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感悟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15 0
  1. 老子的“及吾无身,又有何患”是什么意思?
  2. 老子的“贵大患若身”是什么意思
  3.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4. 《道德经》读后感「十五」宠辱若惊
  5.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6.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 《道德经》中“宠辱若惊”怎么理解?
  8.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贵身以济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r\n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老子的“及吾无身,又有何患”是什么意思?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的意思是:人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由于人们有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

出自:《老子·十三章》,作者:春秋-老子。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感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段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宠和辱 , 都是惊恐现象 , 可是留下了大忧患 , 总是由于人的自身概念。何以见得宠和辱都是人的惊恐现象呢 ? 宠本来是低级之物 , 人们骤然得到它 , 为之惊喜 , 一旦失掉 , 为之惊惧 , 这就叫宠和辱都是人得惊恐。什么叫留下大忧患总是由于人的自身 概念?

人们所以有患得患失的大忧患 , 是因为人们只顾自身私念 , 如果人们不顾自身私念 , 人们还会有什么忧患呢 ? 所以 , 人能重视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 ,才可以把天下委寄于他 ; 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 , 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扩展资料: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出处《老子》介绍: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

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百度百科-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百度百科-道德经

老子的“贵大患若身”是什么意思

原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翻译:我有了身体,就有了生老病死,就有了宠辱,如果我没有了身体,我还有什么忧患呢?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十三章

对于这一章的解释有很多的分歧,一种解释认为是:宠和辱 , 都是惊恐现象 , 可是留下了大忧患 , 总是由于人的自身概念。

一种解释认为:得到尊崇或者失去尊崇都要有所警惕,处于尊贵的位置而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自我”的意识。

两者的解释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一个是泛化的解释,一个是针对处于侯王将相尊贵地位的人的角度来解释的。但是不管怎样的解释,他们都是对老子这个观点的同意。他们认为老子这样的观点是符合“道”的,是被人们所能够接受的!

在苏辙的解释为“古之达人,惊宠如惊辱,知宠之为辱先也;贵身如贵大患,知身之为患本也,是以遗宠而辱不及,亡心身而患不至。”

就是说,世人皆愿受宠而惧辱,唯明白通达的人宠辱若惊而求无为,贵大患若身而求“百姓之心”。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说到“无为”的观念。人们总认为老子的无为是一种出世的概念,其实老子的无为更多的讲的是入世的行为准则。他不希望人们处于高位而忘记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教导。不希望人们处于俗位,还自以为“昭昭”与“察察”。老子希望人们都能够像水一样的谦卑、无私。如果一心为自己着想的话就不可能“成其私”只会让自己陷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的祸患之中。

所以我认为老子说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人们两个道理。宠辱不惊,就是要人们学会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种境况。不管现在你是得宠的还是失宠的,你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得宠时,你要学会站在众人的后面,将自己的光芒隐去。当自己失宠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让自己进入一种无明的状态之中。要明白世事皆变化。在众人都“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的昏昏状态中,你要“独顽且鄙”依旧保持自己的高尚的品格。

贵大患若身: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将自己看的很重,这样自私的念头只会给你招致灾祸。当你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就像让祸患时时尾随在自己的身边,像一个定时***。你的时刻谨防他爆炸。所以我们应该将自己贵身的那股力量,运用到为社会为他人的事业中。真正的幸福才会跟随在我们的身边。就像老子讲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 成其私。”当你不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什么好的事情自然就来到了你的身边!

《道德经》读后感「十五」宠辱若惊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宠辱若惊01,贵身若大患0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0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身若大患?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0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05?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06;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07。

今 译

世俗之人得到宠爱、受到污辱都感到惊恐。看重自身就如同有大的祸患。什么叫得宠爱、受污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爱为至上,受污辱为卑下。得到宠爱会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会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看重自身就如同有了大的祸患呢?我所以会有大的祸患,就是因为我看重自身,***如我不看重自身,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忘记自己而能贵重自身为天下百姓做事的人,才能把天下大任寄托给他;能忘记自己而爱惜自身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人,方可把天下大任付托给他。

