为第七位。此时的大清看似国力鼎盛,但却暗藏危机。激增的土地兼并现象与流民问题,不断***着帝国的统治根基。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乾隆朝初期,清朝总人口为1.43亿,而至乾隆晚期,总人口竟达3亿以上,尽管乾隆帝也曾努力开垦拓荒,不过这速度远远比不上人口的扩张。人多地少势必引起粮食危机,而穷乡僻壤之地,毫无积蓄的农民一遇大灾,便是雪上加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季啼饥号寒,几于无生”。

嘉庆十七、十八年,京城郊外大荒,严重者有的县一亩地只打一二斗粮食。广大人民衣食无着,“皆以草根树皮糊口度日”,更有地方官吏乘机催科、派差,更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民间一片怨声载道。

民间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引起诸多的意外事情,有民变,有起义,当然,也会为邪教的出现滋生了土壤,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一支——嘉庆十八年制造了紫禁城大乱的天理教信徒。

嘉庆初年,四川、陕西等地便爆发了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为平定这一次叛乱,嘉庆皇帝先后将二十三位一、二品大员派往前线迎敌,花费九年时间,才平定这一次叛乱。

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白莲教的许多分支依旧在民间活动,这些分支的教义通俗易懂,入教不设门槛,因而非常适合下层民众。

嘉庆年间,浙江人林清整合京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白莲教分支,又结合了八卦教中的震卦教、离卦教、巽卦教等创建了天理教。

这些教的名字看起来十分陌生拗口,我们也没有必要在这上面多费工夫。有意思的是,虽然在教义上模仿了八卦教的一些理念,但天理教在其他一些地方做了修改。 比如八卦教提倡“ 传教家族敛钱自富”,而天理教则强调“入教者缴纳根基钱”,让每一位入教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种福钱”。

这个浙江人林清,经历也颇具***色彩。他早年生活贫困,后经人介绍,加入荣华会(又称龙华会),不久便成为其头目,并且开始进一步合并其他小的宗教势力。嘉庆十三年,林清结识了八卦教中的震卦***李文成,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掌控了整个八卦教。

其中,木匠出身的李文成被称是“闯王”李自成转世,为八卦教之主;而林清则自称是弥勒佛转世,在八卦教中被尊为“***”。

嘉庆十七年,林清等人在河南滑县举行道口会议,决定来年九月十五行大事,那时天理教信徒将于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六十四县同时武装***,首领李文成和冯克善各率领部众进抵京畿,与林清会合, 进攻北京。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总是会给我们开一些玩笑。

到了嘉庆十八年年九月初二,滑县知县发现了正在私自打造兵器的李文成,于是火速逮捕了包括李文成在内的24名天理教***。 为营救李文成,当地的天理***决定提前起义。随后,各地的天理***也纷纷揭竿而起,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但是很快,这一群毫无经验,仅靠一腔热血以及短暂的精神***组织起来的起义军,便被清军逐个击破。但此时,坐镇京畿的林清居然不知道河南、山东二地的***,满心想着九月十五大闹紫禁城。

于是,九月十五日,进攻紫禁城的***按照预定开始进行。天理教信徒陈爽与陈文魁各领百人,分别从东华门与西华门进入紫禁城,联系提前安排好的几位宫中太监,直接杀向皇宫。

不得不说,***看似很周详,但林清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紫禁城中的禁军当成了摆设。

东华门那里,陈爽的手下提前暴露,皇宫守卫立即关门,结果只有几人闯进大门,难成气候;西华门的陈文魁倒是一路杀到了隆宗门,不过却被未来的道光皇帝旻宁挡在了养心殿,双方在隆宗门 出 发生激战,隆宗门处至今还保留一处箭头。

当时还只是皇次子的旻宁异常英勇,组织官兵把守大门,自己亲自手持火枪,击毙两人。随后,镇国公景灏带着1000火枪营的官兵拍马赶到,迅速封锁大门,这一场闹剧很快便收场。嘉庆帝那时正在从承德赶往京城,万幸躲过了这一场刺杀。

两日后,路途中的嘉庆帝获知消息,于是京城九门***,这日早晨,林清被***扮起义军的清军诱骗至京城,随后当即被捕。又两日后,刚回北京的嘉庆帝便发布了《遇变罪己诏》,下诏罪己。

诏书情真意切,道出了嘉庆帝的无奈,“ 天理教匪七十余众,犯禁门,入大内……大清国一百七十年以来,定鼎燕京,列祖列宗,深仁厚泽,爱民如子,圣德仁心,奚能缕述?”本想着此次***,能让诸大臣有所感触,无奈这只是嘉庆帝的一厢情愿。

