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读书探幽明坐而论道起而行,世事沧桑多变幻,十年读书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7-04 0
  1. 写出1000个成语 不能多也不能少!整整1000个!要成语谢谢
  2.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有怎样的意境?
  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全诗是什么?

意思是: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这句诗比喻了人生在面临困境时,可以放慢脚步,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慢下来反而能找到新的出路。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从容不迫的心态。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

原诗

终南别业

十年读书探幽明坐而论道起而行,世事沧桑多变幻,十年读书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王维 朝代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1)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2)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3)胜事:美好的事。

(4)值:遇到。叟(sǒu):老翁。

(5)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 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写出1000个成语 不能多也不能少!整整1000个!要成语谢谢

这句诗的意思: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出处: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

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到。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赏析一: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 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赏析二: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作者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岁”即中年。“道”这里指佛理。“晚”是晚年。“家”即安家。“陲”即边缘,旁边。“南山”即终南山。“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据相关资料记载,辋川别墅原为宋之问的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这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所陶醉。这两句是的意思是说,(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诗歌开始就叙述了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的思想。“终南山”在古代诗歌中,往往表现隐逸的地方。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写道“***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即为终南山,暗示了陶渊明过着隐逸安适的生活。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胜事”即美好的事。“空”即白白地,或自然而然地。“自知”就是自己得到,自己获得,或者自己感受到。这一联的意思是说,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自由自在地前往欣赏终南山美丽的景色,在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无尽的乐趣。这一联承上而来,诗人在此透露出来的是一种闲情逸致了。上一句中的“独”字很有分量,不但写出诗人勃勃兴致时不受任何干扰,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也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悠闲的心理状态。下一句的“自知”又写出诗人在欣赏美景时所获得的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情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人物性格鲜明。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悠闲自得由此可见。

其次,注重细节描写。诗歌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大背景中,诗人又描写了与“叟”偶遇而笑谈的细节。其中这个“谈笑”,不但表现课诗人自由惬意之态,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空间。

再次,注重时空交错。在诗歌中,特别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上句中的“处”字,下句中的“时”字,不但将行到水源的时间过程给空间化,而且也把人看云起时的空间关系给时间化,从而使诗歌的境界更加开阔高远。

最后,语言简洁平实。这首诗歌的语言简洁平实,平白如话,却意蕴深刻。同时,在这平实简洁的语言中,不但富有情趣,而且更有理趣。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有怎样的意境?

