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噫嘻什么意思,呜呼是什么意思和读音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7-02 0
  1. 呜呜的呜呜组词
  2. 噫嘻_的成语噫嘻_的成语是什么
  3. 呜的部首和组词
  4. 带有嘻嘻的四字成语
  5. 苏轼 后赤壁赋
  6. 表示很表面话很明显用意的成语?
  7. 噫怎么读

呜呼的词语有:大呼小喝,呜呼噫嘻,呼天吁地。

呜呼的词语有:叱咤喑呜,踣地呼天,呼天吁地。2:结构是、呜(左右结构)呼(左右结构)。3:词性是、动词。4:注音是、ㄨㄏㄨ。5:拼音是、wūhū。

呜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呜呼噫嘻什么意思,呜呼是什么意思和读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呜呼wūhū。(1)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2)指人丧命。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呜乎”。亦作“呜_”。⒉叹词。表示悲伤。引《书·五子之歌》:“呜呼曷归,予怀之悲。”宋叶适《厉领卫墓志铭》:“虏既卒叛盟,而君竟坐贬死。呜呼!可哀也已!”鲁迅《且介亭杂文·韦素园墓记》:“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⒊叹词。表示赞美或慨叹。引《书·旅獒》:“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汉书·武帝纪》:“麟凤在郊_,河洛出图书。呜_,何施而臻此与!”颜师古注:“_读曰呼。呜呼,叹辞也。”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呜呼!士穷乃见节义。”《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不争,兄不取。作义庄,赡乡里。呜呼孝廉谁可比!”清戴名世《戴氏宗谱序》:“呜乎!此先王之所以为平天下之要道也_!”冰心《离家的一年》:“呜呼,‘每逢佳节倍思亲’。”⒋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后因以借指死亡。引宋张_《临江仙》词:“纵使古稀真_得,后来争免呜呼。”《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只见街上人纷纷而过,多有_这老和尚,可怜半月前还听得他念经之声,今早呜呼了。”叶君健《火花》一:“他想,如果他这样熬到天亮,就是不一命呜呼,也会半死。”⒌象声词。多用作哭声或鸟鸣声。引三国魏曹植《平原懿公主诔》:“帝用吁嗟,呜呼失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叶榆河》:“郡有叶榆县,县西北八十里有_鸟山,众鸟千百为_,甚会呜呼啁哳。”宋文天祥《六歌》之五:“风花飞坠鸟呜呼,金茎沆瀣浮污渠。”

三、国语词典

感叹词。《书经.五子之歌》:「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也作「於乎」、「於戏」、「乌乎」、「乌呼」、「乌_」、「呜_」。

四、网络解释

呜呼(汉语词语)呜呼,拼音wūhū,指人丧命,对事物的一种感叹发语,或赞颂、或愤慨等,出自《捕蛇者说》,作叹词或象声词。

关于呜呼的近义词

於乎

关于呜呼的诗词

《夷山醉歌·呜呼再歌兮花满台》《山乐官·呜呼有鸟山乐官》《杜甫祠·呜呼杜少陵》

关于呜呼的诗句

呜呼复呜呼呜呼吾君至仁厚呜呼谁使然

关于呜呼的成语

踣地呼天患至呼天呼庚呼癸

关于呜呼的造句

1、小老鼠被藏在背后的花猫猛地咬住,一命呜呼了。

2、在那次事故中小李一命呜呼了。

3、袁世凯刚刚当上了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4、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呜呼哀哉了。

5、他干尽坏事,罪大恶极,现在他终于一命呜呼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呜呼的详细信息

呜呜的呜呜组词

呜呼,拼音wū hū,意思是表示叹息或指死亡。

详细解释如下:

1、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2、指人丧命。

⒊ 叹词。表示赞美或慨叹。

⒋ 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后因以借指死亡。

⒌ 象声词。多用作哭声或鸟鸣声。

有关呜呼的词语如下:

一命呜呼、呜呼哀哉、呜呼噫嘻。

呜呼造句如下:

