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演谋,鞭挞宇内什么意思_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28 0
  1. 三国演义.对()的总体描写. A.曹操B.关羽C.孙权D.徐蔗
  2. 急急急!!问几个古代的试题。
  3. 智者能得天下。为什么曹操有勇有谋还是得不到呢?
  4. 曹操为什么被称为枭雄?依据?
  5. 曹操的功过评论
  6. 急求[三国志·武帝纪]其中两段的翻译`!

太祖运筹帷幄,鞭挞天下,学申和商的法规,用韩信和白起的良策,大汉授予才能,各国家的器具,矫情用智,不追究以前的仇人,最终能够总揽机要,成就大业的人,只有他的明略最优秀的。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人,当代杰出的豪杰。 有点粗糙 你再改改吧

三国演义.对()的总体描写. A.曹操B.关羽C.孙权D.徐蔗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什么意思_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瞒传》评价曹操:“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

古人评价曹操:“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辩亡论》

炎武评价曹操:“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易中天评价曹操:“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是英雄,有才华,有统治力,古代中国北方一直受游牧民族的骚扰和侵袭,但在曹操时期,北方中国人更加好战,游牧民族不敢来袭,曹操稳定住了北方,诸葛亮派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就是为了避免北方大乱,不让匈奴人得到中原,可见曹操的能力.而在一千年后,中国被侵略者契丹,女真,蒙古统一,可谓耻辱.曹操敢于在纷乱的东汉末挺身,欲使松散的中原重回统一,东汉末皇族和***极为***,曹操的出现能使中华民族重回强大.当然谁强谁就有资格,只有强者才能登上历史的舞台,我们有误区认为统治天下的只有皇族,我们实际上需要的是强大,有能力的统治者,他能让我们不受欺负.此外,曹操还很有个性,中华民族很固执,但的确缺乏个性,曹操值得肯定.后人对曹操的评价不准确,后人建立的王朝当然可以对之前的历史肆意更改,他们的确也是这么做的,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也随着错误的历史评价而改变,《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就是以个人意志撰写的,他们诋毁曹操,夸大了诸葛亮的才华,诸葛亮给刘备的确进言过,比如赤壁时期,但诸葛亮是以学士和房客的身份进言的,刘备的房客很多,古代的政治家都有许多房客,诸葛亮被刘备派去做过御使,但始终没做过丞相,可见《三国演义》的虚构成分很多,其他的夸大也有很多。我们总是为失败者惋惜,诋毁成功者。

急急急!!问几个古代的试题。

<A.曹操>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B.关羽>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总成过往***、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被官史避畏说法、说部话本及民间传说中关羽的故事,和史书中关羽的事迹有所出入,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为汉末、魏晋以来的传说;土山约三事是有战败被擒、投降;文丑实死于乱军之中。而过桃园结义、五关斩六将、战黄忠、手持青龙偃月刀、坐骑赤兔马等都为传说。

《三国演义》对于关羽负面的性格也加以夸大,如诸葛亮问关羽若曹、孙同时来侵,关羽回答要分兵拒之;关羽不满马超,甚至要入川比武;关羽拒婚,更骂孙权的儿子是犬子等等都是***的艺术创作。

<C.孙权>孙权 - 简明历史传记

吴国大帝。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孙权 - 简明演义传记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

孙权的历史评价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山阳公载记》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D.徐蔗>徐庶 - 简明演义传记

徐庶年少时爱好击剑,后折节向学,游学四方。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曹将吕旷、吕翔,斗阵胜曹仁,并计取樊城。不久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曹操欲拉拢徐庶,于是程昱取来徐庶老母,用伪书赚徐庶来降。徐庶临走前向刘备“走马荐诸葛”,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后徐庶跟随曹操参加赤壁之战,在庞统建议下,主动***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

徐庶的历史评价

诸葛亮:“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三国志蜀书九董和传》。

其他资料:

徐庶,字元直,本姓徐,名庶,后改名为单福。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颍川一代名士。归曹后,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对于徐庶,因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其有精彩的描写,中国人对他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许多情节虽与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荐诸葛,史籍却有详细的记载。

智者能得天下。为什么曹操有勇有谋还是得不到呢?

