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取***饰其言怎么理解,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29 0
  1. 文言文原毁
  2. 以貌取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3.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什么意思
  4. 君以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言什么意思
  5. 请简介一下儒家学说中的知人,谢谢!
  6. 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耶改之 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子不凭借一个人(好的)言论来提拔他,不凭借别人的好坏来断定他的言论。

语出《论语·卫灵公》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怎么理解,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_卫灵公

文言文原毁

孔子因为宰予出言不逊,又因为子羽长相丑恶,而对这两个人有偏见,认为他们不成大器,及至这两人离开师门,听说了这两个人的名声,自己后悔莫及,失去了好***,可惜啊。人,以貌取人,以言冒犯而失误,岂不是人之常情,孔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已。

以貌取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1. 跪求韩愈《原毁》文言文翻译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听说古代的圣人舜,他的做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就责备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舜的行为,去做那符合舜的。听说古代的圣人周公,他的做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探究他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就责备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周公的,去做那符合周公的。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及得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及得上他的;这些人却说:“及不上舜,及不上周公,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要求自身严格而且全面吗?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论他的今天的表现,而不计较他的过去,小心谨慎地只恐怕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表扬。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学得的,他对待别人,却说:“能有这样,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个,这就够了。”岂不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少吗?

现在的君子可不同,他责备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简少。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简少,所以自己进步就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说:“我有这优点,这够就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说:“我有这本领,这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己欺骗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止步不前,岂不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吗?他们要求别人,说:“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人品不值得赞美,他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才用不值得称道。”举出他一方面的欠缺不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只追究他的既往,不考虑他的今天,心中惶惶不安只怕别人有好的名声。岂不是责求别人太周全了吗?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身,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尽管如此,这样做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怠惰和忌妒啊。怠惰的人不能自我修养,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身。我不止一次地试验过,曾经对大家说:“某人是贤良的人,某人是贤良的人。”那随声附和的,一定是他的同伙;否则,就是和他疏远没有相同利害的人;否则,就是怕他的人。不然的话,强横的定会厉声反对,软弱的定会满脸不高兴。我又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某人不是贤良的人,某人不是贤良的人。”那不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同伙;否则,就是和他疏远没有相同利害的人;否则,就是怕他的人。不这样的话,强横的定会连声赞同,软弱的定会喜形于色。因此,事业成功诽谤便随之产生;德望高了恶言就接踵而来。唉!读书人生活在当今世界上,而希求名誉的光大、德行的推广、难极了!

在位的人想有所作为,听取我的说法记在心中,那国家差不多可以治理好了!

2. 文言文原毁读后感

韩愈有感于当时社会那种己不能修,又畏人修的不良风气,用古今对比的方法,无情揭露了一些伪君子那种“责人也详”“待己也廉”的丑恶嘴脸,热情颂扬了古之君子“责己也重以周”“待人也轻以约”的崇高品德。其意在倡导一种新的社会风尚,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国家昌盛。虽然写在一千多年以前,但读来并不觉得陌生。好像现代社会中那种疾贤妒能的人们对其祖宗衣钵继承得尚很完好,他们“己未有能,曰:我能有是,是亦足矣。己未有善,曰:我能善是,是亦足矣”。而对于别人则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与其先人一脉相承,但其技法却已不断翻新。使人感到这种社会顽疾比之“非典”,比之“禽流感”都不知要顽固多少倍!

其次,换一个角度看,该文对我们每个人加强自身修养是大有裨益的。每个想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除了自身在学识方面不断充实,在品行方面不断完善的自我努力以外,高标准地找个参照物,我以为是非常重要的。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吧。这个榜样就是一个目标,在榜样面前,来一个“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不如这个榜样,“吾之病也”。我想我们总是这样鞭策自己,我们就会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反过来我们对别人多一些宽容,来一个“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既有利于别人的进步,也有利于团结更多的人一道工作。不是原则分歧,团结的人越多,力量就更大,事情就会办得更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道理我们都懂,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可能就犯糊涂。为什么?韩愈说是怠与忌的原故。这一点我不能完全认同韩老夫子的观点。所谓“怠不能修,忌畏人修”只是个现象,或者这至少不是一个完整答案。怠与忌的后面还应该有更深的原因。我以为名利争逐才是根本,归根到底还是那个私心杂念在作怪。私有大小之分,有一己之私,有一集团之私等等。为追逐私利而不客观事实,于己于人都没有益处。因此,处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很自然地认识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再次,这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也适用于家族家庭。无论兄弟姊妹父子叔侄甚至夫妻,相互之间都不宜对对方过分地苛求。同样可以说:“能有是,是亦足矣,能善是,是亦足矣”。反过来遇事多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一点。如果这样,家族家庭就会亲密和谐,每个成员都会心情舒畅。所有人世间的烦恼都会远离我们。