他干尽坏事,罪大恶极,现在他终于一命 呜呼了。

王凌一脚不慎,跌落山崖,一命呜呼 ,司马懿悲恸不已,潸然泪下。

呜呼,求职的过程似乎常常是钟爱外向的人们,但是你能取胜。

从医院回来不几天,他旧病复发,便呜呼哀哉了。

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最大的罪恶不是他忘恩负义,而是那种使人寒心的影响,这种影响使世人对善良的人性失去信心,因而窒息社会上蓬勃的朝气,呜呼。

袁世凯刚刚当上了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如果现在是在执行任务,不知道一命呜呼了几回了。

敌人的阴谋还没得逞就呜呼哀哉了。

呜呼!如此发扬“风格”,真是难得一见。

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呜呼哀哉了。

噫嘻_的成语噫嘻_的成语是什么

“呜”字在开头的词语:呜喱哇啦、呜喱呜喇、呜噜、呜囔、呜哨、呜呜、呜呜声、呜呜啕啕、呜呜咽咽、呜呀呀、呜咽、呜咽(-yè)、呜噎、呜咿、呜邑、呜唈、呜悒、呜咂、呜轧、呜恻、呜嘬、呜呃、呜乎、呜呼、呜呼哀哉、呜呼噫嘻。

“呜”字在中间的词语:一命呜呼、喑呜叱咤、咿呖呜剌、噫呜流涕。“呜”字在结尾的词语:叱咤喑呜、叹呜、呀呀呜、咽呜、嚘呜、喑呜、咿呜、咿咿呜呜、噫呜。

〔呜呼〕文言叹词;旧时祭文常用以表示叹息,后借指死亡,如“一命呜呜”。均亦作“乌呼”、“於呼”、“於戏”。 象声词:汽笛呜呜地响。

呜的部首和组词

噫嘻_的成语有:嘻嘻哈哈,草庐三顾,嘻皮涎脸。

噫嘻_的成语有:嘻嘻哈哈,嘻皮涎脸,草庐三顾。2:拼音是、yīxīxī。3:结构是、噫(左右结构)嘻(左右结构)_(左右结构)。

噫嘻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亦作“噫嘻吁”。叹词。表示惊异或慨叹。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噫嘻吁”。叹词。表示惊异或慨叹。引宋宋祁《释俗》:“蜀人见物惊异,_曰噫嘻_,李白作《蜀道难》因用之。”明何景明《关索岭》诗:“噫嘻吁__!何天设之危艰。”

关于噫嘻_的词语

不名一钱噫呜流涕草庐三顾呜呼噫嘻不齿于人嘻皮涎脸不为已甚嘻笑怒骂仓皇出逃嘻皮笑脸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噫嘻_的详细信息

带有嘻嘻的四字成语

呜的部首是

组词:

呜咽 喑呜 呜呼 呜呜 呜呃 呜噎 咽呜 呜喵 呜蜩 呜噜 嘎呜 呜嚎 呜虖 噫呜 呜乎 呜邑 叹呜?

呜轧 呜恻 呜嘬?

一、部首

二、结构

左右

三、笔画

7

四、笔画顺序

竖、横折、横、撇、横折钩、竖折折钩、横

五、释义

拟声词。形容哭声、风声、汽笛声

六、成语

呜呼哀哉 一命呜呼 呜呼噫嘻 喑呜叱咤

一命呜呼

七、造句

1.海浪冲击船身,有如呜咽。

2.大树被风刮得痛苦地摇着头,呜呜地哀鸣。

3.狼的叫声分为四类:狂吠,呜咽,嚎叫和咆哮。

4.那清悠轻忽的钟声又传来,如缘分,在呜咽。

5.一只狗在严寒中呜呜地叫。

6.渐渐的,我觉得眼睛湿润了,也开始随着呜咽。

7.河水在幽深的山谷里呜咽流过。

8.小明被妈妈教育后,立刻跑去到房间里呜咽。

9.最后呜咽一声后,它转身朝东而去。

10.树林只能发出了低低的鸣咽声。

八、简介

1.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从口、乌声。纯黑而反哺善舒气自叫之鸟是乌之范式。口、乌两范式叠加。口中舒发而之叹息,声缓而长是呜之范式。