1.“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总御皇机,克成洪业,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段话说得是历史上的曹操,在三国的时候懂得申商之法术的是曹操,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四月,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这都是申商的主要思想,但是王安石变法失败,从各项经济上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规模甚大,其中理财方面最为重要,只可惜实行上反而成效一般,受到时人抨击。平情而论,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不能完全推到守旧派反对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检讨。这又违背了申商的思想。诸葛亮治理国家讲究的是“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就是治理国家要用大的德行,而不是有人违背了法律而赦免他,要赏罚分明。

2. 裴度,生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卒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

裴度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25岁时考中进士,后又“应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对策高等,授河阴县尉”,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裴度居官勤于职守,尤其在“慨然发奋,志平僭逆”的宪宗继位以后,任事多称宪宗旨意,所以不断加官进职,由监察御史,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了执政宰相。20余年间,裴度在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历任显职。由于他“执生不回,忠于事业,时政或有所阙,靡不极言之”,因而屡遭皇帝的冷落和权臣的嫉恨、排挤。他虽三次为相,却五次被排挤出朝廷,到太原、兴元、襄阳和东都洛阳去做节度使或留守等地方官。尽管如此,裴度的“威望德业”,一直为世所重,时人论将相,皆“推度为首”。就连“四夷君长”,“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可见当时他威望之高和影响之大。唐朝以后的许多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如刘(日句)、司马光、欧阳修、李贽等人,都称赞裴度“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余年”。

裴度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七十余年中,当时,唐朝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复杂、激化。加之朝官结为朋党,各自内结宦官,外连藩镇,互相排斥,互相倾轧,使唐后期的政治更加混乱、黑暗。裴度为了维护唐朝的统一,坚持打击藩镇割据势力;为了整肃朝纲,坚持与跋扈的宦官、蠹国败政的奸臣作斗争。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愿望,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

宪宗是唐后期力主打击藩镇的皇帝,先后辅佐他的宰相杜黄裳、李吉甫、武元衡和裴度,都是力主打击藩镇的著名政治家,而裴度则是他们之中功绩卓著的代表人物。

裴度早在任宰相之前,就为削藩做出过贡献。元和七年(812年)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魏博将土拥立步射都知兵马使田兴(田兴归顺后,朝廷赐各弘正)为留后。为了稳定魏博军民的情绪,十一月,裴度受命去魏州宣谕。裴度在魏州,对田兴极陈“君臣之义”,使田兴“奉上益谨”。同时,奉命“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宣布魏博“六州百姓给复一年”。他又遍至魏博所辖州县,“赦见囚,存问高年、茕独、废疾不能自存者”。以致魏博的军士和各阶层人民都非常感悦。一直到长庆元年(821年),田兴遇害身死,始终忠于朝廷,并在唐朝进行的平叛战争中,屡立奇功。魏博六州,自田兴归顺朝廷至长庆二年,也一直是唐朝中央的直接统治区。这一成就的取得,裴度魏州之行对田兴和魏博军民的处置,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裴度辅佐宪宗平定淮西叛乱,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项业绩。元和九年(814年)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屠午阳,焚叶,掠鲁山、襄阳”,“及于东畿”,“关东震骇”。在如何对待反叛的吴元济问题上,当时大多数朝臣是主和派,主张赦免吴元济之罪,并加委他做准西节度使。而裴度等主战派则认为,淮西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且准西“军中上下携离”,又处于“残弊困剧之余,而当天下之全力,其破败可立待”。由于宪宗支持主战派的意见,十月,开始了讨伐淮西的行动。