但 历史 告诉我们,嘉庆还是没能改变清朝的命运。《大明劫》中形容病入膏肓的明朝“非一剂猛药不能救”,而嘉庆朝的这剂药,显然没有起到作用。

四书指哪四书

愁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解释 愁chóu

愁的中文解释:

愁由部首“心 ”加部外字“秋”所组成,为会意字。

基本字义:表忧虑:忧~、~闷、~容、~绪、借酒浇~、多~善感。

而“秋”字则是由俩个象形字“禾”和“火”所组成,本为会意字。

在古文中,“秋”、“秌”、“穐”字义和读音(qiū )相同。

部首:“禾”字,是象形字。①在甲骨文中,像一颗成熟了的庄稼。其上端是下垂的穗子,中间有叶子,下部有根。②在金文中,就更像成熟了的庄稼了。③在小篆中,“禾”字的形体是沿甲、金文字形体变来的,也还像“禾”字的样子。④现代楷书的“禾”字,也大体上能看出庄稼的样子,是由小篆的形体楷化而来。

几种粮食作物的名称区别:①“禾”字的专称原是指“谷子”,后来常用作庄稼的代称;②“粟” 原指谷子颗粒(小米),后来也能作粮食的代称;③“谷”是庄稼和粮食得总称;④“黍”是粘黄米,也称“黍子”;⑤“稷”指不粘的黄米;⑥“菽”指黄豆及豆类。

注意:“秋”字的部首:“禾”字,在古文中原本不是“禾”字,而为“秋虫之形”。在中国文字的发展之中, “秋”字是由“穐”、“秌”发展变化而来。①在甲骨文中,“秋”字下为火形,上为秋虫之形。(是蟋蟀形下加“火”字。火烧秋虫,为古代焚田之习俗,在秋末进行。)②在《说文》中籀文(大篆)的形体,表示五谷熟了,田野便以火焚虫。此时甲骨文的秋虫之形讹变为龟。(此为“穐”字的由来)③在小篆中,“秋”字的形体,将“龟”字去掉,“火”与“禾”并列,变化为“秌”。④ 现代楷书的“秋”字,“火”与“禾”移位。

《说文》:“秋,禾谷孰(熟)也。”“秋”字的本义为“收获”。

如《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这是说:譬如农夫,只有尽力耕种和收割,才能有收获。

收获的季节即为“秋天”,如《管子·四时》:“秋聚收,冬闭藏。”

由“秋”又可以引申为“年”,如:《诗经·王风·***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创造“愁”字来表达忧虑、忧愁呢?

本人认为:这是因为:①“秋”代表的是“收获”,是人们一年辛勤劳作的希望所盼,而到了“秋”的季节,究竟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果会是怎样呢?②作为季节,“秋”过去以后就是“冬”,而过去人们把“冬天”的生活、日子,叫做“过冬”!可见当时“冬天”的渡过,是何等的“艰难”!

因此,“秋”自然地就悬、挂在人们的“心”上,令人忐忑不安、成为人们“心”上挂念、担忧的“事情”了……。这就是古人创造“愁”字来表达忧虑的由来。

有秋的解释

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合辑在一起的统称,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毋庸讳言,《四书》中也夹杂着一些先人的思想的局限,这些局限已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包袱,这无疑是需要加以扬弃的。因此,我们应当抱着去莠存良、古为今用的科学态度去学习、加以适当的理解,将前人的智慧在现在的社会闪光。

《四书》之《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四书》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四书》之《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

回答者: linrongke129 - 助理 *** 12-4 13:55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编辑本段]简介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 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编辑本段]《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编辑本段]《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编辑本段]《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编辑本段]《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编辑本段]五经