3. 原毁文言知识整理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1,其待人也轻以约2.重以周,故不怠3;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4;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5!”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6.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注释1重:严格.周:周密、全面.2轻:宽容.约:简少.以上二句出自《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3不怠:指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4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君王.仁义人:符合儒家仁义道德规范的人.句出《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5句出《孟子·滕文公上》:“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6周公:周文王子,周武王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继位,由周公摄政.多才与艺人:多才多艺的人.句出《尚书·金縢》:周公有言:“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事神.”译文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就不会懈怠;宽容而平易,所以别人就都愿意做好事.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一个讲仁德义气的人.他们探求舜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于是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可是我却不能这样!”朝夕思索,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发扬那些与舜相似的地方.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们探求周公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于是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可是我却不能这样!”朝夕思索,去掉那处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相似的地方.舜,是个大圣人,后世没有人比得上他;周公,是个大圣人,后世没有人比得上他.可是,这些君子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就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要求自己既严格而又全面吗?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别人,就说:“那个人能够这样,就算得上是个好人了.能够擅长这个,也就完全称得上是个有技能的人了.”他们只要求别人有一种长处,而不苛求人家有两种长处;他们肯定别人最近的表现,而不追究人家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人家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可是,他们看待别人时,却说:“能够这样,也就足够了.”又说:“能够擅长这种技能也就足够了.”这不就是对别人的要求既宽容而又平易吗?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1.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2!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注释1廉:少.2已:太、甚.译文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却要求低.对别人要求高,所以别人就很难去做好事情.对自己要求低,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很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能够这样也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技能,却说:“我能够有这种技能,也就足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下来了.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了吗?他们对于别人,说:“他虽然能够这样,这个人也是不值得称道的;他虽然有这种技能,这点本事是不值得称道的.”抓住别人的一点,而不管人家的其他方面;追究人家的过去,而看不到人家的现在,提心吊胆地只怕别人有了声望.这不就是对别人求全责备吗?这就叫做不拿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苛求别人,我看不出这是在尊重自己.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1.吾常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2,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3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注释1修:进修,求上进.2说:同“悦”,高兴.3是故:因此.译文虽然如此,但是,这样做的人,是有根有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嫉妒.懈怠的人。

4. 本在古文中的所有意思

①草木的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②树木的干.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以观其疏密.”③根本;基础.《齐桓晋文之事》:“王欲行之,刎盍反其~矣.”④指农业.《论积贮疏》:“今背~而趋末,食者甚众.”⑤本源;根源.《原毁》:“为是者有~有原,怠与忌之谓也.”⑥依照;依据.《图画》:“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乃增损而润色之.”⑦堆原,考察.《伶官传序》:“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⑧本来的,原来的.《孟子?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心.”⑨本来;原来.《愚公移山》: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孔雀东南飞》: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⑩本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相侔,则没为奴婢.”⑾这里的;自己的.《***草药》:“用芽者自从~说.”⑿版本;底本.《活板》:“已后典籍皆为板~.”⒀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章.”⒁株;棵.《汉书?龚遂传》:“令口种一树榆,薤五十~葱,一畦韭.”⒂书籍的一册.《活板》:“若止印三二~,未为简易.”。

5. (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15.A 16.A 17.B 18. ①他在朝廷上时,国君有话问到他(或“国君说话涉及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不向他问话(或“国君说话没涉及他”),他就正直秉公地去办事。

②我虽然说不上仁德,(但)从困境中解救您出来,为什么您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 解析 试题分析: 15.该题考核文言实词的运用。A项“重”应解为“重叠,重复”,引申为“多重”。

(重:zhòng①重,与“轻”相对。《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又以……为重。《五蠹》:“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②重要;重大。《〈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又重要作用。《五人墓碑记》:“匹夫之有无重于社稷也。”

③重视;看重。《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

④贵重。《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⑤严重。《狱中杂记》:“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⑥严格。《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⑦庄重。《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⑧尊重。《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⑨更加;加重。《苏武传》:“见犯乃死,重辱国。”

chóng①重叠。《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

③重新;再次。《琵琶行》:“添酒回灯重开宴。”

④拖累;牵连。《汉书·荆燕吴传赞》:“事发相重,岂不危哉。”

)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分量大”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16.该题考核文言虚词的运用。A项均为介词“在”。

B项前者是代词“他”,后者是结构助词“的”。C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后者是连词,在状语和谓语之间,表修饰关系,不译。

D项前者是指示代词,“那”,后者是代词,代指晏子,译为“他”。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

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

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

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

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17.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晏子赎回越石父后,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

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以谦恭的态度接受了越石父的批评,知错就改,礼贤下士。

B项错把应解释为“告辞”的“谢”理解为“道谢”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比如本题的B项——“越石父不予道谢”,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说法错误。 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第一句:“之”解为“他”, 1分;“危”解为“正,端正”, 引申为“正直”,1分;整句大意1分;第二句:虽,虽然,1分;免子于厄,介宾结构后置,应调整语序解释为“从困境中解救您出来”, 或“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意思对即可,1分;之,这,这么,1分;整句大意1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6. 关于原毁的翻译和赏析

原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释题:《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

作者是有感而发:安史之乱后,唐朝执政者及世族大地主结党营私,而由于上层统治者求全责备,下层地主阶层很难登上政治舞台,即使得官,也“动而得谤”,屡遭排挤。面对这样的现实,韩愈写下此文,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译文: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要求别人宽而少。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怠慢;宽而少,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象周公的地方。

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人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取他的一点,不要求他再有第二点;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

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

(这)不就是要求别宽而少吗?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自己没有做好事,(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才能这样,(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

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举出他的一点(进行批评),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怎样),追究他过去(的错误),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懒惰的人不能求进步,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

我曾经试验过,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毫不客气地说出。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什么意思

1. 以貌取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出处:《史记·仲尼***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意思是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孔子有许许多多***,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

教导我们不能以容貌去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2. 求一篇以貌取人的文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一代圣人孔子尚且会犯这样的错,我们应该小自警惕 任何人和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既可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着坏的趋势转化,所以人们在对待人和事物的时候,不能够仅仅盯住眼前的这么一点点表象,因为它只反映了这个人或者这件事目前的状态。