评 议

本章是讲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才能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生哲学。具体地说,本章含有两层内涵:其一,含有宠辱不惊,不患得患失的思想。“宠辱若惊”,是指世俗患得患失而言。其二,含有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

老子认为,世俗之人,患得患失,得宠与受辱皆惊恐不安,故曰“宠辱若惊”。而有修养的至德之人,非同凡俗。“宠辱”一样,本不足言,世俗之人,“以宠为上,以辱为下,自萌好恶之心,故得之失之皆动其心”(林希逸说)。

老子曰“贵身若大患”,是从反面而言,其中含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哲理内涵。林希逸的训释极为明白,他说:“身者,我之累也,无身则无累矣。人反以为贵,是不知其真身之身也。知其真身之可贵,知其真身之可爱,虽得天下,不足以易之。人能如此,则可以寄托于天下之上矣。‘寄托’二字,便有天下不与之意。此章两‘何谓’自有两意,乃古文之妙处。”

注释

01 宠:宠爱。吴澄曰:“宠,犹爱也。”辱:污辱。若:乃,而,亦。惊:惊恐,惊慌。句谓:得到宠爱,受到污辱,皆感到惊恐。河上公曰:“身宠亦惊,身辱亦惊。”

02 贵:吴澄曰:“贵,犹重也。”若:犹如也。与前句“若”字意不同。患:祸患。按:楚简本《老子》、严遵本、帛书乙本、王弼本皆作“贵大患若身”。吴澄曰:“‘贵大患若身’,当云‘贵身若大患’。倒而言之,古语类如此。”

陈鼓应说:“王纯甫说:‘贵大患若身’,当云‘贵身若大患’。倒而言之,文之奇也。古语多类如此者。(《老子臆》)这句话,前人注解多不妥,王道 (字纯甫)的解释为优。焦竑《老子翼》录王纯甫之说。”(《老子注译与评介》)

03 宠为上,辱为下:谓得宠爱为至上,受污辱为卑下。按:此两句,楚简本、王弼本作“宠为下”,误。今据景福碑、陈景元本、李道纯本。

04 有身:即有自我,亦即没有忘掉自我。

05 及:***如。高亨说:“及,如果,***设之辞。”(《老子注译》)无身:即无自我,亦即忘我。

06 若:亦作乃、而解。寄:寄托。

07 托:托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宠辱若惊”,一个是“贵大患若身”。

人是有主观意识的,对荣辱这种主观意识体验十分敏感。

当我们得宠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我们有患得患失的弱点。当我们喜悦过后,就会开始患得患失,因此我们开始感到苦恼。

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惊恐。

我们自身的弱点决定了我们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

很多人对于宠辱荣患十分看重,有的人对宠辱的重视甚至超过自身的生命。

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为了功名利禄,一生都在努力参加科举考试。却在考上举人之后,疯了。

为什么会疯呢?

从本文的角度来看,就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一种表现。

“贵大患若身”的意思是: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把心中的忧虑看得与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

这是世间常人的普遍心态。

范进中了举人之后,因为惊喜过度,乐极生悲,疯了。

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如果你理解范进是因为受不了大喜而变成了大悲,就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

普通人活着就是为了福寿、名位等身外之物。

功名利禄,***都需要,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人们才能平安快乐。

我们如果把名利荣宠摆在生命之上,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名利荣宠的伤害,就像范进中举那样。

我们如果把生命摆在名利荣宠之上,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生活得平安快乐,还可以受天下之倚重,而为万民所托命。

李白宠辱不惊救国危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天宝元年,李白进京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官是太尉高力士,两人都是爱财的贪官,如果不送礼的话,无论多有才华的人,也会落榜。

李白偏偏一文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就将李白推出考场。

后来,有个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全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

唐玄宗命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如见天书,一个字也看不懂。

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能看懂番使递交的国书。

后来,有人推荐李白。

国难当头,李白没有推脱,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说:“番国要***割让高丽一百七十六座城,否则就要起兵来犯。”