恒州的王承宗、郓州的李师道等割据势力,为了援助淮面,派亡命之徒刺杀主战派大臣,于是武元衡、裴度就成为王承宗、李师道等暗杀的主要对象。六月三日拂晓,武元衡、裴度早朝途中,分别遇刺,武元衡遇刺身亡,裴度身负重伤。

藩镇割据势力向主战派宰执大臣下毒手,朝廷内主和派的大臣们,以“人情恐惧”为借口,纷纷要求宪宗罢淮西之兵,甚至要求宪宗“罢(裴)度官,以安恒、郓之心”。裴度面对王承宗、李师道等的暗杀威胁,和主和派“罢兵”的压力,向宪宗极陈:“淮西腹心之疾,不得不除,且朝廷业已讨之,两河藩镇跋扈者,将视此为高下,不可中止”。宪宗支持裴度的意见,没有动摇,并立即提拔裴度为宰相,“悉以用兵事付度”。裴度执政后,以“平贼为己任”。人们也认为,裴度主政,“必能殄寇。自是诛贱之计,日闻献替,军用益急”。这对藩镇割据势力,和朝内的主和派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元和十二年七月,讨伐淮西的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前方战争屡屡失利,兵饷运输又发生了严重困难。朝中主和派官员,乘机“竞言师老财竭”,劝宪宗从速“罢兵”。唯有裴度一人坚持把讨伐战争打到底。他认为吴元济“势实窘迫”,必败无疑;讨伐军屡次失利,不是敌人强大,而是因为“诸将心不一”,不能齐心协力。为加强前线的领导,裴度自请去前方“督战”。他表示:“臣誓不与此贼俱生”,“若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宪宗遂任命他以宰相衔,兼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谕处置使,做了讨伐淮西的前线总指挥。八月下旬,裴度亲赴前线,驻郾城。他取消中使监军,使“兵柄专制于将”,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军法严肃,号令划一,以是出战皆捷”,扭转了战局。十月初,裴度赞同唐邓节度使李朔的作战***。于是,李朔乘一个大风雪之夜,急行军120里,袭破蔡州城,活捉罪魁吴元济,取得了讨伐淮西的胜利。裴度到蔡州,宣布废除吴元济时“禁人偶语于途,夜不燃烛,有以酒食馈遗者”处以死罪等酷法。对叛乱者,裴度坚持只杀魁首,胁从不问的政策,召降了数万蔡州士兵,因其中十之九“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裴度“悉纵之”。这些措施,有利于蔡州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

讨伐谁西的胜利,大大震慑了河北、山东的割据者。有自动归附的,如元和十三年正月,横海节度使程权,“内不自安,遣使上表,请举族人朝”。幽州节度使刘总也以“卢龙八州归于有司”。有内心恐惧,犹豫观望的,如恒州的王承宗。裴度遂派遣布衣柏耆往恒州游说,王承宗被迫“以二子为质,及献德、棣二州,输租税,请官吏”。对反复无常的郓州李师道,裴度力劝宪宗出兵讨伐。从元和十三年七月,至十四年二月,用兵七个月,终于诛杀李师道,收复淄青十二州。“当此之时,唐之威令,几于复振”,史称宪宗“中兴”。裴度不愧为“中兴”的功臣。