2.本义:用作呜呼。如a.文言叹词;b.旧时祭文常用以表示叹息,后指死亡,如“一命呜呼”。均亦作“乌呼”、“於呼”、“於戏”。

3.衍义:用作象声词。如:汽笛呜呜地响、她呜呜地哭。

4.衍义:又用作姓。

九、出处

1.呜呼!厥象惟肖,是之曰照。——明·倪元璐《袁节寰(袁可立)大司马像赞》

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清·林嗣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苏轼 后赤壁赋

带有嘻嘻的四字成语 :

嘻嘻哈哈、

嘻皮涎脸、

嘻皮笑脸、

呜呼噫嘻

嘻嘻哈哈 [xī xī hā hā]

生词本

基本释义

1.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嬉笑打闹

2.形容态度不严肃、不认真

百科释义

嘻嘻哈哈是一首歌曲,由张卫健演唱,嵩惟 浅紫填词,姜华作曲。

表示很表面话很明显用意的成语?

《后赤壁赋》

作者: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

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h),意为隼,鹰的一种。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如《赤壁记》: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png)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翻译: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赏析:

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片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词中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鉴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当年在长安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写的《不第后赋菊》。能将花写出这样的霸气,豪杰之诗与文人之诗的区别一目了然。“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这是许多年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咏菊诗,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当年黄巢这首诗的影响。诗味上比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淡,而杀气更浓。古人说“文如其人”,在生活中却常常出现文与人风格迥异的情况,不过诗如其人倒是基本不会落空。可能因为好诗往往是思绪一瞬间的自然迸发,来不及作假。

黄巢一生爱菊,其现存可确定的所有诗句均为咏菊之作。宋代张端义《贵耳集》记载:黄巢5岁时,其父与祖父以菊花为题联句。祖父苦思冥想,无以续接,一边的黄巢随口应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其父大惊失色,想要教训他一顿。祖父忙道:“孙子能诗,但不知轻重,可令其再赋一篇。”他应声咏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即黄巢另一首载入《全唐诗》的七绝《题菊花》。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视为国花。唐人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黄巢一反潮流,对菊花格外青睐,似乎骨子里就有与生俱来的叛逆基因。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黄巢当了皇帝,国号大齐。他终于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理想,可是长安却经历了一场浩劫。黄巢的部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黄巢在第一次被小股唐军赶出长安之后杀了个回马枪,重新掌握长安控制权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切齿痛恨,下令屠城。屠城之后,黄巢的部队失去了食品来源。在唐军四面合围下,只得“以人为食”,持续了一年多。

败退出长安后,黄巢一度围困陈州,陈州刺史赵死守不退。黄巢的军队缺粮严重。最后将掳掠到的百姓、战俘、以及战死的士兵尸体,都作为了“军粮”吃了。公元883年6月,黄巢起义惨遭失败。在泰山狼虎谷,犯下反人类罪行的黄巢挥剑刎颈自尽。

菊花在无数文人笔下是人格高洁的象征,比如陶渊明田园诗里的菊,黄巢却赋予它气势逼人的杀气。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黄巢的一生也走到了尽头。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_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_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着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噫怎么读

葵花向日 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尔汝交 尔汝:你。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的交情

额手加礼 表示敬意

自郐无讥 〖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自郐而下 〖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啧啧称赞 〖解释〗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

啧啧称羡 〖解释〗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

原来如此 〖解释〗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原来是这样。

以终天年 〖解释〗以:表示目的。终:结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寿。指养老送终。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解释〗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梧桐一叶落 〖解释〗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无待蓍龟 〖解释〗待:等待;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以占卜。不等着用蓍草和龟甲占卜,而吉凶已经大白。表示事态发展显而易见。

万目睚眦 〖解释〗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投袂援戈 〖解释〗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投袂荷戈 〖解释〗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时日曷丧 〖解释〗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三薰三沐 〖解释〗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沐三薰 〖解释〗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老莱娱亲 〖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毁冠裂裳 〖解释〗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赌誓发愿 〖解释〗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冯唐已老 〖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

登高去梯 〖解释〗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打入冷宫 〖解释〗打:与某些动词结合成为一个词,表示进行的意思;冷宫:古代皇帝把失宠的后妃软禁于冷僻宫内。比喻人不被重视或把事情搁置一边。

一言堂 出处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要设法制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 解释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示例故事

必不得已 〖解释〗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白日青天 〖解释〗白天。表示强调。

自始自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自郐以下 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椎牛歃血 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昼阴夜阳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