人们要懂得美丽的白天鹅是从丑小鸭变来的,美丽的蝴蝶是从丑陋的蛹变来的,不要以貌取人,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些,对人和事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判断,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做出正确的、符合白己利益的决策,否则就要犯急功近利的错误 说到以貌取人,大家肯定会想到三国时期,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了。当时,庞统隐居在江东鲁肃慧眼识英才、周瑜死后,他就向孙权极力推荐庞统。

可是孙权见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里十分不喜欢,又嫌庞统出言不逊,轻视周瑜,便拒而不用,轻易地将他放走了。于是,鲁肃只好把他推荐给了刘备。

庞统虽然早死,但是从当事人对他的评价,以及他生前所做的事来看,他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孙权因为以貌取人,就失去了这样一个人才,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而司马懿则比孙权聪明多了。他任用的名将邓艾在小时候就常常被人瞧不起邓艾从小是个孤儿做过放牛娃,犯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常常憋得脸红脖子粗。

像他那样的人想要做官是没有什么指望的。但是他从小喜欢武艺,爱看兵书、每见高山大河、形势险要的地方,他总要指指点点,结结巴巴对人说:‘这…..这举狂支兵….兵马,敌….敌人就打不进来。

’人们都笑他人小心大.做不了文官还想当武将。 就是这样的个人,也被司马懿看中了.并做了尚书郎。

后来,邓艾带兵消灭了蜀国,扫破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而韦诜择婿的故事更是为“以貌取人的人上了一课 唐玄宗时,裴宽曾在润州地力官手下做事。

当时润州刺史韦诜正在为女儿挑选丈夫,很久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一天,他在家里休息,登楼远望,看见花园里有个人往土堆里埋东酉,于是向家人打听那是谁,家人回答说:“是裴宽。

他为人清廉,不愿意接受人家的贿赂、生怕站污了自己的家门。有人送给他一大块鹿肉干放下东西就走了,他没法退还给那个人,又不敢自欺欺人所以就把它埋起来了。”

韦洗听了对裴宽的人品赞叹不已,决定把女几许配给他结婚那天,韦诜让女儿躲到帷帐后而偷偷看裴宽裴宽又高又瘦,穿着一件碧绿的衣服,族人都取笑他叫他“碧鹤”。韦诜严肃地说“父母爱惜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让她嫁给贤良的公侯作妻子,怎么能够以貌取人呢,”果然,裴宽不负岳父的重望,后来当了礼部尚书,很有声望。

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某个人现在很贫贱不一定证明他日后就不能富贵反之,某个人现在很风光不一定证明他以后就不会窘迫。关键在于要学会识人,从这个人的本质看出他日后的情形韦诜选中了裴宽,着眼点不是放在此时此地.而是放在了彼时彼地;他不何也比不过徐公。

以衣貌取人,不以贫贱取人,是因为他明白人是会变化的这个道理他从裴宽埋肉干的行为看出他清正廉洁的人品由此断定裴宽以后必定能够飞黄腾达.而后来裴宽当上了礼部尚书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眼光果然没有错。

3. 勿以貌取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

问题勿以貌取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

---------------------------------------------------------

回答“勿以貌取人”翻译成文言文还是:“勿以貌取人”。

解释“勿以貌取人”本身就是文言文。

▲“以貌取人”是古代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憨单封竿莩放凤虱脯僵

▲“勿以貌取人”,也是出自古代经典:东晋时汉译的佛教经典《大庄严论经》:“于诸大众中,勿以貌取人”。

▲后来还有类似古语:“人不可貌相”。出自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所以不必再另外翻成别的文言文了。

探讨如果想显得更加古雅一些:

▲可用“毋以貌取人”,“毋”现在很少用了,所以感觉比“勿”更古老,。

▲或“无以貌取人”。这里“无”是通***字,通“毋”,也是很古色古香的用法。

▲或者再倒装一下:“毋取人以貌”、“无取人以貌”,也行吧。

4. 文言文不可以貌取人选自《礼记·植弓下》

原文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2)。阍人为君在(3),弗内也(4)。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5)。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6)。”曾子后入,阍人辟之(7)。涉内溜(8),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9)。

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

注释

①本节选自《植弓》下。②子贡:孔子的***,姓端木,名赐,字子贡。(3)阍(hun)人:看门人。(4)内(na):同“纳”,使进入。(5)厩(jiu):马圈。修容:这里指更衣修饰。(6)乡(xiang)者:刚才。(7)辟(bi):同“避”。(8)涉:来到。内溜(liu):室的中央。(9)等:级,这里指台阶的层次。

翻译

季孙的母亲死了,哀公前来吊唁,曾子和子贡也来吊唁。由于国君在这里,守门人不让他们进门。曾子和子贡到马圈里把仪容修饰了一番。子贡先走进去,守门人说:“刚才已经通报了。”曾子随后进去,守门人让开了路。他们进入室中央,卿大夫们都离开了原位,鲁哀公也从台阶上走下一级,向他们拱手行礼。

君子们说评论这件事说:“尽力整肃仪容,这样可以畅通无阻啊!”