[编辑本段]简介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 《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的这种古文《尚书》。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托之作。 《商书》是殷王朝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其中《汤誓》按时代说应为最早的作品,但这篇文章语言流畅,可能经过后人的润色。《盘庚》三篇古奥难读,较多地保留了原貌。 这是殷王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演讲记录,虽然语辞古奥,但盘庚讲话时充沛的感情、尖锐的谈锋,还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说: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炪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盘庚》上) 短短的一段话,用了三个比喻,贴切、生动,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条不紊”作为成语,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盘庚告诫臣下不要煽动民心反对迁都,说那样便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弄得不可收拾,比喻也很生动。 《周书》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献。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纣时的誓师之词,《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训告殷遗民之词; 《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这些作品叙事清晰,而且能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口吻。写于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穆公伐晋失败后的悔过自责之词,表达了愧悔、沉痛的感情,文章这样写道: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他引用古人的话指出,如果自以为是,必将做出许多邪僻的事,又十分痛心地说明责备别人容易,从谏如流则十分艰难,写得相当传神。比起《商书》和周初的文字,要流畅得多,标志着散文在当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章汇编。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语言同秦汉时的古汉语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远,传写讹误,十分艰涩难读。韩愈谓之“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但抛开文字的障碍不谈,在情感的表达上,其实是朴素而简要的。由于发表那些言辞的人,地位都很高,言语之间,具有居高临下的自信。对于后人来说,古奥是一种特殊的美感,质朴自信,又显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书》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汉代《尚书大传》引子夏语,谓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也是有感于此吧。不过,这里也有崇古的心理作怪。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把《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六经。孔子收徒讲学时,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不过,孔子所讲授的礼、乐和旧的富有鬼神迷信色彩的礼、乐已有很大的区别。他认为,《乐》教,可以使人“广博易良”;《礼》教,可以使人“恭俭庄敬” (见《礼记·经解》)。孔子还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因此,必须“立于礼”(《论语·泰伯》)。礼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讲周朝官制的,《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东汉学者郑玄分别给《仪礼》、《礼记》作了注解之后,才有了“三礼”这一名称。“三礼”都与孔子礼的思想有关,但只有《仪礼》(17篇)是由孔子整理编订的。 《周礼》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由于我国早在夏、商、周时就进入了奴隶社会,而周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代,所以《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汉时补以《考工记》。 《周礼》为何人所作,何时产物?历来也是有争论的。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周公旦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它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刘歆所伪造。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多数人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周礼》成于汉初。 《周礼》一书,东汉郑玄撰有《周礼注》,唐朝贾公彦作《周礼正义》,清代孙诒让也撰有《周礼正义》,这些注释对后人研究《周礼》提供了参考资料。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他是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 ***周王的大官,相传有太师、太傅和太保三公。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周公的儿子伯禽,也当过周王的师保。在令尊、令彝铭文中,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三事”是三种官职的总称,即政务官、事务官和地方官。“四方”是指四方诸侯和方国部落。“卿事寮”是指周朝***中的大小官僚。 在周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周王的左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他们在朝廷中分立于周王的两侧,协助周王处理政务。 周王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六卿大多和宗教事务有密切的关系。太祝就是最大的祭祀官,周公儿子伯禽也曾任过太祝。太卜是管卜筮的,处于人神之间的媒介地位。 太士也是神职官吏。太史这一职位,就是商代以来的作册,周初毕公高曾任过太史,称为“作册毕公”。太宰可能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是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也是重要的职务。 六卿还有许多僚属,各有专职,所以总称为卿事寮。除六卿之外,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在周朝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写作“司土”,是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司空在铭文中写作“司工”,是管理百工职事的。 司马则是管理军赋的职官。司徒、司马和司空的职权相当,合称“三有司”。司土管版籍爵禄,司寇管刑罚,其地位仅次于以上的三有司,也是十分重要的官职。这五司下面也有很多僚属,如属于司马的有师氏、虎臣和专管马的走马(趣马)等等,构成专门的官僚系统和集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官吏,如管理山林川泽的,管理市场货贿的,管理贵族吃、穿、用以及***的,都有“官司之守”,也就是专门的官吏。这些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在周王直接统治区的四面八方,分布着许多封国,所以称为“四方”,具体地指侯、甸、男等诸侯,这些是周朝的地方***。有的大国诸侯经周王授予特权,可以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从事征伐,捍卫周天子,成为方伯,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不是诸侯的封号。有些诸侯兼作王室大官,因而具有公卿的头衔,如周公和召公就是这样。 所谓“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无论是商代或西周,都是不存在的,是后人加工的结果。 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总的说来,它是从商代“内服”和“外服”两套官职发展而来的,不过周朝的机构更加庞大了,体制也越系统化了。同王朝的官吏是贵族,又是宗亲,三位一体,就是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构成了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体系。直至封建社会,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还有它的影响作用。《周礼》还包含着古代宗教、经济政策、哲学与***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资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法家和阴阳五行思想的重要文化典籍。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易经》也叫做《周易》,就是周代之易, 孔子定为五经之一, 计有24070字。分本经和大传两部分. 本经包括八卦, 重卦, 卦辞, 为易有主体, 故称为经;大传包括上彖, 下彖二, 上象三, 下象四, 上系五, 下系六, 文言七, 说卦八, 序卦九, 杂卦十, 此十者合称十翼. 十翼为阐明易经而作, 故曰传. 它是用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为结构框架,把中华民族在太古时代摸索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下来,进一步以阴阳变化之道来分析,说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通过卜卦来启示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规律。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并且,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往往体会了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当然,刻意求深,也难免造成文意晦涩的弊病。

服田力穑的意思是什么?