做张做势 做贼心虚

做小伏低 作作有芒

作贼心虚 作育人材

作威作福 作舍道边

作善降祥 作如是观

作金石声 作茧自缚

作奸犯科 作嫁衣裳

作好作歹 作法自毙

作恶多端 作壁上观

座无虚席 坐于涂炭

坐拥百城 坐以待旦

坐以待毙 坐言起行

坐薪悬胆 坐享其成

坐卧不安 坐收渔利

坐视不救 坐失良机

坐立不安 坐冷板凳

坐井观天 坐怀不乱

坐观成败 坐而论道

坐地分赃 坐筹帷幄

坐吃山空 坐吃山崩

坐不窥堂 坐不垂堂

坐不重席 坐不安席

佐雍得尝 左支右绌

左右为难 左右两难

左右开弓 左右逢源

左右***获 左拥右抱

左萦右拂 左宜右有

左图右史 左提右挈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左辅右弼 左道旁门

遵养时晦 遵时养晦

尊师重道 尊古卑今

罪有应得 罪孽深重

罪魁祸首 罪加一等

罪该万死 罪恶昭著

罪恶昭彰 罪恶滔天

罪大恶极 罪不容诛

罪不可逭 醉生梦死

醉酒饱德 嘴直心快

嘴甜心苦 钻穴逾墙

钻头觅缝 钻天打洞

钻皮出羽 钻牛角尖

钻火得冰 钻冰求酥

足智多谋 足音跫然

足食足兵 足不出户

走为上计 走投无路

走南闯北 走马章台

走马上任 走马看花

走马观花 走马赴任

走花溜水 走伏无地

邹缨齐紫 纵虎归山

纵横交错 纵横驰骋

纵横捭阖 总角之交

总而言之 综核名实

宗庙社稷 自作自受

自作解人 自作聪明

自知之明 自怨自艾

自圆其说 自由自在

自由放任 自由泛滥

自用则小 自贻伊戚

以为是 自业自得

自言自语 自崖而反

自行其是 自信不疑

自相鱼肉 自相矛盾

自相惊忧 自相残杀

自我作故 自我作古

自我陶醉 自我解嘲

自我表现 自投罗网

自讨苦吃 自私自利

自视甚高 自始自终

自始至终 自食其言

自食其力 自食其果

自生自灭 自取其咎

自取灭亡 自求多福

自轻自贱 自强不息

自欺欺人 自命不凡

自鸣得意 自卖自夸

自立门户 自力更生

自愧不如 自刽以下

自觉自愿 自掘坟墓

自给自足 自坏长城

自顾不暇 自告奋勇

自高自大 自得其乐

自吹自擂 自出心裁

自出机杼 自成一家

自惭形秽 自不量力

自暴自弃 自拔来归

眦裂发指 恣意妄为

字斟句酌 字里行间

子曰诗云 子虚乌有

36*5 = 180个

紫气东来 趑趄不前

锱铢必较 孜孜以求

孜孜不倦 资深望重

孳孳不倦 孳蔓难图

兹事体大 擢发难数

濯足濯缨 斫轮老手

酌盈剂虚 灼艾分痛

着手成春 着人先鞭

浊泾清渭 卓有成效

卓立鸡群 卓尔不群

拙口钝腮 捉贼捉赃

捉襟见肘 捉班做势

谆谆告诫 坠茵落溷

惴惴不安 椎髻布衣

追亡逐北 追根究底

追本穷源 追奔逐北

锥刀之末 锥处囊中

壮志未酬 壮志凌云

壮士解腕 撞头磕脑

庄严宝相 妆嫫费黛

装神弄鬼 装傻充愣

装怯作勇 装腔作势

装模作样 装聋作哑

装疯卖傻 馔玉炊金

转战千里 转危为安

转弯抹角 转祸为福

转嗔为喜 转悲为喜

转败为功 专欲难成

专心致志 专心一志

专横跋扈 抓耳挠腮

铸山煮海 铸剑为犁

铸成大错 筑室反耕

筑室道谋 祝哽祝噎

助纣为虐 助我张目

助天为虐 助人为乐

助桀为虐 助边输财

著作等身 著书立说

属毛离里 属垣有耳

属辞比事 褚小杯大

煮粥焚须 煮鹤焚琴

煮豆燃萁 拄笏看山

主文谲谏 主情造意

主客颠倒 竹头木屑

竹马之友 竹报平安

竹篮打水 竹苞松茂

逐日追风 逐鹿中原

逐臭之夫 烛照数计

侏儒一节 侏儒观戏

铢两悉称 铢两分寸

铢积寸累 蛛丝马迹

珠圆玉润 珠玉在侧

珠围翠绕 朱盘玉敦

珠联璧合 珠还合浦

珠光宝气 珠宫贝阙

珠翠之珍 珠沉玉碎

珠箔银屏 诛心之论

诛求无已 诛求无厌

诛锄异己 朱衣使者

朱衣点头 朱门绣户