5. 勿以貌取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

问题勿以貌取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回答“勿以貌取人”翻译成文言文还是:“勿以貌取人”.解释“勿以貌取人”本身就是文言文.▲“以貌取人”是古代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勿以貌取人”,也是出自古代经典:东晋时汉译的佛教经典《大庄严论经》:“于诸大众中,勿以貌取人”.▲后来还有类似古语:“人不可貌相”.出自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所以不必再另外翻成别的文言文了.探讨如果想显得更加古雅一些:▲可用“毋以貌取人”,“毋”现在很少用了,所以感觉比“勿”更古老,.▲或“无以貌取人”.这里“无”是通***字,通“毋”,也是很古色古香的用法.▲或者再倒装一下:“毋取人以貌”、“无取人以貌”,也行吧.。

君以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言什么意思

《史记·仲尼***列传》记载的孔子题述言论,尽显只重外在、先入为主和跟着感觉走的印象主义做派,此乃成语“以貌取人”的出处。子羽是鲁人澹台灭明的字,此君意志颇为坚定,热脸蛋贴了孔夫子的冷***,受冷落却不自弃,尽显难得的自我要求,是个能够执着追求的人。

此论可见,一来圣人一样会犯错,同时也说明识人和保持客观与理性的观察并不不易。表面看似被巧舌如簧的宰予所迷惑,其实是自己不懂识人、不会分辨,在这里表现的认识水平,事实上是一种能力;当认识到圣人都会有打盹的时候,更是对我等凡辈起到警醒的作用。二来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不在于圣人不会犯错,难能可贵在于能够进行深刻而又恰如其分的反省,不回避错误。三是正确而有效的识人方法,要看实际行动,不宜过早下结论,懂得日久见人心的道理,真象早晚会澄清,心灵才最可贵,纯粹依靠外在的表象无法长久,难以真正打动人心,过分炫目往往短暂,淳厚宁静更有可能致远。补充:

这句话是出自《史记。仲尼***列传》里面,大概意思就是,孔子有两个徒弟,一个叫宰予,能说会道,一个叫子羽,相貌很丑陋!

孔大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开始认为宰予能说会道,利口善辩的,是个可造之材,子羽长的那么丑,就算是侍奉孔子,他都好大的不乐意。

结果后来宰予好吃懒做,没有仁德,喜好睡觉,变成了粪土之墙,不可雕的朽木,子羽却是游历长江,跟随他的***竟然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颂他的名字。

孔老夫子所以感慨的说了上面那一句,觉得其实长的丑,也有可能有才德的,其实不止是孔老夫子,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没有经历过,永远不能吸取教训!追问:

那失之宰予呢?追问:

恩 很好 说得好啊

请简介一下儒家学说中的知人,谢谢!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出自:《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指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纳.

但是这句话在中国很难真正开展,中国人往往将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和他的一切联系起来,常常因为某人会说话,尤其是说得比较好听,而抬举他,而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往往因为一个人的一个生活细节而否定他的言论和见解,国人又似乎总在关注别人的生活细节,至于他的高深的见解往往会因此而被忽视。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

以:因为。举:提拔。废:鄙弃。这两句大意是:不因为话说得好听就提拔他,不因为为人不好而鄙弃其正确的言论。

有的人夸夸其淡,以巧言饰人,而实际行为往往与言论相去甚远。有的人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品不好,但他的言论也许有正确合理的。不能因为他的为人面鄙弃他的言论。这两句可说明不能轻信人的言语,以言语作为提拔人的标准,也不能以人品作为标准而废弃其合理正确的言论。

名言出自: 东周·春秋 孔子 《论语·卫灵公》

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耶改之 什么意思

儒家学说,先秦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开创的原始儒学。孔子讲为政之道,强调法先王,遵西周时的政教,提倡忠恕仁爱。孟子继承孔子学说,讲仁政,主张"兼爱"、"性善","仁"与"义"并重。荀子论儒家之道,既主法先王,又兼法后王,援法入儒,王霸并重,主张"隆礼义而杀《诗》、《书》",突出人的作用,认为:"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儒效》)

汉初,黄老思想在政策上、学术上都居于支配地位。这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秦朝的速亡教训,汉初统治者心里有数,而且因战争破坏,经济尚待恢复,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正好适应休养生息的需要。另一方面,汉王朝建立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巩固***,维护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这就需要加强法治,而黄老思想中积极进取的法家精神与立场,就更为统治者乐于接受。所谓"汉承秦制",就是说法家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没有变。黄老思想的政治实质是法家思想,它清静无为的一面只是为着调整政策的需要而加以利用的权宜之计。因此,不放弃法家思想,吸收黄老思想,最终要复兴儒家思想,本来就是汉初统治者的指导思想。经过一段休养生息,陆贾、贾谊等人融合儒法的新儒学出现了,苟子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王朝步入鼎盛阶段,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建立了融合各家思想的全面发展了的思想体系,其中"独尊"的儒家思想仍以荀子思想居于优势。

荀子思想是以融合儒法为特征的,它的影响自汉初至武帝时期在儒学领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武帝以后,昭帝元始六年(前81 年)召开的盐铁会议,贤良文学与桑弘羊之间展开激烈辩论,前者抬出反法家思想的孟子学说,反对战争,抨击政治,为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说话,这自有它的进步意义。从此以后,儒家中孟子的思想不断扩大影响,到宣、成二帝时期逐渐成为主导思想,最终被认同为儒家思想的正宗。例如扬雄在《法言》中,就是"窃自比于孟子",声明与荀子"同门而异户",明显地扬孟抑荀。

当然,终两汉之世,"杂王霸而用之",这始终是政治思想领域的主流,荀子思想的实际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但是,西汉宣帝时召开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章帝时召开的白虎通会议,在盐铁会议的基础上,使儒家孔孟思想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得以真正确定,法治的精神为礼治的权威所代替。与此同时,今文经学取得支配地位,它的阴阳灾异思想一度变为谶纬,经学沦为政治的附庸,政教合一的神学经学使儒家学说演化为教条;古文经学虽然日益抬头,但它并不能取代今文经学,今、古文经学与谶纬三足鼎立,直到汉未马融、郑玄注经才融合统一。这种统一实际上又是经学由衰落走向破产的最终形式