有秋的解释

丰收,有收成;丰年。《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春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乃诏 执事 ,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明 李贽 《复杨定见书》:“如种田相似,年年不辍,时时不改,有秋之获如此,无成之岁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获而遂弃前事耶?”

词语分解

有的解释 有 ǒ 存在:有关。 有方 (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有学问。 用在某些 动词 前面表示 秋的解释 秋 (⑥秋) ū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 秋水 (喻人的 眼睛 ,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 秋收 、秋耕、秋播;b.指三年)。 秋高气爽 。 庄稼 成熟 的时期:麦秋。 指一年: 千秋 万代 。 指

四书五经是那些有什么特点?

拼音 fú tián lì sè

解释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 《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例子

相关百度“服田力穑”

水经注中描写农业词语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古代一系列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四书

主条目:四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

主条目: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

主条目: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

主条目: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

主条目:孟子 (书)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五经

主条目:五经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诗经》

主条目:诗经

《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尚书》

主条目:尚书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礼记》

主条目: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周易》

主条目:周易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春秋》

主条目:春秋

《左传》 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官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四书五经另一篇详细介绍: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 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五经”指《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的这种古文《尚书》。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托之作。 《商书》是殷王朝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其中《汤誓》按时代说应为最早的作品,但这篇文章语言流畅,可能经过后人的润色。《盘庚》三篇古奥难读,较多地保留了原貌。 这是殷王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演讲记录,虽然语辞古奥,但盘庚讲话时充沛的感情、尖锐的谈锋,还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说: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炪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盘庚》上) 短短的一段话,用了三个比喻,贴切、生动,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条不紊”作为成语,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盘庚告诫臣下不要煽动民心反对迁都,说那样便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弄得不可收拾,比喻也很生动。 《周书》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献。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纣时的誓师之词,《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训告殷遗民之词; 《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这些作品叙事清晰,而且能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口吻。写于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穆公伐晋失败后的悔过自责之词,表达了愧悔、沉痛的感情,文章这样写道: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他引用古人的话指出,如果自以为是,必将做出许多邪僻的事,又十分痛心地说明责备别人容易,从谏如流则十分艰难,写得相当传神。比起《商书》和周初的文字,要流畅得多,标志着散文在当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章汇编。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语言同秦汉时的古汉语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远,传写讹误,十分艰涩难读。韩愈谓之“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但抛开文字的障碍不谈,在情感的表达上,其实是朴素而简要的。由于发表那些言辞的人,地位都很高,言语之间,具有居高临下的自信。对于后人来说,古奥是一种特殊的美感,质朴自信,又显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书》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汉代《尚书大传》引子夏语,谓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也是有感于此吧。不过,这里也有崇古的心理作怪。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把《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六经。孔子收徒讲学时,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不过,孔子所讲授的礼、乐和旧的富有鬼神迷信色彩的礼、乐已有很大的区别。他认为,《乐》教,可以使人“广博易良”;《礼》教,可以使人“恭俭庄敬” (见《礼记·经解》)。孔子还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因此,必须“立于礼”(《论语·泰伯》)。礼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讲周朝官制的,《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东汉学者郑玄分别给《仪礼》、《礼记》作了注解之后,才有了“三礼”这一名称。“三礼”都与孔子礼的思想有关,但只有《仪礼》(17篇)是由孔子整理编订的。 《周礼》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由于我国早在夏、商、周时就进入了奴隶社会,而周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代,所以《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汉时补以《考工记》。 《周礼》为何人所作,何时产物?历来也是有争论的。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周公旦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它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刘歆所伪造。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多数人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周礼》成于汉初。 《周礼》一书,东汉郑玄撰有《周礼注》,唐朝贾公彦作《周礼正义》,清代孙诒让也撰有《周礼正义》,这些注释对后人研究《周礼》提供了参考资料。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他是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 ***周王的大官,相传有太师、太傅和太保三公。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周公的儿子伯禽,也当过周王的师保。在令尊、令彝铭文中,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三事”是三种官职的总称,即政务官、事务官和地方官。“四方”是指四方诸侯和方国部落。“卿事寮”是指周朝***中的大小官僚。 在周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周王的左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他们在朝廷中分立于周王的两侧,协助周王处理政务。 周王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六卿大多和宗教事务有密切的关系。太祝就是最大的祭祀官,周公儿子伯禽也曾任过太祝。太卜是管卜筮的,处于人神之间的媒介地位。 太士也是神职官吏。太史这一职位,就是商代以来的作册,周初毕公高曾任过太史,称为“作册毕公”。太宰可能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是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也是重要的职务。 六卿还有许多僚属,各有专职,所以总称为卿事寮。除六卿之外,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在周朝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写作“司土”,是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司空在铭文中写作“司工”,是管理百工职事的。 司马则是管理军赋的职官。司徒、司马和司空的职权相当,合称“三有司”。司土管版籍爵禄,司寇管刑罚,其地位仅次于以上的三有司,也是十分重要的官职。这五司下面也有很多僚属,如属于司马的有师氏、虎臣和专管马的走马(趣马)等等,构成专门的官僚系统和集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官吏,如管理山林川泽的,管理市场货贿的,管理贵族吃、穿、用以及***的,都有“官司之守”,也就是专门的官吏。这些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在周王直接统治区的四面八方,分布着许多封国,所以称为“四方”,具体地指侯、甸、男等诸侯,这些是周朝的地方***。有的大国诸侯经周王授予特权,可以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从事征伐,捍卫周天子,成为方伯,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不是诸侯的封号。有些诸侯兼作王室大官,因而具有公卿的头衔,如周公和召公就是这样。 所谓“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无论是商代或西周,都是不存在的,是后人加工的结果。 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总的说来,它是从商代“内服”和“外服”两套官职发展而来的,不过周朝的机构更加庞大了,体制也越系统化了。同王朝的官吏是贵族,又是宗亲,三位一体,就是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构成了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体系。直至封建社会,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还有它的影响作用。《周礼》还包含着古代宗教、经济政策、哲学与***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资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法家和阴阳五行思想的重要文化典籍。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易经》也叫做《周易》,就是周代之易, 孔子定为五经之一, 计有24070字。分本经和大传两部分. 本经包括八卦, 重卦, 卦辞, 为易有主体, 故称为经;大传包括上彖, 下彖二, 上象三, 下象四, 上系五, 下系六, 文言七, 说卦八, 序卦九, 杂卦十, 此十者合称十翼. 十翼为阐明易经而作, 故曰传. 它是用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为结构框架,把中华民族在太古时代摸索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下来,进一步以阴阳变化之道来分析,说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通过卜卦来启示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规律。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并且,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往往体会了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当然,刻意求深,也难免造成文意晦涩的弊病。