朱轮华毂 朱干玉戚

朱唇皓齿 朱陈之好

诸子百家 诸如此类

诸恶莫作 猪突豨勇

猪卑狗险 咒天骂地

昼警暮巡 昼耕夜诵

肘腋之患 粥少僧多

诪张为幻 周情孔思

周郎顾曲 周而复始

周而不比 舟中敌国

重于泰山 重男轻女

众醉独醒 众志成城

众星捧月 众星拱北

众望所归 众所周知

众说纷纭 众矢之的

众人国士 众擎易举

众叛亲离 众怒难犯

众难群移 众目昭彰

众目睽睽 众毛攒裘

众口一词 众口铄金

众口难调 众口纷纭

众好众恶 众寡悬殊

众寡不敌 踵事增华

踵决肘见 冢中枯骨

螽斯衍庆 终天之恨

终身大事 终南捷径

钟鸣漏尽 钟鸣鼎食

钟灵毓秀 忠贞不渝

忠言逆耳 忠心耿耿

忠心赤胆 忠孝节义

忠肝义胆 中原逐鹿

10*36 = 360

中庸之道 中心摇摇

中西合璧 中流击楫

中流砥柱 中立不倚

中馈犹虚 中冓之言

擿埴索涂 稚齿婑媠

陟岵陟屺 炙手可热

炙冰使燥 质疑问难

质非文是 智周万物

智圆行方 智勇双全

智尽能索 窒碍难行

置诸高阁 置之死地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不理 置水之情

置身事外 置若罔闻

掷果潘安 掷地有声

至死靡它 至死不悟

至死不变 至圣至明

至圣先师 至人无梦

至亲骨肉 至理名言

至高无上 至当不易

至大至刚 栉风沐雨

志在四方 志同道合

志士仁人 志美行厉

志坚行苦 志得意满

志大才疏 治丝益棼

治国安民 治病救人

指雁为羹 指天誓日

指天射鱼 指天画地

指手画脚 指山说磨

指桑骂槐 指日可下

指日可待 指名道姓

指鸡骂狗 指鹿为马

指挥若定 指腹为婚

指东画西 指不胜屈

纸醉金迷 纸上谈兵

纸落云烟 纸贵洛阳

咫尺之功 咫尺万里

咫尺天涯 咫尺千里

只争朝夕 趾高气扬

止于至善 止谈风月

止戈为武 止暴禁非

跖犬吠尧 执迷不悟

执两用中 执柯作伐

执经问难 执法如山

执而不化 执鞭随蹬

植党营私 直言贾祸

直言不讳 直抒己见

直情径行 直内方外

直木必伐 直眉瞪眼

直谅多闻 直截了当

直道而行 直捣黄龙

脂膏不润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知易行难

知一万毕 知雄守雌

知小谋大 知无不言

知我罪我 知疼着热

知书达礼 知荣守辱

知人之明 知人善任

知人论世 知情达理

知难而退 知难而进

知命之年 知命不忧

知来藏往 知尽能索

知过必改 知法犯法

知己知彼 知彼知己

知白守黑 织当访婢

织楚成门 只字不提

只言片语 只轮无反

只轮不返 只鸡絮酒

只鸡斗酒 支吾其词

支离破碎 芝兰之室

芝兰玉树 芝焚蕙叹

芝艾俱焚 之死靡它

之乎者也 政以贿成

政由己出 政简刑清

政出多门 正中下怀

正直无私 正正之旗

正颜厉色 正言厉色

正心诚意 正人君子

正理平治 正襟危坐

正大光明 正本清源

郑重其事 郑卫之音

郑人争年 郑人买履

整装待发 整军经武

蒸蒸日上 蒸沙成饭

铮铮有声 铮铮佼佼

峥嵘岁月 争先恐后

争权夺利 争猫丢牛

争鸡失羊 争风吃醋

争分夺秒 争多论少

争长论短 振振有辞

15*36 = 540

振聋发聩 振奋人心

振臂一呼 阵马风樯

震天动地 震撼人心

震古烁今 震耳欲聋

枕席过师 枕石漱流

枕山栖谷 枕流漱石

枕戈寝甲 枕戈待旦

针锋相对 真赃实犯

真知灼见 真心实意

真心诚意 真相大白

真伪莫辨 真凭实据

真金不镀 真才实学

珍禽异兽 珍禽奇兽

赭衣塞路 辙乱旗靡

折节下士 折节读书

折戟沉沙 折槁振落

折冲尊俎 遮天盖地

遮人耳目 照猫画虎

照本宣科 昭昭在目

昭然若揭 招摇撞骗

招摇过市 招降纳叛

招贤纳士 招权纳贿