经学的没落与汉末政治的***,相应地就会出现用新的思想武器批判社会政治的思潮。名家、法家、道家、纵横家在汉魏思想领域所以异常活跃,原因就在于此。儒法兼综的思想是西汉武帝、宣帝时期两度强盛的统治思想,恢复这一传统应是挽救时局的最佳选择。所以汉魏思想家、政论家大多倾向于援法入儒,强调法治的必要性,道理也在于此。儒家学说中荀子的思想又一次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必然的。但是刑名法术思想又很容易导向黄老思想。这情形在曹魏时期的政治生活中,一度形成主流。同时,以道家思想为特征的玄学思潮,在士人中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声势。

傅玄生活在玄学兴盛的时代,他要"存重儒教",倾向于荀儒学说,这是很明显的。他赞同"人能弘道","隆礼尊贤",主张"尊其人"而非"尊其书",这也是《傅子》里重要的内容。

(一)隆礼要重德轻言

汉末以来,人们讨论名实问题,是从德与才的关系上展开的。所谓名不副实,不仅指才学,也包括德行。但是,曹操倡导"唯才是举",自然形成了重才轻德的时代风尚。这样一来,"才"又成了土人标榜称道的对象,出现了浮华交游的朋党现象。以言辩取胜,这是显示才学、赢得声名的重要手段。重才轻德,自然演变成了重言轻德。傅玄在魏明帝时期所写《马钩传》,就力主以德行、事功取士用人,批评以言辩是非为能的时尚。入晋后,他给晋武帝上疏所陈,也指出汉魏以来,太学办得一团糟,"百官子弟不修经艺而务交游,未知莅事而坐享天禄",已"不闻先王之风",不重儒学,不重德行,由来已久,影响很大。

《傅子》是讲礼教治国之理的。在傅玄看来。隆礼是人主明君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戒言》篇曰:上好德,则下修行;上好言,则下饰辩。修行,则仁义兴焉:饰辩,则大伪起焉。此必然之征也。

这是说上之所好直接关系着"仁义兴"还是"大伪起"的世风所向。作为人主,要认识到好德的重要性,自无疑问,但仅此又是不够的.还要认识到德修的难度,这才是关键。因为: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悦者也。先王知言之易.而悦之者众,故不尚焉。不尊贤尚德,举善以教,而以一言之悦取人,则天下之弄德饰辩以要其上者不鲜矣。何者?德难为而言寻饰也。?夫德修之难,不积其卖,不成其名;夫言撰之易,合所悦而大用。修之不久,所悦无常,故君子不贵也。

可见,好德常常会为易悦之言干扰,人主很容易"所悦无常","以一言之悦取人";而修行的效果"难见",短时间"难成",远不如"要其上"有名有实来得容易。所以,人主要审言观行。《通志》篇曰:凡有血气,荀不相顺,皆有争心。隐而难分、微而害深者,莫甚于言矣。君人者,将和众定民而殊其善恶,以通天下之志者也。闻言不可不审也。闻言未审,而以定善恶,则是非有错,而饰辩巧言之流起矣。故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听言必审其本,观事必校其实,观行必考其迹。参三者而详之,近少失矣。

要想判断一个人的善恶,仅凭"一言之悦"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害深"、"有错",重要的是观事、观行,这就是"审其本"。

在实际生活当中,傅玄归纳的这个用人规则,常常不能得到遵守。原因在于:人主"闻言未审"的事经常发生,下以言"要其上"而"悦之者众"。

因此,重言既有基础,又有条件;惑于言饰,信于言辩,定于言悦,轻德而取用人,就是必然的。所谓"尊贤尚德",这对人主来讲,不仅要提倡,而且要实行。实行的难点在"审"。"审"的内容有听言、观事、观行,"参三者而详之"。通过这些程序,确定一个人的善恶之分、真伪之别,也只能避免"少失",不能保证无失。因为人主的主观好恶还会影响"殊善恶"、"别真伪"的结果,而客观上"典说诡合,转应无穷"的求悦争心,也会发生作用。因此,闻言而审后,定其善恶仍是一难。傅玄讲:"知人之难,莫难于别真伪。"(《长短经·知人》)克服的办法,只有"隆礼"。怎么"隆礼"?傅玄多处强调:作为人主,身正听一,至公无忌,这是关键;作为制度,推行教化,"明其大教,长其义节"(《晋书》本传语),这是保证。只有如此,才能形成"重德轻言"的社会环境,塞"营私以害公,饰虚以求进"(《安民》)之路。

傅玄主张"隆礼",以礼治国,造就一种"上下相奉"(《晋书》本传语)的局面,出现这样的情形:君子审其宗而后学,明其道而后行。(《中华励志网》卷五)

闻一善言,见一善事,行之唯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事,远之唯恐不速。(《中华励志网》卷五)但这需要上下努力,才能实现;需要人主知难而行,使"道化隆于上",才能造就。

(二)尊贤要容直臣识奸佞

傅玄讲:"贤者,圣人所与共治天下者也。"(《举贤》)人主求贤、举贤、用贤,更要尊贤。而尊贤,就要容直臣,纳直言。《通志》篇曰:世尚宽简,尊儒贵学,政虽有失,能容直臣。简则不苟,宽则众归之。尊儒贵学***笃于义,能容直臣则上之失不害于下,而民之所患上闻矣。自非圣人,焉能无失?失而能改,则所失少矣。?明主患谀己者众,而无由闻失也,故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苟所言出于忠诚,虽事不尽是,犹欢然受之,所以通直言之途,引而致之,非为名也,以为直言不闻,则己之耳目塞。耳目塞于内,谀者顺之于外,此三季所以至亡而不自知也。

《信直》篇又曰:古之贤君乐闻其过,故直言得至,以补其阙。古之忠臣不敢隐君之过,故有过者知所以改;其或不改,以死继之,不亦至直乎!?有臣若此,其君稀陷乎不义矣!