宦官专权,是唐后期政治***的重要内容。由于宦官跋扈太甚,唐后期的一些皇帝、朝宦,曾谋图铲除这一毒瘤。裴度不曾参与和组织集团势力,也未曾制定和***取过周密打击宦官的***和措施。但因为他秉公执政,不避权贵,因而常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反对和打击宦官势力。如元和九年(814年)十月,五坊小使至下圭县,县令裴寰“嫉其凶暴,公馆之外,一无曲奉”。小使怒,诬告裴寰。宪宗偏袒宦官,要以大不敬罪重处裴寰。宰相武元衡谏,宪宗不听。当时担任御史中丞的裴度,极论“忧措陛下百姓”的县今,岂能加罪。在裴度的坚持下,裴寰才得无罪获释。元和十三年九月,“五坊使杨朝汶妄捕系人,迫以拷捶,责其息钱,遂转相诬引,所系近千人”。裴度等追劾此事。当时,朝廷正用兵山东,讨伐李师道。宪宗想袒护杨朝汶,竟对裴度说:“姑与卿论用兵事,此小事朕自处之”。裴度曰:“兵事不理,止乱山东,中人横暴,将乱都下”。认为“用兵小事也,五坊退给平人大事也”。在裴度的坚持下,宪条不得不赐杨朝汶死,并释放所有被拘系的人。长庆元年(821年)十月,裴度屡上表抨击、揭露知枢密魏弘简、翰林学士元稹阻挠、破坏讨伐幽州军事的罪行,魏弘简左迁弓箭库使,元稹为工部侍郎。长庆二年初,裴度要求穆宗严惩恃宠骄恣,欺凌主将的昭义监军刘承偕,穆宗不得不公布刘承偕罪恶,并宣布要将其流放远州。正因为裴度敢于打击骄横的宦官,所以他每次被提拔重用与宦官无涉,而每次受排挤、打击,都直接、间接与宦官有关。

裴度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宪宗元和十三年,他极力反对任用“掊克取媚”的皇甫铸为宰相。穆宗长庆年初,他无情揭露翰林学士稹镇与宦官魏弘简勾结“挠军败政”的罪行。裴度为将相20余年,荐引过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土,重用过李光颜、李朔等名将,还保护过刘禹锡等,但从不荐引无才的亲友为官。在唐朝后期,朝官结为朋党,相互援济的情况下,他不拉帮结派,反对权奸,坚持唯才是荐,是他的“正直”之处。

裴度一生“累为奸邪所排,几致颠沛”,到其晚年,为“自安之计”,“稍沉浮以避祸”。这是他晚年存在的问题。但综观裴度一生,他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的封建统治,坚持与权奸、宦官、割据势力进行斗争,这种斗争精神是可贵的。尤其是从他反对藩镇割据势力所取得的巨大功绩来看,他不愧为唐朝后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曹操为什么被称为枭雄?依据?

众所周知,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陈寿在《三国志》里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用兵如神,略无世出的杰出人物,却没能像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那样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憾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不能不引起后人们的思考。

在下认为,曹操的才能,尤其是他的战略才能不足,加上残忍猜忌的性格,是造成他一次又一次地错失统一天下良机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由于战略眼光限制,曹操的军事生涯,可谓胜多败亦多。

曹操在战略方面的不足,是其最终不能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曹操戎马一生,征战无数,但其胜率却不高,大胜之后往往容易大败。为此,曹操经常搞得狼狈不堪,甚至好几次差点丧命。应该说曹操的军事才能,更多地表现在战役指挥和战术上,战略方面则不是他的长处了。这个观点,考诸战史而益信:

兴平二年,曹操刚打败吕布,听说陶谦已死,便想趁机夺取徐州,然后再回师讨平吕布。谋士荀彧表示反对,他分析形势认为,汉高祖保关中,光武帝据河内,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这样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现在不先平定吕布,建设一个稳定的后方,这是很不明智的。如果贸然攻打徐州,后方留守兵力过多则前方兵力不足,留守兵力过少则吕布会趁火打劫,这样兖州势必难于保全。万一前面攻不下徐州,后方城池沦陷,造成进退失据的局面,那就非常危险了。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专心攻打吕布,最终赶跑吕布,稳定了后方。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心怀不服。而徐州的吕布、南阳的张绣弄得曹操非常头疼,特别是张绣,曾在宛地大败曹操。这时袁绍写了一封言辞悖慢的信给曹操,曹操大怒,出入动静异于平常,荀彧猜到曹操心思,于是给曹操分析形势,认为袁绍虽强,但不足畏惧,要想跟袁绍争雄,必须先取吕布。曹操又顾虑到袁绍可能联合关中势力在后背捅他一刀。荀彧认为韩遂、马超虽强,只图自保,可令锺繇去招抚他们,这样在短期内便可无后顾之忧了。荀彧卓越的战略见解令曹操折服。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第二年,曹操认为粮食不足,加上袁绍刚被打败,打算利用这个间隙去进攻刘表。荀彧再次进谏,认为不要给敌人以喘气的机会,必须趁胜一举平定河北地区。不然等袁绍缓过劲来就麻烦了。曹操***纳这个建议,得以最终消灭袁氏集团。