招架不住 招风惹草

招风揽火 招兵买马

朝云暮雨 朝夕相处

朝闻夕死 朝斯夕斯

朝思暮想 朝升暮合

朝三暮四 朝秦暮楚

朝乾夕惕 朝气蓬勃

朝令夕改 朝令暮改

朝梁暮陈 朝经暮史

朝齑暮盐 朝华夕秀

朝过夕改 朝发夕至

朝穿暮塞 朝不谋夕

朝不虑夕 朝不及夕

朝不保夕 仗义执言

仗义疏财 仗势欺人

仗气使酒 仗马寒蝉

瘴雨蛮烟 掌上明珠

长年三老 张牙舞爪

张王赵李 张三李四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张冠李戴 张灯结彩

张大其词 张敞画眉

獐头鼠目 獐麇马鹿

彰善瘅恶 彰明较著

湛湛青天 战战兢兢

战无不胜 战天斗地

辗转反侧 崭露头角

斩头去尾 斩木揭竿

斩尽杀绝 斩将搴旗

斩钉截铁 斩草除根

瞻云就日 瞻前顾后

粘皮带骨 沾沾自喜

沾亲带故 债台高筑

债多不愁 诈败佯输

甑尘釜鱼 曾母投杼

曾参 贼头贼脑

贼人胆虚 贼去关门

贼眉鼠眼 贼喊捉贼

择主而事 择善而从

择肥而噬 啧有烦言

责有攸归 责无旁贷

泽及枯骨 皂丝麻线

皂白不分 造谣中伤

造谣生事 造谣惑众

造化小儿 造次颠沛

澡身浴德 早占勿药

早韭晚菘 早出晚归

凿凿有据 凿饮耕食

凿隧入井 凿空之论

凿龟数策 凿骨捣髓

凿壁偷光 遭家不造

葬身鱼腹 脏污狼藉

臧否人物 赞不绝口

簪缨世族 簪缨世胄

在天之灵 在所难免

在所不惜 在所不辞

在人耳目 在劫难逃

在家出家 在官言官

在此一举 再作冯妇

再造之恩 再衰三竭

再生父母 再三再四

再接再厉 载舟覆舟

载笑载言 载酒问字

载歌载舞 载沉载浮

灾梨祸枣 杂七杂八

杂乱无章 砸锅卖铁

咂嘴弄舌 韫椟而藏

运用自如 运斤成风

20*36 = 720

运筹帷幄 殒身不恤

陨雹飞霜 允执其中

允文允武 芸芸众生

云中白鹤 云蒸霞蔚

云雨巫山 云烟过眼

云行雨施 云兴霞蔚

云消雨散 云消雾散

云雾迷蒙 云屯雾集

云树之思 云散风流

云起龙骧 云霓之望

云泥之别 云泥殊路

云龙井蛙 云龙风虎

云开见日 云谲波诡

云鬟雾鬓 云合景从

云过天空 云程发轫

晕头转向 刖趾适屦

月章星句 月晕而风

月盈则食 月下老人

月下花前 月夕花朝

月明千里 月落星沉

月露风云 月里嫦娥

月黑风高 月地云阶

月旦春秋 月白风清

粤犬吠雪 跃跃欲试

跃然纸上 越俎代庖

越瘦秦肥 越凫楚乙

阅人多矣 悦近来远

约法三章 约定俗成

怨天尤人 怨声载道

怨入骨髓 怨气冲天

怨女旷夫 怨家债主

远走高飞 远求骐骥

远见卓识 远交近攻

远愁近虑 缘情体物

缘木求鱼 援鳖失龟

圆凿方枘 圆首方足

圆木警枕 圆颅方趾

圆孔方木 源远流长

源源而来 源源不断

源源不绝 源头活水

源泉万斛 源清流洁

原原本本 原形毕露

原始要终 原封不动

沅茞澧兰 猿穴坏山

猿猴取月 猿鹤虫沙

鼋鸣鳖应 元元本本

元龙豪气 元龙高卧

元恶大憝 渊鱼丛雀

鸢肩豺目 鸢飞鱼跃

冤冤相报 冤家路窄

鬻儿卖女 狱货非宝

欲益反损 欲取姑予

欲擒故纵 欲壑难填

欲盖弥彰 欲罢不能

浴血奋战 遇事生风

遇人不淑 裕民足国

寓意深长 寓情于景

郁郁寡欢 郁郁葱葱

郁郁不乐 饫闻厌见

饫甘餍肥 玉卮无当

玉叶金枝 玉液琼浆

玉液金波 玉堂金马

玉碎珠沉 玉石俱焚

玉石不分 玉润珠圆

玉砌雕阑 玉楼赴召

玉昆金友 玉洁松贞

玉洁冰清 玉毁椟中

玉尺量才 誉不绝口

羽翼已成 羽扇纶巾

羽毛未丰 羽毛丰满

与众不同 与世偃仰

与世无争 与世沉浮

与世长辞 与日俱增

与人为善 与民同乐

与民更始 与民除害

与虎添翼 与虎谋皮

雨卧风餐 雨丝风片

雨沐风餐 雨淋日炙

雨迹云踪 雨后送伞

雨后春笋 雨过天晴

雨过天青 雨打风吹