这两段文字说明一个道理:古今君主治政理民,不可能无失无过,直臣直言无忌,匡失补阙,能通天下之志,因此容不容直臣,纳不纳直言,改不改过失,是明君与昏主的显著区别。"开正直之路",使"清议行于下"(《晋书》本传语),就是"开敢谏之路","通直言之途"。这种"宽简"之风,有待于人主立公制、行公道,尊儒贵学,才能形成。

尊贤,还得识奸佞。《通志》篇里讲到,人主左右"谀己者众",常出现"权移左右,而上势分矣"的情形。《矫违》篇进一步分析,指出人主有私欲,很容易惑于佞而不觉;佞人善养人私欲,乱于正而有术,所以"正道之不行,常由佞人乱之也"。不识奸佞,不斥虚鄙,所谓尊贤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怎么识别呢?这是傅玄着重要讲的一个问题。他指出,佞人有三种类型:行,足以服俗;辩,足以惑众。言必称平仁义,隐其恶心而不可卒见;伺主之欲微合之,得其志敢以非道陷善人,称之有术,饰之有利,非圣人不能别。此大佞也。

其次,心不欲为仁义,言亦必称之,行无大可非,动不违乎俗,合主所欲而不敢正也;有害之者,然后陷之。

最下佞者,行不顾乎天下,唯求主心,使文巧辞,自利而已,显然害善,行之不怍。"佞"有大佞,次佞、最下佞之别。"大佞形隐,为害深;下佞形露,为害浅。形露,犹不别之,可谓至暗也已。"博玄以为,人主能识"大佞",方为明主。

我们知道,荀子论臣道,分大忠、次忠、下忠和国贼四种,没有详列国贼之别,博玄论臣道,分直臣(即贤臣)与大佞、次佞、下佞,也是四种,主要是讲国贼问题的。同贼祸国,佞人乱政,这是汉末桓、灵以后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的弊端。所谓"忠臣",应该说是以忠君为特点的。当君主昏庸、同事不堪之时,"忠臣"就会成为昏君的得力助手,打击正直之士,危害国家利益,其实就是奸佞小人。"忠"与"'佞"本来是对立的,可是又出现了相通的现象。汉魏人士开始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比如,傅玄之祖傅燮在讨击黄巾军时,上疏汉灵帝,认为"阉竖弄权,忠臣不进"是社稷之忧,阉竖中官"巧辞饰说,共长虚伪",是"奸凶",当速行诛戮;忠臣正人不受信任,虽是"善人",却无能为力。傅燮之议是从国家利益考虑的,他忽略了汉灵帝这位昏君的意向。因为在灵帝看来,阉竖是他的"忠臣"。后来,荀悦论政体,强调要"除四患","四患"即伪、私、放、奢等四种表现形式,提出要用贤臣,防止"奸讦伤忠正",而"治乱之本在左右","不拒直辞",不以"附上为忠"(《申鉴·政体》)。可见"贤臣"比"忠臣"可贵,"直辞"比"附上"有益。到了魏明帝后期,杜恕讲:"忠臣不必亲,亲臣不必忠。"(《三国志》本传语)"忠臣"与"亲臣"是有区别的,不能混同一体。袁准进一步讲,"直士"与"忠臣"之间,在对待君主之失的问题上,特点不一。他举例说,杨阜"见人主失道,力诋其非而播扬其恶",是"直士";陈群"谈论终日,未尝言人主之非,书数十上,外人不知",是"忠臣"。①其实,魏明帝并非昏主,他振作有为,求贤心切,又能容直臣,但是他又亲信左右小人,大造宫室,拒绝直谏之劝。杜恕、袁准的议论的着眼点在于,即便魏明帝这样的有为之主,也需要有像杨阜、高堂隆等"直士",时时向他规谏进言,提醒他劝阻他。

傅玄著论,将"直臣"与"奸佞"对举,撇开"忠臣"的概念不论,这使问题更深入更明朗了。按照他的意见,"直臣"是良臣贤臣,要"引而致① 参见《通鉴》卷七三引《袁子正论》语。

之";所谓"忠臣",则往往是事主求荣的佞人,要善于识别。傅玄入晋前入晋后反复提醒司马氏,要"识奸佞","斥虚鄙","举清远有礼之臣",用意就在于此。傅玄的意见没有也不可能为司马氏******纳,但却受到后世魏徵的重视。魏徵《群书治要》里大量***辑《傅子》文,他注意到傅玄关于"识奸佞"、"容直臣"的议论,并向唐太宗进言: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甚远。(《旧唐书·魏徵传》)

魏徵将"良臣"与"忠臣"的显著区别明确说清楚了。"良臣"就是"直臣",魏徵本人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敢直言相谏的"直臣",唐太宗也信任依重他。这是后话,不过魏徵与唐太宗之间的关系,正是当初傅玄著论时想望的榜样。