1.描写农业的成语

岁稔年丰 :稔:庄稼成熟。

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拽耙扶犁: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强本节用: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

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耕耘树艺: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

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时和岁丰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

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瑞雪兆丰年: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麦秀两歧:亦作“麦秀两岐”。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

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2.描述农业的成语

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

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出处:《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比年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亦作“比岁不登”。出处:《晋书·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比岁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出处:《汉书·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

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

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出处:《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风调雨顺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

形容风雨适合农时。出处:《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服田力穑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耕耘树艺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

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国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精耕细作 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出处: *** 《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麦穗两歧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麦秀两岐 岐,同“歧”。

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同“麦秀两歧”。麦秀两歧 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

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卖刀买犊 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民安国泰 泰:平安,安定。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民安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出处: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民康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出处: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千仓万箱 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出处:《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强本节用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

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出处:《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去末归本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出处:《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穰穰满家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十风五雨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

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十雨五风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出处: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以致雍熙。”

时和年丰 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出处:《诗经·小雅·华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时和岁丰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

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时和岁稔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

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岁比不登 比:屡屡;频频。

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出处:《汉书·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岁丰年稔 稔:庄稼成熟。

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出处: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岁稔年丰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

同“岁丰年稔”。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

3.形容农业 成语

精耕细作 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强本节用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去末归本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

比年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比岁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卖刀买犊 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岁比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4.形容农业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农业的词语: 拽耙扶犁zhuai pa fu li务本抑末wu ben yang mo岁比不登sui bi bu deng岁丰年稔sui feng nian nian去末归本qu ben gui ben卖刀买犊mai dao mai chu比年不登bi nian bu deng比岁不登bi sui bu deng背本趋末ben bei zhou mo五谷丰登wu gu feng deng精耕细作jing geng xi zuo瑞雪兆丰年rui xue zhao feng nian耕耘树艺geng yun shu yi春生夏长chun sheng xia zhang麦秀两歧mai xiu liang qi形容农业:炊烟袅袅鸟语花香潺潺流水小桥流水静谧安详悠闲蓝天白云清澈硕果累累绵绵细雨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层林尽染叠翠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