就是这样,每当曹操面对复杂局势,理不清头绪,难下决心时,作为杰出的战略家的荀彧便及时地给曹操指出正确的方向,从而一步步走向胜利。

建安三年,曹操准备再次攻讨张绣。军师荀攸向曹操建议:“张绣与刘表互相依靠,但张绣是外来的军队,全靠刘表供应粮草,刘表无力长期供给,两人势必会闹翻。不如暂缓出军,等待变化,如果进军紧逼,则他们必然互相救援。”曹操不从,刘表果然出兵相救,结果曹军不利。

这一年,曹操把吕布围困在下邳,胜利在望,但下邳城攻不克,曹操想打退堂鼓。幸亏荀攸和郭嘉劝阻,最终用引水灌城的方法攻克下邳,生擒吕布,徐州得到完全平定。

建安十三年,曹操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贾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曹操不从,遂有赤壁之败。

曹操军事上所犯的错误还有很多,上面举的只是其中比较重大的带有战略意义的例子。

应该说,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是比较地听得进谋士们的意见的。虽然曹操犯了不少战略性的错误,但曹操能听从谋士们的建议,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可以说,谋士的作用弥补了曹操的才能尤其是战略才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使他取得了统一北方的重大胜利。

曹操的功过评论

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CZc超级大本营军事

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说奸雄:第一、曹操在“治世”的时候是一个能臣,在“乱世”的时候是一个奸臣,而且是奸臣之中的杰出人士。这里的“治世”和“乱世”都作名词讲,但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都对曹操的能力作了充分的肯定。对照史实,曹操所处的时代为乱世,故按照这种解释曹操是一个“奸雄”。 第二、曹操是治理国家的能臣,同时是扰乱国家的奸雄。这里的“治世”和“乱世”作动词讲。这种解释同样对曹操的能力作了肯定,但对曹操事业的正义性作了否定,指出了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治世能臣,同样具有扰乱国家的破坏作用。对照史实,曹操在汉末大乱中虽然对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但同样也有扰乱国家破坏社会的过错。 以上两种解释虽有所不同,但都否定了曹操“英雄”的说法。曹操虽有“雄”的一面,但说不上“英”(正义性),曹操事业的正义性是不足的。当然,仅仅一个“奸臣”的说法是不足以涵括曹操的特点的,历史上的奸臣多了,曹操是奸臣中的杰出人士,比那些明火执杖的强盗强得多了,但是其性质没有什么不同。 英雄和奸臣的两种说法,都是只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英雄注重了“雄”(能力)而忽略了正义性,奸臣则没有突出能力。因此,我们说“奸雄”是对曹操的最好评价,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又对其事业的非正义性作了论断。 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之所以出现偏颇,主要是没有摆脱现实政治的影响。如果王朝稳定,那么对一个人能力的关注是相对次要的,最关注的是人的忠诚度,此时曹操奸臣的名声就很盛行。反之,如果是乱世,特别是乱世之中有成就的人,就特别关注人的能力,甚至还想将对能力的评价上升到道德高度。这就是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徘徊不定的原因。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魏书》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CZc超级大本营军事

|||曹操的这种“奸诈”是随权势的增长而变化,而强化;是随斗争的复杂而变化,而强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强化。“奸诈”其实就是“权变”的同义词,为了应付各种复杂局面必不可少的本领,另外更要指出的是,书中显示他的“奸诈”都是被动的,“尔虞”才有“我诈”,在自己的生命、事业受到威胁时,才不得已用诈。正如瞿秋白所讲的:我们不骗人,但不能不骗狗。