我们再回到傅玄立论的时代来看,还会发现傅玄诋斥的"好佞",自有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可据。三"佞"里,下佞是有定论的。正始中,王肃已将何晏、邓飏一伙比作弘恭、石显之辈的"前世恶人"(《三国志·王肃传》)。傅玄曾遭受过何晏等人的迫害,他当然不会对这伙"恶人"有什么好感,王肃的议论代表当时士人的普遍看法,何晏辈正始名士被司马懿一网打尽后,当时没有人表示同情。①傅玄讲,下佞"形露,为害浅",容易识别,而最危险的是大佞、次佞,这班人"形隐,为害深",不易识别,又必须识别。《傅子》里记载曹魏时期的臣僚,具备大佞、次佞特征的,略可知有刘晔、李丰二人。刘晔"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还是被魏明帝识破了;李丰"饰伪而多疑",与夏侯玄等人同被司马师诛杀了。傅玄亟言"识奸佞"时,当然不是仅在死去的人士里作文章,他更主要的应是有感于司马氏左右有奸佞未被识别出来这一现状。《傅子·内篇》写成的时间,是在司马昭统政以后。傅玄曾在司马昭军府呆过,但司马昭统政后,他居外任,当时司马昭信任的人士,除了羊祜、郑冲、何曾等老资格的重臣外,还有一班新人很活跃,其中就有贾充、裴秀,钟会、王沈、荀勖、山涛等人,被委以"腹心之任",作用很大。高平陵之变前,他们中除贾充居外任、山涛为竹林七贤之一外,其他人部在曹爽集团的圈子里有职事。这些人大都善于见风使舵,能言善辩,言行不端。比如裴秀、钟会也曾在司马昭军府有过职任,贾充、荀勖入晋后典掌机要,与傅玄前后均有过交道,但傅玄并没有与他们合伙。裴秀、钟会、山涛是玄学中人,裴秀的"悬言物理"(《马钧传》),傅玄就极为反感。例外的情形只有王沈。《傅子·内篇》是送给王沈过目的,王沈当时"典著作",这可能是傅玄与他交涉的原因,或许还有其他因素亦未可知。总之,司马昭手下这班"腹心之任",是摇身一变后迅速发迹的人物,傅玄有理由怀疑他们是投机分子,司马氏***依靠这些人支撑,恐怕不是幸事。傅玄入晋前建言"识奸佞",入晋后上疏"斥虚鄙",绝非泛泛而论,而应联系司马氏***依重的成员来说明其中的道理。

除了实际政治意义外,傅玄"识奸佞"的主张还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

在中国封建专制的制度下,奸佞是祸国殃民的一帮政治垃圾,又是中央集权常常要依重的一批社稷蛀虫。他们"称之有术,饰之有利",又"隐其恶心",上伺主欲而合,下陷善人有方,"为害深"却极难识别。佞人售其奸而乱政,① 何晏等人作为玄学家的贡献,是提出哲学本体论的命题,对传统儒学的 局限作了划时代的探讨。后世论者同情他们,往往着眼于此,而忽略他们在政治 上的行径。这应该区别开来看待。是封建政体的顽症瘤疾,历朝历代都无法摆脱它的困扰。当然,仅仅用识奸佞用直臣的办法是不治本的,只不过是一种消极防范的主意,并没有制度的保证,因而实际上是行不通的。铲除奸佞赖以产生的集权制度这具温床,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傅玄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奸佞问题,他只是提出并分析了识别奸佞的方法、意义,论证了它的可行性,强调了君主的责任。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充分肯定这些理论见解的积极可贵之处。比如,奸佞是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表现的方式又有种种差异,君主惑于佞而疾于直,直臣宣言乃忠诚的表现,等等,都是极富创见的一家之言,比之前代理论中的表述,更臻完善、深刻。

(三)弘道要亘爵禄之分

儒家、法家都以为,贵贱有等、上下有序是完全必要的。除了教化的作用外,制度上也要保障尊卑之分。这种等级分配制度,对有效行使封建统治的权力,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傅玄既强调隆礼尊贤要重德行,又主张用人弘道要讲实利。他提出定爵禄之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重爵禄》篇曰:夫爵者,位之级;而禄者,官之实也。级有等而称其位,实足利而周其官,此立爵禄之分也。爵禄之分定,必明选其人而重用之。德贵功多者,受重爵大位、厚禄尊官;德贱功寡者,受轻爵小位、薄禄卑官。

"爵禄之分"反映等级、实利的差别,关系到德的贵贱、功的多寡,涉及到选用其人的位与官、利与禄,因此要重视它的功能。

贪官污吏贪的是私利,污的是公法,害的是国家,坑的是百姓。他们与奸佞不同的地方,是从经济上满足自己的私欲。制止的办法就是私利与公法兼顾。"爵禄之分"作为利与法之间的调节杠杆,发挥着制约、监督的作用。傅玄说:居官奉职者,坐而食于人。既食于人,不敢以私利经心;既受禄于官,而或营私利,则公法绳之于上,而显议发之于下。是以仁让之教存,廉耻之化行,贪鄙之路塞,嗜欲之情灭,百官各敬其职,大臣论道于朝,公议日兴而私利日废矣。