唐玄宗一听,急问百官该怎么办。

群臣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白对唐玄宗说他有办法,

唐玄宗大喜,封李白为翰林学士赐宴宫中。

第二天,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臣去年应考,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今见二人,臣神气不旺。请万岁吩咐杨国忠给臣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

唐玄宗用人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

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磨墨,然后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脱靴,捧跪在旁。

李白写了一封陈述利害的诏书,番使听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李白在应考前即使知道会落榜,也没有给杨太师和高太尉送礼。在应考的时候,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他没有因为受到别人的辱骂,就感到不安、惊恐。因此,才能一直等待机会,在国危的时候,挺身而出,解救了当时的国难。

如果李白做不到宠辱不惊,就无法解救当时的国难。

所以,当我们做到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就可以受天下之倚重,而为万民所托命。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句话的含义是:得宠和受辱都像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具体来说,“宠辱若惊”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得宠或受辱时,会产生惊吓、不安或焦虑的情绪。这是因为人们在追求荣誉和地位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担心失去它们,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贵大患若身"的意思是,人们之所以重视大患,是因为它与自身的安危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身体,就不会有患害,因此人们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安全。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同时不要过分追求荣誉和地位,因为这些都不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经》中“宠辱若惊”怎么理解?

老子说的宠辱若惊,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人所理解的老子是提倡宠辱不惊。相反,老子的意思是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这也与“贵大患若身”在态度上才能保持一致。

为什么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因为得宠与受辱看似相反,但都是由别人发动而让我来接受。宠辱由外而来,使我失去自主性,无法维持人格尊严,正是因为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在老子看来,宠也好,辱也好,都不是人生值得珍视的东西,一旦面临,不要因为受宠就得意,也不要因为受辱而沮丧,而是要“若惊”,即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必或得意或沮丧,这才是若惊的真实含义。当然,后世把若惊当成在荣辱面前不能淡定,而提倡不惊,与老子原意是不一样的,但也说得通。这大概也要归功于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文化思想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有问题中的那些困惑。

道家并不是提倡被别人骂也不在乎,骂自己的家人也不在乎,老婆被别人侮辱了也不在乎。联系到上面讲的道理,真正懂道家的不外乎是主张,别人骂你,这当然是一种辱,但面对这种辱的时候,你要真正重视起来,要若惊,而不是在辱的面前或者抬不起头来,或者很轻率地发怒。既然是真正重视起来,严肃认真谨慎地对待,那就要衡量自己的力量,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合适的时机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主张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躺在床上睡大觉,而是指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讲柔弱,也是顺应自然的形势,也许是因为根据朴素的观察看到很多最终展现出强大力量的事物最初都是柔弱的原因吧,所以道家讲柔弱并不是软弱,而是顺应自然,以期最终能展现强大力量。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哲学是思想的事情,光听别人也不管用。一方面,要向人学习、向作品学习;另一方面,一定要自己思考。当然,我觉得你能提出疑问,即使这些疑问再怎么肤浅,也是爱思考和有能力思考的一种表现,比只知道跟着别人说的强多了。***以时日,一定会越来越强大的。就像老子所说的柔弱,呵呵,弱者道之用,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贵身以济天下

我的理解不一样,是从反面去思考的。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所谓宠辱若惊,是说面对宠或者辱,都需要自我警觉(而不是受惊吓这个意思)。宠,是指被人爱敬,辱,是指不被人爱敬。得到别人的赞美敬爱,需要警觉,失去别人的赞美敬爱,同样需要警觉。

所谓贵大患若身,是指胜过外在的各种大的祸患遭遇加于自身。贵,理解为胜过、超出。

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遭遇加于自身,是因为我们客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环境中。如果没有我们的生命、生活本身,自然就不会有生命祸患的降临和影响。这里老子是强调我们人的社会客观性,人的简单和自然。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是说把自己的生命看的比天地都重要的,才可以维护天下的运转;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说经常热爱自己的生命等同于天地的,才可以认真管理天下的事物。

这一章突出的是贵我、全身的思想。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原文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1。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2,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3?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1.贵大患若身:重视身体一如重视大患。本句本是“贵身若大患”,因“身”与上句“惊”协韵,故倒其文,古语多类如此者。

2.宠为下:得宠是不光荣的,下指卑下的意思。

3.吾所以有大患者..... 吾有何患:这是说大患来自身体,所以防大患,应先贵身。司马温公说:有身斯有患也,然则,既有此身,则当贵之,爱之,循自然之理,以应事物,不纵情欲,俾之无可患也。

今译: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呢?得宠是卑下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得惊恐慌乱,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托给他。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初读本章,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老子会把“宠与辱”、“身与患”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看似并无严格的逻辑关系啊?是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让老子把两者放到一起来讨论呢?