语重心长 语言无味

语焉不详 语笑喧阗

语无伦次 语妙天下

语出月胁 语不惊人

予取予求 渔阳鼙鼓

渔人之利 渔夺侵牟

娱心悦目 鱼跃鸢飞

鱼鱼雅雅 鱼游釜中

鱼网鸿离 鱼馁肉败

25*36 = 900

鱼目混珠 鱼米之乡

鱼龙曼衍 鱼龙混杂

鱼烂土崩 鱼烂而亡

鱼溃鸟散 鱼贯而入

鱼大水小 鱼传尺素

鱼贯而行 逾闲荡检

逾墙钻隙 余勇可贾

余音绕梁 余音袅袅

余音缭绕 余味无穷

余食赘行 余波未平

愚昧无知 愚公移山

愚夫愚妇 愚不可及

瑜不掩瑕 盂方水方

杅穿皮蠹 于心何忍

于今为烈 纡尊降贵

纡朱怀金 纡青拖紫

迂回曲折 袖如充耳

袖然举首 囿于成见

936

幼学壮行 又弱一个

右军习气 诱敌深入

牖中窥日 有枝添叶

有志竟成 有朝一日

有勇无谋 有以善处

有一无二 有一得一

有眼无珠 有眼如盲

有言在先 有血有肉

有隙可乘 有闻必录

有头有尾 有头有脸

有头无尾 有条有理

有条不紊 有天无日

有天没日 有损无益

有死无二 有恃无恐

有始有终 有始无终

有声有色 有生以来

有伤风化 有求必应

有钱有势 有气无力

***2

有目共赏 有目共睹

有名无实 有利可图

有棱有角 有口无心

有口难言 有口难分

有口皆碑 有进无退

有教无类 有脚阳春

有脚书橱 有加无已

有己无人 有机可乘

有何面目 有福同享

有凤来仪 有的放矢

有才无命 有备无患

有板有眼 有案可稽

有案可查 油嘴滑舌

油头滑脑 油头粉面

1000整。

请给分,不信自己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全诗是什么?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思是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来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天空中的风起云涌。

终南别业

这句话的出处盛唐 王维 《终南别业》,收录于《全唐诗》

这句话的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句话原文的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

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到。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这句话原文的具体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 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这句话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只看文章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得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解读

此诗大约写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如下: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意: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道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