居官受禄仍然"营私利",贪鄙嗜欲,则上有公法,下有显议,这就有制可依,有道可论。官吏奉职而敬职,应该保证他们安身立命的利益。他又说:凡欲为治者,无不欲其吏之清也,而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也。此犹浑其源而望其流之洁也。?夫弃家门,而委身于公朝,荣不足以庇宗人,禄不足以济家室,骨肉怨于内,交党离于外,仁孝之道亏,名誉之利损,能守志而不移者鲜矣。人主不详察,闻其怨兴于内而交离于外,薄其名必时黜其身矣。家困而身黜,不移之士不顾私门之怨,不惮远近之谪,死而后己,不改其行,上不见信于君,下不见明于俗,遂委死沟壑而莫之能知也,岂不悲夫!天下知为清之若此,则改行而从俗矣:清者化而为浊,善者变而陷于非。若此而能以致治者,未之间也。

为政"致治",就得"吏清";"清"要先致后求,爵禄问题就是"致清而求其清"的"致治"之道。这是不能不重视的实际问题。

傅玄"重爵禄"的观点,同样体现出援法入儒、儒法兼用、"通儒达道"的治政思想。关于这个问题,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傅玄讲"爵禄之分",受荀子学说的影响。荀子认为,致士要有道有法,尊贤明分。他在《王霸》、《富国》、《非相》等篇里,反复强调"礼法之大分",礼要使贵贱有等,"分"要使百官各有职事,而天子拱己,"管分之枢要"。这也是傅玄多处附和赞同的意见,甚至有复述引用的地方。比如:贵有常名而贱不得冒,尊有定位而卑不敢越。(《中华励志网》卷五)

悬千金于市,市人不敢取者,分定也;委一钱于路,童儿争之者,分未定也。(《中华励志网》卷五)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已矣。(《长短经·大体》)荀子论君道,有一条是"显设人",即"论德定次","量能授官";用人之法要"悬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傅玄主张用贵爵重禄授与德贵功多者,使居官奉职者敬职守志,以防清浊不分、善恶难辨,以塞贪利从俗之变。显设明分的这一指导思想,傅玄的主张与荀子的君臣之道是一致的。

第二,傅玄之议是为了纠正汉魏吏制之弊而发的。汉末至入晋之前,政论家讨论吏禄,前后有过两次。第一次是在曹操执政时期。当时天下大乱,军用不足,选用官吏尚节俭。据《三国志·和洽传》所言,官吏"俭素过中",因有"故汀辱其衣,藏其舆服"的时尚,为的是博取廉洁之名。孙盛评曰:"夫矫枉过正,则巧伪滋生。"这显然不可取,而且有失体统。因此,荀悦、徐斡、刘廖在各自的政论著作里,都提出禄养问题。比如刘廖就讲,"禄薄,所以不得成其清",吏清就须"重其禄"(《政论·备政》)。徐斡立论讲,先王重爵禄;荀悦论时事,指出今禄因时匮而轻,"增之宜也"(《申鉴·时事》)。待到入魏以后,吏禄得以改善,爵位虽系虚封,但也粗粗有制。第二次议吏禄是在诛曹爽集团以后。由于魏明帝后期对外用兵,又大造宫室,国用窘困,吏禄无法保证,为官与民争利的事并不少见。这种情形在正始中继续存在。司马懿诛曹爽集团后,王昶陈进"五事"中,就有"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一事,说明吏禄是当务之急,应该解决。袁准则建议实行厚禄,"使吏禄厚则养足"(《袁子正书·政略》)。傅玄提出厚禄吏清的主张,显然是上述两次讨论中的共识。

第三,傅玄贵禄又重爵,应在司马氏立五等爵之前提出才合乎道理。嘉平以前,即魏文帝、魏明帝统治时期以及正始年间,爵禄问题讨论得不多,即便涉及,也只言禄不言爵。例如桓范《世要论》、袁准《正书》,就是如此。因为曹魏***严密禁锢宗室诸王,已成既定方针,爵位虚有其名,不可能犯忌而论。文帝时曹植上表,明帝时曹斡上表,正始中曹同上书,前后都提到恢复宗亲爵位的待遇问题,均无下文。政论家回避这个问题,这是曹魏政体决定了的。但是,司马氏掌权以后,鉴于曹魏之失,议论封爵立制,终于在入晋前夕恢复了五等爵,完成了禅代的准备程序。所以,傅玄"重爵禄"之议是适应司马氏的意愿而发的,在立五等爵之前,不可能在立五等爵之后。入晋前后,爵禄已不成问题,新问题是贪利奢靡。刘宴著《崇让论》,鹿峻上疏晋武帝,亟言官吏"争竞"成风、"爵禄使下"之弊,这是需要***取另外的办法克服的,不是单纯的爵禄之制可以阻止的。而且,傅玄入晋以后有爵有禄,他也并不十分在意礼让陵迟、风俗趣竞的演变情形,他现存的著作文章里没有这方面的议论。

孔子说:“我想要凭容貌来判断人,到灭明这里才知道改正;我想要凭言语来判断人,到宰予这里才知道改正;我想要凭长相来判断人,到颛孙师这里才知道改正。”

直译就应该是这样,至于澹台灭明和颛孙师哪个更丑,到谁那里孔子才一改以貌取人的毛病的,我也不知,反正颜色和容貌古汉语中是一个意思。

1、澹(tan,音潭)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鲁国人。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认为没多大才能。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小路捷径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吴地(即楚国,后老死在楚国)。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感慨地说:“我凭语言判断的,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

2、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孔门十哲”之一。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宰予昼寝,被孔子骂作“朽木”和“粪土之墙”。孔子认为宰予言行不一,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

3、颛孙师,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相传容貌较为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