关于“宠与辱”

老子说: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一般人的理解则是,宠为上,辱为下,认为得宠是一件***向往的好事,有无数的***,受辱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坏事,才是卑下的。殊不知,视“宠”为贵者,已经将自己摆在卑下的位置。所谓宠,应该是位高者予以位卑者的各种恩赐,本身已经存在一个地位的不平等,施宠者为上,而受宠者为下。

另则,得宠者,得到了会担心失去,所以得之惶恐,而真正失宠了,则更是惊慌失措,不知所以;而相比于“宠”,若是“得”辱,可能会惊,但若是辱去之,则可心安了。所以说,宠连辱都不如,老子当然将其归为“下”。

老子在第三章已经明确了观点: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若是大家都以宠为贵,世人为了争宠,会何等处心积虑?“受宠”若成为人心所欲,***趋之,得了宠,战战兢兢不想失宠,以施宠之人的意志为转移,失却了自我,心就乱了,就可能做出违背人性违背天理的事,常有因争宠而致纷争杀戮的***,宫斗计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说“宠为下”,并不表示“辱为上”。老子认为“宠与辱”都是牵动心神,耗损意志力的,只不过相对辱而言,宠更不可取。老子的意思是要让人宠辱不惊,面对加之于身的宠辱,保持“不动心”的淡然之态,才不会患得患失,不受私欲和情绪的影响,保持独立完整的自我。

关于身与患

人之所以有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没有这个肉身,患就没有存在的依附。但我们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必须依靠这个身体,若是为了去除“患”而不要这个身体,显然如同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荒谬。我们只能重视我们的身体,对待这个身体就像防范大患一样不能掉以轻心。

关于患从何来的问题值得在此探讨。虽然疾病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但疾病因何而来呢?除了遗传与环境,心理和情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致患原因。

古人非常重视情绪与身体的关系,常将情绪与身体反应联系起来,比如思虑过重,会说“牵肠挂肚”、“愁肠百结”;如果害怕或恐惧,则有“胆战心惊”、“肝胆俱裂”。而本章提到的“惊”,轻者“大惊失色”,重者“惊心动魄”,受惊“失色”倒也罢了,若是惊得“魄”都动了,就完全违背了自然之道,应该尽量避免了。

现代心理学早就有“身心一体”的科学论据。心身医学科,已经成为大型***综合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心身疾病,就是源于心理问题在身体上的症状体现,所以很多心理治疗技术也以身作为切入点,引导患者觉察身体反应,通过找回身体反应的记忆,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从而修复心理创伤。这种将潜意识意识化的心理治疗技术,身体是极为重要的载体,而身体反应则是打开问题之门的钥匙。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老子为什么把“宠与辱”这个话题,与“身与患”相提并论了,两者实际上是有深刻关联的。老子认为“宠辱若惊”,而“惊”会直接对身带来影响,通过“身”体现出来。如果能时刻觉察这个“身”,像重视大患一样的细心去体察呵护,我们就能保持警醒,超然于物外,不为外物所动。

修道者,爱惜和呵护这个身体,对身体有深刻的觉察,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洞若观火,既对身体的细节了然于心,又能使整个身体协调一致,只有贵身和爱身之士才能做到这一点啊!所以,以爱身和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既又全局观,又能体察如微,天下交给这样的人,当然可以放心了。

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爱天下。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步步拓展自己的格局,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宠辱不惊是智者的生活态度,体察身心是智者的行为模式,我还相去甚远,边行边悟吧。

注:《道德经》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