肘行膝步 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重作冯妇 表示人又重操旧业

指囷相赠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执鞭坠镫 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贞下起元 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云集响应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余子碌碌 余子:其它的人。谓其它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后汉书·称衡传》:“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明·袁宏道《瓶花斋集之九·尺椟·与李龙湖》:“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

于呼哀哉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亦作“呜呼哀哉”。《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

有一搭没一搭 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诱秦诓楚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以铢称镒 用铢同镒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

以铢程镒 用铢同镒作比较,表示很不相称。

以镒称铢 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一笑了之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驿使梅花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驿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以慎为键 用谨慎作锁。表示处事十分小心,不以言惹祸。

以忍为阍 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

一呼再喏 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一点半点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杨柳依依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削发披缁 剃去头发,身着黑衣。表示出家。

休牛归马 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星霜屡移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萧曹避席 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五男二女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呜呼噫嘻 叹词。表示慨叹。

温凊定省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魏颗结草 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余是以报。’”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后因以“魏颗结草”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四至八道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束手就缚 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石火光阴 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释缚焚榇 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实逼处此 《左传·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折箭为誓 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三熏三沐 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年五载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三沐三熏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塞井夷灶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塞井焚舍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任重才轻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寝苫枕干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琴棋书画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妻梅子鹤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表示清高。

弃甲投戈 谓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弃甲倒戈 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

铺胸纳地 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破琴绝弦 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琵琶旧语 《宋书·乐志一》:“傅玄《琵琶赋》曰:‘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曰琵琶。’”后以“琵琶胡语”、“琵琶旧语”,表示对外屈辱求和之意。

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盘水加剑 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加剑:自杀。

捻土为香 捏泥成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暮云春树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莫余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面缚衔璧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昧死以闻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眉目传情 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马入华山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鲁连蹈海 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屡变星霜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令人切齿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聊表寸心 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连鳌跨鲸 《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山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又《文选·扬雄〈羽猎赋〉》有游猎江河湖泽,“乘巨鳞,骑京(或作鲸)鱼”的记载。后以“连鳌跨鲸”表示超凡成仙。

刳心雕肾

噫读yī。

噫的基本字义:

(1)(形声。从口,意声。本义:出气。感叹声)

(2)?表示悲痛或叹息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爱莲说》

(3)?又如:噫乎(表示慨叹);噫嗟(表示慨叹);噫呜(感慨悲叹貌);噫嘘(叹息貌)

(4)?表示呼告。如:噫歆(祭祀时,发声告神来享用祭品);噫喑叱咤(大声喝叫);噫噫(答应声);噫兴(犹噫歆);噫噫叱咤(大声喝叫)

(5)?表示惊异。季恬逸道“噫!那里来的这位太太?”——《儒林外史》

(6)?又如:噫慎凳——怪!这是谁做的饭?噫嘻吁(表示惊异或慨叹)。

详细字义:

(1)?饱食或积食后,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如:噫气(气壅塞而得通;吐气)

(2)?呼气;吹气。如:噫欠(噫气和打哈欠,泛指吐气)

(3)从肚中储存气,猛然而吹出

噫的例句:

1、呜呼噫嘻!时耶?命耶?血舞穹苍,刀指苍天。

2、噫嘻,我说娃娃脸,阿布的身体可是好的很并唯。

3、附分侠脊第三行魄户膏绝孝培盲与神堂噫嘻隔关魂门九。

4、非无成吉思汗,而何以蒙古几不保残喘?呜呼嚎嘻!吾知其由:国也者,积民而成。

5、噫嘻,夫村巷野老常能享民人悠闲怡然之乐,真足以令老夫歆羡不已,衷心不胜向往之至也。

6、噫嘻!蜂蝶无媒交接,影何至断梗浮萍?弯凤有意雨和鸣,全仗牙床锦被。

7、噫嘻!汝二人误吾甚矣哉!今夜一旦事功告毕,墨家师生皆遭拘押,身陷图周之中,沦为阶下之囚。

8、噫嘻!但此一死,不仅给全军以伟大利益,而且将来也是军人之一大龟鉴,功名将永垂竹帛而不朽,可谓虽死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