他的成功只能说明他具有光彩照人的领袖风范。(1)曹操有雄心壮志,勇于建功立业

(2)文武全才,能文能武

(3)曹操也讲道理,守信义

(4)他爱才,善用人,善将将

(5)他不仅以身作则,而且有很好的组织才能

(6)曹操有比较好的战略战术

(7)他治国治军一直坚持两手抓

(8)他更坚毅顽强,经得起失败,临危不惧

(9)他也很注意家庭教育

(10)他又极有预见

他在历史上高于孙权、刘备。|||

希望对你有帮助: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枭雄,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奸雄。枭雄:犹言雄长,魁首。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其馀锋捍突起,鹯视狼顾,争为枭雄者,不可胜数。”亦以称骁悍雄杰的人物。《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刘备天下枭雄。” 英雄:杰出的人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曹操)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著。”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君王自神武,驾驭比英雄。” 奸雄:奸人的魁首;权诈欺世的野心家。《潜夫论·交际》此洁士所以独隐,而奸雄所以党(常)飞扬也。” 简单来说:枭雄是强硬而有野心的人,英雄是英明智慧而有雄心的人,奸雄是奸诈而有雄心的人,枭雄并不一定奸诈或者有智慧,奸雄和英雄就品性而言的。说曹操是奸雄,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你从《三国志》的角度来评价曹操,那曹操就是英雄,有雄心有胆略有智慧,因为陈寿所在的晋朝是承袭魏的江山社稷,肯定从正面去写去评价,《三国演义》的角度就不同了,给人的印象也就不会相同。其实客观的来看,曹操为历史做的贡献远比刘备孙权大,文武能安邦定国,“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孙刘就没有如此文***。奸诈,《孙子兵法》讲兵不厌诈,慈不养兵,作为国家、军事***用些谋略是正常的,必须的。 CZc超级大本营军事

急求[三国志·武帝纪]其中两段的翻译`!

史书评论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众人评说

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魏书》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功绩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 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较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的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于是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与推行法治政策相辅而行的是操力图集权于己,不容许臣下有结党行为。他下令说:“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虽私结好于他人,用千匹绢,万石谷,犹无所益”。操为了监视群臣,设置“校事”。这件事受到大臣反对,认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对此加以解释说:“要能刺举而办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所谓“贤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们累世为官,枝连叶附,名望和势力很大。操对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笼络,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实权;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贱的校事来检查他们的行动。至于这样做有无必要呢?我们可以用日后孙权的话来回答。孙权说:“长文(陈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成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孙权也仿效操设校事一职,可知在当时情况下,设置监视大臣行动的校事,以防汉末和袁绍集团内大臣结党拉派的重演,还是不无道理的。从曹魏***的内部结构看,世家大臣最多,潜在的危险也较重。曹操为自身及子孙计,设置校事以伺察大臣,虽有些苛刻和搞权术,但不这样,是难以制服他们的。史称:“曹公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操还令诸将家属居邺,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与属下存在着隔阂与矛盾的反映。

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我们说操之统一北方及其相应***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十一月,汉室伏皇后给父亲,即原屯骑校尉伏完写信,说献帝因为董承被傻而怨恨曹操,言语恶狠、毒辣,(后来)事情败露,皇后被(曹操)废黜赐死,她的兄弟都坐连被诛。(“坐昔”,二字没翻,汗颜~~~~)

评价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兵,而袁绍对中原四周虎视眈眈,他的强盛无人可敌。太祖(曹操)运筹帷幄,鞭挞宇内,施行申子(申不害),商鞅的政策(中央集权治国),运用韩信,白起的奇策(攻敌),以(文官武将)的才能任官,唯才是举,处理事物因循既定的法律(“不确定”~~~~),不计较以前的不和之处,最终总揽皇帝之事。能终成大业的人中,正是他的政治谋略最好。(太祖)正是可以称作非凡的人,超脱世人的豪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